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人际信任理论研究热点分析
【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调研与分析】大学生人际信任量表
【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调研与分析】大学生人际信任量表大学阶段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
人际信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合作精神、共处意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直接的影响。
它的发展标志着人际关系的成熟,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抽样与研究方法(一)被试与抽样方法在师范大学进行调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方法,将师大学生分成文科、理科、体育类、艺术类四个层面,然后分别从这四个子样本中随机抽取被试,大致以2:5的男女比例发放问卷(见表1),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测试时间为15分钟。
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6%。
文科31人,理科48人,体育类28人,艺术类20人。
表1(二)测量工具本次调查的测量工具选取修订的人际信任量表。
此量表由三个分量表组成,它们分别是大学生人际信任的三个维度:对社会现象的信任(项目3、8、9、21等)、对熟人的信任(项目5、10、17、22等)以及对陌生人的信任(1、2、7、11等)。
经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发现: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总量表为0.8331,对社会现象信任为0.5017,对熟人信任为0.6994,对一般人的信任为0.8331。
问卷总共25题,采用5级记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为1-5分,其中14个为反题目。
二、研究内容本次调查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不同专业以及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
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点:第一,探讨重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特点。
主要从以下维度考虑:所学的专业学科(文科、理科、艺术和体育);不同的家庭背景与家庭情况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的差异;我们还要考察他们对熟人、对社会现象以及对陌生人的人际信任程度。
第二,各变量对人际信任度的交互作用。
主要是专业与家庭等变量在人际信任度的交互作用。
三、结果分析(一)不同专业、家庭背景、家庭情况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1.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总量表、分量表在专业上的差异性检验表2 大学生人际信任总量表、分量表专业上的差异检验文=文科理=理科体=体育艺=艺术表2、表3显示,以社会现象的得分为因变量时,文科、理科、体育都与艺术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以熟人的得分为因变量,只有体育与艺术上存在着差异;以陌生人的得分为因变量时,文科与理科、文科与体育、体育与艺术3种情况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以总分作为因变量时,文科与体育,理科与艺术,体育与艺术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人际信任是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之一,其人际信任状况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
大学生是年龄比较集中的群体,他们在社会交往中面临着与同学、教师、朋友等不同层面的人际关系。
研究表明,当今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
一方面,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互相怀疑、防备心理的情况。
由于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和职业竞争,大学生之间的合作往往被视为对自己利益的威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缺乏信任。
大学生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人际关系破裂等问题,这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否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互信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直接影响。
同学关系和社交网络的建立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因素。
同学间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是否存在着恶性竞争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信任。
大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个人经历也会影响其对他人的信任程度。
一些性格内向、自卑的大学生更容易怀疑他人,缺乏对他人的信任。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对于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干预: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任意识和能力。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信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
大学应该加强对于大学生人际信任教育的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人际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
大学生个人也应该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增强自信,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信任意识。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人际信任_王佳
当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人际信任王 佳 司徒剑萍内容提要:许多研究均认为中国社会中的人际信任是一种差序格局的模式。
本文将人际信任具体区分为亲缘信任、熟人信任和外人信任,指出信任水平从亲缘、熟人到外人依次降低,并且宗教信仰对不同的人际信任类型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对2007年居民文化生活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无论哪一种宗教信仰归属都不会显著增强亲缘信任和熟人信任的水平,比如佛教徒、道教徒的亲缘信任、熟人信任水平显著低于无信仰者;但是宗教信仰可以显著增强普遍的外人信任,比如佛、道教和基督宗教都能显著提高外人信任;宗教信仰的重要性和宗教活动参与频率也能够提高信任水平。
另外,基督宗教比佛、道教具有更高的教内信任程度。
