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水中救援(除法的意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意义 青岛版(五四学制)
标题: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意义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意义2.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3. 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配物品,引出除法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除法的意义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2)除法与乘法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乘法与除法的关系,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除法,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操练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除法的意义及与乘法的关系。
5. 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节课内容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本节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除法的意义和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对于学生理解除法概念和掌握除法运算至关重要。
一、除法的意义在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对于数的合成和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
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学生能够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除法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除法的基本规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简单有趣的小故事,引入除法的概念。
例:小明买了20个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平分给4个朋友,每个人分到几个水果呢?2.引入除法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形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如一个蛋糕需要切成几块才能平分给几个人。
3.给出数学表达式引导学生通过上述实物场景,总结出“被除数(被分成的物品)÷ 除数(每份的数量)= 商(每份的数量)”的数学表达式。
4.练习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例如:班级有60个学生,要将他们均分进6所班级,每所班级分多少人?5.总结除法的基本规律总结除法的基本规律,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合作学习法;3.归纳法;4.练习题。
六、教学评估1.学生能否正确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学生能否独立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否掌握除法的基本规律。
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上比较薄弱,需要借助实物或图形进行引导和巩固。
对于些许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适当设置分层练习,以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策略。
除法的意义
水中救援-除法意义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7-70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除法,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出除法运算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除法算式。
2、能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平均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平均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情境图对学生进行团结互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
难点:体会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幸福的生活着。
可是今天,却发生了危险的事情。
我们一起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呢?出示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意。
(设计意图:利用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热爱小动物,一心想保护小东的心情,激发起他们帮助他人,热爱学习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一)、师:是呀,小动物们被困在了小岛上,可真危险。
你从小熊的口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1、15只小鹿。
2、8只小熊。
(你回答的真完整,谁还想说说?)师:看到小动物们害怕的表情,狮子队长紧急调动狮子救援队准备营救小动物,从这幅图里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板书:1、每条船最多能救3只小鹿或2只小熊2、把你们分成5组。
(你观察的真仔细。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要求学生能完整地提出问题。
)板书:1、救小鹿需要几条船?2、平均每组几只狮子?3、救小熊需要几条船?会提问题的孩子都是善于思考的,我们快救小鹿吧!(二)、学习“按每份个数平均分”列除法算式。
解决第1个问题。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1、大家根据数学信息先动手用小圆片摆一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摆,教师巡视。
主要看学生能否边摆边说分的过程。
]2、全班展示交流.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摆法?(学生汇报。
除法的意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除法的意义年级:二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 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除法的意义理解。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除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那么有没有一种运算与乘法相反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除法的概念:除法是一种与乘法相反的运算,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2. 讲解除法的意义:除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分配物品、计算时间等。
3. 通过实例讲解除法的运算步骤。
三、动手操作1.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除法运算练习,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点评,讲解典型错误。
五、总结与拓展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除法的意义。
2. 提问: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 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发现除法的应用实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动手操作、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理解了除法的概念和意义,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学生对除法的掌握。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的意义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掌握除法的关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
一、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除法的意义在教学除法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除法的意义。
例如,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 如果我们有18个苹果,想要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妈妈买了24个鸡蛋,每6个鸡蛋装一盒,可以装几盒?3. 学校有30名学生,分成5个小组进行活动,每组有多少人?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意义。
《除法的意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除法的意义》-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能够正确书写除法算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 除法算式的读法:被除数÷除数=商。
3. 除法算式的写法: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及分数线、除号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除法算式,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苹果是如何被分成的?每份有几个苹果?(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个苹果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苹果?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2)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这个苹果被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有一个苹果。
用除法算式表示为:2÷2=1。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提出问题:这8个苹果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苹果?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4)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这8个苹果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有2个苹果。
用除法算式表示为:8÷4=2。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点评,强调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2. 家长辅助检查,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掌握了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一等奖创新教案 -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意义》 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一等奖创新教案-五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意义》青岛版五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意义》教学目标: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关于平均分的题目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难点:知道除法算式的含义,了解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举行了森林联欢会,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森林,请看大屏幕,正当小动物们玩得高兴的时候,山洪暴发了,如果不及时转移,它们会有危险。
