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高级中学高2017届导学案 09教师版

合集下载

fengjh植物生长素的发现2导学案

fengjh植物生长素的发现2导学案
吴起高级中学高一生物导学案(教师版)
课型第课时
编号:编人:冯季华审核人:执教人:执教日期:________
学习内容与程序
导学方法与预设
课题:植物生长素的发现(2)
导学目标: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导学重点: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导学难点: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研读教材P47-48自主预习有关题目。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及时进行反思纠错。
③生长素产生的多少与尖端是否感受光照(有无)关。
(2)判断胚芽鞘生长与弯曲的依据
①生长:看有无生长素。生长素可能是自身产生的,也可能是外源的,如含生长素的琼脂等。
②弯曲: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若分布均匀则生长;若分布不均匀则弯向浓度(高低)的一侧生长。
作业检测:
1.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物,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二、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1)原因分析
单侧光尖端―→影响生长素运输―→→→→向光弯曲生长
(2)原因总结
①内因:的分布不均匀。②外因:照射。
(3)向光生长的意义:有利于植物接受更多的光照进行
【合作探究】
胚芽鞘实验的相关结论
(1)与尖端有关的结论
①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发生生长及弯曲的部位在的伸长区。
②感受光照的部位在,而且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只发生在。
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①③D.单侧,,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
A.Q处向左B.Q处向右
C.P处向右D.不弯曲
【自主学习】
一、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主要是植物的。
2.分布部位:大多集中在的部位。
3.运输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5荆轲刺秦王117教师 精品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5荆轲刺秦王117教师 精品
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三)古今异义:
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掷击今(“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找出(10-18段)文中特殊的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
(二)词类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觉得„„奇怪。
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3.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苏轼:“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3)倒装句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二.合作探究研读课文第四、五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是怎样描写“秦廷行刺”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提示: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
2.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吴起高级中学高2017届导学案 场强电势 9 沪科版物理3

吴起高级中学高2017届导学案      场强电势 9                  沪科版物理3

吴起高级中学高2017届导学案 沪科版物理3-1第二章:§2.3《探究电场的力,能的性质》 (学生版)高2017届物理学科组 编号:9 编写人赵筱岗 审核人班级 姓名 学习日期 学案评价1课题:场强 电势 习题课学习目标:理解场强 , 电势的概念。

学习重点:场强 电势学习难点:电场线 等势面一场强 电势 知识点小结二场强 电势习题汇编A 类型1 场强 电场线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E =F/q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电场力成正比B 根据E =kQ/r 2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形成电场的点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C .根据场强的叠加原理,可知合电场的场强一定大于分电场的场强D .电场线就是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2★★如图所示是某静电场的一部分电场线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B .A 点的场强大于B 点的场强C .A 、B 两点的场强方向不相同D 负电荷在B 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B 点切线方向3★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线B .电场中的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可能相交C .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大D .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4★★★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 点运动到B 点,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则:( )A .粒子带正电B .粒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 .A 点的场强大于B 点的场强D .粒子的速度不断减小5 ★★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取A 、B 、C 、D 四点,B 、D 两点关于O 点对称,则关于各点场强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 A >EB ,E B =E D B .E A <E B ,E A <E CC .E A <E B <E C ,E B =ED D .可能E A =E C < E B ,E B =E DB 类型2 电势 电势能 6★电子在一条电场线上从a 点运动到b 点,电势能增加,试判断a 、b 两点电势高低。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9梁任公学案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9梁任公学案

吴起高级中学“三案合一”高一语文导学案(教师版)编号33 编写人审核人:执教人学习日期热与?”反映了他对国难当头的忧国忧民之思。

后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终觉政治黑暗,潜心学术。

在文学、历史、经济、音韵学等方面都又建树。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长达一千四百万字左右。

可以说他树立了一个时代的丰碑。

曾有人题赠挽联“三十年来新事业、新知识、新思想,是谁唤起;百千载后论学术、论文章、论人品,自有公评”。

这是对梁启超一生的很好概括。

读生字词戊(wù)戌(xū)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精悍(hàn)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酣(hān)畅蓟(jì)北二.合作探究通读全文,掌握内容要点。

