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下 。
在P PT播 放 过程 中, P T的重 对 P
点 内容 可以 实时 用 鼠标 标 注 , 需事 不
先 设计 , 类似 电子 白板 , 教学 很有 帮 对 助一 开始 显 示时如 图l, 2 鼠标 实时标
注如图1。 3 这 里使 用的是Ofie 0 3 “ f 2 0 的 墨 c
≯ 毒 毒 | 鼍 鬟 毪 囊| i 毫 琶 等 毒
一
i 感蓬
在信息技术教学 中渗透德育
金松 浙江省丽水市第二高级 中学
很多教师认 为信息技术 课是一门 技术课 , 息技术教师仅 需教授技术 。 信
其实 , 信息 技术教 师 更应注 重在 教 学
上 收集 有关灾情的数 据资料 并制成 图 表 。 察这些 图表, 观 哪个省 受灾最严 重
技 术 与应 用
t ga @n ti e tmem ou o1 — —
的椭圆旋转 1  ̄得到下半个椭圆, 后 8, 0 之
通过 移动将 上 下两个 半椭圆拼到一起
◇自右侧方向。
也 可用任意 图形 圈注 不规 则的区 域 和内容 , 与上 面基 本相同。 方法
组成一 个完整的椭 圆, 最后把这 个椭 圆
Q 聊天时用的都是昵称, Q 它的隐蔽性
让 学生对 教 师敢 说真 话和心里 话。 有
的学生在教师面前可能不善言辞, 但
这并不代表他 们没有 想法, 没有自 己的
观点 , QQ聊天 工具 让 他们畅所 欲 言。 另外 , QQ聊天和以往的写日记、 周记 等
行成功, 教师可以利用这件事激发学
上 半椭圆动画设计为: ◇擦除进入 动态效 果;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德育工作,教育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正确、全面地观察社会,提高是非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带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活动。
我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也做了些探究。
一、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常见的现象现象一:每次上课时,总会有同学不穿鞋套就偷偷溜进教室,我非常生气,因为我再三强调上课一定要穿好鞋套,这是对每个同学的要求,不要因为某些同学而影响了规定,可还是会有个别同学以各种理由不穿鞋套……现象二:上课时,会有同学在叫“老师,我的显示器不亮了,键盘不好使,打不出字来了,鼠标不能动了……”,我闻声而去,咦,真的是出问题了,上节课还好好的,怎么现在就坏了?检查一看,不知是哪位“高手”把连接线拔下来了……现象三:每次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我都会从学生的抽屉里、主机和桌子的缝隙中找到一些零食包装袋、一些小玩意、一些吃完后吐在地上已经变得黑乎乎的口香糖……这些要求学生注意的地方我都讲过很多遍了,可是还有学生屡教不改。
看来,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势在必行。
二、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1.教师要对德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动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任何教师人格的作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当学生的楷模。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有在网吧上网被社 会青年误 当出气筒无故砍杀的 ; 为了支付 网络游戏费用而杀死 自己的姥姥谋财 的; 熊猫烧香病毒发作
撕 托 ㈠孵 忿
X『搦1i{i…l ^ } jl i i" 1 Y i ≮ X
素质 教育
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何 六 一
( 安市 安 阳一 巾 , 江 瑞 浙 学 生 是 祖 国的 未 来 , 校 教 育 不 仅 在 于 教 会 学 生 知 识 和 学 温州 350 ) 2 20
线 ; 下 别 人 的键 盘 鼠标 , 下 按 键 玩 等 等 。 些 习惯 在 学 生 拔 挖 这
为怏捷 的服务。 从互联 网上直接获取信息资料 已经成为很多
人 的 一种 习惯 , 已经 成 为学 生 的重 要 学 习方 式 。 是 , 着 学 但 随 生 知识 的增 长 和操 作 水 平 的 熟 练 , 个 别 学 生 开 始 沉 缅 于 网 有
抓住典型人手 , 再延伸 到平时学生的细小 的坏 习惯 , 生容 学
易 接 受 , 易 引起 共 鸣 , 容 即能 得 到 事半 功倍 的效 果 。 二 、 过 感 人 事例 , 发 公 德 心 和 爱 国情 通 激 在 信 息 课 的 内容 设 计 上 , 师 可 以 引 入 最 近 发 生 的 感 人 教 事件 , 教 育学 生 。 以让 学 生 通 过 上 网 查 找感 人事 例 。 来 可 比如 4月 1 日发 生 的玉 树 大 地 震 ,教 师 可 以让 学 生上 网 查 找 玉 4 树地 震 中香 港 志 愿 者 黄 福 荣 舍 己 救人 的事 迹 , 国人 民 为 玉 全
兼备 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虽然信息技 术作 为其它学科 的一门 辅 助性 、 T具 性的学科处 于次要地位 , 但它作 为学生全 新的
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PPT
关注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培 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和道德意识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资源
关注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培 养
鼓励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公益活 动
运用信息技术 教学手段渗透
德育教育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渗 透德育教育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符合德育要求的信息 技术教学活动 利用多媒体展示素材强化道德教育效果
提出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和思路
总结
强调德育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的双赢效果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如何在小学信息技 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教育PPT
目录 引言 关注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培养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渗透德 育教育 德育主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 应用示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教育的评估与改进 总结
引言
引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和 挑战 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关注学生的道 德育的评估
与改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 德育教育的评估与改进
设定德育教学目标和评估指标 结合学生反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 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 德育教育的评估与改进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共 同促进德育教育效果
总结
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渗 透德育教育
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德 育教育活动
德育主题在信 息技术教学中
的应用示例
德育主题在信息技术教学 中的应用示例
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 为和自我保护意识
信息伦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知识 产权和个人隐私
德育主题在信息技术教学 中的应用示例
数字公民教育:培养学生正确 使用信息技术资源和社交媒体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需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让学生明白在信息技术领域中,诚信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明确信息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在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
