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教学在我校数控铣实训中的运用20110428

合集下载

双轨并行实践教学(3篇)

双轨并行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

双轨并行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从双轨并行实践教学的内涵、实施策略、优势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理论与实践往往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教育领域开始探索双轨并行实践教学。

双轨并行实践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旨在探讨双轨并行实践教学的内涵、实施策略、优势与挑战,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二、双轨并行实践教学的内涵双轨并行实践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具体而言,双轨并行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实践知识。

2.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实践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4.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三、双轨并行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专业特点,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合理搭配,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技能。

(2)开发实践课程:结合企业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创设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境(1)校内实践: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2)校外实践: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机会。

3.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

(2)结果评价:关注学生的实践成果,如项目完成度、实践报告等。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实践培训,提高实践指导能力。

中职数控专业“双轨并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7页word资料

中职数控专业“双轨并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7页word资料

中职数控专业“双轨并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企业培养一线操作型的技术工人。

提高中职毕业生企业岗位技能操作的娴熟程度,强化职业意识,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整合现有办学条件,探索校企深入融合模式,已成为广大中职学校的共同课题。

笔者以多年的岗位工作实践研究为基础,着力探讨适用、有效的教学模式,以获得有效的教学,从而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

一、“双轨并行”教学模式概念界定及运行模式“双轨并行”教学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模式的继承与创新,是实践逻辑下的模式归纳。

将中职学校常用的“2+1”教学模式中校内的“2年理论”教学时间及课程内容进行重置,在原有学校一轨培养的基础上,并入企业共同参与培养的另一轨,学生两年内交替在校内、校外完成“双轨”培养教学目标。

(一)“双轨并行”培养目标按照校内、校外“双轨并行”教学模式交替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实习企业进行教学实践,专业教学实现“有效教学”,为企业所需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职业能力,切实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为机械制造加工业输送合格的一线技术工人。

(二)“双轨并行”模式开发的两个主要基点一是企业岗位综合能力的需求,二是促进学生岗位技能及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双轨并行”运行模式中职生学制三年,共六个学期。

分成四段,其中第一、二、四学期,学生在校内,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任务驱动+学训交替”的教学模式。

第三学期,学生在校外,利用企业实训基地建立“教学阶段性实习+一课两地”的教学模式。

第五、六学期学生全部在企业顶岗实习。

“双轨并行”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交叉融合的双轨模式,将数控实训课安排在企业,实现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在学校和企业间“双轨”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了学生企业岗位职业素养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学生―员工”角色意识的转变。

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完美对接大大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数控实习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师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育手段,贯穿新的教育理念,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市场对专项能力的需求方向作为安排教学计划的依据。

项目的确定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一项完整的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既要符合本专业的内容,符合教学规律,还要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在项目教学中,将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估总结的过程。

“项目学习”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学生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又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在数控实习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项目教学法在铣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铣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合 的 方 式 。通 过 自评 , 学 生 客 观 认 识 自己 的优 点 和 不 足 : 通 过 互
评, 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取人之长 、 补己之短 。教师评价是 小组 自评、 小组互评 的补充。教师要对整个项 目完成过程中 的亮 点, 如合作精神 、 创新 精神、 表达 能力 、 项 目成果等 , 进行 充分的 肯定; 要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进行详细 的点评 , 对 于学

