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消费函数的公式及政策含义
宏观经济学三部门经济公式
宏观经济学三部门经济公式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学科,其中三个主要的经济部门是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
这三个部门在宏观经济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并通过一些经济公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家庭部门,家庭部门是经济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拥有生产和消费的能力。
家庭部门通过劳动力提供劳动,在市场上出售劳动力获得收入,然后用收入来购买商品和服务,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家庭部门的总支出(C)可以使用消费函数来描述,消费函数的形式通常是C = C(Y),其中Y代表家庭部门的可支配收入。
这个公式表明,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取决于可支配收入的水平。
其次是企业部门,企业部门是生产商品和服务的单位,通过投入资本和劳动力来生产。
企业部门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销售商品和服务获得收入,支付成本(包括工资、原材料和设备)以及获得利润。
企业部门的总收入(Y)可以表示为总支出(E)减去净出口(NX),即Y = E - NX。
其中,总支出(E)包括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消费支出以及投资支出。
净出口(NX)表示出口减去进口。
最后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负责宏观经济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
政府部门通过征税和支出来调节经济活动。
政府的总支出(G)可以分为消费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
政府收入(T)来自征税和其他收入来源。
政府部门的公共储蓄(S)可以表示为政府收入减去消费支出,即S = T - G。
公共储蓄表示政府部门的节余资金,可以用于还债或在经济不景气时进行支出刺激。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学中的三部门经济公式分别描述了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经济中的角色和功能。
这些公式帮助我们理解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宏观经济的分析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学之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国民收入的均衡(ppt58张)
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之谜 相对收入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
消费函数之谜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现行消费函数 ( C = a + bYd )得到现实的验证。但是, 在库兹涅茨对1869-1938年的资料进行回归 分析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C = bYd , 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 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 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 来的差异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
线性消费函数(2)
APC=a/Yd+b MPC=b在图中表 现为斜率 a是基本消费部分 (自发性消费) 大于零。
C C=a+bYd
450 o
Y
线性消费函数(3)
存在自发性消费a,a为一给定常数 边际消费倾向为b,1 > b > 0,是一个常数。 平均消费倾向APC=C/ Yd =a/Yd+b 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 边际消费倾向。
讲宏观经济学
一、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
二、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
一、消费函数
与微观经济学中强调消费需求受相对价格影响不同, 决定总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宏观经 济学消费函数表述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 现期收入决定消费?还是现期收入与对未来收入预 期同时决定现期消费?如果说未来收入会对当期消 费发生作用,消费者怎样判断未来收入水平? 有关假说:凯恩斯(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说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莫迪利安尼 (Modigliani)生命周期假说(或终身收入假说) (life cycle hypothesis )、弗里德曼(Friedman) 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假说等。
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表达式
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表达式
摘要:
,并按照,详细具体地写一篇文章。
最后返回格式为“
正文:
三部门经济是指由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组成的经济体系。
在这个经济体系中,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是决定国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消费函数表达式为C=20+6Y,其中C 表示消费,Y 表示国民收入。
这个公式表示,当国民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相应地增加。
这种关系反映了消费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加的倾向。
投资函数表达式为I=20-3R,其中I 表示投资,R 表示利率。
这个公式表示,当利率降低时,投资会增加。
这种关系反映了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
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取决于消费和投资。
根据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Y = C + I + G
其中G 表示政府购买。
这个公式表明,国民收入由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三个因素共同决定。
为了使货币市场出清,我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C + I + G = Y
这个公式表示,货币市场的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应,从而实现市场的均衡。
在货币市场出清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求解均衡利率和收入。
根据上述公
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Y = 20 + 6Y + 20 - 3R + G
将G 设为100,我们可以得到:
Y = 20 + 6Y + 20 - 3R + 100
化简后得:
Y = 6Y - 3R + 120
接下来,我们需要求解均衡利率R。
为了实现货币市场出清,我们需要使货币市场的总需求等于总供应。
4个消费函数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重定向自绝对收入理论)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简称AIH)——也称为绝对收入理论、绝对收入假设、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概述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消费倾向。
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种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绝对收入假说: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消费(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相对收入假说:收入的分配状况及消费者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詹姆斯·杜森贝里James Stemble Duesenberry)生命周期假说:消费者根据一生的收入流来优化一生的消费流(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持久收入假说:持久性(而非暂时性)收入水平决定消费(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的公式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是假定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数,其基本公式是:C= α + βYt(式中C为现期消费,α为自发性消费即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Yt为即期收入,βYt表示引致消费),它的基本含义是消费是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的和,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即期收入。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的主要观点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的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
第二,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
