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研究-教育作文文档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范文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12c59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5.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定义及特点2. 欧姆定律的表述: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即I=U/R。
3.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闭合电路的概念,欧姆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2. 难点:欧姆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欧姆定律。
3. 运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讨论闭合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研究对象。
2. 讲解闭合电路的特点,阐述欧姆定律的表述。
3. 演示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让学生观察欧姆定律的实验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欧姆定律的规律。
5. 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6. 课堂小结:强调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重要性及应用范围。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 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欧姆定律。
3. 运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等。
2.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
3. 准备案例资料,挑选适合的题目。
4. 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精选5篇)
![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b39ed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f.png)
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精选5篇)欧姆定律的试验探究范文第1篇一、重视试验探究过程,发觉新问题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把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最初了解基本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定性关系,从而提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是怎样影响导体中电流大小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毕竟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到最终处理试验数据和争论沟通,得出电流、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I=U/R.探究的过程还是一个发觉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例1某同学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讨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间的关系,若保持电源电压的大小和电阻箱R1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金属滑片P,可测得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如表1;然后,他又转变电阻箱R1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2.请回答:(1)分析表1中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表2中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_____.(填“成”或“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_______(填“相符”或“不符”),其缘由是________.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欧姆定律试验探究题,重点考查的是欧姆定律的结论.一个要留意的细节问题是,欧姆定律的整个探究过程运用了掌握变量的思想.因此,在处理试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时,肯定要体现这种思想.所以分析表1中数据可知:在电阻不变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倍增加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也随着成倍增加).但分析表2中数据却发觉,电流和导体电阻的乘积不是一个定值,即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不成反比,这个结论明显不符合欧姆定律.那么,为什么得不出正确结论呢?这是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本身与这个试验的设计思想连接在一起,由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因此当电阻箱R1的阻值转变时,肯定要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R1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再读出相应的电流值,然后分析数据.那么,当R1的阻值成倍增加时,如何调整滑片P才能使它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呢?如上图,应将滑片P向右调整到适当的位置,想想看,为什么呢?二、创设新情景,解决新问题近年来,从中考试题来看,在欧姆定律试验题方面,不仅仅考查了欧姆定律的试验探究过程和伏安法测电阻,也消失了一些创设新情景,运用欧姆定律去解决一些新问题的试验题.这类试题的解答肯定要抓住“欧姆定律是电路中的交通规章”这一点,运用公式I=U/R和电路的特点来解答.例2“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纳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下面的问题.【探究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的值【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一个标准的电阻箱(元件符号_______),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干电池、导线和一个刻度不精确但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1)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试验电路图;(2)将下面的试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的物理量.第一步: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其次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Rx的表达式:Rx=____________.解析这是测未知电阻的另一种方法――“等效替代法”.这种试验题对同学们的要求比较高,它创设了一个新的情景(“曹冲称象”),让你从这个新情景中受到启发,来解决一个新问题.它不是欧姆定律探究过程的简洁重现,而是要求同学们真正理解欧姆定律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即电压肯定时,电流相等,则电阻相等.因此,我们可以按图3的试验电路来完成待测电阻Rx的粗略测量.连接好电路后,将开关S与a相接,使电流表的示数指示在某一刻度(由于电流表的刻度不精确,因此不能精确读数);接着将开关S与b相接,这个时候需要调整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指示在同一刻度处,读出电阻箱上电阻值为R,这一步充分利用了欧姆定律的结论,当电压相等时,电流相同,则电阻相等.即Rx=R.同学们想想看,本题为什么说只是粗略测量呢?S接a和接b的挨次能颠倒吗?