心理咨询工作方法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咨询技巧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心理咨询技巧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心理咨询技巧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与个体、家庭以及社群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最终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心理咨询技巧及其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1. 倾听和理解倾听和理解是心理咨询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经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而倾听和理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个体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社会工作者应该倾听个体的痛苦和困惑,理解他们的感受和处境,从而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2. 提问和澄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提问和澄清是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
通过提问,社会工作者可以了解个体的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问题。
通过澄清,社会工作者可以确保自己对个体的理解是准确无误的,避免误解和误导。
在提问和澄清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注意使用开放性的问题,以便个体可以有更大的回答空间。
3. 面对情绪和情感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个体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情感问题。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处理个体的情绪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工作者应该学会接纳和理解个体的情绪,同时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客观。
通过有效地处理个体的情绪和情感,社会工作者可以建立起更好的信任关系,并进一步提供帮助和支持。
4. 传达和回馈传达和回馈是促进有效沟通的重要技巧。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传达给个体,同时也要接受个体的观点和反馈。
通过有效的传达和回馈,社会工作者可以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沟通,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
在传达和回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注意言辞的措辞和语气的把握,以避免冲突和误解。
5. 激励和支持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激励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社会工作者应该学会激励个体,鼓励他们积极面对问题和困难。
社会工作者也要提供适时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个体克服问题和困难。
心理学在社 会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社会工作是一项旨在帮助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解决问题、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的专业活动。
而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方法技术,在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立,强调潜意识和早期童年经验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在社会工作中,这一理论有助于理解服务对象的深层心理冲突和动机,比如一些受虐儿童可能在潜意识中对施虐者产生复杂的情感。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深入的访谈和分析,帮助服务对象揭示潜意识中的问题,从而促进自我认知和改变。
2、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环境塑造的。
在社会工作中,这一理论可以指导行为矫正和习惯培养。
例如,对于有不良行为习惯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强化、惩罚等方法来改变他们的行为,同时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来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行为模式。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内在价值。
在社会工作中,这一理论促使社会工作者以尊重、接纳和信任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相信他们具有自我成长和改变的能力。
这种理念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激发服务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关注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服务对象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从而调整情绪和行为。
比如,对于焦虑症患者,通过改变他们对事物的过度担忧和负面评价,来减轻焦虑症状。
二、心理学方法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1、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对个体的心理状态、人格特点、社会适应能力等进行测量和评价。
在社会工作中,心理评估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提供依据。
常见的心理评估工具如心理健康量表、人格测验等。
2、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如倾听、共情、面质、解释等,来帮助服务对象处理情绪问题、解决心理困扰。
社会工作在社会心理服务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在社会心理服务中的作用社会心理服务是指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和心理学专家,为个体和群体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服务的一种形式。
社会工作在社会心理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个体和社会提供了全面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社会心理服务中的具体作用。
一、心理评估与咨询社会工作人员通过与个体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借助专业的评估工具,对其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社会工作人员能够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咨询服务。
社会工作人员能够帮助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思维和行为模式,并指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危机干预与支持社会工作人员经常面对危机事件,包括突发事件、家庭暴力、自杀、丧失亲人等。
在危机干预中,社会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能够通过与危机个体和群体的沟通,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安全感。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调动社会资源,为个体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其度过危机,快速重建生活。
三、康复与融入支持对于那些精神疾病患者或心理困扰的个体而言,社会工作人员提供的康复与融入支持至关重要。
社会工作人员能够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通过提供心理教育、社交技能训练、职业培训等,社会工作人员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能力,促进其康复和融入社会。
四、社区心理健康宣传与预防社会工作人员在社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提供心理预防措施。
社会工作人员能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通过这些预防工作,社会工作人员能够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增强社区居民的心理抗压能力。
五、社会政策的参与与倡导社会工作人员在社会心理服务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参与社会政策制定和倡导上。
他们能够通过统计数据、研究报告等,为政府和组织提供相关建议与意见。
