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中有关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教科书设置了3个实验和4个现象记录及分析表,配置了7幅图片,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表述,为师生探究二氧化碳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可以依据教学需要作适当变通。
◆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些性质。
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掌握用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初步形成根据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5.通过对生活中与二氧化碳有关的问题的解决,培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谜语竞猜: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家指出它的含量过高,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你们猜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二氧化碳【提问】关于二氧化碳,你想了哪些问题?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为什么把它称为“植物的粮食”“灭火先锋”“粉刷匠”……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提出问题】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里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开汽水、啤酒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冒出,以上两个生活现象说明了哪些问题?【过渡】下面我们通过2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实验6-3】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察现象并分析。
请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用二氧化碳吹肥皂泡,肥皂泡下称等)【实验6-4】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1)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二的教学内容。
作为新侥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化学性质之后,由浅入深的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的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影响。
二、学情分析学生也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等也比较熟悉,应该说学生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一教学目标足够达成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原料,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过程和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并设计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讲解讨论实验的引导探究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2、难点: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六、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首先利用同学们熟悉的西游记场景、餐桌场景、舞台场景导入新课,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这些场景的创设中主要用到了哪种物质?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能够很快的说出CO气体,由此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顺利引出本课时的学习对象。
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气体究竟2是怎样制取的呢?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二、推进新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师:1.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
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
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制作汽水等,一氧化碳作为燃料、冶炼金属等。让学生初步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引导学生回顾气体的基本性质,如气体的制备方法、物理性质等,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讲授新知
1.讲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如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有: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等;一氧化碳的制备方法有:焦炉气、水煤气等。引导学生了解制备过程及其原理。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例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结构有何不同?它们为何具有不同的性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来源和作用是什么?”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一些异常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些现象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课题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属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在学习了氧气、氢气等气体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气体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在性质、制备和应用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既是知识的拓展,也是思维的挑战。
区级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3.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温室效应、灭火、碳酸饮料等,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应用有更全面的了解。
4.分析二氧化碳性质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任务: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及其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难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及其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二)教学设想
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与二氧化碳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温室效应、碳酸饮料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了解程度,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3.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能存在的思维定势,教师应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需求,关注他们的兴趣点和疑惑点,激发学习热情;
5.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3.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检验过程;
4.利用图表、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案
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与石蕊溶液相互混合的各种情况的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三、教学过程【设问引入】在具体上本节内容前请大家思考以下2个问题【展示课件】1、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2、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云,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
它是一种什么物质?【学生思考猜想】1、第一个问题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而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所以是植物的粮食3、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是灭火的先锋。
【点评引入】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二氧化碳,那么二氧化碳除了有大家提到的这些性质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提问】那么在同学们的了解中,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并展示幻灯片】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4、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5、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6、不能支持呼吸【追问】那么这些性质是你们确实感受到的,还是老师告诉你的呢?你们有没有具体的事实或实验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事实和实验来让同学们更了解它的性质。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思考回答
△ 此环节设计意 在 1、 能让学生对 以前知识回顾梳 理。2、联系生活 实际能力的培养 3、表达能力的培 养。
4min
1、物理性质 2、化 学性质 (5 条) 谈收获、启示。
△ 培养归纳总结 能力, 并对知识整 理归纳。
练习 1min
课上完成 1 课下完成 2、3.
△ 作业类型多样 且注重环保意识 的培养。 ○教学中运用了 实验探究法以及 合作学习法, 让学 生分组讨论, 使学 生在交流中取长 补短, 培养了学生 的合作竞争意识。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 ; 充实 。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围绕
教
分 课 时
学 活 动
流
程
△设计意图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学 生 活 动
得出结论,书写化 学 方程 式。 CO2 + H2O == H2CO3 观察实验现象,得 出结论 书写化学方程式。 H2CO3== CO2 ↑ + H 2O 思考、讨论、回答 书写化学方程式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重 点 难 点 课 前 准 备
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实验的设计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多媒体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 ; 充实 。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围绕
教
分 课 时
学 活 动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2)通过CO2的用途和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探究突破难点)
三、教学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异同?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应用及区别。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7.课堂反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保证作业质量。
2.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困惑。
3.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2.撰写小论文: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与环保”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要求内容具体、观点明确,能够体现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家庭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家庭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要求安全、环保,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将实验过程和结果以文字、图片或视频形式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应用、区别等。
2.强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应用及环保意义。
4.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本课题是在学习碳单质、二氧化碳的制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这两种碳的氧化物。
