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串联式”有机化学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有机化学复习教案
2、同分异构体
3、有机物的空间构型
4、常见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六、再次展示【经典题】
对于下列有机物:
①②
③④对二甲苯⑤间甲基苯乙炔
(1)结合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分别写出下列有机物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
(2)其中能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有;能使溴水褪色的有。
(3)若①是烯烃与1 molH2加成后的产物,则烯烃可能的结构有种,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为。它们互为(填同分异构体或同系物)。
(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大家一起评析
(三)展示参考答案——请同学注意观察参考答案是如何组织的
八、师生一起归纳审题、答题的技巧方法
(1)审:审清题意,明确求解要求。
(2)找: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非常关键。
(3)析(推)从“题眼”出发,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
(4)验:验证确认,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条件才算正确。
3、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理解并灵活运用系统命名法的几个原则。
4、了解原子共面、共线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有机物分子模型、有机物结构式,掌握烷烃、烯烃、炔烃、苯及苯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命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培养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严谨性。体会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会越复杂,同分异构体数目也越多。体会习惯命名法在应用中的局限性,激发学习系统命名法的热情。
(4)④在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种。
(5)⑤中至少有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最多有C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
大姚县实验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课时教案
授课教师:杨利华
授课年级
高二
授课班级
高三化学复习教案
高三化学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三化学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三化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为高考化学科目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1. 复习有机化学知识点:有机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等。
2. 复习无机化学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
3.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
4. 复习化学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化学复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复习有机化学知识点(30分钟)1. 复习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包括碳链命名、官能团命名等。
2. 复习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重点关注官能团的特性及影响。
3. 复习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机理,重点强化常见有机反应的反应条件和特点。
三、复习无机化学知识点(30分钟)1. 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重点关注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和周期表的应用。
2. 复习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重点强化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
3. 复习常见无机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方程式,重点强化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四、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20分钟)1.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理和方法,重点强化平衡常数和反应热的关系。
2.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重点强化摩尔比和质量比的计算。
五、复习化学实验操作技巧(15分钟)1. 复习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技巧,如称量、制备溶液、过滤等。
2. 复习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
六、巩固训练与反馈(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
2. 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解析易错题,强化重点知识点。
七、课堂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对本次复习课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复习作业,鼓励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题的答题情况和解析。
2. 学生对复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教案
一、教案主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教案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特点;2. 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3. 提高有机化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2. 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3. 醇、醚、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4. 羧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5. 杂环化合物及有机合成反应。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回顾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特点,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其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 互动:进行醇、醚、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其性质;4. 探究:探讨羧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拓展:介绍杂环化合物及有机合成反应,引导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应用领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分类的理解程度;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的掌握程度。
六、教案主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教案(续)七、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2.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断;4.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策略;5.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案例。
八、教学过程:1. 引导:通过实例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命名规则;2. 讲解:详细讲解同分异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分子结构对性质的影响;3. 互动:进行结构推断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和性质分析推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4. 探究:探讨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机合成;5. 拓展: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九、教学评价:1. 命名练习: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的掌握程度;2. 同分异构分析:观察学生在分析同分异构现象时的思维过程;3. 结构推断:检查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和性质推断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能力;4. 合成设计:评估学生对有机合成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5. 应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在实际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024高考化学复习教案二: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复习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教案二: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复习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逐渐成为高中生们需要面对的“难关”。
