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和《春之歌》
门德尔松《无词歌》曲式特点分析——以《春之歌》为例
《无词歌》这首作 品旋律优美 、感情真挚 ,是 典型的浪漫 主义 的代表作 。时至今 日,门德尔松的 《无词歌》在钢琴作 品中仍有着较 高 的地位。笔者 曾弹奏过 几首 《无词歌》中的作 品,觉得这 些作 品有 故事、有内涵 、旋律优美,所 以一直深入 学习,一探其中的奥秘 。
《无词歌 》的第五集至第八集 (作 品号62、67、85、102)创 作 于 1842年至 1845年间 ,这 时门德尔松的演 出邀请接 连不断 ,莱 比锡 音乐学 院的创办 ,事 业有成 ,又有 一个美满幸福 的家庭 ,门德 尔松 的内心感 到无 比的幸 福与成功 。但 是,从他 的亲人 和身边几位重 要 朋友 的离世 ,他 的内心越来越沉重 ,导致在他 的作 品 中体现 出 了悲 剧性 。不 同的时期 ,作 曲家 的人 生观在发生 改变 ,于是创作 风格也 会 随之 变 化 。
一 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 时代背景及创作特征 、 l9世纪 的作 曲家们 ,再 也不愿忍受古 典主义的局 限和 压制 ,想
要 冲破 束 缚 , 于 是 在 曲式 结 构 的 创 作 上 , 进 行 了大 胆 的创 新 ,钢 琴 音 乐在这个时 期达 到 了巅峰 。这一时期 的欧洲无论是 文化 领域 、科 技领 域社会意 识、文学艺术 等各个方面都 得到 了空前 的发展 。由于 当时的德 国受 了欧洲启蒙运动 的影响 ,导致 了19世纪 的德 国在艺术 领 域上形成 了一种新 的风格 一一 浪漫主义 风格, 门德 尔松 正是这一 风格 的代表 人之 一。
(二 ) 《无 词歌 》风 格 特 点 他 的 《无词 歌》把器乐与 声乐完美 的结合 ,体现 出了器 乐声乐 化 的特点,也体现 出如歌的旋律性 。作品取材大多来源于生活 、自然 风光等 。流畅优美 的旋律,清新淡雅 ,给听众 以美的享受。结构严谨 规 范 ,织 体 丰 富 ,和 声 简 单 ,作 品清 澈 见底 ,让 人 一 目了 然 ;每 首 乐 曲都有鲜 明的主 题 ,具有标题 性 ,更显示 了浪漫主义音 乐的根本特 征 。他 常 用 无 词歌 代 替 文 字 来表 达 内心 的 情感 ,寄 给 家 人 和朋 友 。 三 、作品 春之歌 》曲式特点分析
浅析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歌唱性及演奏技巧——以《春之歌》为例
《春之歌》是一首以A大调为主的乐曲,极具歌唱性,该曲子没有引子部分,是一首A,B,A形式再现型单三部曲式。
A段(1-15)小节,是不方正的乐段,两个乐句为平行乐句,乐句的结构为8+7的模式,没有引子,由A大调直接引入旋律。
半音化的音阶引入,直接推动了整个乐曲的发展,整个A段右手旋律比较平稳,通过加入左手的装饰音伴奏,使整个乐曲生动活泼起来,把人们带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当中。
B段(16-35)小节,该乐段是由两个10+10的方整型乐句构成的乐段,乐句二是乐句一的对比形式。
整个B乐段的主题仍然是延续A乐段的主题,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发展。
在第28小节处旋律上出现了#D,乐曲由此处开始转调到E大调上,把音乐的发展推向了高潮部分。
连接段(36-49)小节,该乐段起到了一个衔接的作用,通过转调模进的形式继续推动音乐的发展。
在第39小节处升高Ⅶ级音转为#f小调,在第41小节处再次还原VII级音,调式又回到了主调上,再次巩固旋律。
紧接着在第42小节音乐由此再次转向了b小调,随后在下一小节转向同主音大小调D大调上,在第44小节处音乐最终回到A大调上引出A1乐段。
整个连接段充满了调性的转换,丰富了音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A1段(50-71)小节,该乐段可划分为3个部分,由8+14+8的不方整乐句构成,a乐句是重复再现A 段a乐句,延续了A乐段的主题特征,而A1的a1乐句是将a乐段进行变化扩充,再现发展,在第64小节处将音乐推向高潮,并在71小节落下春日的帷幕。
补充(72-79)小节,在A1乐段结束后,又加入7小节的间奏部分使音乐的发展进入尾声。
尾声(76-90)小节,音乐旋律在A大调主和弦上利用装饰音进行发展,再次巩固主题,同时结尾采用了大量的跳音形式,使音乐更加的明亮,更加的活泼起来,伴随着音乐的渐弱,春景慢慢在眼前消失,表现出作曲家对春季的怀念之情。
(二)主题旋律这首曲子描写了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蓬勃景象,巧妙地表现出春风荡漾,莺啼燕语的风景,全曲好似一幅鲜明的春日景象。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是18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著名音乐家之一,他运用他卓越的功力和音乐理论创造出众多音乐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春之歌》。
这首歌曲以自然的、鲜明的节奏和旋律塑造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季景色,表达了春天的活力和温柔。
门德尔松在创作《春之歌》时,他首先从独特的声学理论出发,研究了各种技法,以便将旋律和节奏融合在一起,营造出浪漫的、轻快的气氛。
他还把布鲁内尔的现代声乐理论引入其中,使用扩大和缩小的音乐特征,以及多种多样的技法来描绘春季的色彩和气息。
同时,他还将意大利、法国浪漫音乐的影响引入到作品中,为其蒙上了一层迷人的外衣。
《春之歌》是以舒缓、明朗的旋律和节奏创作而成的一首歌曲,它传达出了春之欢乐的歌曲。
从乐器上来说,它以钢琴为主,配以长号群、小提琴群、巴松管群和柴可夫斯基的精致乐器,突出了音乐的空灵感,也表现出了春日的自由和活力。
此外,门德尔松运用了复调结构来增强旋律的节奏,以唯美的旋律营造出春季柔和的景色,表现出凉风拂面的春之气息。
他还把奥里瓦尔德和贝多芬的抒情理论引入,使用多种铺陈和递进等技巧表现出完美的旋律,以表达春季暖暖的阳光和明媚的色彩。
