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案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原则;学会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培养学生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导言:介绍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引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政策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原则: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4. 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选取国内外典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5. 案例实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对选取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进行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实践:利用GIS软件,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实践操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GIS实践作业:评价学生在GIS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农业可持续发展导论》等。
2. 案例资料:收集国内外典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如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农业发展案例。
3. GIS软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如ArcGIS、QGIS等。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如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案例报道等。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复习学案(§4--§6)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
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⑴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加剧
②机械化程度高,能源消耗大
③农药化肥使用量大,污染严重
⑵有益的尝试: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和“处方”农业
⑶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4.美国的农业政策对我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①加大科技投入 ②加大机械化程度 ③实施地区专门化生产 ④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⑤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维护土地肥力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1.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较近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
2.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
3.鲁尔区衰弱的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内在原因)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环境污染 4.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发展新兴产业和
第三产业。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3课时)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能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水源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2)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总结:二.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何为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2.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是什么?3.美国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意义是什么?1、课本52页活动问题。
2、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成为美国最大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下列叙述中属于美国发展农业生产有利条件的是()①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②中部的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③交通运输便利④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的农业生产地区分布类型是()A.乳畜带B.小麦带C.玉米带D.棉花带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3-4题。
3.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4.该农业的好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1、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异同比较我国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美国中部平原都是玉米的集中产区,两者比较如下:(1)相同点。
我国的“玉米带”和美国的“玉米带”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的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玉米单产都较高。
高中地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西北地区为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总体目标】以西北特色农业发展为切入点,分析西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形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
【分层目标】1.通过基础知识回顾,明确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以伊犁河谷地和河西走廊种植业发展为例,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3.以新疆的棉花和焉耆盆地的番茄为例,分析西北地区近年来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4.以贺兰山东麓的葡萄为例,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示分析,回顾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2. 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进行案例分析,明确区域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3. 借助视频,学习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西北农业的发展变化,形成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朝诗人王维对西北边塞渺无人烟的广袤意境的描述,同学们如果用我们地理学科术语来描述西北的自然环境特征应当是—干旱〖基础知识回顾〗幻灯片展示:“位置特征示意图”。
教师提问:“结合图示信息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学生活动:读图分析西北地区的干旱源于其特殊的位置和地形。
这是西北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图,大家一起回答,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这导致了西北地区的干旱。
接下来看地形,南北向的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的进入,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进入,同时西北地区高原面积广大,还高山环绕的巨大盆地,这种地形使夏季风难以到达,从而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
教师讲解:在干旱的影响下,当地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由于西北地区东西跨度大,我们就以新疆为例,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学生活动:以新疆为例,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案