作为高考化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机化学不仅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还需要理解诸如结构、性质、反应等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面对复杂的有机化学体系时,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掌握程度?下面是针对高考有机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的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1.烷基和芳香族基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其中由单个碳原子直接连接而成的链称为烷基。
而芳香族基则是由芳香族环上的一个碳原子,或者是由芳香族环上的苯环上的碳原子及其它原子组成的基团。
在学习有机化学时,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基团的命名方法及其代表的物质,以便在之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正确地区分和命名它们。
2.分子式和结构式分子式指化学式中元素的简单标记和原子数目的组合,用来表示分子中各种元素的相对数量。
而结构式则是利用各种符号,如直线、曲线、箭头等,反映化学式中各元素之间的化学键及其空间结构关系。
掌握这些表达方法是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必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过程。
3.碳原子的价态为什么碳原子的地位如此特殊?因为它不仅能与氧、氢等元素形成共价键,而且可以与其他碳原子互相配对形成分子中的碳碳键。
掌握碳原子的价态,也就掌握了分子中键的构成和性质,这对于后续的有机合成及反应的理解和实验操作都极为重要。
4.烷烃的结构和性质烷烃是一类单一化合物,其中的一篇碳原子以共价键的方式连接到另外两个碳原子上,形成直线状、分支状、环状等结构。
不同类型的碳链结构,对应着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
因此,学习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对于正确理解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质,特别是有机反应的性质和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5.单键、双键、三键化学键根据共享电子的数量可以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
具有共价结构的烷烃只含有单键,而某些烯烃则含有双键;还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结构的芳香族碳碳双键。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复习:复习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点,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溶液与沉淀、气体与溶液的性质等。
2. 提高分析问题能力: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化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实验技能:复习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能够熟练进行化学实验。
4. 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化学题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点的复习,实验操作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实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对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点进行讲解,梳理知识体系。
2. 采用演示法: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学生跟随操作。
3. 采用练习法:学生进行化学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已学过的化学教材。
2. 实验器材:实验仪器、试剂等。
3. 习题:精选的化学复习习题。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点,引起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兴趣。
2. 知识点讲解:教师对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点进行讲解,梳理知识体系。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学生跟随操作。
4. 习题练习:学生进行化学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 习题测试:定期进行习题测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验技能。
七、教学策略调整:1. 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
2. 对于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有机化合物单元复习与检测教学设计
有机化合物单元复习与检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命名和结构。
2.学生能够识别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基本结构。
3.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有机化合物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4.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黑板板书。
2.有机化合物模型(如分子模型套装)。
3.多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图和命名。
4.有机化合物单元的复习和测试题。
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并提出:“你们对有机化合物有什么了解?”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概括学生回答的内容,确保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有初步了解。
复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1.教师复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命名的顺序和命名的规则。
2.教师逐一展示多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图和命名,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结构图给出命名。
复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官能团:1.教师复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官能团,包括碳骨架的分类和官能团的定义。
2.教师逐一展示多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图,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出碳骨架和官能团。
应用题练习:1.教师给出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图,要求学生根据结构图给出命名。
2.教师给出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要求学生根据命名给出结构图。
3.教师给出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图,要求学生识别出其中的官能团。
4.教师给出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图和官能团,要求学生根据官能团判断其性质或反应类型。
巩固训练:1.教师出示有机化合物的模型,要求学生根据模型给出结构图和命名。
2.学生互相交换模型,进行口头描述或提问对方给出的结构图和命名。
拓展与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命名和结构。
2.教师提问一些拓展问题,如有机化合物的应用领域或有机化学的发展趋势,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教师布置有机化合物单元的复习和测试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复习和练习,巩固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命名和结构的理解。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整合教学方案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整合教学方案一、引言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理科生物学、医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的基础学科。
有机化学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整合高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提出一套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反应机理和实验技能。