关 键 词:人际信任 差序格局 亲缘信任 熟人信任 外人信任 教内信任作者简介:王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司徒剑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时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概念来代表中国的人际关系格局。
他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
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
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①。
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为基础。
不少学者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信任格局也是延续着“差序格局”展开的。
信任的差序格局最简单就是两分格局,即一部分人称为“自己人”,另一部分人称为“外人”。
对“自己人”就如同自己,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不分彼此,各取所需,利益一体化、共同化。
而对“外人”,则小心翼翼、不放心。
对待这两种人之所以不同关键是一个“信”。
所以“自己人”、“外人”的“差序格局”可以说是一种“信任格局”的现象。
王绍光、刘欣的研究也证实时至今日,中国城市人口依然像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一样,维持着亲疏有序的关系格局。
大学生人际信任及其交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人际信任及其交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当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幅缩短,只可惜,人们也因此亲而不近。
冷冰冰的面孔,跳跃着机械呆板的表情,人们之间仿佛有一层看不见的墙,称得上信任实在是不多,这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了相当不好的影响。
大学生们四年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际关系问题了,很多同学带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同学来往,但往往几个回合下来,便失去了耐心和宽容,几乎每个人都在历数别人交往中的缺点与不是。
然而,如果难以交往,又何谈走向社会呢?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人生的公关。
因此我们对现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统计1.其中认为自己完全信任的人占多少百分比的人数如下经过统计其中大于15的占40%,但同样认为不足5%的也有40%,可以看出信任别人和不信任他人的同学人数上差不多,但是不信任的占到总数的近一半,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信任感。
2.你认为人际交往的基础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地缘关系占的百分比最大,换句话说,在校园里,老乡是最值得同学们信任的。
3.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赢得别人的信任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同学们还是能够认识到交往最重要的诀窍的。
4.你受到的人际交往困扰主要是可以看出,性格的不同是影响同学们人际交往的关键所在。
二、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不信任他人的人数明显过多,造成这种原因的大多是性格因素,同时由于同学们一直受到“老乡”思维的影响,使得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大多数带有情绪化和地域化,习惯于感情用事,高兴时满面春风,称兄道弟;不高兴时冷若冰霜,拒人千里。
随自己心情的好坏决定对待他人的态度,不顾及他人感受,这就很容易伤害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使人感到不快,在心理上产生隔阂;同时又带有不同地域之间的偏见,搞地域攻击。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系考的问题。
三、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对策1.优化人格。
改造不良人格,培养和优化良好人格,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人际信任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人际信任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摘要】对人际信任的讨论由来已久,但是,对人际信任的专门研究却十分匮乏,正如卢曼所说的,信任从来都不是主流社会学理论关注的话题。
人际信任研究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基础性工作,它要求我们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与智慧。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人际信任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作了简要概述并指出了今后有关信任问题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人际信任,相关理论,影响因素1人际信任的理论基础1﹒1文化决定论。
文化决定论者认为,人际信任是从一个行为规范、诚实而合作的社区中产生出的一种期待,它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群体成员的素质。
信任不能单纯的通过理性的投资决策来获得,而是从宗教、传统、习俗中产生。
信任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它基于文化道德规范,是文化道德规范的产物,任何社会都具有自己的文化密码,信任作为某一社会文化密码的一部分,具有遗传的特点,在不同的文化道德规范环境下,其信任模式与程度是不同的。
1﹒2道德基础论。
道德基础论认为信任可以划为两大类,对熟人的信任是“策略性信任” (strategictrust),即在以往的交往基础上的习惯性、仪式化的信任。
对陌生人的信任是“道德性信任”(moralisictrust)。
道德性信任反映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乐观的人会给自己所不认识的人更多的信任。
即使偶尔吃过别人背信弃义的亏也在所不惜,仍然保持自己的信任感。
那么乐观人生态度的实质是什么呢?其实质就是相信其他人在基本价值观上与自己没有什么差别,都循“己所不欲,毋施于人”的人生准则。
虽然信任的产生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可是没有一种解释具有普适性,通常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成立。
很多学者重视双方关系对信任建立的影响,他们认为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这就意味着相互间的义务感,其中回报性的义务是关系的核心因素,而义务感会使人做出值得信任的行为。
一个人如果不履行自己的义务,他就会失去面子,不仅会受到别人的谴责,而且可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即失去关系网及其中所包含的社会资源。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人际信任问题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信任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年龄较小但接触到大量的信息。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和价值观的多样化,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日益复杂。
