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合集下载
《文言文阅读专题 ——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36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王安石被称王荆公是称爵号,称王文公是 称谥号,称王临川是称籍贯。 B.尊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对方的女儿为令 爱,谦称自己的母亲为家严。 C.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后取字,是成年的标 志,对人称字表示尊敬。 D.皇帝的谥号寓含褒贬,“文”“武”表示 褒扬,“哀”“思”表示同情。
D 皇帝的庙号
1、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 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 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按惯例,新君 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蕴涵着帝 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君臣朝野为之 瞩目,司其事者索遍枯肠,绞尽脑汁。
2、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 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 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 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 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B错误,B称自己母亲为家慈
2.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
唐太宗年号 “贞观” 唐太宗的庙号“太宗” 唐太宗的谥号“文皇帝”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 肃穆之意。
C【解析】“谥号”错,应为“庙号”
3、古代官职的含义和官员传记类文章用词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有具体职务、做具 体工作的官吏可以称为“有司”。 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 的词语有“辟”“除”“征”等。 C.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税收、 科举等,长官为户部尚书。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 评定的称号,如武帝。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王安石被称王荆公是称爵号,称王文公是 称谥号,称王临川是称籍贯。 B.尊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对方的女儿为令 爱,谦称自己的母亲为家严。 C.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后取字,是成年的标 志,对人称字表示尊敬。 D.皇帝的谥号寓含褒贬,“文”“武”表示 褒扬,“哀”“思”表示同情。
D 皇帝的庙号
1、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 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 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按惯例,新君 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蕴涵着帝 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君臣朝野为之 瞩目,司其事者索遍枯肠,绞尽脑汁。
2、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 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 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 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 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B错误,B称自己母亲为家慈
2.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
唐太宗年号 “贞观” 唐太宗的庙号“太宗” 唐太宗的谥号“文皇帝”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 肃穆之意。
C【解析】“谥号”错,应为“庙号”
3、古代官职的含义和官员传记类文章用词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有具体职务、做具 体工作的官吏可以称为“有司”。 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 的词语有“辟”“除”“征”等。 C.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税收、 科举等,长官为户部尚书。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 评定的称号,如武帝。
高中语文 《文言文之文化常识》课件 (27张PPT)
13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
称谓来代替。 垂髫 (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敝舍、舍弟、舍妹、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
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
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
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
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7
【敬称】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
是一种“恶谥”。
4
一、人的称谓
❖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 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 孟襄阳;
❖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 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 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人为仁公等。
【敬称】(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论语》)。唐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 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 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 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 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 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 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 母。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
称谓来代替。 垂髫 (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敝舍、舍弟、舍妹、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
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
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
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
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7
【敬称】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
是一种“恶谥”。
4
一、人的称谓
❖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 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 孟襄阳;
❖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 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 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人为仁公等。
【敬称】(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论语》)。唐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 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 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 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 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 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 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 母。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3)用于对师长的敬称有君、子、公、夫子 ;用于朋辈之间的称 呼有 足下 、先生、执事等。