同时,社会工作人员能够代表弱势群体,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为他们争取公平权益,改善社会环境。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引言:社会工作是一门针对个体、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干预和改善的专业领域。
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并重点讨论其在个体辅导、家庭咨询和社区干预中的价值和作用。
一、个体辅导中的心理学应用个体辅导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是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技术,可以用于改善个体的心理状态,并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首先,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为个体辅导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帮助个体意识到和改变他们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认知行为疗法可以促使个体实现积极的心理变化。
例如,对于患有抑郁症的个体,心理工作者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指导他们识别和改变自己消极的思维方式,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其次,心理学在个体辅导中广泛应用的另一个领域是情绪调节。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心理学中关于情绪管理和调节的知识,帮助个体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对于遭受创伤的个体,心理工作者可以运用情绪焦点治疗技术,帮助他们处理负面情绪,提升心理弹性。
最后,心理学的人际关系理论对于个体辅导中的人际关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人际关系理论的相关知识,帮助个体改善与他人的沟通和相处方式,解决人际冲突,提升个体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满意度。
二、家庭咨询中的心理学应用家庭咨询是社会工作中关注家庭系统和家庭成员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心理学为家庭咨询提供了多种理论和技术,可以帮助家庭解决内部关系问题,提升家庭的功能和稳定性。
首先,系统理论是家庭咨询中心理学应用的重要理论之一。
根据系统理论,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和家庭整体都相互影响,任何一个成员的问题都可能对整个家庭系统产生影响。
心理工作者可以通过系统理论的视角,帮助家庭成员了解和改变其在家庭系统中的角色和互动方式,促进家庭关系的改善。
心理咨询工作方法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咨询工作方法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心理咨询工作方法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个案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主动干预的方式,心理咨询往往是个案社会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工作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实现自我增长与成长。
本文将围绕心理咨询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一、心理咨询与个案社会工作的关系个案社会工作是一项以单个个体为基点的服务工作,旨在帮助个体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发掘。
而心理咨询则是一种个体主义的治疗方法,通过个体与心理咨询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来实现问题的解决。
由此可见,心理咨询与个案社会工作存在天然的联系,心理咨询可以给个案社会工作带来更加专业的服务,使得个案社会工作在实践中更加有效。
二、心理咨询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客户问题的主观性每个客户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问题需要根据不同个体的情况,进行特别的针对性治疗。
心理咨询可以通过人性化的服务与个体深度沟通的方式,了解每个客户的情况,包括客户面临的问题、来访的情况、个人思想以及生活情况等,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帮助客户自我发现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客户认识自己的问题,但是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许多客户由于自身特殊的阅历和经历,对自我认识方面有逃避或抵触的或错误或模糊及误解,而心理咨询能够通过沟通和辅导的方式,帮助客户认识和理解自己,找出问题根源,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达到自我成长的目标。
3. 提供支持,增强客户自信在个案社会工作中,客户往往会面临精神上的困境,心理咨询师能够通过情感上的支持和交流,增强客户的自信力和控制力,同时引导客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命观,并加强客户对自己的能力的认知,达到“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知音难规”,让客户对生活更有信心和勇气。
4. 技术辈出,方法多样心理咨询以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为优点,通过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为客户提供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可以针对不同客户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介入老年个案社会工作
谢谢观看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 作、心理治疗、模式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
一、老年人: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在人生经历、智慧和经验方面 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往往会面临身体、心理和社会 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老年个案社会工作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和帮助,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
3、治疗:根据诊断结果,社会工作者要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采取心理治 疗、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等多种手段,帮助老年人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适应能 力。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要积极协调其他相关机构和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 的支持和治疗。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
4、康复:在干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持续老年人的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干 预措施,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要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康复 支持和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
在实际案例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介入为老年个案社会工作带来了显著成 效。例如,在对一位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进行心理治疗后,他的情绪状态得到了 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该模式的介入还帮助许多老年人解决了孤独、 焦虑等常见心理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
五、模式:模式是指一种科学的方法论,用于描述现象、问题和解决方案的 结构和过程。在老年个案社会工作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一种系统的、全面的 干预方法,旨在解决老年人的心理社会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个案、社会工作、心理治疗、模式
在老年个案社会工作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介入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强 调对老年人的问题予以全面,不仅其身体和心理问题,还其社会适应和发展方面 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介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社工个案 服务形式
社工个案服务形式社工个案是指通过社会工作的方式,为个人或群体提供服务和支持。
社工个案服务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标,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一、咨询和辅导服务咨询和辅导是社工个案服务中常用的形式。
