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16课猫(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猫(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猫》导学案【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感受三只猫的形象特点。

3.品味关键词句,了解文中“我”及家人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4.体会“我”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重点难点】1.继续练习默读。

2.品味关键词句,了解文中“我”及家人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体会“我”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梳音晓义,日积跬步至千里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逗.()消耗.()污涩.()忧郁.()红绫.()懒惰.()安详.()乞丐.()预警.()怅.然()诅.骂()蜷.伏()一缕.()虐.待()屋脊.()叮嘱.()辩.护()怂恿..()惩.戒()倚.着()冤.枉()妄.下断语()悲楚.()畏罪潜.逃()芙.蓉鸟()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肮脏且不光滑。

()②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③从容不迫,稳重。

()④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⑤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

()⑥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⑦弯着身体卧着。

()⑧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⑨悲伤凄楚,悲苦。

()⑩通过处罚来警戒。

()○11胡乱、随意地下结论。

()○12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

()★任务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1.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他善于写“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

著有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专著《文学大纲》《中国俗文学史》,译著《新月集》《飞鸟集》等。

2.默读全文。

二、探究案★任务一:整体感知,勾画圈点厘思路1.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

默读课文,概括提取信息,利用下面的表格厘清课文内容。

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猫【郑振铎)】导学案 【表格+人教+初中语文】

【猫【郑振铎)】导学案 【表格+人教+初中语文】

《猫》(郑振铎)导学案邹城市中心店中学孔令广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品读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预习作业: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解决课后生字词语,及阅读中感觉有疑难的语句;2、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猫的外貌、性情、在家中的地位以及表达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

3、品读课文,赏析细节描写。

4、研读课文中抒情议论之语句,探究人们对三只猫的不同态度揭示了文章什么主题。

5、动手写写:假如你是天堂里的小花猫,远方的小黄猫,可怜的第三只猫,对捉去小猫的过路人,对周家丫头,对文中的“我”,等等,你最想说什么?学习过程:一、导入:欣赏猫的图片。

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所喜爱。

可是,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却见不得猫,再也养不得猫。

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一起解读《猫》,去探个究竟。

二、明确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品读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检查预习: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忧郁污涩怅然蜷伏惩戒凝望诅骂怂恿叮嘱四、读猫,说故事我养了几只猫?你最喜欢哪一只猫?怎么说呢,老师先举个例子。

(边看书边讲述,给学生示例)比如,我说第一只猫,可以这样说:我是郑家养的第一只猫。

我的老家是主人家的隔壁。

来到新家,我也很喜欢,常在阳光下打滚,还扑来扑去地和主人的三妹做游戏。

主人们都很喜欢我,活泼可爱。

它可是不久,我的生命活力渐渐褪去了。

两个月以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主人们。

同学们看,老师在说第一只猫的故事时,运用了第一人称,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意,不仅交代了这只猫的来历,还说了这只猫的个性特点——它的活泼,是不是啊?还交代了它的结局。

咱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说,好不好啊?(生:好)那就沸沸扬扬的读起来,讲述第二只、第三只猫的故事。

(选择两人讲述故事即可,若同学讲述不精彩,可以再请一位补充。

)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创意为我们讲述了三只猫的故事,个性迥乎不同,命运也各有悲欢离合。

(导学案)13猫

(导学案)13猫
课后查阅描写小动物的优秀文章读一读。例如冯骥才的《珍珠鸟》等。
观察一种小动物,可以分成年的和幼 年的,或者动态时的和静态时的样子,做好观察记录并动笔写一写。
评比优秀习作再展览。
1.朗读后交流感受夏丏尊和周而复笔下的猫。
2.讲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来写一写,注意仿照文中的句式特点来写一段话。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作家笔下的猫。感受不同作家不同的写作手法。小练笔要指导学生抓住动物的特点,运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来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用时:2分钟)
1.练写本课生字词语。
2.积累文中描写猫的特点的生动语句。
学生记录作业:
1.抄写生词。
2.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落实好语文知识点,夯实语文要素。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读词:
贪玩 尽职 解闷 屏息凝视
5.学生交流汇报:“屏息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连气都不敢出一下。
“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这些词语,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语言的习惯。
2.指导学生改写片段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及句式的运用。
4.引导学生简要复述。
1.读完课文,先标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留给你的印象。(只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即可)
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大猫的性格古怪,哪个自然段又写了小猫的好玩淘气?并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概括介绍的句子。

《猫》导学案 (学生版)

《猫》导学案 (学生版)

