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第二轮复习历史(课标全国)单元高效升级卷十七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附答案)
2012年高考第二轮复习历史(课标全国)阶段检测三世界史(附答案)
阶段检测三世界史(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2011·安徽安庆三模)地米斯托克里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萨拉米战役中,他指挥雅典海军,取得了对波斯侵略者的决定性胜利。
史书记载他曾被放逐。
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刻有他名字的陶片有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
这反映了()。
A.雅典民主制度健全,凡对民主构成威胁的人都将被放逐B.直接民主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以及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C.雅典公民虽然民主法制意识浓厚,但文化素质普遍低下D.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陶片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2.在古代雅典,Asion一词是指那些仅在身体意义上属于这个城邦,但被排除在公民组织之外的自由民。
下列人员可以归为Asion的有()。
①法庭陪审员②被故逐的执政官③首席将军的妻子④家庭奴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2011·海南海口模拟)“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的研究继续受到重视,而且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研究,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
”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经济史研究的地位取代政治史B.关于古希腊经济争论无休止C.学者史观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D.经济史研究方法和领域拓宽4.“深刻的文化产品在思想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大量涌现。
在思想禁锢的情况下,人们每说一句话都要小心,每写一个字都要以君主的个人好恶为转移,其聪明才智就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难以产生伟大的思想作品。
”这段话主要指出了()。
A.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B.民主有利于修正错误C.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D.民主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5.(2011·海南海口模拟)某论著的目录为:“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
2012高三历史复习真题+模拟+原创专题 27高中历史选修3-4教师版
27:高中历史选修(3-4)【考点定位】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着重考查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非战公约”、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
3.第二次世界大战→→重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各大战场重要战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突出考查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主要考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印巴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着重考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及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主要考查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政绩及历史作用。
2.东西方的先哲→→着重考查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及思想主张。
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重点考查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
4.“亚洲觉醒”的先驱→→突出考查孙中山、甘地、凯末尔的主要活动及历史贡献。
5.无产阶级革命家→→主要考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革命活动及理论贡献。
6.杰出的科学家→→着重考查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及科学精神。
【三年高考】一.2011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7分)(2)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1 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学案)(教师版)
1.高考考查本模块主要集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上,尤其是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等。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反思战争、追求和平是高考试题命题的主题价值所在。
3.高考命题与时政热点联系密切,如中东问题、朝鲜半岛问题、联合国的作用、伊拉克局势等。
【专题讲解】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制3.际联盟与联合国4.二战后的局部战争5.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
6.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7.20世纪以来世界形势的发展演变(2)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联合起来,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得的成功,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
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获胜,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
开罗和德黑兰会议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力量的进攻下,德国和日本先后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中,苏美英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同盟国之间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质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这场战争告诉我们: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二战后期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时同盟的基础动摇,美苏两大国之间的全球战略分歧逐渐扩大,战时同盟发生分裂。
世界主要矛盾由二战中的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联盟的生死较量变为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全面对抗。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经历了雅塔尔体系建立、美苏冷战、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两大阵营的分化和三个世界的形成,美苏争霸、苏东剧变。
2012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12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12山东文综37)1.(10分)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话来的和平是短暂的,而且也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修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
(10分)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2012全国新课标47)2.(15分)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培育,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趱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9分)(2012海南历史31)3.(12分)材料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2012高考历史试题(新课标卷)及答案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4.影响: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战争。 (1)为基本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2)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局势。 (3)客观上推动和诱导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唤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自由等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3.国际联盟 (1)成立:1920年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和裁军;加强国际 合作。 (3)历史地位 ①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
②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考点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的影响。 (3)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苏的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4)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未能联合成一个整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美对德宣战,中国对同 盟国宣战,俄国退出一
战
同盟国相继投降,一 战结束
3.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1)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2)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3)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也是加速失败的重
要原因。 (4)日本、美国参战,使协约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4.一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1)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2)世界格局发生变化,表现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美、日开始崛起,建立国际联盟。 (3)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加速了新技术的发展;促使政府职能转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 念。
