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第1章-声现象-复习教案(好)

合集下载

初三一轮复习学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初三一轮复习学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学案知识梳理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吹笛子时是_________振动发声,二胡、小提琴是通过_________振动发声的。

蝉依靠_________振动发声,风吹树叶哗哗响是_________在振动。

声音传播需要_________,真空_________(能或不能)传声。

地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是因为_____________,平常我们听到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________传入我们耳朵的。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这个结论的得出应用了___________(控制变量、理想模型或科学推理)的方法。

正要上钩的鱼被岸上脚步声吓跑,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同学轻敲一张桌子,另一同学将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可以听到敲打声,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可以传声。

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在铁管另一端敲一下,你会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通过_________传来的,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速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m/s。

声音的高低用________表示,它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决定。

声音的强弱用_______表示,它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

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男低音歌手唱歌,女高音歌手在后台伴唱,则男声音调比女声______,男声响度比女声______。

“闻其声不见其人”就能判断是谁在说话,是因为不同人讲话的_________不同,铁路工人用小锤敲打钢轨,根据钢轨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不同来判断钢轨是否正常。

医院用“B超”检查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_,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是声音传递传递________。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并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接收4. 声速5. 声音的强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原理,声速的概念,声音的强弱。

2. 难点:声速的计算,声音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声音的相关现象。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声音的产生:讲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通过实验观察振动产生的声音。

3. 声音的传播:介绍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讲解声速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声速的测量方法。

4. 声音的接收:讲解人耳如何接收声音,包括听觉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声音接收的因素。

5. 声音的强弱:介绍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讲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等因素的关系。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声波的应用:讲解声波在医学、军事、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如超声波、声纳等。

2. 噪声污染:介绍噪声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以及防治噪声的途径。

3. 声学仪器:介绍常见的声学仪器及其原理,如麦克风、扬声器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请学生回答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原理,声速的概念,声音的强弱等基本问题。

2. 讨论:分组讨论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声现象复习教案设计

声现象复习教案设计

物理教案第周第课时主备人: 2013年月日课题第一章声现象课型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3、知道噪声的分类,及防止了噪声的途径。

4、了解声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防止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预习过程个性备课课前自主预习︵预习新知,发现疑难︶知识清单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声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感知过程:外界的声音→鼓膜→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3、声音的特性(1)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决定于发声体的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

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离发声的远近有关。

(3)音色: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课堂学习反馈个性备课课堂达标练习︵学以致用,提高能力︶4、噪声(1)来源:①物理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②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等级划分:以分贝为单位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dB。

能力提升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B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B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C.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4. 在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第一章:声音的产生1.1 复习声音的产生原理讨论声波是如何产生的回顾振动和声波之间的关系1.2 探究不同物体产生声音的方式进行实验,观察不同乐器、物体产生声音的差异分析不同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对声音传播的影响第二章:声音的传播2.1 复习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讨论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解释声速的概念及其与介质性质的关系2.2 探究声音传播的障碍和特性讨论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反射、折射等现象分析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对声音传播的影响第三章:声音的接收与感知3.1 复习人耳的听觉机制讨论耳蜗的结构和功能解释声音的频率、振幅与音量的关系3.2 探究声音的感知与音调、音色、音质的关系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音调、音色、音质的声音特点分析声音感知与听觉心理学的关联第四章:声音的记录与放大4.1 复习录音技术的原理讨论模拟录音和数字录音的差异解释录音过程中声音信号的放大和保真原理4.2 探究声音放大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分析扬声器、耳机等声音放大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讨论声音放大设备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和效果第五章:声音的应用与控制5.1 复习声音在科技和通信领域的应用讨论声纳、超声波等在军事、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解释声音识别和语音通信技术的原理5.2 探究声音控制和噪声治理的方法分析噪声污染的来源和影响讨论噪声控制技术和噪声治理的有效方法第六章:声音与物质相互作用6.1 复习声音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讨论声波对物质的作用力,如声压、声强等解释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的衰减现象6.2 探究声音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分析超声波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讨论声学成像技术如超声心动图和超声断层扫描的原理第七章:声音与心理效应7.1 复习声音对人的心理影响讨论音乐、音效等在心理治疗、广告等方面的应用解释声音的节奏、旋律对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7.2 探究声音在环境心理学中的应用分析声音景观设计在公共空间、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讨论声音对人的认知、记忆和注意力等心理过程的影响第八章:声音与文化艺术8.1 复习声音在文化艺术中的作用讨论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中声音的表现力解释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叙事和情感表达功能8.2 探究声音艺术与实验音乐分析声音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创作方法讨论实验音乐中对声音创新和扩展的探索第九章:声音与日常生活9.1 复习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讨论声音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语音、智能家居等解释声音在交通工具、安全警示等方面的作用9.2 探究声音设计与声音品牌分析声音设计在产品、广告等方面的应用讨论声音品牌策略和企业形象塑造的关系第十章:声音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复习声音技术的发展历程讨论数字音频技术、网络音频传播等的发展对声音现象的影响回顾声音技术的重要里程碑和创新点10.2 探究声音技术的未来趋势分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对声音体验的影响讨论声音交互、声音识别等在未来科技和领域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声音的产生原理重点关注声波产生的物理过程和振动与声波之间的关系。

