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二人台的艺术风格
二人台文化艺术特色研究
二人台文化艺术特色研究二人台是一种源于中国内蒙古地区的戏曲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演出特点、表演形式、音乐、舞蹈等方面深入探讨二人台文化艺术特色。
二人台起源于清朝末年,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它是由民间说唱、歌舞、小戏融合而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人台表演内容多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生活琐事为主,旨在传递道德教化、娱乐身心。
二人台演出特点十分鲜明,通常以对唱形式展开,表演者即兴创作,现场发挥。
唱词以民间俚语为主,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情趣。
同时,二人台表演还常常融合蒙古族歌舞、说唱、小戏等元素,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表演形式上,二人台注重舞台交流,表演者与观众互动频繁。
演员们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道具运用等多种手段表达人物情感,展现故事情节。
舞台布景也十分简洁,通常只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演员们的表演便可随时展开。
音乐和舞蹈是二人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方面,二人台唱腔以民歌为基础,同时吸收了蒙古族长调、呼麦等民间音乐元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舞蹈方面则以蒙古族舞蹈为基调,结合了许多民间舞蹈动作,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
将二人台与其他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人台具有更强的即兴性和互动性。
与京剧、豫剧等成熟戏曲形式相比,二人台在表演技巧、唱腔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然而,正是这种朴素自然、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二人台在民间具有广泛的受众和深远的影响力。
总结来说,二人台文化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演出特点、活泼的表演形式以及丰富的音乐和舞蹈上。
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人台不仅传达了道德教化和娱乐身心的理念,还展现了内蒙古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二人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也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加强二人台的研究力度,发掘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浅析
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浅析作者:周雯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87期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地处中国东、西部的结合带,是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融合区,也是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的交汇地。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东西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
陕北曾以丰富的民间音乐闻名全国,陕北民歌的数量之多、流传之广是其他地区的民歌无法比拟的。
陕北民歌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当地复杂多元的民俗活动和风貌,向世人展示出陕北民俗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陕北民歌起源六十年前,美国人斯诺说:“走进陕北,才看到一个真正的民族,才看到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
”的确,古老的陕北民歌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国风》,在《国风》中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方的民歌。
而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创造了有节奏的喊声,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
黄土高原——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永远吸引着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论是谁走进这片土地都会被一种激情所占有和征服,这就是陕北民歌的旋律,她开阔奔放,感情炽热而深沉,有浓厚的抒咏性。
随着历史的漫长发展,她敞开胸怀吸收了北方各地民歌中的精华,再后来慢慢地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充实了她的内容,这其中自然饱含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二陕北民歌的分类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
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
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
小调分为通行小调(抒情歌、叙事歌、诙谐歌);社火歌曲(秧歌、船曲、灯曲);风俗歌曲(迎亲歌、酒曲、祈雨调、神官调);丝弦小调(榆林小调、二人台、道情、碗碗腔);大型套曲(洛川套曲、审录)。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二人台
《走西口》:反映农民背井离乡走口外的悲惨生活。
பைடு நூலகம்打樱桃》:反映一对农民青年男女淳朴的爱情生活。
《探病》:通过刘干妈探望女儿刘翠荣“病”的故事,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 。
《打金钱》:反映旧社会艺人的苦难生活》
《打秋千》:反映姐妹二人清明节打秋千的快乐情景。
《叫大娘》:揭露匪兵欺凌妇女的罪恶。
《十八摸》:流氓调戏少女的丑态。
《抓壮丁》:反映军阀抓壮丁之苦。
《五月散花》:在《牧牛》中串演,反映五月的花色。
《水淹金山寺》:白蛇传故事的片段。
《揽工》:诉说旧社会揽工之苦。
《栽柳树》:反映夫妻二人栽树的情景。
《白儿卖布》:赌博导致的夫妻矛盾及妻劝夫改邪归正的故事。
《老少换妻》:反映买卖婚姻造成的畸形婚配事实。
