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法规标准的建议
关于我国低空空域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低空空域管理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d5368ccf78a6529657d536a.png)
关于我国低空空域管理问题的思考摘要:人民群众对于国家疆域的认识主要在于陆地与海洋,相比前者,民众对于我国的空域认识了解尚浅,其实,低空空域的合理运用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
为了能更好的加深对于我国的空域资源的认识,使我国低空空域资源能够合理的加以运用,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低空空域管理的相关工作,这对于我国资源的合理开发应用以及航空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我国低空领域管理水平,就需要以“人”为核心,对于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要深入了解,除此之外,也要加大对于国际的先进实践经验以及优良技术的引入,通过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认真推动我国低空空域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我国低空;空域管理;问题管理1.低空空域与通用航空1.1低空空域的属性空域是每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整体有着特殊意义。
如果能够将空域进行保护并加以合理运用,对于国家领土主权的维护以及国家繁荣经济建设将意义非凡,空域资源的合理运用对于航空领域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如今,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与完善,我们能够通过航空设备对空域资源加以运用,在军事、运输、客载等领域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空域资源的。
低空空域的定义较为广泛,也有着较为详尽的分类,根据国际的相关标准,通用航空是低空空域资源利用的主要载体,由此可见,低空空域与通用航空关系密切,而对于通用航空的深入研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低空空域管理的质量。
1.2通用航空活动类型根据相关明文规定,通用航空不同于其他我们常见的航空行业(诸如商业航空等),不能够将其同等看待,而区分它们的主要依据就在于航空器的使用特性。
除此之外,还能根据航空器自身所具备的商品属性将其进行归类,我们以《民用航空法》为例,根据航空器的自身所具备的属性将通用航空属归属于民用航空,在内容上,还将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列举、陈述。
这里就包括行业应用以及科学研究、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而有些规章对通用航空的定义手段就为排除法,将一些特定的航空运行排出在外,将剩余的航空运行统筹一起,通过详细列举运实例将通用航空的活动类型进行规范,通过这些内容,帮助公众认识通用航空,辩清低空领域的主要使用者,对于低空空域的管理有着很大帮助。
关于我国低空空域管理变革的探讨
![关于我国低空空域管理变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37730f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2.png)
关于我国低空空域管理变革的探讨摘要:不是所有类型的航空和航空器都需要使用高空空域,但是所有的航空器都必须使用低空空域,否则无法完成机场的起飞和降落。
因此,低空空域也是最为繁忙的空域空间,航空器操作密度最大都集中在机场或者终端区,可是飞行活动的密集度在低空空域却各有差别。
低空空域管理是总体空域管理中的一环,也是国家航空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低空空域管理变革引言:低空空域管理需求多元化,飞行活动密度大,都是低空空域管理工作需要更多变革的原因。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将空域类型划分为七大类型,高空空域被定义规划为A类空域,只有仪表飞行航空器能够在此空域进行航空活动,其他的六大类型中低空空域占据主要地位。
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全球各国也都开始更多的关注超低空空域的发展,适当的增加超低空空域适飞空间,供小型无人机使用。
低空空域用户的飞行需求和飞机的性能有很大差别。
一低空空域管理难度大低空空域管理工作上难度系数比较高,跟很多的因素相关,比如:1、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因此在低空空域管理上通信系统、导航系统、以及监视系统覆盖难度系数不一;2、低空空域因为是航空活动必用的空域空间所以飞行密度很大,地面障碍物影响也大;3、环境不同、气象变化不同,影响也不一样。
众多的因素影响导致低空空域管理工作中:提供相对服务时难度增大;服务成本提高;管制操作等安全性保障难度增加。
低空空域管理面临着相对于其他空域管理更大的挑战。
国际上高空空域普遍执行仪表飞行规则和空管服务,各国高空空域管理上差异不大,国际上各国在空域管理工作中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低空空域范围。
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我国航空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满足航空业发展需求通过对比国际上的空域管理水平,研究发现了我国与其他的国际航空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在空域管理工作上,不仅高空空域管理存在着差距,而且在飞行活动最为密集的低空空域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更加明显。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d9507b0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4a.png)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8.19•【文号】国发[2010]25号•【施行日期】2010.08.1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主权领土正文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国发[2010]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武警部队:低空空域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主要区域,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繁荣我国航空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十分重视发展航空业和做好空管工作,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空域管理不断改进,空域资源逐步得到有效利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特别是通用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空域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现就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重大意义(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快速发展,飞行总量年均增长达10%以上,行业规模日益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飞行种类日益增多,飞行需求渐趋旺盛。