最后,《春之歌》也极具创造性,运用了复杂的组合技巧,破坏了传统的节奏,强调了抒情性。
它不仅是一首花开满园的春天音乐,还表达了门德尔松对自然充满热爱和对艺术的热情,受到了广大歌迷
的追捧和喜爱。
以上,就是关于《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的全部内容,《春之歌》是门德尔松以浪漫主义为主题,用当时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创造出的一首艺术音乐,它在古典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细腻的旋律、技巧精湛的节奏构成、多彩的乐器组合,都彰显了作者的高超天赋。
名曲《春之歌》与《Serenade To Spring》的旋律和节奏
名曲《春之歌》与《Serenade To Spring》的旋律和节奏
与门德尔松一生共创作了48首无词歌,《A大调无词歌》即《春之歌》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
这首乐曲以其流畅动听的旋律,别致而通俗的风格深为人们熟悉和喜爱。
这首乐曲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众多的装饰音写成。
整首乐曲色彩缤纷、春意盎然,使人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愉悦心情。
《春之歌》是单一主题的再现单三部曲式,节奏为2/4拍,优雅的小快板,具有带伴奏的独唱曲特点,乐曲如春天里和熙的阳光绚丽多彩。
全曲始终涌动着分解和弦式的小琶音音型,如涓涓溪水、潺潺流过,有规律的和弦脉动,加强了乐曲的流动性,从而活跃了情绪。
其间又隐隐透出一丝淡淡的甜蜜哀愁,被一群群环绕身边的装饰音点缀,更烘托出春天的美好意境和蓬勃生机。
乐曲没有引子,一开始就呈现出主题。
在音乐上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变化,在丰富多彩的伴奏音型衬托下,奏出既优美又赋予歌唱性的主旋律。
《Serenade To Spring》即《春之小夜曲》属于小夜曲形式,小夜曲也是一种音乐体裁,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
该乐曲舒缓柔美,充满了思忆,不经意之间流露出些许的忧愁,令人不得不沉醉于其中,有如月夜般的寂静,有如泉水般的涌现,犹如走进人的心灵的深处,仿佛有失意,仿佛有孤寂与呐喊,在忧愁与思绪中给人以希望与生机,节奏较为简单,采用小夜曲的形式,舒展自由。
幼儿园小班基础读本《春之歌》
幼儿园小班基础读本《春之歌》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欣赏乐曲《春之歌》。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
乐曲为A大调、2/4拍、用三部曲式写成。
从A段这一清新、流畅的旋律中,我们能体会到那种春意盎然的意境和心旷神怡的感情:B部分是从A段主题发展而来。
乐曲进入第三段后,前面两个主题再现,经过下行模进,在力度上越来越弱,尾奏中,还加了许多装饰音:最后,乐曲在安详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
本课通过欣赏《春之歌》,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
以感知情绪为先导,通过演奏、哼唱、表演等形式感受《春之歌》歌唱性的旋律,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春天美景。
教学目标:1. 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和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和《春之歌》的曲式结构;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
重点难点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打击乐曲、音响资料(多种版本的《春之歌》)2.资料补充:(1)作曲家介绍:(2)无词歌:"无词歌"亦称"无言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简单的伴奏所组成。
这种方法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无遗。
而且,无词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内,而可以稍稍宽广一些。
门德尔松一生总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词歌,大约创作于1830至1845年间,分为八集出版。
(3)作品介绍:《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2/4拍。
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春之歌》作品分析教程文件
《春之歌》作品分析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出生于汉堡,是德国作曲家,与舒曼同为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
门德尔松的音乐活动是多方面的,他首先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受到欢迎,后来他担任一些歌队和乐队的指挥,并开始进行创作。
1843年他创建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对德国的音乐艺术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门德尔松的作品以管弦乐为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仲夏夜之梦》序曲、《苏格兰交响乐》和《意大利交响乐》。
