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北”导学案成稿
2019-2020年高中地理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导学案中图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导学案中图版必修3★学习目标1、能说出东北区的位置和范围,简要描述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基本概况;2、能够根据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来分析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优势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知道如何收集和运用哪些材料说明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农业生产现状。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一、东北地区区域概况:东北地区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东北平原是中国重要的 农业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现已建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 、 、 生产基地。
其中 和占全国产量的30%-50%,而黑龙江的 、 和马铃薯均居全国第一位。
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分为自然资源条件和 两方面:知识链接: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北地区的松辽平原)比较美国玉米带中国玉米带不同点经营方式家庭经营国营农场专业化、现代化程度高低自然地理条件纬度较低,自然条件较好纬度较高,自然条件较差(热量不足)相同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宜玉米生长;种植结构以玉米为主,单产都较高;均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一. 选择题:1. 我国东北区地形的基本特征是()A. 支离破碎、水乡处处B.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C. 黄土遍地、沟壑纵横D. 平原广阔、片片沼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题。
2、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3、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汉江平原 D.成都平原4、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说课稿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101271147 郭玉军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选自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我的说课紧紧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部分,说教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完必修三前两单元关于区域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必修二第二单元产业活动中关于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以东北地区为例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业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问题,也是国家政府比较关心的问题,并且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大豆和木材基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地位比较重要。
学习本节内容更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发展问题,认识农业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关系。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托教材,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从而学会迁移知识去分析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⑵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从而理解农业布局的因地制宜原则。
⑶通过分析东北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现状,总结东北农业生产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学会科学地看待农业发展的前景。
⑷了解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从而学会应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去实现不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科学准确的地理语言表达、概括能力。
⑵指导学生阅读各种图表,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生学会从图表所隐藏的地理要素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加工的能力。
⑶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活动讨论,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能力。
根据初中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1) 根据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和资源优势分析其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课时 导学案)
佛坪县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学案编写审核姓名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以东北地区为例,在了解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及布局特点。
2、充分运用教材、图册相关图示,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积累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农业布局的变化。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更进一步认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以加强对人类行为调控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读图获取地理信息及运用其分析地理问题。
【课前预习】基础知识梳理一、农业是人类以动植物为生产对象,通过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获取劳动产品的生产活动。
影响该活动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区位条件中的、、和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农业科技等等。
二、东北地区包括省、省、省以及东部。
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9﹪,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2﹪。
该地区西、北、东部分别有高原、小兴安岭、山地。
中部有由平原、平原和平原组成的我国面积最大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优势条件包括——1、地形:且集中连片,利于大型农机械操作。
本区是我国土地人均占有面积的地区,也是我国土地后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土壤:、广布,其中松嫩平原中西部有我国最肥沃的土壤。
3、气候:虽纬度相对偏高,但气候所具备的热量条件,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年降水量毫米,空间分布上从递减,且雨热同期,能满足农作物。
该区域降水虽时间集中,但冬季积雪和冻土能确保土壤水分满足生产需要。
4、该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有全国最大的林区,森林覆盖率达,主要分布在、、,是我国优质商品木材的集中产地和“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场资源面积广大,多为森林草甸草原,其中草原和科尔沁草原最为典型。
农产品资源丰富,饲料充足,畜牧业发展条件优越。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导学案)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编制人:宋继滔审核人:段利华【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的特点、认识区域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制定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分析区域资源优势,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对人文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重点】分析某个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和途径。
【难点】针对某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第一部分预习案Ⅰ、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明确课标的要求,并在课标的引领下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和你认为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如东北概况、农业生产条件、开发中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2、通过读教材或查阅资料,完成教材助读所设置的问题。
限时30分钟。
Ⅱ、知识准备:1、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农业的分类(1、按农业历史的发展2、按生产对象3、按农产品的用途4、按投入的多少)。
大农业和小农业有何不同。
3、森林的在环境中的作用。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音;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4、东北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耕作制度及主要的农作物。
5、农村产业结构(见教材P54)Ⅲ、教材助读:(看完教材后独立填空)助读所列出的内容均为本节课比较重要的内容。
一、东北区域概况:主要了解东北的位置、范围、面积、及地表特征。
晒晒东北地区的“得天独厚”。
