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视域下默多克小说《沙堡》的解读
身份认同与存在的虚无_卡夫卡_城堡_的解读_陈功继
身份认同与存在的虚无———卡夫卡《城堡》的解读陈功继(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摘 要:20世纪以来,西方众多的知名作家通过文学来表现自己对人自身的思索,“文学并不是人们关心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个中介和手段,所有的关注与努力最终还应回归到人以及人的生活本身。
”卡夫卡在《城堡》中表露出现代人对自身存在的疑惑以及对身份认同的追求,从而传达出现代人的迷惘和其生存的困境。
卡夫卡认为:“生活是虚无,是一场梦,一次徘徊。
”关键词:城堡;身份认同;虚无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79(2008)06-0164-04Identity and No thingness of Being———Interpretatio n of Franz K afka's N ovel The CastleC HEN Ji-go ng(Scho ol of L iter ature,Southwe st U nuive rsity Chong qing400715,China)A 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20th century,many well-know n wester n w riter s have display ed their thinking of human itself thr ough litera ture,and“lite rature is not the ultima te g oal which e people care about,it is only a medium and a means to the g oal.In the end,all a tte ntion and effo rts should re tur n to human life.”But in his novel T HE C AS T LE,F ranz K afka describes the doubts of modern people about their existence and their pur suit of identity,thus rev ealing their puzzle a nd dilemma.A s K afka puts it,“Life is a nihility,is a dream,time paces back and fo rth.”Key words:T he Castle;identity;no thing ness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已经死了。
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100%通过2016年秋期电大把《外国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形成性考核一一.选择题(共30分)(一)已知作品选择作家(每题2分,共10分)题目1《麦田里的守望者》选择一项:A. 斯坦贝克B. 德莱赛C. 菲兹杰拉德D. 塞林格题目2《伤心之家》选择一项:A. 罗曼·罗兰B. 萧伯纳C. 高尔斯华绥D. 雷马克题目3《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选择一项:A. 马卡连柯B. 高尔基C. 法捷耶夫D. 绥拉菲莫维奇题目4《老人与海》选择一项:A. 斯坦贝克B. 德莱赛C. 杰克·伦敦D. 海明威题目5《大师和玛格丽特》选择一项:A. 肖洛霍夫B. 布尔加科夫C. 法捷耶夫D. 帕斯捷尔纳克(二)文学史知识选择填空(每空2分,共20分)题目6在30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选择一项:A. 戈尔丁B. 萧伯纳C. 高尔斯华绥D. 旭恩·奥凯西题目7“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作。
选择一项:A. 《天使的愤怒》B. 《荒野的呼唤》C. 《愤怒的回顾》D. 《愤怒的葡萄》题目8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
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征服者》和《人的状况》。
选择一项:A. 纪德B. 马尔罗C. 萨特D. 罗马·罗兰题目9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
小说以客观的态度、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卡夫卡式
卡夫卡式:“卡夫卡式”如同“莎士比亚化”或“席勒式”,涵盖四项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且已成为一个美学概念。
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反映了世纪末情绪,表现了人的孤独与恐惧,表现了荒诞世界和异化主题。
第一,权威的不可抗拒。
在卡夫卡的意识中,始终被一种无所不在的、强大而无法抵御的异己力量——权威笼罩着,这简直成了他医生精神上的“紧箍咒”。
这在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最充分的是《诉讼》和《城堡》。
前者涉及“法”,后者涉及“政”,都表现的是资本主义上层建筑领域的“异化”现象》《诉讼》中作者把那个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和处决认得法院写得既具体又虚妄,既腐败又恐惧。