第45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基础梳理】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美国农业生产条件自然条件地形西部为____山脉,东部为________山脉,中间为广阔的平原气候大部分属____________(热量带),条件适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土壤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______耕作和______经营水源有__________河等河流灌溉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效益对农业__________化起了决定性作用________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与出口国家______与法规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概念一个地区专门生产____________农畜产品,在______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如乳畜带、棉花带等目的对______业和______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________意义可以充分发挥农业________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________和农业______,提高农业劳动________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0世纪30年代由于过度______和破坏______,导致“________”大规模的袭击与破坏五种农业尝试美国政府在发展______农业、______农业、______农业、______农业、“_____”农业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在有益的尝试保护耕地和环境推广新技术美国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______和计划推广了大量农业新______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______政策、______政策、______政策__________________政策【疑难突破】一.图文互鉴法分析农业区位条件——深化探究农业区位条件关联示意图自然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及其组合状况地形影响农业类型、规模、现代化程度水源灌溉水源的来源、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土土壤类型不同,选择的农作物不同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根据其农业生产发展条件与优势,为适应市场需要,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有商品意义的农产品。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5(高三地理)
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2课时)格局。
2. 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特征,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并结合图总结东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合作探究1]东北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你知道东北农林基地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吗?[合作探究2]课文用文字和图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东北地区农业结构的特点,你能概括出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的基本格局吗?[合作探究3]东北地区主要有哪些森林植被类型?分布在什么地方?1.重要的农林基地(1)农业结构:农业结构;其中占主导地位。
(2)全国重要的基地和最大的生产基地。
(3)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林木的蓄积量大,木材产量高,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林区。
【经典范例1】根据东北地区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已成为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牧业基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优势(东北平原居全国三大平原之首)、森林资源优势和矿产资源优势等三方面,而且不管是人均耕地面积还是人均林地面积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特别适宜建设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
启发:全国性基地的建设应从该地区资源在全国的地位人手,宜发展那些最具优势的部门。
【经典范例2】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是( )A.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B.西南林区 C.秦岭、太行山林区 D.台、闽、赣林区分析:我国有三大林区,第一大天然林区为东北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第二大天然林区是西南林区,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第三大林区为南方林区。
启发:从宏观上把握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
2.农业布局(1)东北地区的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特点。
(2)基本格局:“”,是东北地区农业分布格局的形象描述。
(3)变化方向自东向西:以林为主的地带→以农为主的地带→地带→地带→地带自南向北:地带→地带→地带【经典范例3】有关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B.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C.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一农一牧D.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区解析: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中,耕作业占主导地位;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春小麦区。
高二地理《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
高二地理《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课前自主探究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美国本土地处北纬25~49,大部分属带和带,水热条件适宜栽培多种农作物。
2、地形分为三大。
在山脉与山脉之间,是广阔的平原,约占本土面积的1/2。
3、地势,土壤,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经营。
4、美国经济高度发达,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
其中,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了决定性作用。
5、条件,国家的和法规等,都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2、所谓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
3、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地区和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和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乳畜带主要分布在美国和沿各州。
小麦带位于美国和地区,北部以种植为主,中部以种植为主。
美国的玉米带位于带以南的地区。
5、实行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可以充分发挥农业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在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农业资源的开发,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恶果。
2、为了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美国政府在发展农业、农业、农业、农业、农业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3、此外,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环境的政策、和计划,推广了大量农业,采取了许多、的对策措施,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一、1、温亚热2、纵列带落基阿巴拉契亚3、平坦开阔肥沃大规模4、商品追求效益经济效益5、交通运输政策二、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2、专业生产区3、自然社会经济种植业畜牧业4、东北部五大湖中部北部春小麦冬小麦乳畜5、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农业装备三、1、掠夺式2、生态环境生态有机节水精确“处方”3、耕地农业生产法规新技术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可持续思考讨论、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就是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农畜产品吗?答: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高中地理学案: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目标】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土地开发现状。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布局的特点。
3.通过对东北地区的学习,初步掌握分析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4.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
【前置补偿】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2.农业地域类型【自主学习】一、自然环境1.范围:、吉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地貌:呈半环状,外侧是,中间是和山地丘陵,内侧是。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区。
自南向北跨带、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降水量分布差异也较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5.植被:以寒温带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地资源优势(1)土壤肥沃: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平原西部;黑钙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部。
(2)土地资源丰富:平原是全国人均耕地量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适合机械化作业。