有的大学生对他人持有较高的信任度,能够建立稳固的友情和合作关系;而有的则缺乏对他人的信任,对待人际关系较为冷漠。
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到他们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供依据。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也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人际信任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特点、家庭教育、社会经验等。
个人特点包括性格、情绪稳定性、自尊心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态度和行为;家庭教育是人际信任形成的重要基础,家庭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信任意识和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经验则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个体逐渐形成了对他人的信任程度。
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对于了解大学生的信任行为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可以为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信任水平提供参考。
通过了解大学生的信任行为和影响因素,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教育措施,帮助大学生建立稳固的友情和合作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信任水平。
这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_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
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杨中芳彭泗清内容提要:本文主旨在于从文化的根源,去寻求一个理解现代中国人人际信任的研究架构,从而可以凭之来进行/有的放矢0的实证验证。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评述了西方人际信任研究,再对现有的有关中国人人际信任研究加以综述,然后在吸取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以人际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个以社会义务为基础的本土人际信任模式,最后,再依此一模式,简单地整合现有研究并建议一些新的研究人际信任之方向。
近十几年来,人际信任的研究又在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界兴起。
许多对人际信任是什么,从何而来,及如何发展出来的研究及理论相继出笼(Barber,1983;Eisenstadt&Roniger,1984; Zucker,1986;Gambetta,1988;Luhmann,1988;H olmes&Remple,1989;Wrig htsman,1992; Sabel,1993)。
特别是有关人际及组织信任在工商及企业组织中的运作及功能的研究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例如,H osmer,1995;Kramer&Tyler,1996;Lane&Backmann,1998; Wong,1991;Mayer,Davis&Schoorm an,1995;Reichmann,1989;Zand,1997;Zucker,1986等)。
最近,有关这一领域的跨文化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Alston,1989;Fukuyama,1995;Yamagishi &Yamagishi,1994;张建新、彭迈克,1993)。
这些研究及理论通常要不就是以个人为出发点,认为信任是交往双方各自的个人因素的结果(Johnson-George&Swap,1982;Good,1988; Wrightsman,1992;Remple,H olmes&Zanna,1985等);要不就是以社会制度为出发点,认为信任是社会结构及制度的必然产物(例如,Luhmann,1979;Barber,1983;Shapiro,1987;Misztal, 1996等),却较少有学者直接从人际交往本身的角度来探研之,即使有也是在较宏观的层次,探看人际关系分类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人际信任研究综述
人际信任研究综述人际信任作为社会信任的微观领域,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社会信任的全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人际信任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人际信任的内涵、影响因素、研究焦点等内容。
标签:人际信任影响因素“信”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为“仁义礼智信”的一部分,共同奠定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道德根基。
孔子将“信”看作一个人之可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君子之成败(信以成之),一个政府与社会之存亡(自古人皆死,民无信不立)所系。
[1]可见,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心理期望。
1 人际信任的内涵及研究历程1.1 国内的研究国内学者中,费孝通在1934年最早提出了内外有别的“差序格局”的观点,社会学家郑也夫认为信任是一种态度,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差与不对称性;二是不确定性;三是主观的倾向和愿望。
[1]后来,杨中芳等人对中国人人际信任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和界定,将人际信任定义为人际交往的一方能够履行对方所托付的责任。
[2]他们认为,人际信任的研究对象是当事人双方关系,重点研究双方个体之间的行为。
陈介玄、高承恕(1991)在对台湾企业员工之间的信任进行研究时,认为人际信任是后天成就而形成的,它是针对于特定个人的一种信任。
所以,国内研究中所定义的人际信任,关键词是责任、义务、双方关系等,双方信任的程度如何,是由交往双方共有的既定关系基础以及两人交往所累积的经验决定的。
1.2 国外的研究国外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美国心理学家多伊奇(M.Deutsch,1958)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早研究“信任”问题的学者,他是第一个运用囚徒困境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通过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结果发现:双方合作与否反映了人际信任的有无。
并提出信任的定义,为“个体根据预期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相应行动的过程,虽然他明白倘若此一事并未如预期般地出现,此一行动所可能带来给他的坏处比如期出现所可能带来的好处要大。
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信任问题
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信任问题人际关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信任则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任的存在可以促进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但当信任受损或缺失时,关系也会受到影响甚至破裂。
