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的比较

合集下载

比较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比较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比较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即自强运动,典出《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用此一旧式语言概括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改革,已暗示了面对传统时的瞻前顾后。

李鸿章等人也自知必遭保守派攻讦,于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辩,解释改革目的仅为“富国强兵”,绝非动摇国本,卖国求荣。

洋务运动从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而仅仅7年之后,远在东方大海之中的小国——日本也开始了它大刀阔斧的改革——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

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

清政府与日本出于几乎同样的动机、处于几乎一样的地位、面临几乎类似的问题,而最终结果却有天壤之别,明治维新完全成功,而洋务运动则彻底失败。

这是为什么呢?是日本的初始条件优于中国吗?是日本的制度更先进吗?我认为原因是多元的,它关系到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

首先,在改革时期的领导人的实权地位不同,使得改革的进度不同。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统治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所以光绪皇帝领导的洋务运动就时刻受到强大反对势力的掣肘。

朝中的重要官员如倭仁等保守派,对洋务运动采取仇视的态度,使洋务运动进行得十分困难,无法获得太多人的支持。

反观日本明治维新,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推翻了德川幕府的明治天皇,他领导的倒幕派是一支以低阶武士、商人、新兴地主、大名等组成,人数众多,使明治维新改革得更加顺利。

其次,主事者见识不同。

恭亲王奕䜣,文祥、沈桂芬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势力。

而在地方则有曾国藩,崇厚,左宗棠,沈葆桢,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这些人虽然都是有权有势的人物却鲜有留学外国的。

相反的,明治维新的领导人物呢——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板垣退助,大隈重信,他们多是西南长州,萨摩的武士,他们大部分出身下级武士,有的受洋学教育及军事训练,有的参加过排外运动有与外人打仗经验。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并迅速发展,其侵略性的本质决定了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

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远在世界东方的仍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和日本无疑成了侵略的最好对象。

于是,船炮的轰隆声惊醒了沉睡中的亚洲姊妹,两国统治者为了挽救社会危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分别进行了一场以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运动,并对其国家今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下面就来分析其中几个方面的异同点,并尝试从中找出两者迥异结局的部分原因。

㈠背景的相似与相异⑴内部环境--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加深鸦片战争后,英国人的坚船利炮轰碎了大清朝天朝上国的美梦,地主阶级开明派逐渐认识到,中国正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①,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统治措施已经不足以应对新的困境,必须改变传统,学习西方文明,才能抵御外侮强敌。

如果说中国被迫开发放是源于与英国的鸦片战争的话,日本则是由于1853年的黑船事件。

在这此事件中,美国人佩里率舰队进入日本,强迫日本于第二年和美国签订了《日本亲善条约》,开放下田和函馆两个港口,供美舰补给用。

西方列强看到了强权的威力,英、俄、法、荷等国家纷纷派出将领,率领舰队来到日本,以军事为威协,强迫与日本签订和美国相类似的条约,日本奉行了200多年的锁国政策,亦是从此被打破。

并且在这个时期,两国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不仅无力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再生产,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

封建统治也已开始走向没落,统治阶级的腐化及外来侵略使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愈加激化。

在这种情况下,受到西方改革潮流影响和农民起义冲击的中、日两国统治阶级内部都发生了分化。

⑵外部环境的差异首先,在侵略者的眼中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较日本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因此中国受到了列强的瓜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四分五裂,主权丧失,这给洋务运动及后来的一系列图强救国运动带来了巨大阻力。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
1.相同点:都主张像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2.不同点:①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②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③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④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3.不同的原因:①经济:中日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中国洋务运动时,民族
工业虽然已产生,但力量薄弱,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19世纪的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②政治:两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不同。

中国封建专制势力强大,在洋务运动中,顽固派掌握实权,并始终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为目标;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强大,并最终推翻幕府统治,掌握国家实权。

新政群为摆脱外来压迫,积极发展资本主义,为建立近代化国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对比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对比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对比相同点:(1)背景相同。

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开始向西方学习。

(2)目的相同。

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

(3)内容相同。

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

不同点:(1)领导力量不同。

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地方掌握实权的总督和巡抚。

掌握中央实权的慈禧太后在支持顽固派、洋务派之间,犹豫徘徊,致使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是日益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推翻了幕府统治后,由明治天皇掌权,二者形成合力,进行大刀阔斧、全方位的改革。

(2)具体措施不同。

政治方面:中国洋务运动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

日本则改革落后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经济方面:中国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

日本则进行大力改革,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文教方面:中国只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

