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精品教案: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人教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人教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人教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对中日双方的影响。

3.能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2.甲午中日战争的重大战役和结果。

三、教学难点1.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对中日关系的深远影响。

2.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给东亚地区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简要介绍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

•分析中日之间在朝鲜、台湾等地的矛盾与冲突。

2.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介绍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分析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结果。

3.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探讨甲午战争对中国、日本以及整个东亚地区的意义和影响。

•分析甲午战争给中日关系带来的深远影响。

五、课堂练习1.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及背景。

2.小组演讲,就甲午中日战争对东亚地区的影响进行深入讨论。

六、作业布置1.阅读相关材料,撰写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读后感。

2.就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日本、东亚地区的影响,展开独立思考,撰写文章或演讲稿。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对东亚地区历史发展的兴趣。

以上就是本次的甲午中日战争教案,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国际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历史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
重难点: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设想: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战争背景、过程和影响,采用史料分析法,深入剖析《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方面:
重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国家历史发展的影响。
-从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以应对当前国际形势?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自强、振兴中华的认识。
4.拓展阅读:《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与民族复兴》等相关书籍,要求如下:
-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记录关键观点和感悟。
-结合阅读内容,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开展线上或线下交流活动。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学习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在初中阶段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认识可能仍停留在表面,对战争背景、过程和影响的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对民族危机、国家兴亡等抽象概念的认识尚有待提高。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对历史事件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能力。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培养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同时,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优秀教学案例第1课时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优秀教学案例第1课时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战争地图、战役视频等,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
2.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分析法,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历史,理解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普通士兵的牺牲和奉献。
4.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与我国其他历史战争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发言,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3.小组竞赛:设计有关战争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总结归纳
1.归纳战争原因: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如日本的侵略野心、清朝的腐败等。
2.归纳战争过程: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过程,让学生对战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作业展评:组织作业展览,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案例亮点
1.故事导入的亮点: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发学生对战争的关注。这种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学的亮点:利用多媒体展示战争地图、战役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讨论战争遗址:组织学生参观战争遗址,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的历史痕迹,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链:围绕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设计一系列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战争案例,让学生分析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和指挥艺术,提高学生的军事素养。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理解。”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涵盖战争原因、过程、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影响及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特点。
2.结合历史资料、文献、图片等,进行史料教学,让学生在了解战争过程的同时,学会运用历史证据进行论证。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3.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中的典型事件和人物,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学们,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它们都来自于一段我们国家历史上极为沉重的岁月。你们知道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这段历史。”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起因和影响。
“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这两场战争对我们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3.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涵盖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后练习题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大家认真对待,查漏补缺。”
4.针对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展一次家庭访谈活动,了解家人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认识和看法,撰写一篇访谈记录,不少于300字。
“这个作业旨在引导同学们关注家人对历史的看法,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同时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在近代历史上,我国反侵略战争的特点有民族觉醒、救亡图存等。这些战争使中国人民逐渐觉醒,认识到民族自强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

第12课《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知道甲午中日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概况;熟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各项内容。

2、对于甲午战争的爆发原因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认识到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影响。

3、通过对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历史事实的深入挖掘,能够让学生利用本课知识熟练解决中国近代史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探究教学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相关知识,锻炼历史学习能力。

2、利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分析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在专业能力上有所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大量具体历史史料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2、通过教学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的屈辱和落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社会进步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3、认识到当下生活来之不愿意,树立崇高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全面认识甲午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史料帮助学生多维度认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建立立体的历史形象。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甲午战争的内容及其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甲午战争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侵华的开端,也是列强侵华的转折点,甲午的战败使得中国在东亚和世界上的地位一落千丈,民族危机的空前也促使中国人加紧向西方学习,中国以后的社会巨变无一不和甲午有关,从近代化的角度来说,甲午战争客观上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加速器。

因此上,本节课的设计也试图利用近代化的史观认识甲午。

2、学情分析:(1)知识能力方面: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历史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可以充分进行自主学习探索。

但是甲午战争这段历史离学生的生活年代相对较远,对现在的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些困难。

(2)社会因素:甲午战争是一个相对比较常见的历史常识,加之近代中国与日本的特殊关系,使得这一知识比较大众化,因此上学生可以广泛涉猎,利用各种每节获取知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

瓜分中国的狂潮三、【自主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材料一: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

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日本大陆政策史》 答案: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积极扩张和蓄谋已久 材料二:中国……此次派兵前往(朝鲜), 先以护商为名, 不明言与倭失和, 稍留余地, 以观动静……况与洋人决战,尤多牵掣。

