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整理

合集下载

上海历史高中第三四分册知识点总结

上海历史高中第三四分册知识点总结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分册第17课宋朝的建立和制度创设1、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都城开封。

北宋与北方的辽、西北的西夏以及东北的金等民族政权长期并立。

2、北宋的制度创设:文官体制背景: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特点:重文轻武。

措施:军事改革:(1)中央: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挑选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2)地方: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政治改革: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完善科举制,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官职,地方、中央要员都由文官担任,形成士大夫主体的文官政府;实行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影响:消除分裂割据和军人乱政的隐患,但也带来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消极影响。

3、北宋科举制的完善(内容、影响)改革措施:考试制度的变革-增设殿试,从此,解式、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成为定制;考试规则的变革-创设“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考试内容变化—废除“帖经”(单纯记忆背诵),增加策论,更注重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影响: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起到积极影响。

第18课北宋中期的改革1、王安石变法(1)背景:①积贫积弱的局面增设官僚机构⇨冗官扩充军队⇨冗兵⇨积贫局面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冗费分散军权⇨军队战斗力弱⇨积弱局面②辽宋西夏连年征战,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社会矛盾尖激化(2)内容:①目的:为解决财政危机,巩固封建统治②核心内容:富国强兵③具体措施:富国:理财措施强兵:军事措施辅助:科举新法(3)结果:①失败原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主要);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宋的社会危机(4)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1、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辽――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西夏――1038年党项族元昊宋辽澶渊之盟:1005年,结束宋辽之间的战争状态,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

上海历史第四册考点整理

上海历史第四册考点整理

7.4 联邦制度的确立:B (内容)联邦制度按照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构建。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 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享有行政权力;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 (意义)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和联 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的问题,美国政局长期稳定,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俄国的两次改革 B
16.1 废除农奴制: 1)背景: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暴露了农奴制度的弊 端。 2)内容: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度 的法令。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农 民交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 3) 意义: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由 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 建残余。
3.3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正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 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反面)随着新航路开辟,开始了西欧殖民活动。 它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同时给亚非美洲人 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4.1 文艺复兴 A 发源地:意大利 时间:14-16世纪 内容:人文主义 代表人物: 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
5.2 光荣革命:B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 政威廉任英国国王。通过一场“不流血的革命”,由议会创 造了新国王,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改变英国 政体,建立君主立宪制。
5. 3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意义:B (1)确立: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 利法案》,后又通过《王位继承法》。 (2)意义:英国由此确立了“议会至上”原 则和君主立宪制,英国进入一个长期稳定的 发展时期,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 件。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四分册完整版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四分册完整版

写在最前:本资料原始版本来自于互联网,经大幅度增加修改内容和深度优化排版后发布于互联网,版权归修改作者所有,不推荐再次修改电子版本(将严重影响排版)。

由于本资料最初编写目的仅为让修改作者更好地复习历史学科,结合上课笔记编成,故本资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同学的复习计划,敬请原谅。

2015年1月起本资料的所有权利转交给第二修改作者黄珍妮。

第四分册西欧中世纪(5C-15C)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原因:生产力的提高。

前提: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条件:资本原始积累: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英国圈地运动典型途径之一。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表现:手工工场。

生产力变化:①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尤为引人瞩目;②社会分工;③工商业者内部的分化更为激烈;④新兴的手工业中心。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百年战争及影响: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影响: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

英国无力图谋向欧洲大陆扩张,专注自身事务,民族意识明晰【疆域】;法国在共同抗击入侵者的斗争中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这一切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意识】。

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和基本要素:时间:15世纪末英法形成民族国家。

基本要素(4点):①百年战争激发了各阶层民族意识;②领土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政治前提【确定的疆域、统一的政治】;③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是民族国家形成的经济动力【统一的市场经济生活】;④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形成增加了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统一的语言、文化认同】。

【B】15世纪下半叶英法政治制度的变化及原因:变化:由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②百年战争及玫瑰战争后,英法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望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⑤在这样的背景下,15C下半叶君主专制出现了。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

高二历史学业考试复习提纲(2011年考纲版)第四分册15世纪-20世纪初的西欧(第四册课题串联)第一单元(15、16世纪)推动 2.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扩张活动促进 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在思想、政治领域解除桎梏第二单元17-18世纪(启蒙思想影响下的)英美法三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5.6.7.8课)为工业革命提供良好政治前提第三单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工业社会的来临英国工业革命(9.10.11课+第四单元马克思主义)工业革命扩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扫除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障碍第五单元14-17课19世纪60年代后四革命或改革(美、德、俄、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政治前提、提供经济条件(劳动力、市场等)第五单元18课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在美、德进行)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第五单元19课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六国主导:英法美德俄日)核心观点:15世纪后,工业文明在“血与火”中将世界连成一体。