作为当时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门德尔松也写了许多著名的钢琴曲。
《无言歌》便是其突出的代表,这48首短篇钢琴曲感情丰富细腻,形象具体真诚,形式简洁完美,手法朴素且极富于歌唱性。
因此非常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尽管门德尔松的作品不像贝多芬那样充满时代的气息,但他在创作中保持了严肃的态度,在尊重古典传统的同时,丰富了创作题材,完善了表现形式。
他的作品把浪漫主义的特点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既带有古典主义作品的严谨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格。
创作风格素以精美、幽雅、华丽而著称,被誉为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门德尔松被认为是继贝多芬之后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长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对德国、捷克以及斯堪的那维亚的民族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门德尔松的主要作品有:五部交响曲(以《第三(苏格兰)交响曲》、《第四(意大利)交响曲》最著名)、七部序曲(以《仲夏夜之梦》》、《芬格尔的洞窟》最为著名)、《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合唱作品有清唱剧《圣保罗》、《耶利亚》、《耶稣基督》、9首诗篇歌、9首经文歌;戏剧音乐有歌剧、戏剧配乐;室内乐二十余首;钢琴作品有随想曲2首,前奏与赋格6首,无词歌6首。
管风琴作品9首以及几十部歌曲与主调合唱曲。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4/4拍。
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世界十大名曲欣赏前十首
世界十大名曲欣赏前十首一、《致爱丽丝》《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
它在世界十大名曲中位列榜首,在全球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只要是喜欢钢琴的人,对这首曲子都不陌生。
就算是不懂音乐的人,对它也很是能欣赏得来。
二、《春之歌》《春之歌》是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中,为著名的一首曲子,它不仅能用于钢琴独奏,它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和其它乐器独奏曲。
这首乐曲的知名度非常高,流传的也非常广,深受世人喜爱。
三、《六月船歌》《六月船歌》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这首名曲深受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好评,也是一首流传范围非常广的名曲。
四、《少女的祈祷》《少女的祈祷》是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创作的,是一首闻名世界的名曲。
这首古典浪漫风格的乐曲,细细品味总能触动你内心的柔软。
五、《月光曲》《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非常著名的钢琴奏鸣曲。
据说它是在1801年的适合,贝多芬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
六、《华丽大圆舞曲》《华丽大圆舞曲》是肖邦在世时早出版的圆舞曲,它是一首华丽、轻快的的曲子,总是能给音乐爱好者很亲切的印象。
七、《托卡塔》托卡塔曲也叫触技曲,是一种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曲风,它大多速度较快、节奏紧促。
八、《儿童乐园》《儿童乐园》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专为爱女爱玛所作的钢琴组曲。
据说是受穆索尔斯基的歌曲集《儿童歌谣》的启发,创作的6首小曲。
九、《夜曲》《夜曲》是肖邦创作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这是一首能让人陶醉的曲子,轻缓的曲子带着一点的沉思,能让你整个心灵随着乐曲而动,结束了都让人难以回过神来。
十、《幻想即兴曲》《幻想即兴曲》也是肖邦的名曲,这首曲是后人命名的,是肖邦遗作,当时还没有名称。
这首曲在演奏方面难度极大,内容深奥且富于幻想,在全球知名度也非常高。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作者:付婷婷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7期【摘要】门德尔松是十九世纪的重要作曲家,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
本文对门德尔松的作品《无词歌》中的《春之歌》进行简要解析。
【关键词】门德尔松;和声;曲式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75-01门德尔松全名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第(1809—1847),他是一位作曲家、指挥家,也是一位钢琴家,出生于柏林的显贵人家。
当时的柏林虽在音乐方面比较保守,但却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与经济文化中心。
门德尔松从小便受到了很好的人文教育,并跟从作曲家卡尔·弗里德里希·侧尔特学习音乐。
