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_与经济研究主题论问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理论框架与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理论框架与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理论框架与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旨在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本框架与体系。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

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二部分是政治经济学。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等。

此外,还包括价值论、货币论、经济危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内容。

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三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研究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和实践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等内容。

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四部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组织和活动形式,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其中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织形式、政策和策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传播和交流等。

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全面介绍,系统阐述了其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框架与体系。

通过学习这门学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对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_导论(上)

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_导论(上)

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导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本章热点难点】关于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理解和对二者关系的不同观.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不同观点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范式之争关于过渡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有关构建中国经济学的争论一、关于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理解和对二者关系的不同观点对于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含义及二者关系的理解,应追溯到很早的经济学说史,在当代,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又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1.政治经济学名称的由来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字的人是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

蒙克莱田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的一书中,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名字。

这里的“政治”与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它是指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意思。

政治经济学,是指研究国家范围和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突破了原来只局限于研究家庭经济或庄园经济,或只作为某一学说的组成部分的格局。

后来许多经济学家都沿用这一概念。

例如,1817年出版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9年西斯蒙第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1820年马尔萨斯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及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如詹姆斯·穆勒的《政治经济学纲要》,麦克库洛赫的《政治经济学概论》,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等。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作为《资本论》的副标题《政治经济学批判》,正是批判已有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2.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是通用的。

这主要体现在四本著名的经济学教材:一是1848年出版的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二是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从马歇尔以后,西方经济学开始使用“经济学”,较少使用“政治经济学”,但正如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句话,“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 “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是通用的;①三是萨缪尔森撰写的《经济学》;四是由斯蒂格利茨撰写的《经济学》。

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南建党 西北政法大学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指出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经济体制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体系;经济体制;构建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3-0379-02引言在我国经济理论界,政治经济学居于基础地位,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各个领域大量引入西方经济学,削弱了政治经济学学科的作用,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研究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

改变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发展思路,明确其发展方向,成为当前紧要的任务。

一、我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发展过程1.政治经济学体系改良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许多学者认识到原有经济理论的不足,开始思考政治经济学的出路,研究传统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改良思路,一些具有创新思想的教材应运而生。

有些学者根据我国国情对教材进行修订,但总体框架没有脱离传统体系的束缚。

有些学者试图进行突破,实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的有机结合,打破原有板块式体系。

虽然这些理论研究存在一些矛盾,体系建设存在一定不足,但是都是在探索如何建立政治经济学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2.政治经济学体系现代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并且迅速发展和应用,教材开始流行,与政治经济学形成激烈竞争,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理论界开始反思,许多学者进行了新体系的探索,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优秀传统基础上,对现代经济学发展予以重视,在体系上进行突破,在主体内容上侧重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这些探索具有突飞猛进的效果,但将各种研究成果进行兼容,理论和逻辑上难免存在不一致性,体系构建上也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首先,本文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的研究主题,并探讨了它们的不同研究方法。

其次,本文指出了研究对象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和国外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

最后,本文总结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

正文:一、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结合了政治、社会、经济等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旨在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管理、政治制度、民主治理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时,研究对象就成为极其重要的内容。

二、研究对象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十分多样,包括经济政策的比较研究、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研究、社会经济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社会保障政策及其实施的研究、地方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等等。

从这一角度来看,研究对象的重要性便可以清楚地看出。

三、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1)要以实践研究为导向,用实地考察、访谈、观察、实验等实践研究方法,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2)要深入挖掘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特殊性,通过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其与国外社会主义制度的差异,以便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3)要分析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管理、政治制度、民主治理等各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自身的实践思考,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特殊性的把握。

四、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对于研究有重要意义,所以把握其特殊性尤为重要。

有效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应以实践为导向,深入挖掘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特殊性,分析经济管理、政治制度、民主治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研究对象特殊性的把握。

