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3第1课时《比例尺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进行互化。

3.能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四幅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猜一猜,一只小蚂蚁从我们这里一直爬到北京,只用了5分钟,这是为什么呢?

生:小蚂蚁是在地图上爬的。(师给予肯定评价)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却可以用一张并不是很大的纸把它画下来,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展示四幅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中国地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

生1: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生2:它们都按一定的比缩小了。

2.设疑。

四幅中国地图都是按怎样的比缩小的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明确画图时,选定的比例尺不同)

3.导入。

什么是比例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课题:比例尺的认识)

操作指导在展示中国地图时,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发思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究兴趣进入新知学习阶段。

板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1自主探究,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导学提纲。(自学教材52页例1上面的文字内容)

(1)什么叫作比例尺?比例尺是比还是尺?

(2)比例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4)比例尺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

2.交流汇报。

预设

生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一个比,比的前项是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是实际距离。

生2:有时按照实际尺寸无法绘制平面图,这就产生了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比例尺。

生3:比例尺有放大和缩小的作用。

生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3.观察实物地图,了解比例尺的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第二幅地图的比例尺是这样表示的:)

(1)观察、讨论。

①第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属于什么比例尺?它表示什么?

②第二幅地图的比例尺属于什么比例尺?它表示什么?

(2)交流、补充。

预设

生1:比例尺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表示地图上 1 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100000000 cm,即1000 km的实际距离100000000 cm,即1000 km。

生2: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地图上1 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 km的实际距离。

生3:数值比例尺的前项一般为1。

(引导学生理解:线段比例尺一小格表示图上距离1 cm,0后面第一个数表示图上距离1 cm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的单位。两小格表示图上距离2 cm,0后面第二个数表示图上距离2 cm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的单位,以此类推)(3)学习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

提问:你能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

①尝试改写。

②指名板演。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 cm∶50 km=1 cm∶5000000 cm=1∶5000000

③归纳改写方法。

关键是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单位统一,再化成最简整数比的形式。

4.课件出示机器零件图,认识放大比例尺。

(1)引导学生观察机器零件图,并思考。

①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

②这幅图的比例尺与我们之前接触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1: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1,表示图上2 cm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1 cm。

生2: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说明实际距离被放大后画在了图上。

生3:之前接触的比例尺比的前项是1,而这幅图的比例尺比的后项是1。

(2)小结。

在绘制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寸按一定的比放大。我们刚才学习的就是放大比例尺,放大比例尺通常写成后项是1的形式。

活动2自主探究,求比例尺

1.导学提纲。

引导学生阅读52页例1,明确已知信息和问题,并思考。

(1)求比例尺要知道哪些条件?

(2)求比例尺要用哪个公式?

(3)求比例尺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交流汇报。

预设

生1:知道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就可以求出比例尺了。

生2: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比例尺。

生3:求比例尺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学生尝试解决并汇报解题过程)

3.小结。

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出它们的比就是比例尺。求比例尺时,单位一定要统一。

操作指导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加深对比例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表述和归纳的能力。

板块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

1.完成教材52页上面“做一做”。

一个圆柱形零件的高是5 mm,在图纸上的高是2 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54页1题。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0,你能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吗?

(1)思考:本题考查的是什么知识?(比例尺的意义及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2)学生试做。

3.完成教材54页3题。(学生独立在书上测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团结路的实际长度是18000 m。

(1)量一量团结路在图上的长度,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2)将这幅图的比例尺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

操作指导本板块在操作时要注意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个别问题进行指导,以促进学生对比例尺知识的内化提升。

板块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就是一个比,比的前项就是图上距离,比的后项就是实际距离。

生2:我知道了比例尺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这两种比例尺可以互相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单位。

生3:我知道了比例尺根据实际需要可分

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放大比例尺通常写成后项是1的形式,而缩小比例尺通常写成前项是1的形式。

生4: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布置作业。

教材54页2、4题。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认识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比例尺的两种表现形式: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缩小比例尺的前项为1,如1∶100000000;放大比例尺的后项为1,如2∶1。

例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 km=12000000 cm 2.4∶12000000=1∶5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以及根据实

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求出比例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教学氛围也不错。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了板演,并安排了课堂练习。本以为这节课的内容难度较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很不错,但作业反馈结果并不理想。如求比例尺,应该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却变成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化的书写格式有几个是创新的,可这几个创新写法却不正确。

学生对比例尺的接触较少。缩小比例尺比较常见,如地图;放大比例尺则比较少见。因此,学生会有一个错误的想法,即较小的数是图上距离,所以在求比例尺时,出现了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的情况。