16 《猫》导学案学习目标:1.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2.学会概括文章中心。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作者通过对比、烘托的手法揭示作品的寓意和主题。

学法指导:1.概括文章中心,可以借用文本中现成的核心词来概括文意;概括段落,要学会找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也很有讲究,有的是首括句,有的是尾括句,有的是过渡句,还有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

2.阅读本文时,注意“质朴”“真率”的特点。

【课中导读】第二课时一、内容解析---第三只猫1.文中是怎样描写第三只猫的?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

(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明确:(2)它伏着不去。

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明确:(3)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明确:(4)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明确:2.经过上面的分析,你总结出第三只小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明确:(1)毛色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______________(2)不喜欢玩游,不活泼,天生忧郁→_________________(3)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___________________3.讨论: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明确:“芙蓉鸟事件”4.梳理芙蓉鸟被害案。

(1)案发现场情况:(2)犯罪嫌疑人:(3)判断犯罪嫌疑人作案的依据:①案发前的表现:②案发后的表现:(4)真凶是谁?明确:(5)依据是什么?明确:(6)案件定性:5.以上证据是否确凿?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明确:6.细读张妈。

(1)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2)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3)张妈:“......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了?”妻:“不是这只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

《猫》导学案

《猫》导学案

《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识记文中的生字生词,品读关键性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用旁注法、圈点法、勾画法学习课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爱心所带来的和谐境界;学会关爱动物,珍爱生命。

一、课前检测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忧郁()污涩()怅然()蜷伏()惩戒()凝望()诅骂()怂恿()叮嘱()
二、课内探究
初读课文:
1、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2、入情入境读书,情景再现三只猫。

教师提问:三只猫,用墨一致吗?作者着重写了哪一只猫?
研读课文:
(1)、在知道“芙蓉鸟事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在这件事中,作者错在哪里?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情感提升:
四、教师小结:
五、品读美文:
请同学们课下阅读语文主题学习6《爱及生灵》中的精美文章。

课文猫导学案

课文猫导学案

课文《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4)七、读文感知 (5)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7)一、学习目标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所展现的猫的独特性格和行为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要学会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应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通过学习《猫》,我们要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和责任感,学会尊重生命、关爱自然。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在于理解并掌握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刻画出猫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

这需要我们仔细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角度和描写手法,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猫的形象。

难点在于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理解这种情感是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

这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课文《猫》的作者是________,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猫的_______特点,表达了对猫的_______之情。

2.文章中,作者围绕大猫的性格_______和小猫的_______可爱两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二、选择题1.下列作品中,属于老舍先生创作的有(多选):A.《骆驼祥子》B.《家》C.《荷花》D.《四世同堂》E.《茶馆》F.《雷雨》G.《龙须沟》2.“它若是不高兴,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不出。

”这句话中,最恰当的关联词是:A.因为……所以……B.无论……也……C.之所以……是因为……D.只要……就……三、简答题1.请简要概述课文中作者对猫的观察和描写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2.你认为课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举例说明。

3.在你看来,课文《猫》的主要学习重难点是什么?四、判断题1.课文《猫》中,作者认为猫的性格十分古怪,但结尾处又表达了猫的生气勃勃和天真可爱,这种描写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猫》导学案(周月星)

《猫》导学案(周月星)

《猫》导学案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的结构之巧,描写之妙,语言之美。

(重点)2.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激发学生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难点)3.生命是平等的,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反对主观臆断,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

一.进门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

()()nüè()待yuán()枉怂恿..怅.()然蜷.()伏惩.()戒2.解释词语怅然:蜷伏: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语(略)2.介绍什么是说读法。

三.新授1.说猫。

说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⑴.老师举例范说第一只猫,分别从来历、个性特点、结局三个方面介绍猫。

⑵.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仿照老师说说第二只猫、第三只猫。

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三只猫的结局。

2.说人。

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

⑴.在文中圈点勾画有关养猫之乐的句子,分析乐在哪里⑵.在相关文段圈点勾画失猫之痛的句子,分析痛在何处⑶.第三只猫并没给我带到快乐,为什么死后我却要比前两只猫要难过得多⑷.对待生命,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3.说文。

语言之妙和结构之巧。

⑴.圈点勾画文中描写三只猫语言很传神的句子,加以品析。

(可以外形描写,动作描写,锤炼词语等角度品析)⑵.品析课文结构之巧。

思考:①文中介绍三只猫的顺序能否打乱②作者写第二只猫亡失了以后,写道“自此,我家妈久不养猫”,第三只猫亡失之后,却写道“以此,我家永不养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③分析三层式的结构好处及全文所采用的结构之妙。

