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再别康桥》《雨巷》背诵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再别康桥》PPT课件(最全面最详细课件)(1)

《再别康桥》PPT课件(最全面最详细课件)(1)

《再别康桥》PPT课件(最全面最详细课件)(1)5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这节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

他在康桥生活了两年。

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

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6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第六节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

这节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

"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是暗喻的手法。

7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七节,与开头呼应。

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

云彩本是不能带走的,诗人却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加上两个“悄悄”表露诗人不愿掠动心爱的康桥一片温柔情意,不忍心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

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

至此,将诗人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悄悄”、“轻轻”中表现了出来,同时排出了“伤离别”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之感。

2、河畔金柳倒影图3、青草水底招摇图4、榆阴浮藻清潭图5、撑篙漫溯寻梦图6、黄昏夏虫沉默图7 、招手惜别云彩图1、挥手作别云彩图结构分析之一再别康桥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6)第三部分(7)轻轻的我走了轻轻的我来了轻轻的我招手河畔上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悄悄的我走了悄悄的我来了我挥一挥衣袖作别母校生离愁泛舟康桥来寻梦悄悄离去心忧伤离愁别绪依恋母校河畔金柳康河水草榆阴清潭星辉寻梦飘然离去难分难舍欢喜留恋迷恋凄婉哀伤寻梦入梦出梦眷恋飘然离去无限依恋百般珍惜苦闷彷徨结构分析之二课文总结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

高一语文课件: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高一语文课件: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前期新月派诗人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 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 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闻一多在《诗的格 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 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主张 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 的贡献。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 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 和自白里,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一部分青年在理想幻灭后 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失去美好希望的痛苦在诗句里流 动。
篇目二 《再别康桥》
1.《再别康桥》的 2~6 节中,诗人捕捉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载记载( ) 巷巷道( ) 结识( )
结结巴( ) 哀曲( ) 软泥( ) 悄悄( )
曲曲折( ) 泥泥古( ) 悄悄然( ) 答 案 : zài/zǎi xiànɡ/hànɡ jié/jiē qǔ/qū n í /nì qiāo/qiǎo
五、按拼音填字组词
彷huánɡ( ) 辉huánɡ( ) huánɡ( )恐
高一语文PPT课件
第一单元
2诗两首
学国学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 人可以做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 对于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加以改进。”
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
——选自《论语·为政》 【古文今译】 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处理政事,
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
绕在它的周围。”
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选自《论语·子路》

《雨巷》和《再别康桥》-39页PPT资料

《雨巷》和《再别康桥》-39页PPT资料

现代诗歌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分为 不同的种类。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可分为 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 结构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新月派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 体,1923 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 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徐志摩是新月 派最具代表性的诗人。闻一多卓有成就,他在 《诗的格律》中提出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 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 为“新格律诗派”。
2.字形辨认

溯 朔



篙 蒿



斓 谰


婉 惋



圮 杞



徨 惶


答案:①漫溯/朔方 ②长篙/蒿草 ③斑斓/谰言 ④委婉/惋惜 ⑤坍圮/杞 人忧天 ⑥彷徨/惊惶
3.词语辨析

⑤色
颜色 落色


⑥散
零散 分散


答案:(1)①chì chù ②pǐ ③xìng ④sù ⑤gāo ⑥bān lán ⑦shēng ⑧liáo
(2)①xiàng/hàng ②ní/nì ③qiāo/qiǎo ④zǎi/zài ⑤sè/shǎi ⑥sǎn/sàn
“寂寥”和“寂寞”都含有“静”的意思,
但二者描写的对象不同。寂寥:寂静、空旷,多
指环境。寂寞:孤单冷清,多指人的感受。
例句:①人情似乎近了,寒冷似乎远了,雪
一连飘了几天,让喜庆的天空不再