政治与经济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政治与经济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政治与经济论文题目一、最新政治与经济论文选题参考1、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2、2004年欧洲联盟的政治与经济3、大转型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评《大转型:互联的关系型合约理论与中国奇迹》4、政治和经济意义同样重要5、政治与经济:中国改革的可能走向6、中法全面伙伴关系框架下的政治与经济7、浅析教育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8、政治与经济维度:推动农民工组织化建设的思考9、建国以来政府与市场关系:基于政治和经济的二维解读10、印尼、马来西亚大选后的政治与经济情况述评11、大学精神的社会根基:政治与经济之纬12、政治与经济是对立的统一——就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与林子力、有林同志商榷13、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驳“四人帮”政治决定经济、政治不为经济服务等谬论14、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政治与经济属性平衡论15、政治与经济关系新论16、政治与经济影响下的建筑布局——沈阳故宫东路和中路建筑布局分析17、社会主义的政治与经济18、普京连任后的俄罗斯国内政治与经济政策走向19、标准变迁中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20、台湾政治与经济二、政治与经济论文题目大全1、政治与经济要求纳米科技快速发展2、论政治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其运作方式3、政治与经济中的合作博弈分析4、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含义5、试论政治和经济的关系6、关于研究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的几点思考7、论国有财产的宪法地位及其功能——以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为语境的探讨8、要坚持政治与经济的辩证统一观——、对社会主义建设一个重大问题的探索9、比森特·福克斯任内墨西哥政治和经济的进展10、威权政治与经济成长的关系——以威权体制时期的台湾为例11、政治与经济的互动:统一后德国的对华政策与两国贸易12、50年回眸:实现政治和经济统一的历史经验13、印尼2004大选年政治与经济稳定好转14、论的政治与经济辩证统一观15、再谈政治与经济是对立的统一——答段若非、代成同志16、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17、三年来政治和经济之间关系问题的讨论18、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对亚太安全的影响19、体育的政治与经济价值20、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和经济的二元容介态三、热门政治与经济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独立前夕东帝汶的政治与经济2、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治因素影响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与经济关系理论视角3、论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及其协调发展原则4、低碳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利益纷争5、1945年前德国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特点及政治与经济的不同步性6、中国—东盟合作关系中政治与经济影响因素测度7、论社会主义历程中的政治与经济——纪念巴黎公社120周年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治与经济关系演进论析9、论政治与经济10、论政治与经济11、战后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和经济12、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13、政治和经济视阈中的体育兼融性研究14、战后东南亚政治与经济研究15、政治与经济失衡的中日关系演进16、联邦德国政治与经济相对同步性的确立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7、论西部政治与经济的和谐发展18、西部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19、秦汉时期巴郡的政治和经济20、从两个层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内涵四、关于政治与经济毕业论文题目1、大转型: 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2、政治与经济的整合研究——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及其启示3、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和中美政治与经济关系发展悖论4、加大的政治影响力——非同步的中美政治与经济关系5、政治与经济自由:论现代对市场经济的依赖关系6、当代亚太政治与经济析论7、公社制度终结后的农村政治与经济──浙北农村调查引发的思考8、试论印度政治与经济的互动9、城镇化进程中的政治与经济问题对城市犯罪的影响10、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与经济双重视角分析11、近年缅甸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状况12、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及我国的对策13、从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看政治与经济的关系14、风险社会的生态政治与经济发展15、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16、2013年海外华人政治与经济观察17、诗人的天真之思——庞德的政治和经济思想浅论18、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政治和经济前提19、主题讨论:从非统到非盟:非洲一体化的理想与现实——以政治和经济优势应对中非关系的新形势和新挑战20、德国1945年前政治与经济不同步发展原因探析五、比较好写的政治与经济论文题目1、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政治和经济因素比较--以美国的中东政策为例2、政治与经济关系视角下的国家政权服务职能3、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应对政治和经济危机的举措4、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与经济》5、1987-1996年泰国的政治和经济大致相同?6、论政治与经济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以鄂伦春地区为例7、加拿大华人社会政治与经济探析8、公正与发展的和谐,政治与经济的平衡21世纪人口与反贫困可持续发展(上)9、中国企业发展面临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10、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一种解读视角1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与经济12、政治与经济——钱的极点13、互动与博弈: 中美政治与经济互动分析14、政治与经济改革规律的探求15、中学历史教学中政治与经济关系辨析16、政治与经济的有机互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理论探索17、东林党人的作为:政治与经济的背离18、孟加拉国政治与经济19、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认识历程及其影响20、2004年欧洲联盟的政治与经济。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缺陷的探讨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缺陷的探讨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缺陷的探讨摘要:文章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中“政治经济学”理论部分存在的三点理论缺陷,一是教材没有从实质上阐释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二是教材没有揭示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区别;三是教材没有从实质上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向共产主义经济转化的必要条件和基本特征。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形式;经济内容;商品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政治经济学部分的理论内容,存在有理论缺陷。