《叹十声》:晋剧《玉堂春》片段。
音 乐
二人台的音乐是以当地山曲民歌“社火玩艺”中的的殃歌小调和道情戏中的部分乐曲基础,又吸收了内蒙民间小曲以及陕北民歌中的一些曲调的特征而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演唱形式
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大类。硬码戏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带鞭戏注重舞蹈表演;对唱由二人交替演唱。
(二)“打玩艺儿”
其名源于“社火玩艺”其是河曲民间春节文娱活动形式的的总称。
(三)“搅风雪”
光绪九年,唐家会三官社组织“道情班”和“玩艺班”穿插演出,人称“风搅雪”
(四)“打软包”
“打软包”就是由班主领班,大伙搭班,组成的职业性演出班子,每班不过十人左右。因其服装道具简单,不过装几个包裹,故称“打软包”。
《捏软糕》:通过一对青年男女做生日糕的过程,抒发他们的相爱之情。
二人台审美文化之探究
二人台审美文化之探究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李红梅二人台广泛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山西的河曲、保德、偏关一带,陕西的榆林、府谷、及河北的张北地区。
其内容丰富,体裁多样,风格各异,并以其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由于历史背景和地域环境的不同,二人台的生成、发展与黄土文化(黄土高原、黄河流域)、草原文化(内蒙古境内、阴山山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世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表明,对于地域性民族、民间音乐理论体系的研究既要注重本体研究,也要注重跨文体体系的研究。
在二人台音乐的研究中要通过特殊研究对象“二人台文化体系的共性与个性的诸多关系的研究”,将二人台置入其流传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通过流传地域的人们如何根据自身文化去构建、使用、传播和发展二人台的考察研究来阐述其基本特征、生存规律、民族特征,研究其审美思想和审美风格。
一、二人台中的交融现象(一)二人台中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内蒙古西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历史是历代活动于这一地区的各族人民共同编写的,也是历代生活于这一地区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汉族和北方许多游牧民族都曾在这片疆土上留下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印记。
自古以来,此地区就长期处于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汇区。
从阿拉坦汗时期开始,四百余年来,在这片疆土上长期友好聚居的主要是蒙汉两族人民一直延续至今。
开始了的由游牧经济向农牧经济并存型经济的转化进程,改变了这一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居民的民族结构,并且促进的商贸的经济发展。
这种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是历代“走西口”的人们与当地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汉族大多数是“走西口”而来的山、陕地区移民,携带着华夏板块,匈奴板块的黄土文化的烙印,与草原板块文化碰撞交融,以晋陕为主的北方移民,带来了中原的农艺、手工技艺、民间艺术和民俗风习,艺术品种的相互交融必然共生新的艺术品种,“二人台”、“蛮汉调”、就是在这种背景中产生的。
“二人台”是伴随“西口路”的经济、文化、整体社会生活而产生的。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二人台艺术二人台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二人台艺术贾国平呼伦贝尔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摘要:二人台艺术,是流传在内蒙古西部、陕北、晋西北,和张家口一带的一种极富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它的形成发展深受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风俗民情的影响,是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共同形成的,是植根于当地地域文化土壤中的一朵独具魅力的奇葩。
从查阅很多专家的研究现状来看,在许多研究成果中,对于二人台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偏重于音乐本体形态,音乐演唱,民歌曲调的研究,但涉及其地域文化及其形成环境的不多,对二人台的地方文化渊源的阐述并不详细与深入。
中国自古以来地域广袤辽阔,各地之间无论山川水土自然地理环境还是语言风俗、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人文标准迥异,地域文化特征始终以隐性传承的方式存在着,在潜移默化中改造着一方人民及其艺术。
二人台的成长、成熟与其地域文化的孕育、熏陶是分不开的。
本文想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说明二人台艺术是地域文化孕育下的一朵艺术奇葩,它受人们欢迎的核心与其地域文化的灌注是不可分的。
关键词:二人台;地域文化;艺术个性二人台是扎根在中国黄土高原的一种极富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
它是在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下共同形成的,它的形成、发展以及艺术特色都与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人文历史、文化背景、民俗风情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人台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是民间意识形态的载体,是民众意识形态的反映与寄托,表现了民众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它深受人们欢迎是与其地域文化的灌注不可分的。
世界上有了人类便有了文化。
文化因其特定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而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们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在历史、政治和经济等的长期作用下,在语言行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共同方式。
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人们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
二人台的民俗特征