假如电流表的刻度精确且灵敏度良好,那么可不行以较精确地进行测量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依据欧姆定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分别读出S接a和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和I2,则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待测电阻Rx=RI2/I1,且这个时候与S先接a还是先接b没有关系.)三、查找试验规律,渗透数理思想欧姆定律的试验探究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数理思想,要求从定性的结论,运用数学方法得出定量的关系式.因此,在以后的中考命题上,这种思想的体现可能是命题者关注的一个焦点.例4某同学想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是否与金属一样,也与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他设计了试验方案:首先他找来几根粗细不同的乳胶管,按要求剪下长短不同的几段.并在其中灌满质量分数相同的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将盐水柱分别接入电路中的A、B之间.闭合开关,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P,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如下表:依据试验数据,请解答下列问题.(1)通过对试验序号_______或_______的数据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金属一样,电阻的大小与导电溶液柱的横截面积成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2)通过对试验序号1、4的数据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金属一样,电阻的大小与导电溶液柱的长度成_______.(填“正比”、“反比”)(3)请填写表格中未记录的两个数据.(4)对于试验序号6,开关闭合,若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不动,将乳胶管拉长,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这是典型运用自己探究得到的结论解答相关问题的一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整个学问点有肯定的驾御力量.试验中测得的是电流和电压,而问题是与电阻有关,因此我们先应运用欧姆定律求出相应的电阻值,再进行分析(这是试题的一种创新).我们对1、3、4、5组数据的处理得出R1=3Ω,R3=1.5Ω,R4=6Ω,R5=4Ω.运用掌握变量的思想,由试验1和3,或4和5,很简单得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导电溶液柱的横截面积成反比;由试验1和4可以看出,导电溶液的电阻与导电溶液柱的长度成正比.欧姆定律的试验探究范文第2篇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主要是围绕定律的推导和定律的应用这两个问题绽开的。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5398da48e518964bcf847c7a.png)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恒定电流一章中的重要定律之一,也是高中物理中的教学难点。
本文就这一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些观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突破教学难点的思路和方法,供同行参考斧正。
一、难点形成的原因分析首先,从教学内容本身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所涉及的内容偏重于数学推理,因而比较抽象,加之没有令人信服的实验,学生难以形成比较深刻的理解,客观上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从教材结构看,教材采用了传统的处理方法,其流程为:先利用所学知识推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数学表达式,根据表达式给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再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表达式进行分析,得出路端电压随着外电阻变化的规律,最后,应用举例。
这样的程序,数学演绎推理的味道很浓,缺少了对物理规律的感知认识的过程,学生不能深刻理解闭合电路的实质。
第三,从学生的认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来看,学生在学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之前,欧姆定律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不知道电源有内阻,因此,常常把路端电压看成是不随外电路变化的。
这种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形成了不可小看的思维定势,绝不是通过几次讲解就能逆转的。
还有,学生对电路的分析能力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也给新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困难.第四,从教学方法上看,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不求学生理解,只求学生会解题,教学时省去了实验及必要的物理方法传授。
把时间花在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上,把学生培养成了机械化的解题机器,这种“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教学法,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由于学生对规律缺乏正确、深刻理解,结果,一旦遇到新的问题、新的情境,就无从下手,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在主观上增加了教学难度。
二、突破难点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思路。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即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
”因而,用建构主义来解释学生的学习活动,其本质是:学习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过滤和解释新知识、新信息,并通过自己的活动对新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正确理解。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范文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67d45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5.png)
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概念和组成。
2. 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公式:U=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闭合电路的概念和组成。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闭合电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 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公式,让学生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的变化,并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进行总结和复习,强化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记忆。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闭合电路和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运用欧姆定律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现。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
