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分册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第四册1-8整理
历史———第四分册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生产力的提高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15—16世纪,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获得长足进步。
(动力技术与生产技术的改进)(*15世纪以后普遍使用上射水轮;三圃制广为流行,并出现轮作等更先进的耕作技术。
)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生产和流通迅速发展。
(专业化)手工业和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前提:生产力的提高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特点:国内主要方式是强制农民土地,借助国家立法迫使失地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
资本原始积累(15世纪,暴力手段)资本主义生产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等关系的萌芽典型:英国“圈地运动”(贵族—农业资本家—新贵族)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百年战争的影响(1337—1453 法国取得最终胜利)百年战争深刻的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激发了各个阶层的民族意识。
政治因素:领土统一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经济因素: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
文化因素:以民族语言为代表,民族文化的发展。
法:绝对的王权15世纪末,英、法民族国家形成,出现君主专制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形成: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英:有限王权(议会的存在)议会在财政方面制约王权为了打击贵族的势力,加强王权,颁布了一系列的重商主义政策: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发展海外贸易和获取金银货币的主要途径,政府运用国家权利直接干涉经济活动等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5世纪东西方交流背景:1。
根本原因: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
2.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西欧各国不得不海上冒险,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3.必要性:(主观需要):1)市场上货币普遍短缺2)西欧各君主的支持 3)《马可波罗行纪》“寻金热”4.可能性(客观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表现: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新航路的开辟(时间:15、16世纪)葡萄牙:迪亚士: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航路达.伽马:印度洋(欧亚航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欧美航路)西班牙:麦哲伦:环球航线●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见书本)●航路的影响:一.积极: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2.世界由封闭到联合为一个整体3.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4.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与资本主义的发展5.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二.消极: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的殖民经济的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了空前的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落后。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15——16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答: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获得长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具有重大改进;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生产和流通迅速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2.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马克思语),怎么理解这是一段“血和火”的历史?并请列举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答:西欧主要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始于15世纪末,一般都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的,充满了残酷的剥削,所以马克思称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转入人类编年史的”。
西欧主要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在国内是: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借助国家立法迫使失地农民变为雇用劳动者;在国外是: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方式。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1.简述近代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答:(1)百年战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2)领土统一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领土的同一是政治因素;(3)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地区间的交流,这是经济因素;(4)民族语言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发展是文化因素。
2.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型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赤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2)材料所述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他航海探险的动机还有哪些?答:(1)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所以必须把目光投到大西洋,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而且哥伦布坚信地球是圆的。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一、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依赖外国,国家安危受到威胁。
2.洋务运动的目标: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和工业化来振兴国家。
3.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邹容、左宗棠、曾国藩等。
4.洋务运动的成果:建立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和现代军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二、戊戌变法1.戊戌变法的背景:甲午战争后,清朝王朝陷入深重危机,濒临灭亡。
2.戊戌变法的目标:推行君主立宪制,实行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挽救国家危局。
3.戊戌变法的内容:实行君主立宪、设立议院、设立五部、科举、兴办学堂等。
4.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清廷内部保守势力强大,外国列强的干涉,以及内部阻力和反对意见。
三、义和团运动1.义和团运动的背景:中国社会积贫积弱,外国列强侵略加剧,造成了强烈的民族压迫感。
2.义和团运动的目标:抵抗外国侵略势力,捍卫国家独立。
3.义和团运动的特点:以拜神仪式为基础,采取凶猛激进的手段,对外国侵略者和汉奸进行袭击。
4.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加速了晚清政权的瓦解,激发了民众抗争的意识,为中国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
四、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国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形势逐渐成熟。
2.辛亥革命的发起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
3.辛亥革命的目标:推翻满清王朝,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4.辛亥革命的过程:先期准备、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和建立共和国等阶段。
5.辛亥革命的结果: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历史。
五、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社会思潮起了剧变。
2.新文化运动的目标:主张实行科学、民主、民主、实用的思想和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封建文化、提倡民主科学、倡导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等。
最新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资料
第四分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9课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1.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和条件(C)(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降低原料进口税;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鼓励创新等,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2)劳动力:“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名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3)市场、资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为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圈地运动、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4)技术: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2.机器的发明与改进(C)(1)棉纺织机器: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它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启动。
