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热处理技术要求【大全】
热处理技术要求
热处理技术要求
以下是 7 条关于热处理技术要求:
1. 热处理温度可得把控好啊!就像烤面包一样,温度高了面包会糊,温度低了又不熟,咱这热处理要是温度不合适,那工件不就废啦?比如说淬火的时候,要是温度没弄对,那可就糟糕喽!
2. 冷却速度也超级重要呀!你想想看,跑完步立马冲个凉水澡会怎样?对喽,可能会不舒服,热处理也是一样啊!冷却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效果呢。
像有些零件,冷却速度不合适,那质量能过关吗?
3. 时间的把握可不能马虎呀!这就好比等公交车,等久了着急,等短了又可能坐不上,热处理的时间也得恰到好处呀。
比如说回火的时候,时间不够,性能能好吗?真是让人操心呐!
4. 加热的均匀性要特别注意呢!这像给蛋糕抹奶油一样,得抹得均匀漂亮,热处理要是加热不均匀,那可就出大问题啦!哎呀,想想都觉得麻烦呀!
5. 咱对热处理的环境也得讲究讲究呀!这就跟人待的房间似的,脏兮兮乱糟糟的肯定不行呀。
要是环境不好,会不会影响热处理的效果呢?肯定会呀!
6. 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不也得慎重嘛!你说上学选专业重要不?当然重要啦!热处理方法选错了,那不就白折腾啦?可别瞎选呀!
7. 对热处理后的检验可不能掉以轻心呐!就好像考完试不检查试卷,那能行吗?不行呀!热处理后不认真检验,怎么能知道好不好呢?得认真对待呀!
总之,热处理技术要求可太重要啦,每个环节都得高度重视,一点都不能马虎!。
压力容器焊接、检测、热处理技术要求(1)
、冷却方式等参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热处理效果检测
02
采用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等方法,对热处理后的压力容器进行
检测,以验证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安全性能评估
03
根据热处理效果检测结果,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
以确定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综合安全性能评估
综合评估方法
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将焊接接头安全性能评估、无损检测结果安 全性能评估和热处理效果安全性能评估的结果进行综合考虑。
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
设定明确的改进目标
加大对关键工序和成品的监督力度,提高 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设定明确 的改进目标,推动公司持续改进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不合格处理
对于不合格的焊接接头,需进行返 修或报废处理,并重新进行检测和 评定。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检测结果和评定结果,并 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和技术资料。
检测周期与频次
定期检测
根据压力容器使用情况和相关规 范,制定定期检测计划,并按计
划进行检测。
特殊情况下的检测
在压力容器发生异常情况或经过 重大维修后,需进行特殊检测以
预防措施
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提高 焊工技能水平,加强焊前 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等。
控制手段
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射 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 对焊缝进行质量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缺陷。
02
检测技术要求
无损检测方法
01
02
03
04
射线检测
利用X射线或γ射线穿透压力 容器焊缝,在胶片上形成影像
,以检测焊缝内部缺陷。
根据压力容器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 ,选择合适的接头形式,如对接接头 、角接接头、T型接头等。
焊接热处理规范
焊接热处理规范1、预热当管子外径大于219mm或壁厚大于等于20mm时,应采用电加热进行预热,预热升温速度应符合热处理规程6.4.3的要求。
预热宽度从对口中心开始,每侧不少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2、后热(1)有冷裂纹倾向的焊件,当焊接工作停止后,若不能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应进行后热处理。
温度350?,保温时间1-2小时。
其加热宽度应不小于预热时的宽度。
(2)对马氏体型钢(如F12钢或P91钢等)的焊接,如要进行后热,应在马氏体转变结束后进行。
3、焊后热处理下列焊接接头应进行热处理:1)壁厚大于30 mm的碳素钢管子与管件。
2)壁厚大于32 mm的碳素钢容器。
3)壁厚大于28 mm的普通低合金钢容器。
4)耐热钢管子与管件(热处理规程第6.2.2.1条规定的内容除外)。
5)经焊接工艺评定需做热处理的焊件。
4、升、降温速度应按下述原则控制:对承压管道和受压元件,焊接热处理升、降温速度为6250/δ(单位为?/h,其中δ为焊件厚度mm)且不大于300?/h.降温时,300?以下可不控制。
5、T91/P91钢焊接接头热处理工艺对T91/P91钢焊接接头热处理工作,作为本工程热处理工作的重点。
须严格执行工艺。
1)当焊缝整体焊接完毕,对T91钢和P91钢小径薄壁管的焊接接头可冷却至室温,而对P91钢大径厚壁管的焊接接头冷却到100~120?恒温1小时后,应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