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包括三省及的东部。
2、面积万平方千米。
人口约亿。
3、地表特征:、。
具体表现在:西、北、东三面分别由、、三山环着,山地资源丰富,由、、等河流绕着。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学案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及三大地形单元的分布状况。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土壤特性,认识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及土地开发的措施及状况。
3、学会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①范围:②基本特征:③气候类型:④植被类型:2、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土壤类型是什么?是如何分布的?3、如何理解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4、如何合理开发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5、为什么说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6、东北地区的农业布局有何特点?又是如何布局的?6、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又该采取什么措施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①黑土的开发②林业的发展③湿地的保护【互动探究】1,山脉ABC河流12345地形区abc根据东北地区河流、分布,征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社会经济条件ABC123 4abc53、把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建成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有何有利条件?(思路点拨:结合预习知识,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思考不利条件)【迁移应用】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分析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C.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南北差异不大D.东北地区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分布差异不大2.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开发错误的是()A.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黑土、黑钙土,这些土壤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生产力高B.东北地区的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中西部和三江平原的西部C.松嫩平原的中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D.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沼泽是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
高中地理《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导学案
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主学习』一、东北农业开发中的问题1.农业生产比较□01粗放,□02耕地破坏严重。
2.□03林地和□04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3.开垦□05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
4.水土流失严重。
5.农产品□06质量和□07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自我探究]东北地区黑土的流失除了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之外,还会造成哪些问题?提示黑土流失还会造成泥沙下泄,使河床抬高、水库和湖泊淤积,严重影响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使洪涝灾害更容易发生;使平坦的地形变得沟壑纵横,不利于大型机械的耕作;地表植被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
二、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1)稳步发展□01粮食生产,向□02高产、□03优质、□04高效、□05绿色发展,调整好各种作物之间的比重,合理利用土地;按照□06市场需求,发展□07经济作物。
(2)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大力发展□08畜牧业以及□09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
(3)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发展□10第二、□11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12剩余劳动力开辟更大的就业市场。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1)加强以□13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
(2)抓好□14养畜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
(3)健全和完善农业的□15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加强□16治涝和□17灌溉工程建设。
(2)加快□18中低产田改造。
(3)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延长农业□19产业链,提高效益,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加快□20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加强□21耕地的建设和保持。
(2)搞好□22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坚持□23采伐量小于生产量的原则。
(3)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24农牧争地矛盾。
高二地理 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
高二地理 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本特点。
2、理解东北地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业布局。
3、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理解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学习重、难点: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及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学习过程:一、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范围地貌与地形格局呈半环状部位地貌类型地形单元外侧中间内侧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1、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2、降水量分布差异大,自向递减土壤分布着土和土等土壤类型植被以和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壤肥沃类型分布特征重要性黑土黑钙土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的黑土黑钙土,这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2、土地资源丰富东北平原面积为3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地资源丰富,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分布在、和 ,特别适合机械化作业、宜农荒地多,主要分布在、,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的荒地。
3、土地开1)东北地区荒地的开发开发荒地被大量开垦,相继建立了一批国营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耕地面积成就商品粮油料糖料基地得以扩大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2)沼泽的保护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既是蓄水池,水源地,又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对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护东北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黑龙江农垦总局作出决定,北大荒将不再开垦荒地,并对已开垦荒地要求逐渐。
集中力量抢救保护好三江平原,东北地区土地开发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三、农业生产和布局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1)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其中占主导地位、时期作物结构旧中国以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以为主2)全国重要的基地和最大的生产基地3)我国重要的基地,林木的蓄积量大,木材产量高,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林区,其中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2、农业布局1)东北地区农业布局有明显的性特点2)基本格局变化方向农业分布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黑土的开发1)黑土开发中的问题有哪些?2)如何保护黑土资源?2、林业的发展1)东北地区林业发展中的问题有哪些?2)发展对策1)2)3)3、湿地的保护1)东北地区的湿地面临的问题有哪些?2)对保护东北地区的湿地保护,应采取哪些措施?课堂练习: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与长白山所环绕B、包括黑、吉、辽三省C、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D、海拔多在200米以上,地势坦荡,沃野千里2、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干湿区属于()A、半干旱、干旱区B、半干旱、半湿润区C、湿润、半湿润区D、干旱、半湿润区3、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宜农荒地多C、土壤肥沃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4、关于东北林业发展,利用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A、营造人工林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C、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D、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思考感悟】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思考感悟】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导学案