二、基础知识梳理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学生需要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结构式的绘制方法以及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饱和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
饱和化合物的分子中只含有碳-碳单键,如烷烃;不饱和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如烯烃和炔烃。
3. 有机反应的类型有机反应可分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和重排反应。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反应的特点和机理,并能够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预测反应类型。
4. 有机化学实验技能有机化学实验技能是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实验仪器、操作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够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分析。
三、整合教学方案1. 知识点梳理与归类根据高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将其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点的脉络和逻辑关系。
可以采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方法,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
2. 知识点串联与应用将不同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知识的衔接和应用。
例如,通过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引导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实例讲解不同结构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通过给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要求学生推测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可能的反应类型和反应产物。
4. 实验操作与实践应用通过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设计有机合成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
有机化学二轮复习教学设计
有机化学二轮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在有机化学一轮复习中我们主要是针对有机物的性质复习。
并分小点让学生练习有机合成题。
一轮复习完后学生对有机物的性质和有机合成题都有较深的理解,这时应该让学生好好的看看高考到底如何考有机知识。
并强调让学生规范表达能力,争取在高考中不因为表达的不规范而失分。
二、复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有机知识在高考中出现的三种题型并学会解题技巧。
同时让学生建立规范表达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同学我们已经进行了有机化学一轮复习,相信大家对有机物的性质和有机合成题都有一定的理解,今天我们要好好的看看高考到底如何考有机知识。
【教学引入】:(多媒体呈现)(一)近三年广东高考选择题分析【真题呈现】1、(2009年广东高考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与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C. 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D. 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同系物【学生思考】:本题考查了什么?出现在哪本化学书?【学生小结,教师点评】:本题考查了烃,乙醇、乙酸燃烧耗氧量质量比较;(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年有机大题中就考了耗氧量的计算);蛋白质、酯、油脂的水解;同系物的概念。
全是必修2的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
【真题呈现】2、(2010年广东高考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学生思考】:本题考查了什么?出现在哪本化学书?【学生小结,教师点评】:性质:烃—乙烯、乙烷的性质,蛋白质的水解(与09年相似)、乙醇最终氧化成乙酸、石油裂解、油脂皂化。
基本概念: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多肽、高分子。
基本是必修2上的,选的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真题呈现】3、(2011广东高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学生思考】:本题考查了什么?出现在哪本化学书?【学生小结,教师点评】:知识点:纤维素、淀粉的性质;蛋白质、乙酸、葡萄糖与电解质的关系;乙酸乙酯、食用植物油的水解(这个点三年都考到了)。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教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和反应类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应用领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乙烷、丙烷、甲烷等简单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
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燃烧、取代、加成等反应类型。
3.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醇、醚、酮、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和反应类型。
2. 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反应机理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演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活实例引入有机化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和反应类型。
3. 案例分析: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如医药、食品、材料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分享讨论成果。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习题测试等途径,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一: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它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C2H5OH + 3O2 →2CO2 + 3H2O燃烧过程中,乙醇作为燃料释放能量。
2. 案例二:醋酸的取代反应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它可以和醇发生酯化反应,酯类化合物。
化学方程式: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酯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见的反应,醋酸乙酯是常见的酯类化合物。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教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特点2. 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3. 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4. 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特点2.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3.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4.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反应5.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和实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2. 实例讲解,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3. 练习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探讨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四、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特点2. 讲解:介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3. 练习: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4. 应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反应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课堂讨论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难点与对策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部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复杂,学生难以理解。
