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归来 纪念陈寅恪逝世40周年

合集下载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逝世,终年79岁。

陈寅恪生活在多灾多难的乱世,身体屡遭病厄,心灵极富敏感,他的痛苦和忧伤几乎超过了他的承受力的极限,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挣扎着,抗争着,居然活够近八十岁高寿,真可说是人间奇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友伤逝之痛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历任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湖南巡抚,其为人足智多谋,且有实干能力。

曾国藩以两江总督驻安庆时,待陈宝箴为上宾,视之为“海内奇士”,赠联给这位青年后辈,下联为“半杯旨酒待君温”,足见其看重之意。

陈宝箴一生做过两件大事:为席宝田建策,生擒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和大臣洪仁玕,这是第一件,是福;赞成维新变法,荐举刘光第、杨锐辅佐新政,并在湖南巡抚任上励精图治,开学堂,办报纸,兴实业,勇为天下先,百日维新失败后,他坐滥保匪人罪,被革职,永不叙用,退居南昌西山,两年后即郁郁而终,这是第二件,是祸。

祖父陈宝箴去世时,陈寅恪十一岁,对人生无常尚只有肤表的认识。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其人饶有诗才,在清末诗坛是首屈一指的名家。

陈三立进士及第后,不乐做官,随侍其父陈宝箴,于政务多有谋划,多有襄助。

六君子被斫头,陈宝箴遭严谴,陈三立对政局极感灰心绝望,他自号“神州袖手人”,从此远离政治漩涡,致力于开办新式学堂,但其爱国的心火并未熄灭。

1932年,日寇占领上海闸北,十九路军奋起抵抗,陈三立从报纸上得悉战况不利,愀然而有深忧,梦中狂呼杀日本人,全家都被惊醒。

及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倭陷北平,欲招致先生,游说百端皆不许。

诇者日伺其门,先生怒,呼佣媪操帚逐之”(汪东《义宁陈伯严丈挽诗序》)。

陈三立因此忧愤成疾,他拒不服药,拒不进食,五天后便溘然弃世。

父亲死时,陈寅恪四十八岁,国恨家仇,燃眉灼睫,人间悲苦,味道转浓。

陈寅恪的长兄陈衡恪,字师曾,画坛一代大家,山民齐白石蛰居京师多年,寂寂无名,润格甚低,多赖陈衡恪逢人说项,为之广为延誉,且携齐白石多幅国画赴日本展销,引起轰动,卖出天价。

陈寅恪的风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的风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尽管陈在文革前一直受当局优待,但从此期诗作看,其心境始终郁郁。学术成就仅限《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两种,且未得出版,选题也不似大家境界。把学术视为第一生命的陈寅恪,当然不会满足于生活的待遇,然其出书计划始终不允(其间有康生的指令),遂悲叹:“盖棺有期,出版无日。”据余英时详考,陈渐已觉察到,在革命化的新史学中,自己“平生所治之学已全失其价值”。这对陈而言,必痛莫大焉。故此,方能理解他晚年的《柳如是别传》实为“述事言情,悲生悯死”之作。正如作者在“稿竟说偈”中所言:
1949年共军围城,寅恪与胡适同机南迁,虽经傅斯年苦劝而绝不赴台,亦不从妻愿去香港,执意偏安岭南。后人分析,这既出于家国情怀,及残躯不便,亦有对国民党失望、对新政权观望之意。传斯大林会见毛泽东时,曾询问陈寅恪下落(据传其著作中引用了陈的考证),毛回国方知陈在中大,即令优渥,执政广东的陶铸遂成为陈师的保护伞。60年代初,曾有多位高级领导亲自造访陈家小楼,如陈毅、周扬、郭沫若、胡乔木、康生等。惟后者求访时值寅恪生病而未见,康遂生芥蒂。
今年是史学大师陈寅恪离世40周年。11月中,中山大学南校区陈寅恪故居正式对外开放。而40年前的春天,时年79岁的陈寅恪正是由这里被扫地出门,此后,这个既盲且膑的老人终于不堪折磨,泪尽气竭,从而提前到达了生命的终点。
在中国百年学术史上,陈寅恪才是学贯中西的“泰斗”。早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时期,陈就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四大导师”。今之“大师” 季羡林不过是受他指教、经他提携的学生。和同时代许多红极一时的名家不同,陈寅恪是一个纯粹的学院派知识分子,他素来洁身自好,远避政治,潜心学术,与世无争,乃至人们对陈寅恪的学术成就、思想价值至今仍不甚了了。就连陈最后20年栖身的中山大学,也未使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经验传承。那幢辟为故居的两层小楼,无非陈师仅存的一缕痕迹而已。

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

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

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余英时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

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

我的老师钱宾四先生逝世使我这两天来的精神陷入一种恍惚的状态,前尘往事,一一涌上心头。

我已写了一篇《犹记风吹水上鳞》,记述我和他在香港时期的师生情谊,那完全是个人观点的杂忆。

现在再写这一篇《一生为故国招魂》,是想扼要说明钱先生的学术精神。

但这也只能代表我个人对这一精神的初步了解,远不足以概括钱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贡献和意义。

任何人企图对他的学术和思想作比较完整的评估,都必须首先彻底整理他所留下的丰富的学术遗产,然后再把这些遗产放在现代中国文化史的系统中加以论衡。

这是需要长期研究才能完成的工作。

我现在所以敢匆促间尝试写这篇文字,是由于我具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钱生的学术著作我确实读得很仔细,有些更反覆体味过许多次。