日本则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阻力不同。

洋务运动外受西方列强,内受封建顽固势力的严重阻挠;日本幕府体制专制色彩较轻,倒幕运动的胜利扫除了改革障碍。

(4)结果不同。

中国洋务运动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失败;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而且更重视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文明制度,最终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
董以山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由于二者是发生在大体相同的国际背景之下和大体相同的时间里,更由于二者在某些口号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因此人们往往愿意将二者进行比较。
一、 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是日、中两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运动
另外,日本在幕府时代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并无实权,幕府末期掌握实权的幕府统治者又不得人心,在对内对外政策上引起了国内人民的不满,出现了统治危机,这使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得以发动并且胜利。无实权的天皇和下层的资产者可以联合以夺取实权,下层的资产者又可以利用天皇的名义去反对幕府统治者,这些条件在中国是没有的。
日本在1603年建立了德川幕府制度,结束了日本长期的战乱状态,国内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局面,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
在农村,出现了商人阶层,他们用自己的资金或借助于城市中的大批发商的贷款,把农产品收购起来转卖给上一层的商人或城市中的大批发商,从中获得商业利润。在棉织业中也出现了“换棉”和“租机”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手工业中出现了作业分工的集中的工场手工业,1867年私营的雇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已有400多家。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社会中已出现了资产阶级,他们在经济上有一定势力。在幕府末年,大商业和高利贷也有较大发展,城市中已经出现了一批叫做“株仲间”的商业垄断组织。有些商人已凭借手中的经济势力参与政治。据记载仅日本大阪市富商和高利贷借给封建主大名的债款就高达六千万两黄金,每年利息就相当于大米三百万担。有此富商和高利贷者已不仅能凭借经济势力挟制大名,而且还直接参与藩政。当时已出现的资产阶级虽然经济上有了这种势力,但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被视为下等阶级。另外,日本社会还有一个中国社会所没有的武士阶级,他们是封建统治者固定的亲兵,不事生产,只能依靠禄米生活。幕府统治末期,由于财政困难,幕府和各藩经常削减和停发下级武士的禄米,使一大批下级武士和家属生活异常困苦。这迫使不少武士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法规的束缚,抛弃武士身份去从事商业和手工业,转为教师和医生等。有的甚至直接把武士身份转让给大商人,自己做商人家中的养子,直接同高利贷和商人资产阶级结合起来。这些资产阶级化了的武士的出现和他们改革社会的政治要求使弱小的资产阶级有了同盟者,而且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中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水平和组织能力方面又高于资产阶级,有些就成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和明治维新运动的领导力量。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19世纪60年代起,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改革的进程。

这不是偶然的,两国都是在内忧外患的状况下而走上改革道路的。

然而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强大,中国屡次改革却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反而加剧了列强的瓜分脚步。

近代化伊始,中日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正是这些不同的地方,造成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差别。

第一: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统治者仍然极其厌恶和蔑视西方的一切,在1842----1856年两次战争之间的十几年中,面对西方扩张主义的挑战几乎没有做什么。

只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再次战败的刺激下,才出现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以达到自强之目的。

然而即使是洋务派也仍然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因而向西方学习也就只能局限于先进的军事技术方面。

喊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日本面对西方侵略做出的反映则要比中国快的多,他们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很快便提出了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的方针。

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利用西方先进武器对付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以维护日益腐朽的清政府的统治。

而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前夕推翻了封建没落的幕府统治,从而为改革扫清了道路。

第二:两国领导力量的区别:中国为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其势力主要不在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方面。

他们对当时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既没有大胆"驳议"的勇气,更没有夺取政权、取而代之的要求。

慈禧太后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为保护清政府统治暂时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然而其实她仍然是脚踏顽固派、洋务派两条船,身在曹营心在汉,犹豫徘徊,多方掣肘,致使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几个地方上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分散。

洋务运动犹如大海中无人掌舵的大船,摇摆着不知驶往何方。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则是下级武士,他们原本属于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然而幕藩体制下的日本在任命官吏时,都遵循世袭门阀原则,对武士都严格按照上、中、下的高低进行选择。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
领导力量
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领导力量 变革措施
变革措施
清政府中的洋务派, 下级武士,原属于统 其势力主要不在中央, 治阶级的组成部分, 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 明治维新 而幕藩体制下其任命 洋务运动 总督和巡抚方面 官吏遵循世袭门阀原 则,严格选择 清政府中的洋务派, 下级武士,原属于统 政治上则毫无建树 政治:改革落后制度, 其势力主要不在中央, 建立新的体制 经济上,近代军事民 治阶级的组成部分, 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 用等企业实行衙门式 而幕藩体制下其任命 经济:日本大力进行 总督和巡抚方面 管理,贪污腐败严重 官吏遵循世袭门阀原 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则,严格选择 经济 政治上则毫无建树 政治:改革落后制度, 经济上,近代军事民 建立新的体制 用等企业实行衙门式 经济:日本大力进行 管理,贪污腐败严重 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 (1)废藩置县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3、军事改革 (1)内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2)评价: ①积极作用——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级常备军。②局限 性——“皇军”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宣扬武士道精神,并且有侵略扩张之 意,所以军队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工具。 4、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内容:①提倡新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封建文化)② 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明治维新 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 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 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本主义建设人才;建立 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 全民义务教育制 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 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 本主义建设人才;建立 全民义务教育制 日本废除了旧时的封建 征兵制,建立了一支富 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 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 日本废除了旧时的封建 极准备对为侵略扩张 征兵制,建立了一支富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在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中,还是有着许多异同存在的。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背景是为了打败当时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政府派人前往欧洲先进国家进行的工业学习,总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则是为了推翻腐朽落后的幕府统治,并且在推翻之后用全新的西化来武装自己的国家,日本在明治维新的初期便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洋务运动之后却是更为稳固的封建社会。