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1771年,在水力纺纱机发明的基础上,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2)动力设备:瓦特于1782年研制了“万能蒸汽机”。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3)新能源和新材料:煤炭和钢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为机器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4)交通运输:汽船、火车相继出现,并且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3.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C)(1)“世界工厂”: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60年,占世界总人口2%的英国,生产了占世界总量50%的工业品,成为“世界工厂”,为英国在19世纪称霸世界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2)社会形态: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3)产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扩大;(4)阶级结构: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复习资料
君主专制(15世纪下半叶)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群众推行影响:有利于统一,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商品经济的发展→寻金热→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寻找新商路→西欧各君主利益→骑士,贵族探险→航海技术的发展条件:科技发展过程:1487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2哥伦布到达美洲1497~1498达伽马欧洲直达印度1519~1522麦哲伦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影响;对世界:形成世界市场,促进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对欧洲:资金积累的主要途径对美洲(非、亚):空前的浩劫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第四课文艺复兴(14~16世纪)意大利:原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拜占庭帝国学者带来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文化底蕴,古代文化的摇篮古典文化时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古典文化复兴时期第六课启蒙运动(17~18世纪)背景: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科学进步延续文艺复兴的思想发展地:英国→高潮:法国核心:理想主义性质: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影响: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根据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各国的革命:第五课英国革命(一)资本主义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主要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出现圈地运动3.资产阶级扩大,出现新贵族(二)斯图亚特王朝的阻碍1640年议会召开1642~1648:两次内战:1644:马斯特荒原战争1645:纳西比战争(转折点)1649: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1660~1688: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1689:《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限制了君主的立法权、司法权、军事权、征税权确定了议会的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1701:《王位继承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基础第七课美国独立战争原因:1.1607~1732年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2.18世纪中各殖民地不同程度上发展,形成市场经济3.各殖民地设总督和议会,民主意识较强4.英法“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加强了对殖民地的统治,激化了殖民地与宗王国的矛盾5.1773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进程:1.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独立战争开始)大陆军会议,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2.1776年《独立宣言》起草(托马斯。
历史第四分册复习资料
历史第四分册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称为资本原始积累,在英国国内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是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借助国家立法迫使失地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
而在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常用的手段。
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做为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15世纪末期,英国和法国发展成为民族国家(英国较先)(民族国家是指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国家形态,民族国家有确定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改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包括失势的封建贵族、新兴的资产阶级和部分农民以及城市贫民。
从而形成了君主专制。
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6C——12C 封建等级制王权小13C、14C 等级君主制15C、16C 君主专制制王权大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世界分散整体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主要是黄金白银,而与东方贸易中的逆差使黄金白银外流,造成货币短缺,而《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他们期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使得陆路受阻西欧人只好通过海上冒险去往遥远的东方,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也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条件。
新航路的终点皆为东方。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空前的浩劫。
第四课文艺复兴14——16世纪,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席卷欧洲各国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意大利是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
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学者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全复习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全复习第四分册世界近代史部分整个第四分册都是围绕资本主义这个主题而展开,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从萌芽到确立到扩张的过程(也可以说反映了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演进过程)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5-16世纪由此而引发的相关事件:英法成为民族国家、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新航路开辟和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1、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15世纪末,英法形成民族国家2、君主专制:(重点)变化:由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1)原因:根本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现实原因: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百年战争及玫瑰战争后,英法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望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2)时间:15世纪末(3)代表人物: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法国:法兰西斯一世(4)英法差异:英国王权因为有议会制约,故法国君主权力更大(5)评价: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并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后来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3、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概况和影响(1)背景:a. 根本原因: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b.动力:西欧贸易逆差,黄金大量外流;《马可·波罗游记》刺激并引发的寻金热、黄金梦;c.客观原因:奥斯曼帝国破坏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西欧各国不得不开辟新的航路;d.条件:西欧各国君主的大力支持;科技的进步创造了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多桅帆船、地圆说、航海仪、指南针等。
(2)概况:(3)影响:(重点)积极方面(进步说):(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2)世界由孤立封闭到逐渐联合成为一个整体;(3)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4)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5)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落后的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整理知识要点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导读】●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P31、英国圈地运动与资本原始积累(B):资本原始积累是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资本集中于少数人的历史过程;英国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途径,它始于15世纪下半叶,主要以暴力手段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借助国家立法使失地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
