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作文积累(2017.8.10)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散文阅读 67 含答案 精品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香椿忆事龙立霞①一抹穿越时空带着浓浓乡村气息和童真记忆的清香在绯红夕阳躲藏西山的傍晚弥散在一座偌大的城市时,让我想到康有为的《咏香椿》:“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
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
”②最早吃到香椿芽,还是孩提懵懂无知之年。
家徒四壁,揭锅困难。
父母为一家五口生计终日奔波,困苦不堪,却收入聊聊。
但即便艰难,父母依旧会偶尔为我们兄弟三人改善膳食,做一回椿芽炒鸡蛋。
那时的鸡蛋都是土生土长的母鸡下的蛋,大多是用来孵化小鸡,放养在辽阔的田庄,待大些的时候围捕起来拿到集镇上售卖以补贴家用的。
每次做椿芽炒鸡蛋,母亲总是在盛放鸡蛋的竹篮前踱来踱去,犹豫再三,然后挑选两个形态相对小些的鸡蛋。
刚出去几步,又折回去,放下一个鸡蛋。
即便如此,鸡蛋和香椿芽在母亲充满魔法的手里,依旧色香味俱全,香溢邻里,引来猫狗围观,邻里小孩则躲在我家昏暗的柴棚角落里直咽口水,馋相可怜。
③母亲心怀宽广,待人亲善。
每每发现邻里的孩子躲在柴棚里,总会露出迷人可亲的微笑,引导他们远离那散发着枯萎腐朽味道的阴暗,然后带着喜笑颜开、兴致勃勃的他们,走进拥挤灰暗的厨房。
我则总是用极度不满的眼光打量他们,然后满心怨恨地盯着母亲。
这时母亲总会说出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如邻居一家亲,和气是福,等等。
让我怀疑她的文盲身份。
看着我们吃完香椿芽炒的鸡蛋,依旧意犹未尽不停舔舐留有余香的嘴唇的样子,母亲总是忍俊不禁,又暗自心酸,然后驱逐我们离开厨房,丢下一句让人魂牵梦萦的话:下次吧。
④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立新木楼,必先请地理先生看坐落方位,定日子,看时辰。
选一个黄道吉日,然后择一碗口粗笔直的香椿树,请两壮年趁着夜色偷偷摸摸地前往取材。
乡亲们相信香椿的灵气只有被意想不到地取材,才会完整封存在取下的香椿木里。
于是,香椿便成了整个村庄,甚至邻近村庄共有的财产,谁都可以因需取材。
这种“偷偷摸摸”便成了公认的秩序,香椿的主人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意不查,不得加以阻扰。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补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
___①__,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__②__。
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
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他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
因此,___③____。
①②③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6分)水中的溶解氧是鱼和其他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要素,煮沸过的水溶解氧含量很低,所以加了凉白开后,鱼在水中缺氧而浮上水面呼吸。
正如阴雨天鱼类浮上水面一样,①。
②。
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气压越低,水中溶解氧含量越低;温度越高,水中溶解氧含量越低;盐度越高,水中溶解氧含量越低。
白开水③,导致它不适合用于养鱼。
①(不超过12字)②(不超过22字)③(不超过12字)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6分)雾霾成因的积累说是基于雾霾形成的机理提出的。
众所周知,环境是有自净能力的。
当受到污染时,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①。
例如大气,大气的稀释、扩散、氧化等物理化学作用,②,这就是大气的自净能力。
但如果污染物累积到一定数量,③,洁净的空气就变成了雾霾空气。
①②③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6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①,就要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
尽管一些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持有不同看法,以为碳排放量与气候变化关系不大。
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②。
“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我们,你可以为减少碳排放做些什么,还告诉我们,你可以怎么做。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精品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卷2018.2温馨提示: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共22题,共150分钟。
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4.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电视剧《大军师马懿之军师联盟》因各种原因引发了热烈讨论。
有人调侃,《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片名像网游,时间线混乱,司马懿成了“妻管严”,和真实历史相去甚远。
大家争论的焦点,其实大多围绕在历史真实和艺术想象的边界问题上:是遵照历史多一点,还是创作者的想象多一点?当艺术想象与历史记载相悖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②不必追根溯源,以国内影视剧常拍常新的热门题材“三国”为例,该题材的影视剧中虽不乏优秀作品,但却往往背负着“不尊重历史”的罪名。