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今后10年间我国通用航空年均增长将达到15%以上,对低空空域的需求与日俱增,将对低空空域管理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适时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低空空域资源,促进通用航空事业、航空制造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有利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为国防建设提供航空人力资源储备和基础环境支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现实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低空空域管理政策法规相继出台,运行管理不断改进,保障手段得到改善,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思考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17673d10b4e767f5bcfce06.png)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思考民航海南空管分局海南海口 570100本人对在空域分类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借鉴了航空发达国家对低空空域的分类方法,并结合中国空域的具体情况对低空空域的分类进行了调整和划设。
一服务保障方面的思考1.1 简化审批程序,优化运行管理现行通用航空飞行管理包括任务审批和计划审批两大环节,任务审批的主要内容是空域划设和使用安排。
在科学划分低空空域类别的基础上,任务与计划管理可以大大简化。
具体办法:一是将各类低空空域通过中国航空情报研究资料对社会组织公布,同时可以明确企业各类低空空域的管理办怯、飞行技术要求和服务工作内容,在这些划定的低空空域内飞行无需学习任务审批;二是我们需要大量使用以及其它空域的,由飞行服务站受理申请并报管制部门审批;三是飞行计划管理改为备案制或者审核制,区别对待在各类低空空域内的目视飞行与仪表飞行,第四,建立高效的军事和民用航空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全面的飞行计划和飞行动力学通过各种低空域的。
根据怯律法规,空军负责组织和实施国家飞行控制,民航局及地区管理局负责对通用航空实施监督管理。
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应当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责并对低空空域管理与使用的流程进行重构:由空域管理部门划设各类低空空域,由民航局通过航空情报资料向社会公布,同时提供给飞行服务站;涉及特殊使用空域的,根据飞行特点和任务需求由民航空管部门提出方案后报相应军航飞行管制部门审批飞行服务站受理飞行计划后按规定分别提交军民航飞行管制部门备案或者审核。
对于管制空域和特殊空域的飞行任务,保留审批环节,确保了国防安全和空中交通运输的安全。
1.2 完善服务保障,加强运行协调在我国,空管系统的职能设计中,空域管理部门能够实施低空空域的管理。
但是,低空空域服务保障机构还需要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当前民航各级管制部门主要为运输飞行提供服务保障,军航管制部门主要调配和保障军事飞行。
鉴于我国现阶段通用航空发展规模比较小的状况,近期可以通过依托军民航空管部门现有飞行服务社会机构,为低空空域飞行提供信息服务质量保障,通用航空企业文化服务保障部门也可以同时根据授权对低空空域飞行提供一个服务保障。
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的经验和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e629a7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9.png)
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的经验和教训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航空业的蓬勃增长,低空空域的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适应航空市场的需求,我国进行了低空空域改革,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经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教训。
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的经验之一是政府主导。
由于航空业的特殊性,低空空域的管理必须由政府来主导,确保飞行安全和航空市场的有序运行。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航空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并加强对低空空域的监管。
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的经验之二是加强技术支持。
航空业是高科技产业,低空空域的管理也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
我国应加大对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升空中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的经验之三是加强协调合作。
低空空域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政府应加强与航空公司、机场等相关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一体化的空域管理机制。
然而,在低空空域改革的过程中,我国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教训。
首先,由于我国空域资源有限,低空空域的分配和利用问题成为一个难题。
在改革过程中,应当加强空域规划,合理分配和利用空域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拥挤。
我国低空空域改革中存在着监管不完善的问题。
由于空域管理的复杂性和技术性,监管部门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因此,应加强监管部门的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我国低空空域改革中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航空公司和机场等相关企业对于空域管理的信息了解不足,导致空域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不够合理。