其次便是两个国家进行维新的领导力量的不同。

日本的明治维新,其总的领导便是明治天皇,是当时在日本最有权势的人,因此他的革新十分顺利,没有人敢反抗他。

但是反观中国,中国的洋务派却主要是清朝朝廷内的一些大臣,他们有着革新国家的愿望,但是又不敢反抗慈禧太后的统治,再加上慈禧对洋务派表面上是支持态度,这些大臣们哪里还有怨言?然而谁都知道,慈禧虽然曾经支持过洋务派,但事实上她一直是个保守的顽固派,这也是洋务运动最终会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在变革方面,尽管中国似乎也有很多方面进行了改变,但是最基本的国家性质仍然存在,当时的中国一直都是封建社会,但是日本首先便是把国家的政体给改变了,模仿英国使用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这也是日本明治维新最为重要的一步,却是当时的中国永远跨不出去的一步。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在国家的政体方面,明治天皇决定模仿西方采用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并且还把当时的日本领土总共分成了三府七十二县,采用中央集权制的方式来统一权力。

原先日本的阶层分为“士、农、工、商”,在明治维新的时候被明治天皇改成了“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虽然四个阶层已经允许进行交往,但是四个阶层之间还是存在着等级之分。

之后明治天皇更是发布了《废刀令》和《户籍法》,这也是武士阶层开始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开始用太阳历来计日。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比较研究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比较研究

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发生时间几乎同时,但两国的运动结果却截然不同。

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由弱小走向强大;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无法摆脱被殖民的境遇。

不论结果如何,两国改革措施的对比,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明治维新成功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和得到启示。

一、改革前社会背景的差异当时的日本与中国都处于封建社会,社会阶级都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级。

日本在唐朝时学习中国的制度,但有两样没有学习,一样是科举制度,一样是宦官制度。

因此,日本的四个阶级无法相互转换,而中国的可以。

在日本,武士阶级即为士,享有众多特权,并且世袭罔替,子孙后代都能成为武士。

武士又分有多个等级,且中、下级武士无法升为上级武士。

并且由于中、下级武士俸禄较低,使他们处于被上级武士剥削的境遇。

中国的四个阶级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工、农、商三个阶级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士,并且士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世袭罔替的。

因此,科举制把任何对统治阶级不满的力量都转化成了拥护统治阶级的力量。

而且,中国的士是可以逐步升迁的,即从无利益者变成既得利益者。

当时日本是领主土地所有,土地不能买卖,所以地主也是受压迫的。

而中国的地主是土地所有者,是既得利益者。

因此,当时日本统治阶级的地位并不是稳定的,是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

随时都有可能被中、下级武士和地主推翻的危险。

反观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统治阶级地位依然稳固。

被推翻的危险相比日本小得多。

二、行政改革措施的差异对比两场运动在方式和内容上有其相似的地方。

第一,它们都是先由国家出资,从国外引进大机器生产,投入资金最大的工业都是与军事有密切关系的企业。

第二,为适应近代化的需要,它们都开始了新式文化教育的创办。

但是,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异。

第一个差异是洋务运动虽然在生产力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却不变革封建制度,企图搞中体西用。

而日本则是在制度变革基础上建立地主资产阶级的新政权,由新政权推行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保证近代化的顺利进行。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

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爱新觉罗·奕欣,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

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甚至社会政治学,因此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迠立新式军队,达到“自强”目的。

为了解决军用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进而大力兴办民用工、矿业和运输业,达到求富,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目的。

这场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却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两国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走向改革这条道路的,然而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强大,中国的洋务运动却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反而加快了被列国瓜分的步伐。

在改革前,中日两国都面临着国内人民起义不断和外部列强侵略加剧。

因此,两国近代化道路上都充满了激烈的斗争。

但由于两国的传统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不同而又有所差异,并对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国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党内派别的态度不同导致了革命开始后受阻力度,推广力度也大不相同。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区别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区别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区别: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和顽固派在对待封建制度的根本态度上是一致的。

但是,洋务派在对西方物质文明的认识上却不同于闭目塞听的顽固派,尤其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镇压,他们深感洋枪洋炮的威力,先是购买洋枪洋炮,继而创办军工企业自己制造,后来随着学习西方热潮的高涨和举办军事工业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又进一步认识到,西方之所以强大,除“船坚炮利”之外,还在于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大力举办民用企业。

但实践的结果,却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其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制定的错误指导方针。

洋务派确实无意把封建的中国改造成为资本主义的中国,他们学习西方的最终目的,也只不过是想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来维护已腐朽的封建主义的躯体。

