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比较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充分而恰当的价值判断, 会产生足够的理论力
量, 引起人们对判断对象 的关注和重视, 历史比较方
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虽说已有人尝试运用, 但尚 未从理论上进行总结。究其重要原因之一, 可能是 研究中的价值的 认识。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历史比
育思想和教育制度这两 个维度进 行纵 向比较 , 比较
历 史 比 较 法 在 中 国 教 育 史 研 究 中 的 运 用
瀚 青 。 怀 银
( 1河 北 师 范大 学教 育 科 学学 院 . ; 石 索庄 0 0 9 ; 山西 大学教 育 系 , 习 50 1 2 山西 太厚 0 00 ) 3 00
历史比较方法是通过对不 同时间 、 不同空间条
关注和重视历史比较方法, 并就其有关理论问题进 没有得到很好的完成。在具体研究过程中 我们往 行了广泛探讨和研究。本文试图在借鉴史学界研究 往把某种教育制度、 教育思潮、 教育思想等局限于一 成果的基础上, 就历史比较方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 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片面地切断了各种教育史
2 历史比较方法是鲜明的很有说服力 的方法 ,
史实之间的关系和同异关系, 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教
育发展规律 。 唯物辩证 法认 为, 世界上的一 切现象都 是互 相
联系、 互相影响的, 因此历史现象之问的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充满着整个历史过程。历史研究的任务就
在于揭示客观 的历史过程并加 以 自然 的描述 , 恢复
败的教训。
通过 比鞍使人 感到有新 的问题需解释 , 不仅可 推进
对事物的深层认识, 而且可促使新思想观点的产生,
从 而拓展研究的视野和方法、 至开辟 新的研究领 甚
域 例如当我们把陶行知舶教育思想与杜威的教育 思想以至于 子、 阳明 、 L 王 蔡元培 、 黄炎培 、 阳初 、 晏 粱漱溟、 徐特立等的教育思想加以比较时 . 不仅有助
Fra Baidu bibliotek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
女 K - l 中 目教 育 女 浩
中
月
研究的 l处就 在于使 事物具有极大 的鲜明性, 二 而且
1 横 向比较。即从空间角度 出发 , 同一对期 . 对 中外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进行 比较 , 虹古希腊 、 罗马 奴隶制度教育和我 国西周教育 比较 ; 日本明治维新 教育改革与度戌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福泽俞吉 教育思想与张之洞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等等。通过 比 较, 找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 , 结成功的经验或失
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一个新角度, 有助于开拓中国
教育史研究的新 领域。 亚里士多蒋 曾把知识划 分为三娄 , 即理论 、 实践 和鉴别的知识 . 的知识是 靠比较来 获得 比较 鉴别
59
所史本来面目, 总结历史经验, 探求历史规律。中国 教育史研究也 同样 , 它的任务就在 于通过对 中国古
学者们在理论上缺乏对历史比较方法在中国教育史 各种形态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方面的联 系及其特 点, 进而揭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规律。也可以具体
较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价值。我们认为这种价 地比较中国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教育。从中国近现 值主要表现在 下几方面。 代教育思潮的研究来看, 也可采用历史比较方法进
1 历史 比较方法 有助于 克服中 国教育史研究 中的片面性 、 狭隘性 , 便于发现中国教育史上的各种
行横向比较, 改变目前我们孤立地研究职业教育思 潮、 教育思潮、 平民 乡村教育思潮等的状况。因此历 史比 较法在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有助于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教育史实, 探求中国教 育发展规律。
于我们深化和丰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识, 使陶 行知教育思想 的研究 立体 化”而且有助于我们对 ,
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的宏观把握 因此历史 比较方 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 中的运用 , 不仅有助于启迪我 们的思维 , 拓宽研究抚野 , 也有助于开辟中国教育史 研究的新领域。
2 纵 向比较 主要从时间观 念出发 , . 进行不 同 时期 、 不同历史阶段 的教 育的 比较研 究。通常用于 对同一 民族、 同一地域 、 同一社会形态不 同发展 阶段
中的价值及其运用作一韧步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
一
实之间的客观联系, 难以把握各种教育史实之问的
同异关系。历史 比较法是一种对各种 历史现象进行
、
历史 比较方 法的价 值分 析
时间系列上的前后阶段的纵向比 较或空间系列上的 同一阶段的横向比 较的历史研究方法, 它作为一种 宏观的考察历史的方法 , 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 纠正这 偏向。如中国 古代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 、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的教育三种形 态 , 我们可从教
上的教育比较研究。如通过汉、 唐教育的比较, 可看 出唐代学制体系的完备; 通过洋务教育和维新教育 的比较. 可清晰了解中国近代学制的逐步演进。
3 宏观 比较。主要是站在历史整体 的角度 , 对
3历史比较方法的运用有助于促进中国教育
史研究中的史论结合 。
不同社会形态的教育进行贯通的或高度概括性的比 较研究。如原始教育与奴隶社会教育的比 奴隶 较、 社会教育与封建教育的比较、 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
代、 近代、 现代以至于当代教育的研究客观地描述 中 国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 示 揭
件下的复杂历史现象进行对比 研究。 分析异同 发现
事物本质 , 从而探寻历史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 的史 学研究方法 近年来 , 国史学界不少 同志也开始 我
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律, 为今天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和改革提供历史的经验, 然而这一任务长期 来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1 期 20 0 2年 2月
天津 市 敦科 院学 报
Jt om ̄ l Ta nAcd myo d e t t ,e ̄e 1 iⅢi a e fE uai u S.t, f o d i
