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本体觉觉训练方案.
幼儿园本体觉训练企鹅走路教案
![幼儿园本体觉训练企鹅走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1d9d4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0.png)
幼儿园本体觉训练企鹅走路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本体觉训练企鹅走路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企鹅的特点和走路方式。
2. 培养幼儿的本体觉训练能力,提高其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企鹅的图片或玩具模型。
2. 幼儿园室内或室外的开放空间。
3.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企鹅的图片或玩具模型,引起幼儿的兴趣。
2. 与幼儿一起讨论企鹅的特点,如它们有短而粗的腿,喜欢用两只脚一起走路等。
活动一:模仿企鹅走路1. 让幼儿站成一排,模仿企鹅的样子,将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脚并拢。
2. 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用两只脚一起迈步,模仿企鹅的走路方式。
3. 教师示范后,与幼儿一起进行练习,鼓励幼儿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姿势。
4. 逐渐增加走路的难度,如在走路过程中增加转身、踮起脚尖等动作。
活动二:企鹅家族比赛1.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企鹅家族。
2. 设定一个起点和终点,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依次模仿企鹅走路,比赛谁的家族先到达终点。
3. 鼓励幼儿团队合作,互相帮助,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姿势。
活动三:企鹅的舞蹈1. 让幼儿自由发挥,将企鹅走路与舞蹈结合起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企鹅舞蹈动作。
2. 播放适合的音乐,让幼儿按照自己设计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3.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2. 强调本体觉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身体运动和锻炼。
拓展活动:1. 鼓励幼儿在户外场地进行更多的本体觉训练活动,如跳绳、踢球等。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和学习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
注:教案中的活动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儿童早期教育中的身体感知训练方法
![儿童早期教育中的身体感知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f629e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e.png)
儿童早期教育中的身体感知训练方法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身体感知训练是一项关键的教育活动。
通过运动和感知活动,儿童能够加强身体的意识、协调和控制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身体感知训练方法,帮助儿童发展身体感知能力。
一、游戏化的动作训练游戏是儿童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利用游戏化的动作训练来提高儿童的身体感知能力。
例如,设置几个动作基地,每个基地代表不同的身体感知部位,让儿童在不同的基地中完成相应的动作,如踩踏步、转体等。
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身体感知的重要性,并逐渐培养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控制和认知能力。
二、平衡能力训练平衡是身体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可以通过进行平衡能力训练来提高身体的平衡感知。
例如,让儿童在平衡木上行走、单脚站立或进行其他平衡动作,激发他们的平衡感知能力。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难度的平衡挑战,如将平衡木变窄或增加障碍物,以促使儿童不断提高平衡能力。
三、感知器械训练感知器械是指一些特殊设计的器械,可以帮助儿童感知身体的姿势和运动。
例如,使用平衡球、海绵垫或摇摇板等器械,让儿童进行姿势的控制和运动训练。
这些器械可以刺激儿童的身体感知系统,提高他们对身体位置和运动的感知能力。
四、触觉刺激训练触觉是人体最基本的感知方式之一,对儿童的身体感知也有很大的影响。
可以通过触觉刺激训练来提高儿童的身体感知能力。
例如,让儿童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如冰凉的玻璃、柔软的绒毛等,以增强他们对触觉的敏感度和认知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按摩或轻拍等触觉刺激手段,刺激儿童的皮肤感知系统。
五、空间定位训练儿童的空间定位能力是指他们对自身位置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活动来提高儿童的空间定位能力。
例如,给儿童提供一些布局相似的场景,让他们观察和比较,培养他们对空间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方向判断的游戏,如指示儿童在空间中找到某个目标物品,加强他们的空间定位能力。