这才是洋务派“中体西用”指导方针的实质和造成洋务运动悲剧的根本原因。

而日本明治维新则相反。

它的“脱亚入欧”的指导方针,是由那些已经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提出的。

他们从世界“变局”中清醒地看到:亚洲各国的封建社会明显落后于欧洲,日本必须抢先摆脱亚洲的固陋,尽快转向“西方文明”,把日本封建社会改造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社会,否则,在亚洲和世界就难以有一席之地。

日本维新志士们在此种强烈紧迫感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利用了国内战争的有利时机,以最大的决心首先完成了对封建幕府制的改造,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由改革派武士控制的明治政权。

它尽管是一个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但革新派武士的力量却占了上风。

这就为本国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发展近代企业的不同措施洋务运动的目的既然是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统治,那么洋务派的政治、经济等活动,就必然立足于保持封建主义的政治体制和生产关系。

因此,洋务派把西方近代企业引进中国时,也只能把它植根于封建的土壤之中。

即使这样,也遇到了封建顽固势力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抵制和摧残,再加上封建官吏经营管理不当,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是十分艰难的。

那些掌握实权的洋务派官僚,为了减少引进西方企业的种种困难和阻力,便以国家政权为杠杆,兴办了“官办”的军工企业和几乎清一色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

简析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简析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两个封建国家在类似的历史命运下做出的相同选择, 但却获得了大相径庭的改革后果: 一个仍然是老大衰弱, 一个却从此走上中兴之途, 成为亚洲唯一独立自主的近代资本主义大国。

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改革, 明治维新却是一次非常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下面,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次改革的异同点。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前,中国和日本文化传统相同,都属于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的东方文化,社会、政治制度基本相似,都是封建专制国家,封闭的社会. 经济基础相同,同是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封建经济, 民族命运也极相似,同遭西方殖民势力侵略。

1、中国历代统治者,特别是自汉以后都独尊儒学,用儒家思想统一全国。

日本早在中国隋唐时代,就曾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留学生把唐朝的行政制度、典籍文献、文学、艺术、医药、法律以及建筑、服饰、度量衡等传入日本。

日本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非常深。

2、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到清代,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而占总人口80 % 以上的农民则只有很少的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

广大贫雇农租种土地, 一般要交极高的地租,此外,还要担负各种摇役。

这种封建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农民无力改进生产技术和进行扩大再生产。

贵族、地主阶级获取了农民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并不用于生产,而是用于穷奢极欲的腐化生活,这就使社会生产力长期不能迅速发展。

这个时期,在日本正是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幕府将军是日本最高统治者,又是全国最大的封建领主。

农民遭受严重剥削,生活极端贫困,农村人口日益减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在洋务运动之前, 中国贵族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 自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便走上了衰败的道路,政治日益黑暗,国库空虚,财政拮据,贵族、官僚、地主利用他们的封建特权,大肆兼并土地,农民大众的生活更加恶化. 十九世纪初年爆发的农民起义,遍及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历时九年。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酒店九年制学校刘康都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所办洋务事务的概括,它牵扯到清政府外交事务,包括购买洋枪、枪炮、洋船、开矿设厂,选用外国军官编练海军、陆军、办陆运、电报、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囊括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开明之士及官僚以自强求富为目的进行的一场改革运动,改革的目的在于维持清王朝统治,但是却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使天朝帝国威严扫地。

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使大清帝国更是摇摇欲坠。

北方回民起义,捻军起义更是使清王朝雪上加霜,帝国主义为了维持自身利益,而帮助清王朝镇压农民运动。

在战争中,曾国藩、李鸿章等将领看到西方武器杀伤力很强,向清政府提出效法西方,加之受林则徐、魏源等思想的影响,将“师夷长计以制夷”变成“师夷长计以自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目的在于确保清朝统治。

在中国面临西方列强侵略的时候,日本也受到美国的侵略。

1853年7月美国迫使日本在其炮口下屈服,1854年3月美国又强迫日本开埠通商。

可以说日本这时期处于历史交叉口,是继续走中国的路子,还是学习西方,他们选择了后者。

从19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实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从历史上看,日本的确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从隋唐时期的遣唐使,影响日本的大化政新,到明治政府派遣出国访问团,影响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唯一一个独立的国家。

加之受二次工业革命影响,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内,走完了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要有二百多年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路程。

那为什么中国与日本同样都在学习西方,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在这就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作一个比较,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一、时代背景洋务运动前的中国与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时代背景相似,社会性质、经济基础、民族命运相同,两国有识之士都进行了改革。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封建社会的末期,国内矛盾重重,人民起义不断,官场上,买卖官成风,当年横扫中原的满洲八旗,以及随后建立的蒙古八旗、绿营兵,除了欺压老百姓,几乎失去了作战能力,武器上采用大刀、弓箭等。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两个处于内忧外患的国家在19世纪60年代初为救亡图存而展开的改良运动。