因此,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信任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信任问题展开讨论,探索处理人际关系中信任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信任的重要性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在工作场所、家庭、友情等各个领域,信任都是一个团队或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缺乏信任将导致合作的困难、沟通的障碍以及紧张和疑虑的局面。
相反,建立了信任的关系将带来高效的工作、融洽的家庭氛围以及深厚的友谊。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主动努力去建立、维护和修复信任。
二、信任的基本要素要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信任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信任的基本要素。
信任建立在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之上:1. 诚实与透明:在交往过程中保持真实和坦诚,并主动分享相关信息。
避免隐瞒事实、夸大或歪曲事实,以免给他人留下欺骗或不可靠的印象。
2. 守信与可靠性:信任的基础是言而有信和可靠。
遵守诺言、守时、履行承诺是树立自己可信度的有效方式。
3. 尊重与理解:尊重他人的观点、感受和需求是建立信任的关键。
倾听并试图理解对方的想法,避免批评、指责或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4. 保密与尊重私人空间: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私人空间,不要随意泄露他人的隐私信息。
给予他人足够的自由和尊重,同时也要为自己设置合理的个人边界。
5. 公平与公正:公平和公正是构建信任的基石。
遵循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客观处理事务,让每个人感到公平与被尊重。
三、处理信任问题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信任问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 建立良好的沟通:沟通是恢复信任的有效途径。
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及时解决问题,保持信息的畅通和透明。
2. 承认错误并道歉:当我们的行为或言辞伤害到他人时,应勇于承认错误并向对方道歉。
我国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现状及提升策略
信任是个体与他人建立良好交往关系的基础。
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辞、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们在交往中相信对方的品性和言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的变迁,各种信任问题和人际矛盾不断涌现。
其中,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缺失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当前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处在中等略低的水平,很难与同学和老师和睦相处。
人际信任危机的产生,不仅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妨碍人际沟通与交流,而且会诱发人际冲突与群体隔阂,更甚者会妨害社会和谐。
研究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及社会关系和谐。
目前,大学生人际信任研究已成热点课题之一,但是尚缺少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分析。
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人际信任的概念、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相关策略。
一、人际信任的概念关于人际信任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理解不同。
西方学者倾向于将人际信任概念化为一种普遍性的心理现象——具有高信任度的个体与他人交往时更容易表现出的信任行为,这信任倾向则较少受到交往对象、时间、情境等因素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从“刺激-反应”模式出发,认为信任是人对情境的一种反应,它是由情境刺激决定的个体心理和个人行为,信任双方的信任程度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1]。
Wrightsman 则从人格特质角度出发,认为信任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构成个人特质之一的一部分信念,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相信别人的[2]。
相比而言,Rotter对人际信任的概念界定更为直接具体,他认为人际信任是个体将他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认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3]。
本文采用的是Rotter的概念。
二、我国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现状1.研究文献计量学概况在中国知网期刊文献数据库中,以“人际信任”为篇名进行检索,结果发现,我国对人际信任的研究主要从2000年开始,2005年之后呈现爆发趋势,2010年至2019年12月平均每年大约80篇。
人际关系中的信任问题
人际关系中的信任问题在人际关系中,信任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因素。
当信任建立起来时,人们之间的合作、沟通和互动将更加顺畅和有效。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信任问题常常成为人际关系中的一个困扰。
本文将探讨人际关系中的信任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以帮助建立和恢复信任。
一、理解信任的重要性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它是一个人对他人诚实、可靠和善意的信念。
当我们信任他人时,我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经验。
我们相信对方会保守秘密、支持我们,并遵守承诺。
在亲密关系中,信任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情感、责任和忠诚。
二、信任问题的来源1. 个人经历:人们的过去经历和伤害往往会影响其信任他人的能力。
曾经的背叛、欺骗或失望经历会让人们产生对他人的怀疑和警惕。
2. 文化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中,信任观念和信任建立方式也存在差异。
一些文化更加强调个人主义和竞争,可能导致信任水平较低,而另一些文化更加注重社会联系和合作,信任水平相对较高。
3. 交流问题: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建立信任的关键。
当人们在交流中缺乏诚实、透明和尊重时,信任就会受到损害。
三、信任问题的影响1. 对人际关系的破坏:缺乏信任会导致人际关系的裂痕和疏远。
人们可能会对他人保持距离,不愿意分享或接受帮助。
2. 影响合作和团队互动:在工作场所或团队合作中,信任是高效沟通和有效协作的基础。
缺乏信任会导致合作困难、信息流失和目标无法实现。
3. 负面情绪的积累:信任问题可能导致人们感到焦虑、不安和沮丧。
长期的信任问题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和心理健康的恶化。