它将英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性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手工工场:(C):手工工场产生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它是工商业者内部贫富两极分化的结果:商人和少数富裕工匠开始以工场主(雇佣者)身份拥有工场全部生产资料,破产者和普通工匠沦为被雇佣者,靠出卖技术和力气谋生)它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特点),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
英国的手工工场最具典型。
发展较迅速。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P6——8一、关于民族国家1、基本要素(A):⑴.政治:有确定的领土疆域;民族国家的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⑵.经济:有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⑶.文化:有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文化认同。
2、15世纪末,英、法成为民族国家。
二、君主专制(B)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高中历史第四册复习提纲
拿破仑帝国
•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掌握政权,开始了法 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 • 对内:强化国家机构,鼓励使用机器生产,保护关税, 改革财政,制定《拿破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 的成果。 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有反对外国武装干 涉、保卫大革命成果的革命性,又有强烈的称霸欧洲 侵略扩张性质。
第14课 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课
经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美国先后从法国、墨西哥、 经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美国先后从法国、墨西哥、 俄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 东临大西洋、 俄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 的大国。 洋的大国。 领土的扩张引起西部领土的开发,从而引出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 领土的扩张引起西部领土的开发,从而引出西进运动。 美国领土扩张史, 美国领土扩张史,也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和抢占他们土地的 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历史,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历史,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 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 生产力: 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 经济机构: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经济机构: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 阶级形成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化进程加快 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
经过
意义
从邦联制到联邦制
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 年宪法(三权分立、 年宪法 内容: 内容: 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 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 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 由选举产生的总统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总统为 由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 司令; 司令; 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 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为最高司法机关, 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影响: 影响: 建立了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为美 ①建立了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 为美 国200多年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多年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为很多国家所仿效, ②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为很多国家所仿效,促进了 世界民主化起程。 世界民主化起程。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点全整理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君主专制1.条件:民族国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2.地点:法国(法兰西斯一世王权强盛)、英国(伊丽莎白一世)3.背景:社会各阶层支持加强王权●封建贵族要维持自身地位●资产阶级渴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农民和城市贫民渴望改善生存环境4.时间:15世纪下半叶5.手段:打击大贵族,颁布重商主义政策(客观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新航路开辟1.时间:15、16世纪之交2.原因:●经济(根本):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资本原始积累——对黄金需求(货币短缺、中西贸易逆差)●社会:《马可波罗行纪》●商业(直接):传统贸易秩序、环境被破坏(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政治:君主支持●宗教:天主教的传播●科技: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3.航线:●葡萄牙:迪亚士绕过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欧亚航线●西班牙:哥伦布四到美洲,开辟欧美航线麦哲伦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4.影响:全球贸易范围扩大,商品数量品种增加;形成世界市场,各国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二、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1.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最早)、英国、荷兰、法国2.影响: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给亚非美人民带来空前浩劫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意大利文艺复兴1.时间:14~16世纪2.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3.地点:意大利(发源地和兴盛地)4.内容:“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5.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二、宗教改革1.时间:16世纪2.代表:德国马丁·路德3.影响: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打击了教会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第5课英国革命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时间:15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2.原因:国王迫害清教徒,实行专卖制,搜刮民脂。
高中历史考点(第四分册)范文
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君主专制[B](1)时间:15世纪下半叶开始。
(2)趋势: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4)作用:打击了贵族,全力强化王权;颁布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及状况)[B](1)时间:15、16世纪之交。
(2)原因:a经济:西方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资本原始积累对黄金的需求增加;而西方在与东方的贸易中出现贸易逆差,货币短缺(根本原因);b社会:《马可波罗行纪》的传播,刺激了西方人的黄金梦;c商路: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使传统东西方商路受阻;d政治:君主支持;e宗教:传播天主教的热情;f科技: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
航线:[A]迪亚士绕过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欧亚航线;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开辟欧美航线;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影响:[B]全球贸易范围扩大,商品数量和品种增加;形成世界市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意大利文艺复兴[A](1)时间:14〜16世纪;(2)发源地:意大利(3)内容: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4)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
宗教改革【A】马丁·路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及开始的标志【A】(1)时间:15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2)原因:国王迫害清教徒,实行专卖制,搜刮民脂,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标志: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君主立宪制确立【B】(1)光荣革命:1688年,拥立荷兰威廉一世,废黜詹姆士二世。
革命成功后颁布了两部法案: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
高中历史 第四分册14~19,第五分册1~9 提纲
1.美国经过19世纪上半叶的拓展成为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两洋国家”。
2.南北战争发生的原因主要是: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度的矛盾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