第三,边际消费倾向是正值,但小于1。
第四,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第五,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概括起来,绝对收入假说的中心是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以及边际消费的倾向递减。
相对收入假说(重定向自相对收入理论)相对收入假说(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简称RIH)也称杜森贝里的短期消费函数、“不可逆性”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相对收入假设什么是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是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杜森贝里(James Stemble Duesenberry)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提出来的。
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
第十章、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系统整体运行的经济理论。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作为消费者的家庭部门和作为生产者的厂商部门如何作出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整个经济的总需求。
第二:家庭和厂商部门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
第三: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
第四: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第十章、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两部门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两部门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体系中只存在厂商与居民户两主体的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并得到各种收入;厂商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居民户提供产量与劳务,居民户用收入购买产量与劳务。
此时,经济循环的基本模型如下:图中:⑴表示:居民向厂商提供生产要素;⑵厂商向居民提供产量和劳务;⑶厂商向居民户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⑷居民户向厂商购买产量和劳务。
三部门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三部门经济包括了厂商,居民户和政府,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表现出来,政府支出分为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与转移支付两部分,政府购买是指政府为了满足政府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换取产品与劳务为目的支出。
如各种补助金,救济金等。
政府的税收包括直接和间接税,前者是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其特点是税由纳税人承担无法转嫁,后者是对商品和劳务所征的税,它的特点是税可以转嫁,可以向前转嫁给消费者,或者向后转嫁给要素的所有者。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循环模型。
①工资利息地租利润②消费支出③税收④转移支付⑤税收⑥政府购买(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1.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规模。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⑴GDP 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同时包括劳务。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有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有答案)《宏观经济学》思考题第⼀章国民收⼊核算1、简要说明GNP与GDP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什么现在许多国家都选择使⽤GDP这⼀指标?国内⽣产总值(GDP)和国民⽣产总值(GNP)均指⼀个国家⼀定时期内所⽣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区别在于,GDP是以地域划分的,是⽣产的概念;⽽GNP以⼈⼝划分,是收⼊的概念。
西⽅宏观经济学将国内⽣产总值(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指标,原因在于,GDP确实代表⼀国或⼀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在⼀定时期内全部⽣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可以对⼀国总体经济运⾏表现作出概括性衡量,反映出⼀国(或地区)的经济实⼒,便于国际间和地区间作⽐较,为制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分析经济运⾏状况以及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2、为什么说个⼈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不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出,即建造新⼚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产经营活动。
⼈们购买债券或股票,是⼀种产权转移活动,因⽽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GDP。
公司从⼈们⼿⾥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再去购买⼚房或机器设备,才算投资活动。
3、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GNP之中?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GNP是指某个特定国家⼀定时期内⽣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如果把存货排除在GNP之外,所计得的就只是销售额,⽽不是⽣产额。
4、为什么转移⽀付不计⼊GNP之中?因为政府转移⽀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从⼀个⼈或⼀个组织转移到另⼀个⼈或另⼀个组织⼿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
5、为什么GNP中只计⼊净出⼝?进⼝应从本国购买中减去,因为进⼝表⽰收⼊流⼊到国外,不是⽤于购买本国产品的⽀出;出⼝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表⽰收⼊从国外流⼊,是⽤于购买本国产品的⽀出。
宏观经济学重点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
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
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
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
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
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
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
或者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
3.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
5.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答: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
政策含义是政府在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
如果失业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
6.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答: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和冲击的机制。
武汉大学2002—2012年宏微观经济学试题
武汉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00)一、名词解释(共六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1、机会成本2、帕累托改进3、菲利普斯曲线4、欧拉定理5、经济周期6、价格——消费曲线二、简答题(共四小题,每题8 分,共32 分)1、简述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主要因素2、运用弹性理论简要评论“薄利多销”这一传统的经商理念3、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4、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扩大财政支出会引起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所谓“挤出效应”。
这一效应的程度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三、论述题(共2 题,第一题20 分,第二题18 分)1、论述外部不经济及纠正外部不经济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的政策建议2、论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共8 小题,5 分每题)1、比较优势2、纳什均衡3、需求收入弹性4、资源配置效率5、自然垄断6、购买力平价7、乘数效应8、菲利普斯曲线二、问答题(1-4 题每题15 分,5-9 题每题10 分)1、什么是外部性?其解决的基本方法是什么?2、简述垄断竞争的三个特点。