华约组织。 3.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间进行了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
对抗。在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未见热战,但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 专题21 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名师预测A (学生版)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
下列各项中,属于图9所示战争影响的是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3.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组。
……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
”他的意思是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 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 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4.萨达特墓碑上写着这样的铭文:“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
”说他是“和平的英雄”主要是因为A.主持巴以和谈,帮助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B.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C.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利益D.接受“土地换和平原则”,正式启动中求和平进程5. 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
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
”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二、非选择题:材料二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
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
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201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分解: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
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
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
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9分)【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欧洲衰落与“欧洲联邦”设想的提出【解析】(1)据材料,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可得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由“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可得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由“192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依据材料,由“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由“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得出,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由材料时间“1929年”结合所学得出,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最后得出结论:设想脱离现实。
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选修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时提升训练选修3
【优化方案】(通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选修部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时提升训练选修3,1.(2015·山东临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绝不相信,在这次战争结束时,即使我们站在一旁而且继续站在一旁,我们能够在物质上使用我们的力量,决定性地消除战争时期已经发生的情况,防止在我们对面的整个西欧归于一个国家的支配之下……——《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在英国下议院的演说》(1914年8月3日) 材料二这是一种与全世界为敌的战争。
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其手段令我们听到大为激怒,而其他中立和友好国家的船舶和人民,也被用同样手段击沉,淹没海底。
这里并不曾有任何区别。
挑战是向全人类的。
每个国家必须各自决定怎样去对付它。
……我们的动机并不是复仇,也不是把国家的物质力量拿出来耀武扬威,而仅仅是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我们只不过是这种正义和权利的诚实的捍卫者。
——《威尔逊总统提请美国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1917年4月2日)(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面临战争时外交政策的转变。
(2)材料二提到的“手段”是一种什么样的战术?美国参战真的是为了“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吗?说明理由。
解析:(1)从材料一关键信息“站在一旁而且继续站在一旁”“防止在我们对面的整个西欧归于一个国家的支配之下”,可知英国外交政策由长期奉行“光荣孤立”转变为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参加战争,可结合转变的原因分析。
(2)第一小问战术,从材料二“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其他中立和友好国家的船舶和人民,也被用同样手段击沉,淹没海底”,可知是一战时德国实行的无限制的潜艇战;第二小问首先阐明观点,然后给出理由,结合美国的阶级本质和参加一战的原因等史实,阐述美国参战不是为了“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
答案:(1)英国在战前长期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其基本原则是维持欧洲大陆各大国之间的均势,利用大国间的矛盾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 专题21 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名师预测B (学生版)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材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
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著《我们的前途》材料三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
……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
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巨大的变更!——1917年7月14日《泰晤士报》(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3)根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对德政策的实质是什么?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巨头妄图怎样操纵世界?(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过于严厉”?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条约“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圣皮埃尔—密克隆岛事件是自由法国与美国在对待西半球法国殖民地中立问题上的政策分歧所引发的必然冲突……他(戴高乐)绝不接受美国将法兰西帝国某些部分中立化的政策……自由法国以武力占领它却给美国造成了很大麻烦,并可能严重损害美国与贝当政府的关系……赫尔(美国国务卿)要求自由法国人撤离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并表示,如果得不到总统的支持,他就将辞职……美国政府也面对国内的激烈批评……1942年元旦,26个盟国代表在白宫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自由法国被拒之门外......到了1942年11月8日,当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时,戴高乐和自由法国被排斥在外 (1944)年6月6日,当盟军踏上诺曼底开始了解放法国的伟大战役时,一直为之苦苦奋斗的戴高乐和自由法国再一次被排斥在外……由于美国政府在此后的战争中一直对戴高乐将军采取敌对态度,以致于使双方关系演变为一种“敌对的盟友”关系。
2012年高考第二轮复习历史(课标全国)单元高效升级卷三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宋元(附答案)
单元高效升级卷三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宋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2011·广东文综)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2.“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
”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A.唐朝门下省B.宋朝中书门下C.元朝中书省D.明朝内阁3.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此大臣主张()。
A.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B.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C.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D.加强中央政府的集权4.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认为唐朝()。
A.专制皇权达到顶峰B.三省相互牵制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5.“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6.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1804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力,概归各州各自保留”,也就是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力而未经列举的权力一概归各州。
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为了()。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人教版)