四3第1课时《比例尺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进行互化。 3.能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四幅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猜一猜,一只小蚂蚁从我们这里一直爬到北京,只用了5分钟,这是为什么呢? 生:小蚂蚁是在地图上爬的。(师给予肯定评价)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却可以用一张并不是很大的纸把它画下来,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展示四幅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中国地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

生1: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生2:它们都按一定的比缩小了。 2.设疑。 四幅中国地图都是按怎样的比缩小的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明确画图时,选定的比例尺不同) 3.导入。 什么是比例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课题:比例尺的认识) 操作指导在展示中国地图时,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发思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究兴趣进入新知学习阶段。 板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1自主探究,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导学提纲。(自学教材52页例1上面的文字内容) (1)什么叫作比例尺?比例尺是比还是尺? (2)比例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4)比例尺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 2.交流汇报。 预设 生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一个比,比的前项是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是实际距离。 生2:有时按照实际尺寸无法绘制平面图,这就产生了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比例尺。 生3:比例尺有放大和缩小的作用。 生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3.观察实物地图,了解比例尺的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第二幅地图的比例尺是这样表示的:)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比例尺(一)》教案

4.3.1《比例尺(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比例尺(一) 教学时间:月日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种类。 2、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初步渗透。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种类。 教学难点: 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 师生互动 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 1、谈话导入(PPT课件出示脑筋急转弯)。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脑筋急转弯,一起来猜一猜把! 生1:因为蚂蚁是在地图上爬过去的。

探究新知 教学比例尺的意义及种类,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以及关系式。1、阅读教材第53页关于比例尺的内容。 师:阅读教材后,汇报你知道了哪些关于比例尺的知识。 生1:通过阅读我知道: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比例尺的意义)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生2:比例尺是绘图时用的,它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生3:教材介绍说,地图上的比例尺有1∶100000000,这是数值比例尺,它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这种形式,也叫数值比例尺。(板书) 生4:老师,我看见这样表示比例尺的: 师:这叫线段比例尺。它表示的是: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 km的实际距离。(板书) 生5:我会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 cm∶50 km =1 cm∶5000000 cm(单位要相同) =1∶5000000(板书过程) 生6: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 生7:我发现一个和地图比例尺不一样的一个比例尺2∶1,我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四单元《比例尺》第1课时

六年级数学下册 班 级:姓名:组名: 温馨寄语:新讲堂,我展现,我快乐,我收获!年月日主备人课题第十二册第四单元《比率尺》课型讲解课参备人审查人课时1课时学习 第十二册第四单元《比率尺》 内容 学习 我能从生活实质出发认识比率尺,理解比率尺的含义,并会求一幅图的比率尺。 目标 要点 理解比率尺的含义 难点 学习 学案导案 流程 前方我们学习了比率的知识,比率知识在实质生活中有 什么 导学 用途呢?假如此刻要将中国地图画在图纸上,应当怎么办? 自学课本第53页内容,达成下边3个任务: 乐学一: 1、什么叫做比率尺。 自2、图上距离是比的,实质距离是比的后项,往常把比 主例尺成前项或后项是 合 乐学二: 作 学比率尺,这是 习 cm是图上距离km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二、创建生活情境,生成问题。交流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1、学生独立思虑。 、同桌交流成就。 教师:查学生的 学习状况,并进行评论。 实在质距离50km。 乐学三:比率尺2:1表示什么? 展现全班交流成就:三、探究交 分享 1、认真、认真聆听其余同学的讲话,假如有不一样建议,等同 学说流。 提高完后你再增补。学生展现自己评学2、报告时求情自己的算法。的学习方法。

3、组织学生评出最优算法。 一、填表 比率尺图上距离实质距离 1:20005cm 达1:40000028km 标 7cm420km 检 测 教师合时点拨、评论。 四、经过检测,认识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达成后登台展现,教师合时进行评论。 二、,这是比率尺,它表示图上cm 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实质km,把它改写成数值比率尺 是。 评一、学生自评: 整理导教案二、学生互评: 价(图星) 三、教师总评: 总 结 作好记录反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第1篇】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快乐体验。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和图上距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 师:课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出一个脑筋急转弯,大家来猜一下。前两天老师去西安,乘坐的是从宝鸡到西安的动车,大约要一个小时左右。可是一只小蚂蚁厉害了,从宝鸡到西安只用了5秒钟,你们知

