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弹性体卤素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合集下载

热塑性弹性体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全国橡胶与橡胶

热塑性弹性体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全国橡胶与橡胶

编制说明项目名称:热塑性弹性体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计划编号:20151896-T-606编制单位:浙江三博聚合物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6年1月-2016年9月一、项目概况1、标准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5]52号)要求,由浙江三博聚合物有限公司负责,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嵊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以及宁波市石油化工行业协会参与起草《热塑性弹性体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项目计划编号为20151896-T-606,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目的和意义(1)邻苯二甲酸酯的毒性及分布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英文缩写PAEs),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子量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F)194.2到邻苯二甲酸二(十三烷基)的530.8不等。

碳链长度小于等于8的多是单种化合物,大于8的多是异构体混合物,化合物上所带的烃基的不同决定了PAEs的物化性质、毒性和环境特性。

PAEs是一类增塑剂,主要用于生产橡胶,塑料、润滑剂、粘合剂、涂料、高分子助剂、印刷油墨用软化剂及电容器油等,由于他们的兼容性和软化能力,尤其广泛地应用在软质的聚氯乙烯(PVC)产品中,使用量可达总重的50%。

其中尤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使用得最多。

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为环境激素的典型代表,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且可转移至下一代,具有致癌、致畸,破坏免疫和生殖功能毒性。

PAEs对环境的污染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其中DMP(二甲酯),DEP(二乙酯),DBP(二丁酯),BBP(丁基卞酯),DNOP(二正辛酯),DEHP(二-(2-乙基己酯)等已被美国环保署(EPA)列为首选检测污染物,欧盟也将DBP,BBP,DEHP,DNOP,DINP(二异壬酯),DIDP列为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并规定相应限值。

卤素常见的测定方法

卤素常见的测定方法

卤素常见的测定方法
1. 滴定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卤素测定方法,其中包括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等。

这些方法基于卤素离子与特定试剂的化学反应,通过滴定来确定卤素的浓度。

2. 光谱分析法:利用卤素元素的特征光谱来进行分析。

例如,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可以测定卤素的含量。

3. 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可用于分离和测定卤素化合物。

它通过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柱,利用不同物质在柱子中的保留时间差异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卤素化合物的存在。

4. 离子色谱法(IC):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测定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方法,也可用于卤素离子的分析。

它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分离卤素离子,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5. 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基于电泳原理的分离技术,可用于分析卤素离子。

它通过在毛细管中施加电场,使卤素离子根据其电泳迁移率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6. 核磁共振光谱法(NMR):核磁共振光谱法可用于分析卤素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它通过检测卤素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提供有关卤素原子环境和化学键的信息。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卤素的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多种分析技术来获得准确的结果。

卤素测试标准

卤素测试标准

卤素测试标准卤素是一类化学元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砹。

它们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监测。

卤素测试标准是指针对卤素元素进行检测和分析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卤素测试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离子色谱法、滴定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和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的测试要求和样品特性进行选择。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卤素测试方法,它利用色谱柱对样品中的卤素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测试速度快,对于大批量样品的测试具有很大的优势。

同时,离子色谱法还能够对不同种类的卤素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滴定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卤素测试方法,它通过向样品中滴加一种已知浓度的化学试剂,利用化学反应的终点来确定卤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一般的卤素测试需求。

但是滴定法对于样品的前处理要求较高,对于含有干扰物质较多的样品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卤素测试方法,它通过将样品原子化并激发产生荧光来进行卤素元素的检测。

这种方法对于微量卤素的测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适用于对卤素含量要求较高的测试场合。

除了测试方法外,卤素测试标准还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前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在采集样品时,需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样品损失,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在样品保存和前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卤素测试标准是确保卤素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障。

通过遵循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和操作程序,可以有效地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卤素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也为相关行业的监管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实际的卤素测试工作中,我们应该严格遵循卤素测试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严格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卤素检测标准

卤素检测标准

卤素检测标准卤素是指元素周期表第七族的元素,包括氟、氯、溴和碘。

卤素元素在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卤素的检测标准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卤素的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氟的检测标准。