其实,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是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记载、民间传说、话本小说积淀而成,本就是对历史的演义,其中诸多描述早已和《三国志》等正史记载相去甚远,是否遵照历史可以说是个伪命题。
③关于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边界的问题,并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
对此,郭沫若、吴晗等前辈也曾有过经典论述。
郭沫若曾指出,历史剧的创作不能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历史作家应该是历史研究的权威,但历史剧创作又不等同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讲求实事求是,而历史剧创作是实事求似,毕竟,历史剧不是历史教科书。
吴晗则指出,历史剧既要有历史根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再从《三国演义》到一些优秀的“三国”题材影视剧,或许正好证实了这个创作逻辑。
④再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例,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一段描述:吕不韦看到质子子楚,称他奇货可居,认为子楚很有利用价值。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专题复习:作文积累汇总 11.4作文积累

2018届高三作文积累主办:苗青竹2017.11.4.鲲鹏遨翔不忘沧海(52分)尊敬的北兴俱乐部领导、队友和球迷朋友们:大家好!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厚爱、支持,培养和鼓励,没有你们不离不弃的支持,没有北兴俱乐部对我的悉心栽培,就没有我的今天,这份恩情,我时刻铭记在心!很高兴我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没有辱没作为北兴俱乐部球队队长的荣耀,带领球队为北兴俱乐部赢得了赛季冠军。
荣誉来自于你们的支持,来自队友们的团结拼博,它让我的人生充满了意义,让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有你们陪伴与支持的人生使我很快乐,我的心中满怀着对你们的感恩和对生活的感激,是你们使我拥有了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的激情与动力。
如今,我与北兴俱乐部的合同已到期,我已践行了合同中规定的所有义务与承诺,我希望大家能包容我的选择,尊重我的去留意向。
一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道路,因为这是最基本的人权。
我在北兴俱乐部已效力多年,感觉自己如果继续留在球队,无论是对球队还是我自己的发展,都会是一个局限。
北兴球队需要有新的血液来补充,以保持球队的活力与持续的发展,而我自己也需要一个新的平台来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所以我接受了南旺俱乐部的美意,此举不是要背弃培养我多年的北兴俱乐部和支持我的球迷朋权们,而是想让北兴、让我自己的事业都能有所发展,使我能继续带给球迷朋友们更多的快乐!虽然北兴俱乐部的冠军庆祝会我因故未出席,但俱乐部依然把象征冠军荣誉的戒指给了我,对北兴俱乐部的这种胸襟,这种大度与包容,我非常感激!我的荣誉是你们赋予的,我的能力是你们培养的。
我转会到南旺俱乐部后,仍会继续关心与支持北兴俱乐部的兴旺与发展,愿作北兴俱乐部与南旺俱乐部之间友谊的桥梁纽带,使两条球队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再次感谢北兴俱乐部领导、队友及球迷朋友们的支持,也感谢南旺俱乐部的接纳。
我会继续努力打好球,带给球迷朋友们更多的快乐。
祝福北兴球队、南旺球队蒸蒸日上。
祝福大家万事如意。
爱你们的大黎年月日六、经验交流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说明:(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共22题,150分。
(2)客观题用2B铅笔,主观题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文。
(9分)站在当代社会、网络时代的高点上,我们谈论传统文化,是在谈什么呢?有人说“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谈日常生活”,这种观点可以说道尽了文化、传统的本质特征。
因为,对于我们的传统来说也好,对文化来说也好,它们不过是世世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进在我们的生活的实践中,是一种生活方式。
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在谈我们的生活与头脑中的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就是在谈你我他的日常生活,更谈我们的思路、我们的风度、我们的气派……说到中华文化的玄妙处,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昆曲”。
昆曲向以“闲雅整肃、清俊湿润”的艺术品位著称,被看做是精妙高雅的传统艺术。
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戒剧艺术形式,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这本身就是传统和时尚的结合。
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曾制作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他大胆创新,并将时尚作为演出的美学标准之一,力求贴近当代人的日常审美生活,创作了美到极致的画面和舞类,让一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剧具有了符合今天审美趣味的时尚色彩,在演出时,人们感叹“太美了,美得惊心动魄,美得让人黯然神伤.……”昆曲表演中的水袖柔婉、昆腔曼妙,可谓是对这种“玄妙”美的最好解释,“罕有其匹”。