门德尔松一生创作了许多钢琴作品,例如钢琴奏鸣曲、变奏曲、特性乐曲、无词歌等等。
而本文所要讲的《无词歌》总共分为八卷。
第一卷op19b创作于1829年到1830年;第二卷op30创作于1833年到1834年;第三卷op38创作于1836年到1837年;第四卷op53创作于1839年到1841年;第五卷op62创作于1842年到1844年;第六卷op67创作于1843年到1845年;第七卷op85创作于134年到1845年;第八卷op102创作于1842年到1845年。
这首《春之歌》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第三十首作品,作品号为:op62.no6。
也就是说是第五卷的第六首作品。
《无词歌》是门德尔松的原创,这个称谓在他给姐姐范妮的信中已经提到,且在早期的创作手稿上也有这个称谓。
F.E.科尔比将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分为了三种基本类型:独唱歌曲与钢琴伴奏、带钢琴伴奏的二重唱,以及更加复杂的无伴奏四部合唱。
第一种独唱类型最为普遍:抒情旋律与伴奏相结合;另一种类型是二重奏例如op38.no4;第三种类型旋律以和弦的方式呈现并配以伴奏,例如op85.no5,op102.no2,op102.no6。
《春之歌》作品分析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 ),出生于汉堡,是德国作曲家,与舒曼同为德国浪漫主 义音乐的杰出代表。
门德尔松的音乐活动是多方面的, 他首先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受到欢迎,队和乐队的指挥,并开始进行创作。
1843年他创建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 对德国的音乐艺术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门德尔松的作品以管弦乐为主, 是《仲夏夜之梦》序曲、 《苏格兰交响乐》和《意大利交响乐》。
作为当时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门德尔松也写了许多著名的钢琴曲。
《无言歌》便是其突出的代表,这48首短篇钢琴曲感情丰富细腻,形象具体真诚,形式简洁完美,手法朴素且极富于歌唱性。
因此非常受广 大市民的欢迎。
尽管门德尔松的作品不像贝多芬那样充满时代的气息,但他在创作中保持了严肃的态度, 在尊重古典传统的同时, 丰富了创作题材,完善了表现形式。
他的作品把浪漫主义的特点与古 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既带有古典主义作品的严谨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格。
创作风格素以精美、 幽雅、华丽而著称,被誉为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
在很长 一段时间里,门德尔松被认为是继贝多芬之后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长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对德国、捷克以及斯堪的那维亚的民族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门德尔松的主要作品有:五部交响曲(以《第三(苏格兰)交响曲》、《第四(意大利)交响曲》 最著名)、七部序曲(以《仲夏夜之梦》》、《芬格尔的洞窟》最为著名)、《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合唱作品有清唱剧《圣保罗》、《耶利亚》、《耶稣基督》、9首诗篇歌、9首经文歌;戏剧音乐有歌剧、戏剧配乐;室内乐二十余首;钢琴作品有随想曲2首,前奏与赋格6首,无词歌6首。
管风琴作品9首以及几十部歌曲与主调合唱曲。
后来他担任一些歌 -莱比锡音乐学院,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4/4拍。
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门德尔松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在世界范围内深受赞赏和尊敬。
他的《春之歌》,这首古典音乐作品更是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春之歌》由三部分组成,开篇的是一节流畅的前奏,在节奏活泼而明朗的曲子中,可以猜测出新春五月的喜悦情绪;紧接着是一节对应着五月春天大地生机勃勃的和声,深具诗意,仿佛在表现物美春光下景物的煦热柔情,而如此洋溢的活力,也极大地反映了温暖的春风和大自然的生机;最后是一节激昂的高潮,像朵朵花朵齐刷刷怒放,仿佛是在高歌祝贺,唤醒在深谷中沉睡的期待,把熟悉的春色唤到眼前。
整首乐曲中,令人心驰的节奏、动人的旋律、流畅的和声,彰显出那种无尽的活力与喜悦,令人不禁放声长歌。
总之,门德尔松《春之歌》令人陶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在意象上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和谐,使人们重温大自然的美好。
这首乐曲也为我们审美观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因为它凝聚了浓郁的诗性和艺术性,把占据我们认知的概念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以晴朗的画面诉说着新春欢快和不老的活力。
《春之歌》是门德尔松古典音乐作品中的经典。
它充满了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喜悦,使人们把美好时光深深地融进自己的心里。
这首乐曲凝结着诗意,让我们沉浸在春光中,充满活力和喜悦,在活力与诗意中度过一个春天。
- 1 -。
门德尔松《春之歌》与比才《卡门》对比赏析