狮子救援队接到报警,马上集合参与救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仔细观察情景图,你能找出小鹿的数学信息吗?预设:有15只小鹿,每条小船能救3只小鹿。
谈话:谁能像他一样再来找一找小熊的数学信息呢?预设:有8只小熊,每条小船能救2只小熊。
谈话:关于狮子救援队,你找到什么信息呢?预设:狮子救援队有10名队员,平均分成5组。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预设:(1)救小鹿需要几条船?(2)救小熊需要几条船?(3)平均每组有几只狮子?你说我讲,探究新知借助学具,自主探究解决“平均每组几只狮子?”谈话:刚刚我们已经帮助救援队计算出了救小鹿和小熊分别需要几条船,船已经准备好了,参加救援的狮子力量很大,但是计算可不在行,你能帮他们算一下每组有几只狮子吗?默读题目,思考一下,求每组几只狮子就是求什么呢?预设:求每组几只狮子就是求“把1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
谈话:每组到底有几只狮子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吧,开始吧。
谈话:谁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摆的过程?预设:(学生上黑板演示,边摆边说)请同学们往前看,我是这样想的:用10根小棒代替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就是平均分成5份,我先每份分一根儿,然后再分一根儿,分完之后我发现每份有2根,所以每组2只狮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3
教学案与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二、初识新知:(一)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1)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你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三深入理解(1)师:15只小鹿,每只小船装3只,需要多少只小船?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你能用分一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指导。
汇报一下,你的结果,需要多少只小船。
教师点名回答。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看图回答,有15只小鹿需要解救,每只小船只能救3只小鹿。
需要多少只小船?学生可能回答:把15只小鹿,3只3只的分,看一看,分几份恰好分完。
就需要多少只小船。
学生回答:一共需要5只小船。
学生回答:15÷3=5(只)读作:15除以3等于5表示每份是3,15可以分成5份。
学生介绍:15÷3=5(只)表达清楚。
教师展示分组图(3)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这个算式读作什么,表示什么?你知道各部分名称吗?四练练看图中还有哪种动物正在等待救援?得派多少只小船才可以解救它们?请用算式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教师点名个别同学。
五谈收获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被除数除数商学生回答:小熊学生书写8÷2=4(只)学生谈收获。
达标检测作业设计课本P69自主练习1,2,3教后反思。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时《除法的意义》教案
除法的意义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信息窗3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
2.经历除法产生的过程,体会除法和平均分的联系;3.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情境对学生渗透团结互助的教育。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法的意义,会读、写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体会除法和平均分的联系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练习卡纸、大小形状相同的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导入:一次大雨过后,森林里的小动物被困在了一个小岛上,其他小动物都慌了,有一只小熊沉着冷静,在打电话报警,同学们请看:(出示信息窗3)1.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小岛上有15只小鹿,8只小熊;有10只狮子警员,警长把他们分成5组;每条船最多能救3只小鹿或2只小熊。
2.根据了解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①救小鹿需要几条船?②救小熊需要几条船?③每组几只狮子?过渡: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先来解决“救小鹿需要几条船?”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解决“救小鹿需要几条船?的问题——“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体会除法的意义1.整理题目。
提问:你能把信息和问题整理一下吗?预设:小岛上有15只小鹿,每条船最多能救3只小鹿,救小鹿需要几条船?2.(课件出示)探究提示:▲仔细观察,跟我们学过的知识有联系吗?▲想一想,根据平均分的方法,你打算怎么办?▲列算式我们能解决吗?3.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并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同时了解、发现有代表性的不同的做法,以待全班汇报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过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汇报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1.全班展示、交流。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除法的初步认识水中救援练习教案 青岛版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水中救援练习教案青岛版教学内容:课本第59页,除法的简单应用。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巩固练习。
1 .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3,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 第4题:(1)与同位说说怎样分(2)说说你的想法3、学生自己完成自主练习5,教师集体订正。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平均分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重建家园练习教案青岛版教学内容:课本第60~62页。
综合应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1、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2。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讲清自己的解题思路。
2、自主练习3,4。
学生自己独立解决,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5。
练习时,第一小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第二小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解决“够不够”这一问题,先要算出“7只猫需要多少条鱼”,然后再解决“还差几条鱼”这一问题。
4、我学会了吗。
让学生先独立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再读了提出问题加以解决。
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水中救援教案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水中救援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意义及基本运算。
2. 水中救援的实际情境导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
2. 难点:如何将除法的抽象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除法。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水中救援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2. 游戏教学法:设计除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水中救援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除法的初步认识。
2. 讲解除法的意义:以水中救援为例,讲解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 演示除法的基本运算:教师现场演示除法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运算。
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除法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总结除法的意义和基本运算,提出水中救援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除法知识。
7. 作业布置:设计适量的除法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在除法初步认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除法的意义、基本运算和水中救援实际情境的相关内容。
2. 除法计算练习题:分为基础题和拓展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年级数学上册 除法的初步认识水中救援教案 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水中救援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除法的含义,体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的组成。
2. 学习除法口诀,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计算。
3. 通过水中救援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学会除法计算方法。
2. 难点: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除法。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水中救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配救援工具。
2. 学习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的组成:讲解除法的含义,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介绍除法算式的组成,包括被除数、除数和商。
3. 学习除法口诀:引导学生学习除法口诀,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计算。
4. 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水中救援的模拟操作,运用除法解决分配救援工具的问题。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总结除法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关注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队员或专业人士,讲解真实的救援场景,让学生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了解消防设备的使用和分配,进一步强化除法的实际意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在课后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水中救援信息窗4教学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水中救援-信息窗4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56页信息窗4及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学生熟练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除法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愿望。
教学重难点:
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快看动物朋友被困在小岛上了,我们快去救救他们吧!让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好吗?