习和 成 功 的快 乐 。
6 、 评 价与总结 , 完成任务六 评价主要 是对 学生学习过程 和 效果进行的测评, 也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评价活动 中, 学生通 过学习、 思考、 判断, 也能提高 自身知识和技能。在铣工项 目教学 中, 评价主要采用小组 内评价、 小组 间互相评价和教师评 价相 结
一 、
概 述
项 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一个相对独立 的项 目交 由学生处理, 学生部分或全部独立 组织 、 安排学 习活动 的教学方 法。采用项 目教学法 , 教师要把整个课程分解成若干个教学( 学 习) 项 目, 每个项 目分成若干个 工作任务 。学生通过收集信息、 设 计方案、 实施项 目、 展示成果 、 互相评价 等学 习活 动, 完成项 目任 务, 掌握教学内容。项 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 以学生 为中心的教 学方法。铣工是制造业中应用广泛的工种之 一, 铣 削技术是先进 制造技术的基础。为了培养 高素质 、 高技能的铣工人才, 提 高学 生就业竞争力 , 中职 院校必须改变以往“ 填 鸭式 ” 的教学方法 。铣 工实 习教 学采用项 目教学 法, 将铣 工理论知识 、 技能 、 职业素 养 分布到若干个教学项 目中,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 强学生 自信 心 , 有 利 于 提 高 学生 的素 质 和 专业 技 能 。 要做好铣工实习项 目教学, 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 把 握好教学实施过程 。 二、 教学准备工作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铣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铣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五、 对 项 目教 学 法 的 思 考 虽 然 项 目教 学 法 具 有 传 统 教 学 方 法 所 没 有 的 优 点 ,然 而 , 项
径补偿项 目以及钻 孔技术等等 。在传统 的教 学方式 当中, 老师将
理论知识 的讲 解和实 践操作 分开教 学 , 在 这种情 况下 , 学 生对知 目教 学 法 存 在 的 一 些 问题 需 要 在 教 学 中 加 以重 视 , 首先是在项 目 识 的理解难度就会 增大 ,而项 目教学法将理 论和实践进行结合 , 选择 方面 ,项 目教学 法应该 选择一些 与教学联 系紧 密的实践项
具体 的工程项 目当中,老师通过对技术操作进行相关 的演示 , 就 之后 , 教师需要把学生分成 几个小组进行学 习 , 当分组完成 之后 ,
能够使学 生掌握相关 的知识 ,使课程教育 由抽象化转 为具 体化 。 老师再将 每组 的任务分配给学生 。在接 收到任务后 , 各个 小组 的
从学 生的角度来讲 , 在数控 铣加工 的学 习中 , 数控铣 加工 的知 识 学生对 和任务 相关的材料进行搜集 、 整理 , 并对材料进行分 析 , 之 比较 抽象 ,具有很强 的实践操作性 ,如果 只靠 老师单纯 的讲课 , 后再 给出 自己的设计思路 , 在此之后 , 每个小组进行编程处 理 , 最 学 生可能会很 难理解 知识 , 即使理 解 了知 识 , 由于缺 乏相关 的实 后再 由每个小组 进行演示 , 在各小组 学生进行 演示后 , 再 由老师 践操 作 , 也会使 学生很快 忘记 , 而项 目教学 法可 以使 学生对 相关 进 行 点评 , 对 于 不合 理 之 处 , 相 关学生还要进行适 当的纠正 , 最 后 技 能进行操作 ,通 过老师的演示 ,学生 可以更容易理解知识 , 通 学生再进 行具体的机床加工处理 。在此之后 , 还要对项 目加 以实 过现场 的实 践操作 , 学生将 会对 知识有 一个 牢 固的把握 。 因此 , 施 , 每一个学 习小组 设置一 台铣床 , 学生进行数据处理 , 并且输人 对于数控铣加工教学来 说 , 项 目教学法将具体 的理论 知识 和实践 相关参数 。与此 同时 , 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 相关 操作规范 的操作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铣削实训中的运用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铣削实训中的运用

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铣削实训中的运用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有效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课程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一局限性所在;同时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等特点,使其在数控实训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成果。

为学生日后进入到生产一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教师与学生合作性教学和学习,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数控实践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停地进步,因此对社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如今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已经成为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教师为了能更好的教导学生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试验。

至今,许多职业院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训指导教师先引导学生熟悉使用的数控机床,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然后通过讲授法进行举例编程,再让学生进行加工。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实训的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一直按照教师的指挥来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长此下去,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一种“张嘴喂饭”的习惯,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

然而实训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和总结,发现项目教学法在数控机床铣削实训过程中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也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大国工匠精神。

本文以图1 型腔类零件加工为例。

图11.项目教学法的提出项目教学法的宗旨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教学项目的教学活动。

教师将准备好的项目以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让学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充分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在教学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而此时教师仅仅充当引导者、促进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项目教学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一十分重要的现代教育思想。