在卡夫卡笔下,政治上腐朽的资本主义庞大国家机器每天都在冷漠地运转,虽然他的每个局部是可以看见和接近的,但整体却始终是神秘莫测的。
农民在“法的门前”等到老死而不得进的寓言,更是卡夫卡对资产阶级法律投的否决票。
而“城堡”则是与人民为敌的剥削阶级官僚化统治机构的写照,城堡可望而不可即,象征着它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横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资本主义是一个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层层从属关系的体系。
一切都分成了等级,一切都戴着链锁”,这个“戴着链锁”的社会越发展,他的官僚化统治机械越复杂、越庞大,暴君越多,人越受到它的统治。
《致父亲》中作者揭露父亲“具有一切暴君所具有的神秘莫测的特征”。
正是在这样荒诞和异化的世界上,人民受到无形的权威的奴役,盲目地修筑长城,人还不如一条狗,人的处境犹如地洞中的鼠类,岌岌可危,以致最后“异化”为“甲虫”了。
第二,障碍的不可克服。
卡夫卡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梦魇的世界。
卡夫卡曾向雅诺赫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崩溃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一个困惑的世界里,一切都像不能出海的帆船上的桅缆,吱吱扭扭地不停作响。
”卡夫卡的这种感受不是偶然产生的,其意识中日益严重的障碍无疑是现实生活在他头脑里一再叠印的结果,其作品有关障碍的描写俯拾皆是。
对卡夫卡城堡的解读官僚主义与个人追求的冲突
对卡夫卡城堡的解读官僚主义与个人追求的冲突在整个文学史上,弗朗茨·卡夫卡是当之无愧的独特存在。
他的作品,如《变形记》和《审判》等,充满着令人窒息的现实主义和荒谬主义的元素。
而其中最具争议的作品之一,莫过于《城堡》了。
这部小说深入探讨了官僚主义和个人追求之间的冲突,呈现出大量扭曲而荒诞的场景。
作为一位文学家,我愿以我的独特观点来解读《卡夫卡城堡》,探讨这个复杂的冲突。
作品开篇,我们看到主人公卡林威斯被任命为城堡司令部的秘书。
他的任务是与城堡的官僚机构进行协调,并解决一系列看似无解的问题。
这个城堡看似庞大而有序,似乎能满足个人追求的渴望,但实际上,它是迷失在官僚主义迷宫中的人们最深的梦魇。
城堡内部的官僚机构掌握着绝对的权力,笼罩在主人公和整个村庄的头上。
这些官僚们通过冗长复杂的程序和无休止的文书工作,牢牢地维系着他们的统治。
他们对待个人的需求漠不关心,只关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这种局面,无疑使得个人追求和自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城堡也象征着每个人内心深处渴望达成的愿望。
它被修建在一个山上,高高在上,看似无法企及。
这座城堡成为了人们内心的理想,追求着那无从触及的信仰。
虽然城堡不可思议地庞大和复杂,但人们仍不断奔走向往,试图进入城堡,进入他们内心的官僚主义迷宫。
卡林威斯作为主人公,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城堡的追求中。
他试图突破那些冷漠无情的官僚程序,希望重新得到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但城堡的权力机构对他的尝试毫不留情地回应,不断地打击他的希望和努力。
这种挫败感加深了卡林威斯内心的绝望,使他对城堡的追求变得更加痛苦而无望。
在整个小说中,卡夫卡以他独特的文体和描述方式,将官僚主义的残酷与个人追求的无尽对抗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以精妙的笔触,刻画出官僚主义迷宫中无穷无尽的走廊和办公室,揭示了官僚制度对个体的压迫和摧残。
他通过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经历,准确地捕捉到个人追求受到抑制、绝望和无助的深刻感受。
阐释的空间和多义的生成_卡夫卡_城堡_多视角解读_侯翠霞 (1)
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 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 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 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 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 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4 王佐良 译5
,-%+ * %&.+ ’ / /00- %&&1 * &%23
(( * )+ ,-%+ * %&.+ ’ /
做后盾,推行封建专制主义,对人民施行残暴 的家长式统治,政府和法律成为压迫人民的两 座大山。在这个令人窒息的国家里,人们失去 了一切自由甚至失去了最起码的生存权利,处 从民族视角来看,卡夫卡好友勃洛德认
4 三 5 寻找专家的象征
/00- %&&1 * &%23ຫໍສະໝຸດ 4 一 5 尴尬人生的写照