七、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 教材和参考资料:相关物理教材、教案、实验指导书等。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闭合电路的概念和组成。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a1374436b0717fd5370cdc64.png)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师瑗一、教材分析课标分析: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材地位: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恒定电流一章的核心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既是本章知识的高度总结,又是本章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部分电路的认知上升到全电路规律的掌握,又能从静态电路的计算提高到对含电源电路的动态分析及推演。
同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能够充分体现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功能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电势差的关系、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能转化的知识,认识了如何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描述电动势,并处理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电路问题,已经具备了通过功能关系分析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
3、掌握电源断路和短路两种特殊情况下的特点。
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4、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认识E和r对U-I图像的影响。
5、熟练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相关的电路分析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2、通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3、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培养学生利用图像方法分析电学问题的能力。
4、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3、通过实际问题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回归真实实验成就精彩课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例研究
![回归真实实验成就精彩课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8c5987925c52cc58bd6becd.png)
学生实验器材 : 3 V干 电池 组、 单刀单掷 开关 、 2 0 n3 A 滑线变 阻器 、 3 V电压表 、 0 . 6 A电流表 、 导线若干 。
3 . 课 堂 实录
( 1 ) 设置 问题情 景 , 消 除“ 前概念 ” 的影 响 北京 师范大学李 春密教授 对 “ 中学物理 实验教 学 ”
关键 词
真实 实验 ; 物 理教 学 ; 精彩课 堂
一
、
问 题 提 出
池 电动 势与极板 电势 提升 的数值 关系 , 能够从探 究实 验 和能量 守恒 的角度分 析 出电源 的 电动势等 于 内、 外 电压
之和 ; 理解 闭合 电路 欧姆 定 律及 其 公式 , 并能 熟练 地用 来解决 电路 有关 的 问题 ; 理解 路端 电压 与 负载 ( 或干 路
的一项研 究发 现 , 约7 0 %的学生受“ 前概 念 ” 的影 响 , 制
约着 对物理 的学习 。 为消除“ 电源 两端 的 电压保持 不变 ”
二、 课 例 研 究
1 . 教 学设 计的思路 《 闭合 电路欧姆 定律》 是一节 典型 的规律课 , 本节课
这一“ 前概 念 ” 影 响, 引 导学生对 电源 存 在 内阻 的认识 , 本课 教学中 以三个演 示实验 设置 问题情 景 。
演 示一 : 四盏 小灯 泡 并联 , 由四个 电键控制 , 外 电路 如图所示 。 用 四节 干 电池 串 联 作 为 电源 接
入 A B两 端 , 逐 一 闭 合 电
的教 学, 既要使 学生从对部 分 电路 的认知上升 到对全 电 路规律 的掌握 , 又 要从静态 电路 的计 算提高到对 含 电源 电路 的动 态分析及 推演 。教 学设计关注 两个环 节即“ 问 题 情景 设计 ” 和“ 学生活动 设计 ” ; 落 实三 条主线 : 一是关
最新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例研究精编版
![最新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例研究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a41960de80d4d8d05a4f53.png)
2020年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例研究精编版回归真实实验成就精彩课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例研究[摘要] 真实实验是物理教学最精彩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以典型的规律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为例,在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二个环节即“问题情景设计”和“学生活动设计”中,运用真实实验设计物理情景,教学中以真实实验为平台,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的认识发展、实验功能与教学效果的匹配。
[关键词] 真实实验物理教学精彩课堂一、问题提出:真实实验是人们利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际操作的实践活动,真实实验是物理教学最精彩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麻省理工《功和能》的开放课中,老师在研究机械能守恒时演示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将一个150牛顿的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用支架在墙上固定一块玻璃,让球从距玻璃1米高的另一侧摆下,砸在玻璃上,砸碎玻璃的情景很震撼。
取下支架,老师靠墙站立,让球靠着下巴并无初速释放,球摆回到接近下巴处速度减为零。
在球摆回的过程中全场惊呼,老师幽默地说:“物理又赢了,我还活着”。
这段视频给我很深的感触,真实实验可以成就精彩的课堂。
有一种观点认为:花那么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在真实实验上,值吗?持有这种观点的老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率”,经常用虚拟实验或“讲”实验替代真实实验,削弱了实验的教育功能。
真实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1]。
以真实实验为基础的“问题情景设计”能引发学生与“前概念”的冲突,激励学生的思想交锋[2];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的“学生活动设计”,则能深化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准确构建新知识、产生新思想。
二、课例研究:1、教学设计的思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一节典型的规律课,本节课的教学,既要使学生从对部分电路的认知上升到对全电路规律的掌握,又要从静态电路的计算提高到对含电源电路的动态分析及推演。
教学设计关注二个环节即“问题情景设计”和“学生活动设计”;落实三条主线:一是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二是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三是关注实验功能与教学效果的匹配。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实践分析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实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3cde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d.png)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实践分析发布时间:2023-03-03T01:52:27.451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0月20期作者:薛凯[导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电学内容部分的重要内容薛凯安顺学院附中 561000摘要: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电学内容部分的重要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已有研究作为基础,将新课程理念作为教学指南,结合教学内容,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以期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水平,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策略在高中物理学科,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教学难点。