第二,我曾有幸列于他的门墙,四十年来,不但听过他的正式讲授,也和他先后有过无数次的讨论。

但是必须声明,所有钱先生的**大概都具有上述两个条件。

而且在他的**之中,追随他比我更久更密切也大有人在。

因此我在下面所介绍的只能代表我个人的看法。

不但如此,钱先生的学术精神是多方面的,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便可以看到不同的精神。

这正如苏东坡笔下的庐山,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现在所强调的仅仅是他“为故国招魂”的一面。

本文开头所引的是我刚刚写成的一副挽联,我想用它来象征钱先生的最终极而且也是最后的关怀。

“未学斋”是钱先生的斋名之一,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自序”;“素书楼”则指无锡七房桥的旧址,不是台北外双溪的那所楼宇,因为后者不过是前秆的投影,而且今天已不复存在了。

十六岁萌发爱国思想与民族文化意识,深入中国史,寻找中国不会亡的根据……钱先生自能独立思考以来,便为一个最大的问题所困扰,即中国究竟会不会亡国?他在新亚书院多次向我们同学讲演,都提到梁启超的“中国不亡论”曾在他少年的心灵上激起巨大的震动。

陈寅恪忆故居译文

陈寅恪忆故居译文

陈寅恪忆故居译文陈寅恪的《忆故居》是一首七律诗。

原文: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译文:我卧病在床,感慨万千,思绪飘荡回到故乡。

想起先人在南昌的故居,在庐山上的松门别墅。

现在的我,年老体衰,身处异乡,回望故乡,感慨万千。

想起一生追求自由和独立的人格,却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面对破碎的山河,我感到胜利的喜悦,但内心依然凄凉。

何时能回到故乡,重温松菊的梦?只能在他乡暂且将此作为故乡。

赏析:陈寅恪的《忆故居》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反思的诗篇。

诗人通过对故居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先人和青春岁月的怀念和感慨。

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由和独立人格的追求,以及在破碎山河中感受到的胜利的喜悦和内心的凄凉。

诗中的“负气”并非贬义,而是指诗人追求自由和独立的人格,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然而,在当时的背景下,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他人的赏识和理解,孤独无依。

因此,在诗中表现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感慨。

诗中的“松门松菊”是诗人对先人故居的回忆,也是对故乡的思念。

而“且认他乡作故乡”则表现了诗人在异乡中的无奈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陈寅恪的《忆故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篇,通过对故居的回忆和对自由、独立人格的追求,诗人表达了对故乡、青春岁月的怀念和感慨。

同时,也展现出在破碎山河中感受到的胜利的喜悦和内心的凄凉。

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表现出了陈寅恪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独立思考的诗人的人格魅力。

早岁早知世事艰—怀念陈寅恪先生

早岁早知世事艰—怀念陈寅恪先生

早岁早知世事艰——此文怀念陈寅恪先生初次知道先生,是在大学读书的时候,那契机早已忘却,只记得吾师在课堂上讲到陈寅恪[que],豁然悟得,原来就是我一直固执地念陈寅恪[ke]的先生。

一直到现在,口边指端还在不断重复着que与ke的分裂,但是习以为常。

且说课下我便到图书馆寻寅恪先生的书看,寒柳、金明、元白、别传,暗蓝色的封面,似乎一直都摆在那里,不知多久的蒙尘等待一只颤抖的手将它们拂拭,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内页上先生的照相最能显示出一个学人所具有的凛然风骨,先生在藤条椅中,手持黄藤手杖,目光嘴角透露出坚毅。

此后就是陆陆续续的阅读。

寥寥几笔也许根本记不下我自己当年的痴迷与痴狂。

早年的读书常常是深深沉入其中,掩卷的时候才开始怀想作者的风范,于是很久以来我从未想过先生的生命是幸与不幸。

先生的文章是如此光彩以至于我以为先生的生命也应当如此才是。

可是谁料先生竟颠沛流离若是,先生“天其废我”之叹,每私自想来,不免怅恨。

一九六四年,先生年七十五,有《赠蒋秉南序》,追忆早年,最见深情,有曰:“清光绪之季年,寅恪家居白下,……朝野尚称苟安,寅恪独怀辛有索靖之忧。

”文中所追忆之时,据我的妄断,当在先生十五岁上下。

先生一生忧怀孤愤,有不能自已者,每发为诗章,到处流传。

先生之诗沉郁凄凉,令人不忍视。

先生发明以诗证史的学说,而先生的诗恰成为先生一人之心史,一国之痛史,后生小子不敏,虽不能窥先生孤怀遗恨之万一,亦不能代为发覆钩沉,张皇先生心曲,如余英时先生所为,却总以为接续吾国之文化命脉,保有吾国文化使不失坠,方不负先生一生孤守也。

余英时先生发明“陈寅恪晚年心境”一语,探微先生晚年心史。

而我以为“奔走东西洋数万里”、“漂泊西南天地间”总数十年,先生早年心境尚待发掘之处尚多,如果茫昧于此,诠论先生晚年心境实难以尽善,先生早年独怀的“辛有索靖之忧”亦难以辨别清楚。

先生诗境凄凉,早年即如是,其实无不与“辛有索靖之忧”相关。

陆游六十二岁作《书愤》,一腔豪气化为绕指愁肠,所谓“早岁哪知世事艰”,而对于先生而言,却恰好是“早岁早知世事艰”了。

国学大师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国学大师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国学大师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国学大师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中山大学南校区康乐园东南区1号,“红砖楼房,林木葱郁”,闲置多年后最近被装修一新。