在改革以前,两国的文化传统相同,都属于东方文化,社会状况也基本相似,属于封建专制国家;经济基础相同,都是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命运相同,同遭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但两次运动却产生了迥然不同的结果:日本的国力、经济力全面上升,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成功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的经济却未能起飞,仍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处于挨打的状态。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主观上:第一,改革的目的不同。

洋务运动最初兴起的直接目的是购买洋枪洋炮和创办新式军事工业,以镇压太平天国;其根本目的和宗旨是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近代科学技术,抵御外辱维持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算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富”与“求强”的运动。

但并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体制,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到达复兴变强的目的。

而在同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为了“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在以西方为楷模, 竭力将日本建成资本主义近代国家日本推行了三项基本国策“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

改革目的的而不同直接决定了改革的力度与方式方法,这是导致两次运动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

第二,改革方式不同。

洋务运动是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因此“洋务运动””只不过是一种量的变化,并不是质变。

国家政体没有丝毫变化,还是封建主义制度,其落后性根本不能与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先进性相比。

不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而企图搞中体西用,在腐朽的政治制度不变革的前提下,不可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明治维新”是一个从上至下的国家政体改革,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建立了现代的教育制度、军事制度、土地制度、银行制度等等,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面的革新,是质变。

日本正是有了这些现代制度的支撑,很快地跟上西方国家的脚步,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列强中的一员。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无18 宋海昕2011011153引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衣带水的中国和日本都受到了西方列强实力的强烈冲击,而本国积蓄已久的弊病也尖锐地凸显出来,可谓内忧外患,前途凶险。

国家的命运来到了十字路口,生存还是毁灭,是两国共同面临的生死抉择。

在困境中,中日两国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近代史学家把中国的这次改革运动叫做“洋务运动”,而日本的改革运动史称“明治维新”。

两者都以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欲使国家走向世界,实现工业近代化,发展经济、求富求强。

无论是时代背景、基础国情,还是改革目的、改革措施,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同样是“救亡图存”,最终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明治维新基本取得成功,日本从一个封建的农业国初步变成一个近代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国;而洋务运动宣告失败,积重难返的泱泱中华没能藉此腾飞,而后不可避免地滑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两个国家随后近百年的不同命运也就此决定。

正如左宗棠所说,明治维新是“操舟跨骏”,而洋务运动则是“结筏骑驴”。

那么两次运动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两者的比较不仅能使我们剖析历史,铭记历史,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下面从时代背景、领导力量、变革内容、变革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异同之处。

一、时代背景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前,中国与日本有着类似的文化传统,都受到儒家思想很深的影响。

中日社会、政治制度基本相似,均为封闭的封建专制国家;中日经济基础相同,同为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中日民族命运也极其相似,饱受西方国家殖民力量的侵略。

1.中日历史渊源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到日本。

从此以后,在中国隋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留学生前来学习。

到九世纪末,日本派遣唐使达19次之多,学习中国的生产技术、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制度、文学艺术、建筑技巧和生活习俗。

许多留学生回国后充任要职,和尚长冈回日后仿照唐律制订日本法令;日人吉备真和空海等人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造了日本文字;日本京都的建筑格局也与长安如出一辙。

清末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清末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清末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19世纪60年代起,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改革的进程。

这不是偶然的,两国都是在内忧外患的状况下而走上改革道路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败于英国,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国门,然而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强大,中国屡次改革却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反而加剧了列强的瓜分脚步。

就这迥异的结果,我们不得不深究其成因.首先,在传统政治体制方面.中日两国都是封建专制的国家。

日本的传统体制属于封建世袭领主制。

而中国侧是属于中央集权制.在30年代,日本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这么大的群从基础正是两国的最大差异.在幕藩体制下,日本是一个松散的、有多个藩地组成的国家,藩主有很大的自治权,可以说是地方自治;但是这些藩地有很强的天皇中心观念,这使得明治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相对简单得建立起来。

而在中央集权体制下,中国权利集中于皇帝一人,官僚机构庞大,民间难以形成类似明治维新中的各种社会势力,政权的社会基础难以扩大,改革的道路必将曲折。

日本政府统治阶层面临人民斗争不断。

前面提到的大规模农民暴动此起彼伏, 加上藩主的自治权大,促成了后来的强藩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是通过太平天国战争,改组了清统治集团后,进行的经济方面慢步调整的改革。

它的根本目的只是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并没有广大的人民基础.因此它是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原因.第二、在经济方面.日本原是封建落后国家,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起近代化国家.其中在幕府末年,无论是努府还是诸藩,都对商业持肯定态度,不但会向外引进技术,还鼓励和支持私人资本的经营.当时的清朝已经到了衰落的时期了,从刘锡鸿的观点----“农务久安”是明显反对发展工商业,其主要观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强化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为防止封建社会瓦解而极力反对采用新的交通手段去促进商品流通,阻止工商业的发展.而商业分散,规模小,多数和农业生产、家庭农业结合在一块,成为资本主义资金积累的障碍,国家出资兴办企业垄断了经营的市场,严重地抑制商业地发展.第三、在军事方面.其实,改革前,两国的军备是相仿的.但是,为什么,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会全军覆没?日本在改革后已经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它要求不断完善海军组织体制,会根据作用能力,任务来划分舰队.而且它注重时间,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兵役制度,它完善的恤奉制度不仅保证了兵源,还能有效提高兵源的素质.日本不断地增加自身的军备,1892年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六万三千名常备兵和二十三万预备兵的陆军,和排水量七万二千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海军。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研究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研究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研究改革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对比(总述)在改革前,中日两国都是封建专制的国家,都面临着国内人民起义不断和外部列强侵略加剧。