一直以来,该部分的教学内容受到了广大物理教师的高度重视。
此次研究工作的开展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新课程标准中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要求及知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新课程改革中,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物理学科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精心设计把物质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更是值得研究。
正因如此,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将此作为依据进行设定。
针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强调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实验活动使学生了解电源电动势和路端电压以及内电压之间的关联性,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并且能够运用能量转化及能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有关内容,做到学以致用。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不光是电学的基础概念,同时,能够体现出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因其具备复杂性特点,在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学习时,存在一定难度。
有关研究结果提示,在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时,学生对内电路的认知十分模糊,针对电源内阻觉得疑惑。
教科书在编排时将重点放在理论分析上,导致教学形式过于表象,学生无法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教学设计《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1b570113767f5acfa1c7cd9b.png)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摘要:本节课的设计有四个主要的思路: 1、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寻找小灯泡“丢失的电压”,感悟到是电源有内阻。
2.通过测量原电池的内部电源和外电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肯定电源内有电压损耗,得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示的关系式;3.从能的守恒与转化的角度,理论上再次回归到内外电压之和大小等于电动势大小的规律,再结合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4.通过分析外电压与外电阻关系,加深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
关键词: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物理思南版选修3-1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教材以“手电筒为什么不亮?”为问题出发,通过三个实验探究出电源端电压与标称电压不同,由此引出电动势与内阻的概念。
以伏打电池为例,讲解了电池的作用,并引出电动势和内阻的概念。
在理论分析时应用了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观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伏安法测电阻等,对外电路的研究比较全面,但对电源内部的研究几乎为零。
所以电动势的概念很难理解,通过微课形式突破。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通过实验得出,又从能量守恒与转化的角度来理解加深印象。
二、学科素养(一)物理观念1. 知道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 知道电动势和内阻是用来表征电源特性的两个物理量。
3.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并且会简单应用。
(二)物理思维和实验探究1、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寻找小灯泡“丢失的电压”,感悟到是电源有内阻,加深对电源电压以及内阻的理解2.原电池实验说明电源有消耗电源,得出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
3从能的转化与守恒角度,理论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实验探究未电压与外电阻关系,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一完整的教学过程,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增加了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教法研究与建议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教法研究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8abce5390c69ec3d5bb7569.png)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教法研究与建议作者:王治国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7年第01期摘要:本文对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教材、教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本节课教学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数学推理;科学探究;问题情境;科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19-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七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电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学习和体会科学思想方法的好素材。
作为一节典型的规律探究课,本节内容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对电源内电路认识模糊,难以理解电源有内阻;对内外电路的电压与电源电动势的关系及路端电压与负载关系感到疑惑,对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未能深刻领会。
“如何有效突破这些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好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有效实施三维目标教学?”一直是广大物理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本节课的教材、教法的分析,探究形成学生认知困难的主要原因以及在本节课中如何有效实施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 教材、教法分析人教版教材是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侓》安排在电源、电动势、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焦耳定律和导体的电阻之后来学习的。