采用多媒体教学,形象展示结构,帮助学生理解。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较为繁琐,学生容易混淆。
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熟能生巧。
3. 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机理复杂,学生难以掌握。
结合实例讲解,分析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等课件,进行生动展示。
2. 练习题库:整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练习题,供学生课后练习。
主题串联 有机化学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主题串联” 有机化学单元复习教学设计陈 益(金陵中学 江苏南京 210005)设计背景:传统的复习课过于关注知识结构的建构和完善以及学科技能的强化和熟练,表现在课堂设计上多为知识点面面俱到地再现、网络化,辅以题组式的例题和习题讲练。
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复习方式缺乏对学生新奇感的刺激和挑战欲的激发。
笔者尝试以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载体,在问题的揭示和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活、调用、强化、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体验和升华。
以下是这种尝试的一次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新闻链接】 三聚氰胺再现中国乳业 上海熊猫问题被瞒8月2009年的最后一天,来自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消息,让“三聚氰胺”的字眼再次拨动了公众的神经:一家位于上海的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情境导入】 呈现“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图片;“三聚氰胺”字样;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接受治疗的图片。
(略)【课题导语】 2008年9月,“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使三聚氰胺“一举成名”,食品安全再敲警钟!今天,我们就从化学的视角走近三聚氰胺,认识三聚氰胺。
(设计意图:回放、聚集时事,意在引导、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同时引入探究课题,激发学习热情。
)【认知挑战】 你了解三聚氰胺的组成和结构吗?【资料卡片】 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 3H 6N 6,分子结构上含有六元环和氨基,处在六元环上的三个碳原子无区别(即所处的化学环境相同)。
【思考尝试】 三聚氰胺结构简式:N N N NH 2N H 2NH 2(设计意图:“认知挑战”为对三聚氰胺有所了解的同学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资料卡片”启迪全体学生根据信息判断三聚氰胺的分子结构。
)【应用启发】 工业上常通过测试含氮量来估算奶品中蛋白质含量。
为了提高氮的检出量,不法分子将三聚氰胺添加进婴幼儿奶粉中,以提升蛋白质含量指标。
高中化学《高考有机化学总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高考有机化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反应规律,提高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3、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反应规律。
4、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反应规律,能够理解和应用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
2、难点: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将有机化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解释。
2、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有机化学反应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知识。
3、组织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4、提供丰富的习题和练习,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题技巧。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有机化学的世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讲解新课: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反应规律和应用,同时结合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3、巩固练习:提供习题和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解题,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题技巧。
4、归纳小结: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总结和梳理有机化学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方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表现和期末考试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提供反馈意见: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反馈意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改进方向,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化学《高考有机化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反应规律,提高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课程知识点串联方法
初中化学课程知识点串联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课程知识点串联方法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提高。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初中化学课程知识点的串联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
一、明确教学目标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后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
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二、梳理知识点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我们需要对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初中化学的知识点较多,我们需要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有机地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梳理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梳理,确保覆盖所有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2.注意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整合。
3.突出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三、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需要将知识点串联起来,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化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建议: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利用实验、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化学。
以下是一些建议: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创设合作、互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五、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高中化学单元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单元复习教案
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
2. 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
3. 反应类型及平衡
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复习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回顾并总结所学内容。
2. 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检测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解答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第二课时
1. 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并观察反应过程。
2. 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让他们发现反应规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实验得出的结论,并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教学反馈: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扩展活动:
