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4课件(人民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
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
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
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
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 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 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 的新认识。
军机处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3.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 c/d ) (第4课) ( 1 )积极方面: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中国逐渐形 成了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2 )消极方面: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 的创造力,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导致中国社会的 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原因:(1)儒家虽然主张积极参与政治,但是以君主的行为是
否符合儒家的政治理想为标准;(2)士大夫阶层认为“道统”
高于“政统”;(3)宗法制确立以来,宗法观念深入人心,
尊祖敬宗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
课时提能演练(一)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 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 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 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材料三 周王自称天子,是同姓(姬)贵族的大宗和天下共主, 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周王嫡长子的兄弟 被分封诸侯,诸侯对于周天子是小宗,而诸侯在自己的国内又 是同姓的大宗,其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次子被封为卿大 夫,卿大夫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宗族的各分支中又是大宗。依 此类推,按血亲关系不断分封下去。由于周朝规定同姓百年不 婚,所以诸侯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这样,整 个西周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
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 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 “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 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 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 ①直接原因: 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②根本目的: 加强皇权; ③军机大臣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 ④特点: 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 ⑤作用: 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皇 帝 清朝中枢权力机构 内阁日常事务 (2)推行密折制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14.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秦汉至明清以皇帝为首的地主官僚中央集权 制具有“家天下”和“公天下”双重性质。阅读下列材料(以下材料均摘自 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属于“家天下”的事例,主要有两项:一为“皇位世袭制”; 二为“皇族特权制”。 皇位世袭制史称“皇统”。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行嫡长子继承制。 …… “皇族特权制”……刘邦……大封其子弟为九国,占去国土的大半。东汉史 学家班固论曰:“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 矫枉过其正矣。”(《汉书· 诸侯王表》)诸侯王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君国子民, 拥有军、政大权。 材料二 (三公九卿制)中有“公天下”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1)官僚制度——自秦朝以来,中央官吏不再行世卿世禄制度,而代之以官 僚制度。…… (2)皇权的制衡制度——……主要制衡方式有三种:一为太傅制度;二为廷 议;三为法律。……廷议也叫做朝议、朝会和大议等,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 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 (3)诸卿的设置和执掌……。 材料三 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郡县制……柳宗元对于这 一变化十分看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封建论》一文中说:两汉“有 叛国而无叛郡”,唐朝“有叛将而无叛州”,证明了郡县制是一种好的制度。
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太祖朱元璋): 皇 帝 亲自掌管 原因: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结果: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君 主专制走向极端。 (2)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朱棣):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1、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时 期 名 称 职 权 特 点 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 明成祖 设内阁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
人才的培养。
7.(2012·扬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以‘道’自任的知识分子出现以后,首 先便面临着如何对待政治权威的问题„„从知识分子一方面说, 道统与政统已分,而他们正是道的承担者,因此握有比政 治领袖更高的权威——道德权威”。
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帝(宋神宗):“更张法制, 於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为与士大 夫治张为非,
亦自有以为当更张者。”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士”在商周时期指哪一类人? 春秋战国之际,“士”的含义又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
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 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 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 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依据这两段 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而后“削其地”?(4 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宗法制的作用。 (6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制度与宗法制之 间的关系如何? (8分) 答案:(1)分封制。因为是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 (2)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 里。
在?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目的。 (3)结合材料一、三,指出制约皇权的除了相权,还有什么力
量?分别说明其为何能够制约皇权。
答案:(1)宗法制的最末一个等级。类似于今天的知识分子。
原因: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士成为政治、思想、文化
中活跃的阶层。 (2)唐太宗主张百官商议、宰相筹划、皇帝决策。目的:是 减少决策失误,巩固统治。 (3)儒家传统伦理、士大夫阶层、祖宗家法。
(1)根据材料一,请你给“皇位世袭制”和“皇族特权制”作简明扼要 的定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秦汉开始的官僚制度是如何体现 “公天下”因素的?(4分) (3)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材料二中提到的古代的“朝议”制度? (6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的积极作用。(8分)
(3)文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反封建
的民主思想家和文学、戏剧,这也能说明封建社会
的衰落。
(4)阶级关系:明末农民起义中提出了“均田免
粮”口号,触及到封建土地私有制。
(5)国际关系:我国已面临着荷兰、葡萄牙、英
国等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挑战,从中也体现出中国封
建社会的衰落。
【拓展延伸】汉到唐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东汉后期到魏晋南北朝时,豪强地主势力发 展,选官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支配。
(2)隋唐
①世家大族日益衰弱,庶族地主崛起,力量扩大,
要求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国家统一也要求把选官权力从地方收归到中央政
府,以加强中央集权。
5.(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T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
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 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 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 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 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 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 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 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 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 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
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
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
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 待?”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文彦博(注:宋神宗时三朝元老、枢密使):“祖宗法
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
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
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
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 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时代背景影
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的需要。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 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 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拓展延伸】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
衰落时期?
(1)政治:明清的统治者都强化君主专制,如特
务统治、大兴文字狱等都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
说明我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2)经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
缓慢发展,说明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新的生产关
系,从根本上标志着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走向衰落。
的衙署和属官
3、内阁的性质:
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 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内阁的影响: A、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不 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B、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 ▲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 “内阁首辅” ≠“宰相”? 相同 地位 职权
对皇权作用 宰相制 内阁制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不 同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
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民主权力的象征,总揽国家
的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 专制独裁。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学习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 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2)明清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 ①明朝废除丞相,权归六部,设立内阁制。 ②清朝设立军机处,推行密折制,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利。 (3)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1)A、有利于防止封建割据,促进多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巩固; B、形成安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有利于抵御外侮侵略 等。 (2)A、但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 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压制了民主思想及科技发展;C、极大地阻碍 了社会历史进步,造成中国的近代落后挨打局面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