德育教育渗透也应该以信息技术教学为载体,教育学生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他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技术手段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区服务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老师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从而启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也需要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要学会应用已有的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创新设计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也需要重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和挑战,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安全风险,通过一些真实案例教育学生保护个人信息、避免网络诈骗,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一、发挥教师“教育智慧”1.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受益。
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重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情感陶冶,做到“润物细无声”。
这就除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做到娴熟自如、适当运用之外,还与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
2.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训练之中。
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让学生感觉不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
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
让他们了解这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了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注重评价,德育渗透。
在评价过程中,更要渗透德育教育,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如在每节课结束前,表扬优秀的、有进步的学生,鼓励落后的。
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会更有兴趣,以后的学习也会更加努力。
要求学生如果在作品中摘抄了哪个网站的文章,在结尾处一定要注明,使学生具有版权意识,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能互通信息,借收发电子邮件之机互相取笑同学等。
这些事很小,但实际都是一种教育,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信息技术迁移到学习、生活中,真正体现“整体、综合、终生”的目标。
二、结合教材,运用媒体,联系生活1.结合教材,渗透德育。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从而产生危机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
当然也要让学生看到国产软件发展的希望。
如在学习使用金山WPS的时候,告诉学生它就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
在讲到病毒的时候,重点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
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
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教育挑战,如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针对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德育教育目标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勤劳等;2.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如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如乐观、自信等;4. 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如保护个人隐私、反对盗版等。
三: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策略为了实现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德育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渗透策略:1. 教师示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示范者,通过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的行为。
2. 课程设置: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应该融入德育内容,例如在网络安全教育中强调网络上的道德行为。
3. 教材补充: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教材中增加德育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4. 启发式问答: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与德育相关的问题,如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5. 互动讨论: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彼此之间分享一些德育的经验和观点。
四:信息技术学科中德育的渗透案例1. 网络安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在网络上要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不传播伪造信息等。
2. 网络伦理教育:通过讲解信息伦理的概念,教育学生认识到在信息化时代,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3. 版权意识教育: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盗版的危害性,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遵守版权法的意识。
五: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数据保护法:是指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法律规定。
2. 信息伦理:是指在信息社会中,遵循和维护信息秩序、信息正义和信息道德的规范。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渗透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渗透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小学生正处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阶段。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电脑操作和软件知识,更应该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技术素养和道德观念。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德育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德育渗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渗透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不仅是操作电脑和使用软件,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明白,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为我们提供方便和快捷,又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和危害。
学生要学会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不做网络暴力的施行者,不泄露个人隐私,不陷入网络游戏的沉迷中。
通过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教师可以借助案例分析、故事讲解等形式,告诉学生信息技术的利与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观念。
信息技术的安全使用。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了解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等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并掌握相应的防范知识和技能。
教师还应当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的信息安全,不做网络欺凌者,不传播不实信息,不窃取他人的隐私信息等,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