六、舞蹈和音乐活动舞蹈和音乐活动是一种有趣且有效的身体感知训练方法。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c60ac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3.png)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所谓「本体觉」简单的说;是运用及整合来自肌肉、关节、骨骼等较为深层组织的感觉;本体觉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模仿、执行、协调肢体动作等活动;藉由使用本体觉得以学习构音、表达需求、人际沟通;依照顺序、游刃有余的解开衣服扣子、穿脱衣裤、拆卸与组合玩具..缺少良好本体感觉的孩子;容易被误认为是动作慢吞吞、粗手粗脚、故意破坏、有意捣蛋;当然这样的孩子在从事握笔着色、写字等活动也将会是一件苦不堪言的活动;不但会有速度慢、容易累;连一鼓作气完成作业的能力注意力都有状况;因此;完成纸笔作业对这样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件苦差事..家长们也会发现有这类问题的孩子喜欢从事偏静态的活动;例如阅读、自己玩、天马行空的思考、高谈阔论等;却容易有眼高手低、说的比实际做的好的特质..本体觉的处理能力会协助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控制肢体或动作的前后顺序、力道大小、速度快慢;不但对控制自己的动作有信心;并且据此发展出适当的自信心或是自尊心;因此影响孩子可以对所处的物理环境、人际互动协调产生信心;也会对高度平稳的情绪扮演举足轻重的影响..以下针对本体觉系统失调的孩子;在家即可完成的活动:活动1:拍球●预备动作:准备一颗适合孩子的球球的硬度、大小要适中..学龄前以海滩球、广告用气球为宜;学龄后则以排球、篮球为宜..●动作开始:让孩子以站姿或坐姿;双手同时拍球..●活动目标一训练孩子控制肩膀往上抬高的力量、手眼协调、平衡能力与注意力的调整..可以先用线将气球固定在一定高度;并且让气球不会因为力道控制不佳而到处飘;进而造成孩子过多挫折感而拒绝继续参与活动..可以在徒手的情况下;使用单手、双手;直接将气球往上拍..或是增加不同重量、不同握把的变化;如使用兵乓球拍、羽毛球拍;或是安全考虑下用报纸卷成的球棒状拍打气球..附带一提的是:愈是年纪小、注意力短、反应速度慢的孩子;愈是需要家长陪伴一同进行活动;才能协助孩子更有效发展对本体觉讯息的掌握..二增加注意力、肢体协调与人际互动..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互相丢接气球、手球、篮球的活动;当孩子可以掌握球感而不容易中断与大人的互动时;表示他掌握自己的本体觉有明显进步;可以考虑进行个别化球类活动..如往墙壁、往篮框投掷;或是徒手使用单手、双手;直接将球往地板连续拍愈能连续拍球不中断注意力愈佳..可以使用不同握把的变化;如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用报纸卷成的球棒状连续将气球往上拍..三为了让孩子的自信心、调适能力更具弹性;可以采定点坐着或站着进行活动;也可以规定沿着直线或是S形路线连续拍球;增加活动困难度;进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制定球类游戏规则;有输赢的结果也是很重要的;这样一来可以借机培养孩子有光明磊落的「胜不骄、败不馁」运动家精神;也是亲子互动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活动2:蜘蛛人●预备动作:脸朝下;双手撑地板..●动作开始:请孩子双脚慢慢往上爬墙;注意安全;不要过度要求速度与高度..●活动目标:注意孩子的双手手肘处;不是刻意卡死;否则反而是容易对孩子的手肘关节造成伤害..●类似活动:1做好安全措施将软垫铺在地板上;利用门框;好像蜘蛛人一样;同侧手脚同时用力往上爬..2利用两张同高的桌子或是椅背;双手握住椅背将身体往上撑高;双脚要离开地面;撑久些效果较好;但是须依照孩子耐性;不要过度要求;以免造成孩子的情绪发生..活动3:请你跟我这样做●预备动作:家长和小朋友面对面坐着或任何姿势;请孩子跟你一样的动作..●动作开始:请孩子不要用眼睛看自己身体的动作;眼睛直视前方;然后做出与你一模一样的动作..●活动目标:动作的内容以简单为主;例如手摸同侧耳朵、手碰同侧膝盖等;再来跨到另一侧;慢慢的可以做一些连续性动作;手放置于身旁两侧;2-5指做出连续碰触大拇指动作..如果孩子可以模仿双手前后、左右、上下交叉动作;可以请孩子依指令完成动作;这样可以训练孩子听知觉的能力;进而改善看听觉、视觉与手眼等肢体的协调能力..活动4:滑雪送货物●预备动作:让孩子两只脚分别踩在两个巧拼垫上;慢慢的可以改成薄度较薄的A4大小的厚纸板纸张的厚薄可以随孩子的能力进行调整;甚至可以使用A4影印纸..●动作开始:请孩子脚不能离开纸张;两只脚慢慢的向前滑行;运送各式各样的货物例如小球、沙包、小车车等..●活动目标:这个活动中可以观察孩子用力的状况;尤其纸张越来越薄;孩子的力量如果过大;就会有纸张破裂的状况发生..孩子要连续向前滑行;所以可以观察出孩子连续执行活动的能力;孩子如果过于心急或是双手协调能力较差;不仅会出现重心不稳、跌倒现象;也有可能会双脚离开垫子、纸张的状况..另外;孩子如果无法顺利区分执行活动所需要的肌肉;也有可能有全身都在出力的现象;例如;拿着货物的双手过于用力;再来孩子一开始活动不知如何顺利进行;也可能一下子就抱怨很累;想要停止活动;这时就适时让孩子休息..以上这些居家就可以进行的活动;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唯有先增加对自己力道的掌握;动作速度的调整;活动进行方向的控制;才能与同侪互相协调;一起合作;一起竞争;维持适当的人际互动..。
本体觉的训练方法
![本体觉的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c98c3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01.png)
本体觉的训练方法
1. 多进行爬行游戏呀!就像小婴儿学爬那样。
你想想,小婴儿不就是通过到处爬来锻炼本体觉的嘛!可以在家里或公园里设置一些障碍,让自己爬着穿越,既能玩又能训练,多棒呀!
2. 尝试一些平衡练习嘛!比如单脚站立,这就好比走钢丝的人,得努力保持平衡呢!站不稳的时候可别着急,慢慢练,总会越来越厉害的。
3. 做手工也是个好方法嘞!像折纸、剪纸,在动手的过程中,不就能很好地感受自己身体的控制和协调嘛!这就像在建造属于自己的小城堡。
4. 去打球呀!篮球、足球都可以。
在球场上奔跑、接球、传球,哎呀,那感觉简直了!这就如同在战场上拼搏的勇士。
5. 跳房子也很有趣呀!一格一格地跳,要准确跳进目标格子里,超级考验本体觉呢!这不就像在闯关游戏里前进嘛。
6. 来一场模仿秀吧!模仿动物的动作,像猴子一样蹦蹦跳跳,或者像青蛙一样跳来跳去,多有意思!这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动物世界。
7. 甚至简单的家务劳动也能训练本体觉呢,比如扫地、擦桌子。
你会觉得自己在为家里的整洁努力,就像个勤劳的小蜜蜂!