(4)谦称自己不聪明,用 愚 ;谦称自己学识浅薄,用 鄙 ;谦称 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用 敝 ;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用 卑 ;老人 自谦时用 老朽 、老夫等。
(5)下列均是古人习用的称谓,按要求归类。(将序号填到横线上) ①寡人 ②陛下 ③夫子 ④足下 ⑤臣 ⑥公 ⑦不才 ⑧妾 ⑨子 ⑩上 ⑪愚 ⑫下 ⑬君 ⑭孤 ⑮卿 ⑯拙 ⑰老妇 ⑱不谷
古代文化常识
(1)Βιβλιοθήκη 真题14篇课前普查练14韦凑转
(2)
姓名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普查
1.基本称谓 古代常以字、号、籍贯、官职名、郡望、官地、书斋名及特殊 称谓等来称呼一些人。
(1)《师说》的作者韩愈,“退之”是他的“ 字 ”。
(2)陶渊明号“ 五柳先生 ”,李白号“ 青莲居士 ”,白居易 号“ 香山居士 ”,杜牧号“ 樊川居士 ”。
(4)弱冠是男子 二十 岁。
(5)三十岁谓之 而立之年 ,四十岁谓之不惑之年,五 十岁谓之 知非之年 ,六十岁谓之 花甲之年 ,七十岁谓 之 古稀之年 ,期颐之年则指 一百岁 。
官制官职
1.选官制度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有 察举 、征辟 两种形式,后者是汉武帝时 推行的一种 自上而下 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4)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 八股文 , 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 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 破题 、承题 、起讲、入手、起股、中股、 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 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 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
表示谦称的有 ①⑤⑦⑧⑪⑫⑭⑯⑰⑱ 表示敬称的有 ②③④⑥⑨⑩⑬⑮
(4)谦称自己不聪明,用 愚 ;谦称自己学识浅薄,用 鄙 ;谦称 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用 敝 ;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用 卑 ;老人 自谦时用 老朽 、老夫等。
(5)下列均是古人习用的称谓,按要求归类。(将序号填到横线上) ①寡人 ②陛下 ③夫子 ④足下 ⑤臣 ⑥公 ⑦不才 ⑧妾 ⑨子 ⑩上 ⑪愚 ⑫下 ⑬君 ⑭孤 ⑮卿 ⑯拙 ⑰老妇 ⑱不谷
古代文化常识
(1)Βιβλιοθήκη 真题14篇课前普查练14韦凑转
(2)
姓名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普查
1.基本称谓 古代常以字、号、籍贯、官职名、郡望、官地、书斋名及特殊 称谓等来称呼一些人。
(1)《师说》的作者韩愈,“退之”是他的“ 字 ”。
(2)陶渊明号“ 五柳先生 ”,李白号“ 青莲居士 ”,白居易 号“ 香山居士 ”,杜牧号“ 樊川居士 ”。
(4)弱冠是男子 二十 岁。
(5)三十岁谓之 而立之年 ,四十岁谓之不惑之年,五 十岁谓之 知非之年 ,六十岁谓之 花甲之年 ,七十岁谓 之 古稀之年 ,期颐之年则指 一百岁 。
官制官职
1.选官制度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有 察举 、征辟 两种形式,后者是汉武帝时 推行的一种 自上而下 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4)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 八股文 , 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 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 破题 、承题 、起讲、入手、起股、中股、 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 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 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
表示谦称的有 ①⑤⑦⑧⑪⑫⑭⑯⑰⑱ 表示敬称的有 ②③④⑥⑨⑩⑬⑮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PPT 课件
5、江河: 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6、关内、关外 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 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7、山东、山西 “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8、河北、河南: 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江南: 泛指长江以南。
10、江左: 即长江以东。
11、江表: 长江以外,指江南。
零六天。相传春秋时期介之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 国后,隐于山中,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 死。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 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 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 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 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 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都、鄙、邑 周时四县为都,夏制十为都;“都” 也指京都。鄙是周代地方组织之一,五百家为鄙, 也指小邑,又指边远地方。
两都、三都、两京、五京 东汉洛阳为东都,称西 汉旧都长安为西都,合称“两都”;加上“南都” 宛,合称“三都”。东汉洛阳、长安又称两京;宋 代则以开封、洛阳为两京;明以后称北京、南京为 两京。唐代有五京:东京、北京、南京、西京、中
12、三山 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
(瀛壶)三座仙山 五岳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13、五湖 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也有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 湖。)
中原、塞外、江表 狭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 的地区,广义则指黄河中下游或全流域。长城以北 地区为塞外,又称塞北。长江以南地区称江表,长 江南岸苏南、浙江一带,又称“江东”,三国时为 孙权统治。
6、关内、关外 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 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7、山东、山西 “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8、河北、河南: 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江南: 泛指长江以南。
10、江左: 即长江以东。
11、江表: 长江以外,指江南。
零六天。相传春秋时期介之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 国后,隐于山中,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 死。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 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 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 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 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 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都、鄙、邑 周时四县为都,夏制十为都;“都” 也指京都。鄙是周代地方组织之一,五百家为鄙, 也指小邑,又指边远地方。
两都、三都、两京、五京 东汉洛阳为东都,称西 汉旧都长安为西都,合称“两都”;加上“南都” 宛,合称“三都”。东汉洛阳、长安又称两京;宋 代则以开封、洛阳为两京;明以后称北京、南京为 两京。唐代有五京:东京、北京、南京、西京、中
12、三山 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
(瀛壶)三座仙山 五岳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13、五湖 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也有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 湖。)
中原、塞外、江表 狭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 的地区,广义则指黄河中下游或全流域。长城以北 地区为塞外,又称塞北。长江以南地区称江表,长 江南岸苏南、浙江一带,又称“江东”,三国时为 孙权统治。
