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林逋论学问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浏览练习【1 】一浏览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题(12分)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类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前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阎(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写.抄写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日夜忘寝食,唯念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书: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把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起源基础因是:( )3分 A.欧阳修愚蠢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阎士人家大方借书D.欧阳修耐劳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多诵前人篇章.(2)唯念书是务.二浏览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至7题(14分)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缺少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异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豪杰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4.扼要剖析魏王是个如何的人.(3分)5.“捉刀”传播下来已成为一个固定词语.不查词典,模拟推敲的写法,对“捉刀”进行解释.()(4分)[推敲]传奇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迟疑不决,就用手作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解释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引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人就用“推敲”来比方推敲字句,重复揣摩.例:重复推敲/推敲词句.[捉刀]6.用“人不成貌相,海水不成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适当?为什么?(3分)7.用匈奴使的眼力,对魏王作一个肖像描述.(4分)只见那床头捉刀人,三浏览文言短文《郑人买履》,完成8-11题(22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负也.”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6分)(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3)宁信度()()9.翻译下列句子.(6分)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10.《郑人买履》告知我们什么道理?(4分)11.探讨:文中“之”字共消失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随意率性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感化.(只许可答复三个)(6分)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四浏览下面文段,答复12——14题(14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来岁,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克不及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成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成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1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8分)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是故聪与敏___________1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作者分离举“贫者”“富者”的例,采取的是一种________办法,如许写,是为了解释人之为学,症结在____________.(4分)五.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浏览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至17题(15分)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斯,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狂暴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15.联合辞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窃入学舍②辄默记③儿痴如斯④恬若不见⑤父怒挞之⑥曷不听其所为?16.翻译下列句子:①王冕者,诸暨人.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17.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有名的画家.诗人,其根起源基础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六浏览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至19题(10分)(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18.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吾欲之楚.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19.(6分)①用一个成语归纳综合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示?答:七浏览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0至22题(13分)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边,席上食菱,并壳进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本地货,此坐2强不知认为知也. [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坐:因为.20.懂得文中加点词语,完成标题.(6分)(1)席上食菱食(2)欲以去热也去2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夫菱生于水而曰本地货,此坐强不知认为知也.22.浏览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认为知”的意见. (3分)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浏览练习参考答案1.C 2.D 3.多读前人的文章只是致力于念书.4.他狡猾,怕本身形陋,叫人扮本身招待使者:他多疑,事毕后派间谍听新闻;他残暴,怕匈奴使对本身晦气,派人追杀.5.曹操叫崔琰代替本身接见匈奴青鸟使,本身却持刀站立床头.接见完毕,叫人问匈奴青鸟使:“魏王何如?”答复说:“魏王雅望异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豪杰也.”(见于《世说新语·容止》)后来把代替他人做文章(代人做事)叫捉刀.6.不适当.因为匈奴使就是从边幅上看出“此乃豪杰也”的;而“人不成貌相”经常应用在外表上看不出,现实上却很有本领的场合.7.能写出传神的眼神和蔼势,就是佳作.8.(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9.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本身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本身的座位上.10.这则寓言讥讽了那些处事过于逝世板,只信教条,讲情势,不信任现实的人,告知人们做事不克不及过火拘泥情势,要重视现实.11.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脚的尺寸)何不试之以足(鞋子)12.①边疆.②到.③反而.④所以.13.您凭借什么到(南海)?14.比较,立志.15.给加点字解释捉:捡掷:扔废:放下不雅:不雅看16.句子翻译:管宁划开席位离开而坐,说:“你不再是我的同伙了.”17.略.言之成理即可.18.①我想要去楚国②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19.①背道而驰或各走各路②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认清尽力偏向.假如行为与目的完整相反,即使有很多长处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20.(1)吃(2)除失落.去失落21.菱角发展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发展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说成知道的.(症结词:曰,本地货,强,知)22.略.言之成理即可.。

课外文言文小故事

课外文言文小故事

课外文言文小故事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4、宗悫(què)乘风破浪原文: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原文: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①?(欧阳修《归田录》)【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

