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教案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二)例题一教材解读:这一内容是从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移过来的,与上册画垂线有一个知识上的呼应,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几何体的基础上学习的,难度不大。

例1教学从3 个不同的方位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能想象识别相应的图形,进而画出三个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图形。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教科书13页例1,练习四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几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而画出三个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图形。

2、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并能画出三个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图形。

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预习:教师准备好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学生准备好立方体模型、方格纸、铅笔。

让有设计(航模、小制作、小发明)爱好者介绍他们的图纸,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观察物体》这一知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师:当卞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出示图片)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生:方便全面观察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探索新知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令小丽你能想彖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一、单元教学内容观察物体(二)P13——P16二、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物体,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4、在观察、操作和验证等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在“搭一搭”的具体活动中,用拼摆小正方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5、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用连一连、画一画、摆一摆等形式解决问题6、在拼摆、观察等数学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力7、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物体,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能在“搭一搭”的具体活动中,用拼摆小正方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四、单元教学安排观察物体(二)……………………………………………………2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P13——P14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在拼摆、观察等数学活动中,提高推理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难点: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时,体会看到的面数与物体的个数的不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一座庐山,为什么世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师生交流后明确: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

这里,诗人是从不同位置对实物进行观察。

2、出示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立体图形。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3篇

班级活动计划方案1. 引言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为我们的班级制定一个全面的活动计划方案,以确保每个学期都有具有意义且有趣的活动。

2. 活动目标和目的活动的目标是通过促进班级的交流、合作和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和创造力。

本次活动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积极有意义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动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活动安排3.1 活动一:班级联谊会时间:每学期开始的第一周地点:学校室内或户外场地我们将组织一场班级联谊会,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相互了解和交流。

活动内容包括座谈会、互动游戏和团队建设活动。

这将为新入学的学生们提供一个融入班级的机会,同时也是老生们交流感情和分享心得的平台。

3.2 活动二:班级篮球比赛时间:每学期中期地点:学校体育馆班级篮球比赛将是一个有竞争性和团队合作的活动。

学生将组成自己的队伍,并通过篮球比赛展示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这将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体育精神,并加强团队间的沟通与合作。

3.3 活动三:社区志愿者活动时间:每学期末地点:当地社区作为一个班级,我们将组织一次社区志愿者活动,去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我们将参与社区清理、义务劳动或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使学生们学会关心他人,并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3.4 活动四:班级文化沙龙时间:每学期末地点:学校教室或多功能厅班级文化沙龙是一个为学生们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

我们鼓励学生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音乐、舞蹈、绘画、摄影、诗歌等才艺。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才艺的培养和分享,也能增加班级的文化氛围,加强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4. 活动筹备和执行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安排场地、联系人员、统筹资源和活动宣传等工作。

每个活动的具体安排和执行将由相应的小组成员负责,确保活动流程的精确和人员的安全。

5. 预算和资源为了支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制定合理的预算,并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申请赞助或筹集捐款。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案(1)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案(1)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案(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观察物体一》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建立了空间观念,对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观察物体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很好地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物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提高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不同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片和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并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从哪个角度观察到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更多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不同特点,并板书重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二)》教案

《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用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形状。

2.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教学过程]:开场: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我们一块来背诵一下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同样是庐山,会出现横、侧、远近高低这么多景象呢?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出来的景象就各有不同。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继续学习一下《观察物体》。

板书2、下面请同桌两人拿出正方体摆出屏幕上的样子,然后观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预设:生:我看到了两个面,分别是前面和上面师:嗯,很好。

同学们还有和他不同的答案吗生:我看到三个面(一个面)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生:老师我发现我的位置不同,我看到的面的数量也不同,我在前面看时只能看到一个面,我斜着看时能看到三个面。

师:你真棒,都知道变换位置来观察物体了,请坐。

(2)、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的面吗?预设:生:不能师:为什么生:因为如果我看到它的前面就看不到他的后面,看到它的左面就看不到右面,看到上面就看不到下面。

所以找不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的面。

同学们同意我的观点吗?同意师:你说的真完整,好,请坐。

(3)、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生:三个师:是的,我们最多能看到一个物体的三个面。

3、现在我们规定,在观察物体时,摆出来的物体正对着你们自己(观察者)的面叫做前面,从你们(观察者)的左手边看到的面叫左面,你们(观察者)从上往下看到的面叫上面。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案(6)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案(6)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案(6)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主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感受物体的形状,提高学生观察物体和空间思维的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以及利用直观物体进行空间想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体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对各种物体有所接触。

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仍需培养,特别是在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方面。

此外,学生的几何知识还不够系统,对一些基本几何体的认识尚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增强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

2.使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3.培养学生利用直观物体进行空间想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利用直观物体进行空间想象,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物体,加深对几何图形和空间观念的理解。

2.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观察物体,提高空间想象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2.准备相应的图片和视频,展示物体在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物体,如文具盒、书包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形。

引导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简单几何体的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它们的三视图。

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认识到几何体的三视图与实际物体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几何体的三视图,让学生尝试还原它们的真实形状。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观察物体二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观察物体二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观察物体二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观察物体二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体会提高观察物体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观察物体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测、试验、分析、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全面观察物体的观念,体会从单一角度观察物体所得的结果是不全面的。