二人台的民俗特征作者:郝建平郝建军来源:《音乐时空》2013年第21期摘要:二人台作为一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曲,产生于民间,和人民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和“走西口”z有很大的关系。
无论是二人台的产生还是发展,都和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体现出宗教的特征和色彩。
关键词:双重性原生态性特征二人台是一种多因素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体艺术形式。
它是发展民族音乐(民歌),民间舞蹈(秧歌)民间文学(传说)三大题材、体裁形式的综合,同时又是以晋、陕、等地农民在走西口的迁移中逐步形成的。
从明王朝历史上最后一次修筑的长城看,西从河曲向北进入河套包头,从大同、天镇、阳高、偏关等地进入清水河县通过杀虎口进入凉城、托克托县、丰洲地区。
东部从张永口雁门关过长城往兴和县、集宁一带。
形成三路“走西口”路线,再加上蒙古族、内地汉族民俗习惯的融合,形成了二人台中民俗与宗教风格的特征。
民俗和宗教的形成与发展传播,要比二人台的形成久远的多,无论是内蒙古民族还是汉民族在长期共同杂居在内蒙古西部区而孕育出来的二人台这种艺术形式,在民俗与宗教方面更加复杂多样,这里既有纯粹的特征又有溶和的特征。
既然内蒙古西部接纳了这种艺术形式,最终经时间与生活多种因素的整合完善才发展了二台,我们便从这种溶合后的形态中找寻它的民俗与宗教特征。
“俗”一指民众之习俗,二指普通民众与雅儒的对立说法,三指世俗间与出家为僧的对立说法。
是社会长期形成的过程中通行的风尚、习惯与仪节等,再加上“民”即民族,民族与民族的融合,风俗与风俗的融合,共同形成民、民俗的全部内容。
它研究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发生关系,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俗习惯;土地和材料、房屋建筑、劳动、民间技术和科学、服饰、器物、工具、饮食、交通运输、交换易、人与人的关系。
社会关系中的民俗包括:宗族和家族、民间组织、交际活动、人生礼仪、岁时风俗、吉庆娱乐、游戏、竟技;反映这两种关系、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有:认识和观念、祭祀礼仪、巫术和宗教、伦理道德习惯、语言民俗、民间艺术节等。
《2024年二人台丑角的艺术特色及审美研究》范文
《二人台丑角的艺术特色及审美研究》篇一一、引言二人台是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丰富的艺术内涵著称。
在二人台的表演中,丑角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二人台丑角的艺术特色及审美价值,通过对其表演形式、技巧和内涵的深入分析,揭示其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二、二人台丑角的表演形式与技巧1. 角色定位与形象塑造二人台丑角以其独特的形象和表演风格,为观众带来欢笑。
丑角通常以夸张的妆容、滑稽的服饰和幽默的肢体语言塑造角色,其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在二人台中,丑角常常扮演机智、幽默、善良或滑稽的角色,与其他角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戏剧的趣味性。
2. 唱腔与念白在二人台的表演中,丑角不仅擅长于肢体语言的表达,更通过唱腔和念白展示其艺术魅力。
丑角的唱腔往往带有明显的幽默感和地方特色,其念白则以其独特的语调和节奏为观众带来欢乐。
3. 动作与表情丑角的表演技巧还体现在其丰富的动作和夸张的表情上。
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丑角能够生动地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使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
三、二人台丑角的艺术特色1. 幽默风趣的风格二人台丑角以其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为观众带来欢乐。
在二人台的演出中,丑角常常以机智幽默的对话、夸张的肢体语言和独特的唱腔,为观众带来欢乐。
这种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使得二人在台的演出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乐观向上、幽默诙谐的精神面貌。
2. 多元化的表演形式二人台丑角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技巧。
这些多元化的表演形式使得丑角在二人台的演出中能够充分展示其艺术魅力,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观赏体验。
3. 丰富的人文内涵二人台丑角的表演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人文内涵的体现。
通过丑角的表演,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北方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
这种人文内涵的体现使得二人台丑角的表演更具魅力。
浅谈二人台文化与音乐艺术
浅谈二人台文化与音乐艺术二人台是以娱乐为核心价值的曲艺表演,不同地域有不同形式的二人台,说到不同地域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方言,但不仅仅是方言,包括戏曲剧种,文化习俗,饮食结构,山川地理都是同一个文化区域。
呼市二人台、包头晋剧团可不仅仅是名称,而是文化区域总称。
二人台的历史内容和曲子非常丰富,一度是农村的主要娱乐节目,可随着二人台传承危机的出现,这一种大众艺术该如何生存呢?又该如何改革怎样探寻新的出路呢?标签:二人台;民间;传承说到不同地域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方言了,但不仅仅是方言,包括戏曲剧种,文化习俗,饮食结构,山川地理都是同一个文化区域。
呼市二人台、包头晋剧团可不仅仅是名称,而是文化区域总称。
这就不得不说到山西二人台文化艺术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情趣。
一、古老艺术源远流长作为一个生在长在山西的人,从小就听到二人台,现在都能回忆起“一对对鸳鸯,一对对鹅”的曲调。
二人台和二人转的表演形式非常像,他们起源于晋西北、陕西和内蒙的交界处,其中有山西忻州的河曲县,那里独特的地理因素以及其他原因放射性的影响着其他地区,比如晋,陕,蒙。
山西闯关东移民东北的人较少,但我感觉二人台和二人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相似地方的,毕竟他们都来源于基层。
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二人班,大多采用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
二人台大多描述人民的生产劳动和婚姻爱情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它的唱腔优美、明朗,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了家乡河曲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们的二人台相对东北二人转没有那么夸张,可能跟山西人内敛的性格有关系。