氟是一种常见的卤素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氟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水质中氟离子的测定和氟化合物的含量检测。

水质中氟离子的测定一般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电位滴定法等,而氟化合物的含量检测则常采用离子色谱法、电化学法等。

根据相关标准,水质中氟离子的浓度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而氟化合物在食品、药品中的含量也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二、氯的检测标准。

氯是另一种常见的卤素元素,广泛应用于消毒、制氯化物等工业领域。

氯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水质中氯离子的测定和氯化物的含量检测。

水质中氯离子的测定常采用色度法、电位滴定法等,而氯化物的含量检测则常采用滴定法、电化学法等。

根据相关标准,水质中氯离子的浓度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水质标准,而氯化物在食品、医药中的含量也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三、溴的检测标准。

溴是一种重要的卤素元素,常用于有机合成、消毒等领域。

溴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水质中溴离子的测定和溴化合物的含量检测。

水质中溴离子的测定一般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光度法等,而溴化合物的含量检测则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光度法等。

根据相关标准,水质中溴离子的浓度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水质标准,而溴化合物在食品、医药中的含量也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四、碘的检测标准。

碘是卤素元素中的重要成员,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碘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水质中碘离子的测定和碘化合物的含量检测。

水质中碘离子的测定一般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法等,而碘化合物的含量检测则常采用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根据相关标准,水质中碘离子的浓度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水质标准,而碘化合物在食品、医药中的含量也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卤素的检测标准涉及到水质、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卤素测试标准

卤素测试标准

卤素测试标准卤素是一类化学元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砹,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卤素的测试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卤素测试的标准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以便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生产人员参考。

一、卤素测试方法。

1. 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卤素测试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离子色谱仪对样品中的卤素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的离子色谱柱和检测条件,以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

2. 燃烧-离子色谱法。

燃烧-离子色谱法是针对固体和液体样品中卤素的测试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样品进行燃烧,然后将生成的气体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送入离子色谱仪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样品中其他成分对卤素测试的干扰,适用范围较广。

3. 光度法。

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卤素测试方法,特别适用于溶液中卤素浓度的测定。

该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中卤素与特定试剂形成的化合物的吸光度来确定卤素的含量,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

二、卤素测试标准。

1. 样品的处理。

在进行卤素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对于固体样品,通常需要将其溶解或者研磨成适当的颗粒大小;对于液体样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稀释或者浓缩。

样品的处理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处理。

2. 仪器的校准。

在进行卤素测试之前,需要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

包括离子色谱仪、光度计等。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3. 方法的选择。

针对不同样品的特点和测试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卤素测试方法。

在选择方法时,需要考虑到样品的性质、卤素的种类和含量、测试的精度要求等因素,以便获得最佳的测试效果。

4. 质控的实施。

在进行卤素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质控实施,包括样品的平行测试、空白对照、标准曲线的建立等。

卤素测试标准

卤素测试标准

卤素测试标准卤素测试是指对食品中卤素含量进行检测的一种分析方法。

卤素包括氯、溴、碘等元素,它们在食品中的含量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的卤素测试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卤素测试标准应当明确卤素元素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目前常用的卤素检测方法包括离子色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卤素测试标准应当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和卤素元素的含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规定相应的技术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卤素测试标准应当规定卤素元素的限量要求。

不同食品对卤素元素的含量有着不同的限量要求,一般来说,食品中的卤素含量不能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卤素测试标准应当根据食品的种类和用途,明确不同卤素元素的限量要求,并对超标食品的处理办法进行规定,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此外,卤素测试标准还应当规定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卤素测试标准应当明确样品采集的时间、地点、数量和方法,规定样品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限,并对样品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最后,卤素测试标准还应当规定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和报告要求。

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应当根据卤素元素的含量范围和限量要求,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的评定,确定合格和不合格的标准,以便对食品进行分类管理。

同时,卤素测试标准还应当规定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比性。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的卤素测试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卤素测试标准应当明确卤素元素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规定卤素元素的限量要求,明确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以及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和报告要求。

只有建立科学的卤素测试标准,才能有效监控食品中卤素元素的含量,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卤素检测报告