1861年,南部洲首先挑起内战。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解放宣言》扭转战局,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1865年,南部联军投降,南北战争结束。
3.南北战争的结果,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
战争期间,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以后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19世纪随着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统一问题被提上日程,俾斯麦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即在普鲁士王室的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
1871年,经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3次王朝战争,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5.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采取措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到了19世纪90年代,德国实现了经济起飞,到20世纪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6.17世纪的沙俄同英、法等国相比,处于落后状态,1689年,沙皇彼得一世为使俄国强大起来,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
改革促进了俄国的发展,加强了沙俄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但同时也强化了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
7.到19世纪,没落腐朽的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暴露了它的弊端,成为1861改革的导火线。
8.1861年改革,是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改革自上而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9.17世纪,日本的德川幕府颁布了“锁国令”。
19世纪中叶,美国首先叩开了日本的国门,逼迫日本与之签订《日美亲善条约》,这是日本近代对外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结束了闭关锁国政策。
之后又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其他列强纷纷仿效,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10.1868年,日本改元明治,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
历史第四分册复习
客观条件:西欧君主的支持; 客观条件:西欧君主的支持;科学技术的 进步
哥伦布就是个狂热的督基教徒, 哥伦布就是个狂热的督基教徒,他自认为 是上帝给了他独一无二的天恩, “是上帝给了他独一无二的天恩,让他去完成托 付给它的使命”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 付给它的使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 的”。这种宗教热情对哥伦布的远航事业有着重 大的影响,他在探寻新航路的始终, 大的影响,他在探寻新航路的始终,都渗透着浓 厚的宗教情绪。 厚的宗教情绪。 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 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等都受到文 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影响。他们或去建功立业, 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影响。他们或去建功立业,或 去淘金发财,或去征服掠夺,或去求知求真, 去淘金发财,或去征服掠夺,或去求知求真,或去 传播“福音” 或去开疆拓土,或为留声传名—— 传播“福音”,或去开疆拓土,或为留声传名 都是为了一个“ 而不是为了一个神 都是为了一个“人”,而不是为了一个神;都是为 了现实的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 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 了现实的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
• 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 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 自然法 入手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 然权利学说。 然权利学说。 • 在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上,伏尔泰主张建 在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上,伏尔泰主张建 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 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通过国王改 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 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 一个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府; 三权分立的政府 一个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府; 卢梭主张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全体 卢梭主张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 主张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 公民参与立法。 公民参与立法。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考试复习资料(第四分册)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巨变的表现: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政治: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
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本原因)15—16世纪,伴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长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尤为引人瞩目。
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动了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各地涌现了许多新兴的手工业中心;西欧出现了一批专门生产工业原料和商品粮食的农业区;手工业和农业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二、资本原始积累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离,马克思将这一历史进程称为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资本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
西欧主要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一般都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特点)在国内,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是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借助国家立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
在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常用的手段。
英国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途径之一,它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业资本主义和毛纺织业)。
三、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它最早产生于地中海沿岸。
它的特点是手工劳动、分工协作。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百年战争的影响1337年——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影响(1)、百年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百年战争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复习资料
第9课英国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的孕育: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B】①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降低原料进口税,通过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激励创新等,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②海外市场的扩大;③大量自由的劳动力的出现。
2、机器的发明与改进【A】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它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启动。
①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②1771年,在水力纺纱机发明的基础上,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到1800年,英国已经拥有600家机器纺纱厂。
)③詹姆斯·瓦特于1782年研制了“万能蒸汽机”。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它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④煤炭和钢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它解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的问题。
⑤进入19世纪后,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开始了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3、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B】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
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工业革命造成了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日渐缩小,生活内容日益丰富,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