这栋麻金墨夫人1911年捐建的二层小楼已有近百年历史,先后有多人在此居住,但在中山大学人的心目中,它真正的主人似乎只有一位。

2009年10月25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辞世40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山大学小礼堂举行,能容纳200余人的小礼堂拥挤到难有落脚之地。

听者中既有学生,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中几乎所有人与陈寅恪并不相识,但都深知这个名字承载的文化重量。

1969年10月7日,79岁的陈寅恪抱病去世,这位历史大师在康乐园内度过生命的最后二十年。

“陈寅恪先生79年的生命行程,可以说是一次忧患之旅。

在经历过世变、家变和个人的病变之后,他晚年以衰残野老自居,带着‘文盲叟’的伤痕和泪痕,自哀而不自弃,继续从事辉煌的笔耕,堪称伟大的灵魂。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寅恪的学生蔡鸿生如是说。

求学留学16年一个学位都没拿陈寅恪家学渊源深厚。

祖父陈宝箴,堪称“经世致用”之材,担任湖南巡抚时,他推行新政,锐意改革,湖南局面日新,被认为是“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

圆明园起火时,陈宝箴正在酒楼饮酒,遥遥望见火光,怒火满腔,捶桌号啕,“旁座者都为之动容”。

寅恪父亲陈三立积极佐助父亲推行新政,被时人誉为“维新四公子”之一,变法失败后与父亲同被革职,发誓不再入仕,专心写作,成为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

陈寅恪1890年生于长沙,时为光绪年间,正值乱世。

“十几岁及后来自日本回国期间,终日埋头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佛书等等,无不浏览”。

旧学基础既立,后来虽留学欧美,研读西学,却未被真正洋化。

学生许世瑛在《敬悼陈寅恪老师》写道:“北方的冬天酷寒,寅恪师不喜欢穿大衣,他总是在棉袍外再穿上一件皮袍子,有时还在皮袍子外加上一件皮马褂,讲课时讲得兴奋而感到有些燥热,先脱去皮马褂,有时候更脱去皮袍子,等到下课又一件一件穿了上去。

四十年来主要研究陈寅恪先生之论著简述

四十年来主要研究陈寅恪先生之论著简述

小论文四十年来主要研究陈寅恪先生之论著简述——以时间为例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0873402011姓名:马耀凯【摘要】学界研究陈寅恪先生论著颇多,亦曾于先生重要诞辰之日举行学术讨论会,结集出版论文以纪之。

自《怀念陈寅恪先生》始,至《史家陈寅恪传》,至《陈寅恪集》,至《也同欢乐也同愁》,至《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至《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无一不颂先生独立自由之志也。

先生之研究遍布学术民间,人皆可读而识之,或震撼于心灵,或叹息于世事,或明志于言行。

世人知先生愈多,愈显先生之学养志节。

其耿耿之论著业已陆续面世,后人得以观之并评之,福焉,幸焉。

【关键词】陈寅恪;心境;事辑;文革;年谱一、引言寅恪先生辞世已四十一载,然作为一代文史大师,其个人对后世之影响未绝,窃以为渐有方兴未艾之势。

四十载至今,陈氏后学缅怀乃师颇多,专文论著如雨后春笋。

先生三女业已年至耄耋,值政治形势缓和之际,其忆昔陈年往事之文,不可不当史料读之。

余慕先生久矣,读其文愈多,识其心愈明,掩卷深思,闭目骋怀,未尝不百感交集也。

本文以时间为经,文论为纬,旨在于万千篇目中拣英取贝,厘清轮廓,简以述之。

二、怀念短文(1969-1970)1969年10月7日晨5时半,先生因心力衰竭并肠梗阻悲惨离世。

十一日后,《南方日报》刊登消息百多字,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山大学教授陈寅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本月七日在广州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十月十七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举行了向陈寅恪先生告别仪式”。

[1]此当为发自大陆官方之首篇悼文,字里行间评价颇高,较先生十数日前受非人之遭遇,判若两人,难免使人扼腕。

然拂却历史烟云,值此惑乱之际,不谗文人能当此评者,已尽显哀荣矣!因碍于时局,人人自危,坊间难得一文纪之。

12月1日,第二百九十八期香港《春秋杂志》发表题为《史学权威陈寅恪———————————————[1]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台湾,联经出版社,2009年,487-488页。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范文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范文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范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陈寅恪先生悼念诗人范仲淹逝世800周年的论文集,由国内外学者共同完成,于2016年由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这本书记录了陈寅恪先生的最后二十年的思想、感受和学术成果。

阅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让我深刻体会到陈寅恪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心路历程。

在任教、研究、著述、治师等方面,陈寅恪先生表现出了非凡的追求和敬业精神。

虽然他曾受到迫害和诋毁,但他始终坚持真理和正义,并且对于自己的错误态度和言行,也能够勇于反思和批评。

他的这种精神和人格魅力,让我深深感动并受到启迪。

此外,这本书还强调了陈寅恪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继承的重要性。

陈寅恪先生及其学术思想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他的治学之路,不仅是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贡献的体现,更是人文精神和学问品德的体现。

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是一本历史文化和学问道德层面上的佳作,不仅让我领会到陈寅恪先生的思想和学术履历,也使我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本色。

此外,学术论述和语言表达方面都非常的规范和易懂,这也是一本值得推介的好书。

总的来说,《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著作,它不仅记录了陈寅恪先生的学问历程,更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人文品质。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它也提醒我们,我们应当关注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立足于传统,积淀悠久,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创新价值。