它如何像垄断?如何像竞争?3、什么是GDP 平减指数?什么是消费物价指数?这二者有什么差别?4、请结合供求曲线图说明税收引起的福利的无谓损失5、市场中存在垄断的原因主要有哪些?6、简述效率工资理论7、公有资源与公共物品有何异同?8、在环境保护方面,经济学家的主张与积极的环保主义者的主张有何不同?9、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暂时停止营业?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退出市场?200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科斯定理2、庀古税3、需求定理4、人力资本5、竞争市场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7、挤出效应8、市场势力9、自然失业率10、公有地悲剧二、问答题(共九题,1-2 题每题15 分,3-0 题每题10 分,共100 分)1、什么是经济学的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能够解决现实经济中的哪些问题2、影响税收归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分具体情形说明税收负担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分摊情况。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1、GDP折算指数:GDP折算指数是指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即: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附: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用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LM曲线:假定m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则货币市场的均衡就是m=L=L1(y)+L2(r)=ky-hr.当m给定时,m=ky-hr的公式可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就被称为LM曲线。
由于m=ky-hr,有:y=hr\k+m\k 或r=ky\h-m\h。
3、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前者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
后者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4、流动性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有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种情况成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性偏好陷阱。
”5、功能财政: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
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
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
6、利率效应: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7、加速原理: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称加速数,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称为加速原理。
8、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_重点讲义(绝密)
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第二节收入与消费第三节价格与消费第四节效用第五节影响消费决策的其他因素第三章消费者的储蓄决策第一节预算约束与储蓄第二节储蓄的其他动机第三节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第四节高储蓄的原因第四章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及其主要类型和方式第二节投资收益第三节投资风险第四节流动性与税赋第五节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一节劳动供给决策第二节劳动供给决策的扩展第三节人力资本与教育第四节家庭规模决策与长期劳动供给第六章消费信贷第一节消费信贷及其主要种类第二节消费信贷的作用第三节消费信贷的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四节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下篇:宏观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第七章消费函数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第二节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第三节持久收入假定第四节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以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理论的简单评价第八章消费需求第一节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第二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第三节消费模式选择第九章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第二节经济周期与宏观消费政策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消费政策第十章消费结构第一节消费结构的含义第二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消费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第十一章消费方式第一节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第二节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其意义第十二章消费者保护第一节消费者权益的内涵第二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思考题一、简答题(回答要点,无需展开论述。
)1、若消费函数为C=0.85y,则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分别是多少?消费函数指的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可记为c=f(y),c代表消费函数,y代表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c表示消费增量,△Y 表示收入增量,MPC=△c/△Y。
则MPC=0.85。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
MPC+MPS=1,所以MPS=0.15。
.2、简述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及意义。
1957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100年的资料作出了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通货膨胀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这条曲线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浦斯曲线就成为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使其在经济政策方面具有了更一般化的意义。
3、什么是有效需求?简述凯恩斯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有效需求是指预期可给雇主(企业)带来最大利润量的社会总需求,亦即与社会总供给相等从而处于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
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
4、简述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的政策工具。
因素:1、公众收入对消费倾向的总体影响;2、物价变动情况;3、经济发展和体制变动情况;4、存款和现金比例的变化;5、信用开展程度。
主要有4种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2,再贴现率,3,改变法定存款准备率,4,选择性政策工具及其他政策工具。
5、简述经济增长极限论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
最基本的观点是:1970年以后,人口和工业仍维持着指数增长,但迅速减少的资源将成为约束条件使工业化不得不放慢速度。
工业化达到最高点后,由于自然顺延,人口和环境污染还会继续增长。
但由于食物和医药缺乏引起死亡率上升,最后人口停止增长,致使人类在2100年之前崩溃。
经济学概论(第十章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2、均衡产出(收入)与总需求 概念: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成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均衡:是指一种不再变动的情况。 公式:y = c + i
• y、c、i都是小写字母,分别代表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 收入。
• c、i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 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国名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 和投资。
• 西方学者认为,更精确地表示投资和利率关系的曲线,是投资 的边际效率曲线。
4、投资函数
投资函数 i = i (r)=e-dr
三、投资乘数 1、投资乘数的含义
乘数是指由总支出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 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总支出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2、投资乘数的形成机制 乘数大小决定