社工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个人或群体的问题和困扰,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在咨询过程中,社工可以使用各种技巧和工具,如情绪管理技巧、决策分析工具等,帮助个人或群体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二、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是针对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困扰和问题提供的专业服务。
社工可以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帮助个人或群体管理和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
通过与个人或群体的互动,社工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三、社区行动和社区发展社区行动和社区发展是社工个案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
社工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种社区活动,促进社区的融合和发展。
社工可以帮助个人或群体建立社交网络,提供资源和支持,推动社区的社会参与和社区服务。
四、协调和引导服务协调和引导是社工个案服务中的重要环节。
社工可以与不同的服务机构和资源进行沟通和协调,为个人或群体提供适当的服务。
社工还可以根据个人或群体的需求,向他们介绍和引导相应的服务和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
五、教育和培训服务教育和培训是社工个案服务中的另一种形式。
社工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和讲座,向个人或群体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社工还可以提供个人发展规划和职业咨询,帮助他们提高自身能力和适应能力,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六、政策倡导和社会变革政策倡导和社会变革是社工个案服务的更高层次形式。
社工可以通过参与社会运动和政策制定过程,争取个人或群体的权益和福利。
社工可以通过调研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和社会变革方案,推动社会公正和社会改革。
以上是社工个案服务的几种常见形式。
社工在实施个案服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形式,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和技巧,帮助个人或群体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浅谈心理学在促进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浅谈心理学在促进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摘要】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至关重要。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应用于服务对象的心理辅导,还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心理学理论对于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心理学技术和方法也在提升服务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提高服务效果。
心理学在促进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中扮演着关键作用,未来可以继续深化应用,促进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心理学、应用、理论、指导作用、技术、提升、方法、辅助作用、知识、了解、促进、重要性、发展方向、专业发展1. 引言1.1 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重要性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社会工作服务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个体的幸福感,因此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个体的生活质量。
优质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和个体困难,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
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将增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声誉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社会工作领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心理学在其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2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和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帮助社会工作者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心理学技术如心理评估、咨询和治疗等工具在提升服务质量和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方法如沟通技巧、危机干预等对社会工作服务起到辅助作用。
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关爱服务对象,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
心理学在社工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
心理学在社工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为了帮助和支持那些处于困境和弱势群体的人们而开展的专业。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对于社工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社工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心理评估与咨询社工工作中的第一步是对服务对象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社工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评估。
通过面谈、观察和心理量表等方式,社工可以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根据评估的结果,社工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内心的困扰和情绪问题。
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可以用于帮助社工建立信任关系、倾听和引导服务对象表达内心的感受,并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建议。
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是社工工作中常见的挑战之一。
通过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社工可以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处理和克服心理健康问题。
社工可以进行心理教育,向服务对象传授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如应对压力、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等。
此外,社工还可以与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合作,引导服务对象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服务对象深入了解和解决内心的问题,增强心理弹性和适应能力。
三、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社交问题是许多服务对象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社工可以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服务对象改善人际关系和提升社交技能。
社工可以进行社交技能培训,教授服务对象与他人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此外,社工还可以通过心理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服务对象树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观念,并提供有效的解决冲突和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策略。
四、预防和处理心理危机社工常常需要处理服务对象遭遇的突发事件和生活危机。
心理学为社工提供了处理心理危机的方法和策略。
社工可以应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危机干预和心理支持,帮助服务对象稳定情绪、应对危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心理学的相关技术,社工还可以预防服务对象出现心理危机。
个案社会工作当中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许多案主的现实问题是由生理因素、社会因素或者社