因此,两国近代化道路上都充满了激烈的斗争。

但由于两国的传统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不同而又有所差异,并对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属于集权官僚型的政体,权利集中于皇帝一人,官僚机构庞大,民间难以形成类似明治维新中的各种社会势力,政权的社会基础难以扩大,改革的道路必将曲折。

中国的清末宪政只是一场统治阶层的自救运动,其目标不是改变落后面貌,而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清政府发布的政令都流于书面,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

戊戌变法虽然有涉及政体方面,但光绪皇帝没有实权,他颁布的诏书对各地官员没有约束力,得不到实行;维新派没有注意到发动群众,改革仅局限于部分知识分子阶层,没有像明治维新那样强大的基础力量,康梁等人提出的改革措施很少涉及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

中国洋务运动在国家出资兴办近代企业后,实行垄断经营,排斥商人投资新式企业,而明治维新时期,政府不但引进技术,而且鼓励和支持私人资本的经营。

●日本属于传统体制属于封建世袭领主制。

在幕藩体制下,日本是一个松散的有多个藩地组成的国家,藩主有很大的自治权,可以说是地方自治;但是这些藩地有很强的天皇中心观念,这使得明治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相对简单得建立起来。

幕藩体制下等级森严,被统治阶级受着本国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的双重压迫,日本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高涨,成为明治维新成功的最根本动力。

这一系列的反抗,使本身已经危机重重的统治秩序更加不稳定。

在“尊王”的口号下,各阶层很自然得都拥戴天皇,使天皇在实际上取得了统治权。

(中日两国都是“后发型”现代化,但日本“后发”的同时又是“外生”的,有学者认为日本实现较彻底改革的关键是立志推进现代化的领导人掌握了国家实际的政治权力,能将传统政治领导转化为具有现代化倾向的政治领导,并维持领导集团内部的高度团结。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比较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局限于军事、工业等几个方面,统治者关心的仍然是“坚船利炮”,殊不知即便军事发展起来,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中国的弊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更何况在没有资本主义基础的情况下,生生把军事工业移植到中国,必然会带来诸如经费来源、技术落后、人才匮乏、运输困难、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封建势力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抵制和摧残。

再加之当局者管理不当,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洋务运动中兴建的都是官办企业和“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也就是说民营企业仍处于统治阶级的严密控制之中,甚至遭受严重的剥削。

因此,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洋务运动并没有得到较大的生存空间。

所谓“富国强兵”,自然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

相比而言,明治维新则实行了全方面的改革措施,不仅在军事、科技上向西方学习,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教育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都进行了全盘性的西化。

作为重中之重,日本改革了腐朽的政治制度,他们意识到,社会制度是变革顺利施行的基础所在。

在经济方面,国家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大力扶持私人民营企业,支持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

这奠定了日本工业化的基础,同时也掀起了工业革命的浪潮。

此外日本明治维新对教育十分重视,这是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

政府兴办各级各类学校,并鼓励私人集资办学。

到1898年,日本学龄儿童就学率达97%,为当时世界第一。

可以说,对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本,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科教兴国”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也为日本此后经济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洋务运动中对教育的投入,与之是完全不能比拟。

原因分析:首先在政治方面。

两国虽然都是封建国家,但日本在政治制度上相似于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的欧洲,封建领主制是日本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却异常顽固与强大。

其次在经济方面。

日本的工商业发展相对强大,特别是在农村,因而在社会阶级分化方面日本更具优势,如封建营垒中出现了一些大名的分化、新兴地主的出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的比较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两国创办近代企业(或者说近代化)的起点。

当时两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与欧美诸国不同的要点。

比如说,中日两国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都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萌芽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来源于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引进;不是从轻工业的商品生产开始的,而是从非商品的重工业军需品开始的;不是从私人民营工业开始的,而是从封建官僚的“官办”开始的。

虽然,中日两国近代机器工业的起步和创办过程,具有许多共同点,然而,时过三十年,其结果是,日本一跃成为亚州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而中国却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中苦苦挣扎,甚至濒临被瓜分的危机。

何以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中日两国竟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差异,因此,对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都是具有复杂内容的问题,它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教育等方面,本文仅仅就经济方面,即就其与近代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方面作些比较分析。

我们大致用横向和微观的比较方法,首先对中日两国在创办近代企业中各自的经济政策进行探讨;其次,综合起来比较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意在寻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挖掘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

