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资源增强地质服务功能促进科学发展目标的实现
数字化矿山(相关资料)
数字化矿山(蓝色为重点,绿色为不重要)1.数字化矿山的定义“数字化矿山”(Digital Mine)或简化/简称为“数字矿山”,是对真实矿山整体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认识与数字化再现,是一个“硅质矿山”,是数字矿区和数字煤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是在统一的时间坐标和空间框架下,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类矿山信息,将海量异质的矿山信息资源进行全面、高效和有序的管理和整合。
数字矿山的核心是在统一的时间坐标和空间框架下,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类矿山信息,将海量异质的矿山信息资源进行全面、高效和有序的管理和整合。
数字矿山的任务是在矿业信息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空间分析、数据采矿、知识挖掘、虚拟现实、可视化、网络、多媒体和科学计算技术,为矿产资源评估、矿山规划、开拓设计、生产安全和决策管理进行模拟、仿真和过程分析提供新的技术平台和强大工具。
2.数字化矿山的远景规划所谓数字化办公即几乎所有的办公业务都在网络环境下的OA系统中实现。
同时对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落后经营方式、僵化组织结构、低效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目前从管理体制和工作习惯的角度来看,全面的数字化办公还有一段距离,首先是数字办公必然冲击现有的管理体制,使现有管理体制发生变革,尽管如此,全面实现数字化办公是油田公司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企业OA系统,将有利于管理规范化和服务全面化。
通过沟通、协调、控制,将在管理上优化办公过程、优化信息结构。
通过业务规范化,将改造和完善现在正渴望吸取科学管理思想的办公管理业务及其流程;通过信息规范化,将提出更多、更新的信息需求,并帮助归纳信息、减少信息的重复和不一致。
在对企业业务流程全面重组、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流程速度,使管理流程、生产流程更加科学化、先进化、快速化。
有效地促进现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更直接地与网络时代的经济紧密结合。
新时期实现地质科技创新发展的措施探讨
新时期实现地质科技创新发展的措施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迁,地质科技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时期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新时期实现地质科技创新发展的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一、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是推动地质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实现地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措施。
需要加大投入,增强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
地质科技是一个高度专业化、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需要大量的科研资金和人才支持。
政府部门要加大地质科技的科研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研机构的研发实力。
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研究。
给予科研人员充分的科研自主权,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科研成果奖励,激励他们积极投身创新研究。
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进程。
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并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二、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是新时期地质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也是实现地质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措施。
要加快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地质勘查、资源开发、灾害防治等领域需要不断更新的新技术的支持,因此要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要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地质科技人才。
技术创新需要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做支撑,因此要加强高校地质科技专业的教育培养,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地质科技人才。
要拓宽技术创新的渠道和平台,搭建技术创新的合作平台,促进技术成果的交流与分享,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传播。
三、促进地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产业的发展需要地质科技的支撑,而地质科技的发展也需要产业的支持,推动地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是实现地质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质科技应用于产业发展,促进地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
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1.05.10•【文号】自然资发〔2021〕71号•【施行日期】2021.05.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自然资发〔2021〕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勘查行业,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明确自然资源部负责地质勘查行业管理。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地质勘查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为统筹推进地勘单位改革,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地质勘查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按照省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把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事项,结合本地地质勘查工作需求和特点,把握改革契机,与其他部门协调谋划,切实深化地勘单位改革,促进发展。
已经完成地勘单位改革的地方,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相关改革措施落实;正在谋划改革的地方,坚持目标导向,积极参与设计推动。
(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事企分开。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改革总体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地勘公益服务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支撑的需要,因地制宜,会同有关部门科学制定和完善地勘单位改革方案,明晰功能定位,推进事企分开,合理确定事企队伍规模。
要做好思想工作,凝聚人心,谋定而后动,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妥善做好政策配套和业务接续,推动改革相关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改革后核心团队不打乱,工作能力不降低。
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地质勘查工作【发文字号】苏政发[2006]123号【发布部门】江苏省政府【发布日期】2006.10.18【实施日期】2006.10.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6〕12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以下简称《决定》),切实加强全省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地质工作(一)充分认识加强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
建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省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全省地质工作积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在城市基础地质调查、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旅游地质资源规划与开发、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但当前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主要表现在:矿产资源消费量较大,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部分资源耗竭加剧,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降低;基础地质工作比较薄弱,社会服务功能不强,难以满足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矿产资源开采、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矿产勘查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发展阶段,切实加强地质工作,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