鼓励学生开展化学实验和课外阅读,拓宽化学知识面,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深度。
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开展一定的思考和探索。
教学注意事项:
1. 监督学生的实验操作,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实验效果。
2. 督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勤于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3. 鼓励学生团结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高中化学 有机必修内容串讲 教案 教学设计
有机必修内容串讲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有机真是难!于是果断抉择,高考选结构!但是,有机高考还是要考呀,那么,对于选考结构的同学来说,哪些有机内容是高考必须掌握的呢?这个文章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先交待两点:
该记忆的要记住,但获取知识的过程更重要!
图片中的小号字不是必修内容,写出来只是为了使知识体系完整。
关于有机物的通式,我讲了三种推导方法,我期望学生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而不是直接死记住。
同分异构体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个点上,是可以考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所以我设计了:写出C5H8有两个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初中化学知识串联教学范文
初中化学知识串联教学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知识串联教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知识串联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知识串联教学的定义和特点知识串联教学是一种将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联系的教学方法。
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将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知识链,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知识串联教学的特点包括:1. 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注重知识的整合和构建;2.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3. 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初中化学知识串联教学的实施策略1.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导,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是知识串联教学的关键。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知识串联教学的核心,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活动包括: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分享学习成果;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手段包括: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化学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2)情境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4.注重评价和反馈评价和反馈是知识串联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评价和反馈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高考化学大串讲专题08有机化学基础教案(最新整理)
2019年高考化学大串讲专题08 有机化学基础教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化学大串讲专题08 有机化学基础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化学大串讲专题08 有机化学基础教案的全部内容。
专题08 有机化学基础一、知识梳理1、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项目甲烷乙烯苯分子式CH4C2H4C6H6结构式电子式构型正四面体平面平面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⑴氧化反应(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⑵取代反应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CH4+Cl2−−→光CH3Cl+HCl,依次又生成了CH2Cl2、CHCl3、CCl4,其中CH3Cl为气体,CH2Cl2、CHCl3、CCl4为油状液体。
⑴氧化反应C2H4+3O2错误!2CO2+2H2O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⑵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CH2=CH2+H2错误!CH3—CH3⑶加聚反应n CH2CH2错误!⑴氧化反应2C6H6+15O2−−−→点燃12CO2+6H2O⑵取代反应+Br23FeBr−−−→Br+HBr+ HNO3(浓)24H SO−−−−→浓+H2O⑶加成反应⑶高温分解CH4错误!C+ 2H2+3H2NiV−−→(环己烷)2、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物质名称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分子式C2H6O C2H4O2C4H8O2结构简式CH3CH2OH CH3COOH CH3COOCH2CH3物理性质乙醇,俗称酒精,是无色、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易挥发。
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大单元名称:有机化学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了解有机化学的实验方法和操作规范;
3.能够初步解决有机化学实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有机化学概述
2.有机化学基本原理
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和结构式的表示方式
4.有机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
5.有机合成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从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化合物的命名法、结构式表示方式、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等方面进行讲授。
2.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如合成反应、分析性质、检验反应等,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问题解决能力。
3.互动法:有机化学中有很多实例和应用,通过案例分析等互动环节,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四、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PPT等
2.实验仪器及试剂
3.实验视频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时间为8周,每周上课3节,每节课45分钟。
五、教学评估:
1.期中测试:30分
2.期末测试:40分
3.平时成绩:20分
4.实验成绩:10分
以上教学设计案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串联式”有机化学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作者:陈益来源:《化学教学》2010年第08期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8-0056-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设计背景:传统的复习课过于关注知识结构的建构和完善,以及学科技能的强化和熟练,表现在课堂设计上多为知识点面面俱到地再现、网络化,辅以题组式的例题和习题讲练。
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复习方式缺乏对学生新奇感的刺激和挑战欲的激发。
笔者尝试以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载体,在问题的揭示和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活、调用、强化、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体验和升华。
以下是这种尝试的一次教学实践。
教学设计:[新闻链接]三聚氰胺再现中国乳业上海熊猫问题被瞒8月2009年的最后一天,来自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消息,让“三聚氰胺”的字眼再次拨动了公众的神经:一家位于上海的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情境导入]呈现“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图片;“三聚氰胺”字样;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接受治疗的图片。
[课题导语]2008年9月,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使三聚氰胺“一举成名”,食品安全再敲警钟!今天,我们就从化学的视角走近三聚氰胺,认识三聚氰胺。