2)要求焊接接头焊后及时热处理。
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时,应于焊后立即做加热温度为350?,恒温时间为1小时的后热处理。
3)焊后热处理的升、降温速度以?150?/h为宜,对T91钢和P91钢小径薄壁管的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的升、降温速度为?300?/h.降温至300?以下时,可不控制,在保温层内冷却至室温。
4)T91/P91钢焊后热处理加热温度为760?1O?。
对于T91/P91钢与珠光体、贝氏体钢的异种焊接接头,加热温度应按两侧钢材及所用焊丝、焊条等综合确定,不应超过合金成分含量低材料的下临界点Ac1.5)恒温时间:执行DL/T868-2004的规定。
焊缝热处理 国标
焊缝热处理国标一、背景介绍焊缝热处理是指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缝进行一系列热处理工艺,以达到提高焊接接头性能和焊缝组织结构的目的。
在我国,焊缝热处理的相关标准由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和颁布,这些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焊接工艺中。
二、国家标准概述国家标准对焊缝热处理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热处理类型国家标准根据焊缝热处理的方法和工艺,将其分为几种类型,如回火处理、正火处理、退火处理等。
这些不同的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焊接接头和材料,以满足其特定的性能要求。
2. 热处理参数国家标准规定了焊缝热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包括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
这些参数对焊接接头的性能和组织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其合理选择和控制是确保焊接接头质量的关键。
3. 检测要求国家标准要求对焊缝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评定。
这些检测手段包括金相组织观察、硬度试验、冲击试验等,以确保焊接接头满足规定的性能要求。
4. 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制定时参考了国际相关标准和国内先进经验,充分考虑了不同行业和材料的特点。
同时,标准还设立了相应的解释说明和技术指导,以帮助焊接工程师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三、焊缝热处理工艺焊缝热处理工艺是指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
根据焊缝热处理的类型和焊接接头的材料等因素,工程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工艺。
1. 回火处理工艺回火处理是对焊接接头进行高温加热后进行缓慢冷却的过程。
这种工艺主要适用于低合金钢焊接接头,可以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并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
回火处理工艺步骤: - 加热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 保温时间根据焊接接头的厚度和材料选定; - 冷却速度要适当控制,防止产生过大的温度梯度。
2. 正火处理工艺正火处理是指对焊接接头进行高温加热后,快速冷却至室温的工艺。
这种工艺主要适用于高碳钢焊接接头,可以通过正火处理改善焊接接头的硬度和强度。
正火处理工艺步骤: - 提高温度至正火处理温度; - 将焊接接头迅速浸入冷却介质中; - 控制冷却速度,以达到理想的硬度和结构。
焊后热处置工艺参数
(九)常见焊接热解决工艺曲线9.1铬钼钢的特点是焊接性差,淬硬倾向大,易产生裂纹,与普通碳钢和低合金钢相比,其焊接性能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
铬钼钢在焊接前必须进行300℃±25℃的预热。
在焊接过程中因故中断焊接时,必须进行300℃±25℃、15~30min的后热解决,保温缓冷,以减少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减少焊接残存应力,避免裂纹产生。
焊接完毕后立刻进行热解决,加热范畴以焊缝为中心为基准,两侧各不不大于焊缝宽度的三倍,且不不大于100mm(1Cr5Mo钢炉管为不不大于25mm),加热区域以外100mm范畴内予以保温,测温采用热电偶,测温点在加热区域内不少于两点,用自动统计仪统计热解决曲线。
焊后热解决工艺参数表热解决曲线图:焊后热解决工艺参数表热解决曲线图:焊后热解决工艺参数表热解决曲线图:9.2普通碳钢和低合金钢在焊接完毕后进行热解决,保温缓冷,以减少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减少焊接残存应力,加热范畴以焊缝为中心为基准,两侧各不不大于焊缝宽度的三倍,且不不大于100mm,加热区域以外100mm范畴内予以保温,测温采用热电偶,管径Φ300mm以上测温点在加热区域内不少于两点,用自动统计仪统计热解决曲线。
焊后热解决工艺参数表热解决曲线图:(℃)℃ ℃℃焊后热解决工艺参数表热解决曲线图:(℃)625℃( 50min)℃℃℃焊后热解决工艺参数表10#、20#、20#+Zn、20G、A105、A106、热解决参数A106B、16Mn、A234、L245、Q235B300℃下列可不控制。
升温速度300℃以上,不超出160℃/h。
热解决温度625℃±25℃恒温时间25毫米以上壁厚恒温时间65min冷却速度不不不大于200℃/h。
冷却速度300℃下列自然冷却。