门德尔松《春之歌》与比才《卡门》的对比赏析一、作品基本情况《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该曲为A大调,4/4拍。
这首作品是门德尔松创作的“无歌词”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首曲子,无论是演奏次数还是传唱流传程度都应该是最高的,这首作品不仅被许多演奏家用来作为钢琴独奏,还被许多作曲家改编为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独奏,不管是钢琴独奏还是其它乐器独奏都深受世界人民喜爱,钢琴独奏最为体现该作品的特点,为此我们以钢琴独奏的《春之歌》作为对比分析对象。
《卡门序曲》歌剧《卡门》的开场曲目,由法国天才作曲家比才创作而成,歌剧《卡门》是比才完成的最后一部歌剧作品,是比才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部作品,该歌剧作品创作完成于1874年秋天,在天才作曲家比才死后,该作品获得巨大成功,备受各大乐团青睐,成为了世界上演奏率最高的一部歌剧作品,也许这也是天才作曲家自己没有想到的。
因为《卡门序曲》是歌剧《卡门》的开场曲目,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许多乐团演奏过程中刻意省略一部分,但我们在分析作品过程中还是要结合《卡门》这部歌剧创作背景来分析,把《卡门序曲》放进《卡门》这部歌剧里整体来对比分析。
二、作品结构特点对比分析每一作品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演奏的基本情绪和其蕴含的基本情感,为此作品结构就是作品的骨骼,对一个作品起到支撑作用,优秀的作品必然有独具特色的优秀的作品结构。
(一)《春之歌》作品结构特点分析。
《无词歌》是门德尔松的原创的一种作品表达方式,F.E. 科尔比通过作品之间的互相比较,对比作品之间的不同点,将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分为了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作品类型是独唱歌曲与钢琴伴奏、第二种作品类型是带钢琴伴奏的二重唱,第三种作品类型是无伴奏四部合唱。
这首《春之歌》按照科尔比区分的类型应当属于独唱歌曲与钢琴伴奏的作品类型。
《春之歌》是单三部曲式,这种单三部曲又是带再现的:A+B+A1+coda。
《春之歌》这首作品以 A 大调作为主调。
【欧美经典音乐】门德尔松《春之歌》弦乐
小提琴 Bela Banfalvi
大提琴 Karoly Botvay
图片MV由“Juancitoamericano”提供
-
轻点下面蓝字歌名会自行跳转到
相关音乐帖
门德尔松《无词歌 Op.109》杜普蕾
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 1》席夫
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 2》席夫
-------------------------------
liederohneworte无词歌是浪漫主义作曲家门德尔松系列抒情钢琴小品分8集共48首
【欧美经典音乐】门德尔松《春之歌》弦乐
“Lieder ohne Worte(无词歌)”是浪漫主义作曲家门德尔松系列抒情钢琴小品,分8集共48首。
这曲轻快优雅的《春之歌》可能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
《春之歌》(Book 5, Op. 62---No. 6 Allegretto grazioso in A major(Spring Song)作于1842至1844年间。
经典音乐论文 听《春之歌》有感
听《春之歌》有感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听到这首曲子的旋律,但是在老师播放这首曲子的时候,仍然像初次听闻一样,一下子抓住了我所有的思绪,情不自禁的放下所有事情认真倾听起来,感觉所有美好的事都好像浮现眼前——青山碧水鲜花盛开的美好春景图、晚会上女士们翩翩起舞的大裙摆、瓜果丰收的喜悦……不禁好奇是怎样一个人写出了如此让人想象到一切美好的曲子。
作曲者是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出生于汉堡,是德国犹太裔作曲家,与舒曼同为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
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
门德尔松是出生在一个德国比较显赫的家庭当中,他的祖父,是当时颇负盛名的一位哲学家,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问世,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而母亲对于门德尔松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母亲是门德尔松的音乐启蒙老师,他和姐姐的钢琴都是来自于母亲。
门德尔松在自己九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公开演奏,十几岁就组织了自己的私人乐队,可以看出他的音乐才能是非常的突出的。
同时门德尔松也投身于巴赫作品的宣传当中,因为在柏林指挥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在当时的音乐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门德尔松的音乐活动是多方面的,他首先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受到欢迎,后来他担任一些歌队和乐队的指挥,并开始进行创作。
1843年他创建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对德国的音乐艺术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门德尔松的作品以管弦乐为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仲夏夜之梦》序曲、《苏格兰交响乐》和《意大利交响乐》。