②整个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真是
难熬。
答案:(1)①犹豫 ②彷徨 (2)①寂寥
②寂寞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课件(共12张PPT)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课件(共12张PPT)
“甘心”两字,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 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 于斯、死于斯。” 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留恋。 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必背知识点 以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的必背知识点:
作者介绍:徐志摩(1896-1931),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徐志士,字幼安,浙江海宁 人。他是中国新诗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徐志摩全集》等著作。 背景介绍:《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22年。当时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 离开了康桥,后来回国后经历了许多挫折和不如意。在重游康桥时,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 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7-1931)
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
诗词欣赏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第2课
新课导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 人的离愁别绪。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 悄地走了。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1.2《雨巷》《再别康桥》ppt导学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1.2《雨巷》《再别康桥》ppt导学课件

【自主校对】 一、 1.huá nɡ sù ɡāo liá o chì chù chó u chà nɡ wǎn pǐ xì nɡ zǎo dià n
chēnɡ 2.xià nɡ/hà nɡ
qiāo/qiǎo jiē/jié ní /nì zǎi/zà i 斓/谰/澜 忧/犹/优/尤
bié /biè
《再别康桥》 1920 年,徐志摩来到英国留学。 1921 年,进入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 )皇家 学院。这一段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2 年启程回国前夕,他写下了《康桥再会吧》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 年,他重游英国。7 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 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他 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怅然若失。乘船回国途中,诗人挥 笔写下了《再别康桥》一诗。
店和《新月》月刊,两人有着浓厚的情谊。节选部分以徐志摩性情中的“同情 心”“爱”作为中心,通过叙写徐志摩去世之后朋友们的主观感受,表达了对 挚友的悼念之情。
预习案—聚沙成塔
[作者档案馆 ] 戴望舒 (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著名诗 人。1929 年 4 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 被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而成为传诵一时的名 作, 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 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 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 显得明朗、沉挚。 《雨巷》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其代表作。
他的一生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 朋友们,志摩是走了,但他投的影子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他放的光亮也 会永远在人间,他不曾白来了一世。我们有了他做朋友,也可以安慰自己说不 曾白来了一世。我们忘不了他和我们在那交会时互办过《现代评论》周刊、新月书

2课《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ppt课件

2课《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ppt课件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必修1 •(配人教版)◆
7.积名句 (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 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近几年来,鲁东南地区夏播玉米产量呈现出
________ 徘徊 不前的局面。
彷徨 观望。 ②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________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必修1 •(配人教版)◆
(3)凄清· 凄婉 辨析:“凄清”形容清冷;“凄婉”是指(声音) 悲哀而婉转。 凄婉 的笛声从远处的高楼上传来,令人 ①________ 哀伤不已。 凄清 的月光,在朦胧的幽径上流过, ②当________ 我的思绪也随之飞扬。
(1)《雨巷》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 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______、_____的情绪 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寥的小巷中踽踽独 行。诗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_____,二是____。 (2)《雨巷》一开始用“悠长”“寂寥”的雨巷表明了 居住地的________,以细雨表现了________的天气特点,奠 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3)《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诗中多处运 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 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1)落寞 惆怅 雨巷 丁香 (2)幽僻 阴沉、郁闷 (3)重叠 反复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再别康桥》ppt课件

《再别康桥》ppt课件

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 成立于1923年,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 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 “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 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 格律化,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 。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 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三美”主张提出者闻一多
三美主张
“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表现为诗歌的 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悦耳动听;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 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以看作一幅色彩鲜明的图 画;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每节诗的行数 相同,每行诗的字数基本相等。
徐 志 摩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 南湖,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被人 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曾留学英国和美 国,诗歌创作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潮的影响——字句 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像丰富,并追求艺术 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 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 等。1931年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
意象(形象) 勤劳善良、质朴仁厚、慈爱无私、安天乐命
特点
、任劳任怨、贫苦艰辛、平凡伟大……
柔美、静谧、自由……
表达技巧
语言特点 抒情风格
形式韵律
寓抒情于叙事+直抒胸臆 对比、排比、呼告、反复……
朴实、真挚 直接强烈
散文化自由体诗歌: 全诗13节,4-16行不等,
每行2-22字,参差不

最新高中语文《雨巷》《再别康桥》ppt课件

最新高中语文《雨巷》《再别康桥》ppt课件
1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 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17
艺术特色
• • • • 复沓句式的妙用,形成回环叠唱的效果 词语的重叠运用,形成舒缓悠扬的节奏 每节有两到三个字押“ang”韵 排比句式的运用