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渗透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做事原则,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使学生体会到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孤立。

3、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5、德育渗透:通过观察物体,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全面、辨证的看待问题、事物和人物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学生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进而形成不健全的思维方式。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过观察物体来认识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通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操作,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这些能力。

但在观察物体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观察不细致、不够全面的问题,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物体,认识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操作法: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印有不同的物体形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全面、细致地观察物体。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每组选一个物体,用小卡片记录下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2. 描述几何体的特征: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观察和描述几何体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其形状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准确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简单几何体模型、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2. 新课:讲解观察物体的方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几何体的特征,举例说明,让学生充分理解。

3. 活动与实践:分组进行观察、描述几何体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合作意识。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观察物体(二)2. 主要内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几何体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3. 重点:观察和描述几何体的能力4. 难点: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几何体的特征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提高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些复杂的几何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 实践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课件、不同位置拍摄的警车照片、相机一台。

学生4人一组围桌而坐。

学具:教材、玩具警车每组一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隆重地向你们推荐一位老朋友,你能猜出他是谁吗?(出示老师的背面照)。

请几个同学猜一猜。

究竟和小朋友想的是不是一样呢?好,接下来咱们就来揭开谜底,一起数,1、2、3。

(李老师),老师向大家挥挥手,说同学们。

师:你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时,才敢下结论?生1:正面看得清。

生2:看后面不好辨认。

师:同是一个老师,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生:我站在他后面,就看到他后面的样子,站在他侧面就看到他侧面的样子,站在他前面,就看到他前面的样子。

师:答得真棒!掌声鼓励。

师: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老师的样子也就不同。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运用多媒体逐一出示了老师的背面、侧面以及正面的照片。

利用小朋友的好奇新和好胜新,让他们猜一猜,这个班上的同学是谁?在游戏似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尽管是同一个人,但因为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二、小组活动,观察学具(一)本位观察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你们最喜欢的警车玩具,你们喜欢吗?现在请每一组的小组长来拿警车。

让警车的车头对着黑板放好。

师:现在比一比哪组的同学坐得最好。

2、好,现在请你轻轻地告诉警车里的警察叔叔,你坐在警车的哪个位置?然后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教案)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3页至第14页例1、例2以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拼摆的立体图形形状不同,但从同一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拼摆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二、新授:(一)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1、出示1个正方体师:这是什么图形?从前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从左面看呢?上面呢?师: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都是1个正方形,说明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形状怎样?(相同)2、师:刚才我们观察了1个正方体,现在老师再拿一个正方体,(逐一拿出3个正方体示范摆)猜测一下,用4个小正方体摆出的这个物体,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形状相同吗?(不相同)3、验证:是不是像大家猜想的这样呢?我们可以验证一下请你们用4个正方体摆出这个物体,再分别从前面、左面、上面拍照4、分组活动:从前面、左面、上面分别拍照,组内交流,展示5、汇报:从前面拍的:师:这张图片,是从哪面拍的?观察:从前面拍到的是什么形状?这个长方形里面有几个小正方形?对比:(再出示一张从前面拍的)都是从前面拍的,为什么不一样呢?你觉得从哪个角度去拍才准确呢?师:看来我们拍照时,站的位置要正对,视线要与观察的平面垂直,这样拍出的图片才准确。

从左面拍的:师:从左面拍的,谁来展示一下?请看,他是不是拍的左面?拍得准确吗?从左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两个小正方形横着拼成的长方形)从上面拍的:从上面拍的,谁来展示?拍得准确吗?是什么形状?6、小结:刚才我们依旧从前面、左面、上面,这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还相同吗?看来我们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7、课件演示例1连线8、巩固练习:13页做一做小结: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观察哪一面,视线就要和那一面垂直。

观察物体(二)(教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观察物体(二)(教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培养学生将所学几何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生观察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如教室里的桌子,尝试描述它的三视图,并用所学知识计算桌子的面积和体积。
2.教学难点
(1)理解并描述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三视图。
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准确地描述出它的三视图。例如,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地描述一个复杂物体的三视图,如组合物体。
7.几何语言的表达: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准确的数学词汇和术语来描述物体的三视图,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基本的几何概念和术语,如点、线、面、体等。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三视图、描述三视图、空间想象力、几何思维、实际问题解决、几何图形的识别和分类以及几何语言的表达。下面我们通过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来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运用观察物体的技能的?”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4)几何思维:学生需要培养几何思维,学会用几何语言和符号来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5)实际问题解决:学生需要学会将所学的几何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6)几何图形的识别和分类: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能够识别和分类常见的几何图形。
(7)几何语言的表达: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准确的数学词汇和术语来描述物体的三视图,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如何描述物体的三视图这两个重点。对于描述三视图的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的内容主要包括利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描述简单几何体的特征,了解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等。