热解决曲线图:(℃)625℃( 65min)℃℃℃9.3高强度低合金钢(A312-TP321)在焊接完毕后进行热解决,保温缓冷,以减少焊接残存应力,加热范畴以焊缝为中心为基准,两侧各不不大于焊缝宽度的三倍,且不不大于100mm,加热区域以外100mm范畴内予以保温,测温采用热电偶,测温点在加热区域内不少于两点,用自动统计仪统计热解决曲线。
管道焊后热处理的技术要求
管道焊后热处理的技术要求一、引言管道焊接是管道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焊接后的管道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并提高焊缝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管道焊后热处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焊后热处理的目的焊后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提高焊缝的性能和稳定性。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焊缝区域发生相应的热膨胀和收缩,导致残余应力的积累。
这些残余应力会降低焊缝的强度和韧性,甚至导致开裂和变形。
通过热处理,可以使焊缝区域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消除残余应力,提高焊缝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三、焊后热处理的方法1. 回火处理回火是一种常用的焊后热处理方法,适用于低合金钢和不锈钢等材料。
回火处理可以通过控制回火温度和时间来改变焊缝区域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一般情况下,回火温度应低于材料的临界温度,回火时间应足够长,以保证焊缝区域的均匀加热和冷却。
回火处理可以消除焊接产生的硬化组织,提高焊缝的韧性和可塑性。
2. 热处理热处理是一种针对高合金钢和特殊材料的焊后热处理方法。
热处理可以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来改变焊缝区域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可以使焊缝区域发生相应的相变和析出,从而提高焊缝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应高于材料的临界温度,保温时间应足够长,以保证焊缝区域的充分相变和析出。
四、焊后热处理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焊后热处理的温度控制是关键,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焊缝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和焊接工艺要求来确定合适的热处理温度。
同时,在热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均匀性,避免产生温度梯度过大的区域。
2. 时间控制焊后热处理的时间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温时间过短会导致焊缝的组织结构没有充分相变和析出,影响焊缝的性能。
而保温时间过长则会造成能耗浪费和生产周期延长。
因此,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和焊接工艺要求来确定合适的保温时间。
3. 冷却方式焊后热处理后的焊缝需要进行适当的冷却处理。
焊后热处理要求
焊后热处理要求Ⅰ 主控项目1、现场设备和管道焊后热处理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现行国家标准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热处理工艺文件和下列规定:1)对采用炉内整体热处理和炉内分段局部热处理的焊缝,应检查并记录进出炉温度、升温速度、降温速度、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有效加热区内最大温差、任意两测温点间的温差等参数。
2)对采用炉外整体热处理和局部加热热处理的焊缝,应检查并记录升温速度、降温速度、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任意两测温点间的温差等参数。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自动测温仪测量,检查热处理曲线和热处理报告。
2、现场设备和管道焊后热处理效果检查,应符合设计文件、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的规定。
当规定制作产品焊接检查试件时,应符合本规范第8.4.1条的规定。
当规定进行硬度检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热处理焊缝和热影响区硬度值应符合表7.0.2的规定。
表7.0.2中未列入的材料,焊缝和热影响区硬度值为:碳素钢不应大于母材硬度测定值的120%;合金钢不应大于母材硬度测定值的125%。
2)当焊缝重新进行热处理时,应再次进行硬度检验。
3)焊缝的硬度检查区域应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
对于异种金属的焊缝,两侧母材热影响区均应进行硬度检查。
检查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热处理记录,检查硬度检验报告。
表7.0.2 热处理焊缝和热影响区硬度值Ⅱ 一般项目3、热处理测温点的部位和数量应合理,热电偶的安装应保证测温准确可靠。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焊后热处理的加热区域宽度和保温层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下列规定:1)采用局部加热热处理时,加热范围应包括焊缝、热影响区及其相邻母材,焊缝每侧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加热范围以外部分至少100mm范围应进行保温。