(3)宜农荒地多:主要分布在省、自治区,在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分布。
2.土地开发(1)开发: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并相继建立了一批农场。
荒地大量开垦,扩大了商品、油料和基地→“北大荒”变“”。
(2)保护:对陆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不再开垦的荒地,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步还林、还草、还湿地。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1.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其中业占主导地位。
全国重要的基地。
林业集中分布在兴安岭、兴安岭、三大林区。
2.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
自东向西:以林业为主→以农业为主→以业为主。
自南向北:地带→地带→农林牧交错地带。
【合作探究一】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全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合作探究二】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归纳总结】东北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区域农业发展分析的一般方法【易误点拨】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最大限制: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一年一熟。
高考地理一轮学案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高三复习学案【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复习目标】1、结合具体区域案例,分析影响其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说明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2、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区域认知、培养综合思维,增强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知识回顾】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人文因素: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探究活动一农业的区位因素材料一:地瓜喜光、喜高温、不耐寒,对土壤的要求较严格,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泗水地瓜栽培历史悠久。
据记载,清乾隆年间境内就有栽植。
泗水县属泰沂余脉低山丘陵区,土壤类型为棕壤、褐土、潮土,土层深厚,适宜种植地瓜。
泗水地瓜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2009年04月15日,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泗水地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1年8月,泗水县动工兴建甘薯高科技产业园。
截至2017年底,泗水县建成了20万亩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年产优质地瓜12.5万吨。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泗水种植地瓜的优势区位有哪些?探究活动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材料二:2023年10月,李老师带领研学小组去泗水县龙门山附近的石全庄考察,在村子附近,几位村民正在收获地瓜。
与村民交谈得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加之价格影响,村民种植地瓜的积极性不高。
本村种植地块分散,面积较小,地瓜主要用于自己食用。
邻村建有甘薯产业园,主要销售给利丰食品厂用于生产粉皮、粉条等副食。
1、结合实际,推测村民种植地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2、结合泗水地瓜种植的现状,为泗水县地瓜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3、思考: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对不利自然条件的改造措施有哪些?总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对接高考】(2022•全国乙卷) 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牧民占比约90%,依托特色畜种牦牛,走产业扶贫之路。
甲公司成立于2017年初,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下图),生产的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欢迎。
高中地理三《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二
章节: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课题: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
2、以为例,初步认识
3、通过学习探究,进一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然环境
1、东北地区的范围: 、、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2、地形基本特征及地貌格局,如下图表:
将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辽东丘陵;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填入上图空格中.
3、气候特点及农作物分布
东北地区大部分为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自南向北跨度较大,如
下表:
4、植被:和为主。
5、其它: 和广布.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壤肥沃:东北地区、分布广泛,是世界三大肥沃分布区之一。
如表:
2、土地资源丰富
(1)耕地面积广大
数量:耕地面积占全国的左右,人均耕地量全国最,是全国平均值的倍。
分布:、、
(2)宜农荒地多: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省,自治区,省、省也有少量分布。
(3)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利于机械化作业.
3、土地开发--东北沼泽的保护和开发
[问题探究1]:试分析东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何不同?
[问题探究2]:1999年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开荒,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同时,2002年三江平原又被世界湿地公约组织列入世界公约名录.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开荒,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的原因是什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十讲 区域经济发展 第65课时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
第65课时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1)图一反映了□01黑土流失问题,图二反映了□02森林资源破坏问题。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还存在土地□03沙化、□04土壤盐碱化、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繁、□05环境污染等问题。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区域方向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强化大宗农产品的生产,确保□01国家粮食需求提高产品□02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03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续表区域方向重点西部草原区围绕□04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大力发展□05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06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山区以□07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08特色农业产品,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09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10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考点八十三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药喜光,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
某某省中部山药产区一直沿用传统的农家品种和古老的山药栽培办法,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5年左右,且无人进行品种提纯。
近年来,山药价格不断走高,某某省重视山药品牌建设,不断鼓励山药龙头企业和种植合作社通过各种博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活动,拓展产品销路,提升某某省山药品牌效应。
下图为某某省山药产区分布图。
(1)分析某某省中部地区种植山药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试推断某某省中部山药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某某省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小米种植区,有人建议将小米种植区全部改种山药。
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山药喜□01光,宜在排水良好、□02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山药区位于某某省中部地区的□03黄土高原河谷地带。