中职数控铣削实训教学方法浅析

中职数控铣削实训教学方法浅析

1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数控铣削实训中应用1.1传统教学模式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传统数控铣削实训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由老师进行操作示范,同时进行连续性的语言讲解,由学生观察,然后进行技能模仿。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起着主导地位,而学生是完全被动的学习。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专注力较差,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观察老师的示范操作过程中往往缺乏耐心,或者注意力容易被其他小事分散,不能连贯的观察到老师的整个示范操作过程。

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行动导向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全面提高学生的中和能力的职业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针对职业目标,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测、评价,在该职业的典型工作过程相应的主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及经验体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2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实施案例笔者所在的学校以企业典型工作案例为载体,通过对学校周边区域的企业调研,完成了数控铣削实训校本教材《数控铣床加工技术与项目实训》的开发,该课程基于行动导向法,下面以“二维轮廓加工”的教学为例,采用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行动导向法也称为“六步教学法”主要包括六部分内容,具体如下:1.2.1资讯首先下发图纸,明确加工任务。

任务明确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根据加工任务要求,进项相关信息的收集。

该德莱弗斯模型的第四阶段,熟练者(技师)要求有基本的故障诊断能力,能够对其他人员进行培训。

是对整个手动变速器有了系统的认知以后,放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非常熟练的、下意识的做出准确判断,知道怎样来做。

在职业技能训练中,我们往往以一种型号的变速器来进行技能训练。

经过以上的一、二、三环节的训练,学生对该型号的结构、原理、拆装工艺都已掌握。

为了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拓展能力,不妨将两轴手动变速器换成三轴式手动变速器,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实践练习→认识理解→反复练习,理解三轴式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拆装工艺,并绘制流程图。

典型数控机床实训中,线下教学向线上的引入与尝试——以“数控铣

典型数控机床实训中,线下教学向线上的引入与尝试——以“数控铣

典型数控机床实训中,线下教学向线上的引入与尝试——以“数控铣”实训课为例作者:牛锁良张金玲陈璐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1期牛锁良,张金玲,陈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要:文章以“数控铣”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现状出发,针对“数控铣”实训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基于“O2O”(Offline To Online,线下到线上)资源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来解决实训人数多、实训资源(设备、场地、师资等)相对不足导致上机动手操作时间短的“老大难”问题。

关键词:数控技术;数控铣实训;课程改革;翻转课堂一、问题的提出“数控铣”这种典型机床实训是工科大学生所有实习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贴近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训手段。

每年都会有上百万的工科大学生参加到这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去。

由此可见,此类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巨大的使用推广价值。

通过调研及学生问卷对数控实训课堂教学现状展开调查,结合指导教师多年实际工作的观察分析,了解学生对现有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反映情况,获得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现状为:第一,实习课时少且单机人数较多,即上机实操时间非常短的问题比较突出;第二,学生在数控实训中,对于机床还是非常好奇的,非常渴望能够亲手操作,特别是能够加工出一些自己喜欢的工艺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法,从是否促进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减少实验操作错误的次数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来验证基于“O2O”资源翻转课堂实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并提出教学中要依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的特点来制作视频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监督与指导的问题,由此来改革数控铣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解决方案(一)采取基于“O2O”资源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我们根据数控铣实训课程特色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有针对性地解决设备少、单机人数较多,这一目前工科院校数控实习中的普遍问题,决定采取基于“O2O”资源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即将一般“翻转课堂”的方式定位为基于“O2O”(Offline To Online,线下到线上)类型,即线上学习基础知识,线下动手操作,特别是能够增加实际动手操作时间,这才是本研究基于翻转课堂模式所能带来的根本性的转变。

论“双轨系统”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

论“双轨系统”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

论“双轨系统”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论“双轨系统”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文/尹?蕾摘?要: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之处就是采用了“教学工厂”这样的办学。

“教学工厂”理念具体体现在“双轨系统”教学模式的应用上。

本文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例,首先总结了该学院的教学特色,其次论述了“教学工厂”和“双轨系统”的内涵,最后总结了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应用和推广这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

关键词:新加坡?教学工厂?南洋理工学院?双轨系统?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一、“双轨系统”教学模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推行的“双轨系统”教学是一种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这种“双轨系统”教学模式就是在一个学年里将原来教学计划里的课程进行重新划分,变成两个不一样的课程组合,分别称为课程组合A和课程组合B。