台下的人都听的哈哈大笑,这一刻我感觉音乐艺术和审美还真的没有地域界限。
不仅是山西很多省份,比如存在感弱的江西、贵州等,他们本省的特色艺术形式也非常棒,但大多都不为人所知。
这个时代,不怕别人说你不好,就怕别人根本不知道你。
二人台也是有一定历史的,其内容非常丰富。
二、二人台独特的发展起源先从发展早期讲,在二人台与相声等以娱乐性为核心价值之一的曲艺形式都处在依赖“撂地”演出的情况时,二人台的“撂地”环境就要恶劣得多:在天津的“三不管”,与相声竞争的杂耍、戏法、武术、曲艺评书等门道,在核心价值上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二人场子:黄土地趣舞
二人场子:黄土地趣舞作者:王祖文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2015年第11期二人场子:从“斗”到“逗”陕北秧歌中的二人场子是秧歌艺术中的精华,以一男一女表演的舞蹈形式为主。
男角俗称“挎鼓子”,女角俗称“包头”。
在传统的踢场子中,多表现青年男女或一对新婚夫妇间的嬉戏逗趣。
旧社会,多反映夫妻间打架争斗的情节。
解放后,随着新秧歌运动的影响,摒弃了严重的落后的夫权思想,摒弃了“斗”,改变为青年男女间相互爱慕的“逗”。
这种由“斗”到“逗”的转变实属陕北“二人场子”的内容方面质的飞跃。
演变:与时俱进的感染力二人场子兴起于明末清初。
旧时的秧歌艺人为了反抗封建礼教的压迫和婚姻制度的束缚,表达人们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简单地编创了一种即唱即说还夹武功表演的“对对戏”。
后来艺人们在继承前人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增强了舞蹈性和技巧性,逐步演化为一种只舞不歌不唱的重点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具风采的民间舞蹈。
过去,受封建思想影响,这种一男一女表演中的女角却由男子装扮,俗称男扮女。
因为只有男扮女才避免别人说闲话,如果单纯由一男一女表演的话,这个女的甚至有嫁不出去的风险。
在陕北大地上,这种男扮女最好的表演者大概算得上已故的著名绥德籍艺人李增恒,艺名为六六旦。
民间流传“宁看六六旦,不吃油捞饭”。
他的扮趣美、表演美有诗为证:“老头巧把姑娘扮,挥舞彩扇百花绽,年过花甲‘六六旦’,行如流水好身段。
当年进京去会演,‘六六旦’把人迷倒一大片;中南海里把艺献,主席夸完总理赞。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二人场子逐渐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一个是内容上表现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的这种逗趣的占了主流,一个是舞蹈动作也相应地丰富了许多。
此外,一男一女的表演开始逐渐取代一男与一男扮女的表演。
改革开放后,二人场子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原来的表演者多是地道的农民。
后来发展为有专业人员参与的舞台艺术舞蹈。
原来的表演基本是固定的动作和套路,后来逐渐演变为即兴发挥的鲜活舞蹈,吸收了多种姊妹艺术的长处。
浅谈陕北民歌的特点及艺术价值
浅谈陕北民歌的特点及艺术价值作者:戢紫月来源:《北方音乐》2020年第21期【摘要】陕北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文通过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来介绍陕北传统民歌和新民歌的演唱风格及艺术价值并对其展开研究,从而引出对陕北民歌当前的继承与发展的概述。
【关键词】陕北民歌;特点;演唱;艺术价值【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1-0022-03【本文著录格式】戢紫月.浅谈陕北民歌的特点及艺术价值[J].北方音乐,2020,11(21):22-24.引言陕北民歌历史文化悠久,艺术风格独特,民族性色彩浓郁,在一代又一代歌手的演唱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演唱技巧,如行腔运气、咬字吐音,独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发音技巧、润腔技巧等。
每一位演唱歌手对每一首陕北民歌都有不一样的演唱方式和艺术处理。
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的瑰宝,也是了解陕北历史和风土人情的重要依据,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陕北民歌艺术背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也是汉民族的代表音乐陕北民歌,秦汉时期有最早的记载,但是兴盛是在20世纪,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陕北民歌是在地处黄河流域的陕北地区形成的,它的产生与当地的文化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与其他地区、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情况一样,受地域、人文环境的影响。
在其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与积淀后,在2008年被选入了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创作与改变,形成了当前的艺术成果。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近些年来,人们对于学习陕北民歌的热情逐年下降,即便是在当地,也很难做到和以前一样人人会哼唱,这种古老而优美的艺术形式在年轻一代的心中逐步失去影响力。
因此,本文通过几部陕民歌的作品演唱艺术来发现陕北民歌的美感,挖掘它的艺术价值,唤起对陕北民歌的喜爱。
二、传统陕北民歌的演唱艺术(一)《走西口》《走西口》这首歌曲是陕北民歌中的小调,最初是由二人台的形式演唱,于20世纪80年代改编后,成为当前的艺术形式。
艺术奇葩——二人台
艺术奇葩——二人台“二人台”是流行于我国内蒙古西部及山西、河北和陕西部分地区的一种地方小戏。
今人对其了解非常少,如果不加以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迟早会灭绝于人世。
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二人台”需要人们对它有一个基本认识并进行资助与保护。
标签:历史起源表演形式保护“二人台”做为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种地方小戏,中国人对它的了解很少。
很多人听到“二人台”,都以为是对方将“二人转”说错了。
也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近年来,随着“二人台”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一)“二人台”的起源近百年来,长城内外、黄河左右、阴山南北,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蒙汉人民在长期的文化艺术交流与互动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民间艺术品类——“二人台”。