传统文化是古老的文化,它走自己的路,处处坚持自身特色,但如果要融入社会与时代的大潮,变成我们的日常生活,就要求新求异,从文化样式上、审美趣味上体现时代精神。
故宫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载体。
近年来,故宫推出的一系列“萌系”文创产品迅速蹿红,比如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建筑彩绘“秘密皇宫”与“戒急用忍”等,“故宫淘宝”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壅正:感觉自己萌萌哒》微信小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有600年历史的故宫这一古老IP推上时代的风口浪尖……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这一系列文化创意之举,改变文物仿制品素来古典、肃穆但缺少新鲜生命力的形象,切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心理,受到众多网友的认同和赞扬。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文

一、基础检测(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B.渺渺..(身体斜着坐)..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2.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C.如日中天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纵.一苇之所如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③而.又有何羡乎④虽.一毫而莫取A.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虽然B.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即使C.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即使D.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虽然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6.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古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固一世之.雄也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⑤驾一叶之.扁舟⑥渺沧海之.一粟⑦哀吾生之.须臾⑧羡长江之.无穷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8.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A.终葬于.先人之北,然后惟其所愿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为其然也A.托遗响于悲风B.石之铿然有声者C.君欲何往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

河北武邑中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论述文阅读。
①儒家士大夫的社会身份是由“士”与“大夫”构成的,他们需要承担“士”的文化创造和“大夫”的政治管理两个不同的社会职能。
②儒家士大夫首先是“士”,即从事文化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学者群体。
作为学者文人的士,他们往往要从事价值建构和知识创造。
“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者群体,并不依附于某一种具体的政治集团,故而他们秉持的思想视角、政治倾向有一定的超脱性。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政治观念、思想形态往往体现出超现实的甚至是理想主义的色彩。
③但是,儒家士人还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能够有机会进入权力核心成为“大夫”。
他们意识到,必须参与到“治国平天下”的系统,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创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
所以,儒家士大夫特别希望与封建君王展开政治合作,参与到封建君王主导下的政治体系与经世治国活动中去。
而士人一旦分享了封建君王的权力成为“大夫”后,就成为朝廷命官,进而在国家政治上承担起相应的政治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
④儒家士大夫拥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就需要承担文化创造和政治治理的不同职能。
因不同的思想视角、社会立场而拥有不同的价值理念,最终又形成了儒学内部的多元思想和不同学派。
儒家士大夫既可能因为坚持“士”的书生气而追求理想主义和价值理性,故而与君王产生矛盾、形成冲突;也可能因追求“大夫”的立功而坚持现实主义和实用理性,并在追求政治功利的过程中与君王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
由此可见,尽管儒家士大夫是思想信仰大体一致的社会群体,但由于这一群体中的每一个体对“士”与“大夫”不同社会身份的认同、不同思想视角的认识偏重,在思想观念、社会职能上的政治实践中往往会有很大差别,从而形成了内部分歧很大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派别。
儒学内部的思想形态和各学派之间的差异,根源于儒家士大夫拥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
在两千多年的儒学衍化中,出现了许多思想与学术的分野,产生了不同形态的儒学,如果追溯源头,均与“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认识偏重有关。