同时城市的发展又带来了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第10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1、现代工厂制度【B】现在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英国的工厂最早出现在纺织行业,到19世纪中叶,工厂已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影响: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生产流程,制定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及其他经营管理的规章,使机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效能,使工人发挥最大限度的劳动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历史第四分册总复习资料
历史第四分册总复习资料历史第四分册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1、百年战争后,英国和法国成为民族国家。
2、民族国家的特点:①确定的领土疆域;②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③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链接】古代中国不是民族国家。
3、君主专制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势,他们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形成时间: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作用: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继续打击大贵族的势力,全力强化王权,并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总结】英法两国由等级君主制转向君主专制的关键因素有: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民族国家的形成。
【推广】三类君主制的区别①等级君主制概念: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②君主专制概念: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它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③君主立宪制概念: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
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新航路的开辟背景:①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⑴黄金是当时的主要货币,尤其在国际贸易中,西欧黄金产量本来就很有限,又在与东方贸易中出现逆差,致使黄金和白银外流,市场上货币普遍短缺。
⑵东西方贸易使西欧人对东方物产有所了解,盛赞东方富庶和繁华的《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广为流传,极大地刺激了一些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他们期望能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黄金梦。
【实用】高中历史第四分册考试默写全集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考试默写(2-4课)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四册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君主专制1、背景:的形成、的发展和的支持。
2、形成: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从制演变成为制。
3、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
措施:政治上,继续打击的势力,全力强化;经济上,推行政策。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15 世纪东西方文明的交流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①15世纪,西欧关系进一步发展,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在与贸易中出现逆差,市场上货币紧缺。
②《》刺激了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
③崛起,破坏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
④西欧各国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大力向海外扩张。
⑤和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说的流行,也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航路和国家:(1)、世纪之交,西欧开辟了欧洲通往和的新航路。
(2)经过:和是西欧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
2、新航路开辟的简况: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练习日益密切。
三、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和最早开始西欧殖民活动。
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的发展,同时也给、、洲人民带来了空前浩劫。
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①性质和背景:至世纪席卷西欧各国的反、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②条件:是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
北部是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较早的地区之一;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成为中坚力量;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世纪时文化也相对比较繁荣。
15世纪前后,许多拜占庭学者移居到这里,他们带来大量珍贵的古代希腊、罗马典籍和艺术品。
③内容:在“”的旗帜下,以为武器,抨击罗马及其。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念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第 5 课英国革命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英国财产阶级革命的原由(B)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鼓动“君权神授”。
专制统治直接伤害了财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英国财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记(A)1640 年召开的“长久议会”,成为英国财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记。
二、君主立宪制度确实立1、荣耀革命( A)1688 年,财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即“荣耀革命”。
2、《权益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确实立(B)1689 年,议会经过限制王权的《权益法案》,1701 年又经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定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君主立宪制度保证了英国的长久稳固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建了条件。
第6 课启发运动( 17~18 世纪).......一、启发思想家:启发运动的代表人物(A)1、17 世纪的英国:霍布斯、洛克等。
18 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a)孟德斯鸠:(分权学说)主张成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互相管制的政府,以防权益腐化和专制暴政。
(b)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同意开通君主。
(c)卢梭:提出天分人权、主权在民。
二、批评君主专制:伏尔泰主张成立英国式的“开通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成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互相管制的政府;卢梭则尊崇推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加立法。
..三、宣扬自由和同等( B)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情况,启发思想家从“ 天分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同等的,但要“受法律支配”。
四、影响: 17—18 世纪的欧洲启发思想家流传进步思想从根本上摇动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马上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财产阶级革命供给了理论依照,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供给了系统的统治构思。
第 7 课美国独立战争一、独立战争的进度1、独立战争开始标记: 1775 年列克星敦枪声,标记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考试复习资料(第四分册)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巨变的表现: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政治: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
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本原因)15—16世纪,伴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长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尤为引人瞩目。
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动了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各地涌现了许多新兴的手工业中心;西欧出现了一批专门生产工业原料和商品粮食的农业区;手工业和农业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二、资本原始积累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离,马克思将这一历史进程称为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资本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
西欧主要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一般都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特点)在国内,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是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借助国家立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
在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常用的手段。
英国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途径之一,它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业资本主义和毛纺织业)。
三、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它最早产生于地中海沿岸。