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

1.课文可分几部分?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2段到倒数第2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2.梁任公演讲时有什么特点?梁任公有何特点?演讲特点:开场白——独特声音——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内容——丰富而有趣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人物特点: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讲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自负、谦逊、博闻强识、自由洒脱)3.本文的情感表达有什么特点?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9赤壁赋教师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9赤壁赋教师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一、自主学习:知识链接:
1、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人称“一门三父子,娥眉共比高。”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四、课堂检测
1、首段写诗人夜游赤壁的情景
①看到的景色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②诗人的活动有(动作):
诵---歌---纵---凌---
③诗人的感觉如何: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2、文?
主要内容是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船桨)兮兰桨,击空明(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兮溯(逆水而上)流光。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心中的情思),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婉转悠长),不绝如缕(细丝);舞幽壑(深渊)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寡妇)。
吴起高级中学“三案合一”高一语文导学案(教师版)
编号编写人审核人执教人学习日期
导学内容与程序
教学方法与预设
赤壁赋1
导学目标: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9赤壁赋教师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9赤壁赋教师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重新斟酒),肴核(荤菜和果品)既尽,杯盘狼籍(凌乱的样子)。相与枕藉(互相枕着垫着)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
二、合作探究
1、(1)第四段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A.第一段写在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遗世""羽化",飘飘欲仙的快乐情感。
B.作者写曹操横槊赋诗,慨叹自己谪贬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
C.主客对话,先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
D.联想古人古事,借题发挥,抒发了内心的愤懑,表现了超然独立,不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失的情怀。
明确:A.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B.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禄禄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一、学习课文第四、五段,学生解释给线的重点字词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流逝)也;盈虚(月满与月缺)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竟,简直)不能以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没有完,永远存在)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如果)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占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美景)。取之无禁(没有限制),用之不竭(用不完)。是(此,这)造物者之无尽藏(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人教A版必修二数学导学案:第一章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人教A版必修二数学导学案:第一章
结论3棱台的概念及性质: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截面和底面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称做棱台的下底面、上底面、棱台的其他各面叫做它的侧面,相邻两侧的公共边叫做棱台的侧棱,两底面间的距离叫做棱台的高。正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截得的棱台是正棱台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2)一个 棱柱共有 个顶点;
(3)棱柱的两个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4)如果棱柱有一个侧面为矩形,则其余各侧面也都是矩形;
(5)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柱是正棱柱.
答案(1)(2)(3)正确,(4)、(5)不正确
规律总结
解决这类关于棱柱概念命题的真假的判定问题,必须准确把握棱柱的结构特征,也就是要以棱柱概念的本质内涵为依据,以具体图形为模型来进行判定。
探究三、观察长方体,共有多少对平行平面?能作为棱柱的底面的有几对?
答:三对平行平面;这三对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
三、课堂检测
1练习:给出下列说法:
①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而得的旋转体是圆锥;②以直角梯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而得的旋转体是圆台;
③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面;
导学过程
过程设计
一、自主学习
1.棱柱
问题1.棱柱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
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有(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棱柱的概念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作棱柱.
2.棱锥、棱台
类似棱柱的探究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人教A版必修二数学导学案:第一章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人教A版必修二数学导学案:第一章
吴起高级中学高一数学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
学习目标:1.借助长方体模型,能直观地认识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2.会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描述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空间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
导学过程
过程设计
一、自主学习
1、平面:
(1)平面的两个特征:①无限延展;②平的(没有厚度).
(2)平面的画法:通常画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当平面是水平放置的时候,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 ,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
(3)平面的表示:
①一个小写的希腊字母 、 、 等表示,如平面 、平面 ;
②表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表示,如平面ABCD .
四、课堂小结
1、如图(2),正方体ABCD— 中,已知M、N、Q、S是图中各棱的中点,试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关系:(1)PQ和RS是:(2)MN和RS是;(3)PQ和MN是。
2、如图3中,A___平面ABC, A___平面BCD,BD___平面ABD, BD___平面ABC,
平面ABC∩平面ACD=____, ______∩_______=BC.
2、分别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表述空间内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1)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2)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4)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5)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正方体的各顶点如图所示,正方体的三个面所在平面A_ ,D1___ ;
(2)A ,B___ ,A1___ ,B1___ ;
(3)A ,B___ ,A___ ,B___ ;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1沁园春长沙教师版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1沁园春长沙教师版