河北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河北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被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由于中国北方的整片土地无法割裂,中国的发展,是从边陲整合于核心,并不呈现欧洲区域内的地区性差别。
商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包括文字系统、组织力量和工艺水平,都足够使商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对各地地方性的文化发挥出相当程度的同化力量。
周代的封建制度,基本上是以贵族间的婚姻和合作,借着祖先崇拜和“天命”的观念,编织出的一个统治阶层的庞大网络。
这个过程继续进行了数百年,终于形成了周代中国上层文化同构性。
所谓“天下”,并不是真正的“普天之下”,只是不同封国城邑的居民,却还是认同于同一个文化大系统。
相对而言,虽然希腊霸权已经不在了,欧洲的泛希腊文化,也凌驾于各地的城市,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同构性。
不过,泛希腊文化的天下,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崩溃而瓦解,并没有机会继续加强一个大地区的政治统一。
而中国虽然有过春秋战国的列国形态,但由于中国文化同构性,中国自然而然会走向秦汉大一统的帝国。
西周的封建网络,经过春秋战国,逐渐转变成列国体制。
到了战国时代,那一个个国家本身的组织形态,已经非常接近欧洲近代史上的主权国家。
中国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和欧洲类似形态的出现,有将近两千年的落差。
中国列国体制,最后终于发展为秦汉帝国。
我们必须注意,到战国时代,虽然列国纷争,却隐隐中有一个“天下定于一”的观念,标志着中国地区会走向大一统的天下国家的发展方向。
相对而言,欧洲也有过罗马时代的统一。
不过,罗马帝国容许各地区的个别文化特色,它只是用武力凌驾各地的霸主。
欧洲真正的文化统一,还有待于基督教成立的公教秩序出现。
这一个公教秩序,使教权代替了帝国的皇权,也因此保存了欧洲族群林立的封建制度。
因此,在宗教改革以后,公教秩序崩溃,那些封君才得以发展出他们的主权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积累【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读】2017年全国Ⅱ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
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
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立意点拨】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
第一句可立意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方可强大;第二句可立意为思乡;第三句可立意为重视内在之美,或自信的品格;第四句可立意为人因所处位置不同,而视野、格局不同,实现的理想价值也不同。
或人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四方;第五句可立意为要敢于正视自己;第六句可立意为个人、民族、国家的自信自强。
例如,第一句和第六句的立意有共同点均是自信自强,那么考生可据此立意;可将一、四、六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视野、自强、自信等因素。
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
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
考生也可能更看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带给他的感触与思考,而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华名句化育后世的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
“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
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
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例文阅读】自是花中第一流“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的一句词,也不愧是李清照的词,写出了李清照的独特心性和不俗气质。
何必去寻求和别人一样浮华艳丽的外表,没有脂粉钗裙,我自有我的一番理想和志趣!当别的女子还在闺阁描眉画鬓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读四书五经了。
当别的女子穿针引线做女红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吟词作赋了。
当别的女字柴米油盐的时候,李清照已经牵着丈夫的手行走在金石古玩的巷尾街边了。
所以,李清照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女词人,而其他“浅碧深红”淹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中。
人和人是相同的,但是又是不同的。
在众生当中自然有大多数认可夸赞的地方,但是你是否要和它们一样呢?李清照的回答是——不要!而要有对独特自我的认可和自信!希腊神庙镌刻的铭文就是:认识你自己。
意在告诫人们,不要被外在世界所迷惑,要反求诸自己的内心,不断认识和发现自己。
发现自己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只有独特的自我才是无人能匹敌的,这与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异曲而同工。
对独特自我的认可,可以不畏惧流俗,就像李清照一样。
更可以成就一番伟业。
比如说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
