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ppt课件
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
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含义 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层含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 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 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是在一定的地域 范围内,在历史 发展中形成的特 定文化内涵,以 一定的物质文化 和精神文化或遗 存构成这一地区 的文化中心,经 过一定的开发而 形成的具有该地 区特点的文化
民族文化
所谓民族文化, 就是具有共同语 言、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 共同心理素质的 稳定的共同体在 历史和现今所创 造的能够代表其 共同特点的文明 成果的总和
一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区域,这样同一民族可以表现为不
同的区域文化,比如同是汉族的齐鲁文化和中原文化;不
同民族可以生活在同一区域内,这样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
合,就会呈现共同的区域性特征,比如滇黔文化就是由若
干不同的民族文化组成的
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 (2013·全国卷Ⅱ·T19-④) (×)
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②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民族
文化的一种,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而
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从中华文化内部看,中华文化呈现
联系
出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 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③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同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K12教育课件
1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基点一线串 考点四层研
题点三维练
K12教育课件2基点一线串源自构建知识体系 串记主干知识
K12教育课件
3
K12教育课件
4
考点四层研
考点各个击破 认知步步高升
K12教育课件
5
考点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K12教育课件
6
辨易错——学前启动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 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的考查。
K12教育课件
18
3.(2015·福建高考)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 一”的考查。
K12教育课件
16
2.(2016·天津高考)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
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
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
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回顾点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简述理由]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 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简述理由]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 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角度
阐释
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作用
K12教育课件
1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基点一线串 考点四层研
题点三维练
K12教育课件2基点一线串源自构建知识体系 串记主干知识
K12教育课件
3
K12教育课件
4
考点四层研
考点各个击破 认知步步高升
K12教育课件
5
考点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K12教育课件
6
辨易错——学前启动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 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的考查。
K12教育课件
18
3.(2015·福建高考)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 一”的考查。
K12教育课件
16
2.(2016·天津高考)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
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
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
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回顾点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简述理由]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 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简述理由]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 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角度
阐释
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作用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ppt课件
①表现
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 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 其它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 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②见证:汉字和史学典籍
汉字
作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 用 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
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 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 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考点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发展时 殷商 春秋 期 时期 战国
秦
汉
隋唐
宋元 明
明清
文化
天命 神权
诸子蜂 起、百
促进统 一的民
独 尊
思想
“敬 德保 民”
家争鸣 族文化 发展
儒 术
思想
在中华 文化发 展史上 的影响
▪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2)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4)意义
台湾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怎样? 对祖国统一大业有何启示?
▪ 关系:①台湾文化是由于历史、地理原因而 形成的具有台湾区域特征的地方文化,它是 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
▪ ②台湾文化根源于中华文化,它与中华文化 之间是个性与共性、叶与根的关系。台湾文 化具有明显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中华文化的 共性。
作用
对早期 中华文 化产生 深刻影 响
形成古 代中华 文化思 想的雏 形
具有 儒家
划时 思想
代意
成为 正统ຫໍສະໝຸດ 义 思想古代 中华 文化 高度 发展
进入 气度 恢弘 的全 盛时 代
产生 宋明 理学
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 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 其它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 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②见证:汉字和史学典籍
汉字
作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 用 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
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 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 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考点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发展时 殷商 春秋 期 时期 战国
秦
汉
隋唐
宋元 明
明清
文化
天命 神权
诸子蜂 起、百
促进统 一的民
独 尊
思想
“敬 德保 民”
家争鸣 族文化 发展
儒 术
思想
在中华 文化发 展史上 的影响
▪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2)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4)意义
台湾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怎样? 对祖国统一大业有何启示?
▪ 关系:①台湾文化是由于历史、地理原因而 形成的具有台湾区域特征的地方文化,它是 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
▪ ②台湾文化根源于中华文化,它与中华文化 之间是个性与共性、叶与根的关系。台湾文 化具有明显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中华文化的 共性。
作用
对早期 中华文 化产生 深刻影 响
形成古 代中华 文化思 想的雏 形
具有 儒家
划时 思想
代意
成为 正统ຫໍສະໝຸດ 义 思想古代 中华 文化 高度 发展
进入 气度 恢弘 的全 盛时 代
产生 宋明 理学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3.6我们的中华文化
必修3
第六课
宏观把握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情概览 真题体验 考点扫描
-6-
高考考纲要求 五年真题统计 高考频次坐标 ③中华 2016 江苏 22/2013 安徽 灿 文化的 9/2013 北京 41/2013 课 烂 包容性 标全国Ⅰ39 的 ④中国 中 各民族 2015 福建 30/2013 课标 华 对中华 全国Ⅰ19/2013 福建 文 文化的 29/2013 江苏 34 化 贡献 1.从知识的考查看,高考高频考点依次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命 的表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题 2.从试题的考查类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涉及较少; 视 通常通过史书典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素材考查获取 角 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必修3
第六课
宏观把握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情概览 真题体验 考点扫描
-11-
1 2 3 4
解析:本题是理解型材料分析题,需要依据材料中提供的内容,利用 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一一对应,从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角度阐释说明即 可。
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说明中华文
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故选A项。B、C两项在题中未涉及。 A
解析
关闭
答案
必修3
第六课
宏观把握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情概览 真题体验 考点扫描
-8-
1 2 3 4
2.(2016· 天津)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 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 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 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关闭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知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有利于民 发展的精神纽带 族文化的传承 ,“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夸大了保护传统建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必修三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考总复习政治PPT课件(原文)
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②中华老
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③中华老字号的文
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 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先后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来自不同的地区,具
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其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点展示
1.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 性 3.中华各民族对中 华文化的贡献
素养链接
1.政治认同:通过理解中华文化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树立文 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增强政治认 同 2.科学精神:通过对中华文化包容 性的理解,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和外来文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 历程的把握,促使学生自觉投身到 振兴中华文化的实践中去
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文化具有地域性,不同区域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
答案:D 始终显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从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
[针对训练] 2.《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 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 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 陆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 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 角色,它(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 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 的重要体现
【想一想】 答案1:一万年和五千年等——源远流长;多个区域 文明等——博大精深;多个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 等——包容性。 答案2:该标识通过书法和汉字的丰富内涵展现了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强调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
2019届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汉字
作用: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地位: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特别提醒】 (1)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内容丰富,为中华各族 人民所认同、通用,但不能说汉字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 同、通用,也不能说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 (2)文字与汉字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 时代;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 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但不是唯一见证。
神文化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典型考题
(2018广西桂林期末)由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普及,
人们越来越依赖“指尖上的拼写”,“提笔忘字”的现
象越来越普遍,有专家呼呼要重视汉字书写。之所以要 关注汉字,是因为 ①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②汉字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③用汉字才能表达传统之美
汉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 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思想并深刻影响后世
隋 唐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 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 并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代
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在 宋 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 元 其中宋明理学对后期封 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了 明 建社会发展影响较大 宋明理学 明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入 清
②见证之二:史书典籍
地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原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经验, 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并设有史官。
特点: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 为世界所仅有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走进近代
1、 衰微原因
文化衰微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内因)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外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