(2)沿用□04传统农家品种和古老的山药栽培办法;无人进行□05品种提纯。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三地理一轮学案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使用时间:2013-03-04 编辑: 李英【考纲解读】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考情播报】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是高考的重点。
2.区域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及治理措施也是高考的关注点。
【命题预测】农业问题,尤其是粮食问题是我国政府非常关注的重大问题。
以区域图或统计图表的形式来考查农业区的相关知识;以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切入点,配以区域图或数据资料等形式考查农业低产区和区域优势农产品生产的相关知识;根据提供的图标资料,分析某地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措施和发展方向等。
【知识盘点】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水热条件适宜大部分属于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机械耕作和土壤肥沃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和密西西比冲积平原的沃土水源充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淡水湖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2)便利的——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点拨)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障碍美国本土大部分处于中纬度的温带和亚热带,因此热量条件难以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由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冬季北方冷空气极易顺中部平原南下,甚至侵袭到墨西哥湾沿岸,使农作物易遭受低温冻害影响。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主要的专门化农业生产带:、玉米带、、、混合农业带等。
4.意义:充分发挥,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点拨)巧用口诀记忆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北乳南棉西灌溉,中间玉米混合带,玉米两侧种小麦、墨西哥湾亚作带,西南水果和灌溉。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3(高三地理)
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3课时)及对策;理解湿地的生态效益及加强湿地保护的措施。
2.通过自学课本内容,找出东北地区的黑土、林地、湿地存在的问题,以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黑土的开发(1)问题:黑土层变,肥力。
(2)产生原因:黑土辟为耕地,遭到破坏,引起。
(3)主要治理或保护措施:①实行“”的耕作制度,注意加强黑土的,增施,以提高黑土肥力。
②,加强对、进行治理。
【经典范例1】关于黑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土的有机质丰富,但仍需培肥B.黑土的肥力很高,不需培肥C.土壤冲刷不会导致黑土肥力下降D.辽河平原是我国最大的黑土分布区分析:我国的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有机质丰富,它的肥力主要来自茂盛草甸植物的长年腐化积累。
开垦为耕地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导致黑土肥力下降。
为了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黑土利用过程中要注意培肥,秸秆还田是最有效的办法。
【经典范例2】可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有( )①农忙物生长②黑土冲刷③使用化肥④不合理排灌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分析:农作物生长需要从土壤吸取养分,会引起黑土肥力下降。
黑土冲刷会导致表土流失严重,黑土层逐渐变薄,从而使土壤肥力下降。
不合理排灌会引发生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也会使土壤肥力下降。
使用化肥能在短时期内提高土壤的肥力。
启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就会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对其不合理的利用则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2.林业的发展(1)问题:森林资源不断,覆盖率不断,森林质量,生态环境。
(2)产生原因:、、、、。
(3)主要治理或保护措施:林业发展应以为主,发展以,坚持以,加强建设,保护生态平衡。
【经典范例3】森林覆盖率降低直接导致的生态问题是( )A.木材产量减少B.火灾、水灾频繁C.野生动植物资源数量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D.不利于森林更新点拨:森林不仅是重要的物质资源,还是重要的环境资源。
作为物质资源,它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及多种林产品;作为环境资源,森林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许多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高考地理第3部分第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案
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东北地区概况(1)图中山脉:①大兴安岭,②小兴安岭,③长白山脉;平原:A 三江平原,B 松嫩平原,C 辽河平原。
(2)东北地区地表的显著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资源条件自然资源条件⎩⎪⎨⎪⎧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森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2)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机械工业实力雄厚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3.农业布局的变化4.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成因(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①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持。
②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③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
[轻巧记忆]__图解法记忆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教材外案例]美国的农业生产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①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②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③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
④水源: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①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②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③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特别提醒]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划分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3)美国农业带(区)的划分(结合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4)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背景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案例归纳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合作探究活动1】1、我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甘蔗、油菜、花生、甜菜等;主要经济林木有苹果、柑橘、梨、桃子、菠萝、天然橡胶、椰子等。
这些作物中适合在山东大面积种植的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苹果、梨、桃子2、在以上适合种植的作物中任选一种,分析其在山东的主要分布区及区位条件小麦: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有利: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气候雨热同期,夏季水热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扶持、劳动力充足不利:自然条件:春旱严重,多风沙;多旱涝灾害;河流径流量小,汛期短,水资源缺乏;盐碱化土地面积大;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水平较低、机械化水平较低【方法总结1】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分析或评价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既要考虑有利条件,也要考虑不利条件;既要考虑自然因素,也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4)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之一。
该地区水热条件配合良好,作物、蔬菜、瓜果产量高;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等。
1A. 220 3 A 4A B C D 5.E ( A【探究活动2】材料一: 山东省地形示意图材料一反映了山东省农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人口压力大→粮食压力大;资源、环境压力大材料二:材料二反映了山东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过高,林渔业比重小←人口压力大材料三:据山东省水质监测资料,主要湖泊、水库的水质不容乐观。