从哲学视角发出,以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 义者认为, 《 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 是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处境尴尬的真实写照。 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 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 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 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
& ” 的地方……我才有考虑自己的生存权利。
官僚机构,是专制政权的统治机器,那里有密 密层层的等级,数不尽的部门,数不尽的官 员” " , “ 卡夫卡没有给他的 《 城堡》规定时 代背景和地理空间,城堡在这里是一种权力的 象征,是整个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 # 。城堡 高高在上,威严庞大而又神秘莫测,仿佛一片 空洞虚无的幻景,然而,它确确实实存在着并 对他属下的臣民构成了致命的威胁,是普通老 百姓悲剧命运的主要根源。城堡中官僚机构庞 大,但办事效率极低,老百姓想办个户口比登 天还难,城堡官员既无能又腐败,他们经常到 村上那个所谓的 “ 贵宾馆”寻欢作乐,恣意妄 为,无恶不作。卡夫卡在 《 城堡》第十五章中 写到: “ 他们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出来的。” 他们成了一群粗野 正如奥尔嘉对 6 所言: “ 的、简直要造反的暴徒,根本不管什么法律, 只知道在他们那永远满足不了的欲望支配下任 意胡来。他们无能到了极点。” $ 城堡官员克 拉姆就是这样一个寡廉鲜耻、凶狠残暴之徒, 他玩忽职守,生活堕落,欺压百姓,是一个封 建官僚和寄生虫的典型。卡夫卡还用了整整一 章 4 十五章 5 的篇幅描写了巴纳巴斯一家的悲惨 遭遇。有些学者认为,卡夫卡笔下的官场和世 界结构反映了二十世纪的社会秩序,是卡夫卡 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卡夫卡生活的 年代,是奥匈帝国崩溃前后的一段时期,当时 的奥地利,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 在家长的大 棒保护下的封建主义、宗法制度和奴颜婢膝的 庸俗气味在任何国家里都不像在奥地利那样完 整无损。” 合布斯堡王朝以一支强横的军警
国内艾丽丝·默多克译介与研究述评
翻译了默多克的5本小说,出版了7部研究性专著,发 表了相关文献258篇(CNKI收录)。与国外相比,国 内研究在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有 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对国内默多克译介与研 究的历史趋势和现状做总结和分析,对比国外研究, 明确国内默多克研究的不足和空白之处,为未来国内 默多克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20世纪后半叶 英国女性小说的国内译介和研究提供借鉴。
卡夫卡小说《城堡》的诗学意义
无论怎样来看,卡夫卡都可以称得上是现代主义的大师,他是最早感受到20世纪精神特征的人,也是传达出这种特征的先知。
所以,要想绕过卡夫卡是不可能的。
一:卡夫卡的形象:地窖中的穴鸟再20世纪小说家中,卡夫卡的生平经历是最平淡无奇的。
1883年生于布拉格,此后一生中没离开过故乡,在公司当职员,文学创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1924年去世。
死后,由于朋友布罗德违背了它的遗属,所有作品得以出版。
卡夫卡的写作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写作,但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直接面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写出人的本真的苦难。
卡夫卡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地洞》,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一只小动物,处在地洞中,对周围充满了恐惧。
可以说,这个地洞的处境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人的处境,卡夫卡当然也不例外。
卡夫卡还有一篇重要的独白: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绝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
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扇门后。
……… 然后我将回到我的桌旁,紧接着马上写作。
这段话出自卡夫卡给他的未婚妻的一封信,可以看出他的心理表白。
二《城堡》迷宫下面进入对《城堡》的分析。
由于城堡没有结尾,具有未完成性和开放性,所以不可能有一个更准确的解释,因此只能从诗学角度分析城堡。
《城堡》的主人公叫K,一个字母,有符号化特征。
半夜来到村庄里面,准备进城堡。
K自称是一个土地测量员,但城堡并不承认聘请过土地测量员。
因此K无权在村庄居住,更不能进入城堡。
于是K首先去找村长,村长告诉他聘请K是个错误,于是为了补偿过失,K被安排去给一个小学当看校门的,而学校也不缺看门人。
最终K发现他是一个对城堡毫无用处的人,当然也进不了城堡。
用故事描述《城堡》是一间很费力的事,因为《城堡》几乎是无法用讲故事来描述的,必须把城堡看成一个总体象征结构,小说才能获得解释。
大多数评论者都认为理解<<城堡>>的关键在于“城堡”意象。
作为一个主题级意象它象征着什么,我们看看卡夫卡是如何描写城堡的。
读书1915.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