── 1894 年翁同龢《覆陈会议朝鲜之事折》 材料三: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 答案:清政府的腐朽和避战求和的思想 材料四: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答案:列强默许和纵容的态度 设问一:你能给这些原因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吗? 四、【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五、【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

两亿一厂三岛四口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犯危害加重人民负担危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危害危害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对中国社会的总体影响A B C D E让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教师用图示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标落实课程标准课标细化课标分解列举1894年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列举1894年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1. 了解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熟记《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提高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近代前期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学会总结相关历史史实之间内在联系。

3. 激情投入,深刻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概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民斗争的主要事迹。

二、教材地位和学情分析1. 教材地位《甲午中日战争》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这一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战争,故学好本课至关重要。

2. 学情分析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图示法、比较法。

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六、教学程序设计(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同学们,学习中国古代史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习中国近代史又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还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堂堂泱泱大国一次次地承受着西方侵略所带来的侮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竟然败给了“蕞尔小国”小日本。

这可以说是对东方大国最后一点体面的摧毁。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会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打出第1张幻灯片(一)预习案◆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1、历史背景(1)国际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在全球抢占投资场所。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1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案1

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师:它是1962年中国拍摄的电影《甲午风云》中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战舰中炮、
全速撞击日本“吉野舰”的片段。

虽然年代距离我们
很远,但从演员精湛的演出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邓
世昌所带领的官兵誓与敌军共存亡的英雄气概,也依
日本
朝鲜
满蒙中国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教师根据课件讲述大陆政策的顺序。

小日本,大野心,由此可见,日本的大陆政策是蓄谋已久的。

所以这个大陆政策就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清政府的腐败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
日本
1894.7.251894.9.15
1895.2.2
1894.9.17黄海海战
丰岛
平壤
旅顺
威海卫
1894.11
师:1894年7月,日军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战争第一阶段是从1894年的9
日双方在平壤展开陆军首次大规模的作战。

在这场战役中,高州镇总兵左宝贵英勇杀敌,激战中,不幸中炮牺牲,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在平壤战役的西南战场上,清军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在清军尚有可为的情况下,居然树白旗停止抵抗,
9月17日,鸭绿江口附近海面上,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展开决战,也就是黄海海战。

北洋舰队中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向敌先锋舰吉野猛冲,不幸中敌鱼雷,壮烈殉国。

2012高一历史精品教案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新人教必修1)

2012高一历史精品教案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新人教必修1)

学校学科编写人审稿人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包括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两个创深痛巨的不平等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和中国爱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史实。

教师应补充背景知识:①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②帝国主义的根本特点是“垄断”;③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发展简况。

明确其对外政策主要特点是“灭亡中国”。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两个子目主要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渐高涨之时,八国联军借口剿灭义和团运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恰当认识农民运动的局限性和评价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总结梳理中国逐步沉沦彻底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和主要原因,归纳生成近代中国发展的两种趋势和方向,为以后民主革命史的学习准备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甲午战争经过和《马关条约》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严重危机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促成清王朝进行军事改革和中国各界民众奋起救亡图存的一个重要转折。

②通过对义和团运动起因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但因它仍属于旧式农民战争,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所以最终无法阻挡住帝国主义的侵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分析,激发学生对丧权辱国的切肤之痛,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②通过对两次战争结果的分析,使学生深刻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Βιβλιοθήκη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经过、结果以及影响,能够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经过、结果以及影响,能够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掌握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能够分析清朝在近代化道路上的困境和民族危机。
4.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危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民族意识。
五、案例亮点
1.问题驱动,提升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精神。
2.情景创设,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真实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战争中的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体验历史,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案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经过、结果以及影响,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经过、结果以及影响。通过对这两场战争的深入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在近代化的道路上的困境,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危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民族意识。
在教学内容上,我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材为依据,结合相关的历史史料和资料,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掌握战争的基本经过、原因、结果和影响。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清朝在近代化道路上的困境和民族危机,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掌握1894~1901年间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

掌握《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识记在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应用反抗的事迹。

2.理解:理解掌握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

分析两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理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分析列强在这两次侵略战争中所作所为或所持态度及其原因。

3.拓展:通过分析通过分析在这两次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的不同态度,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中国人民中爱国人士的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学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列表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领土,然而厚颜无耻的日本政府竟然宣称钓鱼岛的主权归他们。