四、建立和恢复信任的策略1. 诚实和透明:在人际关系中,保持诚实和透明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避免欺骗、隐瞒或夸大事实,以保持信任的连续性。
2. 承担责任:当我们犯错时,应勇于承担责任,向对方道歉并采取行动进行补救。
这展示了我们的诚意和对关系的重视。
3. 保持一致:可靠和一致的行为是建立信任的重要方面。
遵守承诺、兑现承诺,并以行动证明我们对关系的信心。
人际信任度与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解读
人际相信度与人际关系的检查研究实践导论作业人际相信度与人际关系的检查研究高辉(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安庆246052)纲要:大学阶段是个体人际相信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
它的发展标记着人际关系的成熟 ,对大学生拥有重要的意义。
本检查采纳问卷检查的方式选择安庆师范学院不同专业学生 35 名,经过线性有关对数据进行剖析。
本检查中人际相信度与人际关系的有关系数为 0.158 , p=0.36 6> 0.05 ,故俩者的线性有关不明显。
重点词:大学生人际相信人际关系1问题提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就有交往上的需要。
所以人际关系是得以生计、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也就是说,人际交往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和联络并形成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网络系统。
马斯诺明确提出了人际关系需假如人的基本需要。
能够说,马斯诺是将人际关系需要明确列为人的基本需要的第一人。
固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很多心理学家都认可人际关系对个体成长的意义,但他们并无明确提出人际关系需假如人的基本需要。
如弗洛伊德以前说,人陪伴临盆而产生的基本忧虑,只有依靠他人材能获得缓解,在他人的轻轻拍打和抚慰下,他获得了挽救:费斯廷格以为,亲和行为可成为除去不协调的一种有效工具,因为进入集体,当人们在一同互动和议论时,可引入除去不协调的认知要素,如新的信息和建议,进而使忧虑大大减少;罗杰斯重申人际交往对个体成长的意义;新精神剖析学家霍妮则以为,神经症是人际关系杂乱的表现;阿德勒重申人际关系对人品发展的影响。
所不同的是,马斯洛明确提出了人际关系需假如人的基本需要。
事实上,人是社会的人,没有与人的交往,即便拥有人的遗传素质,其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也不会成为真实的人。
所以,我们能够绝不夸张的说:人际关系以及人际交往是人成为真实人的一定条件。
因而可知,马斯洛以为人际关系需要时人的基本需假如切合客观现实的。
四川大学的杨磊曾就人际相信进行社会学剖析。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本文试图根据人际交往在中国社会的功能及运作来看人际信任。
从中国的“文化/社会/历史”根源出发,我们对人际关系进行了新的概念化,把人际关系与人际信任用社会义务概念联系起来。
希望在这个架构的基础上,可以对中国人的人际信任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一、西方对人际信任的概念化西方学者对信任的定义五花八门,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定义。
很多研究者都将人际信任定义为在人际交往中对交往对象的一种预期及信念。
关于这种预期及信念是如何产生的,心理学领域的社会心理学者大多将其分解为两大部分:一是基于信任者自身对他人的一般信任程度而产生,二是基于信任者对被信任者的一些特性的感知而产生。
社会学领域的社会心理学者则多将人际信任视为社会结构及制度的产物,因此认为信任的意义及构成也随社会变迁而改变。
这两种研究定向都忽略了一个社会现实,那就是:人际信任是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起来的。
个人之信任经验及特质固然重要,但没有交往对象的认可及回报也很难有信任行为。
社会整体对一般人或直接相处之人有一些概括化的信任信念及态度固然也重要,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在一个社会中对人的信任没有个别差异,个人对社会制度的总体认可及相信也并不能告诉我们在一个具体的交往中双方有没有信任存在。
虽然一些微观社会学家注意到人际关系与人际信任的密切关系,但他们的分析重点还是非常宏观的,把人际关系视为社会体制的一部分,因而把它划分为社会认可的既定关系类别来研究。
至于人际关系为什么会让双方产生信任,卢曼影响信任的主要因素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一致的地方在于两者均研究了个人因素及人际关系因素。
不同的是,西方的研究更多地强调前者,强调被信任者的能力与责任,而对中国人人际信任的研究则较强调后者,包括先赋的及后天的连带关系及人情。
不过对感情关系却不见很多论述。
另外,个人因素与关系因素之间的关系好像也存在中西的不同。
在西方人的信任行为中,被信任者的个人因素先于关系因素或者独立于关系因素而存在,例如,个人的义务责任感是个体的人格特质的表现,并不与具体交往关系有关,但是,在中国人的信任行为中,被信任者的因素,尤其是人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双方交往关系因素决定的。
浅谈人际信任研究综述
广角视野wide angle浅谈人际信任研究综述邹娟(郑州轻工业学院450002)=摘要>近年来,人际信任作为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逐渐引起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
本文综述了人际信任的研究成果。
主要对人际信任的概念、研究层面、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和测量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际信任;研究层面;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等可靠程度的一种心理期望。
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自古以来就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一、人际信任的概念及研究层面在对信任的理论研究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取向,主要有:社会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个人层面。
在社会层面中,对信任问题做出专门论述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
他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
波兰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在其著作5信任6一书中把信任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进行研究,并对信任做出最简单、最一般的定义)))信任(Tr ust)就是相信他人未来的可能行动的赌博。
在他看来,信任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自齐美尔之后的近半个世纪,一批心理学家开始进行了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
最早是在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多依奇)的著名囚徒困境实验,从人际关系的层面得出:信任其实是对情境的一种反应,它是由情境刺激决定的个体心理和个人行为,信任双方的信任程度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另外,一个人对某件事情发生所具有的信任,是指他期待这件事的出现并会相应地采取一种行为,如果这种行为的结果与他的预期相反,则会给个人带来负面心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远远大于与预期相符时带来的正面心理影响。