道是为什么吗? 生:小蚂蚁是在地图上爬的。 师:没错。地图一般是将生活中的实际距离缩小后画到图纸上,那么在画时要注意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伊始,通过让学生猜脑筋急转弯,一方面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选取题材与本课研究内容息息相关,顺势引出新课,达到课始趣生的目的。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一)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1、师:淘气、笑笑分别根据下面的信息画了图,以便给新同学介绍他们学校及附近场所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认为他们画得合理吗?想一想,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桌交流完毕,指生全班交流。 生:淘气画得不合理。因为淘气画的三条线段看上去一样长,虽然标注了实际距离,但不能表示实际距离的差别。而笑笑画的三条线段有长有短,能表示出这三个地方到学校的实际距离差异。 师:同学们再量一量笑笑画的三条线段的长度,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生:邮局到学校笑笑画了1厘米表示实际100米,超市到学校画了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比例尺(1)教案(最新)

第4单元比例 第1课时比例尺(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出示例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

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三、拓展应用 教材56页1、2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布置 教材56页3、4题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意义 例1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

第 4单元比率 第 1 课时比率尺( 1) 【教课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详尽情境中理解比率尺的意义,能看懂线 段比率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率尺,会把数值比率尺与线段比率 尺进行转变。 感情目标:培育解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领悟数学知 识之间的联系,感觉学习数学的乐趣。【教课重难点】 要点:使学生在详尽情境中理解比率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率 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率尺,会把数值比率尺与线段比率尺进行 转变。 【教课过程】 一、创境激疑,情境导入 发言:同学们,我国历史悠长,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体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其实不很大的纸画下 来。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发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如何绘 制出来的吗?今日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率尺。板书课 题:比率尺 二、自主研究,理解比率尺的意义 1、出示例 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发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 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目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 际距离? 2、研究写图上距离和实质距离的比的方法。发问:图上距离 和实质距离单位不一样,如何写出它们的比?指引学生经过交流,明确

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质距离一致成同样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现、交流写出最简的比。 3、揭穿比率尺的意义以及求比率尺的方法。 发言:像刚刚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质距离的比。 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质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率尺。 发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率尺是多少? 图上距离:实质距离=比率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三、拓展应用 教材 56页1、2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领悟?计算一幅图的比 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部署 教材 56页3、4题 【板书设计】 比率尺的意义 例 1 图上距离:实质距离 =比率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

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学书上内容,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图例1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介绍数值比例尺 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3.介绍线段比例尺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4.介绍放大比例尺 出示图例2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比例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1课时比例尺(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页及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进行互化。 3.能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过程与方法 经历比例尺的探究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利用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地图、直尺等。

课时安 排 1课时 教学环 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两幅比例尺不同的中国地图。 提问:这两幅地图上,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相 同吗?同样是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什么在地图上它 们之间的距离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 —比例尺。 观看课件,思考教 师提出的问题。 ∶50000,它表示图上 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50000)。 2.是(线段) 比例尺,它表示图上(1cm) 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5) km,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是( 1 50000 )。 ∶80000改写成线段 比例尺是 4.甲地到乙地的实际 距离是5km,在一幅地图上 是10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是多少? 答案:5km=500000cm 10cm∶500000cm=1∶5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是 1∶50000。 5.一个零件在图纸上 画出来的高度是2cm,它的 实际高度是4mm。这幅图纸 的比例尺是多少?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学生阅读教材第53页上面的内容。思考: 什么叫比例尺?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1)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两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两种比例尺有什么区别?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这两种比例尺。 ①1∶4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写成 1 400000 。 提问:你能说说1∶400000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小组交流后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1∶400000表示图上1cm的距离相当 于实际距离4km。 提问:10∶1这种后项是1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 思?(指名学生回答) 总结提升: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 项或后项是1的比。 ②线段比例尺。 师:也是一种比例尺。这种用线段表示 1.(1)一幅图的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 例尺。 (2)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2.(1)独立思考 两种比例尺之间的区 别,同桌交流。 (2)①学生结合 比例尺的意义理解1∶ 400000的含义。学生解 释10∶1的含义。 ②学生结合教师 解释理解线段比例尺 的含义。 ③学生尝试将线 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 尺,集体交流汇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案