在该学年的同一个学期都开设课程组合A和课程组合B,而同一个专业或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开学初就被分为1组和2组,1组的学生在第一个学期学习课程组合A,在第二个学期学习课程组合B。

第2组的同学则恰恰相反,在第一个学期学习课程组合B,在第二个学期学习课程组合A。

以南洋理工学院为例,将“双轨系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的结论为该校已形成独特的学校组织文化、具有出色的创新理念、注重能力开发的培养和校企合作密切这几个方面。

在采用“双轨系统”教学模式的学校,加强了系与系之间的联系,打破原有的彼此独立的状况,学校在开设专业的时候可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进行调整,从而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具有前瞻性,便于学校的发展,给学生和学校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该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有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精益求精,提高自己的能力。

采用“双轨系统”教学模式的学校办学的核心是打造“教学工厂”,注重经验的积累和分享,培养综合科技教学,教学面向学生量身打造和无界化。

采用“双轨系统”教学模式的学校注意开发学生的能力,包括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系统能力开发,注意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加强教师的能力专项培养。

数控铣床的实训原理

数控铣床的实训原理

数控铣床的实训原理数控铣床是一种通过数字化程序控制切削工具实现加工操作的机床,其实训原理主要包括数控系统、刀具和刀具刀柄、工作台、刀具变换装置以及辅助装置等部分。

以下将详细阐述数控铣床实训原理。

首先,数控系统是数控铣床的核心部分,其功能是根据预先编制的加工程序,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加工速度,并将信号发送给执行机构,控制切削工具的运动。

数控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数控系统硬件包括控制器、运动控制卡、驱动器等。

控制器是数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和解读输入指令,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运动控制卡用于将控制信号转化为电机驱动信号。

驱动器则负责将电机驱动信号转化为电机的旋转力矩。

数控系统软件主要包括编程软件、插补控制软件和操作界面软件。

编程软件是编写加工程序的工具,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编程,如手动编程、自动编程和图形编程等。

插补控制软件负责将编写的程序转化为机床实际运动所需的指令序列,并控制运动轴的运动速度和位置。

操作界面软件则用于操作和监控数控系统的运行情况。

其次,刀具和刀具刀柄是数控铣床进行切削加工的关键部分。

刀具负责实现切削工作,其形状和材质将直接影响加工效果。

常用的刀具有立铣刀、端铣刀和球铣刀等。

刀具刀柄则与刀具固定在一起,通过刀柄与刀具夹持装置相连接,用于保持刀具的位置和姿态。

第三,工作台是数控铣床上支撑工件的平台,可沿X、Y、Z轴进行三维移动。

工作台由床身、工作台滑架、工作台运动轴以及定位装置等部分组成。

床身是承载整个数控铣床的基础部分,具有较高的刚性和稳定性。

工作台滑架负责实现工作台的水平滑动,以调整工件的位置。

工作台运动轴可以使工作台沿X轴和Y 轴进行移动,可实现平面内的切削和加工。

定位装置用于确定工件在工作台上的精确位置。

第四,刀具变换装置是数控铣床上用于更换刀具的装置,可实现多种刀具的自动切换。

刀具变换装置主要由刀具库、换刀机构和刀具传感器组成。

刀具库用于存放多种刀具,换刀机构负责将需要使用的刀具取出并装入主轴。

数控实践教学模式(3篇)

数控实践教学模式(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已成为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数控实践教学模式作为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数控实践教学模式,以期为我国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二、数控实践教学模式概述数控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数控技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核心,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数控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1. 实践性:数控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 项目化:以项目为载体,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项目实施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开放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数控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讲解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数控技术的实际应用。

项目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实训室建设加强实训室建设,配备先进的数控设备和软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实训室应具备以下特点:(1)功能齐全:实训室应具备数控编程、加工、检测等功能,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2)设备先进:配备高性能的数控机床和先进的软件,提高实训效果。

(3)环境舒适:实训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照明和卫生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

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1)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高校数控铣实践教学(3篇)

高校数控铣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高校数控铣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控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数控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我国高校数控铣实践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一、引言数控铣削技术是数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医疗器械等领域。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高校作为培养数控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我国制造业输送高素质数控技术人才的重任。