【深化必备】 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相互配合 (1)政治上互相协作: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经 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特别是美、英、苏三国首脑 之间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战争期间共召开四次三国首脑会 议,协调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对当时和战后的形势都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2)经济上互相支持:为了充分发挥盟国的经济优势,保证战 争的胜利进行,盟国在经济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如美 国《租借法》的通过等。这种经济上的联系与合作,对提高 盟军的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冷战”的原因 ①二战后,苏、美、英等大国以雅尔塔会议为中心确定了战后 世界格局,即雅尔塔体制。 ②雅尔塔体制是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的,具有大国强权 和霸权主义色彩,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 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二战后,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超群,苏联也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第二世界强国,战后形成了一个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 ④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使全球战略矛盾对立。 美国为了称霸,挑起了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
(3)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经济损失达3 000多亿美元,夺走了 2 000多万人的生命。 ②一战使西欧相对衰落,使美国、日本崛起,改变了世界政 治格局。 ③一战中,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匈牙利爆发了匈牙利革 命,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苏 俄。 ④一战也引发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浪潮,打击了西方殖民 统治。
(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①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矛盾的导火线,从1947年开 始,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区爆发了三次战争,南亚次大陆局势持续 紧张。 ②1980年,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了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即两伊战 争,它是二战后持续时间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局部战争。
2012年高考第二轮复习历史(课标全国)单元高效升级卷十六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附答案)
单元高效升级卷十六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24分)阅读下列材料:“‘自然状态’是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切权利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
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利……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政府的形式以最高权力,即立法权的隶属关系而定,既不可能设想由下级权力来命令上级,也不能设想除了最高权力以外谁能制定法律。
所以,制定法律的权力归谁,这一点就决定国家是什么形式。
”——约翰·洛克《政府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的主要思想。
(12分)(2)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如何发展了洛克的思想的?(6分)(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实现民主政治的认识。
(6分)2.(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而后,非经议会法案共表同意,不宜强迫任何人征收或缴付任何贡金、贷款、强迫献金、租税或类此负担。
——《权利请愿书》材料二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人权宣言》(1)材料一、二的相同主张是什么?指出这一主张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根源。
(12分)(2)为“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政治原则?(14分)3.(24分)(2011·山东潍坊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
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1)材料一、二共同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哪些原则?据此,你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否一致?为什么?(14分)(2)简要概括两部宪法在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1、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世界的瓜分是按照国家实力进行的。
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变化:课文表格。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美、德经济发展迅速。
与实力对比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照原来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
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照新的国家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由此引发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19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寻求海外市场禾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附庸。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有何不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主要目的是直接掠夺贵金属和财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19世纪下半期以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抢占海外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输出剩余资本的场所。
(2)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在欧洲列强的激烈争斗中,主要有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
三国同盟的形成:德国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
德法矛盾:争夺欧洲霸权。
历史宿敌。
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迈出的第一步,反俄性质)1882年,德、意、奥缔结《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三国协约的形成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标志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1904年,英、法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3)战争的催化剂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潜艇、飞机、坦克、电报、电话、无线电(残酷性,世界性,世界范围内指挥战争,突破地域限制)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2、经过(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2)战争进程第一阶段:1914年。
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主观题 材料题
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主观题材料题历史选修三材料题练习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在当时处于怎样的地位,(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这对英德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上述要求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2(历史图片是人类历史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缩影。
观察下列图片材料一1941年11月29日,苏联女英雄卓娅在德军的绞刑架前,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不可能绞死所有苏联人。
”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红场阅兵式,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
材料二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材料三- 1 -国际联盟开幕大会洛迦诺会议签约现场《非战公约》签约仪式(1)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用史实说明产生的影响。
(4分)(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简述产生的历史影响。
(4分)(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5分)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千米的旅游,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
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
”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2012年高考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最后冲刺卷
2012年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最后冲刺卷1.(2012•滨州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为了激化英法和德意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厮杀,与一向视之为“战争贩子”的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鼓励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英法。
这种损人利己的策略是苏联一贯奉行的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材料二 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凶险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与纳粹德国签订的。
这次苏德谈判之所以取得突破,主要在于慕尼黑会议后欧洲政治局势演变中双方的战略考虑。
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中的观点,并指出材料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6分)(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4分)【参考答案】(1)材料一的观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民族利己主义政策,企图祸水西引。
(2分)材料二的观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特殊背景下签订的,暂时有利于苏联,长远来看不利于反法西斯斗争和世界和平。
(2分)方法:全面、辩证、客观、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