《比例尺》 教学模式介绍: 核心素养下的培养是需要正确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的,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转型。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是利用设计好的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激发和推动学生主体活动、能整合教材中内容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在这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主线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和支持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构建新知。老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和学生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课程环节: 讲什么——为何讲——怎么讲——讲怎样 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了正、反比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开始,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以课本主题图引入新课;教学中,通过实例,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在展示与交流中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让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思考,体会函数思想。 一、讲什么 1.教学内容 (1)概念原理: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思想方法:观察、比较、判断,归纳; (3)能力素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内容解析: 本课是《比例》这一单元比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的起始课,学生已经学习过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为学习用比例尺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为何讲 1、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目标解析: (1)感受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三、怎样讲 (一)教学准备 1、教学问题: (1)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但是,开始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还是不容易接受和理解。 (2)学生对于比例尺的意义难以理解。 【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2、教学支持条件: (1)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已经在前面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科大讯飞“智慧课堂”,PowerPoint多媒体投影。 (二)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化成前项是1或后项是1的比。 20:1000 5:300 700:7 400:8 2、填上适当的数 25千米=()米 70米=()厘米 6千米=()米=()厘米3、化简比 30厘米:90米 20厘米:2千米 【问题1】(1)怎样化简整数比呢?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认识比例尺 人教新课标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比例尺人教新课标1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48-49页内容,及相应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 难点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明确比例尺用途。 师:同学们,我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 大家知道吗?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这么大的面积,我可以现在就展示出来,大家相信吗?(大屏)我是怎样做到的呢?(缩小)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根据需要把图形放大或缩小若干倍再画到图纸上。那么大家猜猜:这张图把中国领土缩小了多少倍?(100000000) 二、归纳概念。 师:1:100000000中的1表示什么?(图上距离) 那么,100000000呢?(实际距离) 这两个距离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呢?(比) 我们赋予这个比一个新的名称------比例尺。(板书课题) 那么,比例尺怎么求呢??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 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比的形式。(板书) 理解1:100000000的意义。(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同桌互说。出示习题。 师:比例尺是一个大家族,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左面的这个比例尺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由于他们是数字组成的,我们称他们为数值比例尺。右面的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是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千米。也可以用它(大屏)表示。他们是由线段组成的,我们称为线段比例尺。在画线段比例尺的时候要注意线段的长度要是1厘米。在最后面的数字末尾加一个单位名称。 师: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到图纸上。 师问:你知道2:1是什么意思吗?(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前项大于后项。 这个图形比实际的要大。(比例尺前项比后项大时,就表示放大。)师:请看大屏,仔细观察这2个比例尺,你发现了什么??(总有一个数字是1)(小结: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教案 收录于话题 #数学教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3例1,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中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掌握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计算、绘图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建构比例尺的概念,唤起已有知识的回忆 师:我们的教室长8m,宽6m。如果要把这么大的一个教室在纸上画出平面图,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缩小后画在纸上。 师:是个好办法,请看这里有两个长方形(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哪个长方形能正确地表示出这个教室的平面图? 【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是正确的,因为第一个长方形是把教室的长缩小到原来的,宽也缩小到原来的。 预设2:第二个是错误的,因为第二个长方形是把教室的长缩小到原来的,宽缩小到原来的,长、宽缩小的比例不一样。 师:谁还想来解释一下?

【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是正确的,它是按1∶100的比缩小的。 预设2:第二个是不正确的,因为4cm与8m的比是1∶200,而1.5cm 与6m的比是1∶400。 师:大家分析得很对!其实大家所说的1∶100,1∶200,1∶400,这些我们都叫做比例尺。在同一幅图中,用同一个比例尺,才能正确表示原来的形状。例如,第一幅图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按1∶100的比缩小的,所以第一个长方形表示教室的平面图是正确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尺的知识。[板书课题:比例尺(1)]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对比例尺是有接触的,之前也学过比的知识,创设将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判断哪个长方形能准确表示教室的平面图,学生会自主地将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写出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由此很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联系旧知识,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理解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意义。 师:我们把画在图上的长度比如8cm、6cm叫做图上距离,把教室实际的长度8m、6m叫做实际距离。数学上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1∶100就是教室平面图的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可以小组内讨论,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算一算实际长度与图中长度的比。 2.根据比例尺说意义。 师:根据1∶100这个比例尺,你能说说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吗? 【学情预设】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cm,也就是1m。 师:如果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你能说出这个比例尺的含义吗? 【学情预设】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00000倍,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cm,也就是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第一课时

