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分型
脑卒中的分类和分型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事件,通常由脑部血供中断或丧失造成,可能会导致脑组织受损或死亡。
脑卒中的分类和分型主要基于其原因和病因,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以下是脑卒中的主要分类和分型: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脑组织缺氧和损害。
•缺血性脑卒中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a. 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Occlusion Stroke):由于大脑主要动脉或其分支的阻塞而引起的脑血供中断。
• b. 小动脉性脑卒中(Small Vessel Stroke):通常由微小脑血管的堵塞或狭窄导致,也称为微小血管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 Stroke):•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而导致的出血,使血液进入脑组织。
•出血性脑卒中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a.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出血发生在脑组织内部,通常由高血压或脑动脉瘤破裂引起。
• b.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出血发生在脑膜下腔,通常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
此外,脑卒中还可以根据病因和危险因素进一步分类,例如:•心源性脑卒中(Cardioembolic Stroke):源于心脏问题,如心房颤动、心瓣膜疾病等,导致心脏中的血栓或栓子脱落并进入脑血管。
•大血管性脑卒中(Large Vessel Stroke):与大脑主要动脉或颈动脉狭窄或阻塞有关。
•小血管性脑卒中(Small Vessel Stroke):与小脑血管的损害或疾病有关,如脑微小血管病变。
•心源性脑卒中(Cryptogenic Stroke):无法确定明确原因的脑卒中。
•转状脑卒中(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短暂的脑卒中症状,通常持续不到24小时,也称为“小卒中”。
toast分型诊断标准
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诊断标准及其优缺点分析TOAST分型是一种对缺血性脑卒中病因进行分类的方法,由美国学者Adams等于1993年提出,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五个类型,分别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心源性脑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SOE)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这一类型的患者具有颅内、颅外大动脉或其皮质分支因粥样硬化所致的明显狭窄(>50%)或有血管堵塞的临床表现或影像学表现。
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临床表现:包括失语、忽视、意识改变及运动障碍等皮质损害;脑干、小脑损害体征;间歇性跌行、同一血管支配区域的TIA;颈部血管杂音或搏动减弱等病史。
头颈部影像学表现:脑部CT或核磁共振提示大脑皮质、脑干、小脑或半球皮质下梗死灶直径大于1.5cm。
辅助检查: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或DSA显示,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狭窄大于50%。
但应排除心源性栓塞的可能。
若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或血管造影无异常所见或改变轻微,则该型诊断不能确立。
心源性脑栓塞(CE)这一类型的患者由来源于心脏的栓子致病。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同LAA型。
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临床表现:若患者于发病前有一根以上血管所支配区域的TIA或脑卒中,或存在系统性栓塞,则支持心源性栓塞型的诊断。
辅助检查:应可以确定至少有一种栓子是来源于心脏。
应排除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栓塞或血栓形成。
对于存在心源性栓塞中度危险因素,且无其他病因的患者,应定为"可能"心源性栓塞。
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这一类型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包括纯运动性卒中、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轻偏瘫综合征、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等。
无大脑皮质受累的表现。
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者支持该型诊断。
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临床表现: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以下3项标准之一即可确诊。
缺血性卒中CISS分型解读及诊断思路
挑战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复杂多样,不同患者之间 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给诊断带来了一定 的挑战。此外,一些新型影像学技术和生物 标志物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仍需进一 步研究和验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心源性栓塞型卒中诊断
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心源性栓塞型卒中通常发病突然,病情较重,常表现为完全 性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症状。
危险因素
心房颤动是心源性栓塞型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其他还包 括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以及高龄 、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中的病变部位和范围,提高诊断准确率。
结合临床表现
02
医生在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头痛、呕吐、偏瘫等
症状,以及病史、体征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借鉴先进经验
03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诊断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诊断水平,
也是提高缺血性卒中诊断准确率的重要策略。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缺血性卒中 的诊断将更加精准、快速和便捷。同时,基 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辅助诊断系统也将得到 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糖、血脂等,可作出大动脉粥样 硬化型卒中的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型卒中、其他原因型卒中及非血管性疾病进行鉴别 。如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可协助鉴别心源性栓塞;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 查有助于鉴别小动脉闭塞型卒中。
可排除脑出血,并初步判断缺血病灶 的部位和范围。
如CTA、MRA等,可评估颅内外血管 狭窄或闭塞情况,为病因诊断提供依 据。
缺血性卒中CISS分型解读
机 制 分 型
发生在交界区/分水岭区的梗死灶
相应颅内外大动脉重度狭窄/闭塞 的血管影像学证据(多数狭窄>70%, 但不是必需) TCD可有微栓子信号存在 (但不是必需)
/TIA
36
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型
37
粥 样 硬 化 血 栓 形 成 性 缺 血 性 卒 中
上述各种类型的混合存在: 粥样硬化血栓性穿支闭塞型+低灌注/栓子清除 下降型
同侧颅神经瘫痪伴有对侧肢体运动和/或感觉 功能障碍;
双侧肢体运动和/或感觉功能障碍; 双眼协同运动功能障碍; 不伴有长束功能损害的小脑功能障碍;
单独出现的同侧视野缺损。
可适当延长溶栓时间窗
10
OCSP分型
TACI
PACI
POCI
LACI
11
缺血性卒中—理想的分型方法是什么?