多依奇的这项研究,开创了心理学人际信任研究的先河,被视为人际信任的经典研究之一。
在个人层面中,国外对人际信任的观点有:(1)信任是个体对另外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Rotter,1967)。
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建构研究
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建构研究近年来,人际关系越发复杂,信任建构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信任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是人类交往关系中的基础,通过信任我们才能建立长久稳定的关系。
本文将就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建构展开讨论。
一、什么是信任?信任,指对他人的一种确定性的感觉和假说,体现在预期他人有诚实守信、保护自己的行为上。
人际关系中,信任是指对自己的安全和利益把握到一定程度的认可和依赖,通常表现为情感、行为或态度。
二、信任建构的条件信任建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需要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日常的交往中。
信任建构的条件有许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信任关系建立的最基本条件。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一个人总是说假话或者说话不算数,那么人们就不会信任他。
相反,如果一个人时刻做到了自己的承诺,并且言行一致,那么人们就会更加相信他。
2. 建立情感共鸣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是否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还要看他能否建立情感共鸣。
情感共鸣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共鸣和理解的一种情感。
只有通过情感上的共鸣和理解,才能够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
3. 共同目标建立信任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共同的目标。
只有当人们有共同的目标,并且愿意共同去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才会更加信任他人,这也是互相之间在交往中缔结信任的前提。
三、信任文化的维护在现代社会中,要保证人际交往中信任的建立和文化的维护,必须有两个方面的支持:1. 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信任文化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法律的制约下,人们才能够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并且很好地维护这种关系。
2. 社会公德文化除了法律制度的保障之外,社会公德文化也是维护信任文化的重要因素。
人们应该自觉遵循社会的公德文化,从而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关系。
四、如何维护信任关系?只要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会存在信任关系,只要人们有交往,就会存在违背信用的行为,因此保护和维护信任关系非常重要。
人际关系中的信任与合作行为的关系研究
人际关系中的信任与合作行为的关系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信任与合作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着人们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结果。
信任是人际关系中的基础,没有信任就无法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然而,信任不能凭空产生,它需要通过双方的努力和实际行动来建立和维护。
在人际关系中,信任与合作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信任能够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而合作行为又可以增强信任感,形成良性循环。
首先,信任是建立在双方之间的信任和责任感基础之上的。
在人际关系中,信任是指对他人的可靠性、正直性、善意和能力的信任。
只有经过长期的相处和互动,双方才能逐渐建立起信任感。
双方需要通过言行举止来表现自己的真实意图和态度,以赢得对方的信任。
同时,也需要履行对方赋予自己的责任,保证自己的承诺得到兑现。
只有在双方之间建立了真诚的信任,才能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信任能够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在人际关系中,信任是推动合作行为产生的重要力量。
只有双方都相信对方,才会愿意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实现目标。
信任能够降低合作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让双方更加放心地展开合作。
同时,信任也能够增强双方之间的亲密感和共鸣,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在信任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
总的来说,人际关系中的信任与合作行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双方的努力和实际行动来建立和维护,才能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合作行为又可以增强信任感,形成良性循环,使人际关系更加稳固和融洽。
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双方都应该注重信任的建立和合作的展开,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创造更加美好的人际关系。
高校学生人际信任调查报告
A-高校学生人际信任调查报告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课程系05级硕士陈爱萍一.问题的提出人际信任,是指对他人、团体言语承诺的可靠的一种主观预期判断[1]。
人际信任属于社会心理范畴。
人际信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个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否健康发展。
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现象应运而生。
从宏观上来看,社会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催化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开放,信息传递的加速促使人际交往频繁,社会交往的多样化也丰富了人际交往的内容,这些似乎都为人际信任的建立扫清了外围障碍。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近年来,中国人际信任问题开始成为社会科学界学术研究的热点,有关论文日渐增多,其研究是在两大背景下展开的,现实背景是社会转型期中国正经历着相当严重的信任危机:产品市场上,商品越打越假;资本市场上,大量公司有组织的报表造假;劳动力市场上,假合同层出不穷;建筑市场上,"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教育界,假学历、假文凭泛滥成灾......信任危机几乎充斥着生活的各个层面;理论背景则是西方学术界对中国人际信任行为长期带有偏见性的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身的人际信任倾向(有些人倾向与信任他人,有些人则倾向与怀疑他人,这种倾向与个人对人性的看法和个人的人格特点有关)、他人的特点(人格、能力、动机等)以及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换句话说,考察信任至少有三个角度:信任主体、信任客体、信任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2]奚春华对城市青年进行人际信任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已婚还是未婚青年,个人对自己的信任比率都是很一致的,但是对父母和同学的信任比率存在差异,城市青年信任家人、直系亲属的比率最高,信任亲密朋友、老师的比率次之,信任一般亲戚的比率再次之,信任同学、同事、领导、邻居、老乡等熟人的比率最低。