总之,本体觉的训练方法有很多呀,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去发现和尝试,就能让自己的本体觉越来越好!。
儿童本体觉失调怎么训练?
![儿童本体觉失调怎么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661f33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2.png)
⼉童本体觉失调怎么训练?本体觉是指我们的⾝体在静⽌或运动状态下,能够感受到我们的⾝体的位置、速度、⼒量以及⾃⾝的动作的⼀种感官,⽐如⼈在闭上眼睛的时候也能知道⾃⼰⾝体的位置以及动作。
本体觉是通过来⾃肌、腱、关节等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本体觉⼜被成为深感觉。
本体觉的作⽤:⾝体对⼤、⼩肌⾁的控制、对⼿眼、⼿⽿、⼿脑等的控制都属于本体觉的范围,孩⼦如果对⼤、⼩肌⾁的控制不好,做事情就很慢,协调性很差;⼿眼控制⼒差会导致看到的和写出来的就不⼀样;⼿⽿控制不好,就导致听到的和写出来的也会不⼀样。
本体觉不好对孩⼦的影响:本体觉不好会导致孩⼦对⾆头、嘴唇、声带的控制不灵活,容易造成语⾔障碍、语⾔发育迟缓、发⾳不清、⼝吃等;对⼤、⼩肌⾁的控制不好,平时会出现像扣不好纽扣、写不好字、容易摔东西等现象;直接导致孩⼦⾝体协调不好,像平时打球、踢球、玩游戏等都会受到影响。
本体觉对⼈的影响这么⼤,那么本体觉失调怎么训练呢?家长平时可以这样做!1、多外出活动由于现代普遍的都市化,孩⼦的活动空间变得很⼩很封闭,所以需要带孩⼦多到外⾯活动,⽐如去逛逛公园、去游乐场游玩,可以锻炼孩⼦的⼤动作,也能开阔孩⼦的视野。
2、参与⼿⼯活动让孩⼦玩⼀些⼿⼯活动,⽐如:捏橡⽪泥、搭积⽊、剪纸、画画等,有利于锻炼孩⼦的⼿部精细动作。
3、从⼩做家务孩⼦在⼩的时候,家长可以根据孩⼦的年龄让孩⼦做⼀些不需要很⼤⼒⽓的家务活,不仅可以锻炼孩⼦的肌⾁发展,还能从⼩锻炼孩⼦的责任⼼和⾃信⼼,也能让孩⼦从⼩养成良好的习惯。
4、让孩⼦多参与球类运动从⼩让孩⼦学习各种球类,主要是指男孩⼦,因为⼀般男孩⼦对球类也会⽐较感兴趣,所以适当的让孩⼦接触球类,可以从⼩培养孩⼦是运动意识,也可以增加孩⼦的本体感。
5、感统训练孩⼦本体觉不好,家长可以针对性的给孩⼦做⼀些感统训练的游戏,如游泳、跳绳、拍球、袋⿏跳等,从⽽提升孩⼦的本体感。
相信各位家长看完了本体觉失调怎么训练的⽅法后,基本上都知道要怎么培养孩⼦的本体感了。
本体觉训练项目
![本体觉训练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a6af0da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d.png)
本体觉训练项目
本体觉训练项目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身体感知、身体协调能力以及
注意力集中能力,在运动训练中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动作的准确性。
一、基础训练
1.平衡训练:单脚站立、站立后闭眼、单脚起跳着陆、单脚转体
练习。
2.动态视力训练:眼球追踪、眼球快速扫视训练。
3.手眼协调训练:接球、投篮、击打球类运动。
二、进阶训练
1.双脚跳绳:通过跳绳训练增强身体协调和手脚配合能力。
2.人站板训练:通过人站板的训练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和稳定性。
3.晃晃车训练:晃晃车的训练对于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的提
升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高级训练
1.体能训练:如半蹲跳、俯卧撑、引体向上的训练,提高身体的
力量和爆发力。
2.敏捷训练:如快速转向、急停急起、跨步前进等训练,提高身
体的敏捷性和反应速度。
3.陀螺训练:陀螺训练对身体的平衡和控制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能够挑战身体的极限。
以上训练项目仅供参考,具体训练应根据个体身体状况和能力水
平来制定。
并要注意安全保护,避免运动伤害。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5db02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a.png)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一、前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感知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感统本体觉训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活动,提升个体的身体感知能力,从而改善学习、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感统本体觉训练的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训练方法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二、训练目的感统本体觉训练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身体感知系统发展,提高感知能力和运动协调性,以改善学习、专注力、行为管理以及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的问题。
三、训练内容1. 姿势调整练习姿势调整练习旨在提高个体对不同身体部位位置和姿势的感知能力。
练习可以包括触摸不同身体部位,以及指导个体通过运动调整自己的姿势,如伸展、屈曲和转动。
2. 平衡练习平衡练习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身体平衡感知和协调能力。
可以进行单脚站立、平衡板练习以及跳跃等活动,要求个体保持身体平衡,并逐渐增加难度。
3. 手眼协调练习手眼协调练习能够促进个体的感官和运动系统之间的良好协调。
可以进行投掷和接球练习,例如抛接球、乒乓球或篮球等运动项目,从而提高个体的手眼配合能力和反应速度。
4. 姿势练习姿势练习通过训练个体正确的体态和姿势,提升其身体感知和运动能力。
可以进行站立、坐姿或躺姿的练习,如正确站姿、平衡坐姿和躺姿等。
5. 空间感知练习空间感知练习有助于增强个体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
可以进行迷宫导航、拼图和模型组装等游戏,以及地图阅读和导航练习等。
6. 敏捷度练习敏捷度练习可以提高个体的身体反应速度和敏捷度。
可以进行跳绳、快速跑步或进行各种迅速的身体动作练习,以锻炼个体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反应能力。
四、训练步骤1. 评估在开始感统本体觉训练之前,首先对个体的感知能力和训练需求进行评估。
可以使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了解个体的感知问题和训练目标。
2. 制定训练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的感统本体觉训练计划。
根据个体的需要和能力水平,结合不同训练内容和练习方法,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和目标。
感统训练本体觉实训报告
![感统训练本体觉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c3eed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3.png)
一、实训背景感觉统合训练(简称感统训练)是针对个体感觉统合能力不足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活动。