作为当时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门德尔松也写了许多著名的钢琴曲。
《无言歌》便是其突出的代表,这48首短篇钢琴曲感情丰富细腻,形象具体真诚,形式简洁完美,手法朴素且极富于歌唱性。
因此非常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尽管门德尔松的作品不像贝多芬那样充满时代的气息,但他在创作中保持了严肃的态度,在尊重古典传统的同时,丰富了创作题材,完善了表现形式。
适合孩子钢琴比赛的曲子
适合孩子钢琴比赛的曲子
1.贝多芬《悲怆奏鸣曲》:这是一首表现深情的曲子,旋律优美,感情饱满,对孩子的技巧和情感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2. 肖邦《降E大调夜曲》:这首曲子恬静优美,带有浪漫主义情调,非常适合孩子展现自己的柔美和细腻。
3. 门德尔松《春之歌》:这首曲子涵盖了多种情感,如欢乐、快乐、悲伤等,孩子可以通过演奏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
4. 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这首曲子旋律激昂,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力,是一首很好的训练技巧的曲子。
5. 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这首曲子简洁明快,旋律清晰,具有典雅的气息,对孩子的技巧和音乐感受力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以上是适合孩子钢琴比赛的曲子推荐,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曲目。
而且,钢琴比赛不仅考察孩子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情感表达,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音乐,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 1 -。
春之歌钢琴独奏门德尔松1809-1847
么 这离
美开
丽了
的这
。样
的
二
伴
零
奏
零 九 年
, “
六
春
月 十 五
” 是
日
不
会
春 之 歌 钢琴独奏
名曲名画欣赏 门德尔松 (1809-1847)
浪漫主义钢琴“性格小品”的创作形式,在德 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门德尔松生活在富裕优越的环境中,可惜他过 度献身于事业,竟使他去世时也还不到四十岁。
他的一些交响音乐作品,特别是他《e 小调小 提琴协奏曲》,都是人类音乐文化的珍品。
而影响最大的则是他独创的钢琴《无言歌》。 对于音乐,门德尔松的见解与通常的看法相反。
他认为音乐与语言相比,音乐表达思想是明确无 误的,而语言是模糊不清的。
所以,他的《无言歌》虽然是没有歌词的歌,但 音乐表达的意思,在他看来,那是比有歌词还要 明白。
由于这样想,他才只为很少几首拟了标题。这几 首是《威尼斯船歌》(共三首)、《二重唱》 (《对话》)和《民谣》。其余均无标题。
船至在
歌今门
》仍德
。 受尔
欢松
迎自的己是定Fra bibliotek《标f
小 调 威 尼 斯
题 的 几 首 中 ,
在别人所加的标题的乐曲中,最受欢迎的是《春 之歌》,这也是听众很熟悉的。
欣赏这部作品要特别留意装饰 音的用法,装饰音与被装饰的 音都构成了分解三和弦,
再由钢琴的踏板将低音也融合在一起, 产生非常漂亮的和声伴奏效果。
《春之歌》曲式分析报告
门德尔松《无词歌第30首·春之歌》OP.62,NO.6之曲式分析报告(总述全曲结构,指明曲式类型)这是一个引申型(展开型)单三段曲式,进入再现段之前有连接,曲末有尾声。
----------------------------------------------(分述部分内部的论述顺序由于组织语言及行文的需要可作调整)(分述次级结构)首段是一个8+7结构的并行不等长的减缩型乐段。
(描述这一结构内的调性、和声运用情况)整个乐段调性持续在主调A大调上,和声按照T—S—D—T的模式运动,简洁流畅而富有逻辑性,为典型的呈示型和声手法;(交待下一次级结构的终止式)第一乐句在第8小节处停留在V6 5上作半终止,第二乐句在第14至15小节由K6 4—V7—I形成收拢型的全终止;(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描述)整个乐段的旋律呈波浪型,富有歌唱性,伴奏织体以八度和声音程加倚音性的上行分解和弦构成,使音乐具有了明快、活跃的形象特征。
(分述次级结构)中段是一个20小节的不可分句乐段,但从材料的运用来看又可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
(依次交待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延续前一乐段的材料是2+2的乐节重复。
第二阶段引用前乐段的材料加以展开,以顶针句法形成了2+2+2+2的四个乐节。
第三个阶段材料接近第一个阶段,前4形成了一次不完满的全终止,后四小节为补充终止部分;(描述这一结构内的调性、和声运用情况)这一乐段从A大调进入,在22小节处转入属调E大调,直至34—35小节由V7—I结束本乐段。
和声上以正格进行为主,较前一乐段省略了下属功能的使用,使整个和声进行显得更为紧凑。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这一乐段的对比因素主要体现在调性及材料的展开方面。
(分述次级结构)连接段是一个从材料上可分为7+7的过渡性段落,前7小节引用前面的材料作动机性的发展,后7小节以十六分音符作类似华彩性的展开从而顺利引出再现段;(描述这一结构内的调性、和声运用情况)整个这一段落从E大调进入,随后在40小节处转入A大调(主调),在和声运用上,重新纳入下属功能组和弦,并频繁的使用了到二级、四级上的离调和弦,使得这一段落的和声富有动力性。