因此,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公开,提高相关企业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我国低空空域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教训。
政府应加强主导作用,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加强协调合作,以解决低空空域管理中的难题。
同时,应注意空域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问题,加强监管和信息共享,提高空域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只有在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低空空域管理才能不断完善,适应航空市场的发展需求,为航空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全文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eab021482fb4daa58d4bb7.png)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全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武部队:低空空域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主要区域,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繁荣我国航空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经济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十分重视发展航空业和做好空管工作,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空域管理不断改进,空域资源逐步得到有效利用,在经济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特别是通用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空域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现就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重大意义(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经济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快速发展,飞行总量年均增长达10%以上,行业规模益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飞行种类益增多,飞行需求渐趋旺盛。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今后10年间我国通用航空年均增长将达到15%以上,对低空空域的需求与俱增,将对低空空域管理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适时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低空空域资源,促进通用航空事业、航空制造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有利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为国防建设提供航空人力资源储备和基础环境支撑,对全面建设小康会、加快推进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现实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低空空域管理策法规相继出台,运行管理不断改进,保障手段得到改善,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同时必须看到,低空空域管理还存在空域划分不够合理、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运行机制不够顺畅、法规制度不够健全、手段建设不够配套、安全责任不够明晰、服务保障不够完善等问题,与通用航空用户和会公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完善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法的几点建议(修)
![完善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法的几点建议(修)](https://img.taocdn.com/s3/m/b95cb457be1e650e52ea9973.png)
完善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法的几点建议摘要: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对低空空域的使用需求与日俱增,对低空空域管理的立法也提高了要求,通过分析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法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制定和完善低空空域管理法、加快低空空域管理法的有关标准的制定和建立与低空空域管理相配套的技术法规等建议,以便为我国航空业的发展繁荣提供法律依据。
关键词:低空空域管理法标准技术法规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法存在的问题(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法的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1.缺乏独立的低空空域管理法目前,纵观国内法,我国对低空空域的管理,还没有独立的低空空域管理法,低空空域管理基本法缺失。
现有关于空域管理的部分法律有如下问题:《飞行基本规则》关于空域管理的规范主要针对空域划设,范围比较窄;《民用航空法》关于空域管理仅有个别原则性条款,缺乏具体规定;2004年颁布的《民用航空使用空域办法》规定了相关空域建设使用的技术规范和管制要求,但效力等级较低;有关地方性法规权威性不强,缺乏应有的约束力。
现有低空空域管理的立法还存在其他不足,例如,对各种低空航空器缺乏统一的登记管理制度,执法和管理协调难度大;对低空飞行不安全事件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行政处罚不明等,由此,造成我国在低空空域管理实践中无法可依、执法极难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有关低空空域管理法的标准方面的缺失目前,虽然全国空管建设“十二五”规划对空管监管等具体手段已经进行全面规划,但是我国对低空空域管理法的标准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
标准是低空空域管理立法的基础,是开展安全与认证工作的基础,也是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法变革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的空管设备主要采用的是美国和欧洲的技术,空管自动化系统也相对落后。
在低空空域管理法的采用标准方面,雷达设备、导航设备等其他空管设备的标准存在相对落后或者制定滞后的情形,机载设施设备的标准和其它低空空域管理的标准也存在制定滞后或者标准缺失的情形,这种现状不能满足对低空空域快速增长的需求,不能满足低空空域管理和服务的要求。