全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富民强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地质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吉林全面深改的启示
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吉林全面深改的启示■ 文/蔡文芳浙吉两省在对口合作的过程中,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和吉林省的“只跑一次”改革,就是深化“放管服”政府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信息时代大背景下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创新。
Mar32021中国外资分发挥“只跑一次”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切实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1.办事更加便捷进一步坚定“只跑一次”改革决心,凝聚改革共识,着力打通部门壁垒、数据壁垒、信息壁垒,以政府自身工作加法换取群众的负担减法,实现群众、企业办事顺畅,最大程度释放政府改革善意,最大程度实现便民利企。
通过资源整合、优化升级,不断优化区“省-市-县(区)”和“区(县)-镇街-村社”三级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层级清晰、指导有序、上下联动的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公共服务网络互通互联,形成共建共享、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共服务全域网络。
2.服务更加高效通过加强统一领导、健全协调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密切横向、纵向之间的互动沟通,实现政务平台内部运转与职能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网络、咨询平台前台受理与职能部门有效承接,政府服务主体作用与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充分发挥。
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最密切的领域出发,着力破除以往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需要反复跑、来回跑、无效跑的痼疾,坚持让政务数据多跑路,让后台服务多跑路,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3.群众更加满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利益出发,积极回应群众需求,增强群众获得感。
通过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办事流程,规范政务服务,完善服务标准,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
通过资源整合、优化升级,不断完善省—市—区(县)和区(县)—镇街—村社三级公共服务功能,着力提高基层公共服务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的能力,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更好地承接和落实“放管服”各项改革,为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创业创新提供就近服务。
对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段易含和麻宝斌两位学者对吉林省12个市州“只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成效做了一次调查,发现以下问题:服务意识显著增强,但服务质量仍待提高;机构调整稳步推进,但协同化障碍依然严重;信息化程度明显提升,但网络支撑相对滞后;事项梳理初步完成,但标准化建设有待完善。
地质领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地质领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地质领域也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管理能力。
本文旨在制定地质领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以满足地质工作的需求和挑战。
二、目标与目标1. 实现地质数据的数字化存储、管理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建立完善的地质信息系统,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支持决策和科研工作。
3. 加强地质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
4. 推进地质信息化与其他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地质工作的协同开展。
三、建设内容与步骤1. 地质数据的数字化存储与管理a. 建立地质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分类化和归档化。
b. 开展地质数据的扫描、录入和编码工作,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和规范。
c. 配备专门的数据管理人员,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更新工作。
2. 地质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a. 统一选择并采购地质信息系统软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能完善。
b. 进行地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和功能模块开发。
c. 组织地质工作者进行系统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d. 推广地质信息系统的应用,鼓励地质工作者主动使用系统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
3. 地质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建设a. 搭建地质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邮件系统和会议系统。
b. 推广信息化办公和电子文档管理,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环保意识。
c. 强化信息安全管理,确保地质数据和信息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4. 地质信息化融合发展a. 加强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地质信息化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
b. 寻求外部资源和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地质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资源投入和保障1. 资金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包括硬件设备采购、软件开发、数据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和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要求,围绕“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城市发展定位,以“蓝色珠海、科学崛起”发展战略为统揽,以“以人为本、智慧服务”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凸显经济特区品牌、地理区位优势、发展空间潜力、生态环境资源等城市特色和优势,聚焦智慧的交通运输、智慧的产业支撑、智慧的城市管理、智慧的政务服务、智慧的社会服务、智慧的文化传承六大智慧主题,夯实智慧基础,提升智慧能力,实现深化珠海与港澳及全球科技、经济发展的融合,引领珠江口西岸地区科技、经济创新,推进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打造优质、便捷、幸福、舒适的生活环境,将珠海建设成为区域融合的智慧枢纽、产业创新的智慧基地、绿色发展的智慧引擎、和谐幸福的智慧典范。
(二)基本原则智慧珠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可拓展性,确保智慧珠建设符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发展目标设置和演进路径科学合理,智慧珠海建设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原则围绕珠海“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定位和“蓝色珠海、科学崛起”发展战略,科学、系统、高标准规划智慧珠海顶层架构,以珠海信息化现实基础为起点,把握现实与目标的差距,有计划、分层次地协调推进智慧应用项目新建、扩建和整合深化。
2.坚持整合共享,分步集中原则针对跨区域、跨领域、跨系统服务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用抽取、汇聚、重组现有系统数据资源的方式,首先分领域整合形成领域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库,实现领域内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进而向统一的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库推进。