下面谈三点心得体会。

一、教材没有从实质上阐释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现实发展的深层原因。

在教材中,我们主要是阐释资本主义经济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是按商品经济形式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阐述的。

相比之下,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阐释得很少,并同样也是包含在对商品经济形式的分析中。

现有教材认为:由于有货币的积累和大批生产资料被剥夺而只能出卖劳动力商品的劳动者,因而产生资本主义经济。

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但是,它的生产关系是与它创造的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最终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此,必须彻底推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剥夺者,将受压榨的工人阶级解放出来,用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这其中,对资本主义劳动的分析是从属于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式的分析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论证超过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阶段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论证。

正由于整个论证不是从劳动这一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质内容出发的,因而无法从经济的实质上分析经济发展的内在变化。

并且,由于没有从实质上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我们对于资本主经济灭亡的历史必然性的论证就还欠缺基本的必要的内容,就还不能满足我们自觉地进行社会改造即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要求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需要。

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摘要】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在当前已经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引言开始,概述了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并回顾了其历史发展。

在探讨了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

同时也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接着,展望未来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现状与趋势,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强调了加强研究的重要性。

这一系列内容将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检视和展望,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我国、现状、趋势、研究方向、热点问题、不足之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加强、重要性、历史、总结、展望。

1. 引言1.1 概述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政治经济学理论是研究政府如何通过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活动和资源分配的学科。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既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又关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

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通过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和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调控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也对于政府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理论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理解国际经济环境、国际政治格局以及各种国际组织的运作机制,为政府的外交政策和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不断深化研究,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2 回顾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在回顾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历史中,可以看到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最早的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经济学著作,如《黄帝内经》、《左传》等,这些作品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社科院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科院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科院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文章标题:深度解读社科院研究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引言社科院研究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我国社科院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探讨这一主题。

二、对社科院研究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度评估1. 理论基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理论基础包括政治经济学、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在这一部分,我将深入剖析其理论基础的内涵和要点,以便全面了解其学科内涵。

2. 研究重点:社科院研究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领域上的重点包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

对这些研究重点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核心内容。

3. 理论创新: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是学科发展的关键。

在这一部分,我将探讨社科院研究生在理论创新方面的贡献和突破,以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践探索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对社科院研究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广度评估1. 学科交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这一部分,我将探讨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跨学科研究的创新模式和实践成果。

2. 国际视野:社科院研究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国际视野下的地位和影响力,对于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一部分,我将分析其在国际学术界的表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对其学科建设的影响。

3. 理论应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其理论应用和社会实践。

在这一部分,我将探讨其在国家治理、政策制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应用和实践成果,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学科价值和社会意义。