声现象复习课教案

声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查漏补缺,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强化与声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析。

3.进一步夯实与声相关的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归纳、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对比研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和他人进行合作探讨的团队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图片、做小实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让学生重新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声音的产生、传播、分类和三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设计思路(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因为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所以在复习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本节课以关于声音的旅行为线,串起三个考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复习内容。

教师有效利用学生学习小组活动,通过“兵帮兵、兵教兵”,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显示。

”未来站”环节的设置,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既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又吧对研究问题的方法、技巧授之于学生。

四、教学资源
演示用:多媒体设施。

学生用:刻度尺。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声现象》复习教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第一章声现象(复习)一、声音是什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______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声。

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注意:振动一定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会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第一章声现象(复习)2、声音的传播第一章声现象(复习)(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_____,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_____。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2)_____不能传声。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

3、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表明声音具有。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二、声音的特征1、声音的三要素第一章声现象(复习)(1)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和______。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2)音调指声音的_______,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_____,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__。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3)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影响因素振动的声源的远近振动的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改变方法改变力的大小改变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举例震耳欲聋脆如银铃悦耳动听说明1、频率:,单位:2、振幅:振动的幅度2、用一把直钢尺完成下列探究实验:(1)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什么关系?(2)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什么关系?(1)实验方法:将钢尺一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相同)。

第一次拨钢尺,使钢尺振动发声;第二次拨钢尺,使钢尺振动发声。

现象:第二次比第一次的响结论:振幅越大,。

(2)实验方法:将钢尺一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大小相同的拨动钢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对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的复习。

复习的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乐音与噪音、声速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掌握声速的概念。

2. 能够运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声速的概念。

难点: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声波图形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扬声器、音叉、尺子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例子。

2. 知识点复习:(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与材料和结构有关。

(4)乐音与噪音:乐音是指音调、响度、音色均匀变化的声音,噪音是指音调、响度、音色不均匀变化的声音。

(5)声速:声速是指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在空气中,声速约为340米/秒,在水中约为1500米/秒。

(1)为什么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声音的音色不同?(2)为什么在冬天,声音传播的距离比夏天远?4. 随堂练习:(1)判断题: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对/错)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4. 乐音与噪音5. 声速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___中传播最慢。

(3)音调与________有关,响度与________有关,音色与________有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学案在设计这个复习学案时,我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他们在声现象这一章节中学到的知识。

我的设计思路是先通过一些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回忆起相关的物理概念,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回忆起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如何运用声现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如扬声器、麦克风、音叉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注意听音乐中的不同声音,并思考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讲解:回顾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认为的声音传播的原理,并分享他们的看法。

4. 实验活动:让学生进行一系列实验,如观察音叉的振动、使用麦克风捕捉声音等,并记录实验结果。

5.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他们学到的声现象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音量的清晰度、如何减少噪音等。

五、活动重难点:重点: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如何运用声现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个复习学案,我发现学生们对声现象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然而,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实验操作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我还可以通过一些额外的拓展活动,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索声音的传播规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通过这个复习学案,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他们在声现象这一章节中学到的知识,并提高他们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设计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这次我设计的课程是《声现象》的复习教学,旨在帮助幼儿们巩固对声音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复习课时,我采用了直观演示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幼儿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声音的奥秘,提高他们对声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能够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声音的传播和影响声音传播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们理解和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难点在于让幼儿们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传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扬声器、音叉等声音产生装置。

2. 泡沫、纸板等不同介质。

3. 实验记录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引导幼儿们注意声音的差异,引发他们对声音的好奇心。

2. 演示实验:展示扬声器和音叉的振动产生声音的实验,让幼儿们直观地感受到声音的产生。

3. 亲身体验:让幼儿们亲自触摸扬声器和音叉,感受它们的振动,进一步理解声音的产生。

4. 实验观察:将扬声器放在不同介质上,让幼儿们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并记录下来。