高中语文 《古代文化常识》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 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春秋时期介之 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国后,隐于绵 山中,晋文公为逼他下山,下令放火烧 山。介之推抱树而死。晋文公为悼念他, 下令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 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 主要是踏青和扫墓。 杜牧有《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3)年号纪年法(如:德祐二年 二月十九日)。
(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 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就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911年 辛亥年 2010年 庚寅年
古诗与星宿
1、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于斗牛之间。”
——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2、王勃《滕王阁序》“物化天宝,龙光射 牛斗之墟。”
——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地理并 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 为九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 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九州:冀州、青州、兖 (yǎn)州、徐州、豫州、荆州、 扬州、梁州、雍州。
古人纪月
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 特殊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 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 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 孟冬、仲冬、季冬。
古人纪日
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 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 每月十五日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 后一天叫晦。
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 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常复杂的。
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 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阅读《晋书·何攀传》 ,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 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 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 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 父老乡亲。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解析:“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的是谢混,不是谢弘微。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常复杂的。
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 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阅读《晋书·何攀传》 ,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 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 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 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 父老乡亲。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解析:“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的是谢混,不是谢弘微。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应该是“名”与“字”有关系,陶渊明,字元亮;苏轼,字子
瞻
④“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于纪 年的名号,一个皇帝有且只有一个年号。( × )
满清之前,很多皇帝有多个年号
⑤庙号是指皇帝在位时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死后在太 庙立室供奉时也用这个庙号。 ( × )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⑥上辈称呼下辈或者平辈之间称呼时一般直接使用第二人称 代词,无尊卑之说,如“尔安敢轻吾射”中的“尔”。 ( √ )
⑧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 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 )
⑨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 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 三元”。( √ )
⑩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 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 “探花”,第三名称“榜眼”。( × )
①晋侯.秦伯.围郑(
)
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
③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
④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言语(
)
⑤拜为上.卿.(
)
答案:①侯、伯:春秋时期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
等。②左尹:为楚国之卿,类似丞相之职。③都尉:武官名。④丞:
封建时代多为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⑤上卿:古代官名,一般
)
答案:⑤足下: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⑥
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⑦小子:表示轻蔑的
称呼。 ⑧仆:谦辞,旧时男子称自己。 ⑨公:敬辞,尊称男子。
⑩贱妾:古代妇女谦称自己。
2.【练在课外】判断下列各句关于文化常识解说的正误。 ①“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正妻为嫡母,在 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 ②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 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 √ ) ③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号”和“名”词义相近或相反, 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 × )
瞻
④“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于纪 年的名号,一个皇帝有且只有一个年号。( × )
满清之前,很多皇帝有多个年号
⑤庙号是指皇帝在位时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死后在太 庙立室供奉时也用这个庙号。 ( × )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⑥上辈称呼下辈或者平辈之间称呼时一般直接使用第二人称 代词,无尊卑之说,如“尔安敢轻吾射”中的“尔”。 ( √ )
⑧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 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 )
⑨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 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 三元”。( √ )
⑩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 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 “探花”,第三名称“榜眼”。( × )
①晋侯.秦伯.围郑(
)
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
③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
④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言语(
)
⑤拜为上.卿.(
)
答案:①侯、伯:春秋时期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
等。②左尹:为楚国之卿,类似丞相之职。③都尉:武官名。④丞:
封建时代多为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⑤上卿:古代官名,一般
)
答案:⑤足下: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⑥