3.坚持服务引领,以人为本原则围绕智慧化城市服务,突出以人为本,探索研究符合实际需求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应用建设,构建广大群众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智慧服务体系,让智慧城市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民生改善中切实发挥作用。
做好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与服务 促进“青藏高原专项”的实施
原专项 ” 新一 轮基础 性地质 工作部 署提供 科学依 据
基础地质工作是地质工作 的基础和先行 ,它渗透于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 面
全省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和服务体 系建设工作不仅是贯彻 和落实 国务院《 决定》 的
具体体现 , 而且对促进国家即将 实施的“ 青藏高原专项 ” 和不断满足地方经济发
展的信息需求均具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 青海通 过五十多年 的发展 , 已积 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信息资源 , 这些信息资 源对青海经济社会 中各 阶段 的发展均起 到了重要 的作用。以这些地 质资料信息 为支撑 , 青海 已形成 了以盐湖化工 、 石油天然气 、 有色金属 为主体 的三大支柱型 产业和以冶金 、 建材为主体的优 势型产业格局 ,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当今青海经
调查 、 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等资料属性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类统计 , 进一步摸清
以往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资料的研究内容 、 调查工作重点及成果信 息特征等数据
的分布情况 , 青藏高原专项” 为“ 中部署新一轮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项 目设置与 论证提供多种地质成果信息的指导 , 也避免了在新一轮基础性 地质工作部署中的 重复和浪费。同时 , 这些成果信息的集成与研究也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重 大基础工程 实施 、 环境保 护 、 地质灾害减灾 、 防灾 、 农牧业产业发展及城镇规划等
维普资讯
● 综 合 视 角
“ 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 , 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 , 避免地质工作重
复和资料浪费。” 这是《 国务 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 的决定》 中明确提出的新时期加 强地质工作六大任务之一。青海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型省份 , 做好
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8.01•【字号】豫政[2006]51号•【施行日期】2006.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意见(豫政〔2006〕5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促进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重大决策。
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全省地质工作(一)重要意义。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地质工作和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我省相继建成了一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培育了煤炭、电力、有色、建材、化工等优势产业,支撑了我省经济的稳步增长。
但是,目前我省地质工作仍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保障不够、功能不强和人才缺乏等问题,特别是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滞后,重要矿产可采储量下降,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加强地质工作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地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工作。
(二)总体要求。
加强地质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地质工作部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查,统筹省内地质事业发展与地质领域对外开放。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基础研究的若干举措》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基础研究的若干举措》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6.30•【文号】自然资发〔2024〕118号•【施行日期】2024.06.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其他规定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基础研究的若干举措》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促进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研究提出以下举措。
一、优化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任务布局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深地资源勘探开采、深海深渊系统认知与海洋极地资源环境安全保障、智能化测绘与地理信息安全、土地系统科学与国土空间数智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论与资源资产核算、土地退化与防治、生态系统安全与保护修复、地质和海洋灾害预警与自主模式等自然资源重要基础研究方向,面向重大应用场景,强化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提供关键理论和方法支撑。
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系统提升我国地球系统科学认知水平,逐步构建原创性自然资源理论体系。
突破自然资源核心技术、科研仪器、关键装备与软件中的基础原理问题,为变革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提供源泉。
二、强化自然资源科技基础性工作和重大科学工程建设基于自然禀赋特征,依托资源、生态、海洋、林草等领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按统一指标、技术、标准的原则,拓展优化代表性、典型性观测研究站和本底观测场的布局,支持业务观测站网通过升级改造提升服务基础研究的功能,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多要素、长时序定点综合观测和站网建设。
地质大数据实施方案
地质大数据实施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地质领域,大数据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地质勘探、资源评价、灾害预警等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地质大数据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地质工作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据采集。
地质大数据的实施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地质勘探、地质调查、遥感影像、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数据源的整合和采集。
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地质信息的全面、高效、精准的采集,构建起完整的地质数据体系。
二、数据存储。
采集到的地质大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
建立起高效、安全、稳定的数据存储系统,保障地质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标准化处理,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奠定基础。
三、数据分析。
地质大数据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包括数据分析环节。
通过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统计分析等手段,对地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出其中蕴含的规律和信息。
为地质资源的评价、勘探方向的确定、灾害风险的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
四、数据应用。
最终的目的是将地质大数据转化为实际应用价值。
可以通过地质信息平台、地质信息服务系统等方式,将数据应用于地质勘探开发、资源评价利用、环境保护治理等方面。
为决策者、研究人员、企业和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地质信息支持。
五、安全保障。
在地质大数据实施过程中,安全保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包括数据的安全存储、传输、使用等方面,需要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确保地质大数据的安全可靠。
六、技术支持。
地质大数据实施需要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
包括但不限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为地质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七、人才培养。