其中,本体觉是感觉统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对身体部位位置、运动和姿势的感知。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专业指导,提升个体的本体觉能力,改善身体协调性、姿势控制和运动技能。
二、实训目标1. 提高个体对身体部位位置的感知能力。
2. 增强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3. 改善姿势控制和肌肉张力。
4.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实训内容与方法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方法:1. 动态训练:- 平趴推球:在垫子上,距离墙面50公分左右,头抬起,臂肘离地,双腿并拢、离地抬起,双手握球往前用力推。
- 两点支撑侧跳:双手撑地,双腿屈膝,双脚并拢,在障碍物两侧来回跳动。
- 推砖块:跪地推砖块,注意头部抬起,同时提升注意力。
- 倒爬过障碍物:四点支撑倒爬,增强空间感知和方向感。
2. 静态训练:- 过关斩将:跨越障碍物,提升动作计划能力和大小肌肉动作协调能力。
- 画鼻子:蒙上眼睛,引导孩子根据感觉贴对位置,促进本体觉发展。
- 垫上转身训练:坐在垫子上,左右转动头部、手、脚、腰等部位,强化本体感和双侧协调能力。
- 卧地推球:提升手眼脑协调能力、对距离的判断能力。
3. 其他方法:- 音乐律动:通过音乐节奏引导个体进行有规律的肢体动作,增强本体觉感知。
- 游戏互动: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激发个体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四、实训过程与效果1. 实训过程:实训过程中,个体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按照既定的训练计划进行。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密切关注个体的动作表现,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和强度。
2. 实训效果:- 本体觉感知能力提升:个体对身体部位位置的感知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动作更加协调。
- 姿势控制改善:个体姿势控制能力得到增强,肌肉张力更加均衡。
- 运动技能提升:个体运动技能得到提升,动作更加流畅。
- 自信心增强:个体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信心,面对挑战更加从容。
孩子本体觉训练方法
![孩子本体觉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08db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5.png)
孩子本体觉训练方法
1. 游戏和活动,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如爬行、跳跃、平衡
练习等,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身体感知和协调能力。
例如,让孩子玩
踢球、跳绳或者做简单的健身操,都可以促进本体觉的发展。
2. 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感官刺激来帮助孩子建立对自身身体
的感知。
比如让孩子触摸不同的材料、赤脚行走、感受风的吹拂等,都可以促进本体觉的发展。
3. 姿势训练,通过练习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帮助孩
子建立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姿态控制能力。
这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舞蹈、瑜伽或者简单的体操来实现。
4. 深厚压力,给予孩子适当的深厚压力,比如使用沙袋、重物
压力衣等,可以帮助孩子感知自身的身体位置和力量,从而提高本
体觉的敏感度。
5. 身体意识练习,通过引导孩子进行身体意识练习,如有意识
地放松肌肉、专注于呼吸等,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感知自身身体的
状态和位置。
综上所述,孩子本体觉训练方法涉及到多方面的活动和练习,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身体感知和控制能力,促进
其整体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技能。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根据孩子
的年龄和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训练。
同时,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婴幼儿本体觉训练方法
![婴幼儿本体觉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a80f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0.png)
婴幼儿本体觉训练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婴幼儿是人类成长的关键阶段,其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对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体觉(proprioception)是指一个人感知自身身体部位的位置、方向、力度和运动状态的能力。
婴幼儿本体觉训练方法旨在通过刺激、锻炼和促进婴幼儿的本体觉发育,帮助他们发展出良好的身体感知和运动控制能力。
婴幼儿本体觉训练方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本体觉训练,婴幼儿可以提高身体的姿势控制能力,增强肌肉平衡和协调性,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良好的本体觉发育还可以帮助婴幼儿建立稳定的身体图像,提供自信心和自主性,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与人进行有效的互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婴幼儿本体觉训练方法,包括触觉刺激、反射性动作、平衡和姿势控制练习等。
这些方法结合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认知发展阶段,旨在促进其本体觉的发育。
通过实施这些有效的训练方法,婴幼儿可以建立稳定的身体感知,提高运动技能和协调性的发展。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婴幼儿本体觉训练方法的要点和操作步骤。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理解和实践,希望能够帮助父母、教师和保育人员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婴幼儿的本体觉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进行说明,该部分主要包括各个章节或部分的标题和内容简要介绍。