四、总结与展望社科院研究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广阔的研究领域。

政治经济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政治经济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政治经济学论文题目一、最新政治经济学论文选题参考1、国家的意愿、能力与区域发展政策选择——兼论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及其中的政治经济学2、向不平衡发展挑战——《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3、金融发展与政府退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4、从信息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社会环境5、制度、利益与谈判能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治经济学6、技术贸易壁垒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7、中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8、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9、美国气候政策转向的政治经济学解释10、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11、对美国贸易政策嬗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个“利益集团”视角12、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3、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14、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15、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6、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决策和形成机制——基于产品层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7、社会成本、分摊机制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18、中国城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19、政府对利益集团收入的关注与贸易摩擦的形成——基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20、政治经济学辞典二、政治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1、腐败行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2、“ 省管县”代替“市管县”的政治经济学3、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5、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6、自由、市场与国家 : 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7、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8、中国农作制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从农户行为与政府偏好角度进行分析9、转型国家贫困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讨论10、新农村建设: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析11、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2、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13、虚拟经济及其引发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4、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经验方法15、《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研究16、政治经济学大辞典17、论政治经济学18、制度悖论、无组织状态和政治危机--再论农村土地"流转"的政治经济学19、全球政治经济学: 解读国际经济秩序20、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贸易技术壁垒的原因分析——一个政治经济学量化模型三、热门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政治经济学的复兴——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主题与意义2、社会大于市场的政治经济学——重访卡尔·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3、从东南亚到非洲:日本对外援助的政治经济学4、中国环境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5、转型期城市空间再开发中非均衡博弈的透视——政治经济学的视角6、贸易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7、《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8、政治经济学的美国学派与大国崛起的经济学逻辑9、论价值——并试论“价值”在社会主义以至于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10、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和利益分配——重庆市和成都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1、虚拟经济及其引发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2、问题意识与政治经济学革新13、从农地到市地:地租性质、来源及演变——城市地租的性质与定价的政治经济学思考14、对美国贸易政策嬗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个“利益集团”视角15、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16、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节选)17、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内变迁与国际体系的关系(1978-2007)18、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19、欧洲一体化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方法20、美国次贷危机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四、关于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1、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2、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3、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4、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5、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6、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政府失败论7、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8、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9、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0、《体育政治经济学》评析11、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12、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13、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4、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15、转型时期暴富群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6、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17、中国经济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8、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9、我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20、城市政治经济学与城市管治五、比较好写的政治经济学论文题目1、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学困惑及其政治经济学解释2、中国经济矛盾论 : 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3、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4、“借口”:中国城市资本高度集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5、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6、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研究:综述与评论7、农村教育贫困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利益集团的视角8、后WTO时代我国媒介产业重组及其资本化结果--对我国媒介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9、加入预期因素的多重均衡模型:市场结构与权力结构——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0、美国金融危机转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1、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12、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13、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4、中国关税保护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15、转型国家贫困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讨论16、犯罪问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关于犯罪及其控制的政治经济学思考17、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西方城市社会学理论的一种视角18、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9、美国金融危机转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下的游戏20、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阐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阐释

UAN ZHUO LUN TAN圆桌论坛Y- 1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属于马克思相关内容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能够有效与我国当前的建设与实践内容相互结合,进一步提高整体发展的效果与质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坚持原有的社会主义特色化路线,进一步探索经济学内容,开拓全新的应用境界。

同时,结合实践经验的经济学说,有利于整体创新的贡献效果,能够立足我国的基础国情状态进行分析,实现具有特色风格的执行效果,达到理想的经济发展引导目标。

一、基础立场状态(一)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处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立场状态,其能够体现相关方法论点的基础,进一步完善路线指引,达到适应当前生产力水平的目标。

在这种背景下,整体经济基础将不断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状态,通过结合我国社会物质的条件情况,达到良好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效果,帮助管理措施并融合发展规律。

通过应用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利于整体社会改造过程的成就体现,促进历史性变革的积攒效率,达到良好的应用目标。

根据历史实践能够发现,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才能够达到良好的规律发展目标。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为重要的部分便是规律的认知,应当根据这一内容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全新应用效果与发展境界,达到良好的生产力与关系调整目标。

同时,结合这一矛盾运动内容,能够有效把握当前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以后的经济学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人民核心立场在立场状态的指引内容中,人民属于基础核心内容,任何经济发展的关键都需要围绕人民的需求进行。

如果脱离了人民,相关经济学内容也便无从谈起。

人民属于历史的基础创造者,是决定未来的重要因素。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秉持人民立场,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完善发展体系,达到人民主体地位的应用目标。

在这一流程中,人民的基础价值取向具有关键性意义。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人民开始向往美好生活,树立了相关奋斗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大陆高校中经济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以下是包含在这门课程大纲中的一些主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
*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 阶级分析和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政治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国家与市场:
* 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角色;
* 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的平衡。

创新与发展:
*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方向:
* 数字经济与政治经济学;
*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请注意,大纲的具体内容可能因教学机构、教师和课程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需了解最新的教学大纲,请联系相关学校或教育机构。

1。

新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书籍

新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书籍

新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书籍
新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书籍有:
1、《政治经济学》:毛泽东著,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阐释,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2、《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李四光著,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经济发展思想。

3、《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邓小平著,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思想。

4、《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王希哲著,是中国计划经济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5、《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作者是卓炯,该书是中国经济学界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早期著作。

6、《论社会主义的企业模式》:作者是蒋一苇,该书从企业改革的角度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企业理论。

7、《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作者是刘国光,该书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模式。

8、《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作者是厉以宁,该书从非均衡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和未来趋势。

9、《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作者是吴敬琏、刘吉瑞,该书系统地论述了竞争性市场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策略建议