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⑦小子:表示轻蔑的
称呼。 ⑧仆:谦辞,旧时男子称自己。 ⑨公:敬辞,尊称男子。
⑩贱妾:古代妇女谦称自己。
2.【练在课外】判断下列各句关于文化常识解说的正误。 ①“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正妻为嫡母,在 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 ②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 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 √ ) ③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号”和“名”词义相近或相反, 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 × )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解析: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 意。其次,理清画波浪线句子中 的人物关系。①谢弘微“童幼时, 精神审,时然后言”。②过继后 的叔父谢混有知人之明。③谢混 向谢思夸赞谢弘微“此儿深中夙 敏,方成佳器”。同时注意,表 示时间的词语“童幼时”,提示语 “曰”,虚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析: 对于文化常识类题目,考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常复杂的。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2.生僻的文化常识。高考命题要依据选文来设题,因此,难免有生僻、 偏难的题目出现。但这类生僻的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注意:不仅是语 文教材,还包括历史、地理等)中某些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 文内容密切相关(选文中有诸多信息显示了其内涵)。这类题目表面上生 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对这类文化常识要多依据选文内容 来判断。
高中语文课本古代文化常识 PPT课件
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兰亭集序》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
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 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 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 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 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 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 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 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 为凭验。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7 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
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 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 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 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 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
“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
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
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最全汇总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 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 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兰亭集序》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
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 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 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 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 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 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 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 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 为凭验。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7 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
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 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 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 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 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
“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
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
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最全汇总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 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 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与食物饱饥俸禄等相关的 其他常用词语
7.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8.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例子
(1)诣(2)劝(3)课(4)风、化(5)按、案(6)游(7)当(8)坐(9)多(10)少 略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解析:“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的是谢混,不是谢弘微。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解析:翻译句子要抓住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特殊文言句式等得分点。 (1)句中,循:遵守。事:服侍,侍奉。党:亲族。(2)句中,臧否:褒贬。 以:介词,用。乱:打乱,扰乱。
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为特征的亲属关系。从原文“中外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 ,古代官员遭逢 姻亲”一句看,这里的姻亲应包含
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血亲,血亲只是姻亲的一部分。所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 以,“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
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 亲中的一部分”,说法错误。
解析: A项,可根据平时知识积累中的“及第”推断,“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可 判断A项正确;B项,联系历史中学过封建朝代的“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 刑部、工部”,“兵部”管军事等知识,可推断B项正确;比较难判断的是C、D两项,联系 掌握的教材中有关君主称号的知识和选文内容来推断,古代君主有年号、庙号等,表时间多 用年号,表称谓多用庙号,“钦宗”应该是庙号,C项正确;D项可联系所学历史知识,前半 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太子”不能指其他儿子。 答案: D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必须掌握的10类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 化常识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一)古代官职 (二)古代官职迁谪