因此,加强高校数控铣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培养符合我国制造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控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数控铣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控铣削设备的操作方法、编程技巧以及加工工艺,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数控铣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这种实践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数控铣实践教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计算机编程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高校数控铣实践教学现状1.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高校数控铣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如数控铣削设备数量不足、实习场地有限等,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减少,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2.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部分高校数控铣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的实践教学计划、考核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导致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3.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部分高校数控铣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难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实践。

四、数控铣实践教学改进措施1.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高校应加大投入,完善数控铣实践教学资源,如购置先进的数控铣削设备、扩大实习场地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铣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铣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40・内燃机与配件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铳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Reform and Practice of Numerical Control Milling Teaching based on CDIO Idea董俊权DONG Jun-quan(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佛山528000)(Liangqiuju Technical School,Shunde Vocational,Fosh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Foshan528000,China)摘要:数控铣实训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方向,结合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CDIO教育理念融入数控铣实训课程的教学和评价过程中,将其分为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阶段来完成,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多方面评价学生能力的达成度。

实践证明,该项教学改革让学生运用工程实践的思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实际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尧团队协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Abstract:Numerical control milling training course is the core course of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ajor.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reform,Combined with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learning by doing,learning by doing and teaching by doing",The CDIO education concept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process of numerical control milling training course.In classroom teaching,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re applied flexibly to evaluate students'ability from various aspects.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is teaching reform enables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with the ideas of engineering practice,which can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work ability and teamwork ability,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关键词:CDIO教学理念;数控铣实训;教学改革Key words:CDIO teaching philosophy;numerical control milling training;the teaching reform中图分类号:TM13-4;G642.0文献标识码:A0引言目前,数控铳实训教学虽然能够满足日常学生们的操作和训练需求,但是对于新时代下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来说,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较为落后和单一,并且没有新的技术。

《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作者:史卫朝王丽洁徐德凯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2期史卫朝王丽洁徐德凯(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 710082)【摘要】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结合精品课程《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的建设,从“双证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精品课程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精品课程;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双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体现着高校教学水平、教师团队能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

《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课程是高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学生技能直接相关。

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紧密结合企业,以企业生产中的零件为例,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改革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构建“双证制”体系1.1科学地整合课程,加强学生技能培养高职教育要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教学内容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要变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为“能力”型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注重应用技能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大幅增加实验、实习、现场教学、实训环节,加强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三大技能的核心地位,即:数控机床编程及零件加工技能、CAD/CAM软件工程应用技能、数控设备技术管理技能,三大技能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理论知识,而且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充分体现了数控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

三大技能之间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以下是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三大技能与专业主干课程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课程的开设,与三大技能的培养密切相关。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王申银;李美芳【摘要】按照"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营造"情景式教学"环境,采用"工学结合"的六步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掌握了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idea of "the mission driving","working process oriented",creating a "scene type of teanhing",useing the "work-integrated learning",the six-step teaching method,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and methods in the practical working.【期刊名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1)006【总页数】3页(P98-100)【关键词】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工作过程【作者】王申银;李美芳【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宁272137;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宁2721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我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控加工技术,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1 课程特点实训内容模块化(按模块划分教学内容);实训过程层次化(将教学内容分为4部分:基本操作和编程训练、基本形状训练、比较复杂的零件加工训练、产品加工训练);实训要求企业化(按企业的要求进行教学和管理)。

1.2 课程改革特点(1)“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

数控铣实训报告

数控铣实训报告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数控实习报告院系: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班级:机械设计(3)班姓名:吴洋学号: 0901103033 指导老师:2012年9月10日目录一、实习目的·································二、实习要求·································三、实习单位介绍·····························四、实习安排·································五、实习过程·································六、实习总结·································一、前言数控机床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数控实习中的应用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数控实习中的应用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数控实习中的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是一种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数控实习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数控实习中的应用。

一、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数控机床的操作是一项需要实践经验的技能,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在理论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没有实际接触数控机床。

而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学生可以在数控机床旁边实践操作,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深对数控机床操作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使得学生更加熟练地使用数控机床。

二、加强学习效果“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强化,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控技术相关的知识点。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的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记住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彻底理解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应用,加强学习效果。