[3]吴胜利对当代市民人际信任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接近一半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对人际间的关系持不信任心态。
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人际信任研究
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人际信任研究人类是社交性生物,我们需要和他人保持联系与合作才能生存。
人际关系的强度和稳定性取决于参与者之间的信任程度。
在社交场合中,人们会遇到许多不同的人,一些会给我们留下好的印象,但也有许多人会使我们感到不安和忧虑。
人际信任是社会互动的动力源,研究人际信任的形成与决定因素,对于深入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至关重要。
理解“信任”什么是信任?研究表明,信任是指个体对他人或机构的期望,相信他们在没有监督或强制力的情况下会按照预期行事。
信任不同于审核,审核是基于证据和证据的评估,相信是基于一种期望,即他人会按照我们的期望行事。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通常使用自我披露信息,行为一致性等来评估他人。
例如,一个人会通过吐露他的想法和情感来展示他的真正的自己,如果这个人的行为与其言论一致,那么他的诚信度就会提高。
在不信任的情况下,人们会采取避免行为,以“壁垒与敌人”的方式来应对关系。
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不利的,它会造成社区分裂和社交失调。
人际信任研究研究表明,人际信任的形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一些人天生就比较信任他人,而另一些人则更为怀疑。
此外,文化,经历和个性因素也会影响人们的信任程度。
例如,亚洲文化中,由于人们更强调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因此更强调对家人和朋友的信任。
而在美国,由于强调个人主义,因此人们会更注重自己和个人关系之间的信任。
在心理学领域,研究人员关注的是两种主要类型的信任:基于认知因素和基于情感因素的信任。
基于认知因素的信任基于认知的信任与信任者的理性分析和评估有关,即个体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或者基于第一个印象,判断出他人是否值得信任。
例如,我们可能会相信自己的医生,因为我们相信医生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权威地位。
基于情感因素的信任基于情感的信任则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中的。
由于情感投入,人们可能会信任一个不怎么知名也不是那么有专业知识的人。
在此类信任中,双方通过建立联系和互动来建立信任。
影响人际信任的因素涉及人际信任的多个因素,例如经历、个性、文化和行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人际信任理论研究热点分析
作者:陈敏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15期
[摘要]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0-2015年间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中有关人际信任的文献进行分析,绘制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揭示了近五年来我国人际信任理论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人际信任;内容分析;共词分析;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 C913.9A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5- 0205- 03
1 引言
信任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其折射出社会个体对于人类本性的基本信念。
信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与人际关系联系在一起。
因此,人际信任便成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前提和保障。
良好的信任关系,对于正常经济秩序的建立、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均能起到推进作用。
所以,人际信任也成为当前学术界积极探讨的热点问题。
在此背景下,了解目前我国学者对于人际信任研究的现状与热点,对于促进人际信任理论的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研究将利用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其收录的期刊中2010-2015年间的所有期刊作为样本,利用人工抽样的方法,收集其中与我国人际信任理论相关研究的电子期刊文章338篇,采用内容分析技术,以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关键词进行分类统计,总结出近五年我国人际信任理论的研究热点。
2 研究方法
2.1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的各种信息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的描述性研究方法[1]。
内容分析法起源于对传播学的研究。
然而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内容分析软件的开发,其应用领域从传播学逐步扩展到图书馆学、情报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2.2 共词分析
共词分析法是内容分析法的一种,其原理是通过对能够表达某一学科领域研究方向或主题的专业术语共同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的现象的分析,判断学科领域中主题间的关系,从而呈现出该学科的研究结构。
2.3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将个体或对象分类,使得同一类中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比其他类的对象的相似性强[2]。
聚类分析是最常用的一种关键词相关性统计方法。
3 研究过程
3.1 样本选择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从其收录的所有核心期刊中筛选出2010.1-2015.7期间所有关于人际信任理论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
本文在CNKI的专业检索模式下,以“人际信任”作为关键词进行了相应的筛选。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样本的精确性,本文采用较为普遍的两人独立筛选方案,由两名具有管理学背景知识的人员按照上述原则对机选出的文献进行二次筛选,剔除样本中除学术论文之外的新闻通讯、稿约、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最终得到338篇样本文献。
3.2 样本统计和分析
3.2.1 各年度论文数
本文运用计算机软件统计了各年度人际信任理论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由于本文只收集了2015年1月到7月的文献,因此2015年的相关文献只有42篇。