在本篇长文的文章结构部分中,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来编写1.2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具体的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对该篇长文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将概述婴幼儿本体觉训练方法的重要性和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其次,我们将详细阐述本文的组织结构,简要介绍各章节或部分的内容,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
2.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介绍婴幼儿本体觉训练方法的要点。
在本部分的2.1小节,我们将阐述婴幼儿本体觉训练方法的要点1,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感觉统合本体觉训练教案
![感觉统合本体觉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e2581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e.png)
感觉统合本体觉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本体觉的概念和重要性。
2、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本体觉感知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运动协调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掌握本体觉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实践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本体觉能力。
2、难点(1)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训练难度和强度。
(2)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训练。
三、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本体觉训练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2、游戏竞赛法以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训练,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训练器材如平衡板、大笼球、跳绳、哑铃等。
2、场地准备选择宽敞、安全的室内或室外场地。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简单的互动游戏,如“指五官”,让学生感受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动作,引出本体觉的概念。
2、知识讲解(5 分钟)向学生讲解本体觉的定义、作用以及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让学生明白本体觉良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身体、保持平衡、协调动作等。
3、热身活动(5 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全身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为后续的训练做好准备。
4、基础训练(20 分钟)(1)平衡训练让学生站在平衡板上,尝试保持平衡,双脚交替站立,逐渐增加难度,如闭上眼睛或单脚站立。
(2)力量训练学生手持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屈伸动作,或者进行深蹲练习,增强腿部力量。
(3)协调训练组织学生跳绳,先进行简单的双脚跳,逐渐过渡到双脚交替跳、单脚跳等。
5、小组合作训练(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训练。
例如,小组内成员依次传递大笼球,要求在传递过程中控制好力度和方向,不能让球掉落。
6、游戏竞赛(15 分钟)开展“接力比赛”游戏,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依次完成指定的本体觉训练动作,如跨越障碍物、在平衡木上行走等,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a532e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4.png)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感统(Sensory Integration)是指人体感觉系统对于周围环境的刺激进行处理和相应的过程。
本体觉(Proprioception)则是人体对身体部位位置和运动的感知能力。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旨在提升个体的感统和本体觉能力,促进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技能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套针对感统本体觉训练的方案。
一、训练目标感统本体觉训练的目标是促进个体感觉系统和本体觉的发展,提高感觉和运动的整合能力,增强身体感知和运动控制的能力,以及改善行为和学习的困难。
二、训练内容1. 感觉刺激训练:通过不同的感觉刺激,如触觉、听觉、视觉、平衡和运动等,激活感觉系统,促进感觉信息的传递和整合。
可以使用各种感觉刺激工具,如按摩球、噪音制造器、光线调节器等。
2. 本体觉训练:包括身体位置感知、肌肉张力调节、动作协调等训练。
可以通过进行平衡练习、深蹲、反射动作等活动,刺激和锻炼本体觉能力。
3. 运动协调训练: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运动活动,训练个体的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
可以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如体操、游泳、球类运动等。
4. 触觉训练:通过触觉刺激,训练个体对于触觉的感知和适应能力,提高触觉信息的整合和应对能力。
可以进行按摩、触摸不同的材质等活动。
5. 注意力和专注训练:通过一些认知活动,如追球、追迹、找差异等,训练个体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可以逐渐增加活动的难度和复杂度,提高个体对于注意力的控制和维持能力。
三、训练方法1. 个体化训练:根据个体的感觉和本体觉发展水平,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要根据个体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感觉刺激和训练活动。
2. 渐进性训练: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要求。
根据个体的进展,及时进行训练计划的调整和更新。
3. 频度和持续性:训练应该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持续性,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训练,坚持不断地进行有规律的训练。