地质大数据实施方案还需要关注人才培养。
培养一支掌握地质学、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具备地质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为地质大数据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石油三基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石油三基工作心得体会石油三基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油三基工作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石油三基工作心得体会篇1“三基”即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功训练。
加强“三基”工作,就是指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加强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加强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
它是会战工委通过总结会战初期加强基层建设的基本经验,于六十年代提出的基层工作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的方针。
加强“三基”工作,是大庆会战时期形成的抓好基层工作的基本经验之一。
它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最初,指的是抓好基层建设,做好基础工作,即抓基层、打基础。
会战工委认为,要办好石油企业,必须把根基打得扎实、牢靠。
“根基”就是钻井队、采油队、施工队、车间等基层单位。
会战一开始,油田党工委强调一切工作都要立足基层,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努力做到政治上帮助基层,组织上充实基层,技术上装备基层,生活上关心基层,把抓基层、打基础、建设队伍作为自己的着眼点。
1960开展了学习“王、马、段、薛、朱”和红旗单位活动;1961年开展了以“政治工作好、计划完成好、革命作风好、企业管理好、生活管理好”为目标的五好单位和红旗手活动;1962年提出了“加强基层工作,开展五好红旗队活动,大力改进作风,全面管好生产”的工作方针;1963年全面检查了会战以来基层建设工作情况,总结了加强基层建设、健全经常性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六十年代年强调了以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功训练为内容的“三基”工作。
加强基层建设,核心是加强党支部建设。
大庆石油会战以来,始终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在钻井队、采油队、基建队以及家属管理站设立党支部。
加强基础工作,中心是建立健全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
会战初期总结生产实践而建立的岗位责任制,就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项根本制度。
地质学知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科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地质学知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科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科学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引人关注,同时也给地质学家在地质探测、矿产资源分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手段。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科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一、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科学领域的应用1.地质探测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帮助地质学家快速、准确地获取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其他相关地质信息,从而为地质探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地质学家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地下岩层出露、厚度、不连续性等情况,进而得出岩石性质、矿物成分、储量等各种地质信息。
2.矿产资源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质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快速生成多种形式的资源状况地图,对不同尺度、不同分辨率的资源格局进行分析,为地质专业人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野外考古、气象、地球物理、化探、遥感等数据进行融合,实现多源数据的全面综合解译。
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对地质与非地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地质体状条件、岩石产出率、提取率等,从而根据已知规律预测未知区域内的矿产资源数量和分布范围。
3.环境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区环境的生态、水文、气象等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环境对矿产资源分布的限制程度、对物质流动的影响等相关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根据环境、地质、工程等因素进行综合影响分析,预测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制定出适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和相关政策。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在地质灾害预测、生态红线划定、城市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科学领域的发展1.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的探测范围、数据容量和处理能力不断扩大,成为准确和全面反映地质现象的工具。
地理信息系统用户不仅可以在三维视角下观察地形、地貌、地下构造等影响地质现象的因素,还可以进行大数据量的分析和挖掘,快速提供多种形式的地质数据。
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研究
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研究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将地质环境的采集、处理、分析、展示等过程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建设,以提升地质环境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
本文就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地质环境是指地壳、大气等地球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在于:1.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信息化建设可以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地质环境数据,为地质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支撑和依据。
2. 优化资源利用: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 提高环境管理水平:通过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可以对地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和防治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
4. 加强国家安全保障:地质灾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通过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对地质灾害的预测、监测和预防,提升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二、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目前,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1. 数据采集与存储:利用传感器、遥感、卫星等技术手段进行地质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形成数据库或数据仓库。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数学统计、人工智能、模型仿真等方法对地质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 数据展示与平台建设:通过数据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将地质环境数据以图形、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并建立相关的信息平台。
4. 应用与决策支持:将地质环境信息化应用于资源评价、环境评估、灾害预测等领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1.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提高地质环境数据的采集效率和准确性,研究数据传输和网络互联技术,实现地质环境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共享。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地质环境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和算法,提高其效率和精度,实现对地质环境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和挖掘。