它是蒙汉人民艺术结合的结晶,它集中地体现出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的特色与特征。
关于“二人台”的起源,有不同说法。
一是“二人台”产生于清光绪年间,另一是产生于宋代。
1957年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陕北榆林小曲》一书介绍:“大约六七十年前,经过一位萨拉齐(绥远省)蒙古族老艺人老双羊同几位汉族艺人合作,创造了一种简单的化妆演唱形式……这就是现在流行在绥南、陕北和晋北、晋西一带的二人台。
”包头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编剧李野说,“由于工作关系,我从1950年接触二人台开始结识了众多的二人台老艺人,他们的说法大同小异:‘二人台’产生的年代,约清光绪年间;而‘二人台’的主要创始人是老双羊。
”至今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还保留着老双羊用过的二人台乐器。
这种说法中有位重要的人物“老双羊”。
相传,“二人台”的创始人是他——蒙古族民间老艺人云双羊(1857年~1929年),即“老双羊”。
他是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孤雁克力更村人,以后迁居包头市东郊沙尔沁乡协胜永村,自幼从事民间文艺活动,被老艺人奉之为“二人台”的“开山祖师”。
富饶辽阔的土默川是孕育和产生“二人台”艺术的摇篮。
《2024年二人台丑角的艺术特色及审美研究》范文
《二人台丑角的艺术特色及审美研究》篇一一、引言二人台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魅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其中,丑角作为二人台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以其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夸张的肢体动作和生动的面部表情,为观众带来了欢笑和愉悦。
本文将对二人台丑角的艺术特色及审美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艺术内涵及美学价值。
二、二人台丑角的艺术特色1. 表演风格二人台丑角以其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著称。
在表演中,丑角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幽默的台词和独特的唱腔,将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其表演风格既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又充满了艺术化的夸张和变形,使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2. 面部表情丑角的面部表情丰富多变,通过细腻的面部肌肉运动,将喜怒哀乐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面部表情的夸张和变形,既突出了角色的个性特点,又增强了表演的喜剧效果。
3. 角色塑造在二人台中,丑角常常扮演滑稽可笑、机智聪明的角色。
通过独特的服装道具、化妆造型和表演技巧,丑角将角色的个性特点生动地展现出来,使观众对角色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二人台丑角的审美研究1. 幽默美二人台丑角的表演充满了幽默美。
其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幽默的台词和独特的唱腔,使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欢乐和愉悦。
这种幽默美不仅来自于表演者的技巧,更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艺术化的再现。
2. 形式美二人台丑角的表演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其音乐、舞蹈、服装、化妆等方面。
其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舞蹈动作独特夸张,服装道具精美华丽,化妆造型别具一格。
这些形式要素的有机结合,使二人台丑角的表演具有了独特的美学价值。
3. 情感美二人台丑角的表演不仅具有形式美,更具有情感美。
通过细腻的表演技巧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丑角将角色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展现出来,使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灵交流。
这种情感美是二人台丑角表演的核心魅力所在。
四、结论二人台丑角作为传统戏曲中的重要角色,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
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二人台,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形式,又称为“道情戏”、“小戏”等,成为了中国戏曲的一种表演形式。
二人台以北方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河北、陕西等地区为中心,涵盖了很多地方戏曲如河北梆子、评剧、晋剧等。
二人台清新朴素的风格和明快活泼的演唱方式,深受观众的喜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现今社会,二人台在继承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一、二人台的特点二人台最大的特点是在表演形式上简洁精致,演出节奏明快。
一般由男女两位演员对唱,互相配合,紧凑生动。
演出场所一般以露天为主,即平台式的小舞台,观众都是站立聆听,参与互动。
演出形式多样,除了纯演唱外,还有群口快板、夸父奔云等形式互相补充。
演唱一般选择柔和的高低音,婉转悠扬,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人台的传承主要来源于师徒传授和民间培养,传承人往往要多年苦读、刻苦练习,直到将老师的一脉神韵传承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唱功基本功要求极高外,还要求对戏曲表演艺术有深刻理解,对曲目有丰富的理解和精湛的演出。
在传承的过程中,二人台演员一般都会根据当地戏曲特点和观众喜好,不断创新和改进,开拓造新,发扬光大。
在传承的过程中,后继者要不断潜心研究二人台曲目,多接触和学习其他地方的二人台,从中汲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人台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外开放和交流。
二人台的发展离不开对外交流,目前“北派”二人台也逐渐向全国各地发展,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一些地方性的二人台曲目成为了全国享有盛名的作品,如《金雀记》、《打油秀》等。
在二人台发展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融合新戏曲类型的二人台。
由于电视、网络的兴起,二人台的传播也进一步扩大和深入。
很多时候,二人台演员通过其他平台开展工作,在电视上演出,使二人台的艺术魅力得以更好的展现。