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

”乃遣吏持币往。

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

大失望,姑命具食。

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

”遂命役导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

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

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

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

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

《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

(庖丁)“解牛”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等内在结构,才能游刃有余。

(轮扁)“斫轮”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领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无他,但手熟尔但:________②尔安敢轻吾射轻:________③老翁手一短柄斧手:________④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则:________(2)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3)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

中考语文 文言文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中考语文 文言文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汪圣锡应辰端明①,本玉山县弓手子。

喻樗②子材为尉,尝授诸子学。

呼视之,状貌伟然,不类常儿。

问:“能属对否?”曰:“能。

”曰:“马蹄踏破青青草。

”应声曰:“龙爪拿开白白云。

”喻大惊异,曰:“他日必为伟器。

”留授之学,且许妻以子。

后从张横浦③游,学益进。

年十八,魁天下。

天资强敏,记问绝人。

其帅福州,始谒庙,有妪持牒立道左命取视之累千百言皆枝赘不根。

即好谕曰:“事不可行也。

”妪呼曰:“乞详状。

”公笑曰:“尔谓吾不详耶?”驻车还其牒,诵之不差一字。

(选自周密《齐东野语》,有删改)(注释)①汪圣锡应辰端明:汪圣锡,字应辰,为端明殿学士。

②喻樗:祖籍南昌,字子材。

③张横浦:即张九成,宋代理学家。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类.常儿/佛印绝类.弥勒B.能属.对否/属.予作文以记之C.天资强.敏/赏赐百千强.D.记问绝.人/往来而不绝.者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有妪持牒立道左命取视之累千百言皆枝赘不根3.结合选文,说说汪圣锡为什么能够“年十八,魁天下”。

【答案】1.A2.有妪持牒立道左/命取视之/累千百言/皆枝赘不根3.①天资强敏: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极强的天赋,对对子对答自如;(或:记忆力超群:对于老妇人的内容芜杂的状子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②好学:师从喻樗、张横浦,学业愈加精进。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A、两个“类”都是像的意思;B、撰写/同“嘱”,嘱咐;C、很/有余;D、超过/间断,停止。

故选A。

23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以根据虚词、语气词及句意进行做答。

“有妪持牒立道左命取视之累千百言皆枝赘不根”翻译为有个太婆拿着文书站在路边,他命人取来看完,大约上千字,内容芜杂,看不出重点,根据翻译可断句为:有妪持牒立道左/命取视之/累千百言/皆枝赘不根。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提炼。

可从文中“天资强敏,记问绝人。

”、“后从张横浦③游,学益进”、“喻樗②子材为尉,尝授诸子学。

《岳阳楼记》《宋史·杨万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宋史·杨万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宋史·杨万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宋史·杨万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甲】[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②。

孝宗③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韩侂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

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⑤。

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

”侂胄恚,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胄专僭⑥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

②偏:固执。

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

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

⑤掖垣:泛指高官。

⑥僭(jiàn):超越本分。

⑦邸(dǐ):此指官府。

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

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或异二者之为(2)吾谁与归(3) 属万里为之记(4)又书十四言别妻子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下列的句子。

(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2)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译: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

(2分)答:13.请写出乙文中表现杨万里宁可不做官也不屈从恶势力的一句话。

(2分)答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中杨万里和范仲淹的共同点。

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

中考语文文言文东坡志林练习及答案之欧阳修论作文

中考语文文言文东坡志林练习及答案之欧阳修论作文

中考语文文言文东坡志林练习及答案之欧阳修论作文
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选文]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1)[顷岁]近年来。

(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3)[工]精,妙。

(4)[患]毛病、弊端(在于)。

(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术()过()疵()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3)多作自能见之()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答:[阅读提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

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译文某年初,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

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

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

参考答案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曾经)术(方法)过(超过)疵(弊病)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代词此指欧阳修)(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代词此指文章)(3)多作自能见之(代词此指缺点)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勤奋读书加上多写文章”。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一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③)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④)。

世人患(⑤)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⑥)不必待人指擿(⑦),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注释】:①顷岁:近年来。