2)炉外整体热处理和局部加热热处理的保温材料和保温层厚度应符合热处理工艺文件的规定。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技术交底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技术交底
1.15CrMo 热处理温度700~750℃。
当加热温度升至400℃时,加热速率不应大于205*25/T℃/h;恒温时间应为每25mm壁厚1h,且不得少于15min,在恒温期间内最高与最低温差应低于65℃;恒温后的冷却速率不应超过260*25/T℃/h,且不得大于260℃/h,400℃以下可自然冷却。
2.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其层间温度应在规定的预热温度范围内。
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所有钢材的焊缝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
对有应力腐蚀的焊缝,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3.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件厚℃的3倍;焊后热处理的加热范围,每侧不应小于焊缝宽℃的3倍,加热带以外部分应进行保温
4.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过程中,焊件内外壁温度应均匀。
热处理需测量和记录其温度,测温点的部位和数量应合理,测温仪表应经计量检定合格
5.当不能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应在焊后立即均匀加热至200~300℃,并进行保温缓冷,其加热范围应与焊后热处理要求相同
6.热处理后进行返修或硬℃检查超过规定要求的焊缝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焊接热处理规范
焊接热处理规范在焊接工作中,热处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焊接后的材料通常需要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其性能和质量,为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保障。
然而,在焊接热处理中,规范更是至关重要,以确保焊接过程及其结果都符合质量要求和安全标准。
首先,焊接热处理规范应该明确在焊接前,焊接过程中及热处理后应采取何种预防措施,以防止误操作。
例如,通过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确保选取正确的焊接材料和工艺,并清楚地标记焊接件的材质、尺寸和焊接位置,以减小误差的发生。
另外,在焊接前要确保工具、设备和仪器的正常功能,避免因为设备故障而影响焊接质量。
在焊接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焊接温度、时间和电流压力等参数,并保持现场整洁,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其次,焊接热处理规范还应该明确不同焊接材料和焊接件的热处理方法和要求。
例如普通碳钢焊接后需要进行正火处理、不锈钢焊接后需要进行退火处理、铝合金焊接后需要进行时效处理等等。
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也应当明确规定。
在热处理后,应对焊接件进行质量检测,例如硬度测试、金相组织分析、化学成分分析、耐腐蚀性测试等等。
在发现焊接件存在缺陷或质量不达标时,规范应当明确进行修补或更换的具体方法。
最后,焊接热处理规范应当注重记录,以便日后追溯和分析。
这包括对焊接件的材料、规格、焊接工艺和热处理过程等信息进行准确记录,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溯源和检验。
另外也要注意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报告和记录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于工程质量验收和法律监管。
总之,焊接热处理规范是焊接项目质量保证的重要保障措施。
规范的制定、实施和执行不仅有助于提高焊接质量和工程安全性,也能够增强焊接从业人员的意识和专业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焊接热处理规范【大全】
焊接热处理规范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焊接热处理规范1、预热当管子外径大于219mm或壁厚大于等于20mm时,应采用电加热进行预热,预热升温速度应符合热处理规程6.4.3的要求。
预热宽度从对口中心开始,每侧不少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2、后热(1)有冷裂纹倾向的焊件,当焊接工作停止后,若不能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应进行后热处理。
温度350?,保温时间1-2小时。
其加热宽度应不小于预热时的宽度。
(2)对马氏体型钢(如F12钢或P91钢等)的焊接,如要进行后热,应在马氏体转变结束后进行。
3、焊后热处理下列焊接接头应进行热处理:1)壁厚大于30 mm的碳素钢管子与管件。
2)壁厚大于32 mm的碳素钢容器。
3)壁厚大于28 mm的普通低合金钢容器。
4)耐热钢管子与管件(热处理规程第6.2.2.1条规定的内容除外)。
5)经焊接工艺评定需做热处理的焊件。
4、升、降温速度应按下述原则控制:对承压管道和受压元件,焊接热处理升、降温速度为6250/δ(单位为?/h,其中δ为焊件厚度mm)且不大于300?/h.降温时,300?以下可不控制。
5、T91/P91钢焊接接头热处理工艺对T91/P91钢焊接接头热处理工作,作为本工程热处理工作的重点。
须严格执行工艺。