本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是在系统学习氧气性质后展开的,对氧气性质的掌握起着巩固和提高作用,也为今后学习身边的物质如金属、酸、碱、盐等的性质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段,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一操作兴趣一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
三、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并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以引导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体现学科特点,发挥实验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和探索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六、学法指导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达到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设计思路本节课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因此,在设计时以探究实验为活动线,以获得二氧化碳性质为知识线,将二氧化碳性质等知识搭上了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八、教学用具仪器:大烧杯,折形薄铁片,集气瓶,玻璃片,软塑料瓶,酒精灯药品:蜡烛、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气体、稀醋酸、干紫色石蕊花朵九、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展示一瓶可口可乐,振荡,提出问题:观察到什么现象?是什么气体?怎样验证?关于二氧化碳,同学们还有哪些了解?下面我们进一步来学习二氧化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二氧化碳 教学设计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一、学习目标:1.记住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知道CO2的主要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课前预习】1.将集满CO2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可得出CO2的哪些性质?2.根据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你知道CO2还有哪些性质和用途?【情境导入】有一首诗“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躯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是什么气体呢?二、自主探究:【实验】教材P113实验6-3,检验CO2是否收集满时,木条应放在什么位置?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深洞,怎样判断其中CO2的含量是否对人造成威胁?你能设计一个简单实验么?【讨论】1.CO2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比空气,溶解性2.CO2只是简单的溶于水吗?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能通过实验来证明吗?【实验】教材P114观察实验6-6,填写下表:(石蕊是一种色素,与不同性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如变红、变蓝等)将经过第4次实验后的纸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思考】1.在小花上喷稀醋酸的目的是什么?2.干燥纸花接触水和干燥纸花接触水后又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现象为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阅读】教材P115找出CO2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自学】自学教材P115~P117,完成以下问题:1.农民它说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却称它为“粉刷匠”;化工专家称它“多才多艺”;饮料业师傅说它“够气够味”;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这些说法分别指CO2哪些用途?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呢?2.什么原因使空气中的CO2含量越来越高? CO2过多会造成什么后果?根据CO2的来源,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归纳小结】一、二氧化碳1.CO2的性质⑴⑵化性:①一般情况下,______燃烧,也______燃烧,不能供给____________。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设计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碳的化合物种类很多,而碳的氧化物(CO和CO2)不仅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初中化学的许多反应都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
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
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通过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会全面的熟悉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树立利用化学为人类进步服务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1.重点:CO2的化学性质2.难点:CO2的溶解性和CO2与水反应【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归纳法。
【学习方法】:自学法,观察法,归纳法,练习法【教学准备】: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装有阶梯蜡烛的烧杯、充满二氧化碳的透明软塑料瓶1个、三个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用滤纸制作的紫色石蕊小花4朵、稀醋酸、水、石灰水、石蕊试液、试管、酒精灯、试管夹、镊子、火柴等。
【教学过程设计】:导课: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
大家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吗?[回答]CO2是的,我说的是CO2。
二氧化碳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认识碳的两种重要的氧化物CO2和CO。
首先,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CO2)列举生活事实:冷饮店用雪状固体放入水中得到冰凉的汽水,雪状固体是什么?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引入学习内容,并提问:物质的性质包括那些方面?【演示实验1】制取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学生上讲台演示)【演示实验2】向燃有高低不同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气体。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作用。
-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中毒等环境和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在实验中观察微小的变化和现象。
-指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将低碳生活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的现象,如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中毒等。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危害。
-学生能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了解防范措施。
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制取、检验及简单实验操作。
-学生能独立完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掌握相关的实验技巧。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教学评价: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体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策略:采取课前学案导学,课初自主预习展示,课中合作探究、尝试使用、链接中考、达标检测、课堂小结的模式指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实验器材:烧杯、集气瓶、火柴、蜡烛、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石蕊纸花。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 碳的氧化物第一课时二氧化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关注温室效应,从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探究] 1. 展示一瓶CO2气体观察颜色、闻一闻气味;2. 用呼出的气体吹肥皂泡,观察肥皂泡上浮还是下沉,分析原因; 3. 向一个收集满CO2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色、态、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CO2[1.如图,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拓展思考] 如图,如果在烧杯上方罩一个烧杯,结果会怎样呢?先猜想;再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2.[生活感知] 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若人进入这些地方前,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必须先做什么实验?为什么?3.[演示实验] 如图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ⅠⅡⅢⅣ现象分析附:碳酸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分析现象分析[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用途:[讲解归纳] 三、CO21.灭火 2.“干冰”的用途——制冷剂3.作肥料 4.作工业原料(如:制碳酸饮料)[知识介绍] 温室效应[巩固练习]1.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易溶于水;④.都能跟碳反应;⑤.通常状况下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用于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 ②④⑤⑧B. ①②④⑤⑥⑧C. ①④⑤⑦⑧D. ①④⑤⑧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
把盐酸滴在草木灰上,产生大量气泡,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案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3.了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循环。
4.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三、教学用具紫色石蕊溶液、纸花、醋酸、水、二氧化碳、集气瓶等。
四、相关资源《倾倒二氧化碳》视频资源、《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视频资源、《二氧化碳的应用》视频资源、《二氧化碳作为化石燃料》视频资源、《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视频资源、《树木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视频资源、《汽水中有二氧化碳》图片资源、《干冰》图片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猜一猜】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说它是“灭火先锋”,气象专家说它能“呼风唤雨”,建筑师说它是“天然粉刷匠”。
这是什么物质?(二氧化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取,那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呢?【新知讲解】一、二氧化碳的性质【过渡】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教师播放视频《倾倒二氧化碳》。
(插入视频《倾倒二氧化碳》)【总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过渡】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呢,同学们请看视频。
【展示】教师播放视频《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插入视频《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总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提问】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这是利用哪一点性质呢?【展示】教师播放图片《汽水中有二氧化碳》。
(插入图片《汽水中有二氧化碳》)【总结】气体是CO2,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的CO2,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生产汽水、可乐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CO2的这一性质。
【过渡】根据上述两个实验,总结一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总结】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