②孙莘老:人名。

③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④自工:自然就精妙了。

⑤患:毛病、弊病(在于)⑥疵病:指文章毛病。

⑦指擿(ǐ):批评指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尝乘间以.(拿,用)文字问之B.唯勤读书而.(但是)多为之C.此公以其.(指欧阳文忠公)尝试者告人D.故尤.(更加,特别)有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做自能见之。

译文:3.请你说说文中所揭示的写作之道是什么。

答:一、戴震难师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就傅③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④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

”【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②是年:指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

③就傅:跟随老师④为:是⑤非常:不寻常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日数千言不肯休()(2)相去几何时矣()(3)师无以应()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译文:++3.读了上文,你认为少年戴震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答:二、某翁呼树上君子某翁除夕过中庭,仰见树杪①有人,即止不进。

翁屏退家人,仰树呼曰:“树上君子,此间已无外人,盍②下?”其人乃下,叩首称死罪。

林逋论学问文言文翻译

林逋论学问文言文翻译

林逋论学问文言文翻译林逋,字退之,号轻薄山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和诗人。

林逋多才多艺,善于文学、书法、绘画和音乐等各种艺术,尤其擅长山水画。

他曾写过一篇《论学问》的论文,其中探讨了人们在学习和探究事物时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态度。

以下是《论学问》的文言文翻译:“高节者,庶民之宝也;深研者,士人之资也。

大调其节,则天下治之;厉行其学,则师道之传也。

试观厥时,儒术既博,而学风浸蕃,细微之阐,日将满市。

夫以时则学之,不以时则废之;以适则成之,不以适则败之,此大省也。

欲达于儒学,必须用心。

文章既精,则文章之大义亦易见;文章既卓,则文章之言语亦动人。

凡五常之学,非借词汇、言之表里者所能为也。

学而言无文,不如不学;学之不通,不若不言。

故学问之士,不在口说,而在笔墨;不在寻常之庸鄙而在深厚之情理。

智也者,得躯而为之用,不得躯而为之用者,犹流雪不结冰,蜃楼不成峰也。

然则,学问之人不可不勤也,不可不精也,不可不宏弘也,不可不喜疑也,不可不虚接物也。

”翻译:高尚的品质是百姓宝贵的财富,深入研究则是士人最重要的资本。

只有节制高尚,世界才能治理;只有努力学习,则道德传承才能得以延续。

看到这个时代,儒术已经很广泛了,但学术风气仍然需要改进。

对于细微之处的阐明,需要慎重对待。

对于学习,适当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时机合适就可以顺利完成学习,否则就无法完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要想掌握儒学,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文章要写得精彩,才能体现出深奥的思想和大义;文章要写得头头是道,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五常之学不能仅仅是空洞的语言,必须实践到实际表现当中去。

学而不能言说,则学习就毫无意义;学习功能不通,那就不如不讲。

所以,学习者的价值不在于口才,而在于其书写;不在于平庸叙述而在于深刻的道理。

智慧应该让身体为之效用,如果没有身体效应的话,像雪花不会结成冰,蜃楼也无法建成大厦。

因此,懂得学问的人必须勤奋、精通、宏大、怀疑和接触实际。

部编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

部编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溥幼嗜学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1)“日沃汤数次”中“汤”字的意思是________(2)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张溥的博学源自于他自身七录其书的刻苦钻研,由此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答案】(1)热水(2)张溥靠抄书学有所成,名高一时。

(3)围绕“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来答即可。

【解析】【分析】(1)“汤”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热水”,今义是食物煮熟后的汁水。

(2)解答此题要先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然后用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概括即可。

张溥靠抄书学有所成,名高一时的故事。

(3)张溥的博学源自于他自身七录其书的刻苦钻研。

我们可以思考出这样一个道理:我们获得一样学问,必须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学习成果需要我们用勤奋去换取,哪怕写到"指掌生茧"也要继续学下去。

只要学习勤奋,终有所成就。

记住学无止境!故答案为:⑴热水⑵张溥靠抄书学有所成,名高一时。

⑶围绕“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来答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正确概括。