四、评估与反馈1. 定期评估:根据训练方案,定期对个体的感统和本体觉能力进行评估,了解训练效果和个体进展情况。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90b30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4.png)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
本体觉失调是指人体感觉系统中的本体感觉出现异常,导致身体姿势、平衡和运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这种问题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年龄段的人身上。
本体觉失调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因此需要进行训练来改善。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是本体觉失调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平衡训练可以包括单脚站立、双脚并拢站立、闭眼站立等动作,也可以使用平衡板、球体等器械进行训练。
2.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通过进行各种运动训练,可以让身体更加灵活,减少运动障碍。
运动训练可以包括跑步、跳跃、爬行、游泳等各种运动。
3. 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空间感知能力和运动控制能力。
通过进行各种视觉训练,可以让人们更加敏锐地感知周围环境,减少运动失误。
视觉训练可以包括追踪运动物体、观察运动图像等。
4. 感觉训练
感觉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感知能力和运动控制能力。
通过进行各种感觉训练,可以让人们更加敏锐地感知身体的变化,减少运动失误。
感觉训练可以包括触觉训练、听觉训练、嗅觉训练等。
本体觉失调训练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训练方法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性和运动控制能力。
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本体觉失调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7303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4.png)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感统(Sensory Integration),即感觉统合,是指通过多种感觉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协调和整合,以提高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和生活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而本体觉(Proprioceptive)是感觉系统的一部分,指的是人体肌肉、关节、皮肤和内脏等组织对身体运动、姿势和位置的感觉。
感统本体觉训练旨在通过特定的活动和刺激,促进感觉统合和本体觉的发展,提高个体的感觉系统的功能和适应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旨在帮助需要增强感统和本体觉的个体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训练目标及原则训练目标:通过感统本体觉训练,提高个体的感觉统合能力和本体觉,促进感觉系统的正常发展,改善个体的运动控制和行为组织。
训练原则:个体化、循序渐进、适度挑战、反馈及时、趣味性和可变性。
二、训练内容1. 双脚平衡训练- 活动一:踮脚尖行走选取平坦的地面,要求个体踮起脚尖,尽量保持身体的平衡,进行前进、后退、左右移动等动作。
- 活动二:单脚站立要求个体分别单脚站立,保持平衡,每次训练逐渐增加站立时间。
- 活动三:赤脚行走让个体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进行赤脚行走,通过触觉刺激来提升本体觉的感知。
2. 深压力训练- 活动一:跳跃着穿越障碍物在一定的距离上设置障碍物,并要求个体通过跳跃的方式穿越,增加身体尽力向下施加压力的感觉。
- 活动二:使用沙袋进行推拉训练让个体推拉沙袋,通过身体的力量施加深压力,对本体觉进行刺激。
- 活动三:使用保龄球进行滚动训练鼓励个体使用双手推动保龄球,感受球体滚动时的压力和运动感。
3. 运动技能训练- 活动一:伸展运动进行一系列伸展运动,如手臂伸展、躯干扭转等,帮助个体感知身体的位置和关节的运动范围。
- 活动二:平衡球训练让个体坐在平衡球上进行平衡训练,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来稳定平衡。
- 活动三:跑步和跳跃训练组织个体进行跑步和跳跃等活动,鼓励运动的多样性和刺激感。
三、训练频率和时间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选择每周2-3次进行感统本体觉训练,每次训练时间约30-45分钟。
本体感觉训练项目及技术要领
![本体感觉训练项目及技术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7fcef126770bf78a642954cd.png)
本体感觉训练项目及技术要领本体感觉训练也是借助训练器械和徒手两种途径来实施。
感觉统合训练室常用设备均可用于本体感觉功能的训练。
为了与前庭功能训练相区别,训练人员在设计训练项目时充分理解本体感觉功能训练的基本对策。
(一)球类系列训练在本体感觉训练上,球类项目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项目。
1.被动训练球类活动的被动训练(主要是球体直径较大的粗、光面大笼球、花生球等)能够让儿童通过身体的前后左右晃动感知躯体各部位所处的位置,肢体的运动方式、方向、幅度以及速度等,适合于年龄较小、障碍程度较重、指令理解能力较弱的儿童。
尤其是在训练初期,被动训练能够让儿童逐步熟悉、了解训练人员,适应训练模式,并且保证一定的训练强度。
球类被动训练主要设备光面/粗面大笼球训练项目技术要领飞卧大笼球儿童卧于大笼球上,训练人员手握儿童脚腕等部位,前后左右晃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儿童感受身体位置的变化。
2.助动训练儿童本体感觉功能训练过程中,其自身的主动参与是关键因素,通过助动训练可以培养儿童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为之后的主动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大笼球花样活动和人墙对攻等训练项目。
球类助动训练主要设备弹性较好的球训练项目技术要领人墙对攻儿童卧于地面,面向墙体,相距1米以上,双手推球击打,并回接反弹球,如此往复。
3、主动训练球类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训练方式。
利用球类对儿童的本体感觉功能进行主动训练,能有较好的效果,也可促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该类活动,增加其本体感觉刺激。
球类主动训练主要设备直径较小的球训练项目技术要领指点悬球儿童取坐姿,训练人员持握小球,让儿童用手来指点悬球位置,训练人员可适时改变自己的位置,调控球的运动线路(二)滚筒类系列训练滚筒类系列训练在触觉、前庭觉功能训练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的筒内活动或筒外活动在本体感觉训练中也同样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被动训练具体项目参见触觉功能训练的滚筒训练部分,训练人员注意引导儿童感受身体各部位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训练活动中躯体的整体构造,以及不同部位肌肉的牵张力。