读书1915.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读书|1915.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正如书的腰封上列出的那些名字一样,“与萨特、波伏娃、加缪、海德格尔、胡塞尔、雅斯贝尔斯、梅洛-庞蒂”一起,喝着鸡尾酒”在存在主义咖啡馆里,品茗一杯咖啡里的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的热烈。
开始,表情有些生硬,身体僵直的,在他们三人的咖啡桌旁坐下来,在烟雾缭绕的空间里,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纳粹肆意在大街小巷穿行而至的动荡不安下。
茫然的不明所以。
却也是耐着性子,听到雷蒙看到的“现象”以及后面兴致勃勃的跟随萨特的脚步开始的德国柏林之旅。
有些类同于在打拳中不断更新带来多视角般,在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里认真品尝了一杯单品咖啡后所拥有或者是学习或是总结出经验的经验之谈般,看一部电影时,总免不了各种拳法亦或是各种哲学折叠并不断更替的种类之和亦或是分解并放慢速度。
观察。
总结。
自由和存在。
例如,当此在面对对方对此在自身的怒喊之时,此在内心涌现出一股“哭”的冲动,而为向对方隐藏此在而咬紧牙齿,却又因此而说不出一句话而有的“海德格尔式沉默”时,他产出的这一冲动,是潜意识自由出生的还是意向性的触角撩动了意识流的琴弦从而流泻出来的感情色彩还是说因为存在者的自由选择而有的这一存在(此在)情绪亦或是因为搁置了对方而有这一种保护?还是只是一种现象。
是萨特的?还是胡塞尔的?还是海德格尔?还是波伏娃的?是梅洛-庞蒂的?现象是种存在的。
存在是种现象。
各自开枝散叶。
是在树枝里找到树干,是在树干上长出树枝。
孤立和连接。
正如海德格尔和萨特。
是自由。
还是被自由。
是梅洛—庞蒂更是波伏娃。
好吧。
哲学太丰富。
我还是好好的生活吧。
解读卡夫卡《城堡》主题的多重性-最新年精选文档
解读卡夫卡《城堡》主题的多重性-最新年精选文档解读卡夫卡《城堡》主题的多重性一、宗教角度的解读卡夫卡生前的好友马克斯?布洛德试图通过宗教的角度阐释“城堡”的意义。
他在小说第一版的后记中说:“‘城堡’正是神学家称之为‘仁慈’的东西,是神对人(即村子)的命运的摆布,是各种偶然事件、神秘莫测的决定、天赋和损害的效力,是无法得到和无法争取到的东西,它凌驾于所有人的生命之上。
”其实恰好相反,我们从中看到的却是上帝的冷漠和残酷,因为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城堡”、“法庭”、“父亲”分别执行了上帝的职能。
上帝拒绝了K接近他的要求,因为上帝是独一无二而且神秘莫测的。
如果允许别人接近甚至进入上帝的内心,上帝的权威将不复存在。
但人们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上帝活着,谁也没有见到他的模样,假如上帝死了,那不是人人都可以冒充上帝了吗?这种哲学意义上的终极追问最终证明了通过宗教来解读艺术的荒唐。
马克斯?布洛德通过自己的宗教观念来解读卡夫卡,这种解读方式符合西方人的神学思维,并且影响深远,但是这一说法将卡夫卡大大地简单化了,布洛德把卡夫卡理解为一个保守的思想家,他号召人们回归陈旧的宗教真理,以便和现实世界作坚决的反抗。
同时表明人世间的一切行为都难以抵挡宗教的安排,人类虽然表面上拥有合理的权利,但是却常常由于不合理的原因遭到不合理的安排。
这无疑忽视了小说中主人公K积极的进取心和与命运斗争的积极性。
可以说,布洛德用自己的方式遮盖了卡夫卡。
二、政治意义的解读还有一种解释把《城堡》视为官僚体制的象征,认为“城堡”就是卡夫卡生活的时代奥匈帝国的代表。
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意义的解读,这种说法曾经在中国非常流行。
把“城堡”理解为“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缩影”。
诚然,在小说中曾多次描写了城堡管理机构的复杂,K一心想接触城堡的主人――伯爵,而在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之后,迎接他的总是邮差、秘书、助手之类的闲杂人等,“橱柜里塞满了文件”,“各种文件铺满了半个房间”,村长手里仿佛有着永远也办不完的案子。
爱丽丝·默多克《沙堡》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爱丽丝·默多克《沙堡》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爱丽丝·默多克的《沙堡》围绕“婚外恋”线索,展现了主人公莫尔夫妇异常丰富的婚姻伦理图景。
本论文以《沙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解读《沙堡》,拟复原小说的“伦理场”,
透视小说的主要人物在特定伦理情境下所面临的伦理困惑与伦理选择,同时剖析小说复杂伦理关系中不同的伦理选择范例,还原其伦理
选择过程,分析其伦理选择动机,揭示不同伦理选择背后的道德取向。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绪论部分概述爱丽丝·默多克及其创作,梳理文学伦理学理论构架,综述国内爱丽丝·默多克创作研究现状。
正文主要从生存伦理、情爱伦理、《沙堡》中爱丽丝·默多克的伦理建构三个方面对《沙堡》进行伦理学的阐释与批评。
本论文认为,《沙堡》关注个体的存在状态,思考了人类存在的多种可能性。
通过主人公莫尔面对家庭、职业、爱情之间的艰难选择,处于两难的生存伦理困境中,其斯芬克斯因子,即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激烈交锋,最终莫尔选择回归家庭,实现了主体与生存环境的平衡。