⑶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观点的阐述,要围绕文章的主题进行。

【参考译文】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一遍再朗读一遍,读过之后就把它烧掉,再抄,这样持续了六七遍才停止。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况钟传、夏日学书说、庄周家贫)附答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况钟传、夏日学书说、庄周家贫)附答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况钟传、夏日学书说、庄周家贫)附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钟①乘传②至府③。

初视事④,群吏环立请判牒⑤。

钟佯不省,左右顾问⑥,惟吏所欲行止。

吏大喜,谓太守暗⑦易欺。

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⑧久,罪当死!”立捶⑨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一府大震,皆奉法。

(选自《况钟传》,有删改)(注释)①钟:况钟,字伯律,江西靖安人,时任苏州知府。

②乘传: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

③府:指苏州府。

④视事:办公,就职治事。

⑤牒:文书。

⑥顾问:咨询。

⑦暗:愚昧,糊涂。

⑧舞文:舞弄文字。

⑨捶:用木棍打。

2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至()(2)初()(3)皆()2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

(2)若辈舞文久,罪当死!23.文中况钟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夏日学书说[宋]欧阳修夏日之长,饱食难过,不自知愧,但思所以寓心而销昼暑者。

惟据案作字,殊不为劳。

当其挥翰若飞,手不能止,虽惊雷疾霆,雨雹交下,有不暇顾也。

古人流爱①,信有之矣。

字未至于工,尚已如此,使其乐之不厌,未有不至于工者。

使其遂至于工,可以乐而不厌,不必取悦当时之人,垂名于后世,要于自适②而已。

嘉祐七年正月九日补空。

(选自《唐宋名家文集·欧阳修集》,中州古籍出版社)(注)①流爱:极端喜爱,永不舍弃。

②自适:自得其乐而排除其他。

24.用“/”为下列句子划一处停顿。

但思所以寓心而销昼暑者2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字未至于工,尚已如此,使其乐之不厌,未有不至于工者。

26.小可总是因为太过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焦虑不安,请你结合文中欧阳修的想法和做法劝劝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段。

回答问题。

庄周家贫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③曰:“周昨来,有中道④而呼。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巩性孝友…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1)解释下列划线词①少与王安石游________ ②以吝故不及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曾巩认为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________等,而缺点在于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A. 嫉恶如仇B. 左右逢源C. 春风化雨D. 客观理性【答案】(1)年轻;比得上(2)王安石为人怎样?(3)敢于有所作为;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4)D【解析】【分析】(1)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

如“少”不是少年的意思,这里解释为年轻。

(2)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何如(怎么样)”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这是考查文言文文意的理解能力,和翻译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括能力。

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敢于有所作为;而缺点在于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

上海中考语文十年真题之课外文言文

上海中考语文十年真题之课外文言文

上海中考语文十年真题之课外文言文语文教与学【2020】刘弇遇东坡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

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②姓氏。

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

” 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

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

乃复问东坡所从来。

公徐应曰:“罪人苏轼。

”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③。

”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④谈而去。

【注】①刘伟明弇(yǎn):弇是刘伟明的字。

②爵里:爵,爵位;里,故乡。

③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

④剧:痛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2)自谓名不下人()11.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B.(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C.(伟明)于是又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D.(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12.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_______”而东坡则回避答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_____,___ ,最终东坡以“____”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

(5分)【答案】10.(4分)(1)是(2)名声、名望11.(3分) A(3分)12.(5分)欲以折服之;当时被贬岭南,以此抑制刘弇的傲气;嘉其才气【2019】耕者王清臣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

一日,携榼①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②间,听之,皆杜诗也。

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傭耕。

少曾读书。

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

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③,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①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②疃:村庄。

③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

文言文《宋史杨万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宋史杨万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

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入相,荐之朝。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

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后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

盗沈师犯南粵,帅师往平之。

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就除提点刑狱。

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

俄以忧去。

免丧,召为尚左郎官。

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

他日读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

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

”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等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

历枢密院检详,守右司郎中,迁左司郎中。

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

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

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

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快怏成疾。

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伲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

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B.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C.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D.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教授,古代学官名称,宋代在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