5. 小组讨论:让幼儿们分组讨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共同探讨声音传播的原因。

7. 课后巩固: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幼儿们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幼儿们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传播的现象,并能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这节课进行反思,看看幼儿们的反馈和表现,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同时,我也会给幼儿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让他们能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深入学习声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声现象》复习教学时,我注意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设计这堂《声现象》的复习课有着明确的思路和目的。

我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能够复习和巩固之前所学的声音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复习和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特性,如音调、响度和音色。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声音的传播和接收的原理,以及声音的特性的影响因素。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如鼓、锣、木鱼等)、音响设备。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色纸张。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孩子们熟悉的歌曲,引导他们关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然后,向孩子们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讲解与演示:利用投影仪和电脑,展示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原理。

通过实验器材的演示,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 实践活动: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实验器材,让他们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分享与讨论: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实验成果,引导孩子们讨论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音的特性的影响因素等。

6. 拓展延伸: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生活中与声音相关的故事或现象,引导他们发现和理解声音的奥秘。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声音的传播和接收的原理,以及声音的特性的影响因素。

2.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孩子们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原理,以及声音的特性的理解程度。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教案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3.噪声的危害、来源和防治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二、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各种声音的特征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音调与音色的应用,声知识的拓展。

四、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梳理(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而产生.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它可以在__________中传播,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3.声音以_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它具有__________.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_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声音在固体传播最_________.(二)声音的特征(乐音的三要素)1.响度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2.音调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不同,声波的也不同.(三)令人厌烦的噪声1.乐音通常是指那些令人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的.2.噪声通常是指那些令人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的.3.从环保角度看,凡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____.4.人们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dB.5.减小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有: ; ;.(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之间2.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 .它具有、等特点,可用于等.3.频率比可听声低的声波叫 .监测与控制它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来 .二、考点演练例1. (2011盐城)如图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例2. (2011天津)如图1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第一章 声现象 复习 教案

第一章  声现象 复习 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课题】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了解乐音的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知道超声和次声的特点及应用。

【重点、难点】乐音的特性【教学方法】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二、预习探学:1.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

2.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作。

当传入人耳时,引起鼓膜,进而人就听到了声音,而回声是由于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不同)的。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中传播得最快,在中次之,在中传播得最慢,空气中声速大约是m/s。

三、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1.如图右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

(响度/音调/音色)。

2. 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

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所示),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

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高/大)些。

3. 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1);(2)。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4. 小明喜欢利用平板电脑听歌,根据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就判断出是哪位歌手;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能传递(能量/信息),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

5.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高”指的是。

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的大小。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讲评重难点和突破措施
复备内容







当堂检测
1.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具有能量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2.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A.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巩固练习
1.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
八年级物理学科复习课教案专用备课纸
复习内容
第一章《声现象》
时间
总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复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掌握本章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2、熟练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相关习题
教学
重点
本章的基础知识,解决相关习题
教学
难点
构建本章的知识结构
教学
方法
讲练结合




复习内容
复备内容
活动一概念辨析
例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5.关于声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足够强的超声波就能被人听见B.人听不见的声波都叫超声波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在设计这节幼儿园的物理复习教案时,我的意图是以互动和体验为主,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复习和巩固声现象的相关知识。

我希望通过这个复习课,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回顾和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知识。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激发孩子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和回声的产生。

2.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概念。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扬声器、音叉、泡沫球、绳子、长颈鹿玩具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圈,然后用扬声器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让他们感受声音的传播。

我会问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声音是从哪里来的?”2. 复习声音的产生:我会拿着一个音叉,敲击音叉并将其靠近泡沫球,让孩子们观察泡沫球的跳动。

然后我会问孩子们:“为什么音叉敲击时会发出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3. 复习声音的传播:我会让孩子们拿着绳子,一人抓住一端,然后让我站在中间振动绳子,让孩子们观察我的动作并听到声音。

我会问孩子们:“声音是如何通过绳子传播的?声音传播需要什么介质?”4. 复习声音的特性:我会拿出一个长颈鹿玩具,让孩子们摸一摸长颈鹿的脖子,并观察它的声音。

然后我会问孩子们:“为什么长颈鹿的声音听起来不一样?声音有哪些特性?”5. 实践活动:我会让孩子们分成小组,用纸和笔制作一个简易的乐器,并让他们演奏出不同的音调。

然后我会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奏,观察音调的变化。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声音的传播和回声的产生。

2.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复习和巩固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知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声现象复习教案.一、单元复习目的(一)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二、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复习内容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

讲述的内容有声音的发生的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四、知识梳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传播形式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声音的感知过程音调:决定因素响度:决定因素音色:决定因素来源和危害定义防治声传递信息声传递能量(一)课本知识疏理1.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必须有介质。