这一章节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为后续学习几何体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知识,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但部分学生对三维空间的概念理解尚浅,空间想象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几何体的三视图概念和画法尚不熟悉,需要在本章学习中加强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能够描述简单几何体的特征,了解并绘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描述简单几何体的特征,了解并绘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三维空间的概念理解,以及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以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图片,以及几何体的三视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如书本、地球仪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图片,如正方体、长方体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几何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描述该几何体的特征。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案(2)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案(2)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教案(2)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二章《观察物体二》主要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形状,了解并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和几何体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同一个物体或几何体。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同一个物体或几何体。

2.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并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同一个物体或几何体。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探索问题。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物体和几何体的形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模型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准备几何体模型,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不同角度的形状。

3.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物体和几何体的形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几何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和几何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它们的形状是否相同?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形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doc

学生动手做。

师巡视。

(1)师:请看屏幕这是 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 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 察,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玉家湾中心小学 主备人薛涛娟观察物体(二)新授 第一课时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1.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 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 方体进行拼搭。

知识链接 教具学具立方体模型、方格纸。

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学 教 过 程一、 情境引入。

1. 出示汽车图片2.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 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 么多张照片呢?3. 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

(板书题目: 观察物体)二、 探索新知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生:方便全面观察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 的。

学教过程课后作业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1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1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1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师总结: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1.教材第13页“做一•做” o(1)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连一•连,再在小组中交流。

达标检测(2)教师:如果从物体的右面观察,看到的图形会和从左而看到的图形一样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教材第15页的第1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在口常的生活课堂小结学习中,大家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多角度思考的思维模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观察物体(二)课程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观察物体(二)课程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观察物体(二)课程设计课程背景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二节课,主要内容是关于观察物体的延续,进一步探究物体的属性与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实验能力,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兴趣,探索自然世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运动轨迹的影响;•理解物体的颜色和材质对光反射的影响;•掌握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运动轨迹的影响;•物体的颜色和材质对光反射的影响。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实验验证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影响;•学生如何实验验证物体颜色和材质的影响。

教学内容与步骤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实验用具:玩具汽车、彩色纸片、不同材质的物体等;•准备让学生.partner文件’的问题用来讨论和总结;课堂活动活动一:实验“玩具车变大走远”1.教师将桌子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放置不同的形状和大小的物体,下层放置玩具车和浏览器;2.教师请一名学生将玩具车放在上层的物体上方,然后让该生将玩具车按照不同的路径往下滑落,记录下玩具车的滑落距离;3.教师邀请另一位学生重复以上步骤,但将玩具车改变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记录下玩具车滑落的距离;4.学生自行设计其他实验,测试不同形状和大小对运动轨迹的影响。

活动二:实验“颜色和材质的光反射”1.教师请学生拿出彩色纸片、金属、塑料等不同材质的物体;2.教师让学生将这些物品放在室内/室外不同的位置,观察它们颜色和材质对光反射的影响;3.学生自行设计其他实验,测试不同颜色和材质对光反射的影响。

活动三:总结归纳1.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因素会影响物体的运动轨迹?什么因素会影响物体的光反射?2.让学生归纳总结以上实验,形成总结报告并在partner文件中一起讨论。

《观察物体(二)②》(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观察物体(二)②》(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简短介绍物体观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物体观察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物体观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物体观察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物体观察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物体观察案例分析(20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体的空间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能够培养细致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在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找出物体的规律,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后,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对于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和引导。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物体观察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物体观察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二》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二》教案
(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画一画,比一比。
(1)学生按例2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2)比一比:上面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P1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四
四、课堂总结




观察物体
判断
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和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否相同




重 、难点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准 备
媒体应用、图片
教 学 过 程 及 思 路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2视图。 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提示: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二、自主学习 质疑释疑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三、合作探究 突出重点 ——学习例1。
重 、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册第二单元单元题目:观察物体(二)
课题
观察物体(1)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境、条件、问题学生都十分熟悉,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二、学习新课
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40+56=56+40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
(88+104)+96=88+(104+96)
(2)比一比:上面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合作探究
独立完成画一画、摆一摆
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做一做
2.练习四
独立完成练习
练习巩固学所知识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2)
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独立思考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提示: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画一画,比一比。
(1)学生按例2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难点
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通过对例1的图形的展示以及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很容易理解本节学习内容,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巩固练习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
(2)P13做一做。
按要求观察文具盒
独立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加深记忆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过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重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例2视图。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18页下面的“做一做”1
2.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有利于培养符号感为以后正式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三、巩固练习
1.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验算:(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用“凑十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3)教材练习五
独立完成练习,全班集体订正
既巩固了新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用符号表示。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二、学习新课
(一)自主学习质疑释疑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c=a+(b+c)
教学反思
学生自由发言。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面 上面 左面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
教学反思
第八册第二单元单元题目:观察物体(二)
课题
观察物体(2)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主动参与学习。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后
左右
从同一位置看不同的物体,形状不一定是不同的
教学反思
第八册第三单元单元题目:远算定律
课题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二)合作探究突出重点
学习例1。
1.出示视图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分组操作)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相同吗?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观察投票箱
汇报
小组合作探究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5)完成P18做一做2
学生口答
概括总结规律
(同桌轻声交流)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加法的意义。
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遵循先观察,再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再举例验证,进而发现并总结规律,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重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难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