在今天,二人台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由于社会的变化和观众口味的改变,二人台的受众面临压缩,观众的年轻化也给二人台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二人台的简介
二人台的简介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二人班,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
下面就跟随店铺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二人台的相关内容吧!二人台的剧种起源二人台,又称“二人班”,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因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而得名“二人台”。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分为东西两路: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玩艺儿”,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山西省大同、朔州和河北省张家口。
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山西省忻州地区。
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动余暇自我娱乐的一种化装表演形式。
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所唱的多是小曲。
旧时二人台演出有一套习惯,一般先由丑角上场说“呱嘴”,“呱嘴”都是第三人称的现成段子。
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称“叫门对子”)把旦角叫上场接演正戏。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
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
二人台的唱腔和牌曲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
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原始曲调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传统民歌、晋北民歌、陕北民歌、蒙古族民歌、冀北民歌等演变而来;牌曲基本上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二人台的发展简史关于二人台的形成时间和地点,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光绪年间(1875-1908)于内蒙古西部土默特旗一带,在蒙汉民歌和曲艺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民间社火中的传统舞蹈,创造了一丑一旦,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取名“蒙古曲”;一说它是由清朝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曲艺打坐腔结合秧歌中“踢股子”等舞蹈动作,发展而成。
二人台唱腔音乐的板式特点研究
二人台唱腔音乐的板式特点研究二人台嗓音音乐的板式特点研究本文关键词:二人,唱腔,板式,研究,音乐二人台唱腔音乐的板式特点研究本文简介:二人台在旧社会称为“打玩艺儿”。
因为公演是两个人就可演出一台戏,故命名为二人台,是蒙汉劳动人民共同培养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互相合作形式。
它植根于民间,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山西、陕北、河北地区的民间音乐,金融资本同时融合了蒙汉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进一步发展成为政府机构独具特色的地方小戏。
它肇始于民间社火、二人台唱腔音乐的板式特点研究本文内容:二人三台在旧社会称为“打玩艺儿”。
因为是两个人就可演出古装戏多台戏,故命名为二人台,是蒙汉劳动人民共同培养起来的一种形式。
它植根于民间,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山西、陕北、河北地区的民间音乐,同时融合了杨向奎束鼠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逐步发展成为独具特色政府机构的地方小戏。
它肇始于民间皮影戏、歌舞及民歌等,形成于清末,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它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广为流传地区,具有浓厚的兼具乡土气息和乡土气息,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舞台语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它产生的年代,据考证始于清朝咸丰年间 ( 1851—1861) 。
从二人台的传统剧目《走西口》的唱词中,便可找到确切的根据,如: “咸丰整五年,逸事出了个鲜,将逸事出自于在山西府太原……”再从未经改动的《打连城》唱词中亦可证实,如: “咸丰年间海棠村,袁家的姑娘打连城……”基于上述论据,足以证明二人台产生的年代是在清咸丰年间,及今已有 120 多年的历史。
二人台音乐部份包括唱腔和牌子曲两个部分。
在每一个曲目中,由于感情的需要,将不同情绪、不同节奏、不同速度的唱腔分做亮调、慢板、流水板及唱词等组成。
本文主要针对唱腔音乐的双管唱腔变化做分析研究。
二人台唱腔音乐的表演,虽然合乎一般的戏曲时间性艺术规律,但绝不是简便的套用,而是紧紧抓住了二人台的类型特点。
他俩台的唱腔板式,多为二人台独有,如“亮腔”“捏子板”“回板”等,虽然大可以在大剧种里找到相对应的名称,但二人台始终运用自己的叫法。
陕北二人台的艺术风格——以《走西口》为例
陕北二人台的艺术风格——以《走西口》为例
施启龙
【期刊名称】《艺海》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陕北二人台是陕北地区广为流传,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流行于陕西北部,和山西、内蒙的二人台类同。
本文以《走西口》为例介绍陕北二人台的产生、流行以及曲目、润腔等艺术特点。
通过对《走西口》的旋律线条和创作背景来进行分析,使广大音乐爱好者对陕北二人台有一定的了解,发扬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总页数】1页(P191-191)
【作者】施启龙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7
【相关文献】
1.从传播学的视角看“走西口”人群的文化融入与社会整合——以内蒙古西路二人台为个案 [J], 李宁
2.二人台本体结构与分析——以二人台《走西口》为例 [J], 王芳;白思敏;吴路遥
3.谈山西民歌的艺术风格——以河口民歌《走西口》为例 [J], 杨绍科
4.走西口视野下的晋蒙二人台小戏 [J], 刘源
5.论二人台《走西口》艺术美的体验与创新 [J], 张玉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