固、液、气均可,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纵波的形式)声音传播的实质:声能(能量的传递)声音传播的速度:在空气中340m/s、水中1500m/s、钢铁中5200m/s2.乐音的三要素(1)响度(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和人耳距声源的远近。

人耳刚能听到的响度为0dB、理想声音环境的响度不高于50dB、影响人学习和工作的噪声超过70 dB、损伤人听力的响度超过90 dB。

(2)音调(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人嘴能说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3)音色(声音的特色):决定于声源的结构。

买碗时轻碰听好坏,是根据音色不同。

(结构改变较大)买西瓜轻拍听生熟,是根据音调不同。

(松紧发生改变)3.噪声:狭义上说是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波形无规则。

广义上说是一切影响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休息的声音。

减小噪声的方法主要是:消声、吸声、隔声。

4.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成像、碎石。

5.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注意点:伤人。

(二)课外知识疏理1.双耳效应:两只耳朵更能确定声音产生的方位和距离,有给声源定位的作用,听声音更具立体声。

2.回声:原声经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0.1s人耳才能区分,要听到回声,人耳距声源至少17m。

3.多普勒效应:同一声音,向你运动时听上去音调变高,远离你时听上去音调变低。

应用:测速仪向迎面而来的物体发出一列声波,回声音调变高,从高出的数值可知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4.发声体越紧、越细、越短,振动所发出的音调越高。

如吹笛子、吹酒瓶等。

5.声音的反射:声波像平面镜反射太阳光那样,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

6.(从阅读和习题中自己补充)六.难点讲解[例1]当我们听到收录机扬声器发出声音时,扬声器附近的空气已经传到我们的耳朵里了吗?[分析]:振动是一种来回往复的运动,扬声器发声时,纸盆发生振动会引起四周空气振荡,激起附近空气的振动,这样一层层传出去,直至使贴紧我们耳膜的空气振动.声音传播的过程就像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空气粒子把波动的形式向前传递,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并没有迁移到我们耳朵附近.[例2]“声音的高低”到底指什么?[分析]: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惟—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声音的响度.[例3]声音的三要素.[分析]: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它们用来描述人对声音的主观心理感受.因为响度、音调和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音调也称音高,表示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客观上音调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

音色又称音品,音色决定于倍频组份,相同的基频的振幅如果倍频组份不同,两个声音的音色也有区别,人耳也可以分辨出这两个声音。

[例4]超声波是怎样清洗精密零件的?精密零件浸没在清洗液中,清洗液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一会儿受压变密,一会儿受拉变疏.在受拉变疏时清洗液会发生碎裂,碎裂时会产生许多小空泡,这种小空泡立即又会崩溃,而崩溃时会产生很强的微冲击波,这种现象叫“空化现象”.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小空泡便急速地生而灭、灭而生.由此产生的冲击波就像是许许多多无形的“小刷子”很起劲地刷洗着精密零件的每个角落.【教材拓展】1.声音是什么声学是研究声音的发生、传播、接收及其效应的学科.那么“声音”究竟是什么呢?由于人类对声音最直接的认识来自听觉感受,因此“声音”的最原始定义就是“人耳所能听到的”.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了物体运动与声音的关系,并进一步认识到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振动,以及振动与声音之间的特殊关系。

必须强调的是,波所传递的只是能量,而不是物质本身,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只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很小范围内来回振动,并不向前运动.依据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是一致的还是相互垂直的,将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由上述可见,声音是一种弹性纵波.在固体中可以存在横波形式的弹性波,广义上讲也属于声波.2.乐音的要素音有一定高低.唱歌有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小提琴的声音比大提琴高,女人的声音比男人高.所以音调是一个主观量.一般来说,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人们听起来音调也越高;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低.人们听起来音调就越低.音调(pitch)也曾称作音高.音乐上用音名来表示音调,即用C、D,E、F、G、A、B及升、降号来表示.乐音听起来有一定的强弱,即乐音的响度,这是乐音的第二个主观量.乐音的能量越高,声强越大,听起来响度就越大.至于音色,那更是一种主观感受了.但音色不同、音色也与听者距声源的距离有关,这是因为一个音中的各种成分的衰减不同.而且音色感与年龄、职业、本人的经历等有关.对于音色的客观基础是什么这一课题,一直被人们所研究.综上所述,可以把乐音的四要素归结为:即音调、响度、音色和时值.3.人体发声人体的各个与发声有关的器官就好像是—件乐器的各个部件.有人把“人体乐器”比喻为一件管乐器,另一些人比喻为簧振乐器,还有人则比喻为簧管乐器.无论哪一种乐器发声,都要有个动力即能源.不管把人体看作管乐器或簧振乐器,“人体乐器”有一个声能源,它也在“乐器”本身里面.人歌唱时用横膈膜把肺部中的空气“顶”上去,使声带振动,或者是在咽腔、鼻腔、口腔里发声和共振.我国古代民间常用“丹田之气”“以气托声”等,也属此意.“人体乐器”的发声部分是气流经喉管中声带的调制并经咽腔、鼻腔和口腔等的共振.而口腔还包括有舌头,舌根、下巴的影响。