一在两国,最初着手发展的均是由政府直接控制的军事工业,官办的军事工业,都没有能够发展为资本主义,但事情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那样,“工业领域一受到刺激,其后果是无穷无尽的。

一个工业部门的进步会把所有其余的部门也带动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71页。

)。

军事工业的创办和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出现了某些带有本质性的变化。

其次,航运业构成了由军事工业转向民用企业的桥梁,并与流通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航运业在两国都是紧接着军事工业而着手发展的部门。

棉纺织业是生产典型的大众消费品的部门,初期,两国在这一部门都遭受了来自外国商品的最严重的威胁。

而1890年,日本棉纱开始向中国出口,这一部门也是反映两国工业发展差距的最典型部门。

因此,这里就以航运业,棉纺织业为例,来探讨中日两国创办近代企业既相同又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中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军用工业的发展遇到了缺乏交通能源、资金等方面困难,洋务派从实际活动中感到需要办理军事以外的企业,以支持军用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提出“求富”的口号,企望发展有经济效益的生产事业。

但是,洋务派要有所作为,必须解决面临的两个难题:一个怎样筹得创办近代企业所必需的巨额资金;另一个是如何罗致懂得洋务的人才。

当时清政府通过长期的内战消耗,财政竭蹶,无力为创办新式企业提供财政力量;而在人才方面,地主阶级知识界有如李鸿章所描述的只知空洞学问,对洋务有关事物“漫不经心”,所知非常浅薄(李鸿章《全书》,朋僚函稿,第13卷,第30页。

)。

显然只有在官场之外另辟蹊径。

如果完全由商人来办,那清政府是不会放心的。

他们说,企业归商不归官,则“久恐争利滋弊”(李鸿章《全书》,朋僚函稿,卷15第29页。

),“非善为倡导,则不能集事”(《洋务运动》六,第35页。

)。

所以洋务派官僚便提出“官督商办”的组织形式,其目的在于在官府的监督之下,招来社会上的私人资金,兴办民用企业。

1873年1月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所创的官督商办的近代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的出现,立即引起一向行走江海各线的外国航业的嫉妒和反对。

每当轮船招商局的轮船在江海行驶时,旗昌、太古等轮船公司便在同时,同一航线上将运费减去一半乃至2/3,有些航线的运价甚至照原价削减五分之四(如上海——宁波线运价由每吨2.5元减为0.5元),企图用跌价竞争的办法把招商局扼杀在摇篮里。

从1873年到1877年,在剧烈的竞争中,招商局依靠漕运专利,官款协济和国内商人的广泛支持,勉强维持下来。

而“意在陷人,不遑自顾”的外国航运势力在这场倾轧中,也很少利润可图。

旗昌轮船公司因在削价中受到亏损,于1877年将各埠码头,仓库连同轮船十六艘作价220万两全部盘售给招商局,可见招商局在它创办的初期曾一度同外国轮船公司有过竞争的,这种竞争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轮船招商局这时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超过了当时任何一家在华的外国轮船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以为从此可以打破外资轮船公司的垄断局面了,但是事实上并不如此,到了1877年,在招商局情况日见好转的条件下,为了避免同外国轮船的竞争,李鸿章就指使唐廷枢与太古,怕和在国内主要航线上订立了“齐价合同”,三家公司按一定比例规定水脚收入,货源分配和轮船吨数,并且议定统一的运费标准,以排挤其他轮船公司参与竞争。

从此,招商局“增减运价”,推行航线,悉受洋商操纵,我国商帮大受运送迂缓,运送奇贵之苦”(《交通史航政编》第8册,第1064页。

)。

这样,不仅招商局的事业受到限制,更为主要的是民族资本的活动因此项垄断合同而受到扼杀和阻止。

相反,外资的怡和与太古因为在“齐价合同”中的共同份额总是居于优势,因此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高额利润,从而加强了对我国的经济侵略。

若把1893年各公司拥有之船只吨数与1877年相比,怡和增加将近2倍;太古增加了4倍;招商局反而减少了(《交通史航政编》第8册,第1064页。

)。

这表明在20年的经营中,招商局的资产力量虽然有升有降,但它的总趋势却是日见减弱的。

日本在1873年11月成立内务省,日本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日本的海运业就是在这以后发展起来的。

这时明治政府领导层认识到在关税不能自主的情况下,发展海运业不仅有助于收复商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代替保护关税的作用;而当时半官半民的邮便汽船会社经营不振。

因此,明治政府主张在殖产兴业期间大力扶植海运业,并根据大久保利通的建议,选了三菱商会作为扶植的重点。

1875年6月,日本半官半民邮便汽船会社宣告解散,政府用32万元购买该公司的18艘轮船无偿地拨给了三菱商会、同年九月把委托其管理的13艘官方船只(1874年侵略台湾时,政府用150万美元从外国购买的)无偿交给三菱使用。