缺血性卒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而是由不同病因(异质性)导致的一个综合症
…………
血 压: 左右臂均测,具有重要意义
颈动脉:触诊(双侧颈动脉搏动是否对称)
听诊(是否有血管杂音——部分阻塞)
471
诊断思路——四步曲
二、脑组织损害?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组织发生了缺血性损害,
是临床表现的直接根源,
是脑功能改变的结构基础
手段(脑结构影像):
头 颅CT:优(快,对出血敏感) 缺(迟,分辨率,颅底伪影) 头颅MRI(包括FLAIR、DWI)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s,POCI)
6
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s,LACI):
单纯运动性卒中
单纯感觉性卒中
感觉运动性卒中
OCSP卒中分型
基于OCSP(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分型的缺血性卒中:1、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 LACT): 主要表现为单纯运动性卒中,单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和共济失调性偏瘫。
2完全前循环梗塞(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 TACT): 由以下三组症状组成:(1)高级脑功能障碍(如失语,计算功能障碍等);(2)同向偏盲;(3)对侧面部、上肢、下肢三个区域之中两个区域以上的运动和或感觉功能障碍。
3、部分前循环梗塞(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 PACI)这种患者分为三种情况:(1)具有完全前循环三组症状中的任意两种症状;(2)单纯的高级脑功能障碍;(3)比完全前循环梗塞局限的运动和或感觉功能障碍。
4后循环梗塞(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ract, POCI ): 这型患者表现为以下任意症状:同侧颅神经瘫痪伴有对侧肢体运动和或感觉功能障碍;双侧肢体运动和或感觉障碍;双眼协同障碍及小脑功能障碍,不伴视野缺损或传导束损害症状。
OCSP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大致对应关系:1TACI: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内的大梗塞,超过一个脑叶,5cm以上。
2PACI: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内的中梗塞,小于1个脑叶,1.6~3cm。
3LACI:基底节、侧脑室周围白质的腔隙性梗死,1.5cm以下;4POCI: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内的大小不等的梗塞灶,包括脑干的腔隙性梗死。
缺血性卒中分型
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诊断,同时可能会进行 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脑部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查,以排除其 他可能的病因。
TIA的治疗和预防
治疗
TIA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和症状。一般采取支持治疗,如改善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和药物治疗 等。
预防
预防TIA的措施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同时,针对病因 进行相应的治疗也是预防TIA的重要措施。
脑梗死的治疗和预后
治疗
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
预后
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康复锻炼等因素有关,轻者预后较好,重者遗 留残疾甚至死亡。
04
脑栓塞
脑栓塞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
主要有心源性、非心源性和不明原因三种 。心源性脑栓塞主要由心脏栓子脱落引起 ,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和急性 心肌梗死等;非心源性脑栓塞主要与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有关;不明原因的脑栓 塞可能与脑血管痉挛或小的穿支动脉病变 有关。
缺血性卒中分型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缺血性卒中概述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脑梗死 • 脑栓塞 • 特殊类型缺血性卒中 • 缺血性卒中康复治疗
01
缺血性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部供血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 氧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性疾病。
分类
根据脑组织缺血程度和范围,可分为完全性卒中、进展性卒 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病理生理
脑栓塞发生后,栓子阻塞血管引起血流中 断,导致相应供血区脑组织发生缺血、缺 氧和坏死。由于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脑 组织缺血、缺氧范围较广,且恢复时间较 短暂。
绳经病学--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临床表现
1. 多见于有高血压的老年人; 2. 安静时急性或逐渐起病; 3. 无头痛、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4. 症状较轻,常见的腔隙综合征:
常见腔隙综合征
临床表现
1. 纯运动性轻偏瘫(pure motor hemiparesis, PMH) 2. 纯感觉性卒中(pure sensory stroke, PSS) 3.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ataxic-hemiparesis, AH) 4. 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cerebral infarction
概述
概述
• 概念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 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 在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占60~90%。 • 临床最常见的类型: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出血倾向和血小板减少
急性期治疗
4. 降纤治疗 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抑制血 栓形成 常用药物包括巴曲酶、降纤酶