本体感训练
![本体感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bba217e58fafab069dc02b1.png)
本体感训练(2012-06-25 00:55:39)本体感训练还可以借助于一些传统游戏,如手影儿:这但是晚上在屋中常玩的一种小游戏,用手做成一些姿势,灯光一照,在墙上显出好玩的影象。
其作用在于通过一些有趣的表象吸引幼儿活动自己的肌肉关节,形成本体觉。
另有一游戏称“翻饼烙饼”玩法如下:两小儿相对站立,双手对握,摇晃胳膊,一人由怀臂间探头翻过,另一人随之,变成二人对背站立,曰翻饼,然后翻回,曰烙饼。
边动作边唱:“翻饼,烙饼,油炸馅儿饼,翻过来瞧瞧!”合作性的游戏,锻炼幼儿大关节活动,但要防扭伤。
这也是一种借助同伴认识自己身体的一个探索过程。
玩儿冰棍儿棍儿:拣冰棍之小木棍若干,玩时将大家的木棍合在一起,拿在手中,向平地上一撒,用一根木棍从下挑弹起撒出的木棍,每挑一根不许碰动其他木棍,挑成功者木棍归己所有,挑坏,则由下一个人来挑。
这种游戏在挑弹过程中要求的是细心和动作精细,稍大则有可能挑坏,在娱乐中不知不觉促进了精细动作的发展。
指头立毛掸:找一鸡毛掸,将扎有鸡毛的一端朝上,光的一端立于手心或手指上,身体随鸡毛掸倾斜而走动,使鸡毛掸立于手心或手指长久不掉下来,还能做鸡毛掸在手上移动和倒手等花样儿动作。
还有踢毽儿即踢毽子,这一过程也是一个既要平衡身体,又同时要求视触协调一致才能踢中和持久。
另外“拽包”与丢沙包类似,也是幼儿在跑跳躲闪中锻炼协调能力的不错的选择。
同时,家长应尽可能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如打球、游泳、跑步等。
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使孩子健康、充满活力,而且能刺激、调整、提高孩子的本体统合能力。
1.前仰后合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本体感觉和身体柔韧性。
游戏内容:轻轻扶住孩子的腰,帮助她慢慢地往后仰,并逐渐向下,直至她的双手撑地。
停留片刻,身体成弓字形或者彩虹式。
叮嘱孩子用她的手和腿的力量来支撑自己,然后再帮她慢慢起身。
2.翻筋斗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本体感觉和肢体柔韧性。
游戏材料:一个松软的垫子游戏内容:让孩子在垫子上面自由地翻筋斗,随便前翻、后翻都可以。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8760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b.png)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感统本体觉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感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来提高个体认知和运动能力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感统本体觉训练的方案,以帮助个体充分发展其感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提升整体认知和身体控制能力。
一、背景介绍感统本体觉是指通过感官系统(触觉、视觉、听觉等)和本体感觉系统(平衡、空间感知、身体位置感知等)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两个系统的协调和有效运作对于个体的生活和学习至关重要。
感统本体觉训练旨在通过特定刺激和活动来激发和促进这两个系统的发展,提高个体的感知、认知和运动能力。
二、感统本体觉训练的原理感统本体觉训练的原理是利用刺激感官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来改善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该训练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感觉整合训练:通过刺激感官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来提高个体的感知和关注能力。
例如,使用不同纹理和温度的材料进行触觉刺激,通过观察和识别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体来刺激视觉系统。
2. 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刺激本体感觉系统,包括平衡、空间感知、身体位置感知等,来提高个体的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
例如,使用平衡板进行平衡训练,通过空间追踪游戏来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3. 运动协调训练:通过结合感觉整合和本体感觉训练,进行各种运动协调训练,提高个体的动作控制和反应速度。
例如,进行跳跃、投掷、接球等活动,同时注重感官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的刺激和协调。
4. 日常生活应用:将感统本体觉训练的技能和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包括学习、工作和运动等方面。
例如,在学习时,通过触摸和观察不同材料的质地和颜色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三、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的实施步骤下面是一个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的实施步骤,可以根据个体的具体需求和能力进行调整和扩展:1. 评估阶段:通过观察和测试个体的感官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的功能和发展水平,确定个体的训练需求和目标。
2. 制定训练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和训练时间等。
幼儿园工作计划培养幼儿的身体感知能力
![幼儿园工作计划培养幼儿的身体感知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13034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4.png)
幼儿园工作计划培养幼儿的身体感知能力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始终将培养幼儿的身体感知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和科学规划,我们全面提升幼儿的身体感知能力,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身体观念,并能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一、活动目标和意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旨在培养幼儿的身体感知能力,提升他们对身体的认知、感知和控制能力,进而增强幼儿的身体自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良好的身体感知能力也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未来运动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活动内容和方法1. 感官训练: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让幼儿感知不同的身体部位以及各种触感和温度。