四.小结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平等对待生命。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会有其他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只有平等地对待它们,尊重它们,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我们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

五.出门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的道理。

六.拓展课文的结尾为什么安排第三只猫写在邻居的屋脊上?。

【名师教与练】第16课《猫》(导学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名师教与练】第16课《猫》(导学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6课《猫》导学案◆任务一:查阅资料,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认读下列词语。

污涩怂恿一缕蜷伏怅然诅骂红绫虐待屋脊叮嘱凝望惩戒畏罪潜逃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______家,我国____________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活动二:梳理内容1.限时5分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圈出文中的易错生字,将易误读的生字注上拼音,读不准的字做好标记,集中订正。

(2)文章写了什么事?这些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用一句话概括。

2.三只猫分别是怎样的呢?默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写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和结局的语句,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表格。

4.讨论:同样是猫,为什么前两只猫与第三只猫的命运会截然不同呢?◆活动三:体会情感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文中是怎样描写三只猫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

2.划出描写三只小猫失亡后我心理活动的句子3.结合全文思考:对于三只猫,“我”前后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第二课时◆活动一:探究主旨1.默读第15—34段,思考:作者冤枉第三只猫的证据是什么?用波浪线勾画有关句子。

2.芙蓉鸟真的是被第三只猫咬死的吗?证据“确凿”吗?3.谈谈你对文中“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的理解。

4.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5.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如何理解本文的主旨?资料助读:本文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17课《猫》导学案附问题详解

17课《猫》导学案附问题详解

17 猫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通过品读探究,懂得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道理并努力实践。

导学重点:2、3导学过程:一、识记积累1、朗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生字词注音。

相称(chèn)一缕(lǚ)娱(yú)乐污涩(sè)婢(bì)女怂恿(sǒng yǒng)蜷(quán)伏惩(chéng)戒怅(chàng)然2、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污涩:污涩指肮脏不光滑的事物。

怂恿:从旁劝说鼓动蜷伏:弯曲身体卧着悲楚:悲哀痛苦惩戒:惩罚以示警戒妄下断语:乱下断定的话逞能:争强好胜不量力而行恍惚:不清楚、不分明,多形容记忆、听觉、视觉一尘不染:形容东西的洁净和行为的清净。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秩序井然:指有条不紊,做事有序,不杂乱。

井然,有条理的样子。

3、作者本文作者__(1898-1958),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4、写作背景:《猫》是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

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博爱的思想。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思考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容。

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2.跳读课文,找出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及各自的结局,完成下列表格。

3.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第三只猫。

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

《猫》导学案

《猫》导学案

《猫》导学案
【预习自测】
学习建议:自测题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

一、读一读,读准字音。

任凭尽职淘气贪玩抓痒屏息凝视
暖和的确解闷性格古怪没完没了枝折花落
二、填一填。

1、课文主要写了( )的大猫和( ) 的小猫,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画一画。

1、自由读课文1—3 自然段,用“--------- ”画出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画出描写大花猫性格古怪的句子。

2、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词句。

3、找出其他体现出猫性格古怪的语句。

4、找出描写“小猫”性格特点的语句。

【我的疑问】预习中,我遇到的问是。

七年级新教材17《猫》导学案(含答案)

七年级新教材17《猫》导学案(含答案)

17?猫?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比照手法的运用。

2、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学习重点】理解比照手法的运用【学习难点】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一、【自主学习】作者链接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展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2、按句式说话:“读,我看到了一只的猫。

〞三、【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标记抒情议论的语句,体会“我〞的感情。

2.按句式说话:“读,我体味到。

〞范例: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3.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4、比拟分析以下两个句子a、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b、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四、【拓展延伸】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我想说:。

〞1、对于作品中的“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五、【达标检测】体会下面语句的情感,并分析。

1、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2、语句“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使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归纳反思】17?猫?导学案附答案:【自主预习】1.zǔ chàng sǒngyǒng quǎn lǚ2. B3.略4. 三局部:第一次养猫〔1-2段〕: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第二次养猫〔3—14段〕:提心吊胆。

第三次养猫〔15—34段〕:假设有假设无。

【整体感知】1.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很得意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9猫 导学案教案设计 (3)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9猫 导学案教案设计 (3)

猫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生词;理清课文叙述的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讨论探究文中刻画三只猫的形象的方法。