卤素检测报告

卤素检测报告
卤素检测报告通常包含对样品中卤素元素(氟、氯、溴、碘等)的定量或定性分析。

卤素检测可涉及环境、食品、化学品等不同领域。

以下是可能包含在卤素检测报告中的一些关键信息:
1.样品信息:
•样品来源和类型,例如大气沉降、水样、土壤、食品等。

•采样日期、地点和方法。

2.检测方法:
•使用的卤素检测方法,如离子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气相色谱法等。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等性能参数。

3.检测结果:
•各种卤素元素的浓度,通常以毫克/升(mg/L)或其他适当的单位表示。

•结果可能包括总卤素含量或单独报告氟、氯、溴、碘等元素的含量。

4.对比标准和法规:
•将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法规、标准或限值进行对比,以评估样品的合规性。

•如果适用,报告可能会提及环境、饮用水或食品安全标准。

5.质控信息:
•质控样品的检测结果,以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过程中采取的质控措施,例如仪器校准、空白样品等。

6.数据解释和建议:
•对检测结果的解释,包括结果的可能影响因素。

•根据检测结果提出的建议,例如环境治理、产品改进等。

7.实验室信息:
•进行检测的实验室信息,包括实验室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实验室的认证和资质信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请注意,具体的卤素检测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可能会因实验室、检测目的和行业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若要详细了解特定卤素检测报告的内容,建议联系进行检测的实验室或机构。

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IC)一、离子色谱(IC)基本原理离子色谱就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其分离原理也就是通过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流动相中的不同组分在两相中重新分配,使各组分在分离柱中的滞留时间有所区别,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离子色谱仪的结构离子色谱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输送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

输送系统由淋洗液槽、输液泵、进样阀等组成;分离系统主要就是指色谱柱;检测系统(如果就是电导检测器)由抑制柱与电导检测器组成。

离子色谱的检测器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电化学检测器,一种就是光化学检测器。

电化学检测器包括电导、直流安培、脉冲安培、与积分安培;光化学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与荧光。

电导检测器就是IC的主要检测器,主要分为抑制型与非抑制型(也称为单柱型)两种。

抑制器能够显著提高电导检测器的灵敏度与选择性,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最早的树脂填充的抑制器到纤维膜抑制器,平板微膜抑制器与先进的只加水的高抑制容量的电解与微膜结合的自动连续工作的抑制器。

三、离子色谱基本理论离子色谱主要有三种分离方式:离子交换离子排斥与反相离子对。

这三种分离方式的柱填料树脂骨架基本上都就是苯乙烯/二乙烯苯的共聚物,但就是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各不相同,以下就主要介绍离子交换色谱的分离机理。

在离子色谱中应用最广的柱填料就是由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制得的离子交换树脂。

这类树脂的基球就是用一定比例的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在过氧化苯酰等引发剂存在下,通过悬浮物聚合制成共聚物小珠粒。

其中二乙烯基苯就是交联剂,使共聚物称为体型高分子。

典型的离子交换剂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不溶性的基质,它可以就是有机的,也可以就是无机的;固定的离子部位,它或者附着在基质上,或者就就是基质的整体部分;与这些固定部位相结合的等量的带相反电荷离子。

附着上去的集团常被称作官能团。

结合上去的离子被称作对离子,当对离子与溶液中含有相同电荷的离子接触时,能够发生交换。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塑胶中卤素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塑胶中卤素

we r e t h a t t h e we i g h t o f s a mp l e w a s a b o u t 0 . 3 g ,t h e p r e s s u r e o f 02 wa s 1 . 8 MP a ,p u r e wa t e r u s e d a s a b s o r p t i o n s o l u t i o n
r e c o v e r y o f h a l o g e n c a n r e a c h 9 7 % ~9 8 %
( RS D =1 . 2 % ~2 . 1 % ) ,a n d t h e MDL o f t h e t o t a l me t h o d wa s a l s o c a l c u l a t —
Y E C h e n,Z E NG We n一 ,r A NG J u n—mi n g
( Ma t e r i a l s A n a l y s i s C e n t e r , Wi s t r o n I n f o .C o m m .( Z h o n g s h a n )C o r p o r a t i o n , G u a n g d o n g Z h o n g s h a n 5 2 8 4 3 7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Pr e—t r e a t me n t c o n d i t i o n o f t h e p l a s t i c b y o x y g e n b o mb wa s e x p l o r e d . Th e o p t i mi z e d c o nd i t i o n s o b t a i n e d