会环境造成的。如果期望这些问题得到彻底改观,生理因
素、社会因素或者社会环境将是不可回避的根本性原因。
案主问题的发生,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大致有心理、生理、 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在发生作用,并且这三方面的因素还存 在着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心理状况既作为一种自变量在 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同时又作为因变量在接受着生理状况 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生理状况和社会条件也如此。所以, 案主问题的形成是生理、心理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基 于此,逐渐形成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人在情境中”指的就是,个人虽然是由“心理”、“生 理”两方面结合而成的,但是问题的产生却是由“心理”、 “生理”和“社会”这三种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
“恶性互动”或者“不适应”——案主问题发生的根源
“良性互动”或者“适应性”——个案工作的目标。
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一)对人性的假设
(四)对求助者价值的假设
1、要尊重案主,接纳案主。 2、应该承认案主的需要,并以案主为中心。 3、应该承认案主自决的权利,引导案主自主成长。 4、应该鼓励和协助案主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自我。 5、应该尊重案主的差异性,多强调个性化治疗。
依据以上这些基本的理论假设,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要求 个案工作者在采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时坚持以下七项原 则:
1、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 响。
2、人的行为是可以被认知的,也是可以被改变的。
3、人的早年生活经验会对现在或未来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
4、人的行为是可以被预测的。
(二)对求助者问题的假设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导致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失调 和心理困扰的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社会工作中的心理咨询技巧
社会工作中的心理咨询技巧心理咨询是社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帮助个体面对内心困惑和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建议,促进他们的发展和增强心理健康。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心理咨询技巧至关重要,以下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心理咨询技巧,并讨论其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 沟通技巧沟通是心理咨询中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
一对一的对话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可以帮助咨询师与个体建立互信和理解。
在沟通过程中,咨询师需要聆听和倾听个体的言语和情感,积极回应他们的表达,以表明对其问题和感受的关注。
此外,咨询师还可以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注视和姿态,以传达出对个体的支持与尊重。
2. 情绪管理技巧在心理咨询中,个体可能因情绪问题而寻求帮助。
咨询师需要具备情绪管理技巧,能够理解和应对个体的情绪体验,以促进情绪的调适和恢复。
情绪管理技巧包括情感侦查,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
咨询师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和表达情绪,探索情绪背后的触发因素,并提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如深呼吸、积极转移注意力等。
3. 面对困难和挑战心理咨询中,个体通常会遇到困难和挑战。
咨询师需要具备应对困难的技巧,以帮助个体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应对困难的韧性。
这包括帮助个体识别困难,制定解决方案,提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
咨询师还可以通过启发个体的内在潜力和积极心态,鼓励他们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行动。
4. 探索和促进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个体了解自己思想、情绪和行为的关键过程。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可以通过探索个体的内心世界、价值观和信念,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认知。
咨询师可以使用技巧,如提问和反思,以促使个体思考和深入了解自己。
通过增进对自身特点和需求的认识,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自己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从而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5. 强化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应对困难的信任和信心。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需要帮助个体建立并增强自我效能感,以促进其积极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咨询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赞赏个体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提供支持和指导,并帮助个体发展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技能。
心理学在社 会工作中的应用有哪些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社会,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在社会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深入了解服务对象需求、制定有效干预策略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工具。
首先,心理学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
每个人的行为和情绪都受到其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个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可能会表现出恐惧、焦虑和自卑等情绪,而一个失业的青年可能会陷入沮丧和自我怀疑之中。
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社会工作者可以分析这些外在表现背后的心理根源,如创伤经历、认知偏差、人格特点等。
这使得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帮助。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心理学的应用更是不可或缺。
社会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服务对象,如抑郁症患者、焦虑症患者等。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多种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服务对象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缓解心理症状,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对于一个有社交恐惧症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逐步引导其接触社交场景,减轻恐惧和焦虑。
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对于社会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特点,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服务对象可能面临的问题。
比如,在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关注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需求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对于老年人,了解老年心理学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退休适应、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另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社会工作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现象,如从众行为、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等。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促进社区建设、改善群体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