(2分)(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苏联的备战赢得了时间;但丧失警惕,致使卫国战争初期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助长了侵略野心;推迟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4分)2.(2012•德州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电信联盟(1865成立)威尔逊十四点计划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4分)材料二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提分教程 选修模块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练习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真题示例例1 (2019·全国卷Ⅰ)[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
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
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
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
1942年6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
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
(6分)答案(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2)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
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苏德战争爆发后”,可知当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经成立;由时间信息“1942年6月”可知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由材料“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墨索里尼……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可知北非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由材料“1942年6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可知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第(2)问,从阿拉曼战役对北非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及对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的影响方面分析。
2012年高考历史高中历史选修(34)专题练习及答案
27:高中历史选修(3-4)【考点定位】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着重考查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非战公约”、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
3.第二次世界大战→→重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各大战场重要战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突出考查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主要考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印巴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着重考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及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主要考查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政绩及历史作用。
2.东西方的先哲→→着重考查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及思想主张。
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重点考查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
4.“亚洲觉醒”的先驱→→突出考查孙中山、甘地、凯末尔的主要活动及历史贡献。
5.无产阶级革命家→→主要考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革命活动及理论贡献。
6.杰出的科学家→→着重考查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及科学精神。
【三年高考】一.2011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7分)(2)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高效升级卷十七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1.(25分)(2011·吉林长春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与斯大林单独会见时讨论了远东对日作战问题,达成一项秘密协议。
协议规定,欧战结束后二至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1.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
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些岛屿归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罗斯福慨然承诺了苏联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一所阐述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0分)
(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评述美、苏在二战中就对日作战问题上的立场。
(15分)
2.(26分)(2011·山东潍坊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
”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材料二中东需要和平,中东乱了,全世界都不安宁;中东需要稳定,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中东需要发展,这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中东需要进步,改革是必由之路。
——《人民日报:中东亟须和平稳定》(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主要因素。
(12分)(2)据材料二,如何理解“中东乱了,全世界都不安宁”?应如何实现中东的稳定?(14分)
3.(24分)(2011·湖南长沙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0年9月15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
材料一云山之战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模范战例,被日本陆军自卫队干部学校收入《作战理论入门》一书。
书中说:“对中国军队来说,云山战役是与美军的初次交战,尽管对美军的战术特点和作战能力并不十分了解,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
材料二在海湾战争当中,美军利用空中战机和“战斧”巡航导弹的远距离超视距打击,以及大量进行电子战的行为,即使是双方陆军坦克部队的交火,美军也最大限度发挥己方M1A1主战坦克的火炮射程优势,始终在伊军T-72的火炮射程之外开火射击,使得伊
军坦克部队只能被动挨打……美军又以作战飞机和武装直升机打击伊军地面部队,以巡航导弹打击伊军军队集结地区,以海军航空兵打击伊军反舰导弹阵地,以特种部队和电子战对付伊军常规军事力量等。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有哪些不同的特点?(10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在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14分)
4.(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非和平方式崛起模式中最关键的是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以及释放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
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度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并对英国及其他老牌强国构成严重威胁……形成不可避免的生死对抗,最终导致其崛起进程的中断和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始终不能成为完全的世界大国。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处于暂时的和平时期,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让各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特别是联邦德国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优等生”,它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被称为“奇迹”的巨大成功。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崛起的方式,并分析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
(1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联邦德国崛起的方式及这一方式的主要表现。
(13分)
答案
1.参考答案:(1)材料一的基本观点是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反对轴心国及其附庸;决不同敌人单独媾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2)在对日作战问题上,苏联于二战初期为避免两线作战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雅尔塔会议上却以损害中国主权的条件换取对日作战。
美国则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先与中英发表《开罗宣言》,后与苏联秘密交易,两国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宗旨,而且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2.参考答案:(1)中东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历史、民族、宗教纠纷;西方大国的插手。
(2)理解:持续的动荡可能引起世界能源危机,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甚至导致极端势力抬头,进而对整个世界构成新的威胁。
对策: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改善民生;支持有关国家根据国情自主选择发展模式,加快改革。
3.参考答案:(1)朝鲜战争:以战壕为依托的阵地战;近距离的短兵相接;强调军队的数量优势,体现传统常规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以电子战、信息战为主;远距离精确打击;强调多军种协同作战,体现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作用:在朝鲜战争中,联合国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工具,未能起到维持世界和平的作用;但在海湾战争中,联合国发挥了维和的作用。
原因:联合国在成立初期,受美国操纵;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联合国开始成为伸张正义的讲坛。
4.参考答案:(1)方式:以武力为手段挑战世界秩序(或非和平方式)。
原因:经济资源短缺;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传统制度和文化因素中有扩张特征);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
(2)方式:和平方式。
表现: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借助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缓和与欧洲国家的矛盾;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