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8《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一棵小桃树》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创作的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章通过对我儿时种下的一棵小桃树经历的叙述,暗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从而表达了对小桃树特殊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这篇文章不论是从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还是从写作借鉴上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着力提高学生自读和自学的能力。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学生默读了全文,圈点勾画过渡的词语和语句,梳理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并且能用自己的话概述,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咀嚼平淡的文字深入感悟小桃树的成长,梳理“我”的经历,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进一步体味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目标】
1.跳读文章,圈点勾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语句、叙述“我”的成长经历的语句,梳理“我”的成长经历,体会我对小桃树的特殊情感。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过程与“我”的经历,思考“我”与小桃树之间的联系。
3.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理解作者的人生思考。
【教学重点】
比较小桃树的成长过程与“我”的经历,思考“我”与小桃树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理解作者的人生思考。
【教学过程】
一、跳读文章,圈点勾画出表达“我”思想感情变化的语句、叙述“我”的成长经历的语句,并且交流跳读结果。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跳读文章,用不同的符号圈点勾画出文中表达“我”思想感情变化的语句、叙述“我”的成长经历的语句。
提示:
1.结合之前自读中对小桃树成长经历的梳理,找出在小桃树成长的不同阶段中“我”的情感是怎样的,圈点出其中能表达人们对小桃树情感的词句
【指导】
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行。”我却不大相信,执著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
埋在角落中,几乎被“我”遗忘的小桃核居然发芽了,长出了瘦小、难看、孱弱小桃树芽。它努力地长出了地面但是大家都在笑话它,就连当初给我桃子的奶奶也嫌弃它的出身是“野”的,长出来也是“没出息的”,只有我相信它能开花结果。从这段文字中可以体会到“我”对小桃树的情感:喜爱且充满希望。
通过这样的跳读整理,小桃树每一阶段的成长和“我”对它的感情就逐渐清晰了了,这样的整理也可以帮助学生关注“我”和小桃树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阅读打下基础。
2.跳读文章,找出文中叙述“我”的成长经历的语句,按时间顺序复述“我”的成长经历。
【指导】
第7段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了
第8段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蒙上了一层暮气。
第1段我闭了柴门,倚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枝条被风雨摇撼着,花一片片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它瘦了许多,昨日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太小了,才开了一次花。我再也不忍看了,我万般无奈。唉,往日我多么傲慢,多么矜持,原来也是个孱头。
第9段他们嫌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曾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撂在这里,而漂流异乡,又漠漠地忘却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
“我”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从小怀有梦想;离开山村,进城读书后,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但也增长了更大气魄,决心要干出一番大事业;长大成人后,感受到了人世的复杂,渐渐失去了当年的锐气,甚至失去了追求梦想的心气;“我”看着雨中飘摇的幼小单薄的小桃树,无奈地认识到自己是个“孱头”;奶奶对小桃树的呵护,小桃树历尽艰难却依就顽强的生命力,又让“我”看到了希望,重新振作起来。
在指导学生完成这个思考题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本文记叙的顺序,了解文章倒叙的写作顺序很重要,结合插叙这个特点,提示学生按时间顺序梳理“我”的经历,学生就会关注到“我”的情感变化实际上和“我”的成长经历是密切相关的。这样顺势就可以提出下一个问题:如何理解“唉,往日我多么傲慢,多么矜持,原来也是个孱头。”一句中的情感。由此便可以理顺作者的情感变化了。
二、小组合作,比较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和“我”的经历,说说“我”和小桃树之间的联系。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在之前阅读的基础上,运用画表格的方式比较“我”的经历和小桃树的成长之间有何异同,根据比较的结果“我”和小桃树之间的联系。
【指导】提升学生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从下几方面展开比较。
通过比较,同学们会发现“我”和小桃树在经历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成长环境都很恶劣,成长的经历也都很曲折。小桃树在院子的角落里,见不到阳光,被人遗忘、嫌弃,被猪拱折过,还险些被砍掉;“我”生长在偏僻的山村,进城后发现自己很渺小,面对世界的复杂“我”无奈而气馁,险些被挫折打掉了心中的梦想。但是二者又有着明显的不同,面对挫折的态度截然不同。小桃树不屈不挠,顽强生长;而“我”却变成了个“孱头”。
小桃树的不屈与顽强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软弱是可鄙的,在小桃树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信念,我又重新振作,也坚信小桃树中将孕育出果实。可以说小桃树教给了“我”人生的哲理:不屈奋斗,终能战胜磨难,创造美好。
三、小组交流,说说本文中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是如何运用的。
【出示任务】回忆我们在课文《紫藤萝瀑布》中学习的托物言志的手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本文中“托物言志的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指导】
介绍作者贾平凹:贾平凹,生于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他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新千年第一部长篇小说《怀念狼》已问世。2005年,获得鲁迅文学奖。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2012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2015年,获得首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16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