并规定每年向三菱提供25万日元津贴。

三菱汽船会社,也同样遇到了要和外国轮船公司抗争的问题。

它的第一个对手,美国太平洋轮船公司,自恃资本雄厚,不断降低运费,以图打夸对方。

三菱汽船会社在政府的支持下也以降价奉陪,经过几番激烈较量,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感到十分棘手,这时日本政府贷款81万元资助三菱汽船会社三,菱汽船会社以78万元的代价收买了太平洋邮船公司往返上海航线的船只及陆上设备,并约定以后三十年内不再从事上海航线各港的航运业务。

这样太平洋邮船公司,终于自日本沿海的航运中撤走。

与英国的大海运公司P、O”公司的竞争中,也是以“P、O”公司无条件地撤走而告终。

这说明,日本在与外国资本争夺航权取得很大的成效。

比较上述航运业中两国的政策后,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为对抗初期沿海航线上的外国优势,设立了半官半民的航运业这一点上具有共同的要素,但在下述两点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第一,中国是与外国公司妥协,而且试图与外国公司共同维持沿海航线的垄断;日本则是扶植特权公司,把外国势力从沿海航线上彻底赶走,第二,中国自始至终维持了官督商办的组织形式,日本则通过扶植三菱,培育了民间资本,这也为1881年后出售官营企业培育资本主义积累了经验。

下面再看两国的棉纺织业。

1878年开始筹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第一家现代棉纺织厂,也是官督商办企业。

在建厂过程中,织市局通过李鸿章向清政府取得了专利、在建厂过程中,织布局通过李鸿章向清政府取得了专利、免税的特权。

“十年以内,只许华商附股搭办,不得另行设局”。

可见,李鸿章的经营方针,除减轻若干税收外,即禁止其它同行业兴办。

几经曲折,织布局于1890年投入生产,到1893年,几次整顿后,渐具规模,布机500台,纱锭达25000枚(《捷报》,1899年9月28日,第513页。

)。

日夜开工布匹产量可达600匹(李鸿章《全书》奏稿卷77,38页。

)。

不幸十月间,清花间起火,织布局全厂被焚毁,损失70余万两。

但由于纺织业的优厚利润推动洋务派官员急谋恢复织布局,于是华盛纺织总厂于1894年在上海织布局的原址上建立,仍为官督商办,除总厂外,还在上海和宁波等地设立十个分厂。

并李鸿章、盛宣怀更进一步制定了垄断纺织业的计划,他们申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立案,明文规定“十年以内,不准续添,俾免壅滞”(李鸿章《全书》奏稿卷78,10页。

)。

从上海机器织布局的第一个十年垄断到华盛纺织总厂的第二个十年垄断对民族资本纺织工业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压抑和阻碍。

在日本,外国棉制品也以开港为契机,侵入日本,国内市场被打开,在这一点上中日两国是共同的。

但是明治六年建立了大久保政权后,对纺纱给予特别奖励。

一方面通过官营模范工厂的示范作用,来推动民营纺纱厂的建立,另方面内务部于1879年用创业资金”22万日元,从英国订购10套2千锭棉纱机器,然后以无息分10年偿还的条件,出售给有志于兴办棉纺业的私人资本家。

此外,政府还采取垫付进口纺纱机价款的方法,扶植民间资本家(《明治维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第496页。

)。

在政府的扶持下,在2千锭规模的纱厂相继开办的时候,在民间有一个大机器纺纱厂异军突起,这就是1880年开始筹办,1883年7月正式营业的大阪纺织厂。

该厂建立初期拥有25万日元的资本,有1.5万枚纱锭。

到1889年则迅速发展为拥有120万日元资本的大企业。

以大阪纺的设立和发展为先导,1886——1890年间,日本又先后建立了20余所私人的近代纺织企业。

这些新企业的资本大多在25万日元以上,纱锭在1万到3万枚之间,从而大大增加了棉纱的产量。

据统计,1886——1889年近代机械棉纱产量从77万贯增长为337万贯(每贯等于3.759公斤)。

与1889年的手工粗造棉纱产量(37万贯)相比,占据了压倒的优势。

到1890年便增大到513万贯,并超过了国外进口的棉纱量(米庆余《明治维新》第118—119页,求实出版社。

)。

到1897年,日本棉纱的出口量已大大超过进口(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

第150页。

)。

这些说明,日本近代棉纺织业确实达到自主的地步。

中日两国的棉纺织业起步时间相近,但中国洋务派官僚想以一两个纺织工厂来堵塞巨漏,抵制洋布倾销的狂潮,无异于杯水车薪,结果只是严重压抑和阻碍了民族资本纺织工业的发展。

而日本,在政府扶持下的机器纺纱厂,一方面排挤了外国棉纱,另一方面也压抑了自下的成长(机器纺纱厂的经营者大多为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同原有的棉纺织业的发展无直接的联系。

),但它同中国的“官督商办”显然是不一样的,尽管在经营上受到保护,但始终是作为民间企业受到扶植的,因为有政府的保护而由早期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

二从以上航运业和棉纺织业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官督商办企业的发展历程处处表明它受到了封建生产关系的严重束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