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它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正确对待信息技术,不做沉迷网络、过度依赖网络的现象。
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学习新技能,积极参与网络公益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培养学生正确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价值观。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还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
德育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渗透
这 些天真 单纯 、 世 不深 的中学生 , 别是一 些爱幻 想 、 涉 特 充
满 了 好 奇 心 的 女 孩 子 来 说 .稍 有 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就 会 掉 进 网 友设 好 的 陷 阱 。学 生 们 在 网 上 袒 露 的 几 乎 都 是 真 实 姓 名 , 的 还 对 网 有
传 统 政 治 思 想 工 作 不 可 替 代 的 优 势 。我 们 在 加 强 网络 道 德 教 育 , 导 网上 行 为 规 范 的 同 时 , 可 以 利 用 计 算 机 和 网 络 引 也
学 习 , 一 个 对 国 家 、 会 有 用 的人 。 做 社 通 过 选 取 以 时 事 为 主题 的 任 务 进 行 思 想 教 育 .配 合 学 校 搞 好 一 系 列 重 大 事 件 的纪 念 活 动 , 分 发 挥 学 科 优 势 , 充 在 给 学 生 布 置 操 作 任 务 的时 候 .要 尽 量 选 取 与 时 事 相 关 的 主 题 , 要 求 学 生 在 作 品 中 加 入 自 己 的评 论 。如 : 国庆 为 主 并 以
技 术 . 找 德 育 工 作 的新 方 法 、 途 径 。 展 德 育 的 新 渠 道 、 寻 新 拓
友 公 开 自 己的 学 校 、 级 、 至 家 里 的 电 话 。他 们 认 为 这 很 年 甚 正 常 . 朋 友 就 应 该 说 真话 , 全 没 有 意 识 到 网 友 会 欺 骗 他 交 完
络 世 界 非 常 神 奇 .非 常 具 有 吸 引 力 . 因 为 这 是 一 片 没 有 国 界、 没有 传 统 藩 篱 。 有 师 长 管 束 , 以 崇 尚 自我 、 新 立 异 没 可 标
的“ 拟世界” 虚 。而 面 对 这样 的 虚幻 世 界 . 样 对 学 生 进 行 德 怎 育 教 育 显得 更加 重要 。 网 络 对 现 有 的 法 律 法 规 、道 德 规 范 以 及 德 育 工 作 带 来 了 巨大 的 冲击 。 但 同时 也 给 信 息 技 术 教 师 提 供 了新 的便 利 . 条 件 。 利 用 信 息 技 术 课 的学 科 特 点 开 展 学 生 德 育 工 作具 有
让德育教育渗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
让德育教育渗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
由于课程内容的特点和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德育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并不充分。
有必要探索将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课程有机结合的方法,以有效推动学生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如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和编程等。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
在教授计算机操作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强调互联网安全意识,强调网络道德的重要性。
在编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强调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等德育观念。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同时也受到了德育教育的熏陶。
课程设计应注重道德教育。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增加一些涉及道德教育的内容,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在教授网络应用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或小组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网络虚拟身份和真实身份的关系,引导学生明辨网络谣言和正能量信息等。
在教授编程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道德编码的原则和规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责任意识。
通过这些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程不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同时也在德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校应加强德育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合作。
德育教育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德育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结合方式。
德育教师可以提供德育素材和教学理念,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德育教师可以编写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德育教学案例,供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
信息技术教师则可以分享一些德育教育的案例和经验,以便德育教师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通过这种合作,可以实现德育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德育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度。
学校和家庭共同育德育人。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
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
常言道:智育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
可见,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不可动摇的。
德育必须从小培养,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
那么,怎样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恰到好处地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值得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问题。
因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思品课的教育大不相同,不能简单采用正面说理的形式,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讲究教育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但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适时适地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在我看来,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或许他的工作条件并不理想,或许他没有英俊的外表或妖娆的容颜,但他一定自然朴实、乐观自信。
他会用一颗美丽的心灵善待学生,呵护学生,用自己出色的工作给孩子带来快乐和幸福,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
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高尚的师德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教师为学生一往情深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对教育事业热爱的具体化。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师爱,就会“亲其师”,并且“信其道”。
这种爱的内容包罗万象,最能体现这种爱的就是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
