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课程的改与革(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同仁:
大家好!
8月10日——11日,受中心校派遣,我在县接受了为期两天的教师培训。按照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凡是参加了县级培训的,都要对本单位的所有教师进行再培训,也就是培训嫁接和转移,所以我就站在了今天的讲台上……面对朝夕相处的同事,说实在的,我真的不知道说些什么、从何说起,因为:第一,两天的培训我实在没学到什么;第二,我和在座的大家一样,早出晚归,同学同行,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也没有超越大家的地方。之所以今天最终还是准备了一些内容,完全得益于本月26号上午参加了全县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动员会,从各位领导和专家的讲话、发言中,我的思想受到了强烈的震动,感触颇深。今天,我就以《也说课程的改与革》为题,把在会上听到的、感受到的和盘托出,说于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探讨课程改革之路,为今后的课改逐步走上规范之路、特色之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当前推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
课程改革的推行和实施已十多年了,其实我们县的课改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甚至连刚刚起步都谈不上,就比2007年才开始实施课改的长子县也整整晚了五年…..为什么我们偏偏现
在才下定决心要课改呢?
在这里,我把8月26号*局长在课改动员报告中的几段话念给大家听,足以说明当前实行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他讲的第一种情况是:教育质量徘徊不前。他说我们县作为人口大县,也是考生大县,近年来…
2、他讲的第二种现象是学生外流、择校现象严重。原因是我们的传统教学和办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方法落后,课堂效果差,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结果是老师累死了,学生困死了,到头来还是事倍功半。慢慢地,家长对学校失去信心了,社会也开始不认可了,实属无可奈何。在这里引用一句话不知合适不合适,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太落后了?闫局长在讲到这一现象时,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他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他讲的第三种情况是:发展差距越拉越大。他这样说:俗话说…
二、我们传统的已延续几十年的课堂教学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要改?怎样改?
我们都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可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我们就像是电脑上的"复制"功能,学生呢,自然就是“粘贴”功能了,我们把自己所了解的内容通过复制再粘贴到学生的脑海中,让他们一字不落地把我们的知识保存起来,这就是我们片面追求人的平均化、一统化和所谓全面化的发展,我们这种重静态的课本知识而轻主动的实践能力,重知识的承继与复制而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致使从课程流水线上整合出来的往往是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产品”,而不是才情横溢、创意鲜明、能力高强的“人”。鉴于此,我们的课堂必须要改。至于怎么改,我想只要是改革,不可能有捷径,更不可能一帆风顺,还应我们在座的同仁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出适合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想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是很艰难的。课程改革是有风险的,不改则孕育着更大的危险。
三、“课程改革”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概念与定位又是什么?
1、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2、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
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人干脆把这句话说成: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
4、课程改革的概念和定位。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
四、兄弟县都已推行了课改,我们要单纯的照抄照搬能行吗?(答案是否定的,不能照抄照搬,要切合自己的实际,不能作秀,否则,不实用)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总是一味的照抄照搬别人已有的经验,而不思进取,就会被课改所抛弃。比如,甲校在实行课改实施根据自己的校情、师情、学情,兄弟县或兄弟校的方法再好,也只适合人家自己的学校。我们的模仿能力再强,也是跟在别人脚后坐享其成的偷掠者,踩着别人的脚印作秀的模仿者。况且照搬的未必用在我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身上就合适,我们要有勇挑重担,敢创新路,真正投身于课改的行列中,结合自己的实际,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课改之路。
六、咱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毫不避讳地说都是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为主,课改之后,是否意味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就一点也排不上用场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想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该填鸭时就填鸭,)我们传统的课程体系强调的是整齐划一和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