以新航路开辟为标志,工业文明在西欧初露曙光。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工业社会的来临奠定了思想基础;资本原始积累、工场手工业的兴盛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时代,现代世界体系在动荡中形成和演变。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从边缘走向世界中心,一度独霸世界,西欧、北美工业国的出现,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后,美、德、俄、日等新兴强国相继崛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B1、背景:(1)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封建贵族总体上已经丧失昔日的权势,他们依靠王权维持自己的地位。

高中历史整理(上海高考)[第四分册]

高中历史整理(上海高考)[第四分册]

第四分册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删)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百年战争的影响 (删)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删)君主专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势,他们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一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继续打击大贵族的实力,全力强化王权,并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

黄金是当时的主要货币,尤其在国际贸易中。

西欧黄金产量本来就很有限,又在与东方贸易中出现逆差,致使黄金和白银外流,市场上货币普遍短缺。

东西方贸易使西欧人对东方物产有所了解,盛赞东方富庶和繁华的《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广为流传,极大地刺激了一些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他们期望能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黄金梦。

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

西欧各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大西洋,试图通过海上探险,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大力向海外扩张,不少封建贵族和骑士成为第一批探险者。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也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乙烯利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

葡萄牙人在王室的支持下,率先沿非洲西海岸南下。

迪亚士驾船绕过非洲最南端,克服了前往东方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此后,达伽马率领船队驶抵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

西班牙政府支持的航海家则从另一个方向开展大西洋探险活动。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第四分册知识点第四册全部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第四分册知识点第四册全部

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四分册知识点默写答案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君主专制1前提条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2社会基础:1)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2)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3)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形成: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评价: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君主专制初期,两国打击大贵族势力,全力加强皇权,并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比如鼓励商品输出、颁布航海法令、给予贸易公司垄断权等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积极方面:(1)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先后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第5课英国革命一、革命爆发;1、背景根本原因:17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而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施封建专制统治,具体表现为政治上:鼓吹“君权神授”,迫害“清教徒”新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的期望与专制王权相违背;经济上:实行专卖,巧立名目搜刮民众影响: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三、革命成果——君主立宪制确立1、确立标志:1)《权利法案》的颁布—宪法性质的文件。

上海高中历史练习册第四分册答案-1

上海高中历史练习册第四分册答案-1

上海高中历史练习册第四分册答案-1上海版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答案第一单元卷第1课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基础练习1.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2.手工劳动分工协作3.B 4.A 5.C 6.D二、拓展练习7.(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羊毛需求量增加,羊毛价格上涨。

(2)暴力剥夺农民土地;强权侵占共用地。

(3)表面信息:租地农场主上缴给庄园主的地租远远高于庄园农民所缴的地租(学生也可以概括教材中的具体内容)。

深层信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优越性。

(4)圈地运动是商品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形式,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到农村,并促进了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和生产力的发展;它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圈地运动中的暴力行为导致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生活窘第3课章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基础练习1.C 2.A 3.C 4.B 5.D 6.D 7.A 8.D二、拓展练习10.B11.A12.(1)国力相对弱小,无力向欧洲大陆发展;有利的地理条件;王权的支持;有着狂热的宗教热情。

(2)B(3)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商品流通数量和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新航路开辟的同时,欧洲殖民者即开始了殖民掠夺活动。

13.(1)殖民掠夺,殖民奴役,种族屠杀,殖民征服,贩卖黑奴。

(2)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可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具体展开论述)第4课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基础练习1.C 2.B 3.A 4.D 5.B 6.A 7.D 8.B 二、拓展练习9.(1)不能把文艺复兴简单地看做古典学术的复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文艺复兴中,资产阶级借用古典文化同封建势力做斗争,表面看来是古典学术的复兴,但它实际上是反映欧洲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最新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资料

最新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资料

第四分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9课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1.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和条件(C)(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降低原料进口税;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鼓励创新等,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2)劳动力:“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名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3)市场、资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为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圈地运动、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4)技术: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2.机器的发明与改进(C)(1)棉纺织机器: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它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启动。