第一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导学案撰写人:冀曙东王曦修改人:王丽荣肖寅妹学校古城中学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能够据图分析说出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2、分析说明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及其变化。
3、据图文资料,能够说出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和表现4、能够说出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二、重点知识清单一、东北地区概况1、位置、范围:位于中国,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
2、地表特征:;西面、北面和东面分别是、和山脉,山区资源丰富;东北平原中部由平原、平原和平原组成,地势,耕地面积,土分布广泛,是中国重要的生产基地。
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及农业发展1、自然条件: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富饶辽阔,是中国东部最多的地区,荒地最多的地区;土壤肥沃,、黑钙土分布广泛;本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高温期和一致,谁惹组合能满足作物的需要;本地区林地面积大,蕴藏量大;同时资源和资源也很丰富。
2、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发展较快且水平高。
三、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农业发展比较,耕地破坏严重。
2、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3、开垦,破坏湿地环境。
4、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5、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农业不合理。
四、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向发展,调整好各种作物的比重,合理,按照市场要求,发展作物;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及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发展。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抓好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健全和完善农业的体系。
3、加强农业建设,改善农业:加强建设,提高防洪和抵御旱灾的能力;加快改造,增施,加快的治理;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延长。
4、加快的应用和推广:加强的建设和保持;搞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业交错带的矛盾。
三、课堂学习1.根据书49页图2-3-1说明东北地区的位置特征。
高中地理-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 最新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东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图,黑土及黑钙土、森林资源分布等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特点,说明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并能分析说明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危害影响。
(重点)3.联系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利用问题产生的因果联系,对症分析实现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重点+难点)自主研习一、东北地区概况1.位置范围:位于中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
2.地表特点:。
(1)西面、北面、东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和,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2)中部:东北平原由平原、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分布广泛是中国重要的生产基地形象记忆东北地区地形特征: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3.自然资源条件(1)辽阔富饶的资源,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①中国东部人均耕地的地区;②土壤肥沃,、黑钙土分布广泛;③最多的地区。
(2)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熟制为。
(3)林地面积大,蕴藏量大。
(4)和渔业资源兼备。
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部门比较,工业体系较完整;农业机械化工业发展较快,不断提高。
5.农业布局的变化(1)农田向两侧推进,面积缩小,玉米分布更加广泛,水稻生产面积增大。
(2)城市周围规模不同的基地大量涌现。
问题磁场(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2)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
试分别举例说明。
三、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问题磁场(3)三江平原为什么会有大面积的沼泽地?四、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1)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向发展;调整农作物比重,合理利用土地;按照需求,发展作物。
(2)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及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1(鲁教版必修3)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目的: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相关地图,并总结归纳区域农业发展的基本分析思路。
2、阅读相关图表,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掌握区域农业发展开发的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四)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学习难点: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自学探究】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
2、。
二、农业区位主要因素复习:自然环境因素:1、 2、 3、社会经济因素:4、 5、 6、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四、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地区五、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答案: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二、农业区位主要因素复习:自然环境因素:1、气候 2、地形 3、土攘社会经济因素:4、市场 5、交通 6、政策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四、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地区五、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范文文稿
让学生系统把握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渡】运用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这部分知识,共同完成探究二。
【课件投影】
探究二图文材料,回答1、2、3小题,并阐述判断依据。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1、2、3小题,小组代表总结,答案不准确的由其他小组同学补充。
依据所学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2、说出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知识整合、梳理,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联系实际、设置问题,培养学运用地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利用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现象为素材,让学生感到地理中有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
【设问】学生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展示图片并用音乐做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东北地区
概况
【板书北地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我们了解东北地区的概况。
【课件投影】东北地区位置及范围的图片。
【设问】
1.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
【总结】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
本节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适时适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教学模型的演示,尽量使抽象的内容具体表现出来,形象的、直观的内容更能让学生接受;且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现象为素材,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有所了解,在必修一、必修二也对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进行了学习,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并不难理解,关键是如何结合实例,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如何以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案例,来分析评价某一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以此实现知识的提升拓展.