为了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催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继而建立这种责任感。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渗透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渗透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德育的渗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一环。
而信息技术作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也变得至关重要。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在当今社会,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德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使他们成为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德育教育可以体现在让学生明白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方面。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德育教育的引导和培养。
立德树人的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堂德育的渗透意义重大。
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
信息技术课堂中德育的渗透具有深远的意义,将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2. 正文2.1 信息技术课堂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单纯注重技术的传授而忽视德育的渗透是不可取的。
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课堂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教育他们尊重知识产权,远离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培养学生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并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信息技术课堂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可能需要进行团队合作来完成某些任务,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努力达成目标。
信息技术课堂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成为既懂技术,又懂道德的新时代人才。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和强化德育
浅析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和强化德育摘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和强化作用日益凸显。
笔者在本文中从培养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教师自身良好示范作用的有益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道德,信息技术课堂中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从引导学生挖掘知识深度着手适时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五个方面剖析了渗透和强化德育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强化;德育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于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德育,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刚上完课的机房(或专用室)桌椅乱摆,桌面上或隐蔽处常见有杂物、书本和笔,而正在运行的电脑有的显示器已关闭了。
这样的状态对下一节来上课的学生将造成不良的影响。
信息技术课堂秩序的维持和良好的上课习惯的养成一直是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
笔者根据平时上课的观察和体会,得出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有:在专用室上课,班级的约束力小了,学生的自觉性降低;由于贪玩(电脑)而匆匆离去。
我们能否使学生不匆匆离室?比如准时下课并督促学生做好整理工作。
我们能否让学生感受到在专用室上课更需有约束力?能否使学生树立起维护班集体形象的责任感?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比如固定座位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不断提醒学生发挥主人翁及小组的协同作用,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总之,我们应带领学生营造一个整洁的环境,让学生在整洁有序的环境中愉悦地学习和交流。
二、教师自身良好示范作用的有益影响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更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优秀的教学水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和有益影响。
例如课结束后,教师将自己座位的椅子摆好,再下课。
然后让学生也各自将自己的座位摆好,让机房的椅子始终处于整齐的状态。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下面我将从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意识三个方面讲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网络安全知识、网络道德规范等来告诉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应该如何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模拟真实情景,学习正确的网络行为和道德规范。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网络欺凌、网络谣言等问题,让学生明白不良网络行为的后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各种任务。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过程中,德育教育也会得到较好的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意识。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利用和加工能力很重要。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正确的信息搜集和利用方法,帮助学生分辨信息的真伪,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版权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告诉学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要盗用他人的作品。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小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引言: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为了技术的掌握,更
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
本文将通过介绍两个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中的德育渗透案例,探讨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案例一:网络安全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网络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教
师可以通过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授网络安全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强调良好的网络行为准则,如尊重他人隐私,不发布不实信息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案例二:信息诚信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信息诚信是信息技术领域重要的德育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
分享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信息诚信的重要性,如不抄袭他人作品,不传播虚假信息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
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诚信意识。