(三)古代称谓 (四)古代科举 (五)天文历法 (六)古代地理 (七)古代礼仪 (八)饮食器用 (九)音乐文娱 (十)传统节日及民俗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解析: 本题考查古 代文化常识。涉及古 代官职、君主制度、 古国情况等。“有司” 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 做具体工作的官吏, 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 级官员。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对古代文化常识专门设题考查,在全国新课标三套卷中皆有出现。就现有题例分析,应该从 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梳理常见的文化常识 对史传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梳理,并且追 求精准的记忆,这是破解难题过程中的关键。 2.分析题例设误方式 分析现有题例中已经使用了的设误方式,并预测来年高考卷可能出现的新的设误方式,有利 于识别陷阱,准确答题。 3.掌握几种常见的设误方式 (1)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扩大范围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跳脱背景。(如解说“嗣位”,本来是嫡长子继位,却说成“最年长的儿子”继位,忽略嫡 庶。) (3)张冠李戴。(如将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的解说。) (4)以今释古。(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 4.比较筛选错误项 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 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答案: (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侍奉过继家的亲族, 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2)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阅读《宋史·曾公亮传》(略) ,完成文后题目。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进士,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任尚书,孙傅向他陈 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翛不听。升任至中书舍人。宣和末 期,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夫修船,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说:“滥 用民力妨碍农事,而对于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 贬他为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虽然偶然与苏轼相同,但没有他意,以职论 事而受到指责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靖康元年(1126),受召入京任给事中,升任 兵部尚书。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他,孙傅说:“祖宗法度有利于百姓,熙 宁、元丰法度有利于国家,崇宁、大观间法度有利于奸臣。”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 授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督战。金兵分从四 面鼓噪而攻,宋军败退,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满,城门急忙关闭了。当天,金 兵攻进城里。靖康二年(1127)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 仍然兼任少傅。
确的一项是( C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 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 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 “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 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 当然,在高考上遇到不太了解的文史常识时,也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推断。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二)明确命题规则 1.熟悉的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查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
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命题侧重于考查考生熟 悉的文化常识。这类文化常识是命题人出题的重点,四个选项中至少有 两个选项为熟悉的。熟悉的文化常识可依据平时所学知识直接判断。 2.生僻的文化常识。高考命题要依据选文来设题,因此,难免有生僻、 偏难的题目出现。但这类生僻的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注意:不仅是语 文教材,还包括历史、地理等)中某些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 文内容密切相关(选文中有诸多信息显示了其内涵)。这类题目表面上生 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对这类文化常识要多依据选文内容 来判断。
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授官职→提升官 职→调动官职→免除官职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探究突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尚书,傅为 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 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 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 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 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 民,熙、丰法慧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 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嗓而前,兵败退, 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 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 近年来,高考对文史知识的考查渐渐增多,单独命题屡有出现,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 有:①古代政府机构;②官职的升迁;③古代的礼法习俗;④古代的时间与地理方位; ⑤古人的称谓;⑥文学典故与常识。
• 对文史常识的复习,关键是靠平时的阅读积累,要在大量的阅读与训练中形成对古代 文化语境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可通过有意识地分门别类的整理,集中记忆,加强识 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析: 对于文化常识类题目,考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顺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 利完成。有时也可以根据文本意思
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 进行推断。B.姻亲,是指由于婚姻
用。
关系结成的亲戚。血亲,是指有血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 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阅读《宋书·谢弘微传》,完成1~4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D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
7.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8.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例子
(1)诣(2)劝(3)课(4)风、化(5)按、案(6)游(7)当(8)坐(9)多(10)少 略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解析:“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的是谢混,不是谢弘微。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解析:翻译句子要抓住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特殊文言句式等得分点。 (1)句中,循:遵守。事:服侍,侍奉。党:亲族。(2)句中,臧否:褒贬。 以:介词,用。乱:打乱,扰乱。
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为特征的亲属关系。从原文“中外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 ,古代官员遭逢 姻亲”一句看,这里的姻亲应包含
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血亲,血亲只是姻亲的一部分。所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 以,“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