“人体乐器”有三个共鸣腔,即咽腔、鼻腔和口腔(至于民间艺人的语言,可能还有别的说法),它们直接起共鸣的作用.4.噪声的利用噪声是现代社会污染环境的公害之一.随着现代环保高科技的发展,人们渴望化害为利,使噪声变为福音.造福于人类.为此,科学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高强的噪声还具有巨大的声能量.是人类将来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如鼓风机的噪声达140dB时,具有1kW的声功率.英国科学据此设计出一种鼓膜式噪声接收器,将它与可以增大声能集聚能力的共鸣器连接,放在噪声污染区,其接收的噪声能量作用于声能交换器,就能将声能变为电能利用.而美国则利用高能量的噪声可以迫使烟灰相聚的原理,研制出—种2kW功率的除尘器,可发出声强160dB、频率2kHz的噪声,将其装在一个很大且壁厚的容器里,用于除尘,效果十分好,可以减少大气的污染.由于植物受到定时定量的声音刺激后,气孔会张至最大,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和养分,使植物光合作用加快,可以加快植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不同的度不相同,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噪声除草器,其发出的噪声能使草种子提前发芽,这样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将草消灭,而达到除草目的.还有,利用强烈的噪声高速冲击食品时,不仅使食物保持干燥,而且其营养成分也不会受到损失.随着当前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现代环保科技的新发展,新的消除噪声和变噪声为福音的实用新技术一定会不断涌现出来,还世人一个宁静的生活空间.5.天坛与声音天坛是明清现代黄帝祭天的场所,其设计巧妙,色彩调和,建筑艺术高超,是中国非常出色的古建筑之一.天坛的主要建筑物回音壁以及皇穹宇前甬道的对话石和三音石,有着奇妙的声现象。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外围墙,呈正圆形,直径65.1m,厚0.9m,墙面光洁平整,如果两人分别站在东西两侧墙根,面向北低声说话,就像听电话一样清晰.原来,墙面内圆,表面又极平滑,声波波长比圆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有规则地连续反射前进,传到对方所站的地方,所以能听得很清楚.对话石和三音石:对话石指皇穹字前甬道第18块石板,站在这块石板上,可与相距36m 之遥的东配殿东北角或西配殿西北角上的人对话,虽然彼此都看不见,但声音却清晰如电话在握.而站在皇穹宇门前的第一块石板上发一声,可以很清楚地听到一声回音;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发一声,能有两次的回音;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就能有三声回音,这就是著名的“三音石”.原来,围墙是正圆形,每块石板距四周墙壁距离不等,发声的位置不同,所以能听到次数不同的回音.6.绿化植物为何能减弱噪声树木浓密的枝叶好像一组吸音隔墙,当声波经过时,富有弹性的树叶便吸收一部分能量,使声音减弱.所以,树木对减弱噪声有明显的效果.例如,一丛4m宽的绿叶篱可以降低噪声6dB,20m宽的马路旁的多层树木可以降低噪声10dB左右.减弱噪声的功能随树木种类、高矮,层次多少而不同,各种树的枝叶稠密程度有很大差别,故而减弱噪声的效果也不同.7.超声波灭鼠法经长期的科学研究发现,超声波或以伤害鼠类和害虫的神经系统,使之产生痛苦和不安,并失去觅食、饮水、躲藏能力.鼠虫驱除器就采用这一科学发现,用宽频带的超声波驱除各种鼠类和虫害.这种驱鼠器对食品和物品无污染、无腐蚀,对人无危害,适用于粮食仓库和食品、棉织品仓库以及配电室等处.例题讲解1.甲用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A.?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 B.入耳的错觉????C.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D.人的双耳效应2.闭上眼睛我们也可以辨别熟人的说话声音,这是根据人的声带振动时,有不同的(????)A.?音色??? ?B.?振幅??? ?C.?频率?? ??D.响度3.声音是一种波,在下列的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下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B.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总是在看到白烟的同时按下计时器????C.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必须通过无线电来通话4.铁桥长153m,在它的一端用锤敲一下,另一端某人将耳朵贴在桥上听到两次敲击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42s,求声音在铁桥中的传播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