改革引领 多举措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政策解读改革引领 多举措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丁全利近日,为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记者就《指导意见》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采访了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负责人。
履职尽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精神“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先行性、基础性工作之一,这一历史地位并没有变。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负责人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地质工作者为国家重点解决了急需的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等资源问题,建立了一大批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在新时期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及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服务,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立下了历史功勋。
初步了解,全国有10个省(区、市)基本完成以事企分开为核心的地勘单位改革。
改革探索中,部分地区在新老制度衔接、资金保障、稳定队伍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对地勘单位的市场职能定位把握不准、对自然资源管理公益性支撑不够、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改革中参与较少等问题。
2020年,中办国办出台相关文件要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公益属性,提高治理效能。
具体要求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坚持稳步扎实推进,不破不立、先立后破,妥善做好政策配套和业务衔接;围绕公益事业集约化可持续发展,推进事企分开等。
因此,为切实履行好党中央赋予自然资源部的地质勘查行业管理职责,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关精神,统筹推进全国地勘单位深化改革,回应地勘行业的政策企盼,抓住当前时机出台指导意见,督促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地勘单位改革中积极履职尽责,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四方面要求,进一步推动地勘单位深化改革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表示,《指导意见》在充分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改革最新精神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地质勘查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在深化改革、业务引领、提升能力、加强服务监管4方面提出要求,指明方向。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鼓励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提供勘查区块建议、促进战略性矿产勘查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鼓励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提供勘查区块建议、促进战略性矿产勘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7.02•【文号】自然资办发〔2024〕32号•【施行日期】2024.07.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鼓励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提供勘查区块建议促进战略性矿产勘查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4〕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支撑战略性矿产增储上产,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现就鼓励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提供勘查区块建议、促进战略性矿产勘查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鼓励提供战略性矿产勘查区块建议鼓励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利用以往地质资料或结合正在开展的地质工作,按《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自然资规〔2023〕6号)明确的矿种管理权限向自然资源部或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勘查区块建议。
区块建议以资料包形式体现,包括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及认识、相关地质报告、勘查报告或科研报告等,同时明确建议的勘查区块范围。
区块范围内开展过勘查工作的,需附实际材料图、分析测试报告等,并注明责任单位、责任人及经费来源。
二、加强区块建议核查收到勘查区块建议的出让机关要对建议区域是否存在相关法律法规、国土空间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禁止性、限制性规定组织核查,同时组织技术力量对提交的资料包进行研究,充分利用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分析区块建议的科学性,结合区域禁止性、限制性核查结果及矿业权设置规定合理确定区块范围,科学设置拟出让的探矿权区块。
三、做好勘查区块出让鼓励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通过竞争方式获得探矿权。
出让机关综合运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探索将探矿权出让方式由挂牌为主转向招标等多种方式,评标中要突出勘查部署(包含以往地质工作基础、以往地质工作认识和判断、勘查目标任务、勘查技术路线、勘查工作方法手段、年度勘查计划或安排、经费预算和保障措施等)、绿色勘查等技术因素,相应增加权重;符合有关规定允许协议出让的情形,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
公益性地质服务工作方案
公益性地质服务工作方案1. 背景介绍公益性地质服务是指地质行业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向公众提供信息、技术和咨询等服务,以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公益性地质服务工作方案旨在规范地质服务行业的发展,提升地质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2. 工作目标本次公益性地质服务工作的目标是:- 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地质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开展地质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地质知识的认知。
- 推动地质科技创新,促进地质服务的技术提升和发展。
- 加强地质资源保护与管理,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3. 工作内容3.1 地质信息服务- 搭建地质信息查询平台,提供全面、准确的地质信息查询服务。
- 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编制地质信息报告和专题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建立地质数据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地质信息共享工作。
3.2 地质科普活动- 组织地质科普讲座、展览、实地考察等活动,提高公众地质知识的普及率。
- 编写地质科普读物和宣传资料,向公众传播地质知识,增强公众的科学素养。
- 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地质科普宣传,吸引年轻人群体的关注和参与。
3.3 地质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研究和创新,提升地质服务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 推动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提高勘查效率和成果质量。
- 支持地质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培养地质科技人才,推动地质科技产业发展。
3.4 地质资源保护与管理- 制定并完善地质环境监控和评估体系,加强对地质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 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实施科学合理的资源节约型战略。
- 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控和应急处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 工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公益性地质服务工作机制。