卤素含量的测定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

卤素含量的测定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

卤素含量的测定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卤素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性质的元素,包括氟、氯、溴和碘等。

在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常常需要对产品中的卤素含量进行测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卤素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利用氧弹燃烧将样品中的卤素元素转化为离子形式,再通过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中卤素的含量。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的测定步骤包括样品制备、氧弹燃烧和离子色谱分析三个主要过程。

首先,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处理,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以去除干扰物质并使样品达到适合分析的状态。

然后,在氧弹燃烧过程中,将样品与氧气一起装入氧弹内,通过燃烧反应将卤素元素转化为离子形式。

氧弹燃烧条件的控制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需要谨慎控制燃烧温度、氧气流量和燃烧时间等参数。

最后,将燃烧后的气体样品送入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通过检测卤素离子的峰值面积或浓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卤素元素的含量。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在测定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剂,操作简便、环保性好;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准确性,可以分析多种卤素元素的含量;同时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的测定。

由于这些优点,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实际的卤素含量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首先,样品的制备过程需要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避免由于样品不均匀或者混杂杂质导致测定结果的偏差。

其次,在氧弹燃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燃烧条件,避免氧弹内部温度不足或者氧气流量不足等问题导致反应不完全,影响测定结果。

最后,在离子色谱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稳定性和标准曲线的建立,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卤素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环保等优点,在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卤素测试离子色谱柱

卤素测试离子色谱柱

卤素测试离子色谱柱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引言是任何一篇文章的开篇部分,旨在对读者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本文将重点讨论卤素测试离子色谱柱的原理和应用。

离子色谱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样品中离子与色谱柱中固定相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和检测。

离子色谱柱中的固定相通常是一种特定的离子交换树脂,它能够选择性地吸附或排斥不同离子。

卤素测试是离子色谱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主要用于检测水、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的卤素离子含量,如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等。

本文将首先介绍卤素测试的原理,包括离子色谱柱中离子交换树脂的特点以及卤素离子在固定相中的吸附和解吸过程。

然后,本文将展示卤素测试的应用场景,包括水质监测、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应用部分,将重点介绍卤素测试在电子厂、水处理厂和食品加工厂等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通过对卤素测试离子色谱柱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卤素离子的分析方法,从而为相关领域的质量控制和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卤素测试离子色谱柱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的全面介绍,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下面将详细阐述卤素测试的原理和应用,以便读者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卤素测试离子色谱柱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介绍了卤素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接着,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了介绍。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卤素测试的原理和应用。

其中,在卤素测试的原理一节中,将详细介绍卤素测试的原理和相关的离子色谱柱技术。

解释卤素测试是通过离子色谱柱分离和检测溶液中的卤素元素,从而定量分析样品中卤素含量的方法。

在卤素测试的应用一节中,将探讨卤素测试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描述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展示卤素测试技术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

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卤素测试离子色谱柱未来的发展方向。

离子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离子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离子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离子色谱法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 范围适用于离子色谱法的检验操作。

3. 术语或定义N/A4. 职责质量控制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 程序5.1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四部及2019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5.2 简述离子色谱法(IC)系采用高压输液泵系统将规定的洗脱液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可解离物质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分析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离子色谱法主要用于阴离子、阳离子的分析,对胺类、有机碱、有机酸、碳水化合物和抗生素等的分析具有显著优势。

离子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主要为离子交换,即基于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上的离子与洗脱液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之间进行的可逆交换;离子色谱法的其他分离机制还有形成离子对、离子排阻等。

5.3仪器与用具离子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类似,主要是由洗脱液储备液系统、高压泵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或抑制/衍生 -检测系统)以及数据储存分析系统构成。