浅析我国低空开放对空域管制的影响和对策
![浅析我国低空开放对空域管制的影响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248a7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a.png)
浅析我国低空开放对空域管制的影响和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运输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民航需求,我国必须加快低空开放的步伐,促进低空空域合理利用,提升空域管理效率。
低空开放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特别是对空域管制造成的影响。
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对策,以应对未来低空开放对空域管制所带来的挑战。
低空开放对空域管制的影响1. 空域资源有限低空空域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城市和工业化地区。
低空开放会导致更多的民航飞机进入这一空域,使得该空域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从而增加了空中交通管制的难度。
2. 空中交通拥堵随着低空空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民航飞机进入该空域,导致空中交通拥堵现象的频发。
空中交通拥堵不仅会影响空中航班的正常运行,也会增加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工作负担,降低空域管理效率。
3. 空中交通安全隐患空域内飞机数量增加,航空器之间的碰撞风险增加。
尤其是在低空飞行的直升机、通用航空飞机与民航飞机共享同一空域时,空中交通安全隐患更加突出。
对策1. 加强空域规划和管理针对低空开放对空域管制带来的挑战,必须加强空域规划和管理,确保低空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确定低空航路,分流低空飞机,减少空中交通拥堵。
2. 提升空中交通管制技术水平提升空中交通管制技术水平,加强对空中交通的监控和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空中交通拥堵问题。
引入先进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提高空域管理效率,降低空中交通风险。
3. 加强通信协调加强通信协调,建立起空中交通管理中各相关单位之间的良好协作机制,共同应对低空开放对空域管制带来的挑战。
通过加强协作,提升空中交通管制的整体效能,确保低空开放的顺利进行。
4. 完善空中交通法规和标准制定相关的空中交通法规和标准,明确低空开放的空域使用规定,规范低空飞行飞行程序,降低空中交通风险。
加强对低空飞行器的监管,确保低空开放的安全可控。
5. 加强技术培训加强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和飞行员的培训,提高其应对低空开放对空域管制带来的挑战的能力。
我国低空空域运行分析及建议
![我国低空空域运行分析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e62039777232f60ddcca1d7.png)
我国低空空域运行分析及建议摘要:随着低空空域开放的深入,通用航空飞行时代已经到来。
本文阐述目前低空空域分类划设的相关情况。
然后以通用航空切入点,分析影响我国低空空域分类划设的主要因素,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空空域分类划设方案,并研究适应我国国情的低空空域分类划设方案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低空空域;通用航空;空域划分引言: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通用航空相比,我国通用航空整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
然而,随着GDP的不断增长,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通航企业的数量与机队的规模上都有了卓越的发展。
不过,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存在,机场网络管理不完善,布局建设不合理,部分场站资源使用缺乏,综合功能不够完整,作用发挥不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这都严重影响了通用航空快速发展。
一低空空域飞行种类目前,我国低空空域的飞行主要是通用航空飞行。
因为通用航空主要活动的高度范围比较低,一般集中在真高3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尤其是真高6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占绝大多数。
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通用航空是低空空域的主要使用者,因此,探讨低空空域改革问题就必须结合通用航空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当前,我国通用航空主要用于农林航空作业和工业航空作业,具体来讲,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公务飞行、私用飞行、飞行员训练、体育与娱乐飞行、空中出租、农业、建筑、摄影、勘探、观测与巡逻等航空作业以及搜寻与救援等特殊飞行,私人飞行也被包括在内。
随着以国内企、事业单位为主要用户的自用公务机(含直升机)架次的增加,通用航空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对直升机摆渡乘客、直升机医疗救护以及对小型飞机用于近距离城市之间的旅客穿梭飞行的需求也正在凸现。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呼和浩特管制区中有多家通航进行作业,使用机型也集中在Y-5,Y-12,直升机等几种机型[[]],主要飞行任务有飞播,护林,灭虫,防洪,物探,航摄,气象探测,高压巡线,人工影响气象等。
二低空空域航空活动的空间范围通用航空的活动区域是通用航空进行作业的空间,它可以分为机场区域、飞行区域和作业区域。
对我国低空空域开放的思考与建议探究
![对我国低空空域开放的思考与建议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ea2d3ec9b89680203d82543.png)
对我国低空空域开放的思考与建议探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低空空域在发展方面也面临着新的环境与形势,现有低空空域的开放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通航需要,如何解决低空空域的开放程度与满足人们在低空领域的通航需要之间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现分析了我国低空空域的飞行现状以及特点,目前我国低空空域开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低空空域开放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低空空域开放;主要问题;思考前言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对航空通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通用航空的使用量与日俱增,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个人也开始拥有直升机和航空器,且大多在大中城市与机场飞行,低空领域的环境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也给空中交通管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新形势下,实现低空空域合理开放、实施对低空领域的有效管理,对保证航空飞行安全有重要意义。