很显然,这种安排的意图是在承接“从做功角度认识电动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功能关系角度来建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顺应这种构想,教材对本节内容以如下方式呈现:先直接给出闭合电路的概念,然后从功能关系出发,根据能量守恒,理论推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和U+U=E,再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论分析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这种呈现方式的好处是:既充分体现了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又有利于学生从理论角度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从教材体系来看这种呈现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笔者曾多次参与“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观摩教学,领略了执教老师们的各种处理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教法:第一种教法是沿用原教材的思路,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注重理论探究,先从理论上推导得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再应用定律讨论了路端电压随外电路电阻的变化规律,最后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题,把立足点放在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上。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 讲义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dc4cfd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0.png)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讲义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在电学中,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它描述了闭合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指出: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中的总电阻成反比。
电源电动势是指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用字母 E 表示。
而电路中的总电阻,包括外电阻和内电阻。
外电阻就是我们在电路中常见的电阻元件,如电阻器等;内电阻则是电源内部的电阻,通常用 r 表示。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来验证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深入理解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三、实验器材为了完成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器材:1、直流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出。
2、电流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4、滑动变阻器:用于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5、定值电阻:若干个不同阻值的电阻,用于组成电路。
6、导线若干:用于连接电路。
7、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四、实验原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我们有公式 I = E /(R + r),其中 I 是电路中的电流,E 是电源电动势,R 是外电路电阻,r 是电源内阻。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外电路电阻 R 的大小,测量相应的电流 I和路端电压U(即外电路电压)。
然后根据测量数据,绘制U I 图像,从而验证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五、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
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定值电阻依次串联连接,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
2、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记录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每次改变后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4、重复步骤 3,多测量几组数据。
5、以电压 U 为纵坐标,电流 I 为横坐标,绘制 U I 图像。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记录每一组测量的数据,包括电流 I 和电压 U 的值。
基于科学探究的“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基于科学探究的“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c91d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b.png)
教学设计教学参考第50卷第4期2021年4月基于科学探究的“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唐柏忠(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中学浙江宁波315400)文章编号:l〇〇2-218X(2021)04-0032-04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摘要:利用自制探针可移式蓄电池,结合D IS技术展示闭合电路的电势变化,得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采用探究式教学设计,通过创设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数据分析、得出 结论、理论证明、应用拓展,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突破教学难点,强化教学重点,助力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彰显科学探究的魅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核心素养;DIS;可移式探针;传感器;欧姆定律一、教学背景人教社2019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第三册把“电动势”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合并为一节,删 除了闭合电路的电势变化,仅从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得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这样编排增强了知识的连贯性,强调了能量观,降低了教学要求。
然而,师为了让轮船能够在海上平稳行驶,不轻易 被风浪掀翻,较重的货物应放在船舱底部还是甲板上?生应放在船舱里,降低重心船更平稳。
师利用力的示意图分析问题,并用如图6所 示的实物模型演示。
图6点评深入了解重心与稳度的关系及原理,与 初中的教学相比,更加注重理论分析。
用演示实验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逐渐接受抽象模型的建构与分析。
四、结语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学科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处于了解、认识、知道的层面。
高中物删除了电势变化,仅从能量讨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会造成诸多不妥。
首先,从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学生会误认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通过能量守恒发现的。
其实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呈现更显尊重科学历理与初中物理相比较而言,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的同时,能够灵活应用并解决综合性的问题。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比课程标准,了解初、高中阶段对某一内容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要求;通过课前检测、课堂评价了解学生对该内容的掌握程度;借助学生熟悉的知识设计导人以及衔接环节,为高中物理的学习做好铺垫。
实验九研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实验九研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efc3e3e390c69ec3d4bb7561.png)