洗脱液将供试品溶液带入色谱柱内进行分离,进入检测器(必要时经过抑制器或衍生系统),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谱信号。

5.3.1 洗脱液离子色谱法阳离子分析常采用稀甲烷磺酸溶液等作为洗脱液,阴离子分析常采用稀碱溶液、碳酸盐缓冲液等作为洗脱液。

通过调节洗脱液p H 值或离子强度可改变洗脱液的洗脱能力。

在洗脱液中加入适当比例的有机改性剂(如甲醇、乙腈等)可改善色潜峰峰形。

5.3.2 色潜柱离子色谱仪的色谱柱固定相一般是由载体和功能基两部分构成,按照载体的类型可以将离子交换色谱的色谱柱填充剂分为有机聚合物载体填充剂和无机载体填充剂,这和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基本相同。

载体具有一定的刚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作为功能基的基质,对分离无明显作用。

功能基是可离解的无机基团,表面形成带电荷的离子交换位置,与洗脱液中的离子进行离子交换。

水质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水质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素的方法。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是指可以被含有卤素的有机化合物吸附而存在于水中的物质。

这些物质包括溴化物、氯化物、碘化物等。

离子色谱法通过使用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将水中的可吸附有机卤素分离出来,并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和高效的特点。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将待测水样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调节pH值、滤除悬浮物等,以获得适宜的分析样品。

2. 样品预处理:将样品经过预处理步骤,如提取、浓缩、提高样品浓度等,以增加分析的灵敏度。

3. 离子色谱仪设置:根据具体仪器操作指南,设置好离子色谱仪的参数和流动相的组成。

4. 样品注入: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注入离子色谱仪的进样器中。

5. 分离和检测:样品在离子色谱柱中根据化合物的亲和性差异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测器有电化学检测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等。

6. 数据分析和结果计算:根据检测器的响应和标准曲线,对样品中的可吸附有机卤素进行定量计算,并得出最终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离子色谱法测定可吸附有机卤素需要使用特定的离子色谱设备,并依赖于标准品和标准曲线的建立。

同时,在进行样品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避免可能的污染,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卤素测试标准

卤素测试标准

卤素测试标准卤素是指元素周期表第七族的元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砹。

卤素在化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特殊的性质,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卤素测试的标准方法和要点。

首先,卤素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来定量或定性分析卤素元素的含量,常用的方法包括滴定法、沉淀法和气相色谱法。

而仪器分析法则是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来进行卤素元素的检测,包括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离子色谱仪等。

在进行卤素测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卤素测试的要点包括样品的采集、制备和测试。

在采集样品时,需要注意避免外界污染,保证样品的纯净性和代表性;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避免样品的损失和污染;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条件,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还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合理的解读和评价,确保测试结果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再次,卤素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制定科学合理的测试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执行严格的测试标准,可以有效防止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因此,各行业卤素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不断完善和提升。

最后,卤素测试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卤素测试方法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

因此,各行业应密切关注相关标准的更新和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测试方法和要求,以适应市场和法规的需求,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卤素测试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需要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

各行业应该加强标准制定和执行,提高测试方法和要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卤素检测标准

卤素检测标准

卤素检测标准1. 引言卤素(Halogen)是指周期表中五号族的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

卤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卤素的检测是保障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档将介绍卤素检测的标准方法和常用技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 卤素检测方法2.1. 理化性质检测法理化性质检测法是一种常见的卤素检测方法。

通过测量卤素元素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来确定其存在和含量。

常用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包括:•密度检测法:利用卤素元素的密度差异进行检测和分析。

•沸点和熔点检测法:利用卤素元素的沸点和熔点差异进行检测和分析。

•颜色反应法:利用卤素元素的颜色反应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常用试剂有淀粉溶液和二苯胺。

2.2.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卤素检测技术。

通过测量卤素元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间接确定卤素的存在和含量。

分光光度法具有准确性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常用的分光光度法有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光度法适用于卤素元素浓度较高的情况,原子吸收光谱法适用于卤素元素浓度较低的情况。

2.3.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卤素检测方法。

通过测量卤素元素在电化学电位下的电流或电压变化来确定卤素的存在和含量。

电化学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实验步骤简单等优点。

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法有极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