三、培养创新能力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这种实践探索过程,能够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更加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实际应用技能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学生可以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实际应用技能是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包括快速解决问题、调整机床、协调生产流程等等。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能够加深对实际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应用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总而言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数控实习中的应用非常有效,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加强学习效果,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利用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控操作技能,进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教学双轨的思考与践行

教学双轨的思考与践行

教学双轨的思考与践行
李燕杰
【期刊名称】《教育艺术》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中国人应当感谢自己的祖先,在那古老的年代,他们在博大精深的汉语
言文字系统中,专门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一撇一捺的“人”字,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李燕杰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
【相关文献】
1.德育在中职双轨式教学中的思考与研究
2.德育在中职双轨式教学中的思考与研究
3.CBL+TBL双轨教学模式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4.中医药院校《波谱解析》课程PBL+LBL双轨教学的思考
5.“双轨制”与“项目化”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启示与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轨铣床设计方案

双轨铣床设计方案

双轨铣床设计方案
双轨铣床是一种能够同时进行两个加工步骤的机床,它具有高效、节能、精度高等特点。

下面是一个关于双轨铣床设计方案的简要描述。

设计方案一:双轨双刀铣床
该方案采用双轨双刀的设计,分为主轨和副轨。

主轨上安装一把主刀和一把副刀,用于进行一种加工操作;副轨上则安装一把主刀和一把副刀,用于进行另一种加工操作。

两个轨道之间通过传动装置相连,可以同步进行运动。

该方案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双轨双刀的安装,实现两种不同步骤的加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主轨和副轨可以独立进行加工,互不影响。

同时,两个轨道之间的传动装置可以确保两个轨道的同步运动,提高加工精度。

设计方案二:双轴双马达铣床
该方案采用双轴双马达的设计,分为X轴和Y轴。

分别安装在两个轴上的马达可以独立进行加工操作,同时进行加工时,两个轴之间可以同步运动。

该方案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双轴双马达的装置,实现两种不同方向的加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X轴和Y轴可以独立进行加工,互不影响。

同时,两个轴之间的同步运动可以确保加工精度。

设计方案三:双头双刀铣床
该方案采用双头双刀的设计,分为主头和副头。

主头和副头可以独立进行加工操作,同时进行加工时,可以同步运动。

该方案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双头双刀的安装,实现两种不同部位的加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主头和副头可以独立进行加工,互不影响。

同时,两个头之间的同步运动可以确保加工精度。

以上是关于双轨铣床设计方案的简要描述,每种方案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具体的设计方案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轨教学在我校数控铣实训中的运用
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戴娟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引领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使得数控技术得到大量运用。

面对这种情况,我校要改革传统的实习模式,修订教学计划,加快课程改革,采用模块式、项目式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来促进数控专业实习教学的完善,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关键词:双轨教学数控铣实训教学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
根据《江苏省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精神,要改变职业学校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必须以“三以一化”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即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综合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数控铣床实训是数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本人现就在数控铣实训中体现“三以一化”的课改精神进行一些探讨。

传统数控铣教学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往往是先讲理论,再进行实践操作。

该模式有它的优点,但也存在不足。

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中考失败者,基础文化素质较差,底子薄,又加上年龄偏小,几乎没有接触过生产实践,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缺乏起码的感性认识,若完全按传统模式讲授,教师讲起来虽头头是道,但学生听起来却昏昏欲睡,不知所云,效果较差。

1.人数较多
据调查所知,在南京市职业学校中,每个班普遍达到45人以上,多的可能有60人左右。

我校09级一个班以50人计算,现要进行数控铣实训,我校现有数控铣床6台,加工中心2台,用加工中心代替数控铣床,也就是有8台数控铣床,那么每台机床也要分到6~7人。

显然,每台机床所分到的人数较多。

2.教师很难分配
一个50个人左右的班级进行数控铣实习,最少要分配一名专业理论课教师和1-2名专业实践课教师。

现中职学校由于扩招生源,普遍存在专业教师吃紧的现状,一个班级的实训就要占用3名教师,对学校来说任务很难分配。

3.造成的局面
(1)教学秩序混乱
为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车间就是课堂,课堂就是车间”这一理念,我校在各个实训车间均划定了指定的理论教学区。