同时《沙堡》也重点关注了婚姻爱情伦理,从婚姻生活中莫尔夫妇身份的迷失,到莫尔陷入与
雷恩的婚外恋情,再到莫尔回归家庭,既展现了主人公在家庭伦理责
任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也思考了和谐婚姻爱情伦理中家庭伦理责任与爱情关系的理想状态。
爱丽丝·默多克通过对现代人生存伦理与情爱伦理的关注,建构了其极具前瞻性的伦理秩序,提出了以成为“完整的人”、“爱情至上”、“人伦责任”为关键词的伦理秩序。
《沙堡》的柏拉图“洞穴”隐喻解读
《沙堡》的柏拉图“洞穴”隐喻解读艾丽斯·默多克(1919-1999),1919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是公认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同时她还是一位伦理哲学家。
在文学创作中,她经常将哲学寓于文学作品之中,使其作品充满了哲学意味,与众不同,令人深思。
她的这种异于常人的写作手法得到了学术界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同时也让她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她被称作“英国继狄更斯以来少有的多产作家”,其著作颇丰,在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著有大量优秀的小说、剧本、著作近四十部。
代表作有《网之下》(1954)、《钟》(1958)、《独角兽》(1963)、《黑王子》(1973)、《大海啊,大海》(1978),还有她的哲学著作《作为伦理学向导的形而上学》(1992)、《浪漫理性主义者萨特》(1953)并凭借数部作品多次获奖,硕果累累。
《沙堡》是艾丽斯·默多克的第三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中年教师莫尔的婚姻生活及爱情纠纷。
中年教师莫尔在霸道自私的妻子的压制下,与她貌合神离地过着无聊枯燥的家庭生活,同时,他还面临儿女教育与政治前途一系列的问题。
当学校请来一位年轻女画家蕾恩时,他的生活从此如同吹进一缕甘甜的清风一般发生了变化。
虽然这部小说也是描写婚恋关系的,但不同与以往的婚恋体裁小说的是,默多克将自己的哲学思想充分融合在平淡的叙述中,她不仅描写婚姻的淡漠,爱情的甜蜜,也描写了人性、道德、自由、爱等主题。
本论文以柏拉图“洞穴”隐喻为分析视角,探讨小说中的人物怎样从迷茫、困惑的“洞穴”,经过“火光”的引领,最终达到“至善”的境界。
论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包括引言、主体与总结。
引言部分包括对艾丽斯·默多克以及《沙堡》小说内容的简要介绍、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对论文结构的综述。
主体部分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理论基础,主要介绍柏拉图的“洞穴”隐喻的由来、内涵及默多克对其的再解读、继承和发展。
并且就“洞穴”隐喻的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洞穴”“火光”“太阳”分别加以解释说明;从第二章到第四章结合柏拉图的“洞穴”隐喻理论具体分析故事人物及情节。
卡夫卡小说《城堡》的诗学意义
卡夫卡小说《城堡》的诗学意义第一篇:卡夫卡小说《城堡》的诗学意义无论怎样来看,卡夫卡都可以称得上是现代主义的大师,他是最早感受到20世纪精神特征的人,也是传达出这种特征的先知。
所以,要想绕过卡夫卡是不可能的。
一:卡夫卡的形象:地窖中的穴鸟再20世纪小说家中,卡夫卡的生平经历是最平淡无奇的。
1883年生于布拉格,此后一生中没离开过故乡,在公司当职员,文学创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1924年去世。
死后,由于朋友布罗德违背了它的遗属,所有作品得以出版。
卡夫卡的写作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写作,但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直接面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写出人的本真的苦难。
卡夫卡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地洞》,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一只小动物,处在地洞中,对周围充满了恐惧。
可以说,这个地洞的处境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人的处境,卡夫卡当然也不例外。
卡夫卡还有一篇重要的独白: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绝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
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扇门后。
……… 然后我将回到我的桌旁,紧接着马上写作。
这段话出自卡夫卡给他的未婚妻的一封信,可以看出他的心理表白。
二《城堡》迷宫下面进入对《城堡》的分析。
由于城堡没有结尾,具有未完成性和开放性,所以不可能有一个更准确的解释,因此只能从诗学角度分析城堡。
《城堡》的主人公叫K,一个字母,有符号化特征。
半夜来到村庄里面,准备进城堡。
K自称是一个土地测量员,但城堡并不承认聘请过土地测量员。
因此K无权在村庄居住,更不能进入城堡。
于是K首先去找村长,村长告诉他聘请K是个错误,于是为了补偿过失,K被安排去给一个小学当看校门的,而学校也不缺看门人。
最终K发现他是一个对城堡毫无用处的人,当然也进不了城堡。