四、巩固检测
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橘(jú)子洲 遒劲(强劲有力) B、峥嵘(zhēng róng) 携(xié) 遏(è)制 C、漫江(满) 寥(liáo)廊 挥斥(斥责) D、惆怅(chàng) 稠(chóu)密 辟谣(pì yáo) 答案:C 挥斥:奔放。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三、拓展提升
阅读以下两首毛泽东的诗,谈谈你从中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七绝·咏蛙
1906 年秋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勇气)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1909 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志在四方、胸怀远大的坦言)
吴起高级中学高一语文“三案合一”导学案
编号 1 编写人
审核人
执教人
使用日期:
2017/8/28
课题: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1.教学生掌握词的有关知识,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理清词的思路, 2.学生能在反复诵 读体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词中表现出来的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教学难点:理解本词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 百舸 寥郭
B、沉浮 携带 仓茫
C、挥斥 酋劲 峥嵘
D、遏阻 惆怅 激扬
答案:D A.寥廓;B.苍茫;C.遒劲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粪土) B、怅.寥廓(失意)
C、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答案:B 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2故都的秋教师版1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2故都的秋教师版1
三、合作探究
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
2、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
明确:绘秋
3、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基础知识:一、课前预习
1、作者:郁达夫(1896~1945),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省富阳县人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
D.这秋蝉的嘶叫,在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奥巴马在大选前18个月就开始接受特勤局保护,比之前任何总统候选人都早,部分原因就在于许多带有种族色彩的言论都是针对他引起的。
B.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放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吴起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教师版)
编号:49编写人审核人:执教人:执教日期:
导学内容与程序
导学方法与预设
课题:故都的秋
学习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人教A版必修二数学导学案:第一章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人教A版必修二数学导学案:第一章

吴起高级中学高一数学导学案(教师版)
、由基本几何体生成的组合体的两种基本形式将基本组合体拼接成组合体;
从基本几何体中构成组合体.
①长方体;②圆锥;③三棱锥;④圆柱.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④②③、如图为某组合体的三视图,则俯视图中的长和宽分别为( A )
10,4 B.10,8 C.8,4 D.10,5
第3题
第4题
、某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其主视图和左视图是( B )
__A___; (3)对应__E__;(4)对应___C__; (5)对应__B___
、桌上放着一个半球,则在它的三视图中,有两个图相同,这个不同的图应该是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正方形,那么该几何3__.
第8题第9题
、分别画出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三视图.
图①,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图②,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9赤壁赋教师版2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9赤壁赋教师版2
飘飘乎如遗(yí)世独立
B.倚歌而和(hè)之桂棹(zhào)兮兰桨
击空明兮泝(sù)流光
C.苏子愀(qiǎo)然正襟(jīn)危坐
泣孤舟之嫠(lí)妇
D.余音袅袅(niǎo)山川相缪(liáo)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cáng)也
2.下列四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举酒属(引申为劝酒)客纵(任凭)一苇之所如
吴起高级中学“三案合一”高一语文导学案(教师版)
编号编写人审核人执教人学习日期
导学内容与程序
教学方法与预设
赤壁赋2
导学目标: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把握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明确: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三、课堂检测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壬戌(xū)之秋歌窈窕(tiǎo)之章
二、合作探究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本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教师补充: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一、学习课文第三段,学生解释给线的重点字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起高级中学高2017届导学案沪科版物理3-2 (教师版)
学案作业区
1★如图所示,宽度为L=0.20 m的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导轨的一端连接阻值为R=1.0Ω的电阻。

导轨所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50" T。

一根质量为m=10g的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

现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拉力拉动导体棒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运动速度v="10" m/s,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导体棒与导轨垂直。

求:
(1)在闭合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
(2)作用在导体棒上的拉力的大小;
2★★在范围足够大,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B=0.2T,有一水平放置的光滑框架,宽度为L=0.4m,如图所示,框架上放置一质量为0.05kg、电阻为1Ω的金属杆cd,框架电阻不计.若杆cd以恒定加速度a=2m/s2,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运动,求:
(1)在5s内平均感应电动势是多少?
(2)第5s末作用在杆cd上的水平外力多大?
3★★★正方形的导线框,质量m=60g,边长=12cm,电阻R=0.06Ω,在竖直平面内自由下落H=5m后,下框边进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框垂直,如图所示,匀强磁场沿竖直方向的宽度h=,线框通过匀强磁场区域时恰好匀速直线运动,g=10m/s2,求:(1)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多大?(2)线框通过磁场区域时产生了多少热量?
板书设计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