心理咨询技巧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心理咨询技巧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心理咨询技巧是社会工作实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社工更好地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以下是心理咨询技巧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1. 倾听技巧: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社工应该用真诚的态度去倾听服务对象的话语,并通过肢体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表达对服务对象的关注和支持。
在倾听中,社工应该尽量避免中断和干预,并采用积极的回应方式,如肯定性回应、提问和概括等。
2. 给予社工关注:社工要通过倾听和问询,给予服务对象足够的社工关注,让服务对象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和关注。
关注的方式可以包括关注服务对象的言语和行为、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表达出自己的关切和理解。
3. 建立信任的关系: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服务对象才会敞开心扉,主动分享自己的困惑和问题。
社工应该在与服务对象交流中展现真诚和正直的态度,以及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和理解。
在处理服务对象的问题和困惑时,社工应该始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和权益,确保他们的信息得到保密和安全的处理。
4. 问题解决技巧:心理咨询技巧可以帮助社工引导服务对象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社工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和澄清问题等技巧,帮助服务对象更清楚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问题,并通过启发性问题和建议性问题等技巧,帮助服务对象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方法。
5. 情绪管理技巧:社工需要具备一定的情绪管理技巧,能够在面对服务对象的情绪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在社工实践中,服务对象可能会出现情绪激动、压抑、焦虑等不同的情绪反应,社工需要通过倾听和共情等技巧,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寻找有效的情绪调适策略。
6. 多元文化意识:在社工实践中,社工经常会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服务对象,社工应该具备一定的多元文化意识,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有效地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概述: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对于社会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社会工作旨在帮助个体和社会群体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而心理学作为一门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的学科,可以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社会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的应用1. 心理评估与咨询: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评估个体的心理状况,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
同时,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个体理解和应对内心的困惑和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2. 心理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心理学家合作,为个体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减轻心理痛苦,提升生活质量。
3. 应对创伤和危机: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还包括危机干预和创伤心理援助。
心理学家可以提供紧急的心理支持,帮助个体应对创伤事件,减少心理创伤的后果。
三、心理学在社会层面的应用1. 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学家可以与社会工作者一同开展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康复训练等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2. 人际关系与团队建设: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协调团队内部关系,提升工作效能。
3. 社会政策制定与改革: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制定政策,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结论: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个体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还可以为社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改善。
因此,加强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结合,将有助于提升社会工作的效果,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社会工作是一门致力于帮助个人、群体及社会康复和改善的学科。
而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这两门学科的结合,为社会工作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支持在社会工作中,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是最常见和基础的应用。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与个体进行面对面的会谈,了解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并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社会工作者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个体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压力和冲突,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潜力。
二、心理评估和诊断心理评估和诊断在社会工作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者通过心理测试、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对个体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问题。
通过评估结果,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准确地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为个体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三、团体辅导与培训除了个体的心理咨询,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也广泛应用于团体辅导和培训。
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小组或者团体活动,帮助成员之间建立互信和支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困惑。
同时,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社会工作者可以培训个体和群体,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社区与社会干预社会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参与社区和社会层面的干预。
他们可以在社区中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
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推进,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待遇。
五、危机干预和紧急支援心理学的应用还延伸到危机干预和紧急支援领域。
社会工作者经常需要处理突发事件或者危机情况,如自然灾害、丧失家人、暴力事件等。
他们运用心理学的技能,为受灾者提供紧急支援,缓解他们的痛苦并帮助他们重建生活。
六、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创新心理学的应用还推动了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创新。