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二人台是我国民间戏曲艺术的一种表演形式,起源于明代,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它的特点是由一男一女表演,演员通过面相、唱词、音调、动作等方式表现角色情感,以及通过道具、道具动作等表演手法来展示故事情节,极富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广受观众喜爱。
二人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叶,这一时期是腔调的初步形成阶段。
由于明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艺人为了生计,开始组织小团体在各地演出,逐渐形成了二人台这一表演形式。
初期的二人台只是一种传统表演方式,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技巧要求,演员的演出内容和方式也比较随意。
到了清代,二人台逐渐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
清朝时,京剧逐渐兴起,二人台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京剧的流行对于二人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引入了一些京剧的表演技巧,也借鉴了京剧的舞台布景、服装等元素。
通过这种方式,二人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各地方戏曲改革运动的推动下,二人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戏曲演员们通过学习、创新,丰富了二人台的表演内容和技巧,使其更加充满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对于剧本、台词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和革新,以适应当代观众的需求。
二人台的表演形式以及内容展示的是中国传统观念的价值观和思想情感。
通过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法,演员们将角色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能够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通过各种道具和舞台布景等辅助工具的运用,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使观众产生代入感,增强了观众的观赏体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二人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观众对于二人台的需求和期待也在不断变化,要求二人台更加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二人台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戏曲界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提升演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加强青年演员的培养等。
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二人台的质量和内涵,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创新和革新。
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
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
二人台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源自山东和河南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是由两个人共同演出的一种悦耳动听、富有戏剧性和曲艺性的表演形式,通常伴随着戏曲、音乐、武术等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元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始于明朝末期和清初期,当时流行于民间的演出艺术形式都影响
了这种表演形式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二人台的表演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20世纪初,二人台逐渐上升为正式的表演艺术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和演员。
二人台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表演形式自由多样,富有表现力,通常由一个男女搭档以对话、唱歌、演说、讲故事等形式,向观众展示出特别的风味。
二人台的表演内容一般采用
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传说、生活故事等,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二人台的表演形式和节目内容有些
过时,无法吸引现代观众的兴趣。
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化的因素影响,许多二人台表演者
追求短暂的快速成功,忽略了二人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因此,在二人台的传承和发展
过程中,需要重视保护这种古老的表演艺术形式的传统精神和文化价值。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二人台,需要着重推广挖掘二人台表演艺术的文化底蕴和经典。
同样,探索加入一些现代的唱词、节目形式、丰富二人台的内容形式。
此外,开发多种供
人消费的二人台相关的产品还是要关注常数主流、继承历史文化传承底蕴的状态。
二人台
的魅力和品位是我们值得对之传承和发展的宝藏。
二人台文化
一.二人台文化起源关于二人台的起源众说纷纭,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文化,通过口耳相传逐渐发展壮大,伴着滔滔不绝的黄河水奔腾向前,让我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探寻它的本源。
关于二人台文化起源的传说,其实颇具巧合性与戏剧性。
相传,二人台的创始人是蒙古族民间老艺人老双羊,起于萨拉齐。
老双羊是土默特旗人,自幼从事民间文艺活动,在光绪初年,69岁的老双羊为吸引群众,尝试与其儿媳妇化妆演唱,结果大受欢迎。
于是当地许多打坐腔的艺人纷纷采用这种形式,“二人台”由坐腔形式转变为“化妆演唱”便由此开始。
后来的官方记载也证实了这一点。
据1957年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陕北榆林小曲》一书中观点:“大约六七十年前,经过一位萨拉齐(绥远省)蒙古族老艺人老双羊同几位汉族艺人合作,创造了一种简单的化妆演唱形式……这就是现在流行在绥南、陕北和晋北、晋西一带的二人台”。