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策略建议

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策略建议作者:董桂芳来源:《商情》2008年第33期【摘要】当代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任务,是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发展的道路和模式,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观。

基于此前提,本文围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对完善和创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看法。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策略一、引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需要从“问题”中升华出政治经济学的“最高理论”——马克思主义总体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这一科学范式作为明确的理论指导。

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题面临的发展环境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然而在这此满目疮痍的国度里,不仅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任务,而且同样面临着政治发展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一些政治学家受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研究的启示,提出了政治发展的概念,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学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进而产生了所谓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理论。

这种理论致力于为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模式和道路,使这此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逐步走向现代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许许多多政治经济学发展的课题展示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积极稳妥地、合理有序地去研究解决的途径。

因而,通过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研究,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学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上依据,既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我国政治经济学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三、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存在的问题1.规范分析缺乏研究深度,单纯进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范畴和规律对比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受“苏联范式”的影响,在描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现象和本质时,往往运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简单对比来替代对其实证性的研究。

实证性分析比重较少,规范性分析掩饰经济活动中的某些内在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
的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形成的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它在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应用层面,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所不同。

以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一些理解: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提出在这一阶段内,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因素会长时间并存,需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2.基本经济制度:
认为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但同时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主张共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
主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以保障社会公平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责任感,倡导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逐步实现现代化,包括在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创新驱动发展:
主张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强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7.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经济发展必须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公有制的阐发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及内容体系

公有制的阐发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及内容体系

收稿日期:2020-10-25作者简介:李济广,男,辽宁凌源人,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退休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学、国企治理等。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F0-0A 1674-0955(2021)01-0071-10公有制的阐发: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及内容体系李济广(江苏理工学院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15)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是科学安排其内容体系,从而使其高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本文认为,在这一问题上,现行教材所体现的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存在着显著不足。

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所主张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但现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对公有制却只有简单的说明,对公有制必要性、优越性以及搞好公有制经济的途径完全没有进行具有充分说服力的阐述,更没有将其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

多年来,鼓吹私有产权优越论的西方经济学和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西方经济运行理论被学界称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经济学”,我国公有资本和公有单位的劳动力就业只剩下20%,社会成员对搞好公有制经济的信心越来越不足,而政治经济学界的主流学者和教材,几十年来对此却无动于衷,完全不重视对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论分析和释疑解惑,对于搞好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的途径,只是重复几十年来不断变化的改革表述而未能揭示其规律,且往往与摘 要:政治经济学学科应明确区分实践目的(研究目的)范畴与理论任务(研究任务)范畴。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实践目的是接续《资本论》的实践目的指导公有制生产关系的确立、维护、管理、发展与提升,理论任务即科学任务就是揭示以上五个方面的合理性、规律性和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实践目的是指导主体性公有制生产关系的确立、维护、管理、发展和提升,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运行与管理,理论任务是揭示这些方面的正确性、影响因素和实现条件。

高校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选修课)

高校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选修课)

高校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选修课)一、基本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的一门选修课。

课程内容总体上分为三大板块:(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问题;(2)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3)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二、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分析1:课程设计宗旨(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的办学方向,以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的专业学位教育,为国家培养大批“永远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人民共和国建设者和接班人”。

(2)传承红色基因,突出理想信念培养和学识技能培养、理论素养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国内教育与国际视野培养并重;突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数字化教学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案例教学方法推广与教师案例教学能力培训、教学案例课程建设与教学案例库建设并重。

(3)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向学生传授凸显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特色、世界一流的专业教育。

分析1:课程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继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老一辈教育家们在《政治经济学》的数十年的教学与科研活动积累。

通过不断的教学探索和改革,立足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育方法与教育体系。

分析3:前期积累与课程筹备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组织课程教学,教学团队于2018年初开始组建筹备工作。

在刘伟校长的关怀和亲自组织下,在谢富胜副院长的亲自带领下,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组建了教材编写团队,开启了教材的编写工作。

教学团队根据教材的研究与编写思路,起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草稿)》,并广泛征求意见。

团队成员主要从课时设计、学生研讨主题选取、原理文献的阅读和经典著作选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论证,经过反复修改与研讨,使教学方案不断成熟与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2期总第127期
关于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研究主题论问题
陈 效 兰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基本理论套出来的,也是用形式逻辑推导出来的。