5.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发病早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 可降低卒中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急性期治疗
6. 脑保护治疗 (1)神经保护剂 • 许多试验和临床研究,探讨了各种神经保护剂的效
(二) 危险因素 病前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
(三) 既往病史 1/3患者前驱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TIA,
(四) 起病情况 常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起病
临床表现
(五) 症状体征 •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缺血性脑卒中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缺血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全部脑梗死的60%~80%,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1-2]。
脑梗死在中医学上属于“中风病”的范畴,临床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学治疗原则是辨证论治,其关键是辨证分型。
基于中医学的“望闻问切”、整体辨证理念及中医师自身临床经验进行的辨证分型,辨证过程常缺乏客观指标,存在一定主观性和局限性[3]。
MRI 具有无创、无辐射、多序列成像等优点,对脑梗死的检出和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7例,探讨MRI 在缺血性脑卒中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7例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36~84岁,平均(68.7±10.23)岁。
67例均无神志改变,28例有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史,17例有高血压病史。
主要临床表现:肢体麻木、力弱、眩晕、眼黑矇、舌DOI :10.3969/j.issn.1672-0512.2022.03.003[基金项目]西南医科大学科研基金(2019ZQN166)。
[通信作者]刘勇,Email :。
缺血性脑卒中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分析张刘璐,王欧成,刘勇,尧麒,江澜(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磁共振室,四川泸州646000)[摘要]目的:探讨MRI 在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7例,其中风痰阻络证41例,气虚血瘀证26例。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MRI 检查(T 1WI 、T 2WI 、FLAIR 、DWI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结果:风痰阻络证41例,其中急性脑梗死4例(9.75%),陈旧性脑梗死5例(12.20%),急性、陈旧性脑梗死并存(混合性脑梗死)32例(78.05%)。
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和ciss分型
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视觉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甚至死亡。
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同时,需 要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和病理机制。
02
toast分型
病因分类
01
02
03
04
大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 窄或闭塞,引起脑部供血不足
。
小动脉闭塞
小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缺 血。
心源性栓塞
心脏疾病导致血栓形成,随血 液循环到达脑部引起栓塞。
其他明确病因
包括动脉炎、烟雾病等较少见 的病因。
动脉病变
01
02
03
பைடு நூலகம்
前循环病变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等 前循环血管病变。
后循环病变
椎基底动脉等后循环血管 病变。
多血管病变
同时累及前循环和后循环 的血管病变。
这些病因引起的缺血性卒中需要针对 病因进行治疗,如免疫治疗、手术治 疗等。
04
toast分型与ciss分型的 比较
病因分类的比较
01
病因分类
02
toast分型将缺血性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腔隙性、其 他病因和原因不明五类。
03
ciss分型则将缺血性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穿支动脉病 变、其他病因和原因不明五类。
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和病因,缺血性卒中可 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 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 和不明原因型。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
主要病因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 管狭窄或闭塞;其他病因包括心脏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
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和CISS分型 ppt课件
经典TOAST
2001年英国南伦敦改良-TOAST 2005 年美国 SSS-TOAST 2007 年韩国改良-TOAST 2009年欧美国际卒中专家 A-S-C-O分型
2010年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
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和CISS分型
CISS分型--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
如果是非穿支动脉孤立梗死灶类型,则需排除心源性卒中
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和CISS分型
穿支动脉疾病
诊断标准 与临床症状相吻合的发生在穿支动脉区的 孤立梗死灶,不考虑梗死灶大小 载体动脉无粥样硬化斑块(HR-MRI)或任 何程度狭窄的证据,或其近端相应颅内外 大动脉无易损斑块或粥样硬化性狭窄≥50%。 载体动脉未行HR-MRI检查,即未能排除狭 窄<50%的粥样硬化斑块,也归到此类。 排除了其他病因
粥样硬化
原因不明
无确定病因 难分类病因
多种病因
载体动脉斑块 穿支动脉孤立梗死
堵塞穿支 载体动脉粥样狭窄/斑块 大
动
脉
动脉到动脉 多发、皮层或
粥 样
栓塞
区域性梗死 MES(+)Leabharlann 硬机化 缺制
血
低灌注/
交界区梗死
栓子清除下降
性
卒
中
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和CISS分型
混合机制
谢谢聆听 开饭!