《春之歌》作品分析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出生于汉堡,是德国作曲家,与舒曼同为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
门德尔松的音乐活动是多方面的,他首先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受到欢迎,后来他担任一些歌队和乐队的指挥,并开始进行创作。
1843年他创建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对德国的音乐艺术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门德尔松的作品以管弦乐为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仲夏夜之梦》序曲、《苏格兰交响乐》和《意大利交响乐》。
作为当时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门德尔松也写了许多著名的钢琴曲。
《无言歌》便是其突出的代表,这48首短篇钢琴曲感情丰富细腻,形象具体真诚,形式简洁完美,手法朴素且极富于歌唱性。
因此非常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尽管门德尔松的作品不像贝多芬那样充满时代的气息,但他在创作中保持了严肃的态度,在尊重古典传统的同时,丰富了创作题材,完善了表现形式。
他的作品把浪漫主义的特点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既带有古典主义作品的严谨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格。
创作风格素以精美、幽雅、华丽而著称,被誉为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门德尔松被认为是继贝多芬之后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长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对德国、捷克以及斯堪的那维亚的民族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门德尔松的主要作品有:五部交响曲(以《第三(苏格兰)交响曲》、《第四(意大利)交响曲》最著名)、七部序曲(以《仲夏夜之梦》》、《芬格尔的洞窟》最为著名)、《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合唱作品有清唱剧《圣保罗》、《耶利亚》、《耶稣基督》、9首诗篇歌、9首经文歌;戏剧音乐有歌剧、戏剧配乐;室内乐二十余首;钢琴作品有随想曲2首,前奏与赋格6首,无词歌6首。
管风琴作品9首以及几十部歌曲与主调合唱曲。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4/4拍。
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欣赏: 《仲夏夜之梦》
单击喇叭播放
(2) 合唱作品: 清唱剧有:《圣保罗》(1834-1836)、《以利亚》(1846-1847)、《耶稣基 督》(未完成,1847); 交响康塔塔《颂赞歌》(1840,有人称之为第二交响曲);九首诗篇歌; 九首经文歌。
(3) 戏剧音乐: 歌剧有:《卡马秋的婚礼》(1825)、《儿子与陌路人》(1829)、《洛雷利》 (未完成,1847);戏剧配乐有《安提戈涅》 (1841)、《第一个瓦尔普吉斯 之夜》(1831,1842)、《仲夏夜之梦》(1843)、《阿塔利亚》(1843-1845)、 《俄狄浦斯在科洛纳斯》(1845)。
主要作品
(1) 乐队: 五部交响曲(第二为交响康塔塔《颂赞歌》,作于1840年,第三为《苏 格兰交响曲》,作于1842年,第四为《意大利交响曲》,作于1833年,第 五为《宗教改革交响曲》,作于1830年); 序曲有:《仲夏夜之梦》(1826)、《赫布里底群岛》(1830-1832,又名 《苏格尔山洞》)、《平静的大海和幸福的航行》(1828)、《美丽的梅露西 娜传奇》(1833)和《吕伊· 布拉斯》(1839); 钢琴协奏曲有:《G小调》(1831)、《D小调 》(1837); 双钢琴协奏曲 有《降A大调》(1824) 《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44)。
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
《仲夏夜之梦》,《e小调小提琴协奏 曲》,《A小调第三交响曲》等
生平
费利克斯· 门德尔松1809年出生于汉堡一个犹太家庭。祖父是哲学家摩 西· 门德尔松,父亲是成功的银行家,费利克斯在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 中成长。母亲是钢琴家,他的钢琴启蒙课就是母亲教的。姐姐范尼· 卡西里 (1805-1847)是一位在钢琴和作曲方面的可造之材,而且是费利克斯珍贵的 挚友。 费利克斯· 门德尔松是钢琴神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 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 16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 20岁时他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 作品。这是1829年,演出地点为柏林歌唱学院。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 指挥家。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品欣赏: 《春之歌》
单击喇叭播放
视 频 欣 赏