在车间内有限的空间内放足够50
个人的桌椅,学生的一切教学、实践活动都在车间里完成,势必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即使两名实训指导教师也很难较好的维持。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要受到影响
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特性,在以上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就会有一种懈怠心理。

按照加工零件的难度来看,每个人操作一遍至少需要1.5~3个小时,每天只能有2~4人操作一遍。

这样下来,一个题目两天才能完全操作完。

也就是说在两天之内,每人花2个小时左右做完自己的题目以后,其余时间都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

时间一长,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没有了,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混乱和学生学习效果降低的局面。

针对以上情况,我校结合项目化教学的基本要求,将数控铣实践教学分为两个项目,即数控铣实践操作和CAXA制造工程师两大项,具体实施模式如下:数控铣实践教学新模式——双轨教学
我校的数控铣实践双轨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班,一半学生在CAD/CAM机房学习数控铣零件造型和自动编程,另一半学生在数控实训车间进行数控铣实训操作。

两边的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每天交换的方式,这样的双轨教学主要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分班教学解决教学混乱情况
首先,利用小班化教学将班级一分为二,原本50人的班级变成了2个小班,每个小班配备一名教师,一名教师只管理25个人,教师用来维持秩序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实训教学中,教学质量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班教学后,以前每台机床分到6~7人,现在每3个人就有一台机床,那么每个学生操作的周期缩短,每个学生每天都能有较多的时间去进行操作,也就不会出现无事可干的局面,学生的操作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提供了特征实体造型功能,可以将二维的草图轮廓快速生成三维实体模型;提供了自由曲面造型功能、刀具轨迹生成功能和生成加工工艺清单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软件将数控铣实训过程中的图纸进行三维造型,并且对三维模型进行刀具轨迹生成,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数控铣编程的相关信息。

并且学生在软件操作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设计,然后再机床上加工出来,这样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一定的提高。

4.教学成本核算
按照老的教学模式整班进入实训场所实习,数控铣设备显然是不够的,按照每台设备25万元,购置4台设备,则需要100万元,对于学校来说教学成本显
然太高了,并且设备的放置也必然是个大问题。

按照上面的解决方案,现将成本核算如下表:
由此可见,建一个CAD机房需要22万元,而创建一个数控铣实训是则需要216万元。

建一个机房所投入的设备价格要远小于一个只有八台数控设备的数控铣实训场所。

这样既实现了小班化教学,又节约了教学成本,更重要的是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教学过程实施
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设备是保障学生实习的重要因素,教学设备满足以后,最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实施,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听众,教师在想尽一切办法使知识易于被理解和接受,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学生的地位是被动的。

要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教师一定要从“前台”退到“后台”,不要怕学生暂时理解不了课本的内容,就算理解不了,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会了再去弄懂,懂了不定会。

有一位专家就曾说过:“一个知识教师向学生讲十遍,不如让学生看一遍;让学生看十遍,不如让他们去做一遍。

”说的就是学生主动的好处。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集中实训教学模式。

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进行集中授课与训练,这既不是纯粹的理论学习,也不同于实习。

在集中实训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进行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进行技能训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边学边练,是一种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突出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

3.采用小组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接受快的学生的作用。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比较分散,实践教师在给某一组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其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能就要停下来等,这样就会浪费时间。

而且,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进行考核,监督等等,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几个“小师傅”,在实训前,利用课后时间,对几个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先培养出几个有一定基础的“小组长”、“小师傅”。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每天授课完毕后,采取组长负责制,由小组长负责监督、组织各组学员的操作和完成情况等,由组长向指导教师汇报。

这样极大的发挥了“小组长”作用,也可将教师腾出时间专心管理。

如下图:
教学评价及考核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研究建立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学生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为评价内容,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主
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重视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从而更加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实训过程中,由于设备问题,通常有一部分学生是处于等待状态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规定,在每个实训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每天的实训内容,以及每天的拓展知识,制作工作页,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去做,而且可以巩固每天的实训内容和拓展知识。

在每天的工作页中同时也加入了学生的评价体系,比如学生对每天实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教师教学的建议等。

将评价的内容作为作业来完成,能够提高学生对评价的重视。

【参考文献】
1、《CAD/CAM实训—CAXA软件应用》李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6出版
2、《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朱明松王翔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9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