总结: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德育渗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和信息诚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教师应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创造有利于德育渗透的课堂环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该标准化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在学习中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料已经成为常态。
不规范的上网行为往往容易使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导致学业和德育教育受到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监督学生的上网行为,加强互联网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防止学生沉迷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德育教育水平。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上的信息。
互联网的信息海量且不完全可靠,学生应该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并且要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评估信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搜索和筛选,教会学生使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如图书馆、论文库等,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要负责和自律,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不信谣传谣,不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
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上的信息,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德育教育水平。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应该学会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项目设计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项目实践和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并且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学生要学会尊重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不抄袭他人作品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是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关键。
教师应该标准化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上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德育教育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始终奉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要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立志成才。
下面谈一谈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学处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要引导他们遵循操作规范,如不用力按开关,不乱敲键盘,不乱按鼠标,自觉遵守开机和关机程序、定期查杀计算机病毒等。
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的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当然,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提炼教材中思想教育的素材,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比如,在介绍关闭计算机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使他们了解这样做可以避免计算机内的数据遭到破坏,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等。
2.教师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榜样。
教师本身就是学生一本活的德育教材。
所以教师在课堂示范和指导过程中,也应该有良好的习惯。
从德育角度讲,教师的榜样作用至少有三方面: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能够改善道德教育效能。
比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系统目录中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渗透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渗透一、认识信息技术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信息技术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可以教授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程序设计基础等技术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也是一门强调团队协作的学科,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这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堂更应该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
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应该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结合信息技术课堂具体展开讨论,探究其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渗透途径1. 强调道德规范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强调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学生应该明白计算机和网络的正确认知和利用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而侵犯他人隐私和网络安全是违背道德的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信息技术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团队协作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项目任务或者实验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技术知识,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合作能力和相互尊重的态度,使其明白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只有团结一致才能使团队更进一步。
3. 注重实践育人信息技术课堂是一个重视实践的教学平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巩固技能。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任务或者项目,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程 中 ,要 教育 学 生 爱护 计 算机 设 备 , 强调 正确 规 范 的操 定 的 期 限 内完 成 ,然 后组 织 交流 、讨 论 ,提 高学 生 运用 作 ,帮助 学 生形成 良好 的使用 计算 机 的习惯 。 知 识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 在 引导 学 生 学 习 完 《 网页 制 教 师 劳 动 的示 范性 , 决 定 教 师 在 思 想 品 德 和 作 风 作 》之 后 ,这 部分 内容涉 及 文字 处 理 、 图片 加 工 、表格
默 化 的作 用 。例 如 ,把 用 户 文件 建 立在 所 用 系统 软 件 的 让 他 们共 同完 成综 合 性任 务 ,在 合 作 中相 互 切磋 ,相互
子 目录 下 就 是一 种 不好 的 习惯 。如 果 教师 随 便给 文 件 取 启 发 ,相 互 促 进 ,既 有利 于各 展所 长 ,又 能培 养他 们 团 个 名字 之 后 ,又 随 便放 在 一 个 文件 夹 里 ,就 会把 坏 习惯 结 合作 的精 神 。
传 给学 生 ,会 影 响 学 生 良好 习惯 的养 成 。教 师在 课 堂演 23创新精神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 .