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 亲中的一部分”,说法错误。
解析: A项,可根据平时知识积累中的“及第”推断,“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可 判断A项正确;B项,联系历史中学过封建朝代的“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 刑部、工部”,“兵部”管军事等知识,可推断B项正确;比较难判断的是C、D两项,联系 掌握的教材中有关君主称号的知识和选文内容来推断,古代君主有年号、庙号等,表时间多 用年号,表称谓多用庙号,“钦宗”应该是庙号,C项正确;D项可联系所学历史知识,前半 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太子”不能指其他儿子。 答案: D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必须掌握的10类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 化常识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一)古代官职 (二)古代官职迁谪
(三)古代称谓 (四)古代科举 (五)天文历法 (六)古代地理 (七)古代礼仪 (八)饮食器用 (九)音乐文娱 (十)传统节日及民俗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解析: 本题考查古 代文化常识。涉及古 代官职、君主制度、 古国情况等。“有司” 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 做具体工作的官吏, 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 级官员。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对古代文化常识专门设题考查,在全国新课标三套卷中皆有出现。就现有题例分析,应该从 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梳理常见的文化常识 对史传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梳理,并且追 求精准的记忆,这是破解难题过程中的关键。 2.分析题例设误方式 分析现有题例中已经使用了的设误方式,并预测来年高考卷可能出现的新的设误方式,有利 于识别陷阱,准确答题。 3.掌握几种常见的设误方式 (1)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扩大范围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跳脱背景。(如解说“嗣位”,本来是嫡长子继位,却说成“最年长的儿子”继位,忽略嫡 庶。) (3)张冠李戴。(如将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的解说。) (4)以今释古。(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 4.比较筛选错误项 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 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答案: (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侍奉过继家的亲族, 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2)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阅读《宋史·曾公亮传》(略) ,完成文后题目。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进士,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任尚书,孙傅向他陈 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翛不听。升任至中书舍人。宣和末 期,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夫修船,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说:“滥 用民力妨碍农事,而对于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 贬他为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虽然偶然与苏轼相同,但没有他意,以职论 事而受到指责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靖康元年(1126),受召入京任给事中,升任 兵部尚书。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他,孙傅说:“祖宗法度有利于百姓,熙 宁、元丰法度有利于国家,崇宁、大观间法度有利于奸臣。”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 授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督战。金兵分从四 面鼓噪而攻,宋军败退,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满,城门急忙关闭了。当天,金 兵攻进城里。靖康二年(1127)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 仍然兼任少傅。
确的一项是( C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 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 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 “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 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 当然,在高考上遇到不太了解的文史常识时,也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推断。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二)明确命题规则 1.熟悉的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查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
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命题侧重于考查考生熟 悉的文化常识。这类文化常识是命题人出题的重点,四个选项中至少有 两个选项为熟悉的。熟悉的文化常识可依据平时所学知识直接判断。 2.生僻的文化常识。高考命题要依据选文来设题,因此,难免有生僻、 偏难的题目出现。但这类生僻的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注意:不仅是语 文教材,还包括历史、地理等)中某些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 文内容密切相关(选文中有诸多信息显示了其内涵)。这类题目表面上生 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对这类文化常识要多依据选文内容 来判断。
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授官职→提升官 职→调动官职→免除官职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探究突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尚书,傅为 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 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 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 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 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 民,熙、丰法慧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 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嗓而前,兵败退, 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 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 近年来,高考对文史知识的考查渐渐增多,单独命题屡有出现,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 有:①古代政府机构;②官职的升迁;③古代的礼法习俗;④古代的时间与地理方位; ⑤古人的称谓;⑥文学典故与常识。
• 对文史常识的复习,关键是靠平时的阅读积累,要在大量的阅读与训练中形成对古代 文化语境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可通过有意识地分门别类的整理,集中记忆,加强识 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析: 对于文化常识类题目,考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顺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 利完成。有时也可以根据文本意思
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 进行推断。B.姻亲,是指由于婚姻
用。
关系结成的亲戚。血亲,是指有血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 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优质PPT
阅读《宋书·谢弘微传》,完成1~4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D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