- 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地质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 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地质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地质服务工作的合力。
电网规划业务数字化转型构想的研究
运营维护技术Telecom Power Technology 2023年9月25日第40卷第18期245营能力,强化用户侧等薄弱环节的实力,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同时,利用数字收集技术,构建一套完整的信息体系,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通过对各种数据库的完善,加强数据共享,扩大数据交流渠道,逐步形成覆盖全网的数据通道,以此确保电力系统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并对基本数据进行充分的收集。
同时,还可以进行多口径融合、纠错,形成统计报表,实现自动分析指标等功能,提升电网规划业务质量,帮助电网建设突破基础数据难以渗透到规划业务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电网规划问题型数据库。
为了确保问题型数据库的质量,需要以云端数据中心为导向,并与生产、调度和市场等多个环节有机融合。
5.2 智能化分析供需形势在拓展信息交互渠道的同时,也需要对供需情况进行智能分析,并对负荷进行关联预测,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对负荷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与营销业务有关的信息相结合,在弹性系数法、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综合电耗法的帮助下,构建出负荷预测模型,并利用模型功能自动地对负荷(近、中、长期)进行预测,分析电力电量平衡。
此外,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负荷预测,提高智能负荷预测水平,确保电力电量平衡与供电质量。
5.3 发挥辅助决策功能5.3.1 主、配网规划辅助在实际工作中,以电力平衡结果为依据,以电网规划业务问题数据库为基础,与营销业务及多渠道信息交互相结合,为配电网规划提供支撑,保证了其科学决策。
此外,以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原则等为依据,精确预测各地区的负荷比重以及设备利用率,从而对规划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为电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按照规划原理进行目标网建设,以确保网络建设的顺利进行。
为提高电力系统规划的精确度,需要构建电力系统规划的工程数据库,实现电力系统规划的可视化。
无人机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无人机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人机已经成为了地质勘探领域的一项重要工具。
其独特的优势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更高效、更精确、更安全的勘探方式,大大推动了地质勘探行业的进步。
无人机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其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的高精度地形数据。
传统的地形测量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工作难度大、精度难以保证。
而无人机搭载的高精度测绘设备,如激光雷达、摄影测量相机等,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区域进行快速扫描和拍摄,生成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正射影像图(DOM)。
这些数据不仅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地表的地形起伏、地貌特征,还为后续的地质分析和建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地质构造研究方面,无人机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对无人机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识别出地层的走向、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
这对于了解地质结构的形成过程、预测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研究褶皱构造时,无人机影像能够清晰地展示褶皱的形态、规模和轴面的产状,为地质学家分析褶皱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提供直观的依据。
无人机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同样令人瞩目。
它可以对潜在的矿产地进行大面积的普查,快速发现矿化蚀变带、露头等重要的找矿线索。
同时,结合多光谱、高光谱等遥感技术,无人机能够获取地表岩石和土壤的光谱信息,从而识别出与矿产有关的异常特征。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对已开采的矿区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矿山的开采进度、环境变化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等情况,为矿山的合理开发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方面,无人机更是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传统的监测手段往往难以做到及时、全面的监测。
而无人机可以迅速抵达灾害现场,对灾害体的形态、规模、运动特征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对无人机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建立灾害体的三维模型,评估灾害的发展趋势和危险程度,为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广东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任务分工表
1.2023年底前,完成典型岩类(火成岩、沉积岩)成灾机理课题研究。
2.2024—2025年,研究建立广东省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创新平台,建设野外科学观测站和地质灾害模拟试验场,每年组织实施2—3项研究课题。
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省地质局参与,涉及到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16.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成果集成转化应用。
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省地质局参与,涉及到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开展行业地质灾害风险点专项调查。
2024年底前,由住建、交通、铁路、能源等部门完成地质灾害风险点专项调查,进一步掌握削坡建房、公路(含农村道路)、铁路干线、石油天然气管道和电力设施等沿线周边地质灾害风险点,建立工作台账,落实防治措施。
2023—2025年,各部门依职责做好或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做好本行业管理领域地质灾害风险点综合治理,重点实施削坡建房、公路(含农村道路)、铁路干线、石油天然气管道和电力设施等沿线周边地质灾害风险点综合治理,有效管控地质灾害风险。
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文化和旅游厅、卫生健康委、林业局、能源局、中国铁路广州局和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依职责牵头,涉及到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参与,涉及到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六)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保障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资源增强地质服务功能促进科学发展目标的实现地质测绘是为实现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以及成果图件编制而进行的全部测绘工作,涉及到地质点测量、地质剖面测量、矿区控制测量、矿区地形测量、贯通测量、露天矿测量、地表移动观测勘探网布测、物化探测量、勘探工程定位测量、坑探工程测量、井探工程测量以及与突击那绘制、印制和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建立相关的多方面内容。
地质测绘是确保工程建设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因此,地质测绘事业发展在整个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地质测绘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在不断改革创新、解放思想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形势。