示 的 时候 ,特 别是 在保 存 或 另存 文 件 的 时候 ,应 注 意 这 须 具 有创 新 意 识 ,改 变 以知 识 传授 为中 心 的教 学 思路 ,
作 的重要 补充 ,也 是信 息技术 教学 本身 的重 要 内容 。 町采用 以小 组 为单 位 的任 务 驱动 教 学模 式 ,布置 较 复杂
1结合 课堂常规 ,培养学生 良好 的行为习惯
的 自学 内容 ,让学 生 小组 讨 论解 答 问题 。或 在 教学 内容
在 日常 的信 息技 术 课 堂 上 ,尤 其 是 在 上 机 实 践 过 告 一段 落 后 ,给 学 生布 置 有 一 定难 度 的任 务 ,要 求 在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德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渗透
摘要:现代高中学生道德意识的逐步淡化已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是他们有效学习的一种障碍。
教育部前部长周济也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及信息道德的学科,必将成为德育教育的一个新阵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信息道德;德育;渗透
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曾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学生乐于学习的科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nternet上有大量有助于青少年成长的有益信息,也泛滥着被称为“网络垃圾文化”的网络泡沫文化、网络黄色文化、网络黑色文化、网络黑客文化、网络暴力文化等不科学、不健康的信息,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后果。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渗透思想道德的教育,注重信息技术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要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其立志成才。
本文就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做些探索。
一、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同时这也是信息技术学
科特点的需要,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
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达到个性化发展,还要让学生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及伦理和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比较大,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发现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信息技术课程,觉得老师在炒冷饭,没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信息技术课程比较陌生,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掌握。
长此以往,许多学生对该课程就有了抵触情绪,兴趣也会消磨殆尽。
上机实践课就成了文字输入课、模仿操作课,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
同时,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成绩要列入高中毕业成绩,由于种种原因这就使它成了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的拦路虎,约束了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发展,使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不能体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和长处。
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育学界有这样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一个辉煌的人生,坏的习惯则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学生处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要教育学
生爱护计算机设备,要引导他们遵循操作规范,如不用力按开关,不乱敲键盘,不乱按鼠标,自觉遵守开机和关机程序等。
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
”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强的优势,结合各种各样的主题,创设学习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学,让其主动探索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充分享受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
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的关键在于网络道德。
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这说明,人类的自律意识对道德养成的重要作用。
外在的道德规范如果不能内化为内心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道德教育就会失效。
而网络环境所要求的道德,正是一种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和控制的条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的自律性的道德。
所以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育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人格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注重道德意志力的磨炼,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从小事着眼,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努力构建诚信道德框架,引导学生在面对复杂
的网络环境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思考,科学判断,正确抉择。
同时要告知学生网络仅是生活的一部分,在网络中也有各种规范和法律,只有守住道德的底线,不破坏“游戏规则”和法律,才能在网络世界中自由游弋,否则迟早会咎由自取。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育部实施信息技术课中“研究性学习”的纲要中列出了六条目标,其中有一条就是“学会分享与合作”。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又可以培养其协作技能。
皮亚杰指出:“协作学习在儿童认知发展建构中是一种主要的方式。
”小组合作能增强学生间的交流,消减个别学生的畏难厌学情绪,让他们一起克服困难,有利于在群体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智力超长者未必成材,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而成材中占据较大比例的是智力中常者,他们大都具有坚忍不拔、执著追求、勇于克服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依赖性过强,在操作中一遇到困难就求助于教师和同学。
为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可采用限制他们求助次数的策略。
“三分钟热气,五分钟兴趣”,这可以说是许多学生的通病,这就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证明继续努力的意义,使学生明白其实他们已经离成功
不远了;也可以发挥榜样作用,让取得成功的学生示范操作、交流心得体会,感染身边的同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言语暗示训练,让学生学会在打算放弃尝试时暗示自己继续努力,直到顺利完成操作任务。
再次,要不断地激励学生的自信心,经常让学生自己再现蓝图,并不断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
”
总而言之,学校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无处不在,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虽然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两节,但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每一节信息技术课中、每一次规范的使用计算机时,有机地渗透德育,并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就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