1 低空空域飞行通用航空为主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使一部分企业和个人拥有了直升机和航行器,但是据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说,企业与个人用直升机与航空器还只是少数人拥有,并没有被广泛运用,因此目前我国低空领域的飞行还是以通用航空为主。
1.1 通用航空使用范围广泛通用航空的使用范围广泛是指其服务的部门与行业较多,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教育、科技、医疗等各个部门与行业,并且这样的使用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涉及全国各个省、市。
在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下,未来通用航空的发展将会呈现新的发展形势:以往使用量较大的工业与农林作业还将继续增长,而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出行的探亲、旅游、公务出行、医疗救助、私人飞行等将会有高速的发展。
1.2 通用航空飞行量不断增长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于出行方式的使用,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与保证出行的舒适度,更多的人在交通方式上开始选择航空,随之而来的是我国通用航空需求量的迅速增长。
尽管目前我国用于通用航空的飞机与直升机的数量与飞行量已经很大,但是依然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
![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f96e96c59eef8c75ebfb363.png)
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依据】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规范低空空域管理,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确保低空飞行安全顺畅和高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军情和通用航空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使用管理原则】低空空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其使用管理应坚持适应发展、统筹兼顾、简化程序、灵活高效、责权分明、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三条【使用管理主体】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空管委)统一领导全国低空空域使用管理工作,国家空管委办公室负责指导检查工作落实,在现行空管运行体制下,军民航空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第四条【适用范围】本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组织实施低空空域使用管理的基本依据,适用于航空管理部门以及低空空域使用用户。
第五条【监管评估制度】国家空管委办公室组织建立监管评估制度,适时对低空空城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监管空管运行工作和职能管理部门履职情况,确保低空空域管理运行正规有序。
第二章空域分类划设第六条【定义】低空空域原则上是指全国范围内真高1000米(含)以下区域。
山区和高原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经批准后可适当调整高度范围。
第七条【分类】低空空域按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以及目视飞行航线进行分类。
管制空域是指为飞行活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航空气象服务、航空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的空域。
监视空域是指为飞行活动提供飞行情报服务、航空气象服务、航空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的空域。
报告空域是指为飞行活动提供航空气象服务和告警服务,并根据用户需求提供航空情报服务的空域。
目视飞行航线是为确保航空用户能够飞到预定空域,且飞行人员在目视条件下飞行的航线。
第八条【划设原则】低空空域划设应统筹考虑国家安全、飞行需求、保障能力、机场布局、环境保护、地形特点等因素,科学划设管制空域、监视空域、报告空域的范围和目视飞行航线。
改进低空空域管理,促进通用航空的全面发展
![改进低空空域管理,促进通用航空的全面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c95128784868762caaed5fe.png)
改进低空空域管理,促进通用航空的全面发展摘要:我国航空空域大多是在低空空域。
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低空空域的管理,改革、深化和完善航空低空空域的管理系统是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该论文就是分析我国航空低空空域发展现状,了解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希望能对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通用航空低空空域管理航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航空低空空域管理的支持,就目前我国航空事业发展遇到的瓶颈和问题而言,应适时推动航空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充分有效的组合航空低空空域资源,从而促进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1 国内空域划分及低空空域管理的现状1.1 空域划分在大众眼里,飞机能够在空中自由的运行,但是因为航空空域资源有限,为了合理的规划和充分利用我国的航空空域资源,又为了保证飞机在空中运行的有序和安全,有关部门将我国航空空域进行了划分。
航空空域的划分是对飞机的飞行高度和空中交通服务区的划分。
在统一管制下,遵守分区负责的原则,对空域进行划分使之产生不同的飞行情报区和飞行管制区,在空域内建立有关的机构,对在其中运作的民航飞机提供空中服务。
为了有效的对我国民航运作进行管理,有关部门规定民航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要沿规定的路线在不同的区域中飞行。
因此,就飞行情报区和飞行限制区的划分,对民航飞机飞行的高度和区域进行限制,并划分出空中禁航区、限制区和危险区。