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和CISS分型
经典TOAST分型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
发表时间:1993年
发表地点:美国
脑梗死缺血性卒中、病理、病因分型及发病机制及病因
脑梗死缺血性卒中、病理、病因分型及发病机制及病因病因分型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1)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
发生在基底节区的急性孤立梗死灶,在同侧MCA分布区不存在其它急性梗死病灶;在脑桥发生的急性孤立梗死灶,在基底动脉供血区内不存在其他急性梗死病灶。
急性孤立梗死灶推断是甶载体动脉斑块突出后堵塞穿支动脉血流所致。
(2)动脉-动脉栓塞。
影像学上显示在粥样硬化颅内外大动脉分布区内的皮层小的梗死灶或单发的区域性梗死灶,病灶为多发或者虽为单一梗死病灶但在TCD上发现微栓子信号,诊断可以明确。
(3)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
梗死病灶仅位于分水岭区。
在病变血管分布区内没有急性皮层梗死灶或区域性梗死灶,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颅内或颅外血管狭窄程度>70%,伴有或不伴有低灌注或侧支代偿不好。
(4)混合机制。
上述2种或2种以上机制同时存在。
心源性急性多发梗死灶,双侧前循环/前后循环。
有心源性卒中证据。
无其他病因。
排除主动脉弓粥样硬化,为肯定心源性,如不能排除,为可能心源性。
穿支动脉病变与临床症状吻合的发生在穿支动脉区的急性孤立梗死灶,不考虑梗死灶大小,载体动脉无粥样硬化斑块或任何程度狭窄。
其他病因血管性相关疾病。
脑动脉夹层、烟雾病。
感染性疾病:脑膜炎、巨细胞病毒。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易栓症;血液系统疾病:红细胞增多症;血管炎:SLE 、白塞病等。
胸部CT示右肺多发占位性病变;头部MRI示双侧额顶叶、左侧颞枕叶及右侧小脑多发脑梗死;MRA示左侧大脑后动脉P1远端重度狭窄或闭塞。
特鲁索综合征。
恶性肿瘤病史+D二聚体升高+三个或三个以上血管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头颈部责任血管无明显狭窄。
原因不明多病因共存。
发现两种以上病因,难以确定哪一种与本次卒中有关;无确定病因。
未发现确定的病因或有可疑病,需更深入检查;(1) CISS分型中诊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不要求颅内外大血管狭窄必须>50%,也不要求梗死灶直径;TOAST分型中要求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狭窄>50%,具有该血管供血区对应的神经系统缺损症状,颅脑CT或MRI大脑皮质、脑干、小脑或半球皮质下梗死灶直径大于1.5cm;(2)低灌注梗死、分水岭梗死等概念都不是TOAST分型中内容;(3)CISS分型中没有小动脉闭塞型,而是穿支动脉病,与TOAST 分型中小动脉闭塞型完全不同。
TOAST分型
TOAST亚型分类标准根据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TOAST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5个类型,各类型的病因不同,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1.1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约占17.3%。
又分为原位血栓形成、穿支动脉闭塞、动脉动脉栓塞和低灌注四个亚型。
这一类型患者通过颈动脉超声波检查发现颈动脉闭塞或狭窄(狭窄≥动脉横断面的50%)。
血管造影或MRA显示颈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50%。
其发生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患者如出现以下表现,对诊断LAA有重要价值,(1)病史中曾出现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多为同一动脉供血区内的多次发作;(2)出现失语、忽视、运动功能受损等皮层损害症状或有小脑、脑干受损症状;(3)颈动脉听诊有杂音、脉搏减弱、两侧血压不对称等;(4)颅脑CT或MRI检查可发现有大脑皮质或小脑损害,或皮质下、脑干病灶直径>1.5 cm,可能为潜在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5)彩色超声波、经颅多普勒超声(TCD)、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可发现相关的颅内或颅外动脉及其分支狭窄程度>50%,或有闭塞;(6)应排除心源性栓塞所致的脑卒中。
1.2 心源性脑栓塞(CE)约占9.3%,这一类型是指包括多种可以产生心源性栓子的心脏疾病所引起的脑栓塞。
(1)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与LAA相似;(2)病史中有多次及多个脑血管供应区的TIA或卒中以及其他部位栓塞(肠道、四肢);(3)有引起心源性栓子的原因,至少存在一种心源性疾病。
1.3 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约占30.9%,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以下3项标准之一即可确诊。