实验九 研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明白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E =U +U ′.2.会用电压表测可调电池的外电压和内电压.【基础知识概述】1.实验原理利用电压表,别离测出可调内阻的电池的电动势、内电压受外电压,比较电动势与内外电压之间的关系,其电路如实验图9-1.(虚线框内为可调内阻电池)说明:本实验目的是验证闭合电路中内电压和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但直接测干电池或蓄电池的内电压是不可能的,因此本实验是用可调内阻的一种化学电池.通过改变电池内电解液液面的高低,从而改变电池的内电阻.可调电阻电池的内阻较大,内、外电压便于测量.2.实验仪器化学电池、电阻箱、开关、电压表(两个)及导线假设干.3.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进行实物图的连接.(2)在开关S 闭合前,先记录两个电表21V V 、的示数.(3)闭合开关S ,调剂电阻箱的阻值R ,别离记录21V V 、两个电表的示数.(4)改变电阻箱R 的阻值,多记录几组两个电压表的示数.(5)分析所得数据,验证内外U U +是不是等于电动势E ,即Ir IR U U E +=+=外内,那么rR E I +=就得以验证. 说明:S 闭合前,把电压表作为理想电表处置,那么1V 的读数即可作为电源的电动势,2V 的读数为零.4.注意事项(1)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内电压U ′,探针a 、b 应插在紧靠电极板的沟槽中,使之尽可能与极板接近,但不能接触.(2)实验顶用电阻箱作为电源负载,是因为可调内阻电池电动势小,内阻大,故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可不能超过额定值,而一样实验中不许诺把电阻箱作为负载.5.实验误差的来源与分析(1)电表读数时有视差.(2)探针C 、D 间距离小于极板A 、B 间距离,使测出的内电压小于真实值.(3)电池工作后,两探针表面状态不一致,形成一对电极,而产生极化电动势. 讨论:利用本实验测定电池内阻r .本实验中,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皆未知,但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r R U U E 1外外+= r R 'U 'U E 2外外+= 整理得:2121R U R 'U )'U U (R R r 外外外外--= 外外外外U R 'U R )R R ('U U E 2121--=可见: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既可测出电池的内阻,又可测出电池的电动势.【经典例题精讲】例 (1999·临沂检测)如实验图9-2所示,是测量内外电路的电压的装置,电压表21V V 和别离测量什么电压?假设21V V 、的读数别离为和,电源的电动势多大?假设滑动变阻器所在处使电路断开,两表读数各多大?分析:两电表别离取得的是电池的内电压和外电压.解:据外内U U E +=得:电源的电动势E =+ V =.假设外电路断开,那么:外电压V 002E U 2.==.内电压0U 1=.【同步达纲练习】实验图9-3是研究闭合电路的内、外电压和电动势间关系的装置:(1)电压表21V V 和别离在实验中测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在装置图中标出电压表21V V 和的正负接线柱.(3)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21V V 和的读数别离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读数数据关系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外电压内电压(2) 电表左“十”右“-”电表左“-”右“+”(3)增大减小两数之和不变。
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发挥实验探究功能——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为例
![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发挥实验探究功能——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3e88f7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48.png)
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发挥实验探究功能——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为例史孝武【摘要】本文针对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体现科学探究思想,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为例,提出了把科学探究思想融入物理实验的教学策略.【期刊名称】《物理教学探讨》【年(卷),期】2015(033)005【总页数】3页(P7-8,12)【关键词】实验教学;科学探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作者】史孝武【作者单位】滕州市第二中学,山东滕州2775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7物理实验是在理性思维指导下的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
目前,实验教学主要集中在传统实验的创新和实验类型的转型上,而如何把科学探究思想融入到物理实验之中,还缺少系统的研究。
对此,笔者粗浅探讨,期望能抛砖引玉。
人教版教材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安排是:直接给出全电路的概念,从功能关系出发,根据能量守恒,理论推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E=U外+U内;再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论分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这样的安排的优点是逻辑主线明了,缺点是对闭合电路特别是内电路的建构不够直观。
况且,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认为电源两端的电压是恒定不变的。
显然,教材仅从理论角度推导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不够解决学生的问题的!在教学中,我们应给学生创设认知冲突,提供有效的探究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促使学生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形成正确的观点。
下面,笔者试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改进实验教学,以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
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总是试图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
因此,创设实验情景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前概念,而并非仅将实验作为课堂导入。
学生已经知道电源对电路提供电能的特性称为电动势,但关于内阻对电路的影响还不清楚,他们认为电源两端的电压是不变的。
针对学生的这个前概念,我们要创设介于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实验情景,当学生遇到不能解释的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研究
人教版选修3-1教材中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从理论推导的角度进行教学的,从实践经验来看,理论推导学生感觉到数学味浓,似乎少了一些物理味、探究味.本文就从实验探究
的角度谈一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如何教学.
一、分析教材与学生学情,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高中物理选修3-1的内容,教材从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观点引导学生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规律,学生在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电动势、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等知识,对外电路的研究比较全面,知道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知道电动势由电源内部的非静电力决定,但对接到电路中,电源内部的研究几乎为零.所以从全电路的角度对“电动势”的概念如何进行二次理解呢?即使从能量守恒与转
化的角度来理解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电动势也比较抽象.采用实
验的方式能够形象地呈现规律,促进学生的认知深化,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笔者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动势和内阻是用来表征电源特性的两个物理量.