1.2 低空空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航空低空空域的管理事关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但是我国航空低空空域在管理和发展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其一,航空低空空域这一概念广,兼属的职能多,在低空空域的管理上,有关部门对低空空域的分类划分不清晰,管理混杂。
其二,低空空域的飞行标准严重影响了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其管理不够全面,对民航的服务面窄。
其三,航空低空空域的管理缺乏相关条例的支持,没有形成相关的管理体系,造成其管理效率低下。
其四,航空低空空域的管理机制老化,效力低下、方式繁琐。
公共安全事件下低空空域的管理
![公共安全事件下低空空域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4f8c3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d.png)
公共安全事件下低空空域的管理随着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低空空域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
公共安全事件可能包括恐怖袭击、灾害救援、犯罪调查等多种情况。
为了维护社会安全和保护公众利益,管理低空空域成为当务之急。
低空空域是指地面以下1000米的空域。
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可能需要对低空空域进行管理和限制,以防止无人机的滥用或者恶意使用,确保空域的安全和秩序。
以下是一些关于低空空域管理的建议。
建立低空空域管理机构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这个机构可以由政府部门、军队、警察等相关部门组成,负责监管和管理低空空域。
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规定低空空域的使用条件和限制,以及处罚措施。
这样可以确保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管理低空空域。
建立低空空域的监控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
监控系统可以通过雷达、卫星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低空空域的情况,发现异常行为或者违规操作。
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将相关信息共享给各个管理机构,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这样可以提高对低空空域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对无人机的注册和标识管理。
无人机的注册和标识可以帮助管理机构追踪无人机的使用者和所有者,一旦发现异常行为,可以追溯到相关责任人。
无人机的标识也可以帮助其他飞行器和监控设备识别无人机,减少误判和危险。
第四,加强对无人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管理机构应该加强对无人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制止。
这包括对无人机的飞行限制、违规飞行的惩罚、违法使用无人机的处罚等。
加强执法力度可以有效遏制恶意使用无人机或者滥用无人机的情况。
第五,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
无人机的管理和安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可以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和规范,共享信息和经验,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公共安全事件。
公共安全事件下低空空域的管理至关重要。
建立低空空域管理机构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监控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无人机的注册和标识管理,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国际合作,这些都是有效管理和控制低空空域的方法。
公共安全事件下低空空域的管理
![公共安全事件下低空空域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34c4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e.png)
公共安全事件下低空空域的管理公共安全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等无人飞行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对公共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也日益凸显。
低空空域的管理,尤其是在公共安全事件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公共安全事件下低空空域的管理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公共安全事件对低空空域的挑战1. 空中拦截难度大。
在公共安全事件下,例如恐怖袭击、暴力事件等,恶意无人机的使用成为一种可能的威胁。
由于无人机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往往很难被及时发现和拦截,给公共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难题。
2. 低空空域混乱。
在公共活动、大型活动、重要场所等区域,无人机的使用数量大幅增加,导致低空空域变得异常拥挤,极易引发安全隐患。
在公共安全事件下,无人机的飞行路线难以掌控,可能造成多方混乱,加剧事件的严重性。
3. 电磁干扰问题。
恶意无人机可能进行电磁干扰,对周围的通信、导航、雷达等设备造成影响,甚至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带来破坏。
二、低空空域管理的现状及问题目前,针对低空空域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 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低空空域的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针对无人机的管理标准、规范、流程等方面仍有许多漏洞需要填补。
在公共安全事件下,难以迅速有效地应对无人机的挑战。
2. 技术手段相对滞后。
目前针对无人机的监测和拦截技术相对滞后,难以有效应对恶意无人机的出现。
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往往难以有效保障公共安全。
3. 协同配合不够紧密。
各相关部门在低空空域管理中的协同配合程度不够高,导致在公共安全事件下难以形成有效联动,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
三、改进低空空域管理的对策与建议1. 完善管理体系。
建立统一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明确无人机的管理标准、规范、流程等,加强对低空空域的监管,强化对无人机的管理和监测。
2. 强化技术手段。
加大对无人机监测和拦截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对恶意无人机的应对能力。
低空空域使用管理方案计划规定