极谱法适用于定量和定性分析,离子选择电极法适用于卤素元素的选择性检测。

3. 常用卤素检测技术3.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卤素检测技术,主要用于分析复杂样品中的卤素元素。

该技术通过气相色谱将样品中的卤素分离和富集,再利用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

3.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卤素检测技术,主要用于分析液态样品中的卤素元素。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高分子聚合物的卤素离子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高分子聚合物的卤素离子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高分子聚合物的卤素离子叶明立;何仁键;韩小江【摘要】采用氧弹燃烧法对塑料样品进行燃烧,用碳酸钠作为吸收液进行吸收,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微量卤素离子的方法.离子色谱条件为:IonPac AS22离子交换柱,碳酸盐等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用该方法对塑料颗粒和塑料瓶盖中的氯离子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25%~95.68%、92.37% ~95.52%.【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年(卷),期】2009(018)004【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离子色谱;氧瓶燃烧;塑料产品;卤素离子【作者】叶明立;何仁键;韩小江【作者单位】戴安中国有限公司杭州实验室,杭州,310028;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200233;浙江大学,杭州,31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由于氟、氯、溴、碘具有不易燃特性,常被用作阻燃剂添加到各种化学物质中。

氯化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氯气对人体有强烈毒性,直接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废弃的聚合物燃烧后其中的溴化阻燃剂会形成二恶英类物质,具有高致毒性、高迁徙性,对环境及人类具有持久性污染;而由氟化合物制成的制冷物质,散发到环境中并聚集后会严重影响臭氧层而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因此目前全世界非常关注卤素及其化合物的限制和控制使用,并颁布了各种限制的标准。

2003年2月,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以2002/95/EC号文正式公布:要求从2006年7月1日起进入欧盟的电气电子产品都应符合欧盟有毒有害物质禁用指令。

欧盟从2006年7月1日起实施RoHS,使用或含有重金属以及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等阻燃剂的电气电子产品将不允许进入欧盟市场,其中产品中卤素元素是检测项目之一。

塑料、有机化学品中的卤素不能直接进行测定,需要将其分解为无机阴离子再进行检测。

离子色谱作为一种快速灵敏的测试方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塑性弹性体卤素的测定离子色谱法》(Thermoplastic elastomer—Determination of halogen—Oxygen bomb combustion-ionchromatography)国家标准编制说明项目编号:20121107-T-6061.任务来源本标准是根据国标委发布的2012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综合[2012]50号),制定国家标准《热塑性弹性体卤素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浙江三博聚合物有限公司、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单位负责起草。

2.标准立项背景由于卤化物在经过高温后会分解产生卤素原子,卤素原子作为强还原剂可以捕获·OH和·O·等燃烧反应的核心游离基,同时卤化物在燃烧时还会分解出密度较大的卤化气体而产生覆盖作用,从而隔绝或稀释空气,达到阻燃灭火的目的,因此卤素及卤素化合物常被用作阻燃添加剂,大量使用于化学制品中,被制作成有阻燃功能的电子、电器外壳、建筑涂料和涂层材料、纺织品、玩具等等。

卤素的过量使用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这些含有阻燃剂的废弃物在销毁过程中(如焚烧处理),含氯阻燃剂释放出氯化物对人体有强烈的毒性,刺激人体的黏膜,直接影响人的呼吸系统;电子、电器产品、纺织品、建材等废弃物在焚烧后其中的溴化阻燃剂会形成二噁英类物质,具有高致毒性、高迁徙性和对环境及人类的持久性污染。

目前全世界各国已经颁布了各种限制标准来限制和控制卤素及其化合物的使用。

2001年《斯德哥尔摩公约》强制要求禁止使用和生产包括氯化物在内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2004年11月对中国生效;2002年欧盟发布2002/95/EC指令(即RoHS指令),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6种有害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2006年中国颁布《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中国RoHS);国际电工组织法规IEC 61249-2-21规定了所用材料中卤素的含量:氯化物≤900mg/kg;溴化物≤900 mg/kg;总卤≤1500 mg/kg。