它的特点是手工劳动、分工协作。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百年战争的影响1337年——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影响(1)、百年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百年战争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
(2)、极大地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对英国而言:1、英国尽管远离战场,但当艰难地趟出百年大战的邪恶泥潭时,英国人痛苦地发现他们在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代价之后,不但一无所获,还把家底也输光了。
这迫使英国放弃谋求大陆霸权的企图,而把全部精力向自己岛屿周围的海洋发展,走上了海洋扩张的道路。
2、英国人开始专注自身事务,民族意识日趋明晰。
对法国而言:共同抗击英国入侵者斗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领土统一也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切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二、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国家指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国家形态。
必须具备确定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市场和全民族通用的语言等要素。
1、15世纪末英国发展为民族国家15世纪下半叶,英国玫瑰战争后,英国贵族实力丧失殆尽,在没有力量与王权对抗,国家由此完成统一。
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成为全国通用的民族语言。
15世纪末英国发展为民族国家。
2、15世纪末法国成为民族国家百年战争后,法国完成政治统一。
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巴黎方言为基础的法语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15世纪末法国成为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的形成促使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从等级君主制向君主专制的转变三、君主专制15世纪下半叶英法两国政治制度从等级君主制向君主专制的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英法君主专制初期,两国打击大贵族势力,全力加强皇权,并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比如鼓励商品输出、颁布航海法令、给予贸易公司垄断权等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第3课开辟新航路与早期殖民活动新航路是指从西欧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洋各国的一条航路和从西欧出发向西经大西洋、太平洋到达东方各国的另一条航路。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更多的黄金(第一动因)(2)、《马可波罗行纪》叙述东方各国富有黄金珠宝(诱因)极大地刺激了一些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促使很多欧洲人想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黄金梦。
(元朝)(3)、奥斯曼帝国使得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直接原因)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2、新航路的开辟客观条件(1)、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日益流行,许多人坚信从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海图绘图技术发达。
(2)、航海和造船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新航路开辟的进程及其影响1、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史学界有一种讲法:认为“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就是3G(黄金GOLD、上帝GOD、荣誉GLORY)西欧各国通过这一系列探险活动,最终开辟了两条新的航路:一条从西欧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洋各国;另一条从西欧出发向西经大西洋、太平洋到达东方各国。
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1)、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以后,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密切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日益密切,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所以有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讲过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从新航路开辟开始的。
(4)商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为荷兰、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新航路开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加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给亚洲、非洲、美洲带来深重灾难。
思考:归纳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不同之处。
(试从目的、规模、时间、影响四个方面分析)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显示国力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是为了追求财富。
规模不同:郑和下西洋总共七次,每次都有几百条大船,两三万人,规模很大;而新航路开辟时,各个航海家航海次数少,每次都是几到十几条小船,规模较小。
时间早:郑和从1405年就开始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没有多大影响;开辟新航路则为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
新航路开辟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
三、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1、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2、西欧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1)、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种族屠杀、黑奴贸易、土地被侵占、财富被掠夺),是造成今天亚、非、拉美人民贫困与落后的根本原因(2)、源源流入的财富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公元14——16世纪西欧各国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史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表面上是思想文化界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上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的产生的根本原因,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文艺复兴最先开始于意大利,后来很快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高潮。
1、意大利是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14、15世纪,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4、15世纪的意大利处在西方贸易的中心地位,经济上呈现出繁荣景象,这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环境。
(2)人才优势: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他们是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3)文化环境:更多的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2、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
主张发挥人们的创造力。
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及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总之,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3、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但丁(代表作:《神曲》)、达。
芬奇(《插图: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大卫》、《最后的审判》、马基雅弗利(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等4、文艺复兴的影响思想:文艺复兴冲破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自然科学:文艺复兴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文学艺术:文艺复兴诞生了众多的精湛艺术品和文学杰作。
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16世纪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一场由新兴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的社会政治思想运动。
1、背景(1)、16世纪西欧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2)、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它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地主,也是西欧精神支柱。
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竭力维护封建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当时天主教会已经非常腐败,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16世纪的德意志在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成为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视为“教皇的奶牛”。
(3)、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将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掀起了宗教改革。
(4)、罗马教会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成为宗教改革的导火线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
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
2、马丁。
路德(先驱)马丁·路德认为世俗权力可以高于教权,世俗权力可以管教皇。
其矛头直接指向罗马天主教会与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