高中地理 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
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一、东北区域概况1、范围: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2、面积:124万KM23、人口:1.2亿4、地貌特征: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西:大兴安岭;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沃野千里(东北平原:北:松嫩平原;南:辽河平原;东:三江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形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二、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广阔、土壤(黑土、黑钙土)肥沃、宜农、宜林、牧等荒地多(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3)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4)草场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资源(5)其它:水产资源、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2、社会经济条件:(1)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农业机械工业发展快,交通便利,促进商品粮交易三、农业发展1、熟制:一年一熟黑龙江:春小麦、大豆、马铃薯2、农产品吉林:玉米、高粱辽宁:冬小麦、棉花3、布局变化: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农业开发城市周围(郊区农业):副食品基地——市场需求四、存在的问题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盲目开荒的后果);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乱砍滥伐、重采轻育、开荒、火灾、虫害等);3、开垦沼泽地(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破坏了湿地环境;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5、水土流失严重:肥沃的黑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引发生态问题。
五、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读“美国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导学案: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导学案(实用版).doc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一以东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导学案导学设计:邺城县第一中学朱贵明♦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等,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我国各地特色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用小组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的形式学习区域内部差异划分标准。
通过分析案例间的联系与区别, 总结具体的方法与措施,提升能力。
♦考情分析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关于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考查较多,属于高频考点。
以各种图表的形式考查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及区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主要的命题方式。
重点考查区域空间定位能力、对各种统计图表的解读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学习区域农业的发展♦学法指导:♦了解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区域概况一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一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东北农业区位自然因素分析♦自学探究♦地理位置范围:包括、、、东部。
位置:亚欧大陆—部,南临近—海、—海,东临近海。
东、北、西面分别与—、和(国家)接壤。
♦自学探究:(东北农业区位自然因素分析气候因素)请结合课本及我国温度分布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总结出东北地区大部分是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什么?★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写一写:东北地区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影响?东北地区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自主探究:(东北农业区位自然因素分析地形、土壤因素)东北地区类型多样、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对当地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对当地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学以致用下列描述是农业区位的什么因素?材料一:广东阳春一年三熟,能生长木瓜、芒果、香蕉、龙眼等热带水果。
高中地理: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3
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为例基础知识梳理:一、自然环境1.范围和地形东北地区范围包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地貌格局:,由外向里依次是:2.气候(1)东北地区的气候:所跨热量带:热量分布:降水分布:3.景观植被:并广泛分布着知识窗:冻土:分类及分布:影响: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壤肥沃土壤类型及分布:特点:2.土地资源丰富表现:面积;人均耕地;耕地资源的分布:宜农荒地的分布:3.土地开发(1)荒地的开发形式:结果:(2)沼泽的保护沼泽的生态意义:保护措施:【发散点1】东北地区在进行土地资源开发时产生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有哪些?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现有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6%左右.是我国人口少耕地多的地区.也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①土地生产不高.土地利用不够合理。
本区低产田多.耕作粗放不因地种植;不宜耕种的土地进行了开垦.破坏了生态环境,粮食产量不高。
②忽视治理、保护措施、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如森林过伐、毁草开荒、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黑土层越来越薄。
同时由于地表沟壑增多.良田受到吞蚀。
其主要治理措施有:①实行合理的耕作制度.注意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如秸秆还田。
②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出发,坚持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相结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多功能的复合生态结构。
③植树种草.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
提高单产是今后粮食生产的根本途径。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以占主导地位,农作物以为主.建国后,相继建立了一批,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还是最大的生产基地。
东北林区主要集中分布在。
其中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
2.农业布局(1)东北地区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特点。
(2)表现: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黑土的开发问题:原因:对策:2.林业的发展问题:原因:对策:3.湿地的保护问题:保护措施知识窗:湿地含义:功能:东北湿地分布:课后活动:东北特色农业四大特色农业基地:特色农业发展方向:1.读“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半部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学案4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学案4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东北地区学案4: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一、读课标,找考点――明确学习方向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说明该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学习目标】1.牢固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2.能够利用地理分布图、统计图等图表资料,分析区域农业的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3.能够通过相关资料,归纳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4.学会用科学、严谨的地理术语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二、课前预习 1.农业区位复习2.新课预习【课堂活动】阅读教材88页材料,比较两地之间产生了什么差异?人均耕地面积=耕地总面积/总人数农产品商品率=出售农产品/农产品总量×100% 单产=农产品总量/耕地总面积1〃2.(1)气候条件a〃气候类型及特点:大部分属于温带⑦__________气候区。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无霜期80~180天,年降水量300~1 000毫米,雨热⑧________东北地区―生长季节:4~10月b〃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事活动:春播、夏管、秋收(2)地形、土壤条件a〃地形条件:包括高原、________和山地三类地形单元,便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b〃土壤条件:____________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1)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了__________、化肥等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有原料需求,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经济格局。
(2)交通运输:________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3)人口密度:开发较晚,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大,有利于发展____________和大农业。
二、农业布局特点1〃区域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______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分布地区: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区平原主要作物:玉米、、小麦、水稻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等特产:长白山区―― 、人参等2 林业和特产区珍贵药材;延边――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柞蚕茧;辽南――苹果草地3 畜牧业区主要良种:三河马、三河牛、○发展趋势:○,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2122分布:大、小兴安岭和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提出疑惑】我的疑惑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东北”导学案【自学基础知识】一、东北区域概况1.范围: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 2.面积:124万KM2 3.人口:1。