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苏轼私识范仲淹

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苏轼私识范仲淹

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苏轼私识范仲淹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

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选自宋o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

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

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

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

⑤举进士:考中进士。

[文化常识]总角及其他。

古人在说到年龄的时候,常常不用数字直接表达,而以某种称谓来代替。

一、垂髫(tio)。

它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孩子,男女不分。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总角。

它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

上文轼始总角,意为苏轼才十来岁。

三、豆蔻。

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四、束发。

指男子十五岁。

五、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

六、而立。

指男子三十岁。

七、不惑。

指男子四十岁。

其他还有知命、花甲、古稀等。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京师②鲁③私④殁⑤既⑥涕⑦盖⑧有2.翻译:①童子何用知之?;②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③时虽未尽了。

3.吾得其为人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我知道范公的为人;②我见到范公的为人;③我听说范仲淹的人品;④我了解范仲淹的为人。

译文】37.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三年,苏轼正是十二三岁的年龄,到乡里的私塾学习。

有个来自京城的学者拿鲁人石守道的《庆历圣德诗》给私塾里的先生看。

苏轼在旁边偷看,以便学习其中的诗词,苏轼问先生其中赞颂的那十一个人都是谁.先生说:你为什么要知道他们?苏轼回答说:他们是天上的神仙?那么我不敢知道。

若也是凡人,那为什么不能知道。

部编版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以荻画地以:用 B 、教以书字:写C使学为诗为:作为 D 、及其稍长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A、欧阳修聪明过人 B 、太夫人教子有方C 、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 、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多诵古人篇章。

16 67、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3)宁信度()()9、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10、《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四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 ___ ②吾欲之南海:_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 __ ④是故聪与敏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1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______ 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五、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王冕者,诸暨人。

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林逋论学问

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林逋论学问

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林逋论学问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林逋论学问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①,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②。

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

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

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注释】①闻其说:听师长的论说。

②为其事: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启发与借鉴】学与问。

上文中说,问是为了学,而学又是为了做人,这就把学习的目的与途径都讲清了。

刘开在《问说》中指出:”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作者从文与学的关系入手,指出”问”的重要作用。

至于学习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如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译文】求学的人提问,不只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只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和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

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

作为一个人不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

【阅读训练】1.解释:独方辩诸实务2.翻译: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

3.北宋初期”晚唐体”诗人之一的林逋有”梅妻鹤子”之称,其诗《山园小梅二首?其一》中”_____,_______”两句更是脍炙人口。

【参考答案】1.只方法、技能探讨、分辨”之于”实在的事情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欧阳修论作文》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欧阳修论作文》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欧阳修论作文》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1)[顷岁]近年来。

(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3)[工]精,妙。

(4)[患]毛病、弊端(在于)。

(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术()过()疵()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3)多作自能见之()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答:[阅读提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

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译文某年初,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

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

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

参考答案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曾经)术(方法)过(超过)疵(弊病)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代词此指欧阳修)(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代词此指文章)(3)多作自能见之(代词此指缺点)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勤奋读书加上多写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林逋论学问★林逋论学问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①,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②。

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

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

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选自林逋《健余劄记》)
注释】
①闻其说:听师长的论说。

②为其事: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启发与借鉴】
学与问。

上文中说,问是为了学,而学又是为了做人,这就把学习的目的与途径都讲清了。

刘开在《问说》中指出: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引起疑问),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作者从文与学的关系入手,指出问的重要作用。

至于学习的目的也各有不同,如荀子在《劝学》
中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明晓)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才)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嘴巴与耳朵间的距离不过四寸,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而完美)?
译文】
求学的人提问,不只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只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和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

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

作为一个人不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

阅读训练】
1.解释:
(1)独(2)方(3)辩(4)诸(5)实务
2.翻译:
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

3.北宋初期晚唐体诗人之一的林逋有梅妻鹤子之称,其诗《山园小梅二首?其一》中_____,_______两句更是脍炙人口。

参考答案】
1.(1)只(2)方法、技能(3)探讨、分辨(4)之于(5)实在的事情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