一管书生如椽笔 高扬大师治学魂——《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等读后

一管书生如椽笔 高扬大师治学魂——《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等读后

今年 1 月 7日, 0 是我 国著名 文史大师陈寅 恪 逝世 4 0周年的纪 念 日。大师虽去 , 精神 然 长 存 。 自上 世纪八 十年 代至 今 , 究陈 寅恪 研 逐 渐成为 显学。特别是 l9 年 由三联 书店出 95 版 的 陆键 东 的 《 陈寅 恪 的最 后 二十 年》 更 , 是 掀 起 了 “ 寅 恪 热 ”的 高 潮 。 该书 以这 陈 位 文化老 人晚年 的经历呈现 给读者 的是那 个 时代 中国知识分 子的生 活史和精神史 , 从他对 文 化 、 对学 问 、 对 教学 、对 政治 、对 人 际 交流等等 的态度 , 展现出一个鲜活而立体 的形 象, 引发人 们对 制度 、对人 性 、对文 化和对 学 者 品 质等 等 话题 。今 天 陈 寅恪 热 已在退 潮 , 陈寅恪的风骨 、传奇 , 但 以及依托在他 身 上 的特有的 民族文化 品质 , 将是 不老的话题 。 我于近 年才读到这部 扛鼎之作 , 受益 良多 , 因 它也 读 了余英 时的 《 陈寅恪晚 年诗 文释证》 、 汪荣祖的 《 史家 陈寅恪 》 、刘斌的 《 寂寞陈 寅 恪》等 , 下面仅从陈 寅恪的治学之道与友朋分 享我 的读 书心得 , 并以此纪念陈 寅恪。


2治学方法上 中西合璧 。 从史实 中求史识
早在 三十年 代陈 寅恪就指 出思 想要 自成 系统 、有所创获 , 必须一方 面吸收 外来学说 , 方 面不 忘本 来 民族 的地 位 。这一 准 则 , 成 就 了陈寅恪 的治 学心 法 。陈 寅恪治 学 , 有 具 “ 一 字不 无 出处 ” 的严 谨 与审 慎 , 无 明显 衣 承了乾嘉学派 , 同时也吸取 了欧美实证主义的 研 究方法 , 故能 自觉弥 补乾嘉学派缺乏综合研 究之不 足 。按陆 键东 所记 , 文革 前陈 寅恪 真 正受 到冲击 的是 在 1 8年 的 “ 5 9 厚今薄 古 ” 运 动 。批 判者 嘲 笑 陈 寅 恪 对琵 琶 女 、 杨 贵 妃 、茶 商 等人 的 年 龄 、 贞 操 、 民族 、籍 贯 等等 的繁 琐考 据是 “ 误人 子弟 ” 的伪科 学 , 令陈寅恪 极其愤 怒并断 然离开 了所钟 爱的讲 台。今 天看 来 , 无疑是 无知 的粗 暴野 蛮之 这 举 。总 括起 来 , 认为 陈寅恪 的治 史方 法主 我 要 有 二 ,一 是 比较 研 究 法 。二 是 诗 史 互证 法 。这些特 点还 可以从 高守真 的课堂 笔记和 谈话 纪录 中管窥 : () 1 在治史 中能 开阔思路的一个 比较好的 方法就是 作比较研究 , 尤其是对历史人物的判 断。 () 2我之所以要搞唐诗证唐史 , 因为唐代 是 自武 宗之后 的历 史记录存 在很 多错 误 。唐代 历史具 有很大 的复杂性 , 接触面也 很广 , 并且 很多 史料遗 留在 国外。但 唐代 的诗歌 则保 留 了大量的 历史实录 , 史的复杂性与接触面广 唐 这些特 点 , 都在 唐诗 中有 反映 , 成为最 原始的 实录 。文章合 为时 而作 , 所以唐 诗中也反映了 当时社 会的现 实…… 对陈 寅恪以诗 证史法 , 1 5 年 的卞孝 从 98 萱, 到后来 的钱钟书 , 都提出过 批判 。但 从以 上引文来 看 , 寅恪 注重以 诗证史 , 全具 有 陈 完 合理性 , 诗史互证也成为他在学 术界独 树一帜 的研究 方法 。

陈寅恪归葬庐山一波三折纪实

陈寅恪归葬庐山一波三折纪实

陈寅恪归葬庐山一波三折纪实作者:李国强来源:《世纪》2019年第04期34年无着落,陈寅恪落墓何处?2019年是陈寅恪先生离世50周年、归葬庐山的第16个年头,人们对先生的思念无尽,先生墓前鲜花常年不断,清明时节尤其多。

先生1969年10月7日殒于“文革”凄风苦雨中,2003年6月16日,即先生113岁冥诞之日葬于庐山植物园。

一条归葬路走了整整34年,让人感叹不已。

我涉入这件事,是主持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省社联工作的时候。

1994年春,省社联正在筹备召开“陈宝箴陈三立学术研讨会”,其间,我同省诗词学会秘书长胡迎建接待台湾淡江大学教授、陈氏后裔陈伯虞,了解到陈家想把庐山陈三立故居松门别墅改建成纪念馆,修复南昌西山陈宝箴坟墓,将陈寅恪骨灰安葬在陈宝箴墓侧,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在我看来,这三件事,合情合理,件件是好事,件件应该办。