社会工作者通过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开展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证研究,提高干预效果和服务质量。
社会工作中的心理学应用
社会工作中的心理学应用1. 引言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帮助个体、家庭、群体和社会解决各种问题和需求为宗旨的学科。
社会工作不仅仅关注物质层面的援助,更侧重于精神、心理和情感层面的支持。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与社会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社会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
2.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2.1 心理评估在社会工作中,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心理评估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需求和问题,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心理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心理测试、访谈等。
2.2 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
这包括帮助服务对象处理心理创伤、缓解压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等。
心理咨询与治疗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情感焦点疗法等多种方法。
2.3 群体动力分析社会工作者在处理群体问题时,可以运用心理学中的群体动力理论进行分析。
群体动力分析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群体内部的关系、冲突和动力,从而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
2.4 社会认知干预社会认知干预是一种以改变个体和社会层面的认知和行为为目标的干预方法。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社会认知干预技术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2.5 跨文化心理咨询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社会工作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跨文化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跨文化心理咨询技巧,以尊重和理解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为其提供合适的服务。
3. 社会工作中的心理学伦理在社会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时,社会工作者需要遵循以下伦理原则:3.1 尊重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和人权,保护其隐私和保密性;3.2 保持专业中立,不带有偏见和歧视;3.3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3.4 在实践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服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 结论在社会工作中,心理学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如何在社工岗位上应用
心理学如何在社工岗位上应用社会工作是一项为改善个人和社会福祉而进行的专业工作。
在社工岗位上,有效地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学在社工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社工与个体和群体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咨询。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如何在社工岗位上应用,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案例和技巧。
一、理解和运用心理学理论在社工岗位上应用心理学的第一步是理解和运用心理学理论。
社工需要了解人的发展、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客户的问题。
例如,社工可以运用阶段理论来识别个体在生命周期中的特定需求和挑战,并根据这些需求和挑战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工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而心理学提供了一些技巧和原则来帮助社工在与个体和群体建立联系时更加有效。
例如,社工可以运用积极倾听技巧,即倾听并尊重个体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此外,社工也可以运用情绪智商的原则,即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并通过同理心来理解和应对他人的情绪。
三、咨询和支持服务心理学还提供了一系列咨询和支持技巧,可以帮助社工提供有效的咨询和支持服务。
例如,社工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帮助个体意识到和改变负面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此外,社工还可以运用解决问题的技巧,帮助个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资源。
这些技巧和原理可以帮助社工更好地支持和指导个体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案例一:家庭咨询假设一个社工接触到一个破碎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和紧张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社工可以运用家庭系统理论,理解家庭系统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矛盾,从而帮助他们改善沟通和关系。
社工可以组织家庭会议,鼓励每位家庭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协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
案例二:心理支持服务另一个例子是社工与一个经历创伤的个体合作,例如一位受暴力伤害的妇女。
在这种情况下,社工可以借鉴创伤后应激反应理论,帮助个体自我理解和应对创伤所带来的影响。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如何帮助弱势群体提升自我价值感和生活质量
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如何帮助弱势群体提升自我价值感和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旨在帮助人们理解自我和他人,并提供促进个人心理健康和社会福祉的方法。
在社会工作领域,心理学的应用有助于弱势群体提升自我价值感和生活质量,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弱势群体的积极影响。
一、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是社会工作中常见的心理学应用方式之一。
在这方面,心理学专业人士与弱势群体进行面对面或线上交流,倾听他们的困扰和烦恼,并提供专业建议和指导。
这种咨询和支持服务旨在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从而提高自我价值感和生活质量。
二、心理知识传授和教育培训教育和培训是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另一种应用方式。
通过向弱势群体传授心理知识和技能,心理学专业人士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拓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增强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此外,心理学的教育和培训还有助于弱势群体了解他人的需要和观点,培养相互理解和支持的能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社会康复和心理治疗对于某些弱势群体,特别是那些曾经经历创伤或艰难境遇的人,社会康复和心理治疗是重要的心理学应用方式。
社会康复旨在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能力。
心理治疗则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干预,帮助他们处理心理困扰,克服心理障碍,重建自信和价值感。
这些应用方式有助于弱势群体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调适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价值感。
四、社区参与和自助支持群体为了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融入社区,心理学的应用还包括社区参与和自助支持群体的建立与推广。
心理学专业人士与志愿者合作,组织弱势群体参与各类社区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同时,建立自助支持群体,让弱势群体之间建立互助关系和信息交流机制,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提升自我价值感和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有哪些