《比例尺》教学设计 银川市西夏区实验小学高建荣 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的比例尺及例4、“练一练”,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结合实际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 教具准备泰州地图一张,米尺一把,不同比例的相同照片两张,变形照片两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降低学习比例尺的难度 1、填空 1000米=()米 1分米=()厘米 1千米=()厘米()分米=1千米 2、化简比 2.7:1.8= 5厘米:1千米= 250分米:2千米= 1.5厘米:7.5分米= 3、趣味引入:一蚂蚁从银川爬行到北京只用了5秒钟,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朱老师从家骑摩托车到学校,用了十五分钟。但有只蚂蚁从家爬到我们学校只用了五秒钟。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导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评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长度单位换算和化简比的基础之上,进行关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及“比例尺”之间的计算。课的开始,教者通过复习旧知,降低学习比例尺的难度;又巧妙地创设了教学情境,在欢声中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理解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两个概念,为研究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操作计算。 ①分别画出一条2厘米、5厘米、1分米、1米长的线段, 提问:你能把1米长的线段画到自己练习本上吗? ②公布画图结果。(板书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③要求学生用比的形式反映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板书:比) 这里应用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统一。 2、比例尺的意义 ①让学生说出所写各比所表示的意思。 ②揭示比例尺的意义。像这样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补充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例尺) ③强调比例尺的意义。 提问:比例尺是尺吗?那它是什么? 强调:比例尺是一个比,是一个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板书:着重号) 由于比有两种形式表示,所以比例尺也可以写成1:□和的形式。 ④教学比例尺的特点。 在我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时,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写成1的形式。 3、掌握意思,引出线段比例尺。 ①出示同一幅标有线段比例尺的地图。 ②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这两种比例尺有何关系。 结论:这两种比例尺是一回事。只是形式不同,都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400000厘米。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尺)教案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 用途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的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多少米?如 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 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 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纸上, 有时也把一些尺寸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 再画在纸上。不管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 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 识。 【新课讲授】 1.比例尺的意义。 (1)教师讲解: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 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我们就把它起个名字,叫做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有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板 书: =比例尺) 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 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最简整数比。 (2)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1∶100000000。 (3)组织学生议一议:比例尺中的“1”表示什么?“100000000”表 示什么?指名说一说:“1”表示图上距离,“100000000”表示实际距离, 也就是说图上1cm 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cm 。 教师说明: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写成。 (4)引导学生观察比例尺。适时讲解:这是线段比例尺, 表示线段的长度1cm 是图上距离,50km 是实际距离,也就是说图上距离1cm 代表着实际距离是50km 。 (5)教师用投影出示图纸。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比例尺2∶1表示什 么? 指名汇报:2∶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 教师小结: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 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纸上。这时比例尺的前项比后项大。为了计算 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2.教学例1。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100000000 1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第一课时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比例尺》教学设计 班级:六(3)班执教人:陈继龙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说明一幅图的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 3、了解比例尺的书写要求。能够正确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重点和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如果我们想把整个中国的地域一眼看尽,有没有可能? 师:对,今天老师就把中国地图搬进了课堂。 (出示一幅中国地图) 师: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把960万平方千米的大中国画在这张没有半个黑板大的地图上的吗? 生:把它缩小。 师:对了,就是把我们的祖国缩小画在地图上的。老师这里还有一幅中国地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幅地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的大小变了,形状没有变。 师:为什么大小变了,而形状没有变呢? 生:因为它们缩小的倍数不同,所以大小不同,而形状相同。 再出示一副螺丝钉的放大图。 师:这幅图是否能很清楚地看到它的螺纹?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把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成平面图。 师:同学们想不想也亲手试一试,把我们的教室平面图画出来呢? 二、探究新知

师:下面就请你们来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课前我们已测量出教室 的长是8米,宽是6米,请你们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你的 白纸上,并完成表格。 在下表中填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长 宽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完成了,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作品,重点 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距离。 学生汇报。 (师选出大小不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请这些作品的设计者来说说你们是怎样设计的,并指出你 所画的平面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各是多少,它们的比值是多少。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2)4厘米:8米=4:8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 着一种倍数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比例尺(板 书课题) 师:什么是比例尺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强调第二种写法) 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教室平面图)这些平面图的比例尺各是多少? 三、自学检测。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比例尺,请同学上前台找到两幅中国地图上 的比例尺。 生找到,教师板书: 1:600000 1、请学生说说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说法。 2、出示线段比例尺,请学生思考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汇报。

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体会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比例尺的实用性和科学的探索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合作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比例尺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复习比例尺的意义: 刚才老师了解到同学们的五一安排非常丰富,其实在我们学校周围也有许多美丽的景点。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幅地图,你能看到什么?还能看到什么?(观察的非常细致)比例尺1:10000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还了解比例尺的哪些知识? 预设生1:图上一厘米表示实际中的一万厘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万倍。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 3:同样的知道(比例尺)、(图上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实际距离) 那么知道比例尺)、(实际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图上距离) 也就是说知道其中的两个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2、揭示课题。