我还获悉,先生生前遗愿是葬于杭州西湖杨梅岭先君陈三立墓侧。

“文革”结束后,先生家人先奔杭州,陈情有关部门,但因“风景区不能建墓”而被拒绝。

前后10余年,西湖断桥难渡,这才有欲葬南昌西山之议。

1994年春夏,江西兴起赣文化研究热潮。

8月17日,我向时任省长吴官正汇报赣文化研究事宜,在汇报结束时谈及陈伯虞教授的三点想法,吴官正略加思索,说:“你写个报告给我。

”第二天,省社联将《关于修复陈宝箴陵墓、陈三立庐山故居的报告》递呈省政府。

报告说: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一家三代,为著名爱国者,在中国近代史、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海内外均有重大影响。

省内一批学者曾联名于去年报告省文物局,建议在西山修复陈宝箴陵墓,在陈三立故居设陈列室,以增加江西旅游文化景点。

今年9月,我会将会同省诗词学会、省政协学习文史委等单位共同举办陈宝箴陈三立学术研讨会。

这有利于增强江西对境外赣胞的凝聚力,对促进江西对外开放,繁荣学术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有好处。

此数项内容,得到陈氏后裔的大力支持,并希望能将陈寅恪骨灰从广州迁葬于西山。

回忆陈寅恪先生心得体会范文陈寅恪感怀词(六篇)

回忆陈寅恪先生心得体会范文陈寅恪感怀词(六篇)

回忆陈寅恪先生心得体会范文陈寅恪感怀词(六篇)有关回忆陈寅恪先生心得体会范文一六年前的我,是那么的稚嫩,拉着妈妈的大手,走进了212班这个大家庭,成为了“刘阿姨”教师的学生。

那时的我,在班上悄悄无闻,没有谁跟我玩,一个人躲在角落,没有存在感,直到那一天我和欧阳无意被教师组成了一队,我是队长,她是副队长,就这样,我有了第一个“知心朋友”但五年级时,我们闹掰了,闹得很大,几个星期才安静下来,但后来我们又和好了。

其实在吵架之后,我们都疏远到已经忘了多久没说过话了,也忘了当时为什么有那么多话可以说。

我们有一个“阿姨”教师刘教师。

她对我们关爱有加,像是对自己亲生儿子和女儿一样。

在五年级的“播送操大赛”中,我们班获得了一等奖,这与刘教师的陪伴是分不开的,即便刘教师把脚扭伤了,她也不顾伤痛坚持陪伴我们排练,一起在烈日下操练。

感谢刘教师,有了您的谆谆教导,才有了今日的我们,成长的路上有您的陪伴,是我们最幸福欢乐的事情。

别冷落了曾经对你好的人,不然以后想找回来就困难了。

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是守信用的人也还不起。

让我们一起来珍藏那些回忆,不要让风沙把它卷走,不要让雨水把它冲洗。

关于回忆作文初一500字2 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和朋友们正在外面一起玩,但玩着玩着,我口袋里的手机不见了。

我们将玩过的地方都找了一遍,但却一无所获,怎么办?我焦急得快哭了,站在一旁的王峰说:“别急,我们再找找,肯定能找到的!”是呀!龙天乐也说道。

我听完他们的话后心想:是呀,在这干焦急啊也没用,我得想方法!恰巧这时奶奶路过这儿,我走过去告知了奶奶事情的经过,并向奶奶借来了她的手机。

我拿到手机后立刻向自己的手机打电话,但打了好几个电话了,都是无人接听,他们又劝慰道:“再试试,肯定能打通的。

”我只好再打了一个,突然,电话竟然奇迹般地打通了。

原来对方是一个阿姨,她捡到了我的手机,并告知我,她在嘉亨茂门口等我。

我本以为这么热的天气他们不会和我一起去,但我没想到他们听完电话后,异口同声地说:“走吧。

回忆陈寅恪先生_名人故事

回忆陈寅恪先生_名人故事

回忆陈寅恪先生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清华大学算起。

我于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

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也是很富裕的。

除了选修课以外,学生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其他课程。

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

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

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

他的分析细致入微,如剥蕉心,愈剥愈细、愈剥愈深。

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

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总之,我在清华四年,读完了西洋文学系所有的必修课程,得到了一个学士头衔。

现在回想起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从这些课程中收获不大。

给我留下深远影响的课反而是一门旁听课和一门选修课。

前者就是寅恪师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也就是美学。

我在清华时,除了上课以外,同寅恪师的接触并不太多。

我没到他家去过一次。

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来攘往的学生人流中,会见到寅恪师去上课。

他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

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

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光可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

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

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

到了那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

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

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作者:周广明来源:《南方文物》2015年第04期一百零五年前,一个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永远值得纪念和铭记的人诞生了,他就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夏鼐先生。

一百年前,《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这本日后改名为《新青年》的杂志,带着朝气蓬勃的鲜明主张和拥抱世界先进文化的文明立场,逐步成长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文化刊物并掀起震烁古今的“新文化运动”。

从中国大历史的角度审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中国社会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文化形态、价值观念,从物质到精神的全方位的大变革、大转换。

今年适逢夏鼐先生诞辰105年和逝世30周年,本刊特约一组稿件,从不同视角对其学术思想和精神以及对中国考古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予以回顾和评价,以表示对夏鼐先生的崇高敬意!夏鼐先生的学术成就,学术思想,高尚的人格精神奠定了先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的崇高地位,矗立了一座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斯人风范,永垂青史!记得在中国,早在1980年代,有一本书就曾深深影响过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们,堪称经典的“校园书籍”。