全省化肥、农药年施用量分别在430万吨和14万吨左右,地膜覆盖面积在1400万亩左右,而该省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40%,农药的利用率也只有10%左右,导致化肥、农药大量流失,严重污染了农业环境和粮食作物;同时,地膜分解缓慢,残留期长,也影响了粮食等农作物的根系生长,造成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材料三反映了山东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山东农业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小结】山东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山东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人口压力大;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③环境问题严重山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①控制人口增长;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方法总结2】不同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同,应根据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提供的材料去归纳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对策。
【知识链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发展方向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①问题:农业生态环境退化;②表现: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等;③成因: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2.面因此品质好,再加上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优势。
【拓展练习1】右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2.关于图示农业基地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力开垦黑土和沼泽土,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③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④淡化农业土地开发,使该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综合工业基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回答3~4题。
3.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B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C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D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4.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B .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C .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D .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2009宁夏文综卷)右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读图,完成5~6题。
5.1650~1780年该区域(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B .经历了移民开垦C .农业结构复杂D .注重生态保护6.进入20世纪该区域( )A .气候持续干旱B .大力发展畜牧业C .种植业产值降低D .实施了退耕还林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7~10题。
7.该地区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B.水稻种植业C.商品谷物农业D.传统旱作谷物农业8.该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一年两熟到三熟D.一年三熟9.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最大生态问题是(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B.土地盐渍化和低洼易涝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10.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①地—水库大坝 ②地—果林 ③地—耕地 ④地—水土保持林B.①地—水土保持林 ②地—耕地 ③地—果林 ④地—水库大坝C.①地—果林 ②地—耕地 ③地—水库大坝 ④地—水土保持林D.①地—耕地 ②地—水土保持林 ③地—水库大坝 ④地—果林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
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属于我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面对的困难和挑战的是( )A .农业发展方式集约,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B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C .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小D .耕地面积直线上升12.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 .把非法占用的耕地全部用来植树造林,以绿化环境B .牧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 .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D .保护本地珍稀物种,禁止外地物种引进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13~14题。
13.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14.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15.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及其分布的重要因素。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9年8月20日,山东省农业厅文件: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对我省耕作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玉米适当晚收获,可充分利用9月下旬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有利条件,增强玉米灌浆,增加籽粒容重,促进高产,提高品质。
小麦适当晚播,有利于控晒防冻,安全越冬。
材料2:右图反映了山东省冬季气温变化的趋势 ,数值大于0说明气温较多年平均值偏高,小于0说明气温较多年平均值偏低。
(1)山东省冬季气温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2)棉花是喜热作物,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但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
结合下表说明山东省棉花(3)幅上涨,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作用下,价格处于平稳状态。
这说明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除了气候以外还包括哪些?(4)针对上述现象请你为山东省的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1-14 ABBAB DCADC BCAD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东省农业区域生产问题及发展对策。
第(1)题,据图中可看出冬季气温波动上升,造成全年无霜期延长;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暖冬利于虫害越冬,将增加农药等投资;冬季变暖还将增加土壤水分蒸发,不利于保墒。
第(2)题,由表中可以看出棉花在全省由东向西播种面积增加,西部平原、土壤肥沃、光照足、阴雨天气少,有利于棉花生长、收获。
第(3)题,由材料可知,除自然因素外,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还包括市场和国家政策。
第(4)题,针对山东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方面提出合理建议即可。
答案:(1)波动中上升。
改变农作物生长习性,产量增加;平均无霜期延长,复种指数提高;虫害增加,农业投资增大;蒸发增加,土壤墒情变差(答对三点即可得分)。
(2)东少西多(由东向西种植面积增加) 西部内陆降水少,光照足,更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3)市场、国家政策。
(4)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调节农时;把握市场信息,发展高效农业;发挥政府职能,调控农业生产。
(答对三点即可)备选试题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解析: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降水量小,不宜采用增大坡耕地的面积来提高粮食产量;也不宜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和建成商品粮基地,因为这些人类活动都会对农牧交错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合理的措施是退耕还牧、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养殖,这样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保护环境。
答案:D13.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读图可知,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的生态功能: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因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的森林、草地可以防止西部风沙对东部农耕区的危害,而该地的森林、草地是西部牧区水源地;生产功能:农牧交错地区是东部农耕区畜产品供应基地,是西部牧区的饲草料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