对于许多不同来源的卤素,以及低水平卤素含量的最低限度要求,大多数机构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所规定的含量水平,作为其最终装配产品的要求。

密闭系统内氧气燃烧法是使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卤素燃烧消解后测定卤素的优先选用方法,样品在密闭系统内燃烧被氧化,当碳被转化成CO2时,卤素化合物被吸收溶液吸收和/或溶解于吸收溶液中,分别转化为氯化物、溴化物。

在卤素的分析方面,离子色谱方法简单、准确,一次进样即可同时完成氯、溴的检测,是目前无卤检测必备的手段,也是欧盟草案PrEN14582“强烈建议使用”的检测方法。

使用离子色谱测定溴离子的方法已在环保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3.国内外标准情况调研目前,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卤素等离子的方法有:(1)GB/T 14642-2009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水中氟、氯、磷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和硫酸根的测定离子色谱法;(2)DZ/T 0064.51-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氟离子、溴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3)HJ/T83-2001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离子色谱法;(4)ISO 10359-1 水质-测定氟离子-采用铬酸盐做指示剂的硝酸银滴定法(摩尔法)。

(5) EN ISO 10304-1 水质-采用离子液相色谱法测定溶解的氟化物、氯化物、亚硝酸盐、亚磷酸盐、溴化物、硝酸盐和硫酸根盐-第1部分:轻度污染的水的测定方法(ISO 10304-1:1992)国内外使用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进行卤素测定的标准有:(1)SN/T 3019.1-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卤素的测定第1部分:氢弹燃烧-离子色谱法;(2)SN/T 2704.2-2010 切削液和机床排泄液第2部分:氯、溴的测定离子色谱法;(3)ASTM D 3761-1996用氧弹燃烧/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煤中总氟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其他重要的参考文献:(1)EN 14582-2007 废弃物特性描述-卤素和硫含量-密闭系统内氧气燃烧法和测定方法。

(Characterization of waste-Halogen and sulfur content-Oxygen combustion in closed systems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s.)(2)IEC 62321-2008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的六种物质(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浓度的测定程序.(3)叶明立、何仁键、韩小江.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高分子聚合物的卤素离子[J].化学分析计量,2009,18(4):45~47.(4)李蕾.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机油中的氯、硫、磷含量[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7): 38~40.(5)王茜、只秉文、夏炎等.氧瓶-离子色谱法测定树脂中的卤素和硫元素[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3,19(5):468~472.(6)巩东侠、刘肖、江海飞等.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电子元器件中的卤素[J].岩矿测试,2009,28(6):545~548.离子色谱法适用于检测水中及氧弹燃烧后吸收溶液中卤素的浓度,该方法表现出较好的灵敏性、准确性及高效性:ASTM E 442-1991 采用氧气烧瓶燃烧法测试有机化合物中的氯、溴、碘的标准测试方法;ASTM D 808-2005 新旧石油产品中氯的标准测试方法(氧弹法)。

4.工作过程本标准计划于2012年成立标准起草制定工作小组,参考EN 14582-2007废弃物特性描述-卤素和硫含量-密闭系统内氧气燃烧法和测定方法,查阅了相关最新资料和文献,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内实验室的特点,研制了一种检测方法—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分析热塑性弹性体中卤素,同时对确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出限,回收率、精密度等试验,建立了一个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样品适用范围宽,能为我国大多数检验检疫机构所适用的方法。

5.本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一、氧弹消解样品实验参数a)样品质量:0.2~0.3g;b)氧气压力:1.5 MPa;c)吸收溶液:20mL 0.0225mol/L Na2CO3~0.0070mol/L NaHCO3;d)停留时间:30min;二、离子色谱仪参数a)色谱柱:DIONEX IonPac® AS22 4×250mm(带DIONEX IonPac® AS22 保护柱)或性能相当者;b)淋洗液:0.0045mol/L Na2CO3~0.0014mol/L NaHCO3;c)淋洗液流速:1.2mL/min;d)柱温:25℃;e)检测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6. 实验条件的确定6.1 控制样为获取实验的最佳条件,首先要获得已知浓度的含氯、溴样品,本实验采用对氯苯甲酸、对溴苯甲酸混合获得控制样,具体情况如下:试剂:对氯苯甲酸,分子式:C7H5ClO2,含量98.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对溴苯甲酸,C7H5BrO2,含量98.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控制混合物1:配制对氯苯甲酸和对溴苯甲酸的乙醇溶液(100mg/L),准确称取0.4410g对氯苯甲酸和0.2516g对溴苯甲酸溶解于100mL 乙醇中,完全溶解够转移到1L容量瓶中,定容。