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有哪些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致力于帮助个人、家庭和社区解决问题、提升福祉的专业学科,在介入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适用于处理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深入了解其心理困扰的根源、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比如,一个因失业而陷入抑郁的人,社工可以倾听他的内心感受,帮助他梳理情绪,分析失业的原因和可能的应对策略。
在个案工作中,社工运用专业技巧,如同理、支持、鼓励等,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社工还会协助服务对象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和思维模式,比如对于失败过度自责或对未来过度担忧等。
二、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将有相似心理问题或需求的人组织在一起,通过小组互动和分享来促进心理健康。
例如,为抑郁症患者组织支持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倾诉、分享经验和应对方法。
小组工作可以提供一种社会支持网络,让成员感受到自己不是孤单的,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小组中的互动和交流也有助于成员学习新的行为模式和应对技巧。
三、社区工作社区工作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
社工可以组织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比如,在社区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设立心理健康宣传栏等。
此外,社工还可以推动社区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长期的心理支持。
通过社区工作,能够减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歧视和误解,营造一个包容、理解和支持的社区氛围,从而降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四、家庭治疗家庭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家庭治疗的方式,介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
比如,一个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可能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紧张有关。
社工会邀请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治疗,分析家庭互动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改善家庭关系,从而帮助孩子恢复心理健康。
社会工作个案心理咨询案例集锦
社会工作个案心理咨询一般思路三十三例案例一:章某,男,16岁.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
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
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洗越频繁,洗一次手约半小时左右。
如果催促他的话,时间可略微缩短。
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
他自己也感到不合理,希望能够改变。
思路:案例中章某表现出的症状是强迫行为。
具体体现在有一些屈从性强迫行为的症状“他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来越频繁,洗手一次约半小时左右……”以及一些强迫性仪式动作“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是否可以诊断为强迫症,还应当参考强迫症状出现时,章某本人的情绪体验,例如是否会有严重的内心冲突或者焦虑、痛苦等。
根据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诊断为强迫症: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①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②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③上述的混合形式;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案例中仅说“他自己也感到不合理,希望能够改变”,因此还应当进一步探究,如果有前面所提及的那些情绪体验则可以诊断为强迫症。
根据案例中的描述“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
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
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因此章某的洗手行为可能是因为害怕湿疹而引起的,在咨询中可以考虑采取一些行为疗法:1:采用松弛治疗,尽量制止章某洗手的次数,同时在章某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放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或者让章某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来代替洗手,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控制章某洗手的次数,让章某在不洗手的同时情绪能够放松,缓解其对湿疹的恐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工作方法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作者:尤舒睿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04期摘要:心理学和社会工作是两门有着不同研究领域、研究理论和侧重点的学科,但在某些方面又可以联系起来。
心理学的很多理论和方法对于社会工作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选取了心理咨询这个切入点,通过分析其与个案社会工作的关系,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阐释了怎样将心理咨询的方法运用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从而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咨询;社会工作;叙事疗法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99-02一、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
它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好人好事,或凭一腔热情帮助他人,而是具有专业理念,专业技巧的专业方法”[1]3。
王思斌教授指出“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1]3。
社会的专业方法包括个案工作法,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行政等。
二、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一)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联系1.心理学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一部分理论和技术社会工作和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都包括了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动力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以及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
由于社会工作和心理学都起源于西方,而社会工作在起源阶段只停留在实践方面,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因此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其基础理论与心理学理论有一部分的重合。
而心理学也为社会工作的实践提供了一些技术。
2.最终目标都是助人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助人,而心理学研究目的之一也在于帮助正在遭受心理困境的人,尤其是在人本主义成为一大流派之后,倡导以人为中心帮助受助者挖掘自我潜能的目的与社会工作不谋而合。
(二)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区别1.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学的理论分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完形主义、人本主义等几大流派。
而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则涉及面更广,除了涉及社会学之外,还包括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内容。
2.关注重点不同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即以认知观念、情绪情感和意志为代表的心理活动。
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既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也关注个体的外部环境;既微观地深入某个个案,也以宏观的视角观察整个社区甚至社会的运行。