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1771年,在水力纺纱机发明的基础上,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2)动力设备:瓦特于1782年研制了“万能蒸汽机”。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3)新能源和新材料:煤炭和钢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为机器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4)交通运输:汽船、火车相继出现,并且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3.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C)(1)“世界工厂”: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60年,占世界总人口2%的英国,生产了占世界总量50%的工业品,成为“世界工厂”,为英国在19世纪称霸世界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2)社会形态: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3)产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扩大;(4)阶级结构: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

沪教版历史第四分册时间整理

沪教版历史第四分册时间整理

()为补充,【】不参与时间顺序,仅限补充14-16世纪西欧文艺复兴人文主义1337-1453 英法百年战争,法国获胜15世纪下半叶英国完成政治统一15世纪末英法发展为民族国家英法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资本原始积累(e.g.英国圈地运动)15、16世纪之交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殖民扩张)1488 葡萄牙人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2 哥伦布抵达美洲,开辟欧美航路(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1497-1498 葡萄牙人达·伽马抵达印度,开辟欧亚新航路1517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519-1522 葡萄牙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旅行1547 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俄国沙皇专制制度建立15-16世纪西欧社会演变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政治:君主专制,民族国家形成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外:新航路开辟,早期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17-18世纪欧洲发生思想启蒙运动理性主义1603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建立;日本德川幕府建立1639 日本闭关锁国1640“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60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 光荣革命1689 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俄国彼得一世亲政,开始改革1701 通过《王位继承法》,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工厂制)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为主)1764 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3 美国独立战争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1775-1783 美国独立战争(1775列克星敦的枪声)1776.7.4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美利坚合众国)独立1782 詹姆斯·瓦特万能蒸汽机,开辟蒸汽时代1783 美、英代表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5-9 制定《合众国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体制1789-1815 法国大革命(导火线:1789.5 三级会议开始标志:1789.7.14攻占巴士底狱)1799 拿破仑发动政变(雾月政变)开始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1804 拿破仑称帝,建立中央集权制,拿破仑帝国;法国民法典颁布1815 拿破仑帝国崩溃,结束了拿破仑对法国的统治1848.2 《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853-1856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农奴制弊端暴露无遗19世纪上半叶美国成为两洋国家1858 美国等国强迫日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日本推到了半殖民地的边缘,使其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1861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导火线: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俄国农奴制改革【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开始工业革命】1862 林肯总统颁布《宅地法》和《解放宣言》1868.1 日本武力倒幕派发动宫廷政变,废除幕府制度,建立新政府1868.10.23 日本改元明治,明治维新1871 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王朝战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输出为主)1899 美国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点全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点全整理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君主专制1.条件:民族国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2.地点:法国(法兰西斯一世王权强盛)、英国(伊丽莎白一世)3.背景:社会各阶层支持加强王权●封建贵族要维持自身地位●资产阶级渴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农民和城市贫民渴望改善生存环境4.时间:15世纪下半叶5.手段:打击大贵族,颁布重商主义政策(客观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新航路开辟1.时间:15、16世纪之交2.原因:●经济(根本):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资本原始积累——对黄金需求(货币短缺、中西贸易逆差)●社会:《马可波罗行纪》●商业(直接):传统贸易秩序、环境被破坏(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政治:君主支持●宗教:天主教的传播●科技: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3.航线:●葡萄牙:迪亚士绕过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欧亚航线●西班牙:哥伦布四到美洲,开辟欧美航线麦哲伦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4.影响:全球贸易范围扩大,商品数量品种增加;形成世界市场,各国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二、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1.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最早)、英国、荷兰、法国2.影响: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给亚非美人民带来空前浩劫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意大利文艺复兴1.时间:14~16世纪2.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3.地点:意大利(发源地和兴盛地)4.内容:“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5.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二、宗教改革1.时间:16世纪2.代表:德国马丁·路德3.影响: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打击了教会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第5课英国革命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时间:15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2.原因:国王迫害清教徒,实行专卖制,搜刮民脂。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念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第 5 课英国革命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英国财产阶级革命的原由(B)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鼓动“君权神授”。

专制统治直接伤害了财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英国财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记(A)1640 年召开的“长久议会”,成为英国财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记。

二、君主立宪制度确实立1、荣耀革命( A)1688 年,财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即“荣耀革命”。

2、《权益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确实立(B)1689 年,议会经过限制王权的《权益法案》,1701 年又经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定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君主立宪制度保证了英国的长久稳固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建了条件。

第6 课启发运动( 17~18 世纪).......一、启发思想家:启发运动的代表人物(A)1、17 世纪的英国:霍布斯、洛克等。

18 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a)孟德斯鸠:(分权学说)主张成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互相管制的政府,以防权益腐化和专制暴政。