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在西方经 济学中有时被称为凯恩斯定律。其原因是1929-1933年大萧条,使得需求增加时,社 会成本和价格大体不变。凯恩思定律被认为是适用于短期分析,即分析的是短期收入和 就业如何决定。价格粘性 ❖ 假设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未零。这样,GDP、NDP、NI和PI就都相等。
• 前者为均衡条件,即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两者 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而后者所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 储蓄式根据定义而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
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
三、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有政府起作用的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从总支出角度看,包括 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而从总收入看,则包括消费、储蓄和税收, 这里的税收,是指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以后所得的净纳税额。因 此,加入政府部门后的均衡收入应是计划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 和,同计划的消费、储蓄和净税收之总和相等的收入,即: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资料
1.国民生产总值GNP:即国民总收入GNI,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国境内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国家统计局定义: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NP是个收入概念GDP是个生产概念3.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不重复出售、转卖或进一步加工)4.支出法(最终产品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I+G+X-MC:消费,居民支出,占GDP一半以上。
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
I:投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
G:政府购买: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
X:出口M:进口X-M: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
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
5.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
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净投资: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
6.国民收入(NI):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7.个人收入(PI):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8.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GDP的大小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人均GDP代表了国家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人均NI、尤其是DPI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切实的富裕程度9.两部门经济假设:I=S 三部门经济假设:I=S+(T-G) 四部门经济假设:I=S+(T-G)+(M-X+Kr)*T=政府净收入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S=居民私人储蓄(T-G)=政府储蓄(M-X+Kr)=外国对本国的储蓄10.名义GDP(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五章 消费函数与投资函数
5-1.消费函数 5-2.投资支出
5-1.消费函数
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短期消费函数 C=C0+cY C=βY
长期消费函数
“棘轮效应”——上去容易下来难 “示范效应”——从众 收入越高消费也会相应提高,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减少
C C=C0+cY
C=βY
Y
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二、投资支出
厂商从现有资本存量向合意资本存量的调整 I = λ(K’- K-1)= λ(aY/rc - K-1)
投资支出Biblioteka 三、投资支出实际影响因素1、当前产出水平 2、对持久产量的预期 3、利率 4、信贷规模等
三、持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持久收入 Yp = θ Y+(1-θ )Y-1
预期以后的收入是当前收入与过去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C = cYp
消费函数
政策含义——短期收入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很有限。
5-2.投资支出
一、资本投入量的均衡条件
资本收入=总租用成本 设社会总产量水平为Y 合意的资本存量为K’ 则 其中 K’·rc = a ·Y a——资本收入系数 租用成本rc
把收入均匀地用于整个生命过程的消费,预期的终身收入 越多,则平均每年消费也将越多。 终身收入 消费函数 = 工作年数WL ·年收入YL C= (WL·YL)/NL
NL——寿命(生活年数)
如考虑财产收入WR
消费函数
C = a·WR+ c·YL
a——财产的边际消费倾向 一辈子的消费=一辈子的财富(财产+收入)
3凯恩斯的消费理论5.9
2. 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在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 重,其公式为
MPS=ΔsΔy(3-11) 如果收入与储蓄增量极小,上述公式可写成 MPS=dsdy(0<MPS<1)(3-12)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of saving, 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其公式为
项目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 消费函数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 理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与收入同方向变 动,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 没有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被称为消费函 数或消费倾向。
1. 消费函数的公式表示
消费函数的公式为 c=c(y)(3-4)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消费函数的一 般公式为 c=a+by (a>0,0<b<1)(3-5) 其中,a为自主消费,即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收入为零时, 消费也要进行。
消费依次增加到10 850元、11 600元、12 240元、 12 830元和13 360元。这就是说,收入增加时,消费也 随着增加,但增加得越来越少。在表中,收入依次增加1 000元时,消费依次增加890元、850元、750元、640 元、590元和530元,能够看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 倾向呈现递减趋势。
由于储蓄被定义为收入和消费之差,所以存在下述三方 面的关系。
(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等于收 入,由以下计算可得出:
c=a+by s=-a+(1-b)y c+s=a+by-a+(1-b)y=y
同时,两函数的互补关系可以通过图3-7来反映。当收入 为y0时,表示收支平衡,即消费支出等于收入,储蓄为零。 E点是45°线和消费曲线c的交点,表示收支相抵。在E点左方, 消费曲线c位于45°线之上,表明消费大于收入,因此,储蓄 曲线s位于横轴下方,储蓄为负值;在E点右方,消费曲线c位 于45°线之下,表明消费小于收入,因此,储蓄曲线s位于横 轴上方,储蓄为正值。
宏观经济学总结重点第六版高鸿业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家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支出法:GDP=C+I+G+(X-M);收入法:GDP =工资+租金+利息+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消费价格指数CPI 是一组相对固定的的商品和劳务的当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的比值。
GDP 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均衡产出或收入。
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的意愿支出。
消费函数表示支出和影响支出的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短期内,居民的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居民的消费支出增加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即:c= c (y) 边际消费倾向MPC= ∆c /∆y = dc/dy (0<MPC<1);消费函数:c =α+βy ;APC= +β 则:APC>MPC 且APC+MPC=1; →0,所以APC →MPC储蓄函数 s=y –c → s=y –α–βy= -α+(1-β)y APS<MPS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1.利率(收入效应:利率↑→利息增加→认为自身富有→储蓄↓ ;替代效应:利率↑→储蓄↑)2.价格水平:通过实际收入;注意收入上升忽视物价上升以为自身富有的货币幻觉。