独自 彷徨
孤独 冷漠 苦闷 忧愁
3、 “我”希望逢着一个姑娘,一个什么样的姑 娘? 丁香姑娘
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怅; 叹息,凄婉迷茫;静默。
5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 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 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 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 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 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 领袖。

《再别康桥》复习课件

《再别康桥》复习课件

例2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 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 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明确: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轻松的气氛。“多情 自古伤离别”,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 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 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 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伤别” 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徐志摩尊崇闻一多的三美主 张,即诗歌要具有音乐美(音节)、 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 画美(词藻) ,在《再别康桥》一诗 中,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分 别是怎么体现的?
1.音乐美
A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 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 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是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诗 歌流派。新月派分前后两期,前期以1926年4月创刊 的《晨报◎诗镌》为阵地,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 朱湘等,后期以1928年3月创刊的《新月》月刊和 1931年创刊的《诗刊》为阵地,诗人增加了陈梦家 等,这是一个在胡适为代表的写实派白话诗和郭沫 若为代表的浪漫派自由诗创作处于衰退、停滞状态 下,涌现而出,致力于提高新诗艺术、潜心于探索 新格律的诗歌流派。 本派诗人以“三美”作为目标。
例3
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 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景呢?结合你们 自己的经验,设身处地地为徐志摩设想一下。
明确:意象的选择新颖。照一般情况看,诗人 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 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器 的轰鸣。但这一切,作者都没有摄入镜头,写 入诗中借以寄情的对象是“云彩”“金 柳”“柔波”“青荇”“星辉”等自然物,让 我们感觉作者就像是一位不是人间烟火的神仙, 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再别康桥》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再别康桥》

互动展示,交流讨论 5、感情达到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
对 康
离 别
4、对康桥永久的眷恋

榆阴浮藻清潭图
桥 的 依

6情绪低落 恋
的 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静思默想 之 情
情 起 2、欢喜和眷恋
夏虫沉默图
伏 河畔金柳倒影图
为 线 索
1、依依惜别
挥手作别云彩图
7悄悄作别
招手惜别云彩图



想一想
第5节,星辉
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 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 放声高歌。 “星辉”用“斑斓”修饰,色彩浓丽,如梦如幻,情 感到达巅峰。
第6节,夏虫
比喻,化静为动 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 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由幻想回归现实
•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注:/为停顿,绿色为重读,↗ 为升调,↘为降调)
•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提示:可从特点、喜爱的原因、诗人的情感、 修辞手法等等方面论述,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 体验。)
• 3.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一轮诵读,因声求气
指导:平仄、押韵、节奏等韵律感、音乐美
读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青荇 (xìng) 长篙(gāo)
浮藻(zǎo)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再别康桥》PPT全文课件(43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再别康桥》PPT全文课件(43张)
徐 志 摩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再别 康桥》 PPT全 文课件 (43张 )【完 美课件 】
一河康 条,桥 水我的 。敢灵
说性 是全 全在 世一 界条 最河 秀上 丽; 的康
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在那里,他结识了 影响他生命、终生为 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 性——林徽因。
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作别西天的云彩。
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 康桥是美丽的,而这美的最集 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三 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
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
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写诗人与康桥依依惜别,
表现了诗人惜爱之情,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②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 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再别 康桥》 PPT全 文课件 (43张 )【完 美课件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再别 康桥》 PPT全 文课件 (43张 )【完 美课件 】
徐志摩、林徽因和泰戈尔在一起
陆小曼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再别 康桥》 PPT全 文课件 (43张 )【完 美课件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再别 康桥》 PPT全 文课件 (43张 )【完 美课件 】

《再别康桥》复习课件

《再别康桥》复习课件

“轻轻”、“悄悄”给人一种踮起脚尖走路的 感觉,作者就要与康桥分别,此时他不愿也不 忍打扰康桥,两词能体现出作者对康桥的热爱 和深深的眷恋之情。
思考2:

第一节与最后一节在用词上有何不同?这些 不同之处表达了什么?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像一阵清风轻盈而来 最后一节用三个“悄悄的”——与之回环对应,诗人又 悄无声息地潇洒而去 第一节是轻轻地向西天云彩招手作别 最后一节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表达了诗 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洗礼、涅槃之后,对康桥的爱和眷恋 化成一个飘逸洒脱的意象,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对 康桥的热爱与眷恋。 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 的圆形抒情结构。
思考5:
第四节中将清澈的潭水比作了什么?请分析 其表达效果。
天上虹 作者触景生情,并由此引发联想,榆荫 下的一潭不再是清泉,而是天上的彩虹 ,又在浮藻之间幻变成了“彩虹似的梦 ”,这样的描写浸透了诗人的情感,蕴 含了诗人的眷恋。
思考6:

第五节说“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而第六节 又说“但我不能放歌”,两节是否矛盾?体 现了诗人何种心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 却不是人,是物——“西天的云彩” (康桥),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 跳出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体会三美
1.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而且字 数相近,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 之美。 2.音乐美——每节押韵,逐节换韵,严守二、 四句押韵,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有一种审 美快感。 3.绘画美——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 的出的画面,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
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 “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6-2《再别康桥》课件 (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6-2《再别康桥》课件 (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第二节: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运用比喻的手法, 将河畔的金柳比作夕 阳中的新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柳的美 好姿态,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 情。
②“柳”与“留”有一种谐音关系,古人 折柳送别,以示对远行人的挽留,表达了 作者对康桥的不舍之情。
金柳倒影图
第三节:你认为哪些词用得最妙?
青荇招摇图
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在《诗的格节)、绘画
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
句的均齐)。”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
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
徐志摩的感情
张幼仪与徐志摩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 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 16岁的张幼仪成婚。 1922年与张幼仪离异
惜别云彩图
活动二:梦中情
1.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刚刚我们已经从细 节上考量 了作者的情感,那么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 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根据诗歌内容,推测作者在不 同场景中的情绪值,并将其 呈现在坐标图中。
5.感情达到高潮
4.对康桥永久的眷恋 榆阴清泉图
3.热烈的爱恋和眷恋 青荇招摇图
2.欢喜和眷恋 金柳倒影图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音乐美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几乎每节的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 ,并且每节换韵 ,整齐中富有变化。
韵律和谐 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美感。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徐志摩

《雨巷》和《再别康桥》40页PPT

《雨巷》和《再别康桥》40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雨巷》和《再别康桥》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高中语文《雨巷》《再别康桥》PPT课件

高中语文《雨巷》《再别康桥》PPT课件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 鸥,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有现代诗派 “诗坛的首领”之美誉。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5年转入复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 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 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 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 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 《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 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 的称号。
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的丝雨中,一 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来一缕丁香花的幽 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情,又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 但不凄然。
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多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 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 阅读下面的 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赋予了什么含义。
青结鸟,不开传在云暮外春信,时丁节香,空易结凋雨中谢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美。丽 高洁 冷艳 愁怨 哀婉同向春风各自愁。
美丽高洁
愁怨,忧愁,哀怨,彷徨; 冷漠,凄清,又惆怅; 叹息,凄婉迷茫; 静默,消散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 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 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 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 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 忧愁 。”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他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因而他的早期诗歌 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 沉的特点;又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的诗,因受抗争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更为洗练纯 朴,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 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像我一样, --------------默默彳亍着 冷漠、-------,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 -------------------, 走尽这雨巷。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 -----------, ------------。 看万山红遍, ------------; ------------,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 万类霜天竞自由。 ------------, ------------,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 恰同学少年, -------------; 书生意气, ------------。
-------------------,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
• 寻梦?撑一支长篙, -----------------------; --------------------,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 消散了,甚至她的 -----------------丁香般的惆怅。
• 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悠长 -----------------, • -------------一个丁香一样的 ---------,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 ------------?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 -------------------, 在雨中哀怨, ---------------;
轻轻的我走了, ---------------------; ------------------,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
• 软泥上的青荇, ------------------------; ------------------,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悄悄的我走了, --------------------; ------------------, 不带走一片云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