(b)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同意开通君主。

(c)卢梭:提出天分人权、主权在民。

二、批评君主专制:伏尔泰主张成立英国式的“开通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成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互相管制的政府;卢梭则尊崇推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加立法。

..三、宣扬自由和同等( B)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情况,启发思想家从“ 天分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同等的,但要“受法律支配”。

四、影响: 17—18 世纪的欧洲启发思想家流传进步思想从根本上摇动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马上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财产阶级革命供给了理论依照,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供给了系统的统治构思。

第 7 课美国独立战争一、独立战争的进度1、独立战争开始标记: 1775 年列克星敦枪声,标记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梳理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梳理

2013学年第二学期考试复习资料科目语文名称期中考试年级高二类型校考班级高二(3)班姓名陈俊逸日期2014.3.25 内容第四分册梳理高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第四分册)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核心: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残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删)二、民族国家的形成1.百年战争的影响:①形成四要素:确定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国民文化的认同。

②中世纪西欧封建制:经济→庄园制;政治→等级制;宗教→基督教。

③获胜方:法国。

2.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①含义: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国家形态,15世纪末。

②影响:促使英法两国政治制度从等级君主制向君主专制转变。

3.君主专制:①形成条件:四要素。

②形成原因:封建贵族逐渐衰落只得依附王权;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发展希望借助王权;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为改善生存环境而寄希望于王权。

③影响:打击封建大贵族的势力;颁布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④区别:法国强调“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各方面,专制强于英国;而英国有议会制约王权。

三、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①传统商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南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航线。

②开辟背景:经济(资本主义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推动黄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追求财富的渴望);直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阻断传统东西商路,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政治(各国王室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宗教(基督教会想在全世界传播);客观条件(造船技术进步、地理知识积累、地圆说传播、指南针运用)。

【实用】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实用】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第四册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核心概念:(1) 15、 16 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2)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3)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4)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第 2 课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 B)1、形成背景:a、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王权的强化,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的王权提供支持c、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贵族、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等)2、形成时间:15 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影响:专制君主颁布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3 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 15 世纪东西方的交流:(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A)1、时代背景:15 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黄金这种主要货币需求增加。

2、主观动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传播基督教。

3、客观原因: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控制亚欧商路,地中海区域的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4、条件:西欧各国君主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

二、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简况(A)15 、16 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时间国家人物航线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葡萄牙王室资助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最南端,发现好望角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航路西班牙政府支持哥伦布横渡大西洋,首次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a、积极方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上海中学高中历史第四五分册复习提纲

上海中学高中历史第四五分册复习提纲

上海中学高中历史第四五分册复习提纲1.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与中国的危机a.19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扩张殖民地。

b.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危机,各种条约割地求和。

c.辛亥革命后,中国逐渐摆脱外国的控制。

2.中国的政治变革a.清朝末期,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如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b.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共和国,但政治局势依然不稳定。

3.中国的社会变革a.中国的封建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农民起义、民族斗争等。

b.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西方文化的冲击,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变革。

4.中国的思想变革a.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想变革,如科学思想的兴起、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等。

5.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a.中国就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分五裂。

b.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民族独立与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抗战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积极参与抗战,寻求国际地位的提升。

b.五四运动后,中国开始注重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革命a.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b.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

3.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国家发展a.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全面抗击日本侵略。

b.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逐渐恢复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4.中国的思想启蒙a.新文化运动催生了一批新的思想家,如陈独秀、胡适等。

b.鲁迅对中国的思想启蒙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革a.中国开始工业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以上是高中历史第四、五分册的复习提纲,通过复习这些内容,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高中历史的考试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册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知道:1.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

深刻影响了两国的历史进程,民族意识增强,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2.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因素及形成时间统一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全国通用的语言、共同的民族意识。

15世纪末,英、法两国发展为民族国家,理解:君主专制: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制度的转变。

社会各阶层支持加强王权: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知道:1.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A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

B盛赞东方富庶和繁华的《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广为流传,极大地刺激了一些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

C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D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活动,大力向海外扩张。

E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开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新航路开辟的基本情况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积极方面:(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2)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3)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4)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5)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知道:1.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代表人物发源地:意大利。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及影响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进步:从注重基督教的神到注重世俗社会的人,反映了人格意识的觉醒,具有反封建性。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在强调人作用时,往往带有一些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的倾向,具有贪婪的一面。