1)当焊缝整体焊接完毕,对T91钢和P91钢小径薄壁管的焊接接头可冷却至室温,而对P91钢大径厚壁管的焊接接头冷却到100~120?恒温1小时后,应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
2)要求焊接接头焊后及时热处理。
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时,应于焊后立即做加热温度为350?,恒温时间为1小时的后热处理。
3)焊后热处理的升、降温速度以?150?/h为宜,对T91钢和P91钢小径薄壁管的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的升、降温速度为?300?/h.降温至300?以下时,可不控制,在保温层内冷却至室温。
焊后热处理标准
焊后热处理标准焊后热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后对焊接接头进行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其目的是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和组织不均匀性,提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焊后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对焊后热处理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焊后热处理的标准主要包括焊后回火、焊后时效和焊后退火等几种方式。
焊后回火是指将焊接接头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冷却至室温。
焊后时效是指在焊接完成后,将焊接接头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冷却处理。
焊后退火则是将焊接接头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冷却处理。
这些焊后热处理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焊接材料和工艺要求来确定。
其次,焊后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一般来说,焊后热处理的温度应该控制在材料的回火温度以下,以免出现过回火现象。
同时,保温时间也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工艺要求来确定,过长或者过短的保温时间都会影响焊接接头的性能。
另外,焊后热处理的方法和设备也需要合理选择。
在实际工程中,常用的焊后热处理设备有电阻炉、气体炉、盐浴炉等。
不同的设备对焊接接头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焊后热处理的质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焊后热处理时,需要对温度、时间、冷却速度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焊接接头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焊后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进行检测和评定,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焊后热处理是焊接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焊后热处理,以确保焊接接头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焊后热处理要求
焊后热处理要求1、ASME SEC ⅧDIV 1焊后热处理要求1、通则所有现场焊道要求PWHT,除非符合下述每一P编号组群排除条款要求。
2、P-1及P-10C组群1材料,符合下述条件不要求PWHTa、材料厚度在1-1/2吋(含)以下,如果材料厚度超过1-1/4 吋且预热至少200℉而且UW-2章节在使用上无PWHT之要求。
b、对材料厚度在1-1/2吋及当UW-2要求PWHT之任何厚度材料,则所有焊接连接及附属件必须进行热处理,除非下述之非强制性条件:角焊及开槽焊道尺寸不超过1/2吋之附属喷嘴连接且完成之内径不大于2吋,如果不形成纽带(ligament)而要求增加壳体或head厚度且预热至少200℉。
非压力配件附属到压力配件且角焊喉厚在1/2吋(含)以下,及植钉焊至压力配件,如果当压力配件厚度超过1-1/4吋且经预热至少200℉。
3、P-3及P-10A组群1材料P-3组群1及2与P-10A(除SA487,等级IQ)在下述要求条件下不做PWHT。
a、对厚度在5/8吋(含)以下的材料,如果既有焊接程序检定厚度等于或超过生产焊接且UW-2章节在使用上无PWHT之要求。
b、对材料厚度超过5/8吋及当UW-2要求PWHT之任何厚度的材料,则所有焊接连接及附属件必须进行热处理,除非下述之非强制性条件:管件公称壁厚小于1/2吋(含)且规定最大含碳量不超过0.25%圆周焊接(circumferential welds)。
非压力配件附属至压力配件角焊,其喉厚在1/2吋以下(含)及植钉焊至压力件且含碳量不超过0.25%同时经至少200℉之预热。
4、P-4组群1及2材料在下述条件下不做PWHT:a、对管件之圆周焊接,对无压力角焊最大喉厚在1/2吋及植钉焊至管件材料而符合所有下列规定:最大公称外径4吋。
最大厚度5/8吋。
不超过0.15%之最大规定碳含量。
至少预热250℉。
b、对SA-202等级A及B厚度在5/8吋(含)以下的材料,如果既有之焊接程序检定等于或超过生产焊接且UW-2章节在使用上无PWHT之要求。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施工工艺标准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施工工艺标准●3.2.2.5 布置加热器:图d加热器规格的选择根据工件尺寸和技术要求:焊后热处理的加热范围,每侧不应少于焊缝宽度的三倍,并不少于35mm。
热处理时整个焊接接头应全部同时受热,管道两端应封闭。