《婚礼进行曲》(单击画面播放)
视频欣赏
《春之歌》(单击画面播放)
视频欣赏
《仲夏夜之梦》(单击画面播放)
THE END
作品欣赏: 《E小调协奏曲》
单击喇叭播放
(4) 室内乐: 六首弦乐四重奏;三首钢琴四重奏(1822-1825);两首弦乐五重奏(1831,1845); 弦乐六重奏(1824);弦乐八重奏 (1825);两首三重奏(D小调,1839;C小调, 1845);小提琴奏鸣曲,两首大提琴奏鸣曲(1838、1843)。 (5) 钢琴:《升F小调随想曲》(1825);《E小调回旋随想曲》;六首前奏与 赋格(1832-1837);六集《无词歌》。 (6) 管风琴:三首前奏曲与赋格(1833-1837);六首奏鸣曲(1839-1844)。 (7) 歌曲与主调合唱曲:十套钢琴伴奏的歌曲;十一套主调合唱曲。
评价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 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 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缥 缈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门德尔松作为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的才华得到了玛利· 比戈(在巴黎)、 路德维希· 贝格尔、莫舍莱斯等钢琴老师和策尔特(1817年在柏林教他作曲)的鼓励。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的风格温柔舒适、 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 他创作的《芬格尔山洞》、《第一钢琴协奏曲》、《无词歌》、《意大利交响曲》 《苏格兰交响曲》等都是著名的作品。
雅科布· 路德维希· 费利克斯· 门德尔松· 巴托尔迪
雅科布· 路德维希· 费利克斯· 门德 尔松· 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02.03-1847.11.04),德国犹太 裔作曲家。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 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 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 优雅、华丽著称。
作品欣赏: 《婚礼进行曲》
单击喇叭播放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
简介
浪漫派的时代,钢琴音乐的潮流是从传统的四乐章奏鸣曲,转向随意的、可长 可短无拘无束的独立曲式,包括各种舞曲、组曲、夜曲、即兴曲、变奏曲、叙事曲、 谐谑曲以及标题诗化的钢琴曲,就像我们在舒曼、肖邦、勃拉姆斯乃至李斯特的作品 年表上看到的那样。虽然这批浪漫派精英也多少都写过几首传统的奏鸣曲,但他们的 钢琴音乐的主体部分或者说精华部分,显然不是建立在传统奏鸣曲之上的。仅是这一 点就跟贝多芬和舒伯特有所差异了。通常这也被认为是古典派和浪漫派的一道分水岭。 而这道分水岭,最初就是出现在门德尔松的键盘上。他的钢琴作品不很多,《无词歌》 要算代表作了。 陆续写了15年的《无词歌》,分为八卷出版,每卷各是六首,加起来总共48首。 都不长,但每一首都有歌唱性旋律及其伴奏,都是完整的歌曲形式,名副其实的“无 词歌”,精致、隽永、妩媚可人且富创意。
艺术成就
在创作上,首创了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它指的是那种伴奏音型衬托下,旋律如歌的钢琴小品,像日记一样把日 常感受记录下来;他对标题交响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 《苏格兰交响曲》和《意大利交响曲》,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 音乐既含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 协奏曲》具有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表现生活中明朗的一面,是举世公认的精 品。 在音乐的启蒙运动上,门德尔松使被人们遗忘了几乎一百多年的作品——巴赫 的《马太受难乐》重放光芒,这是音乐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此人们开始重新 认识巴赫。 在音乐教育上,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为后来德国 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岁时,一位特别温柔、娴静、纯朴、漂亮的法兰克福牧师的小女儿 赛西尔打动了他的心,他们结为了夫妻。美满的婚姻使门德尔松以极大的热 情投身工作,尽管他身兼数职,社会活动繁多,可音乐创作源源不断:歌曲、 奏鸣曲、序曲、协奏曲、交响曲…… 永恒的幸福是没有的,门德尔松敬爱的姐姐芳妮在一次指导家庭音乐会 的节目排练时突然全身瘫痪,几小时后飘然而逝,噩耗使门德尔松当即晕倒; 重大的打击使得他半年之后(1847年11月4日)追随胞姐而去,还不到39岁。
中文名: 外文名: 国籍: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雅科布· 路德维希· 费利克斯· 门德尔松· 巴 托尔迪 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德国 汉堡 1809年2月3日 1847年11月4日
职业: 主要成就:
音乐家
首创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 作品结合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特点 推动音乐启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