(1)有典型的腔隙性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有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卒中病灶的最大直径<1.5 cm;(2)临床上有非典型的腔隙梗死的症状,但影像学上未发现有相对应的病灶;(3)临床上具有非典型的腔隙性梗死的表现,而影像学检查后发现与临床症状相符的<1.5 cm的病灶。
脑卒中的分类和分型
脑卒中的分类和分型(最新版)目录一、脑卒中的分类1.缺血性脑卒中2.出血性脑卒中3.脑静脉系统病变二、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1.脑梗塞2.脑血栓形成3.脑栓塞4.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5.心源性卒中6.小动脉闭塞卒中三、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1.脑出血2.蛛网膜下腔出血四、脑卒中的最新分型1.OCSB 分型2.血管弹性破损出血正文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根据病因和症状,脑卒中可分为不同的分类和分型。
首先,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血栓、小动脉病变导致的腔隙性脑梗死以及心源性脑栓塞等。
出血性脑卒中则较为凶险,临床上常见的有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次,缺血性脑卒中可根据病因进一步细分为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心源性卒中和小动脉闭塞卒中等。
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死亡的病理过程。
脑血栓形成是指在脑血管内形成的血栓阻塞了血流。
脑栓塞是指血栓从其他部位随血流进入脑部阻塞血管。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是由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血栓形成或血管破裂。
心源性卒中是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脑血栓形成或栓塞。
小动脉闭塞卒中则是由于小动脉病变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
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主要有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组织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部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脑卒中的分型也日益细化。
OCSB 分型是一种常用的分型方法,主要分为完全性的前循环梗死、不完全性的心脏梗死、后循环梗死和强性梗死。
此外,还有血管弹性破损出血等最新的分型。
总之,脑卒中的分类和分型繁多,不同的分类和分型对应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PPT课件
ECG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发现心 律失常等心脏疾病。
血液流变学检查:了解血液粘稠 度、红细胞变形能力等与卒中风
险相关的指标。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缺血性卒 中可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 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和原因 不明型。
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
01
02
03
发病率
缺血性卒中是全球范围内 的主要脑血管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 加。
死亡率
缺血性卒中是导致死亡的 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 中老年人群中。
复发率
缺血性卒中具有较高的复 发率,尤其是对于高危人 群。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脑缺血发生时,脑组织中的氧 气和葡萄糖供应不足,导致细 胞代谢障碍和能量衰竭。
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脑细胞 逐渐坏死,导致神经功能缺损。
脑缺血后,部分脑细胞可通过 侧支循环或再通获得血液供应, 但这也可能导致再灌注损伤。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改变
脑缺血后,脑细胞发 生坏死和凋亡,导致 脑组织软化、坏死和 液化。
心源性栓塞
心源性栓塞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脏 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 进入脑部,阻塞脑血管引起脑组织缺 血、缺氧性坏死。
心源性栓塞引起的缺血性卒中通常发 病急骤,症状严重。
房颤、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是心源性 栓塞的主要病因。
小动脉闭塞
小动脉闭塞是由于小动脉粥样硬 化或玻璃样变导致血管狭窄或闭 塞,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
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02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