大家对比例尺有了深刻的了解,其实比例尺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应用。(贴出课题) 二.教学求实际距离。 1、求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下面,我们就带上比例尺,进行一次地图上的旅行吧。现在我们从东门小学出发到铁塔寺。 (1)出示课件:仔细观察所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一:生提:图上距离是多少? (测量) 预设二:从东门小学到铁塔寺实际距离大约多少米?(评:真了不起,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仔细观察所有信息与问题,要求从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我们就必须先知道什么?老师给同学们也提供了同样的地图,请你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求出从我们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 生做,师巡视 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想法? 方法一:方程。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使用这种方法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刚才我们根据比例尺的数量关系,利用比例尺的意义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方法吗? 方法二:生:“4÷1/10000”求出的是实际距离。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在这里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例尺相当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商。而“除数=被除数÷商”,所以可以推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我们组就是根据这种关系求实际距离的。 这种方法也不错。 方法三:我们组是这样想的:根据比例尺“1∶10000”推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0倍,所以从学校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可用“4×10000”求出,求出结果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课时比例尺(1)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4单元比例 3.比例的应用 第1课时比例尺(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认识比例尺的种类,能够进行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相互转化,学会求比例尺。经历比例尺产生的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教科书例题投影图。 学生:收集一些地图,直尺等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1200千米,可是一只蚂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了5秒,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画线段。 (1)在练习本上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2)在练习本上能画出一条10米长的线段吗?如果要画,你有什么办法? 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并算一算画出的线段长度和实际长度的比。 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画的线段是多少厘米,它是把10米长的线段进行怎样变化得到的。 3.导入。 由于大家画出的线段长度和实际长度的比不一样,因此大家画的线段长度也就不一样了。所以画图的时候应该有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叫做比例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尺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例尺(1)] 二、探索新知 (一)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阅读教科书第53页上面的内容。 2.你认为什么叫比例尺呢?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深入理解比例尺。 教师:实际上比例尺就是一个比(不能理解为一把尺子),像1:500、1:200、1:100就是不同的比例尺,谁能说说1:100表示什么意思呢?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1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厘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 (二)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比例尺》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比例尺》教案 《认识比例尺》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课本第48、49页)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比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首先说明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明确它的意义,并给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结合两幅地图比例尺,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又通过一个机器的放大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说明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例1教学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为后面比例尺的计算作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地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师: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同学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感受一下我们祖国的美丽! 师:今天老师把我们的祖国和首都北京搬进了课堂。(课件出示:数值比例尺为1:100000000的中国地图和线段比例尺为的北京地图)你们知道我们的大中国和北京是如何画在这么小的地图上吗? 生:把它缩小。 师:老师可以利用地图和手中的一把直尺很快地告诉大家任意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你想知道哪两地之间的距离呢?请出题考考老师。 生1:我想知道北京到上海之间的实际距离 生2:我想知道我们合肥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师用地图量出地图中北京到上海、合肥到北京的图上距离,很快回答学生的问题) 师:同学们可能有这样的疑问,老师凭借这把直尺是如何知道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的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设计意图:数学应该来源于生活,我在创设情景时把中国和北京搬进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1)》教案

课题:比例尺(1)主备教师:执教教师:

是怎样换算成1000km的,掌握1km=100000cm的进率。 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1.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学生根据教师描述了解认识数值比例尺。 学生根据教师描述了解认识线段比例尺。 学生根据教师提问进行回答: 学生1: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50km。 学生2: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km。 学生3: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50km。 2.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改写。 (1)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学生自主改写,集体订正后教师指导、规范格式。 (2)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学生1:1∶50。学生2:1∶50000。学生3:1∶5000000。 学生根据回答来说说原因。1.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像1∶100000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板书) 有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这样表示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 )这种叫做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的一小段是1cm。 线段比例尺通常不止画一段,可能会这样表示。(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谁再来说说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的含义呢? 哪一位同学说得对呢?线段比例尺有多段时,通常只看第一段,也就是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50km;如果看两段,那就是图上距离2cm表示实际距离100km;如果看三段,就是图上距离3cm表示实际距离150km。 2.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改写。 (1)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你能将数值比例尺1∶100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吗? 教师示范如何画出线段比例尺。 (2)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自己动手试试吧! 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哪一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