第5课英国革命知道: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2.英国内战的简况: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2年查理一世向议会宣战1644年克伦威尔率军在马斯顿草原击败王军1645年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彻底击败王军1648年克伦威尔在普雷斯顿战役中击溃叛军1649年议会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1660年查理二世回到伦敦登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3.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畏惧革命时期的战争和动荡,因此决定发动宫廷政变,迎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信奉新教的玛丽和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这次政变由于没有发生流血斗争,所以被称为“光荣革命”。

理解: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借助议会在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

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自此英国的王权完全受制于议会,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了统治,资产阶级与王权的矛盾在议会的框架内解决,符合英国政治文化传统,保证了英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第6课启蒙运动知道:1.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18 世纪伏尔泰、孟德斯鸡、卢梭和狄德罗2.思想主张:伏尔泰主要思想:批判封建教会,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倡自由和平等。

孟德斯鸠系统论证了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原理,卢梭的观点主要体现在《社会契约论》中,是主权在民理解:1.启蒙运动的背景: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

但是,当时欧洲大陆的政治却仍是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占统治地位。

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首先必须剥去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以便去触犯它,否定它,摧毁它。

于是形成了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

而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2.宣扬自由和平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研究领域是极其丰富的,包括对神学的批判,包括文学、儿童教育……但是,最本质的、对工业文明影响最大的是批判君主专制,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严格意义上说是政治体制)和宣扬自由和平等,这是他们的共性。

在对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模式设计上,不尽相同,卢梭的直接民主制更激进性;在对自由、平等的解释上,也不尽相同,卢梭的社会契约和法的观念更深刻些。

这是各位启蒙思想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不同和社会经历不同而决定的,这是他们的个性。

知识理性、自然法则、社会契约、天赋人权等是启蒙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和宣传自由平等的旗号和理论依据。

第7课美国独立战争知道: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进程:1775年4月列克星敦的枪声,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英国统帅在约克镇投降1783年,双方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理解: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统治者的殖民阻碍了北美大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一个独立的美利坚民族屹立在北美大陆,为独立的民族经济发展扫清障碍;推翻殖民统治,建立独立国家,并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使美国以后政局长期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合众国宪法》、联邦制度的确立: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行政权:总统;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法院,权力间相互制约权力,达到平衡,从而限制总统权力的无限扩大,保证美国式民主的实现。

第8课法国大革命知道: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2.革命进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革命开始。

随后君主立宪派掌权,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开始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1792年,吉伦特派掌权,废国王,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并于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

1793年,雅各宾派掌权,严厉打击敌对分子和投机奸商,击退外国武装干涉军。

1799年,拿破仑发动了政变,夺取了政权3.拿破仑帝国建立和结束的时间:1804年——1815年理解:《法国民法典》: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并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从法律上确定下来,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

并通过战争,在欧洲其他地区推行,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第9课英国工业革命知道:机器的发明与改进:1764年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汽船的使用,蒸汽机车的发明理解:1.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工业革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基础上的技术革新。

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前提。

圈地运动中的失地农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通过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

手工工场的发达表现在实现精细的分工、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的养成。

熟练工人则凭借丰富的经验成为机器的发明和使用者。

这样,发达的手工工场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18世纪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使它拥有了广阔世界市场,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市场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利益极大激发技术革新的热潮,这成为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这些前提和条件是当时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所以,在这些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下,一场技术革命首先在英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它表面平静,但威力绝不逊色于任何一次大革命。

2.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

首先,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国民经济中,农业所占的比例不断缩小,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则不断扩大。

第二,工业革命造成了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

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

第三,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带动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日渐缩小,生活内容日益丰富,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

同时城市发展又带来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第三单元工业社会的来临第9课英国工业革命知道:机器的发明与改进棉纺织业: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妮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在制成水力纺纱机,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现代工厂的诞生。

动力:1782年瓦特研制蒸汽机交通运输业: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人类进入铁路时代)理解:1.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首先,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第二,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第三,“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农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第四,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最后,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2.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

首先,工业革命,使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国民经济中,农业所占的比例不断缩小,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则不断扩大。

第二,工业革命造成了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

产生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

第三,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带动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日渐缩小,生活内容日益丰富,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

同时城市发展又带来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第10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理解:现代工厂制度概念:现代工厂制度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形式,使工业生产摆脱了资本主义早期手工工场阶段的分散、无组织等状态,真正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组织性、劳动分工的精密性以及专业化,从而能够大规模制造产品,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