(设计意图:回放、聚集时事,意在引导、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同时引入探究课题,激发学习热情。
)[认知挑战] 你了解三聚氰胺的组成和结构吗?[资料卡片] 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H6N6,分子结构上含有六元环和氨基,处在六元环上的三个碳原子无区别(即所处的化学环境相同)。
[思考尝试]三聚氰胺结构简式:(设计意图:“认知挑战”为对三聚氰胺有所了解的同学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资料卡片”启迪全体学生根据信息判断三聚氰胺的分子结构。
)[应用启发]工业上常通过测试含氮量来估算奶品中蛋白质含量。
为了提高氮的检出量,不法分子将三聚氰胺添加进婴幼儿奶粉中,以提升蛋白质含量。
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
“蛋白精”的含氮量究竟有多高?[尝试计算]三聚氰胺含氮量约为66.67%。
[迁移应用]天然蛋白质为多种α—氨基酸的缩聚物,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左右。
假设蛋白质只为一种α—氨基酸的缩聚物,你认为蛋白质含氮量最高能达到多少?[思考讨论]蛋白质的一般结构式为:当—R为—H时,计算出蛋白质最高含氮量为:24.56 %。
[综合应用]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三聚氰胺,蛋白质的含量可提高多少个百分点?[计算体验]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三聚氰胺,蛋白质的含量约提高4.2个百分点。
(设计意图:通过三聚氰胺和蛋白质含氮量的计算和比较,既巩固运算技能又加深现实体验。
)[发散追问] 添加三聚氰胺能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虚高。
选择三聚氰胺,还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思考、归纳] 三聚氰胺(部分)性质:纯白色晶体,无味,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
(设计意图:由用途引导学生对三聚氰胺的性质作初步判断。
)[新闻链接]国家质检总局在完成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后,又紧急组织开展了全国液态牛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市场上绝大部分液态奶是安全的。
[探究思考] 三聚氰胺一般只在奶粉中添加,牛奶中一般不添加,说明了三聚氰胺有什么性质?[讨论、归纳] 三聚氰胺在热水中溶解度大,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
[实验探究] 比较三聚氰胺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度,并用pH试纸测试三聚氰胺溶液的酸碱性。
[归纳、讲解] 三聚氰胺的水溶液呈弱碱性,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三聚氰胺盐。
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而不添加尿素等其他含氮量也较高的化合物,是因为三聚氰胺没有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价格便宜。
[启发应用]你能用简便的方法鉴别奶粉中是否添加了三聚氰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三聚氰胺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差异简便地鉴别奶粉中是否添加了三聚氰胺。
)[结构探究] 三聚氰胺分子中环状结构与苯环很相似,三聚氰胺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吗?[回顾、提示]氨分子是三角锥形的,三聚氰胺可视作氨的衍生物。
[讨论、归纳] 三聚氰胺分子中氨基氮原子与环共平面;氢原子可能共平面;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资料卡片]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中间产品,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原料。
[图片、实物展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新产品。
[资料在线]三聚氰胺树脂硬度比脲醛树脂高,不易燃,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光泽度和机械强度等。
[思考练习]写出在微酸性中(pH5.5~6.5)三聚氰胺与甲醛进行缩聚反应生成树脂产物结构简式:(设计意图:由酚醛树脂的反应原理迁移应用写出三聚氰胺与甲醛缩聚产物的结构简式,突出教学难点。
)[讲解、设问]此外,三聚氰胺还可以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
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应用三聚氰胺的性质。
)[讲解、设问]用途广泛的三聚氰胺却成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中的悲情角色,这是为什么?(设计意图:引发学生从监管的缺失、检测技术的漏洞,生产经营者对法律的无视、对生命健康的漠视和职业道德的沦丧等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
)[猜想应用]由三聚氰胺的名称,你认为三聚氰胺可能是怎样合成的?该反应属于什么类型?(设计意图:培养学科观念,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资料链接]三聚氰胺是1834年由李比希利用双氰胺法合成的,先用原料电石 (CaC2 )制备氰胺化钙 (Ca(CN)2), 氰胺化钙水解后二聚生成双氰胺,再加热分解制备三聚氰胺。
由于成本较高,如今工业上利用尿素为原料进行合成,除生成三聚氰胺外,还有氨和二氧化碳,请写出配平的该反应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和三聚氰酸以非化学键结合成具有网状结构的聚合物(如图4所示),这正是形成肾结石的原因之一。
你认为这种“非化学键”是一种什么样的作用?[资料在线](设计意图:拓展视野,满足学生探究欲。
)[联想迁移]异氰酸是氰酸的同分异构体,二者同为链状结构,且分子中除氢原子外,其他原子均满足最外层的8电子结构,请写出氰酸和异氰酸的结构式。
[练习活动]氰酸:HO—C≡N;异氰酸:H—N = C = O(设计意图:由三聚腈酸联想异腈酸,再由腈酸到异腈酸,迁移应用,丰富同分异构体概念,提高书写同分异构体的能力。
)[发散应用]异氰酸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
以NO2为例,写出异氰酸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练习]8HNCO+6NO2=7N2+8CO2+4H2O(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HNCO结构确定C、N的化合价,进而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反应方程式。
)[资料在线]用凯氏定氮法可测定蛋白质中含氮量, (如图1装置)操作过程如下:先将蛋白质、浓硫酸和催化剂(如硫酸铜)在凯氏烧瓶中用电炉加热(需长时间高温回流),蛋白质分解产生氨,氨与硫酸反应,然后向凯氏烧瓶加NaOH溶液,蒸馏使氨挥发,用盛装在锥形瓶中的硼酸吸收氨后再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
(滴定装置略),经换算可求出蛋白质中的含氮量。
有关方程式见下(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2NH3+4H3BO3=(NH4)2B4O7+5H2O(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新闻链接]自三鹿毒奶粉事件爆发以来,一直在协助北京市工商局完成全市流通领域问题奶粉的抽检,最多的一次送检样品达200多个批次,北京总部的100多位实验人员一直保持全负荷工作状态。
但一个三聚氰胺样品检测下来需要“3~4个小时”。
[分析评价]食品工业上普遍采用的、被定为国家标准的凯氏定氮法,无法识别氮源来自蛋白质还是其他物质,从而使三聚氰胺蒙混过关。
[启发联想]你认为可用什么简便和可靠的方法检测出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你能识别下列图谱吗?(设计意图:揭示凯氏定氮法耗时、结论不可靠的缺点,启发学生联想回顾测定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资料在线][新闻链接]检测乳与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最准的方法是先用红外光谱仪(振动光谱)对样品中含有的三聚氰胺的结构进行定性检测后,再利用普通显微镜对形态进行观察,这样就可以准确判定其是否含有三聚氰胺。
自2007 年3月,美国爆出宠物饲料被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以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先后提供了可用于三聚氰胺检测的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08年3月又在《食品保护》杂志发表了传统的免疫法elisa试剂盒检测法。
(设计意图:感受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高效和准确。
)教学反思:1. 本课以婴幼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为问题情境,整合、重组相关教学资源,串联有机物的重要概念和技能,形成一条清晰的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反应、检验探究线索。
2.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种亲近生活、时事性强的现实主题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课堂思维活跃、参与主动积极、情绪高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益。
3. 问题解决和实际应用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能加深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强化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因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复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