3.研究对象不同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即研究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有的心理活动。
特别是人本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不应以心理障碍和疾病为研究对象,而应以激发人们的潜能、增强人们的幸福感为己任。
而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在当前阶段,还是以研究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为主。
(三)个案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个案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在实践中都是基于个体,强调个体的特殊性和个体所面临的特殊情境,因此在工作方法上,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有相似性。
黄耀明认为“当受助者的问题主要归因于个人层面并与之意识和认识密切相关时,社会工作就会运用心理咨询的知识与方法去分析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心理咨询主要倾向于帮助心理状况不佳或存在心理障碍的人群,通过找出引起心理不适的症结所在,达到缓解不适情绪,提高来访者适应环境能力,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其关注重点在于帮助患者或来访者达到心理动力与人格,即个体内部的均衡。
心理咨询由于其专业性强,针对的只是一部分社会人群,特别是私人开办的心理咨询机构,收费标准较高。
而社会工作说到底仍然是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倾向于通过缓解当事人的情绪,促进其与社会、社区的和谐发展,其关注的重点在于个体与外部环境的均衡。
通过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均衡,最终达到预防社会问题、增进社会福祉的目的。
工作时既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面向家庭、社区,或是整个社会弱势群体展开。
三、心理咨询工作方法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一)“非言语信号”的识别非言语信号指的是除案主的语言外的,能够表达当下案主情绪、态度等的信号。
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都注意案主的“非言语信号”,例如表情、肢体语言,甚至是长久的沉默都应该引起社会工作者的重视。
例如在第一步建立关系时,案主总是借故缺席或在交流过程中身体后倾,刻意拉开距离,社会工作者就应该意识到案主对社会工作者或社工的帮助具有阻抗的情绪。
这时社工就应该暂时搁置原有计划,而从自身以及通过案主的家人朋友了解案主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并予以解决和处理。
又例如在叙事过程中,案主叙事速度较平时更快,社会工作者就应该询问案主,其情绪是否处于紧张状态,并且帮助案主放松下来。
(二)倾听技术的使用倾听技术是心理咨询的一项基本技术。
不同于一般的听,倾听技术强调的是用心去听。
在案主叙述故事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抱着真诚的态度,并结合案主的表情和动作,不仅听到故事本身,也听到隐藏在故事下面的案主的情绪和需求。
然后做出恰当的反应,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案主的话或说出案主的真实感受。
例如在案主中断叙事哽咽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可以说“他那样对您,您当时一定很难受吧”或者拉着案主的手,鼓励其继续叙述下去。
除了这些基本的技术外,心理咨询的很多治疗流派都可以运用在社会工作个别的案例工作中,以下就以叙事疗法为例阐述如何运用心理咨询方法来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
(三)叙事疗法在个案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叙事疗法是一种心理投射技术,即倾听来访者故事,找出遗漏的片段,使问题清晰,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内在力量的改变”[3]284。
叙事疗法的主要观点是:(1)“讲故事可以改变自己”。
(2)“人之所以产生适应问题,是由于个人的实践与主流叙事之间有矛盾。
”[3]285叙事疗法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1.建立关系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的初步沟通,了解案主的基本信息,获取案主的需求,准确识别案主的问题,并与案主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认同的关系。
只有识别案主的问题所在,才能有的放矢,也只有案主信任社会工作者,才能在接下来的沟通和治疗中真正打开自己的心灵,真实地叙述和倾诉,也只有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互相认同,社会工作者对于案主的倾听和开导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2.引导案主叙说故事请案主梳理事件的条理,重新叙述故事。
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一个帮助案主宣泄情绪的过程,一方面也为下一步问题外化打下基础,在叙述过程中,案主或许能自己发现看待事件的全新角度。
3.问题外化即将问题和案主分开。
“如果把问题看成和人是一体的,要想改变就相当困难”[3]285正如某些社会工作者所说,“社会工作者要使案主有这样一种信念:是问题缠上了我,不是我本身有问题。
”[4]把问题和案主分开,案主才会鼓起决心和勇气去面对问题。
4.解构技术叙事疗法专家认为,在个体的主流事件之外,存在一些不被注意的边缘性事件,而这些事件往往蕴含着改变的力量。
解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案主跳出问题看故事,然后寻找出具有积极力量的边缘线索,即“闪光故事”,并赋予这些线索积极意义。
正是这些线索让案主意识到诸如“啊,原来我这么勇敢”逐渐改变对自己的负性评价,获得积极的能量。
最后可以鼓励案主写出对自己的认识和未来希望等,每天大声读几遍,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强化成果。
四、心理咨询工作方法用于个案社会工作时应注意的问题(一)对于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应及时协助进行专业治疗由于社会工作者毕竟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于很多问题的处理只能站在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上,在运用心理咨询方法进行个案工作时可能在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上也会存在偏差。
因此当社会工作者意识到案主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时,应该及时联系心理专家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案主进行诊断或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二)用真诚和热情切实建立与案主的关系心理治疗中来访者一般是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而社会工作的案主可能在一开始是被动接受帮助的,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开始阶段与案主建立关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阻滞。
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怀着热情和真诚,逐步与案主建立关系。
切忌在关系建立前就急于开展工作。
(三)以案主为主体,发挥案主主动性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应该是使案主从被加工的客体转化为对话关系中的主体”。
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引导案主自己去发现去解构,切忌喧宾夺主。
(四)对外部环境资源的利用心理咨询一般只强调个体本身,及其内部人格和心理动力的均衡,而社会工作还关注个体与环境的协调。
社会工作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整合社区资源甚至是社会资源,并加以利用,而如果过分依赖于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帮助案主,则可能忽视对外部资源的利用。
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要“两手抓”,一方面借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与案主进行沟通,鼓励案主建立自信。
另一方面,要擅于整合外部资源,通过社区、工作单位,及其家人朋友的力量共同影响案主,帮助其尽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1]周沛,葛忠明,社会工作概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2]黄耀明.略论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3):9-12.[3]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岑颖颖.叙事心理治疗与社会工作[J].社会工作,2007(2)(下):31-33.[5]韦耀阳,刘鹏.叙事心理治疗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J].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08(11):22-24.[6]陈涛.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探讨[J].社会学研究,2001(6):21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