这即是由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该书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

作者是最会讲故事的人,他认为所有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笔往往只产生在艺术家难得而又短暂的灵感勃发的时刻,而历史亦是如此。

历史的长河悠悠地流淌,漫长而平淡,因为所有那些最重要的历史性时刻都需要有酝酿的时间,每一桩真正的事件都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该书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之处在于,作者不是纵向展开历史人物的生平,而是横向截取人物生命中的那些“关键时刻”——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的时刻。

魂归来兮 1969年10月7日一代学人陈寅恪逝世

魂归来兮  1969年10月7日一代学人陈寅恪逝世

魂归来兮1969年10月7日一代学人陈寅恪逝世2013年10月07日12:47来源:人民网作者:佚名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为:历史上的今天1969年10月7日历史学家陈寅恪逝世1969年10月7日,历史学家陈寅恪逝世。

陈寅恪(1890~1969)中国历史学家。

江西义宁(今修水)人。

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

父陈三立,光绪年间进士,晚清著名诗人。

1902年赴日本求学,后因病回国。

1910年起负笈欧美,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社会经济部、美国哈佛大学等学府专攻比较语言学和佛学,达10余年之久。

1925年起,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英国牛津大学担任教授。

1952年后,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

在此期间,他还当选为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历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他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培育出大批人才。

其谨严的治学态度和待人坦诚的品格,深受中外学术界敬重。

陈寅恪的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发表的学术论文近百篇,后经修订分别辑入《寒柳堂集》和《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中。

专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1993年4月,《陈寅烙诗集·附唐筠诗存》出版,收集了至今可见的陈寅恪50余年的诗作,并将其夫人唐筠诗收为附录。

关于陈寅恪的发言稿

关于陈寅恪的发言稿

关于陈寅恪的发言稿陈寅恪是一位伟大的中国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许多演讲和发言回答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并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份关于陈寅恪的发言稿,旨在探讨他的思想和贡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亲爱的同胞们: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发表演讲,特别是在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之际。

陈寅恪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的思想和贡献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寅恪先生在历史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尤为关注,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他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和经典著作,力图挖掘出古代中国的真实面貌,并借鉴其中的智慧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陈寅恪提出了“史学道德化”的观点,主张历史学家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他坚信历史学家应该站在人类整体的角度,回顾历史的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陈寅恪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为重视。

他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国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得到我们的珍视和传承。

他强调文化自觉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力量,并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才能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陈寅恪还提出了“文化体制”的概念,主张以中国文化为核心构建中国的现代化体制。

他坚信只有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陈寅恪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也非常突出。

他认为,中国人民应该秉持自信、自强的精神,走出文化自卑的困境。

他主张中国人要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主的认识和评价,避免过分崇拜外来的文化。

他坚持认为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智慧和价值观,包容性和创造性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征。

他主张中国人应该保持对自己文化的传统认同,同时也应该接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实现对文化的全面发展。

陈寅恪先生对于教育事业的贡献也非常重要。

他曾在多所名校担任教职,并在教学和科研中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些远去的大师(一)——王国维与陈寅恪

那些远去的大师(一)——王国维与陈寅恪

那些远去的大师(一)——王国维与陈寅恪展开全文三卷本《南渡北归》终于读完,夜阑人尽,那些民国时代大师们的群像在我的脑中往来穿梭,悲欢交集,挥之不去。

他们留给后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启示,是教训,更是血泪。

这样几位大师、这样几个历史瞬间不能忘怀:一、王国维与陈寅恪王国维与陈寅恪同为清华四大国学导师。

王国维在北伐军即将攻入北京城时,1927年6月2日十一时许,投入颐和园昆明湖: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茔地。

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

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

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

十七年家国久销魂,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倍伤神。

——陈寅恪挽王国维。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者也。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先生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1922年王国维的知己,清末学者和诗人沈增植去世时,王国维为其撰写的挽联,悲恸凄怆,亦可以表达诗人对斯人远逝的悲悼:是大诗人,是大学人,是更大哲人,四照炯心光,岂谓微言绝今日;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一哀感知己,要为天下哭先生。

——王国维挽沈曾植四十年后的1969年,陈寅恪大师双目失明,困居岭南中山大学。

一代学人崇尚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早已被“文化文革”摧残殆尽。

在神州鼎沸,子夜唯闻鬼唱歌的阵阵呼啸中,陈师失去了助手、医疗,接着又被扫地出门,迁入一所四面透风,摇摇欲坠的平房,病床上继续向当权者作口头交代,终至泪尽泣血,在凄风冷雨中溘然长逝。

《2024年试析陈寅恪的“超越”观念——从《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说起》范文

《2024年试析陈寅恪的“超越”观念——从《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说起》范文

《试析陈寅恪的“超越”观念——从《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说起》篇一一、引言陈寅恪,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其学术成就与思想深度为后世所敬仰。

在众多学术著作中,陈寅恪的“超越”观念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以《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为切入点,探讨陈寅恪的“超越”观念,分析其内涵、特点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价值。

二、《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与“超越”观念的提出《王静安先生遗书序》是陈寅恪为纪念王国维先生所写的一篇序言。

在这篇序言中,陈寅恪提出了“超越”的观念,认为学术研究应追求“超越”的境界,即不仅要在知识层面进行探索,更要在精神层面达到一种超越的境界。

这种“超越”观念在陈寅恪的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成为其学术思想的核心。

三、“超越”观念的内涵与特点陈寅恪的“超越”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

首先,它强调了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求学者在研究中保持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精神。