3.收入分配:越公平,APC 越大。
4.社会保障制度:越完善,消费意愿越强,MPC 越大。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政府购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其值为1。
资本边际效率MEC 是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简述消费函数的公式及政策含义
简述消费函数的公式及政策含义简述消费函数的公式及政策含义消费函数公式:C=α+βY d Y d=Y-T+Tr∴C=α+β(Y-T+Tr)C为消费,α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为边际消费倾向,Y d 为可支配收入,Y为名义收入,T为税收,Tr为政府对个人的可转移支付。
政策含义:要扩大消费,①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②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③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
④减少税收或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⑤增加政府对个人的可转换支付。
发哥的答案:一、扩大消费的理论基础C=a+ Y d=Y-T+T rC=a+b(Y-T+T r)Y d ---可支配收入Y----名义收入 T----税收T r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b---不及消费倾向二、扩大消费的理论逻辑(一)增加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扩大有效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名义收入、税收(政府与企业、个人的初次分配)、政府转移支付(财政再分配);(二)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影响因素分析:收入分配差距(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影响)、社会保障力度;三、政策含义(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影响路径:(二)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影响路径:(三)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
影响路径:(四)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扩大就业,支持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等政策。
影响路径:(五)完善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需求。
影响路径:(六)同时,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
大力支持粮油、蔬菜、棉花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稳定化肥、煤炭、成品油等供应,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影响路径:(七)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或减税影响路径:。
消费函数公式
消费函数公式消费函数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消费者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行为。
消费函数可以用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决策,预测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以及评估政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费函数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消费函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C = f(Y)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
消费函数描述了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它表明,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取决于其收入水平。
消费函数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正斜率:消费函数通常具有正斜率,即消费支出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这意味着收入增加时,消费者愿意花费更多的钱购买商品和服务。
2.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函数的斜率递减,即消费支出随着收入增加的速度递减。
这意味着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花费的金额会逐渐减少。
3. 收入消费曲线:消费函数可以用来绘制收入消费曲线,该曲线表明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支出。
收入消费曲线通常是上升的,并且斜率递减。
消费函数在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 收入预测:通过分析消费函数,可以预测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支出。
这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预测市场需求非常重要。
2. 价格变动分析:消费函数可以用来分析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通过观察消费函数的斜率变化,可以评估价格变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3. 政策评估:消费函数可以用来评估政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例如,通过分析消费函数,可以评估提高个人所得税率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4. 储蓄率分析:消费函数可以帮助分析个人的储蓄行为。
通过比较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差额,可以评估个人的储蓄率。
消费函数的研究对于理解消费者行为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市场需求、评估政策效果,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因此,消费函数是经济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概念。
通过深入研究消费函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行为,并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消费函数是描述消费者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行为的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消费函数的公式及政策含义
消费函数公式:C=α+βY d Y d=Y-T+Tr
∴C=α+β(Y-T+Tr)
C为消费,α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为边际消费倾向,Y d 为可支配收入,Y为名义收入,T为税收,Tr为政府对个人的可转移支付。
政策含义:
要扩大消费,①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②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③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
④减少税收或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⑤增加政府对个人的可转换支付。
发哥的答案:
一、扩大消费的理论基础
C=a+ Y d =Y-T+T r
C=a+b(Y-T+T r)
Y d ---可支配收入 Y----名义收入 T----税收T r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b---不及消费倾向
二、扩大消费的理论逻辑
(一)增加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扩大有效需求;
影响因素分析:名义收入、税收(政府与企业、个人的初次分配)、政府转移支付(财政再分配);
(二)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影响因素分析:收入分配差距(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影响)、社会保障力度;
三、政策含义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影响路径:
(二)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影响路径:
(三)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
影响路径:
(四)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扩大就业,支持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等政策。
影响路径:
(五)完善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需求。
影响路径:
(六)同时,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
大力支持粮油、蔬菜、棉花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稳定化肥、煤炭、成品油等供应,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影响路径:
(七)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或减税
影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