![低空空域使用管理方案计划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0f657072b160b4e767fcff1.png)
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依据】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规范低空空域管理,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确保低空飞行安全顺畅和高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军情和通用航空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使用管理原则】低空空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其使用管理应坚持适应发展、统筹兼顾、简化程序、灵活高效、责权分明、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三条【使用管理主体】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空管委)统一领导全国低空空域使用管理工作,国家空管委办公室负责指导检查工作落实,在现行空管运行体制下,军民航空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第四条【适用范围】本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组织实施低空空域使用管理的基本依据,适用于航空管理部门以及低空空域使用用户。
第五条【监管评估制度】国家空管委办公室组织建立监管评估制度,适时对低空空城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监管空管运行工作和职能管理部门履职情况,确保低空空域管理运行正规有序。
第二章空域分类划设第六条【定义】低空空域原则上是指全国范围内真高1000米(含)以下区域。
山区和高原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经批准后可适当调整高度范围。
第七条【分类】低空空域按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以及目视飞行航线进行分类。
管制空域是指为飞行活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航空气象服务、航空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的空域。
监视空域是指为飞行活动提供飞行情报服务、航空气象服务、航空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的空域。
报告空域是指为飞行活动提供航空气象服务和告警服务,并根据用户需求提供航空情报服务的空域。
目视飞行航线是为确保航空用户能够飞到预定空域,且飞行人员在目视条件下飞行的航线。
第八条【划设原则】低空空域划设应统筹考虑国家安全、飞行需求、保障能力、机场布局、环境保护、地形特点等因素,科学划设管制空域、监视空域、报告空域的范围和目视飞行航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 标 准不太 完善 。从 我 国现有 的通 用航 空 涉及 低 空空域 飞 行 的法规 标 准现状 及 存 在 的 问题 着手 , 提 出低 空 空域管理 改革进 程 中 完善 法律 法规标 准 的建议 , 促进 通 用航 空事 业 的发 展 。 关键词 : 空空域 ;法律 ;法规 ; 低 规章 ; 准 ; 用航 空 标 通
空事 业 的发 展 , 利 于 航 空 制 造 业 的发 展 , 利 于 有 有 综合 运输体 系 的发展 ” 。 低空 空域 管 理 涉 及 到 军 航 、 民航 、 民经 济 各 国 相 关 部 门 以及通 用航 空 企 业等 , 内容 上 涉及 到空 在
于高原 、 山区 以及 其 他 特 殊地 区 , 保 证 飞 行 安 全 在
a va in ga t a k y c n r u ig fco fwhc o sf m h n o n a ,e u ai n n tn - n a it i n , e o t b t t ro ih c me r t e u s u d lws rg l t s a d sa d o i n a o o
资 源 , 于促 进 国 民经 济 发 展 、 善 工农 业 生 产 条 对 改
域管 理 、 行 机 制 、 规 标 准 、 务 保 障 、 传 教 育 运 法 服 宣 等各个 方 面 。现 行 的低 空 空 域 管 理 存 在 的主 要 问
题 有 : 1 空域 划 分不 够 合 理 ; 2 组 织 运 行机 构 不 () ()
的条件 下 , 根 据 实 际 情 况 确定 一 定 的 真 高 范 围 。 可 低 空空 域划 分 为 3类 , 即管 制 空 域 、 视 空 域 和 报 监 告 空域 。
低 空空 域是 国家 重要 的 自然 资 源 , 蕴藏 着 极 大 的经济 价 值 和社 会 价值 。科 学 合 理 利 用 低 空 空 域
Ge e a it n. n r lAva i o
Ke y wor ds:lw l t d is a e;lws;r g l t n o at u e ar p c i a e u a i s;r l s t n a d o u e ;sa d r s;Ge e a ito n r lAva in
a d n t e lw liu e ar p c n g me t d man. i p r a d e s s t e sau u n xsi g r s i h o att d is a e ma a e n o i Th s pa e d r se h tt s q o a d e itn p o lmso h e u ainsa d sa d r s c n e nn o att d is c i h n Ge e a it n, n r b e ft e r g lto n t n a d o c r ig lw liu e arpa e f g ti n r lAva i a d l o p o o e u g sin n i r p s s s g e to s o mprv n h a , e u a in a sa d r s i v le fr t e eo me t o o i g t e lws r g l to s nd t n a d n o v d op e t f e ea A i i ( A)i C iade o m t pt C ia Ss ts s b ta t T edvl m n nrl v t n G o oG ao n hn os t ac u hn ’ t u n h o a a
中图分 类号 : F 3 ;V 5 . D 94 35 1 文献标 识码 : A
S g s i ns o f r n g l t o s a d S a a d ug e t o n Re o mi g Re u a i n n t nd r s
oft t ona w tt he Na i lLo Al iude A i s r pac a ge e e M na m nt
2 0
理论 与探 索
我 国 低 空 空 域 管 理 改 革 法 规 标 准 的 建 议
陈 平 蒋 涛
( 中国电子科技 集 团公 司第二 十八研 究所 南 京 200 ) 10 7
摘 要 : 国的通 用航 空发展 与航 空 大 国不相 对 称 , 重要 原 因之 一 就是 低 空 空域 管理 的 法律 法 我 其
0 引 言
根 据我 国低 空空 域管 理 改革 的相关 规 定 , 国 我 的低 空空域 是指 在真高 10 0 0 m以下 的空 间范 围 , 对
至 7大类 10 0 多种 , 通用航空器增加至 90余架 , 0 社
会公 众 空域 需求 日益 迫切 , 国人 大 代表 和政 协 委 全 员 多次提 案呼 吁开 放 低空 空 域 。为 此 , 国务 院 副 总 理张 德江指 出 ,改革低 空 空 域管 理 , 利 于通 用航 “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