1.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不仅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广义上说,也研究各个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其中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也必须建立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

这个命题就是这样推导出来的。

2.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篇就是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 过渡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并长篇阐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只笼统地谈到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至于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他们根本没有考虑,也不可能考虑。

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究竟应该采取什么形式、运行机制及发展途径,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

其所以延续至今,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摆脱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束缚,因循守旧,没有根据新情况去研究新理论和新问题。

3.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阐述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因而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必须着重阐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斯大林表述的公式。

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经济机制和经济生活都无法证明这个公式。

在我国,所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写了几十年,讲了几十年,都是在解释斯大林的公式,并没有用经济现实和经济现象来说明这个公式。

4.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阐述资本主义的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规律,因而认为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然有它的对应物即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本来,属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都有按比例运行的要求,只是实现的形式和特点不同。

可是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作了简单化、绝对化的推导,似乎资本主义经济 有的,社会主义经济必然是 无;或者,社会主义 有的,必然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和否定。

这是 左倾思想观点和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产物。

5.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中曾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将消灭商品生产。

那是依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做的预想和推测,能否应验,有两种可能,要取决于未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当然,社会经济的发展证明,这种预测和推想并没有得到应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原苏联和中国的部分人都认为商品经济并非社会主义应有的范畴,是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 痕迹,应尽快创造条件加以消灭,首先在生产资料范围内消除商品性生产,然后在消费资料范围内用产品交换来代替商品交换,把集体农业的产品从商品流通中排挤出去。

还主张把集体所有制尽快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企图从根本上消灭商品生产赖以存在的条件。

这些观点离社会主义经济现实有很大距离。

6.简单搬用工资理论,而且内容基本相同。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工资的论述∀

46
是从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角度来谈的,视为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而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主义分配角度来谈,视为按劳分配的体现。

其中对工资的解释包括工资的形式,几乎都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简单套用过来,既没有新内容,也没有新提法,有一些是重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资的批判,这样做是为了证明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7.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

这个问题同前几个问题十分相似,都是为了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相对应,所阐述的原理也基本相似。

事实上,社会主义社会的再生产仍然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关系,各社会主义国家都还没有能够很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中的比例、周期协调等问题。

我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在反思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此刚刚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对其中复杂的比例、协调关系,还仍然在探索和研究之中。

过去,我们一直把注意力放在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个主题论的研究上。

近些年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逐步地转向现实,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说明经济研究的主题论已有改变,尽管人们还没有明确亮出这个 牌子。

科学研究的主题论是同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它是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

这个研究主题是发展的变动的。

它并不排斥其他非主题的研究,而是带动和推进其他非主题的研究,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这样。

由于陆上资源的有限性,由于一次性能源日益枯竭,由于地球人口日益膨胀,自然科学的研究主题,已不是100年前甚至50年前的那种研究主题,而是研究新科技革命的主题,它包括海洋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和新一代计算机,它带动和推进其他非主题的研究。

经济科学的研究主题始自古典学派,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他们都先后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对外扩张而研究当时的主题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时期经济研究的主题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必然为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

那么当代我国经济研究的主题论应该是什么呢?研究当代我国经济的主题论必须要明确两个前提:一是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现状包括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金融体制、企业管理、劳务市场等等,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社会区别性。

过去我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盘否定,不承认历史的继承性,一刀切开两半,泾渭分明,是错误的。

但也要承认区别性,不能照搬。

过去照搬原苏联的经济体制没有获得成功,今天照搬西方的经济体制也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二是我国的具体国情,即:人口膨胀,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少,人均国民财富占有量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难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更不可能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国民经济的公有制主体、主导地位是我国的另一个基本国情。

以上述两个前提为基础,当代我国经济研究的主题论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新理论和新实践。

研究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新理论和新实践,不仅要抛弃某些传统的观念和过时的理论,创立新理论和新观念,还必须抛弃旧的研究方法,如偏重于理论推导、寄希望于从经典著作中找答案和寻章摘句等教条式的研究方法。

运用新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观念,尤其要使用现代化的研究手段,采取新的研究方法如计算机应用、量化研究、数字测算和检查等等。

经济研究主题论是新的,相应的也必须要有新的理论观点、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社会观念和新的研究方法。

(作者单位:哈尔滨建筑大学)
#责任编辑:王 刚∃


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