用故事描述《城堡》是一间很费力的事,因为《城堡》几乎是无法用讲故事来描述的,必须把城堡看成一个总体象征结构,小说才能获得解释。
大多数评论者都认为理解<<城堡>>的关键在于“城堡”意象。
迷失与回归--《沙堡》中“婚外情”的伦理解读
迷失与回归--《沙堡》中“婚外情”的伦理解读
何颖
【期刊名称】《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爱丽斯·默多克于1957年创作的《沙堡》( The Sandcastle )是一部关于婚姻出轨的伦理小说。
分析指出,小说中莫尔与雷恩之间的“婚外情”揭示出人是一个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体现出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伦理冲突。
因“欲”而起的“婚外情”是其自由意志没有得到抑制、摆脱道德责任的非理性意志占据上风的结果。
激情过后,自由意志的力量渐渐减弱,理性的回归成为必然。
莫尔最后的归家选择是其伦理意识回归的表现,其间,理性意志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该小说对于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的婚姻伦理关系也有着重要的道德警示作用。
【总页数】4页(P96-98,99)
【作者】何颖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湘潭411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
【相关文献】
1.理性迷失后的伦理困囿--麦克尤恩《爱无可忍》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J], 陈丽
2.迷失的灵魂--浅析《夜色温柔》中迪克的婚外情 [J], 张明夫
3.迷失的灵魂——浅析《夜色温柔》中迪克的婚外情 [J], 张明夫
4.社会治理模式演进中伦理精神的迷失与回归——基于张康之教授《论伦理精神》的社会治理历史反思 [J], 谢治菊
5.从三重伦理关系解读霍尔顿的迷失与回归 [J], 陈馨韵;王影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虚无之上的身份重建——评爱丽丝·默多克的《沙堡》
虚无之上的身份重建——评爱丽丝默多克的《沙堡》
柳莎
【期刊名称】《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年(卷),期】2012(0)2
【摘要】英国作家及哲学家爱丽斯·默多克的小说《沙堡》通过人生的片段反射出现实的虚无和人在虚无之上的身份认同。
从迷惘到挣扎,再到幻灭,人物的心路历程还原了虚无的意识,同时也验证了意识中"自我"与"他者"的抗衡。
但是,不同于萨特
的追求极端自由的唯我主义,小说人物重建身份时经历了自我认同的升华,即人排斥"自我",关注"他者",达到以善为本的理性高度的过程。
【总页数】10页(P120-129)
【关键词】存在主义;自我;他者;身份认同;善
【作者】柳莎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074
【相关文献】
1.默多克小说《沙堡》中“隐性师者”形象与道德主题的阐释 [J], 张晓敏;王旭;
2.典型人物塑造与伦理倾向为小说创作要务——爱丽丝·默多克《沙堡》创作谈 [J], 张奇梅
3.存在主义视域下默多克小说《沙堡》的解读 [J], 王旭
4.谎言之上的生活身份认同的困境——评燕妮·埃尔彭贝克的《字典》 [J], 何宁
5.虚无的绚烂——评《沙床》 [J], 张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典型人物塑造与伦理倾向为小说创作要务——爱丽丝·默多克《沙堡》创作谈
典型人物塑造与伦理倾向为小说创作要务——爱丽丝默多克
《沙堡》创作谈
张奇梅
【期刊名称】《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婚外恋题材小说一直活跃在文学长廊里,并出现不少经典之作,因此增加了书写此类题材小说的难度与局限. 《沙堡》是爱丽丝·默多克的第三部小说,也是其婚姻伦理题材小说创作的代表作. 《沙堡》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安排,以及道德评价方面进行创新,独辟蹊径,对于婚外恋题材小说的开拓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爱丽丝·默多克《沙堡》的道德评价与倾向,给人们重要的伦理启示.
【总页数】2页(P87-88)
【作者】张奇梅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谈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倾向性 [J], 乌琼芳
2.存在主义视域下默多克小说《沙堡》的解读 [J], 王旭
3.以退为进以念为生——论林培源小说创作兼谈“80后”写作伦理 [J], 单昕
4.道是无情却有情——也谈小说创作中的无情化倾向兼与蔡润田同志商榷 [J], 曾
文彪
5.虚无之上的身份重建——评爱丽丝·默多克的《沙堡》 [J], 柳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存在的可能性解读《沙的孩子》
从存在的可能性解读《沙的孩子》
王晶
【期刊名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31)010
【摘要】小说<沙的孩子>运用阿拉伯传统说书式的叙事方法展开故事,从形式到内容都富含浓郁的阿拉伯特色,同时,这也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小说,具有复义性和未完成性的特征.本文试图从叙事结构和叙事内容两方面,从存在的可能性的角度去解析这部作品,艺术地再现阿拉伯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境遇.