其次,“超越”观念注重知识的传承与创新,要求学者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研究。

此外,“超越”观念还体现了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关注和思考,要求学者在研究中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超越”观念在学术研究中的价值陈寅恪的“超越”观念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为学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使学者能够在研究中更加注重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精神。

其次,“超越”观念鼓励学者在传承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超越”观念还促使学者关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使学术研究更具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五、陈寅恪“超越”观念的实践应用陈寅恪的“超越”观念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在实践层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他自己在学术研究中始终坚持“超越”的信念,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刻的思想洞察力,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

同时,他的“超越”观念也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学者,成为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

六、结论陈寅恪的“超越”观念是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

“断肠看花旧日人”——陈寅恪40周年祭

“断肠看花旧日人”——陈寅恪40周年祭

“断肠看花旧日人”——陈寅恪40周年祭
饶展雄
【期刊名称】《同舟共进》
【年(卷),期】2009(000)012
【摘要】【"无知批有知"是如何开始的】2009年是陈寅恪逝世40周年。

每当提到陈寅恪,就不禁想起53年前,我们中山大学1956级同学集体拜访他的情景。

往事如昨,历历在目。

【总页数】1页(P)
【作者】饶展雄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历史系;广州地方志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46
【相关文献】
1.“断肠看花旧日人”——陈寅恪40周年祭 [J], 饶展雄
2.斯人已去,风范流芳r——现场指导并参与富源大河遗址发掘的张森水先生辞世十周年祭 [J], 奥秀娟
3.燕赵有隐者——心会掌助创人马金镛先生诞辰100周年祭 [J], 黄积涛
4.燕赵有隐者——心会掌助创人马金镛先生诞辰100周年祭 [J], 黄积涛;
5.陈寅恪在历史考据中之对音勘同法使用──谨以此文纪念陈寅恪先生逝世30周年[J], 陈涵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寅恪家族在崛起之前,也是布衣小民,为了寻求一方安身立命的土地,他们辗转流徙,结草为棚,垦荒为业。“以诗书立门户,以孝悌为根本”的文化基因,使这个文化型大家族世代书香,贤杰满门。而这个家族生命史的起点,正是这条普通的乡间小路。
多少先人的良好愿望,在时间的长河里都成了泡影,而坚守在陈家大屋后山上的这位老人——陈寅恪的曾祖父——陈克绳,却自信能看到他所希望看到的一切,他成功了,他的成功留给了世人无尽的思索……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清末进士,曾受吏部主事,时乃“维新四公子”之一。戊戌变法后,他因“招引奸邪”之罪名而被革职,一代诗坛泰斗入住松门别墅,息影庐山。
“松门别墅”不远处的这块巨石,形如虎踞,其势威猛,陈三立亲书“虎守松门”命人镌刻其上。
“7.7事变”后,陈三立拒绝日寇的威胁利诱,断药绝食五日,与世长辞,享年85岁。
如果说鲁迅是中国最痛苦的文人,那么,陈寅恪就是中国最痛苦的学人。他“凡历数十年,遭逢世界大战者二,内战更不胜计”,一生处于硝烟弥漫、祸乱丛生的年代,古稀之年,目盲之外,更添足膑。1966年开始,被抄家,遭批判,1969年10月,在身心备受摧残、人格惨遭屈辱之后,他带着无限的遗憾,告别了自己爱着却不能再爱、看透且不忍再看的世界,享年79岁。
延续了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还将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并继续创造伟大的精神和崇高的思想。
历史还将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延续,其主线一定是精神与思想的延续,一个民族的复兴,说到底是文化的复兴,而检验文化复兴的标准,在于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的高度。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乃中国文人之魂,乃中华民族之魂,它将“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插入表情 | 更多功能
点击这里发表评论,如果您要显示签名档,请点击“附加功能”并勾选“使用签名档”
附加功能展开收起
匿名评论
使用签名档 道具 请选择道具隐身草彩虹炫天使之爱
通知所有好友(该评论可显示在所有好友的好友动态里) 设置
马上开通空间,体验权限日志、记事本等全新日志体验!发表取消 (可按Ctrl+Enter发表)
敢问苍天,待陈寅恪何其酷也!
与陈寅恪一生坎坷相对应的是其丰碑巍峨般的学术成就,被学界公认为“前不见古人,后难得有来者”。
一位与陈寅恪同时代且位高权重的学人,曾经信誓旦旦提出,要组织50人,联合研究10年,一定要赶超陈寅恪。由此,后人可以想象,这双眼睛后面深藏着何等的学识和智慧。