当遵义会议确定了他的绝对领导地位的时候,他写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抒发的正是自己在这纷乱的时代中独特的自信!“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虽有才学,但是还是不如我辈啊!这是何等的自我肯定!坚信凭借自己独特卓越的才能,定能开拓出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有这样的自信,不是凭空中来,自然需要有获取它的途径。
《周易》里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那就是君子的不断进取!伤仲永的故事众人皆知,那么聪明的孩子泯然众人矣,实在可惜!个中原因,不外乎是恃才而不努力!每个肯定独特自我的人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就事业的君子,当是自强不息,坚贞而后才能自信的。
李清照的“不须浅碧深红色”,凭借自己的是内在的浓郁的诗书的芬芳,毛泽东的“还看今朝”凭借的是对中国形势长期的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所以,能自称第一流也不是任性而言的事情。
李清照,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就写出了这样的豪迈的句子,不由的又让人想起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么现在的人呢,是不是当也如毛泽东的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心不死,与国同疆一句句斟酌,六句诗,六种写作情境,却一样的家国情怀——不息、不忘、敢想、敢做!诗圣杜甫“名岂文章著”?我想更多的该是他沉郁顿挫背后一生不忘的忧国忧民吧,那轮故乡的明月一直萦绕心头,照亮他的长安十年,照亮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一生;易安就像她的诗一样,“自是花中第一流”,不只是缘于其早期的清丽明快,更多的则是44岁后,半生辗转飘零,写尽了国破家亡的嫠妇的愁苦,却也如马上男儿样,走出闺怨和花间,硬是在婉约中生出一些剑气,希望她生活的南宋抗恶杀敌收复失地;鲁迅的横眉冷对,更是缘于“无数的人们,无限远方,都和我有关”啊!诗人们笔底波涛,滚滚流向,这唤作“南宋”、“唐”和“中国”的土地。
不错,他们让人敬慕的背后,是那颗诗心,是那颗与国同疆的诗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先记得,眺望并且坚守。
这故乡,是家更是国。
是诗人笔底思念缱绻的墨花,是画者水墨丹青的山河,是父母妻儿,是左邻右舍,是长大之后的童年记忆……还记得海峡那边,踮着脚尖的余光中,像月光一样流淌的诗句,载着思念久久盘旋;还记得十九年守在北海牧羊的苏武,他手中高高举起的牦节,诠释着一代名臣的坚守和承诺;还记得那些如雷贯耳的科学家们,他们学成归国,不眷恋美国的高薪和实验室,义无反顾的身影成了国之脊梁……国在哪,他们就在哪,哪怕她贫困、弱小、千疮百孔。
如今呢,各种移民风暴留学热潮此起彼伏。
问及原因,躲债的、躲抓的、躲空气的、躲食物的、躲教育的……各种逃离状似乎在昭示着,这个曾经在意大利传教士窦马利眼中那么光明正大、美好耀眼的国度,现在已万劫不复无药可救。
走吧,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豆腐渣、重度雾霾、校园欺凌、学术造假,这到底是我们的现状,并非逃离的借口!可是,逃不掉的呢?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是的,逃离不是办法,它首先是一种情感上的背叛。
爱国者是绝不如此的。
他们当是面对创伤,含泪修补用心热爱。
C919首飞、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快递小哥”天舟一号上太空送货加油、量子计算机问世、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频频亮相,见证了他们——那些把青春献给了实验室,披荆斩棘风餐露宿,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科研人员,他们没有逃离,而是用自己的双手默默铸就那颗诗心,那颗让国人燃起科技自信的诗心;那个选择了田垄,脚踏泥泞俯首躬行的村官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服务农村,帮助当地改善灌溉系统、建设现代化敬老院,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把一颗诗心埋在细心耕耘的中国的大地上;那颗刚刚陨落了的数学巨星吴文俊,他说,不管一个人做什么工作,都是在整个国家、社会的支持下完成的,他98岁的生命每一天都在谱写着创新和回报……即使平凡如范雨素,一个大城市中的育儿嫂,一个别人口中的“阿姨”,也用自己的坚守和书写,传递着爱和梦想,塑造者这位伟大母亲的精神肌理。
是的,我们没有理由去逃避,而应重拾那颗诗心,用赤子情怀肩担理想和现实,用不懈努力去践行——祖国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诗心不死,与国同疆!兼济天下,不负青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中国人都很熟悉杜甫这两句诗。
当年的诗圣饱经离乱之苦,兄弟亲友星散四方,彼此音讯难通,故而思乡怀人之情愈发显得浓烈。
一流的诗歌总能引发很多人的共鸣,杜甫的忧伤属于所有的游子。
古今有别,月色依旧,千百年来漂泊异乡的游子无不对自己的家乡牵肠挂肚。
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有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故乡的每一条河,每一朵花,甚至每一片云,都那么使人魂牵梦绕。
扩而大之,对于炎黄子孙的我们而言,中国是我们共同的故乡——国与家从来都是血肉一体的。
我们绵绵不尽的乡愁的落脚点不仅仅是生养我们的村庄,也可以是江南塞北、黄河长江。
江山壮丽,文明辉煌,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因为有如此伟大神奇的故乡而自豪不已。
因为热爱,所以付出。
古往今来,为了让我们的祖国和家乡愈加富强,为了使我们民族文明的火种代代相传,有太多的英雄豪杰挺身而出,奋发图强。
他们的名字化作了天上的星辰,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比如尧、舜、禹,比如孔子、屈原、诸葛亮、王安石和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