(2)[JP2]明确在闭合回路中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
(3)知道电源的内阻由电源结构决定,电源使用久了,内
阻会变大.
(4)能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并区分电动势和电压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寻找小灯泡“丢失的电压”,感悟到是电源有内阻,加深对电源电压以及内阻的理解;
(2)以等效电源法,采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示教板演示实验,探索得到电源端电压与内电压的变化规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
(3)从能的转化与守恒角度,理论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一完整的教学过程,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增加了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二、演示实验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如图1所示,打开手电筒,小灯泡发光微弱,疑问,是不是电池快没电了?取出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有2.7V;请学生读出小灯泡规格是2.5V.
疑问:那小灯泡不应该超常发光么,怎么这样设计手电筒呢?实际发光那么微弱,究竟谁把小灯泡该得到的电压拿去了?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把它找回来啊?
生活中的小实验完成课堂导入,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让学生通过对电筒实际电路的分析画出最简单的全电路图如图2所示.
对照电路图,我们对闭合电路就要做一个重新的认识:电源内部也是一段电路,叫内电路,外部的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了外电路.画成电路图,内阻可以用r来表示,大家体会一下.
既然闭合回路中电源内阻会与外电路电阻串联分压,那么内阻上的电压和外阻上的电压我们分别称为内电压和外电压,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联系呢?
三、实验探究规律
如果说外电压只需要把外阻和电压表并联就能直观显示外
电压了,可是内电压如何测量呢?如果能直接走进电源的内部进行测量该多好啊,可这并不容易.为此,老师设计了一个等效电源闭合电路,电源采用2节最新的干电池,每节干电池内阻很小,0.5欧姆左右,当在这两节新电池间加入一个大定值电阻,这个电池组构成的总电源内阻就可以认为是刚才所加的那个定值电
阻了,新电池的电阻可以粗略不计.通过改变外电路的电位器,请同学们来测量内外电压的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利用电压表探索内外电压的变化关系.
教师活动: Excel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学生发现规律:
1.实验表明,电源内部确实有电阻、会形成电势的降落.
2.实验又发现,同一电源,在电路闭合时,随着外电阻减小,外电路电势降落也减小,内电路电势降落却增大.
3.内外电势降落之和是一个定值――电源的电动势.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找到内外电压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教师活动:内外电压之和是一个定值.它会不会是某个重要物理量,反映闭合电路中某个电学元件的特性?它到底有什么物理意义呢?让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前面学习的电源的电动势E.电路中内、外电路电势总下降多少,电源的作用就好比是再把电势提升多少.所以电动势可以反映出电源本身的特性.
那么,这个结论有依据吗?
四、理论推导佐证结论
联系到前面电动势的概念:不同的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不一样.这个本领用电动势来描述:如果搬运同样多的正电荷从电源负极到正极,非静电力做功越多,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电能的本领也越强,则该电源电动势越大.故而定义:描述电源换能本领强弱的物理量――电动势,它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即E=W非q.
根据能的守恒与转化,进一步可知,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既消耗与外电路中,又消耗在内电路中,电能的消耗可以用电功来反映,故有
W非=qU外+qU内;代入上式,有E=W非q=
qU外+qU外q=U外+U内.再次从理论分析论证了电源电动势和闭合回路中内外电压的关系,同实验结论一致.
由此出发便可以得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ER+r,[JP2]引导学生思考几个表达式的使用条件,实现认知的迁移.
五、拓展性学习
旧电池带不起白炽灯小灯泡,可放到LED手电筒里,亮光却很强,为什么?2014年10月7日两名日本科学家和一名美籍日裔科学家因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 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发明具有革命性,”评选委员会的声明说,“白炽灯点亮了20世纪,21世纪将由LED灯点亮.”
[BP(]激励同学们,将青春梦科学梦同祖国繁荣富强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