【总页数】5页(P69-72,20)
【作者】王晶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教学中的有效理答 [J], 许丽
2.存在主义视域下默多克小说《沙堡》的解读 [J], 王旭
3.为了孩子,更为了自己——有孩子的生活是否有了更多可能性 [J], 本刊编辑部(策划);陈慧(执行);徐蕖(执行);
4.为了孩子,更为了自己——有孩子的生活是否有了更多可能性 [J], 本刊编辑部(策划); 陈慧(执行); 徐蕖(执行)
5.为了孩子,更为了自己——有孩子的生活是否有了更多可能性 [J], 本刊编辑部(策划); 陈慧(执行); 徐蕖(执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德与自由:《沙堡》中莫尔夫妇的道德探索
道德与自由:《沙堡》中莫尔夫妇的道德探索艾丽丝·默多克(1919—1999)是20世纪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她的作品呈现多种文学形式,包括剧本、散文、小说等。
她还是一位研究道德的道德哲学家。
默多克认为,作家应该关注社会中的道德问题。
她的作品探讨了许多道德方面的话题,比如道德与文学的关系、道德与自由的关系、“善”的理念、宗教对道德生活的影响等。
《沙堡》是一部关于道德与自由的小说。
默多克在此作品中描述了莫尔夫妇追求道德的过程。
该论文通过分析莫尔夫妇关系的变化,揭示了二人是怎样从不明道德走向“善”的,以试图解读道德与自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本论文除引文和结论外共分四章。
引文简要介绍了默多克和她的小说《沙堡》,综述了国内外对默多克及其作品,特别是《沙堡》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综述了道德与自由及二者的关系。
默多克的道德哲学把人们对道德的追求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不明道德阶段、(明)道德阶段和“善”的阶段。
由于追求道德的前提是自由,人们追求道德的三个阶段可分别通过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三种方式实现。
即,不明道德阶段通过自然自由实现;(明)道德阶段通过社会自由实现;道德上“善”的阶段通过道德自由实现。
第二章分析了莫尔夫妇追求道德的初始状态:不明道德阶段。
在此阶段,他们追求自然自由,即为所欲为的自由,沉溺于自私的想法,只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无法区分何为道德行为,何为不道德行为。
这种只知满足自我需求,不关注其他家庭成员的存在和需求的自然自由导致了他们严重的婚姻危机和家庭冲突。
第三章解读了莫尔夫妇追求道德的第二阶段:(明)道德阶段。
他们以社会自由为前提,行事理性,开始关注他人的需求。
他们理性地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意识到考虑并尊重其他家庭成员的存在和需求的重要性。
在理性自由的指引下,能区分自己的行为是否道德,到达(明)道德阶段,过着道德的生活,家庭冲突和婚姻危机从此得到缓解。
第四章解析了莫尔夫妇追求道德过程的最后状态:“善”的阶段。
读书心得——《呼啸山庄》中的文学地理空间书写
读书心得——《呼啸山庄》中的文学地理空间书写正如文学思潮可以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一样,文学地理空间(即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空间)也可以分成现实空间、想象空间与心理空间,简称为文学地理的三重空间。
一般来说,文学地理空间是与地理相联系的文学空间,三重地理空间也是与自然地理相联系的三种地理空间建构。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与地理相关的想象空间大量存在,是作家艺术想象的产物,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审美空间。
本文所谈及的“三重空间”主要是对于文学的审美空间分析,而不是对于文学的自然地理空间分析。
因为任何文学作品所生存的地理空间或所生成的想象空间实质上都是作家或读者的审美产物,离开了审美的过程与情感的投入,也许就没有文学作品的产生。
艾米丽·勃朗特的文学空间极具想象性和延展性。
在勃朗特三姐妹中,艾米丽在某些方面略显平庸、刻板、谨小慎微,但她的文学成就也许是三姐妹中最伟大的。
她真挚、高朗的文笔颇有一种雄劲、一种粗犷而深沉的男儿气概,这也是她唯一一部小说《呼啸山庄》的格调。
鲜有小说像《呼啸山庄》一样在最初问世时遭遇轻视,尔后因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文学界享有高度赞誉。
这部名著富含文学瑰宝,其在文学地理上的现实空间、想象空间与心理空间之间的互文和交融的特性使它从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时至今日依然屹立在世界文学经典之林。
一、现实空间里的对立与融合文学作品中的现实空间,是指文学作品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自然地理形态,作品中存在的空间形态与客观实景相比没有很大的变形,可以唤起读者对于现实地理空间的实体印象。
许多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空间就是现实空间,如左拉的自然主义小说里的地理空间,巴尔扎克小说《人间喜剧》里的地理空间,就具有很强的实在性与现实性。