三千年之后,五千年之后,一万年之后,当无数的坟茔都已经没有考古价值的时候,石碑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十个字,依然会闪烁着人类崇高精神和伟大智慧的熠熠光辉。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乃中国文人之魂,乃中华民族之魂,它将“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一个民族的延续,其主线一定是精神与思想的延续,一个民族的复兴,说到底是文化的复兴;而检验文化复兴的标准,在于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的高度。
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来坐第一个沙发
提示腾讯公司温馨提示:当前已出现通过网络、电话和短信等途径假冒中奖网站、“400”“0898”开头电话、宣称低价购物、购房退税等手段诈骗,请您提高警惕,慎防遭骗。识别更多网络骗术,请点击:腾讯反骗术帮助中心。
发表评论系统正在进行升级维护中,暂不支持日志评论,敬请谅解!
如果说鲁迅是中国最痛苦的文人,那么,陈寅恪就是中国最痛苦的学人。他“以求学之故,奔走东西洋数万里”,“凡历数十年,遭逢世界大战者二,内战更不胜计”,他一生都处于硝烟弥漫、祸乱丛生的年代,古稀之年,目盲之外,更添足膑。1966年开始,被抄家,遭批判,1969年10月,在身心备受摧残、人格惨遭屈辱之后,他带着无限的遗憾,告别了自己爱着却不能再爱、看透且不忍再看的世界,享年79岁。
史海茫茫,兴亡不尽。多少文明消失殆尽,多少民族断续以绝。
惟有一个特殊的人群却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不断融合壮大,并创造了持续5000年的辉煌历史,她的名字就叫“中华民族”。
一条条奔腾的河流,哺育着一代代苍生黎民;
一座座高耸的山峰,支撑起一个个民族脊梁。
人去楼空,旧游飞燕与谁说?
先生已经累了,独立与自由之魂,终于在这块土地上有了安息之地。
魂归来兮。三千年之后,五千年之后,一万年之后,当无数的坟茔都已经没有考古价值的时候,石碑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十个字,依然会闪烁着人类崇高精神和伟大智慧的熠熠光辉。
这颗蓝色的星球,还将继续以其独立的精神,在浩瀚的天宇中自由地翱翔。
万年砾石,久远深邃;
高山仰止,匡庐一峰。
匡庐奇秀,文满天下,乃人文圣山。
历史早就告诉我们:人的高度,取决于他的思想高度!
庐山作为陈寅恪的归宿,可谓“事所必至,理所固然”。否则,庐山何必如此高耸入云?又哪须这般坦荡无私?
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清末维新派著名人士,他主持下的湖南新政真正赋予戊戌变法以实际意义,湖南也被当时的舆论称之为“中国最富有生机的省份”。戊戌之变后,清廷以“滥保匪人”的罪名将陈宝箴革职,永不叙用。不久,慈禧太后密旨赐陈宝箴自尽,终年70岁。他给后代留下“不治产,不问政” 的遗嘱,奠定了这个文化型家族特殊的历史走向。
陈寅恪家族恰似巍峨的群峰,耸立在星汉灿烂的中国文化历史长廊;又如一道光芒,以其夺目的光辉划过人类文明流光溢彩的星空……
在人类以血脉传承的历史长河中,
权力之舟,能走多远?
财富之舟,能走多远?
家学的传承之舟,又能走多远?
离庐山不远,就是陈寅恪家族发端的地方。修水县,义宁镇,竹塅村,一个普通而迷人的小山村。
标签 旅游 电视专题片 陈寅恪 宋体 中国
举报 字体:大▼ 小 中 大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上一篇:陈寅恪
下一篇:字句铿锵一地
|返回日志列表
评论隐藏评论签名
全选删除取消批量删除批量删除
看完此日志,是不是也有很多感受,赶快点评一下吧。主人很期待哦!关闭提示
2003年6月16日,三百年来中国最杰出的文史大师、旷世奇才陈寅恪,在逝世34年之后,终于落葬庐山植物园景寅山,与夫人唐筼永相伴随。
万年砾石,久远深邃;
高山仰止,匡庐一峰。
庐山作为陈寅恪的归宿,可于他的思想高度!否则,庐山何必如此高耸入云?又哪须这般坦荡无私?
魂兮归来
——纪念陈寅恪逝世40周年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浩瀚的天宇,有一颗独立且自由的蓝色星球。
经历了46亿年的漫长演化,这颗蓝色星球终于孕育出神奇的智慧生命。从此,把自己叫做“人”的智慧生命,开始在这个星球上创造文化的历史。
敢将私情跪斯人?文化神州独一生。
跪在这座坟茔的前面,回望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史,我们会从另一个角度深刻理解那一联著名诗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翻开《辞海》,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一门三代祖孙四人分立条目,享有如此殊荣者,独此一家!
陈寅恪的长兄陈衡恪,近代著名画家,与鲁迅交谊甚厚,常与齐白石切磋画艺,备受齐白石推崇。他把画、诗词、书法、篆刻熔于一炉,四美相得益彰。为一时画坛之冠,然而天妒其才,年仅48岁便英年早逝,他的逝世,被梁启超称之为“中国文化界的大地震”。
陈寅恪的侄儿陈封怀,著名植物园专家、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历任庐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1993年病逝,享年93岁。归葬于庐山植物园,与叔叔陈寅恪墓只隔几米。有贤侄相伴,大师当更感欣慰矣!
长江之畔,彭泽之滨,有一座以雄、奇、险、秀享誉世界,因名人荟萃而闻名遐迩的人文圣山,也是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和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这就是庐山,亦称“匡庐”。
2003年6月16日,三百年来中国最杰出的文史大师、旷世奇才陈寅恪,在逝世34年之后,终于落葬庐山植物园景寅山,与夫人唐筼永相伴随。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人所见到的一切都是颠倒的。在一个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沉默的大多数只能无奈地选择麻木,然而,陈寅恪则是一位兼具正气与骨气、特立独行的中国文人。
这是一条普通的小路。如果有人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告诉你,生命的最后20年,只能走在这样一条小路上,你会怎样想呢?你还愿意为了人生的信念继续前行吗?
日志
上一篇:陈寅恪
下一篇:字句铿锵一地
|返回日志列表
魂兮归来 纪念陈寅恪逝世40周年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何老师 2010年04月20日 12:24 阅读(25) 评论(0) 分类:素材 权限:好友可见
举报 字体:大▼ 小 中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