3.2.2.6 保温棉的敷设:(1)保温宽度为加热宽度的一倍或至少不低于150mm范围应予保温。
(2)保温材料应紧贴在加热器上,保温厚度不低于20mm,原则上要求在热处理过程中保温材料表面温度不大于60℃。
(3)保温效果应保证加热工件的焊接接头温度均匀一致。
3.2.2.7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1)热处理温度宜采用长图温度记录仪表测量记录温度,热电偶、记录仪表、补偿导线三者应当匹备。
灵敏度不得低于热处理温度的1%。
(2)温度控制设备须与加热器和温度测量系统配套,分为自动、半自动控制。
(3)接线:加热器、温度记录仪表、热电偶、补偿导线和温度控制设备的各连接线应牢靠正确,并标明序号,避免混淆。
(4)按工艺要求热处理:刚开始送电时应将电压设定为加热器最高使用电压的1/3,运行正常后,按照工艺要求对电压进行调整。
当温度出现偏差时,要及时查找原因,预防事故的发生。
3.3 施工技术参数3.3.1 非奥氏体异种钢焊接时,应按可焊性较差的一侧钢材选定焊后热处理温度,但焊后热处理温度不应超过另一侧钢材的临界点Ac1。
3.3.2 调质钢焊缝的焊后热处理温度应低于其回火温度。
3.3.3 对容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应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当不能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应在焊后立即均匀加热至200~300℃,并进行保温缓冷,其加热范围应与焊后热处理要求相同。
3.3.4 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首先应符合设计或焊接指导书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常用的焊后热处理温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3.3.5 热处理加热速度、恒温时间及冷却速度应符合下面要求:3.3.5.1 加热速度:升温至400℃后,加热速度应按5000/δ(℃/h),且不大于205℃/h。
焊接热处理技术要求【大全】
不锈钢焊接热处理技术要求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不锈钢在进行激光焊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特别是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选择正确的焊前预热和焊后处理是保证激光焊接机焊接质量的必要条件。
那么到底不锈钢焊后热处理工艺是怎样的?焊后热处理对不锈钢抗拉强度、蠕变极限的影响与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
焊后热处理对不锈钢冲击韧性的影响随钢种不同而不同,一般不锈钢焊后热处理工艺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1、正火加高温回火对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热处理。
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要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
2、单一高温回火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
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去氢。
绝大多数场合是选用单一的高温回火。
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不宜过快,力求内外壁均匀。
焊后热处理能够消除不锈钢松弛焊接残余应力;稳定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减少畸变;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改善疲劳强度;提高抗应力腐蚀的能力;防止延迟裂纹的发生等等,因此不锈钢焊后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1)麻田散铁类不锈钢:此类不锈钢体心立方之结构(BCC)可将磁铁吸引,将其从奥斯田温度急冷而得,此之耐蚀性能最好,但材质硬则脆,接著加以回火可以增加延展性,但耐蚀性会降低,特别是在摄氏450度到650度之间回火,会使在结晶格间隙内之碳原子扩散析出与铬形成网状之碳化铬造成临近区域铬元素之消耗使铬成份降低,无法形成保护膜,而丧失耐蚀性,故需特别注意。
以下是各种麻田散铁类不锈钢材之热处理温度。
(a)403,410,416se之温度在650-750℃。
焊 后 热 处 理 技 术 措 施
焊后热处理技术措施一、为了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改善焊缝的组织与性能,耐热钢管子与管件的焊缝应进行热处理。
二、焊后热处理一般为高温回火,焊后热处理的温度与恒温时间见下表注: 1)壁厚小于或等于10mm,管径小于或等于108mm的15CrMo、12Cr2Mo钢管子。
2)壁厚小于或等于8mm,管径小于或等于108mm的12Cr1MoV钢管子。
3)经焊接工艺评定,且具有与作业指导书规定相符的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图的焊接接头,可免去硬度测定。
三、热处理过程中,升温、降温速度规定如下:1)升温、降温速度,一般可按250×25÷壁厚℃/h计算,且不大于300℃/h。
2)降温过程中,温度在300℃以下可不控制。
四、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应按两侧钢材及所用焊条(焊丝)综合考虑。
热处理温度一般不超过合金钢成分低侧钢材的下临界点。
五、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60mm;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5倍,以减少温度梯度。