(2)控制混合物2:配制对氯苯甲酸和对溴苯甲酸的乙醇溶液(200mg/L),准确称取0.8820g对氯苯甲酸和0.5032 g对溴苯甲酸溶解于100mL 乙醇中,完全溶解够转移到1L容量瓶中,定容。

(3)控制混合物3:配制对氯苯甲酸和对溴苯甲酸的乙醇溶液(400mg/L),准确称取 1.7640g对氯苯甲酸和 1.0064g对溴苯甲酸溶解于100mL 乙醇中,完全溶解够转移到1L容量瓶中,定容。

(4)控制混合物4:配制对氯苯甲酸和对溴苯甲酸的乙醇溶液(800mg/L),准确称取 3.5280g对氯苯甲酸和 2.0128g对溴苯甲酸溶解于100mL 乙醇中,完全溶解够转移到1L容量瓶中,定容。

6.2实验条件的选择和优化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试样的制备;(2)称样重量;(3)氧气压力和助燃剂的选择;(4)吸收溶液的浓度和体积;(5)消解后放置时间;(6)氧弹内部清洁方法的选择;(7)离子色谱分析条件等6.2.1试样的制备样品颗粒过大不利于燃烧,经过试验,发现样品处理成粒径小于2mm的试样容易完全燃烧。

因此可以用剪刀或粉碎机将样品处理成粒径小于2mm的试样。

选择粉碎机粉碎时,需防止在粉碎过程中因温度升高造成卤素损失,必要时可用液氮冷冻样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样品处理时及制成试样后不得接触含有卤素的物质,例如:PVC手套等。

6.2.2称样重量由于热塑性弹性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果样品加入太多,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氧弹内气压过高影响氧弹的安全使用;样品过多,燃烧不稳定,样品掉出燃烧杯;样品燃烧不充分,消解不完全。

根据文献,氧弹内样品的量应控制在1g以下。

但是称样量太少,会影响被测组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经过不同称样量(0.1、0.2、0.3、0.5、0.8、1.0g)的多次试验,发现称样量控制在0.2~0.3g时,既能保证样品前处理的安全性和消解完全,又足够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本方法称样量确定为0.2~0.3g。

6.2.3氧弹充氧压力及阻燃剂的选择氧弹是一个高气压的试验装置,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充分考虑氧弹内允许的最高气压和最高发热量。

氧弹内氧气的压力与样品是否燃烧完全和安全性有关,压力太低样品燃烧不完全,压力太高会带来安全问题,需要对合适的氧气压力进行研究。

实验表明,充氧压力1.5MPa时,0.2~0.3g样品一般可以完全燃烧。

在综合考虑保证试样充分燃烧和氧弹安全的情况下,本试验选择充氧压力为1.5MPa进行燃烧试验。

具体方式为:旋紧氧弹盖,对氧弹进行充氧,压力不大于1.5MPa,充氧结束,对氧弹进行泄气后再充,重复此操作三次,将氧弹内空气排出,以达到纯氧的环境,最后一次充氧压力须大于1.5MPa。

部分热塑性弹性体样品在纯氧中难以完全燃烧,则需要添加阻燃剂,实验表明甲醇具有良好的效果,能促进样品的完全燃烧。

6.2.4氧弹燃烧吸收溶液的考察氧弹内热塑性弹性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氧化物和无机离子通过吸收溶液吸收,供后续检测,需要考察吸收溶液浓度、体积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文献资料表明,当卤素含量低于1000mg/kg时可用水吸收;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等碱液可以用来吸收高浓度的酸性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