Geological mapping is to realize the geological survey,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map compilation and for all the work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volves to particle measurement, geological profile survey, control survey of mining area, mining area topographic survey, through survey, survey of strip mine, surface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layout of prospecting,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survey, exploration project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pit prospecting engineering survey, well prospecting engineering survey and assault that drawing, print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 for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rela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y aspects. Geological mapping is the premise to ensure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smoothly,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refore, the caus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logical development ha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whole social role in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China's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dustry is in a new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is facing a new situ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emancipate the mind.(一)地质测绘事业的机遇(a) the caus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logical opportunities目前,我国地质测绘事业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作风优势、专业优势、信息优势和机会优势四个方面。
其中,信息优势是指多年从事地质测绘工作积累了其它地质单位无法比拟的地理空间信息及地质资料信息,随着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地质测绘队伍推动技术升级,提供信息化服务便具有了强大的优势和基础。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logical ushered in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mainly 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 the advantage in the style of advantage, professional advantage, information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y. Among them, the information advantage means/ /for many years engaged in geological mapping work accumulated other geological units can not match the geographic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information demand, geological mapping team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advantage and strong.(二)地质测绘事业的挑战(two) the caus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logical challenge近年来,随着地质找矿形势好转,各地质队伍都取得了大的发展,但地质测绘队伍的位次却反而下滑。
由于社会测量市场进入门槛低,大量民营和个体队伍参与竞争,使得价格畸形,传统作业地盘逐渐被侵蚀。
同时,工作队伍逐渐老化,由于生存环境差、发展难度大,导致地质测绘队伍人才引进难,技术力量面临青黄不接的危险。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upturn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the geological team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but the geological survey team position but decline. Because of the social survey market enters the threshold low, a large number of private and individual team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petition, making prices deformity, traditional job site be eroded. At the same time, the work force is aging, due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difficult, causing geological mapping team difficulty in attracting talents, technical force is facing a temporary shortage of danger.二、多功能地质测绘事业发展的必然性The necessity of two, multi function mapping the 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y地质测绘工作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就使得地质测绘工作表现出了多功能的特征,服务于多元化领域,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
因此,地质测绘事业的多功能发展存在必然性,主要表现在:外业测量只是测绘的低端手段之一、测绘业的发展方向是信息化测绘以及地质测绘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多功能。
Geological survey work is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people in every aspect of social life. This makes the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functional, serving a diverse field, to meet the various needs of people growing. Therefore, multi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logical inevitability, mainly displays i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urveying, mapping is one of the mean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dustry is low end of Surveying andmapping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geological mapping is to realize multiple functions.三、多功能地质测绘事业发展的战略分析Analysis of three,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func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logical strategy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地质测绘作为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
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在充分认识到多功能地质测绘事业发展必然性的基础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地质测绘事业多功能发展的实现。
针对多功能地质测绘事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战略对策。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day,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eological work, and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key content of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foundation of realizing the function mapping the cause of geological development necessity, mus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aus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logical multifunction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 function mapping the cause of ge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and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一)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资源(a) play advantage, make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要把信息优势转化为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