同样,《呼啸山庄》中的现实空间是英国十八世纪末约克郡北部的荒原,那里如同艾米丽·勃朗特所生活的在约克郡荒野上的家一样,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 力 都 是 徒 劳 和 无 意 义 的 。 这 一 点 似 乎 与 萨 特 的 存 在 主 义 人 )分别代表着莫尔 的两种生活方式 。默 多克使两个女人
主题 。
关键词:爱丽丝 ・ 默 多克
存在主义 自由
存 在 主 义 的 主 要 奠 基 人 是 海 德 格 尔 , 但 确 是 萨 特 使存 中提 到 的 “自由选 择 ” 不 谋 而 合 ,但 默 多 克 在 其 作 品 中 却 在 主 义 的 发 展 上 了 一个 新 的 台阶 。萨 特 存 在 主 义 哲 学 的 观 清 晰 明 了地 反 映 出 了 她 对 自由 、偶 然 无 序 的 态 度 ,显 然 与 点主 要 可 以概 括 为 以 下 几 点 :存 在 先 于 本 质 、 “自由 ”是 萨特 的 观 点 不 完 全 符 合 。其 一 反 映 在 二 人 对 自 由 、人 际 关 人 与 生 俱 来 的 以及 世 界 是 “ 荒诞 的”、 “ 虚无 的”、 “ 偶 系 和 人 与 社 会 的 关 系 上 的 看 法 。萨 特 认 为 人 存 活 于 一 个 孤 然 的 ” 。依 据 萨 特 的 观 点 ,其 一 是 存 在 先 于 本 质 , 即 人 类 独 痛 苦 的虚 无 世 界 中 ,默 多克 则 强 调 “ 个 人 唯 我 论 ” 。 默 就 像 是 偶 然 掉 落 人 间 的 一 粒 种 子 , 没 有 本 质 可 言 , 人 要 通 多 克 更 看 中他 者 的 重 要 性 并 认 为世 界 和 人 生 有 关 联 。 其 二 过 自 己的 行 动 来 证 明其 存 在 。所 谓 存 在 ,首 先 是 “自我 ” 反 映 在 二 人 对 与 偶 然 无 序 的看 法 上 。在 萨 特 看 来 , 偶 然 性
存 在 ,是 “自我 感 觉 到 的存 在 ” , 我 不 存 在 , 则 一 切 都 不 是 可 怕 的 ,会 把 世 界 引 向无 边 的 荒 诞 虚 无 。 默 多 克 却 尊 重 存 在 。其 二 是 人类 生 活 在 这 样 一 个 荒 诞 虚 无 的世 界 中 ,在 偶 然 性 ,认 为 世 间很 多 事情 都 是 巧 合而 生 并 且 多姿 多 彩 。 这个 “ 主 观 性 林 立 ” 的社 会 里 , 人 与 人 之 间 必 然 是 冲 突 、 在 默 多 克 的 诸 多 文 学 作 品 中 会 包 含 许 多 偶然 事 件 。事
行动 ,如何采取行 动,都可 以做 出 “自由选择 ”。上帝死 又 深深地被蕾恩 吸引不能 自拔 。莫尔是一个无宗教信仰 但
了 , 人 在 这 个 世 界 上 是 自 由 的 ,人 的 行 动 选 择 是 自 由的 。 坚 信 人 必 须 要 说 真 话 的人 ,但 在 与 蕾 恩 相 识 后 ,他 坠 入 了 这 是 因 为 人 的 选 择 既 没 有 任 何 先 天 模 式 ,没 有 上 帝 的 指 谎 言 的 深 渊 。 小 说 结 尾 , 莫尔 无 奈 于 压 力 和 自己 的 无 能 放 导 , 也 不 能 凭 借 别 人 的 判 断 , 人 是 自 己 行 动 的 唯 一 指 令 弃 了蕾 恩 而 选 择 了 自 己 的仕 途 生 涯 和 现 实 生 活 , 小 说 虽 以 者 ,但 是 人应 该 为 自己 的行 为 负 责 。 莫 尔 出轨 的 “ 爱 情 ”来 着 手 , 但 却 渗 透 着 默 多 克对 于 道 德
响,她 的作品主要探讨人类的伦理道德 的问题 ,其 中包括人对 自由的选择及人 的真善的问题 。默 多克的作 品中会 摒 弃那 些僵硬的社会 道德 准则 ,而是将 哲学道理和严肃的伦理 学思想融入 其故事叙述 中,把 小说作为一种 阐释思 想的工具。因此,本文通过对默多克作 品的精读 、分析 ,试图挖掘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存在主义文学特征和蕴含 的哲学
其 三 是 “自 由选 择 ” 。存 在 主 义 的 核 心 是 “自 由 ” , 即 威 廉 ・莫 尔 的家 庭 生 活 和 情 感 纠 葛 。妻 子 南 专 横 跋 扈 , 暴 人 在 选 择 自 己 的行 动 时 是 绝 对 自由 的 。 它 认 为 人 在 这 个 世 戾 乖 张 ,毫 无 情 调 。 蕾 恩 ・ 卡 特 的 突然 出 现 打 破 了莫 尔 结 界 上 ,每 个 人 都 有 各 自的 自 由 ,面 对 各 种 环 境 ,采 取 何 种 婚 已二 十 余 年 的平 淡 乏 味 生 活 。莫 尔 想 要 逃 离 这 个 家庭 ,
j
《 文
存在主义视域下默多克小说 沙堡 的解读
。王
旭
摘 要 :艾丽丝 ・ 默多克 ( 1 9 1 9 - 1 9 9 9) 是二 战之后英 国文学领域最 多产也是最具影响 力的小说家之一 。与此 同
时,她 还是一位哲 学家扣一位具有独特 见解的小说 理论 家。在哲 学上 ,默 多克 深受存在 主义哲学大师 萨特的影
默多克并非完 全认可和接 受萨 特的全部 哲学克 的创 作 却 深 深 受 到萨 特 哲 学 的影 响 。 默 多 克 在 其 作 品 中反 复 阐 释 现 实 和 “自 由选 择 ”是 对 立 的 , 因此 诸 多
小说 中出现的两个主 要的女人南 ( 妻 子)和蕾恩 ( 情
抗 争 与 残 酷 , 充 满 了丑 恶 和 罪 行 ,一 切 都 是 荒 谬 的 。而 人 实 上 , 偶然 事 件 所 表 现 出 的 诸 多 复 杂 性 正 是 对 现 实 世 界 的 只 是 这 个 荒谬 、 冷 酷 处 境 中 的 一 个 痛 苦 的人 ,世 界 给 人 的 模 仿 。 换 言 之 ,艺 术 是揭 示 生 命 的本 质 。 《 沙 堡 》 是 默 多 只 能是 无尽 的苦 闷 、失望 、 悲观 消极 ,人 生 是痛苦 的。 克 早 期 的 作 品 之 一 , 小 说 以伦 敦 一 所 中 学 为 背 景 ,叙 述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