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学生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质疑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话语权,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主体性;质疑精神;有效性

最近,听了《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雷雨》《蝶恋花》和《作为偶像》等四节课,很有感触,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首先,这几节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性,即教师心中有学生,课堂中讨论的问题都是来源于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质疑精神。这样的课堂就不至于死板和低效。比如,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教学中,老师在上课一开始,就出示了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爱斯梅拉达是个怎样的姑娘?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为什么会给绑架自己的伽西莫多送水?她微笑着送水为什么又“惊恐地把手缩了回去”?然后让学生进行探讨,通过学生的参与、思考,得出答案。这些问题,来自学生,最后的答案,也是来自学生,而课堂,是学生质疑探讨的过程,这就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自觉性。

问题来自学生,实际上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充分的自主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想法,一个教师不知道学生头脑里在思考什么,以及在怎样思考,就很难实施有效的教学。建构主义学者冯·格拉斯菲尔德认为:一旦教师抛弃知识是可以转移给学生的“物品”的观点,就必然会尽力去发现孩子头脑里到底在想什么。只有在作

出许多假设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设计途径和方法去引导或修正学生的思维。

了解学生的想法,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的有效。如此才能明确:哪些是学生已知的,不需要教师加以阐释的,哪些是学生未知的,需要教师加以指导的。而教学从学生的问题入手,就能让教师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考情况,以及他对这篇文章的认知程度,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确立教学的重点难点,高效地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我们常说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让学生课前提问就是在很好地备学生。

其次,这几节课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学生的讨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有很好的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话语权。比如,在教授《雷雨》时,设置了四个细节情境,分别是“那时候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离开你们周家的门”;周朴园“哦”(汗涔涔的)和“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为什么要望望墙上的相片,再望望眼前的侍萍?”让学生分别讨论洋火在这里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你们而不是你?“汗涔涔的”这个舞台提示能看出周朴园怎样的心态?望相片再望侍萍的动作能看出周朴园怎样的内心?这

就很快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在执教晏殊的《蝶恋花》时,执教者摒弃了习惯上老师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生活是怎样的?让人耳目一新。同样,在讲授《作为偶像》这篇新闻采访稿时,教师也是先展示学生找出的精彩提问,让学生讨论好在哪里,说出理由,然后找出可改进的问题,

说说怎样改进。这样的讨论环节的设置,就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还使得课堂有竞争、有合作,使学生有探索知识的成就感。

依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其实讨论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日本学者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有这样一段阐述:“日本小学教室的特征是‘闹哄哄’(发言过剩),而初中、高中教室的特征是‘静悄悄’(拒绝发言)。这与欧美的教室大相径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看来因为在欧美小学里,学生是从小声的不甚清楚的发言开始起步的,进入初中、高中后,越往上走越能活泼地、明确地发表意见或表现自己,渐渐成长起来。”他得出的结论是初中、高中的学生之所以“静悄悄”,是在以沉默的方式做消极反抗。换句话说,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沉默,是因为从小没有很好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了话语权的丧失,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这样看来,多让学生参与讨论,不仅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问题,还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美国学者dale soott ridle 和bill waltheraa 就特别注意倾听学生的讨论,他的做法有:

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看法和观点;

一旦学生陈述其观点,必须尊重这些观点;

鼓励学生提有深度的、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问答;

……

做法也许各异,但在课堂上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是当前课堂改革的一个大趋势。

第三,这几节课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老师在收集学生问题的基础上,都有意识地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整合,使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大大提高,讲解更有针对性,这就很好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比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三个主要问题,这都与文章主旨、人物形象有关;《雷雨》教学中,教师提炼出四个情境,使复杂的人物关系一目了然;《蝶恋花》教学中,教师用一个问题领起全文,提纲挈领;《作为偶像》教学中,教师展示的精彩问题和有待改进的问题也是经过了归纳和整理的,挑选出的讨论问题都和下面要讲解的提问技巧这个学习要点紧密相连。应该说,这是教师主体性、指导性的很好的体现。教师的参与,把学生的问题从无难度的自发自主提升到有难度的自觉自主的境界,就避免了课堂讨论漫无目的,流于空谈,缺乏深度的低效情况。

此外,这几节课还有一些需要探讨和改进的地方,这也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下面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一是感到课堂的生成性不够,灵活性不足。教师基本就是按照既定设计完成了课堂教学,很规矩,很平稳。在课堂上很少能听到师生间精彩的辩论、思维的碰撞、会心的微笑、意外的惊喜。在课

堂上针对学生迸发出的思维和灵感的火花,教师不能及时抓住并加以阐发,以此来深化课堂,增加教学的灵性和活力。也就是说,预设有余,而生成不足。

比如,在《作为偶像》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讨论完精彩的提问和可以改进的提问后,就直接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提问的技巧”用投影出示给学生,让大家记录积累,接着就转入下一个环节。在这里,可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来归纳整理,之后教师再出示,学生的印象和成就感不就更强烈了吗?而且,在学生自己归纳的过程中,又会有怎样我们想不到的惊喜发现呢?再比如,王丹老师提炼的四个情境,可不可以留两个让学生来尝试一下呢,看看学生认为还有哪些细节以小见大,哪些细节可以巧妙地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是不是更好呢?

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性还是有所保留,不敢放手,唯恐学生打乱了自己的既定计划,所以讲着讲着就回到自己的思路上来了。

二是有时候教师缺乏有深度的、一针见血的点拨来深化学生的思维,致使有些讨论没有深入下去。“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既是平等,那就要在肯定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同时肯定教师的主体性。而教师的主体性,不是某种弱势的主体性,而是具有强势的、胸有成竹的、即兴创造的、随机应变的,又是合作探究性的主体性。教师有责任对文本内在隐秘的深度,独特的情感,逻辑的思辨,优长与局限等这些学生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