No l lej c J "l 2 x2
充分而恰当的价值判断, 会产生足够的理论力
量, 引起人们对判断对象 的关注和重视, 历史比较方
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虽说已有人尝试运用, 但尚 未从理论上进行总结。究其重要原因之一, 可能是 研究中的价值的 认识。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历史比
育思想和教育制度这两 个维度进 行纵 向比较 , 比较
历 史 比 较 法 在 中 国 教 育 史 研 究 中 的 运 用
瀚 青 。 怀 银
( 1河 北 师 范大 学教 育 科 学学 院 . ; 石 索庄 0 0 9 ; 山西 大学教 育 系 , 习 50 1 2 山西 太厚 0 00 ) 3 00
历史比较方法是通过对不 同时间 、 不同空间条
关注和重视历史比较方法, 并就其有关理论问题进 没有得到很好的完成。在具体研究过程中 我们往 行了广泛探讨和研究。本文试图在借鉴史学界研究 往把某种教育制度、 教育思潮、 教育思想等局限于一 成果的基础上, 就历史比较方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 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片面地切断了各种教育史
2 历史比较方法是鲜明的很有说服力 的方法 ,
史实之间的关系和同异关系, 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教
育发展规律 。 唯物辩证 法认 为, 世界上的一 切现象都 是互 相
联系、 互相影响的, 因此历史现象之问的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充满着整个历史过程。历史研究的任务就
在于揭示客观 的历史过程并加 以 自然 的描述 , 恢复
败的教训。
通过 比鞍使人 感到有新 的问题需解释 , 不仅可 推进
对事物的深层认识, 而且可促使新思想观点的产生,
从 而拓展研究的视野和方法、 至开辟 新的研究领 甚
域 例如当我们把陶行知舶教育思想与杜威的教育 思想以至于 子、 阳明 、 L 王 蔡元培 、 黄炎培 、 阳初 、 晏 粱漱溟、 徐特立等的教育思想加以比较时 . 不仅有助
Fra Baidu bibliotek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
女 K - l 中 目教 育 女 浩
中
月
研究的 l处就 在于使 事物具有极大 的鲜明性, 二 而且
1 横 向比较。即从空间角度 出发 , 同一对期 . 对 中外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进行 比较 , 虹古希腊 、 罗马 奴隶制度教育和我 国西周教育 比较 ; 日本明治维新 教育改革与度戌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福泽俞吉 教育思想与张之洞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等等。通过 比 较, 找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 , 结成功的经验或失
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一个新角度, 有助于开拓中国
教育史研究的新 领域。 亚里士多蒋 曾把知识划 分为三娄 , 即理论 、 实践 和鉴别的知识 . 的知识是 靠比较来 获得 比较 鉴别
59
所史本来面目, 总结历史经验, 探求历史规律。中国 教育史研究也 同样 , 它的任务就在 于通过对 中国古
学者们在理论上缺乏对历史比较方法在中国教育史 各种形态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方面的联 系及其特 点, 进而揭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规律。也可以具体
较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价值。我们认为这种价 地比较中国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教育。从中国近现 值主要表现在 下几方面。 代教育思潮的研究来看, 也可采用历史比较方法进
1 历史 比较方法 有助于 克服中 国教育史研究 中的片面性 、 狭隘性 , 便于发现中国教育史上的各种
行横向比较, 改变目前我们孤立地研究职业教育思 潮、 教育思潮、 平民 乡村教育思潮等的状况。因此历 史比 较法在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有助于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教育史实, 探求中国教 育发展规律。
于我们深化和丰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识, 使陶 行知教育思想 的研究 立体 化”而且有助于我们对 ,
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的宏观把握 因此历史 比较方 法在中国教育史研究 中的运用 , 不仅有助于启迪我 们的思维 , 拓宽研究抚野 , 也有助于开辟中国教育史 研究的新领域。
2 纵 向比较 主要从时间观 念出发 , . 进行不 同 时期 、 不同历史阶段 的教 育的 比较研 究。通常用于 对同一 民族、 同一地域 、 同一社会形态不 同发展 阶段
中的价值及其运用作一韧步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
一
实之间的客观联系, 难以把握各种教育史实之问的
同异关系。历史 比较法是一种对各种 历史现象进行
、
历史 比较方 法的价 值分 析
时间系列上的前后阶段的纵向比 较或空间系列上的 同一阶段的横向比 较的历史研究方法, 它作为一种 宏观的考察历史的方法 , 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 纠正这 偏向。如中国 古代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 、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的教育三种形 态 , 我们可从教
上的教育比较研究。如通过汉、 唐教育的比较, 可看 出唐代学制体系的完备; 通过洋务教育和维新教育 的比较. 可清晰了解中国近代学制的逐步演进。
3 宏观 比较。主要是站在历史整体 的角度 , 对
3历史比较方法的运用有助于促进中国教育
史研究中的史论结合 。
不同社会形态的教育进行贯通的或高度概括性的比 较研究。如原始教育与奴隶社会教育的比 奴隶 较、 社会教育与封建教育的比较、 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
代、 近代、 现代以至于当代教育的研究客观地描述 中 国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 示 揭
件下的复杂历史现象进行对比 研究。 分析异同 发现
事物本质 , 从而探寻历史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 的史 学研究方法 近年来 , 国史学界不少 同志也开始 我
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律, 为今天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和改革提供历史的经验, 然而这一任务长期 来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1 期 20 0 2年 2月
天津 市 敦科 院学 报
Jt om ̄ l Ta nAcd myo d e t t ,e ̄e 1 iⅢi a e fE uai u S.t, f o d i
No l lej c J "l 2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