所用仪表、热电及附件,应根据计量的要求进行标定或校验。
六、热处理的加热方法,采用远控履带式电阻加热方法,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把热电偶对称固定在焊缝两侧,水平管上下放置,立管对称放置,探头与焊缝接触好,然后把加热带包在焊缝上,用保温材料包扎好,接通电源进行处理。
热处理时,管道的临时支撑应在热处理完毕后拆除,管道的冷拉焊口临时固定应在热处理完毕后拆除,承重部位的焊缝在处理前应加临时支撑,以防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
立管的加热带应防止其下落。
恒温时,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点间的温差应低于50℃。
热处理后,应做好记录和标记,并打上热处理工的钢印号或永久性标记。
七、热处理所用材料与设备控制柜一台、热电偶4个、补偿导线80米、保温被、电工钳、铁丝、加热带。
管道焊后热处理的技术要求
管道焊后热处理的技术要求管道焊后热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它主要是通过加热和冷却管道来改善其性能和结构,以达到预期的使用要求。
在进行管道焊接后,由于焊接过程中受热区域的热影响和残余应力的产生,会导致管道的性能和结构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热处理能够消除这些影响,使管道恢复到正常状态,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管道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在焊接过程中,受热区域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导致焊接接头附近产生残余应力。
这些应力会对管道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使管道内部温度均匀分布,从而消除残余应力,提高管道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管道焊后热处理还可以改善管道的显微组织。
焊接过程中,由于局部区域的高温和快速冷却,会导致管道的晶粒细化和组织不均匀。
这些不均匀的组织会对管道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热处理可以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使管道的晶粒重新长大并均匀分布,改善管道的显微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第三,管道焊后热处理还可以消除管道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硬化现象。
焊接过程中,由于局部区域的高温和快速冷却,会导致管道局部区域发生硬化现象,使管道在该区域的力学性能和塑性变形能力降低。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使管道内部温度均匀分布,从而消除硬化现象,恢复管道的力学性能和塑性变形能力。
管道焊后热处理还可以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能。
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接头的区域受到热影响,会导致管道在该区域的耐腐蚀性能下降。
热处理可以通过改善管道的显微组织和消除硬化现象,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能,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管道焊后热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它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和硬化现象,改善管道的显微组织和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能。
这些措施能够使管道恢复到正常状态,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管道焊接后,热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工艺措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
碳钢管道焊接及热处理工艺要求最终版
碳钢管道焊接及热处理工艺要求最终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碳钢管道焊接、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一、焊接方法选择管道壁厚≤4mm时,采用钨极氩弧焊,管道壁厚>4mm时,采用氩电联焊。
二、焊材选用三、焊前预热1、当碳钢管道的壁厚大于等于26mm时,焊接前需进行预热。
2、预热方法和温度预热可采用电加热方法,预热温度为100~200℃,焊接时层间温度应不低于预热温度。
3、预热范围碳钢管道对接焊缝,焊前预热范围应以坡口两侧各不小于壁厚的3倍,内外热透并防止局部过热,加热区以外100mm范围应予以保温。
四、焊接工艺要求1、对于无预热要求的碳钢管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应预热到15℃以上再进行施焊,预热可采用火焰加热方法。
焊接时层间温度应等于或略高于预热温度。
2、焊条使用前应按其出厂说明的规定进行烘干,烘干后放在保温筒中不能超过4h,否则按原烘干规定重新烘干,重复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3、焊前应将坡口附近内外表面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漆、毛剌、水分等清理干净。
五、后热要求碳钢管道焊接接头,当管道壁厚为19~29mm时,焊后应进行保温缓冷。