对于二人台起源的现实背景即原因,其实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
据中国戏剧史家考证,自元明杂剧衰败以后,各地方戏曲剧种丛生,它们多以发源于陕西的秦腔为宗师,结合各地不同的乡音乡曲形成各不相同的梆子腔,沿黄河流域流传,并结合地域特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流派。
但包头所处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却没有自己的梆子戏,只能说是邻省地方戏曲(如山西北路梆子、中路梆子、秦腔等)的流布地区。
这一状况终于在伴随着后来的人口迁移有所改观。
随着晋商与晋陕移民带来大量的中原民俗与文化和包头所处的边塞地域文化、民族杂居的人文文化相撞击、抗衡、交流、融会,最终形成别具特色的西口文化。
就在这种背景中,才出现了早期的包头戏剧活动。
除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评剧‘大戏’之外,这期间还在包头地区产生了一个更具‘西口文化’特色的,亦即融会了蒙汉两族艺术营养的新的地方剧种——二人台。
”二人台的诞生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在民族杂居的特殊地域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蒙汉两族人民共同创建、培植的艺术之花。
二人台自此演唱内容渐渐向戏剧化方向发展,表演手法日趋翻新,有丑、旦行当,艺人由季节性演唱改变为半职业性与职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北二人台的艺术风格
作者:施启龙
来源:《艺海》2011年第12期
摘要:陕北二人台是陕北地区广为流传,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流行于陕西北部,和山西、内蒙的二人台类同。
本文以《走西口》为例介绍陕北二人台的产生、流行以及曲目、润腔等艺术特点。
通过对《走西口》的旋律线条和创作背景来进行分析,使广大音乐爱好者对陕北二人台有一定的了解,发扬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关键词:二人台润腔散板表演唱
陕北二人台流行于陕西北部神木、府谷一带,它与山西西北,内蒙西部的二人台相似,是三省交界处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
随着历史的发展,二人台在陕北地区广为流传,受到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人台是由民歌向戏曲发展的一种演唱形式,起初是清唱为主,后来发展为二人对台表演唱的形式,这点和我们东北的二人转有些类似。
它的曲目非常丰富,旋律委婉动听,情绪奔放、粗犷,极具当地地方特色。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陕北二人台属于地方戏曲范畴,所以既具有同词异曲的现象,又具有多种旋律、多种唱法和润腔。
在演唱过程中随心所欲,充分发挥,即兴性很强地进行再创作,如果嗓音条件好的同学可以走高调,从而扩大音域,声腔技巧即兴发挥,音程扩大为八度,十一度等的大幅度跳跃。
嗓音条件差些的同学可以采用走平调,低腔,在自己能够掌握的音域范围内,强调情感,加强叙述性。
经过演员的再创作,二人台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下面以《走西口》为例对陕北二人台这种地方曲种进行曲式、唱腔等方面的分析。
《走西口》这首经典曲目所包含的板式有很多,由散板、慢板、中板、快板、散板构成,节奏变化复杂多样。
同时在改编的同时,对其音域进行了扩展,加强了力度,难度进一步加大,所以对其演唱者也就有了很高的技巧要求。
在润腔方面,从内容到曲调它极具戏剧性,所以演唱中要强调声音竖起来,透出去的声音形象,在散板歌词中的“走西口”的“走”字和结束句的散板中“把你守候”都应该用戏剧性的高音的音色去体现。
要做到充分的发挥腔体的共鸣作用,加大声音的力度,达到气势宏伟,紧扣听众心弦的戏剧效果。
很多的演员在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都认为这是一首从头至尾都是痛苦呻吟的情感,其实不然,其中还包含了激昂、悲怨的情绪,对天灾,人祸给广大劳苦人民带去的痛苦遭遇,充满了对社会的控诉之情。
让我们再从板式结构上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润腔。
散板部分的情感表现要做到得当,在演唱时要表现出一种对离别的恋恋不舍,悲愤的情绪。
这个部分可借鉴我国戏曲音乐中的哭腔来体现,就更加具有情感上渲染力了。
歌词上“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要唱得豪放,
具有激动的情绪,也可以带些呼喊的状态,以达到每一个声音都能紧扣听者心弦的效果。
“难嗨嗨”的“嗨”字为了表现出主人公的离别悲痛的心情,在强调声音色时,要做到用叹气的方法,加强胸腔低音的共鸣,以使声音厚度加大来体现悲伤的情感。
歌曲从“小妹妹我实在难留”的“留”字开始转为慢板。
再演唱时此字的处理可适当地延长,带有哭腔,以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
再有一点就是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注意原谱中标记的每一个标记,例如:颤音、下滑音等等。
慢板中表现的是痛苦呻吟的情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就是“一道一道”之间的休止符的运用,这个部分的休止符要做到声音断开而情感不断的效果,从而表现出那种哭泣着倾诉的感觉。
中板部分最主要体现两夫妻的离别之情。
此段的高潮出现在第五小节部分,演唱中要注意声音的张力的把握,要加强声音的力度,激动的情绪,来体现夫妻俩的难分难舍的离别之情。
快板所体现的是期盼丈夫早去早回,一路平安,希望能尽快的团圆的情感。
此曲的高潮部分出现在结尾部分,在板式结构上属于散板。
要能表现出让哥哥放心地去闯,我在家中不用担心,虽然内心是感伤的,但是表现出来的是大气,豪放的情感。
声音音色上要求要饱满,浑厚,高声区的张力要尽量的加大,使听众能够跟着歌者的情感一起进到作品所描述的场景当中。
现在,有很多的音乐爱好者和个别的高校都很注重我国民间的艺术形式。
许多有音乐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戏曲和说唱的课程,其中有的也涉及到陕北二人台这个民间曲种。
在收集整理、调查研究、改编创新二人台音乐工作中也有很多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在辛勤劳动,使二人台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传播,进一步发展。
二人台音乐素材不光在一些创作歌曲、现代小戏中使用,而且在一些大型剧目中也显示出其光彩瑰丽的音乐魅力。
在浩如烟海的陕北民间音乐中,二人台音乐已占有了非常醒目的位置。
有很多以陕北民间为主调因素并久唱不衰的创作歌曲,很难区别出它是绥、米民歌素材还是神、府二人台素材。
所以,陕北二人台已经不局限于当初的陕北北部一个地区了。
在国家的重视和广大二人台音乐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陕北二人台这个地方曲种已经走出地域限制,在各地充分地体现出它的艺术价值来。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责任编辑:翁婷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