可以运用触摸、嗅觉、视觉等方法,进行感官开发活动。
比如,让幼儿用双手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幼儿嗅闻不同的气味,通过观察图示或实物,让幼儿辨认颜色等。
2.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培养幼儿身体感知能力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器械训练来进行。
比如,让幼儿尝试单脚站立、行走、跳跃等动作,或是进行平衡木游戏、绳子走等活动,以提升幼儿的平衡感。
3. 肌肉控制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肌肉控制训练,提高幼儿的肌肉活动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可以进行腿部运动、手部运动等活动,如踢足球、绘画、揉面团等,培养幼儿的肌肉控制能力。
4. 空间定向训练: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和掌握自己的身体位置以及周围空间的大小和方向。
可以进行方向感游戏、室内外活动等,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观察,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5. 整体协调训练:通过跑、跳、滚、爬等活动,锻炼幼儿的整体协调能力和身体掌控能力。
可以组织有趣的运动项目,如拔河、橡皮筋跳等,促进幼儿全身运动,提高幼儿的整体协调能力。
三、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实现幼儿园工作计划中的目标,我们将按照以下方案进行活动的具体实施:1. 在日常活动中融入感官、平衡、肌肉控制、空间定向和整体协调等训练,例如,穿衣自理、洗手、识字卡片等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幼儿对身体的感知和控制。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e022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2.png)
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一、概述感统训练是一种针对感觉统合障碍(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进行的综合性治疗手段,旨在提升人们的感觉统合能力,以促进其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增强。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感统本体觉训练方案,以帮助感觉统合障碍的个体改善本体觉发展和感觉统合能力。
二、训练目标1. 提升本体觉知觉能力:培养个体对自身身体姿势、位于外部空间的身体部位及其运动的感知能力。
2. 建立稳定的本体图像:增强个体对自身身体定位的感知,促进身体在空间中的准确定位和移动。
3. 增强身体平衡感觉:加强个体感知身体的微小移动和位置改变,提高平衡控制与调整的能力。
4. 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促进手部与视觉信息的整合,提高眼球运动对手部动作控制和反应的准确性。
三、训练方法1. 躯干控制训练:a. 仰卧起坐:让个体躺在地面上,鼓励其通过腹肌与背部肌肉的协作进行仰卧起坐练习。
b. 平衡板训练:利用平衡板进行静态和动态平衡练习,提高个体的平衡感觉和控制能力。
2. 本体觉训练:a. 身体定位练习:通过以音乐为背景,让个体在镜子前模仿不同动作,观察自己的身体姿势,并自我纠正。
b. 触觉手腕铃训练:戴上触觉手腕铃,通过左右手的协同运动,提高个体对手部位置和运动的感知。
c. 双侧协调练习:进行双脚跳绳练习,通过双侧协同运动,提高个体的跳跃能力和双侧肌肉控制能力。
3. 视觉训练:a. 追视训练:利用移动光源或移动物品,引导个体进行追视练习,提高眼球运动对手部动作控制的准确性。
b. 眼球调节练习:通过眼球转动,注视不同位置的物品,提高个体对物体间距离和深度感知的能力。
c. 视觉追踪练习:让个体注视手部画出的轨迹,通过眼球运动与手部运动的协调,提高个体对视觉刺激的追踪能力。
四、训练频率和时长根据个体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感觉统合障碍的程度,每周进行3-5次的感统本体觉训练,每次训练时长约为30-60分钟。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个体的情绪和疲劳状态,确保训练效果和个体的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主题飞卧大笼球
器械大笼球
准备活动训练人员和儿童都需要进行热身活动,特别是关节热身
体/姿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
动作要领儿童以一定体姿卧于大笼球上,训练人员手握儿童手腕、衣襟或脚腕等部位,前后左右晃动,动作幅度由小至大,儿童可睁眼或闭目感受身体位置的变化
导/馈训练人员鼓励儿童积极体验身体状态
安/卫随时关注儿童神情与身体变化,防止肌肉或关节受伤。
适当准备纸巾,必要时擦拭儿童的鼻涕口水
时间一周
次数四次
第二阶段:
训练主题空中体操
器械蹦蹦床
体/姿儿童取半蹲位、全蹲或站立位
动作要领儿童站立蹦床面中心,全蹲用力起跳,下落后再成全蹲。
随即根据训练人员的指令进行上肢运动,如侧上举过头伸直或击掌,前上举过头、手臂后摆击掌等
变式1变崩边拍:两儿童面对面站立在蹦床上,同时屈膝弯腰起跳,步调一致,然后进行你拍一我拍一的拍手游戏
变式2上蹿下跳:儿童在床面连续蹦跳2~3下,然后根据指令从床面跳跃到地面的指定位置,然后转体跃上,如此重复
时间一周
次数三次
第三阶段:
训练主题袋鼠跳跳
器械袋鼠跳布袋
体/姿立位
动作要领儿童站立于跳布袋内,双手抓袋边,根据训练人员提示的方向,双腿屈曲半蹲起跳,或原地起跳,左右跳,跳转或跳跃沿特定路线行进
安/卫对于年龄偏小的儿童,训练人员应在其跳跃过程中给予一定扶持,防止摔伤或被布袋绊倒;儿童应紧系鞋带或穿无鞋带运动鞋,防止鞋带拌扰儿童跳跃
变式1过障碍跳:一列小球间隔布置于儿童跳跃行进线路,儿童跳跃同时跳过球障变式2曲线跳:跳跃路线可呈S型、锯齿型等
变式3双童竞赛:上述各项目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童或多个儿童的比赛
时间一周
次数两次
家庭训练
拍球让孩子以站姿或坐姿,双手同时拍球。
可以在徒手的情况下,使用单手、双手,直接将气球往上拍。
或是增加不同重量、不同握把的变化,如使用兵乓球拍、羽毛球拍,或是安全考虑下用报纸卷成的球棒状拍打气球。
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互相丢接气球、手球、篮球的活动,当孩子可以掌握球感而不容易中断与大人的互动时,表示他掌握自己的本体觉有明显进步,可以考虑进行个别化球类活动。
如往墙壁、往篮框投掷,或是徒手使用单手、双手,直接将球往地板连续拍(愈能连续拍球不中断注意力愈佳)。
可以使用不同握把的变化,如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用报纸卷成的球棒状连续将气球往上拍。
采定点坐着或站着进行活动,也可以规定沿着直线或是S形路线连续拍球,增加活动困难度,进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本体觉训练方案
13学前1
S1309115
张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