大动脉粥样硬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 窄或闭塞,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缺血性卒中分型PPT课件
RIND患者的症状通常在数小 时或数天内逐渐加重,但不会
超过一周。
RIND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是 可逆的,经过及时治疗,大多
数患者可以完全恢复。
RIND患者应尽早接受诊断和 治疗,以避免发展为进展性卒
中或完全性卒中。
进展性卒中(PSD)
进展性卒中(PSD)是指脑部血管阻塞导致神经功能缺 损症状在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加重。
险因素。
缺血性卒中的症状与表现
偏瘫
一侧肢体无力或完全瘫痪。
偏身感觉障碍
一侧肢体感觉消失或感觉异常。
偏盲
双眼视野的一侧缺失。
意识障碍
嗜睡、昏睡或昏迷。
眩晕、呕吐
脑干和小脑缺血引起的共济失调 和平衡障碍。
失语
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受损。
02 缺血性卒中分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由于 某种因素造成的脑动脉一过性或短暂 性缺血,引起的相应供血区神经功能 障碍。
控制体重
肥胖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保持健康的 体重有助于降低卒中风险。
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训练
针对偏瘫的肢体进行康复训练,如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等,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
认知训练
针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认知训练 有助于提高其认知能力。
语言训练
对于缺血性卒中后出现语言障碍的患者,进 行语言训练有助于恢复语言功能。
CS患者的症状通常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接受诊断和治疗,以挽救生命和减少后遗症。
CS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加强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
03 缺血性卒中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 果,对缺血性卒中进行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AST分型(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 • • • • 心源性脑栓塞 大动脉粥样硬化 小动脉闭塞(腔梗) 其他原因 未能确定病因
TOAST分型
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sm)
• 多种可以产生心源性栓子的疾病引发的脑栓 塞:
TOAST分型
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 (Stroke of other undemonstrated etiology) 不能归于以上类别的缺血性卒中 a. 2种或更多原因引起; b. 检查结果阴性; c. 检查不完全。
TOAST分型
• 国外评价的信度为尚好至高度,可明确 62~70.5%患者的病因。 • 敏感度是大动脉血栓或栓塞68%,心源性 栓塞52%,小动脉闭塞81%,其它原因的 卒中18%,未确定原因的卒中29%。 • 特异度依次为81%,94%,81%,100%和 92%。
TACI
27小时CT
TACI
48小时CT
PACI-皮层梗塞
PACI-基底节梗塞
LACI-腔隙性梗塞
POCI- 小脑
和
脑桥梗塞
POCI--中脑梗塞P来自CI-延髓梗塞CT分型
• 按解剖部位分为大脑梗塞、小脑梗塞及 脑干梗塞,其中大脑梗塞又可分为:
大梗塞:超过一个脑叶,5cm以上 中梗塞:小于一个脑叶,3.1 ~ 5cm 小梗塞:1.6 ~ 3cm 腔隙梗塞:1.5cm以下 多发性梗塞:多个中、小及腔隙梗塞
TOSAT来源
• TOAST来源于一个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 临床研究,该研究名称为“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SAT)”。试验目的:观察低 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 性 • TOAST亚型分类标准侧重于缺血性脑卒中的 病因学分类,根据这一分类方法提出的大、小血 管病变学说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该分型由1993年公布并一直沿用至今, 2001年又作进一步补充,已经在国际上得到广泛 接受并以它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分组的依 据。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 患者如出现以下表现,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 (1)病史中曾出现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多为同一 动脉供血区内的多次发作; • (2)出现失语、忽视、运动功能受损症状或有小脑、脑干受 损症状; • (3)颈动脉听诊有杂音、脉搏减弱、两侧血压不对称等; • (4)颅脑CT或MRI检查可发现有大脑皮质或小脑损害,或 皮质下、脑干病灶直径>1.5 cm,可能为潜在的大动脉粥 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 • (5)彩色超声波、经颅多普勒超声(TCD)、MRA或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DSA)检查可发现相关的颅内或颅外动脉及其分 支狭窄程度>50%,或有闭塞;应排除心源性栓塞所致的 脑卒中。