仔细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说)
二、活动一
1、根据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师引导:先用小棒摆一摆,可以怎样平均分?
然后仔细观察我们的计算成果,看看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活动二
1、其他小动物该怎样营救呢?
2、看谁能想出好办法?
教师提示:山羊和小鹿的体重差不多,每条船能坐3只。
四、活动三
你能说出几道这样的题来考考你的同位吗?
五、游戏“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教师出题,学生动脑思考并抢答,说的对的快的可以得到一颗智慧星。
8个同学平均分成2组做游戏,每个组有几人?
16根粉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几根?还剩几根?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相似数学问题吗?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的有关知识,会用除法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除法的局限性,认识了有余数除法。
作业设计:
做数学口算。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3 水中救援__除法应用 (1)
有12个苹果,每( 可以装( )袋?
)个装1袋,
有12个苹果,每( 可以装( )袋?
)个装1袋,
有12个苹果,每( 可以装( )袋?
)个装1袋,
看图填空。
列式: 8÷2 = 4(个)
有(8 )个西瓜,平均分成( 2 ), 每份( 4 )个。
列式: 8÷4 = 2(个)
有(8 )个苹果,平均分成( 4 )份, 每份( )2个。
山羊总量20只,每( )只一条船,需要( )条船; 山羊总量20只,每( )只一条船,需要( )条船;
有12个苹果,每( 可以装( )袋?
)个装1袋,
有12个苹果,每( 可以装( )袋?
)个装1袋,
有12个苹果,每( 可以装( )袋?
)个装1袋,
有12个苹果,每( 可以装( )袋?
)个装1袋,
判断一下,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x x
√
√( )
( x)
12个竹笋,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3个人。 用除法算: 12 ÷ 4 = 3
·· ··· ···
被除数 除 数 商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你知道它们
叫什么吗?
把10只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
10÷5=2(只)
3:救山羊需要几条船?
把15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 瓶里,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朵?
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几个? 18÷3= 6(个)
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 18÷2= 9(个)
平均每人分6个,能分给几人?
18÷6= 3(人)
12个
二年级数学上册 除法的初步认识水中救援教案 青岛版
除法的初步认识水中救援教学内容:课本第56——58页,除法的简单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探索新知:(一)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 15÷小练习: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
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人。
(二)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提出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小练习:1、14个橘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个。
2、8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个。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实际分一分,在圈一圈,然后再做一做。
2、自主练习2。
先引导学生摆一摆,在练习。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平均分教后反思:学生在计算方面没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练地利用口诀来求商。
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意义》 (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
五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2. 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3. 除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除法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森林里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到分配物品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除法的概念。
(2)教师讲解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3)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总结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应用。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除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除法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以下是对这一部分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森林里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到分配物品的问题。
例如,森林里的动物们要举行一场宴会,他们需要将有限的果实平均分给所有的动物。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信息窗三(除法的意义)(市一等奖)
《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3 水中救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信息窗3 水中救援。
【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学具。
【预习提纲】预习方式(怎样预习)预习内容(预习什么)看一看默读教材第69---71读一读朗读教材第69---71填一填小鹿()只每条船最多装()只需要几条船小熊()只每条船最多装()只需要几条船狮子()只分成( )组平均每组几只想一想第一个题和第三题应怎样列式。
练一练①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盘()个。
列式:□÷□=□②每个盘里放7个,能放()盘。
列式:□÷□=□做一做课本71页自主练习1、2题.说一说有条件的同学将预习获得的知识说给家长或同伴听一听,征求家长或同伴的意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过着快乐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森林里发生了一场水灾,,好多小动物都被水围困,森林之王——狮子率队去营救它们,到底这些小动物们得救了吗狮子是怎样救它们的我们一起看一下当时的情景吧!(课件出示情境图)1、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2、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信息3、主要信息有:被困的有15只小鹿、8只小熊、……营救队里有10只狮子,要分成5组;每条船最多坐3只小鹿或2只小熊……4、你能根据当时的找到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1)小鹿15只,每条船能坐3只,救小鹿需要几条船2)狮子10只,分成5组,平均每组有几只3)小熊8只,每条船能坐2只,救小熊需要几条船……【设计意图:以有趣的动画故事——“水中救援”为素材引入,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及补充
一、导入新课
(一)、仔细观察课本56页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
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课题
水中救援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
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
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若干根。
▽▽▽▽▽▽▽▽▽▽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
10÷5=(只)
巩固练习:
1、14个橘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个。
2、8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个。
二、小结
这节Hale Waihona Puke 你有什么收获?当堂达标练习设计
1、■■■■■■■■■■■■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
15÷3=(条)
小练习:
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
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人。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
提出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表示有10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3、18里面有几个3?
4、把9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5、售货员把30包方便面平均放在5个货架上,每个货架放几包?
6、一本故事书有30页,小明每天看5页,几天看完?
教师补充练习
板书设计
水中救援
▽▽▽▽▽▽▽▽▽▽
10÷5=□(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