除此之外,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发表的与人际信任相关的文献大体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10年48篇,2011年53篇,2012年62篇,2013年68篇,2014年65篇。
3.2.2 主要研究人群
本文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文献作者进行提取,总结了发表论文数排名前20名作者统计。
根据统计结果,辛自强发表的论文最多,共有8篇;其次是徐芬,共有6篇;池丽萍和马凤玲各5篇;韩平4篇;周宗奎、朱虹、鲍勇、张连德、陈剑梅、雷志柱、周密以及孙晓军等8人各3篇;陈莉、鲁虹、廖建桥、李原、胡鸣铎、杨静、姚琦等人各2篇。
3.2.3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利用计算机软件提取文献关键词并计算词频,并选取出现次数超过4次的高频关键词(见表1)。
由于这些关键词在所研究文献中出现的频次最高,因此可以认为这些词大致代表了当前人际信任研究的热点问题。
为了更进一步反映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本文对这些关键词做了进一步处理。
首先,利用SPSS 19.0进行聚类分析,采取Pearson相关系数的方法将关键词聚合到不同的类中。
其中,类的大小反应的是主题的集中程度。
一般情况下,理论性强、研究方向指导性的以及较受重视的研究领域会形成较大的类[3]。
然后,在信息统计分析软件中生成23×23的共词矩阵,并保存成专门的文件,最后生成共词矩阵知识图谱(见图1)。
(1)在第Ⅰ类中,高频关键词包括情感信任、认知信任、合作和信任修复。
认知信任就是一方对另一方是否可靠的一种判断,是基于对对方的在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而得出的。
情感信任是基于情感的一方对另一方所产生的信心。
信任是合作的前提,是一切合作行为的开端。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间的信任关系很脆弱,容易遭到破坏,这时就需要进行信任修复。
信任修复是指失信一方通过采取某些措施而获得对方的再次信任。
只有信任得到修复,信任双方才会再次进行合作行为。
上述四个方面在人际信任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成为我国学者们的研究重点。
(2)在第Ⅱ类中,以社会信任、组织信任和政治信任作为高频关键词。
首先,社会信任是在社会活动中建立起的一种信任,它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
其次,组织信任既可以看作是在以工作团队为基础的工作环境下共事成员之间的一种人际信任,也可以看做是员工对组织的信心和组织对员工的支持。
第三,政治信任则是公民对于政府及其决策的信任。
通常情况下,学者们经常将这三者与人际信任结合起来,以求全面地进行人际信任理论的相关研究。
(3)在第Ⅲ类中,高频关键词包括社会资本、主观幸福感、信任机制、差序格局、制度信任和能力信任。
其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帕特南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特征,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就是信任。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4],而信任则是其构建的基础。
此外,信任还是人与人、人与组织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建立关系的重要前提,因此信任机制的建立对于促进信任主体之间的信任程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差序格局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很多学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存在着差序格局,即关系越亲近,信任程度越高。
制度信任是基于制度的制约作用而产生的信任,它是企业成长向制度化的“润滑剂”,也是企业组织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应对环境复杂性的最为有效的机制[5]。
能力信任是社会交往中互惠机制建立的前提,当一方对另一方的能力存在质疑时,那么这种信任机制便很难建立起来。
因此,上述五项也是人际信任研究的重点内容。
(4)在第Ⅳ类中,以知识共享为主线,主要探讨了虚拟社区、风险、自尊、网络人际信任、心理健康、安全感、大学生、人际关系以及人际交往等内容。
这是关键词最多的一类,也就是说是研究者最关注的领域。
首先,知识共享是组织内部知识的交换与讨论,对于组织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而信任对于知识分享意愿的提高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大学生是人际信任研究的主要群体之一。
这主要是因为网络人际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网络虚拟社区中,网络人际信任、风险、安全感等都是值得研究者关注的人际信任相
关的问题。
最后,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也是影响人际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上述几项都成为了人际信任研究的重点内容。
4 结论与展望
从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首先,知识共享和大学生是人际信任理论中研究者最关注的主题。
其次,制度信任、社会信任以及社会资本等也是人际信任理论中研究者较为重视的领域。
最后,虚拟社区的人际信任、人际关系以及差序格局等均为人际信任理论中研究者的关注热点。
我国学者对于人际信任理论的研究正在向本土化和多元化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几方面的不足之处。
一方面,研究视角不够宽泛。
我国的人际信任理论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营销理论和心理学领域,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也才兴起不久,其他诸如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还鲜有涉及。
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
人际信任理论研究应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我国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有的理论和营销、心理等现象进行描述和阐释,对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有指导作用或提供操作过程的不多,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
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努力将人际信任理论研究的领域逐步扩展到多个领域,通过拓宽研究的视野,从更多的学科中汲取养料,为人际信任研究的发展夯实基础,促进人际信任新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并能够有效地应用到人类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主要参考文献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马瑞敏,邱均平.基于CSSCI的论文同被引实证计量研究——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 2005(5):77-79.
[4]姜永杰,杨治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6).
[5]岳瑨. 制度信任与中国企业成长的信任伦理难题[J]. 学习与探索, 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