TOAST分型
其他原因引发的缺血性卒中 (Stroke of other demonstrated etiology) • 其他明确原因引发的脑梗死 动脉壁炎症:结核性、梅毒性、化脓性、 钩端螺旋体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 性动脉炎 夹层动脉瘤、烟雾病、脱水、感染、无脉 症、先天性血管畸形、真红细胞增多症、 高凝状态、吸毒等
缺血性卒中分型
宁津县人民医院 杨春杰
脑卒中
一组疾病共同的临床病理状态
• 多种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 糖尿病、动脉炎 ┄ • 不同发病机制:栓塞、血栓形成、低血压 ┄ • 众多临床征象组合的综合征:受累血管及 梗塞的部位、大小、侧支循环
脑卒中
• 梗死灶的差异:部位、大小 • 动态发展的病理损害:不同时期缺血的 主要病变,如缺血性瀑布、损伤级联性 反应 • 代偿修复的不同:侧支循环、自动调节
TOAST分型
小动脉卒中(腔隙性脑梗死) (Small-artery occlusion Lacunar)
• 具备以下三项标准之一即可确诊:
• (1)有典型的腔隙性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 学检查有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卒中病灶的最 大直径<1.5 cm; • (2)临床上有典型的腔隙梗死的症状,但影 像学上未发现有相对应的病灶; • (3)临床上具有非典型的腔隙性梗死的表现, 而影像学检查后发现与临床症状相符的<1.5 cm的病灶。
大 梗 塞
中 梗 塞
小 梗 塞
腔隙性梗塞
多发性梗塞
LSR分型(瑞士洛桑卒中登记)
• 大动脉粥样硬化(颅外动脉或颈内大动脉 的狭窄 > 50%或闭塞) • 心源性损害(心内血栓形成、心内膜炎、 心房纤颤、心梗、病窦综合征等) • 脑小动脉病(高血压深穿通支闭塞) • 其他病因(动脉夹层分离、脉管炎、血液 病、囊状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 病因未能确定
早期国外的研究结果
• OCSP:PACI占34%~43%,LACI占 25%~26%,POCI占21~%24%,TACI占 10%~17%,似以PACI和LACI最多见, POCI次之,TACI最少。 • TOAST:大动脉粥样硬化13~16.5%,心源 性栓塞18.3%~27%,小动脉闭塞21.5~23%, 其它原因的卒中2~3.1%,未确定原因的卒 中35~40.6%。
卒中发作前4周内的心梗 充血性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狭窄 房颤、房扑、病窦综合征 人工心脏瓣膜 心室壁运动不能和心室壁运动功能减退 心房、心室、主动脉、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TOAST分型
心源性栓子的来源
• 高度危险的栓子来源
机械心脏瓣膜 二尖瓣狭窄伴心房纤颤 心房纤颤、病窦综合征 4周之内的心梗 左心房或左心耳、左心室血栓 扩张型心肌病 左心室区段性运动功能不良 左心房粘液瘤 感染性心内膜炎
脑卒中的分型
• 已较多应用的分型 社区流调及临床观察:OCSP分型 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 TOAST、LSR分型(病因) 临床诊断(主要病因及机制): 动脉血栓性、心源性、腔隙性、其他 影像学:CT分型
OCSP分型
• 依据临床表现迅速分型,提示受累血 管及梗塞灶的大小和部位:
完全前循环梗塞(TACI) 部分前循环梗塞(PACI) 腔隙性梗塞(LACI) 后循环梗塞(POCI)
TOAST分型
心源性栓子的来源 • 中度危险的栓子来源
二尖瓣脱垂、二尖瓣环状钙化 二尖瓣狭窄不伴房颤 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 心房扑动、单独出现的房颤 生物心脏瓣膜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区段性运动功能减退 >4周,<6月的心梗
TOAST分型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 颈部血管超声 确认颈内动脉闭塞或狭窄达50% • 血管造影或MRA 发现颈动脉、ACA、MCA、PCA 、 VA 、BA狭窄达50% 旧分型
新分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以此来取代大动脉病 变,不再强调狭窄程度,而强凋有无动脉粥样硬 化血栓形成,即有无易损斑块; •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不仅仅指“大动脉粥 样硬化性脑卒中”。 • 在新的TOAST分型中,其包括: • 1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低灌注或原位血栓形成 • 2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动脉栓塞。此种情况, 可以表现为多发性的小梗死灶。 • 即包括原位血栓形成、穿支动脉闭塞、动脉动脉 栓塞和低灌注四个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