六、焊后热处理1、热处理要求设计图纸中有应力消除要求的碳钢管道,焊后应进行消应力热处理;设计无要求时,当管道壁厚≥30mm时,焊后也应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在焊缝无损检测之前进行。
2、热处理方法和温度热处理采用电加热方法,热处理温度为600~650℃。
3、热处理工艺参数升温过程中对300℃以下可不控制;升温至300℃后,升温速度应按5125/δ℃/h计算,且不应大于 220℃/h;升温至热处理温度后保持恒温,恒温时间为每毫米壁厚2~2.5min,且不得少于30min。
恒温时各测点的温度均应在热处理温度规定范围内,且任意两点温差不得大于50℃;恒温后的冷却速度应按6500/δ℃/h计算,且不大于260℃/h;300℃以下自然冷却。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
1)构件中有一块板厚32<δ≤100的焊缝,应对焊缝中心两侧各2倍板厚且不小于100mm区域预热100 ℃以上。
2)构件中有一块板厚100<δ的焊缝,应对焊缝中心两侧各2倍板厚区域预热
150 ℃以上。
3)预热应尽量使用红外线加热炉进行,不允许利用焊接过程中自身产生的热量来
预热。
4)需预热的构件,如中途停止施焊应重新预热到规定温度,或持续保温使其保持
规定的预热温度。
5)柱、梁(包括热轧型钢)中,对板厚δ≥32mm的低合金钢板的对接焊缝应进
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6)热处理规范如下:
a、热处理升温速度为220X25.4/δmax.(℃/h),δ单位为mm,且不大于220℃
/h。
b、当炉温高于315℃时,其降温速度不大于:
260X25.4/δmax.(单位℃/h),δ单位为mm,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260℃/h,
从315℃以下焊件可在静止空气中冷却。
c、热处理温度580-650℃,保温时间如下表:
d、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要求焊缝的每一边其加热带的宽度至少为接头钢板厚
度的二倍,且不小于20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焊接热处理技术要求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不锈钢在进行激光焊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特别是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选择正确的焊前预热和焊后处理是保证激光焊接机焊接质量的必要条件。
那么到底不锈钢焊后热处理工艺是怎样的?
焊后热处理对不锈钢抗拉强度、蠕变极限的影响与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
焊后热处理对不锈钢冲击韧性的影响随钢种不同而不同,一般不锈钢焊后热处理工艺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
1、正火加高温回火
对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热处理。
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要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
2、单一高温回火
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
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
去氢。
绝大多数场合是选用单一的高温回火。
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不宜过快,力求内外壁均匀。
焊后热处理能够消除不锈钢松弛焊接残余应力;稳定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减少畸变;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改善疲劳强度;提高抗应力腐蚀的能力;防止延迟裂纹的发生等等,因此不锈钢焊后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1)麻田散铁类不锈钢:此类不锈钢体心立方之结构(BCC)可将磁铁吸引,将其从奥斯田温度急冷而得,此之耐蚀性能最好,但材质硬则脆,接著加以回火可以增加延展性,但耐蚀性会降低,特别是在摄氏450度到650度之间回火,会使在结晶格间隙内之碳原子扩散析出与铬形成网状之碳化铬造成临近区域铬元素之消耗使铬成份降低,无法形成保护膜,而丧失耐蚀性,故需特别注意。
以下是各种麻田散铁类不锈钢材之热处理温度。
(a)403,410,416se之温度在650-750℃。
(b)414之温度在650-730℃。
(c)431之温度在6.(d)440-A,440-B,440-C,420之温度在680-750℃。
(2)肥粒铁类不锈钢:此种不锈钢体心立方结构(BCC)可将磁铁吸引通常用在汽车工业或化学工业上,强度不会因热处理而改变,但可以冷加工方式增加强度。
(3)奥斯田铁类不锈钢:此种不锈钢面心立方结构(FCC)对磁铁不起作用,如前面所论此类材料易加工,故其加工后消除材料之残应力而可施予不同之热处理。
(4)析出硬化型不锈钢:此种不锈钢由高温淬火后在低温热处理,由於材料中含之铝,或铜元素析出沿著差排之滑面或晶界形成化合物(inter-metalliccompounds)而可以提高
其强度或硬度。
常用之析出硬化型不锈钢17-4PH,其他尚有17-7PH,PH15-7MO,AM-350,AM-355等。
(5)各类不锈钢焊接后热处理:不锈钢内所含之铬元素,经焊接之后,在高温区域(热影响区)往往会扩散析出与碳结合成碳化铬,而造成局部之铬成份减少,无法形成保护膜,而穿孔等腐蚀情形经常在这些热影响区中发生,能补救这种情形业者经常在焊接完后,将物件以热处理,其作用能使其他区域之铬元素扩散到此铬缺少区域,以达到保护作用。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