2亿4.地貌特征: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西:大兴安岭;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沃野千里(东北平原——北:松嫩平原;南:辽河平原;东:三江平原)——土地资源丰富5.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二、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分析:⑴气候条件——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雨热同季。
A、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
B、热量:自南向北递减:(北:春小麦、大豆;中:春小麦、大豆、玉米、高梁、甜菜、亚麻等;南:棉花、冬小麦)无霜期80~180天(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东北人有长达四个月无所事事的“猫冬”的习惯)。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回答: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4.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5.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6.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
试分别举例说明。
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从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总趋势是逐渐递减的。
但受丘陵、山地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不符合上述趋势。
2. 纬度 3.海陆位置和地形4.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5.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6.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
⑵地形、土壤条件:土地资源 A、耕地面积广阔 B、土壤肥沃:(插根筷子就发芽,抓把黑土攥出油)C、宜农荒地多D、宜林、牧等荒地多.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②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ⅰ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ⅱ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ⅲ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
③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3)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森林资源丰富中国三大林区:①东北林区:②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喜山南坡③东南林区:台湾、福建、江西等地。
(4)草场资源和农产品资源:类型——森林草甸草原分布:三个平原,呼伦贝尔草原与科尔沁草原——发展畜牧业(5)其它:水产资源:辽东湾与海洋岛两大渔场;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2、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部门齐全,工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②东北地区交通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促进商品粮交易;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
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分析下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三、东北地区农业布局: 1.农业生产类型及布局的自然条件:①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的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能一年一熟。
②林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③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2.布局变化:①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农田面积扩大,西部草原面积缩小②从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来看: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大③从商品市场来看,收益较高的副食品生产发展迅速。
2.东北地区畜牧业分布较广,但是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仍占绝对优势。
农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3.结合学习的大牧场放牧业,为我国广大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1.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
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产期。
2. 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①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食物来源季节不均的问题。
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到寒冻。
②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
③能防止环境污染。
3.①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牲畜。
②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经营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
③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
四、问题:自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
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例如,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表现: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
东北地区耕地资源丰富,但耕作粗放,土地的生产率较低。
加之过度开垦宜林地,草场、沙丘等,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由于乱砍滥伐,开荒过度等,导致林、草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如:黑龙江省的森林覆盖率已由70%下降至35%。
3、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
北大荒——大部分地区是湿地,其开发导致生态的恶化。
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表现为:种植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比较单一。
林业和草原畜牧业:商品化程度低。
5、水土流失严重:肥沃的黑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引发生态问题。
北大仓变成北大荒:水土流失导致,而非人为措施。
五、农业发展方向1、原则: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2、目标:该区有条件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①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合理的利用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开发土地资源。
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东北地区有条件建设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象美国专业化地带那样的农业生产方式。
并形成产业一体化。
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④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是基础。
六、东北地区的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目前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2.商品率:商品率达60%以上,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⑴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⑵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
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3)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
水稻——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以春小麦为主)——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玉米——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探究问题】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4.东北地区中部的松辽平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其自然条件可以与美国的玉米带相媲芙,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是输出玉米最多的省。
)比较中国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的自然条件差异。
【答案】1.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大型国营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总产量居全国首列,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东北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如2001年全国4个农村住户平均每人出售粮食超过500千克的省份中,3个是东北的3个省,其中吉林和黑龙江是仅有的两个超过1000千克的省份,出售的商品粮数量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
2.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较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
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
耕地资源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
因此,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给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格局。
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3.如果不考虑复种指数的差异,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农业土地资源丰富,质量好,历史上农业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扩大耕地面积,耕作粗放,农田基本建设差,投入低,再加上春旱、秋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因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普遍低而不闻。
而长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水网地带,地势低平,田块破碎,人口稠密,稻作历史悠久,田间管理经验丰富,故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相同点:我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都在50%以上,玉米单产都很高。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农场;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差,单产相对较低,这主要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关。
【自我检测】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______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_____但农作物易受到_______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地形类型齐全,_____、黑钙土广泛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