2.导入新课: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从未宣称过拥有钓鱼岛的主权。

那么,我们究竟是什么时候被暂时夺去钓鱼岛的主权?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首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下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二、教授新课(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①亚洲:朝鲜: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

(直接原因)日本: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因此萌生对外侵略野心。

出台了大陆政策。

(根本原因)中国:清政府执政,腐败无能。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②欧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2.过程日本政府时间战役清军战争结果正式宣战1894年7月丰岛海战8月迎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第一阶段1894.9 平壤战役失利,弃城逃走,退回国内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1894.9 黄海大战保船避战,退守威海卫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思考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期望,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小论文,深入分析战争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
2.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进行思考和拓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学生深刻感受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危亡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3.通过对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民族英雄的学习,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懂得珍惜和维护国家和平,为实现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5.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力和历史代入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境体验、问题驱动、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培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资源上,我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受民族苦难,激发爱国情怀,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1
同时,我会提醒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学会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最后,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这两场战争,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检验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理解程度,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分析小论文,要求如下:
4.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战争图片、地图、文献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战争过程,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以战争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为主线,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地图、纪录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战争过程,加深对重大事件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
3.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针对战争中的争议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论据组织能力。
-简要评价战争中的主要历史人物。
-卡片要求图文并茂,简洁明了。
3.结合现实问题,撰写一篇关于中日关系或中外关系的时事评论,要求如下: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对当前中日关系或中外关系的影响。
-提出自己对于中日关系或中外关系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文章结构清晰,论点明确,字数在600字左右。
4.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对战争知识点的掌握。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交流心得,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例如:“你在小组合作中收获了哪些知识?”“你觉得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如何?”
4.组织小组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例如,小组成员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报告,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你觉得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哪些启示?”“你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战争?”
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2.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战争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增强他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3.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思维态度,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4.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分享讨论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例如:“我觉得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更大,因为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化,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四)总结归纳
1.课堂总结: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例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这两场战争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深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本节课通过播放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展示战争场景的图片和地图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悲惨。这种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战争背后的历史原因,增强他们的历史直观感受。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本节课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背后的历史原因。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9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9
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近代化,没有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被动挨打的历史给我们带来深思,正如孙中山所说:“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课堂练习(5分钟)
教学反思:
1.教师方面:
(1)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本课内容要与第四单元内容主线“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紧密结合。
3.通过战争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告诉学生要珍惜现在,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马关条约》的影响;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讲授法、探究法、阅读法、比较法等。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对本课知识有较好的认知,需要加强学习方法和阅读史料一思:清政府
二思:国人的救国探索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
三思:根源?
【课堂小结】通过图片法进行小结。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顺序是:
A.《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D.《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5.《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主要是指:
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政治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
【板书设计】
一、甲午中日战争:
探究学习: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分析《马关条约》与以前的条约有何不同?
分析教材学思之窗:联系甲午中日战争,谈谈你读这首诗的感想。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优秀教学案例1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优秀教学案例1
2.八国联军侵华
同样地,教师从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四个方面,详细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主题包括:
1.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4.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成长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及时给予反馈。这种关注学生成长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5.知行合一,强调学以致用
案例强调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思考如何避免类似悲剧重演,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使学生将历史学习与国家发展、个人成长紧密结合,实现知行合一。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思维,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他们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肯定他们的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评价方式包括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教师还会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堂讨论、课后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反思与评价环节,教师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第1课时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第1课时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3.结合课本内容,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认识到民族自强、振兴中华的重要性。
2.通过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批判,激发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视频播放:播放与甲午战争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大致经过,激发他们对新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背景:详细介绍甲午战争的背景,包括国际形势、国内政治、经济等方面,为学生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打下基础。
2.剖析经过:详细讲解甲午战争的经过,重点分析黄海海战、平壤战役、旅顺攻防战等主要战役,使学生了解战争的发展脉络。
步骤四:小组讨论,深入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的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
步骤五:总结归纳,提炼要点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提炼本节课的要点。
步骤六:课后拓展,提高能力
布置开放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提问法: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战争吗?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甲午战争的思考。
2.图片展示:展示甲午战争的历史图片,如北洋水师战舰、黄海海战场景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气息。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5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5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程标准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3.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目标1、教材地位《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这一课结合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重大的战争,故学好本课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

以及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了解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士抵抗八国联军侵华斗争。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对于中国的危害,以及两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于中国的影响,并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观评价这两个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大肆输出资本,使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同时爱国也必须讲求方式方法,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必须兼顾。

3.学情分析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图示法、比较法。

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

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