3、学习客观公正地待人处事。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对第二只猫的失踪与第三只猫的死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两课时知识链接:郑振铎,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闻名中外的收藏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关于养猫的话题导入课题。

二、检查课前预习:1、检查生字词:小组检查,教师抽查。

2.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给文章划分层次。

( 1 )到( 2 ):第一次养猫的故事( 3 )到( 14 ):第二次养猫的故事( 15 )到( 34 ):第三次养猫的故事三、课堂合作探究任务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1、浏览课文,根据下表在课文中标记相关的句子,分析后填写表格。

2、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芙蓉鸟事件”3、“我”根据什么判断是丑猫吃了芙蓉鸟?A、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B、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以上证据是否确凿?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怎样想、怎样做的?不确凿。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

”5、芙蓉鸟被吃的真相是什么?被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那只丑猫。

任务二:体会下列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并进行分析。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二次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

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

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的相法。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伤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课文《猫》导学案及答案

课文《猫》导学案及答案

课文《猫》导学案及答案猫》导学案及答案研究目标】1、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2、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研究重点】1、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研究难点】1、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课堂过程】自学质疑】XXX(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1、朗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生字词注音。

相称(xiāng chèn)。

郁(yù)。

闷(mèn)。

一缕(yī lǚ)。

娱(yú)。

乐(lè)。

污涩(wū sè)怂恿(sǒng yǒng)。

婢(bì)。

女。

蜷(quán)。

伏(fú)。

惩(chéng)。

戒(jiè)。

怅(chàng)。

然(rán)2.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污涩:不清晰,不明朗。

怂恿:鼓动,激励。

蜷伏:弯曲身体,蜷缩。

悲楚:悲伤、愁苦。

惩戒:惩罚、警戒。

妄下断语:没有依据的下结论的话。

逞能:自己的能力。

恍惚:心神不定,模糊不清。

一尘不染:非常干净,没有一点灰尘。

眼花缭乱:眼睛看到的东西非常繁多,让人眼花。

秩序井然:有条理,井然有序。

合作探究】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养了三只猫,通过对比三只猫的不同经历,表达了人生的哲理。

2、朗读课文,完成下表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流浪猫路边捡回外形黑白相间黄褐相间灰色性情温顺狡猾忧郁地位家里的宠物家里的宠物路边野猫结局XXX被人偷走XXX被车撞死XXX咬死芙蓉鸟后被打死3、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作者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因为第三只猫的经历最为特殊,也最能表达出文章中所包含的哲理。

展示提高】1.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

第16课《猫》导学案

第16课《猫》导学案

第五单元16猫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结构。

2.学习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

3.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和客观公正、宽容仁爱的处事态度。

学法指引细节描写及其作用1.概念: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2.作用: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好的细节描写能够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主题。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他是“为人生”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家庭的故事》《桂公塘》,专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

2.背景简介 《猫》创作于1925年11月7日。

20世纪20年代,郑振铎深受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树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态度。

本文正是作者这一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3.完成自学结构图猫{第一只猫:可爱活泼因病亡第二只猫:①第三只猫:②}凡事不可主观臆断基础夯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心里也感着一lǚ()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2)(我)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yǐ()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3)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xiāo hào()过一二小时的光阴。

(4)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dòu()它,它都不理会。

我们都很替它yōu yù()。

(5)它只是毫无生意地、lǎn duò()地、郁闷地躺着。

(6)三妹便sǒnɡ yǒnɡ()着她去拿一只来。

(7)有时蝴蝶 ān xiánɡ()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8)你这小猫呀,要被qǐ ɡài()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9)我也chànɡ rán()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猫》导学案(表格版)

《猫》导学案(表格版)
摘录或概括填

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内容,填写课后第一题的
与表格,独立元

表格。P100
成。

在书上勾画原

2.点评从来历、外形、性格、地位等方面说说三只猫的
句,点评批注在

生存状况。可以这样说:
句子旁边。

从 (此处引用原文)来看,这是一只 (此
三个小组上台

处用自己的话概括)的猫。
展示。合理分
朗读体会,说自
并感知文章结构。补充课后题一表格:我的感情变化。
己的发现。一个

小组上台展示。

3.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
小组讨论形成

却“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仅仅是以为“我”
一致观点,①号


冤枉了它吗? “我家”为何永不养猫?
发言,其他同学 可补充。
1■作者借三只猫的悲剧的尤其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命运想 要表达什么呢?首先联系背景,看作者自己怎么说。 背景链接: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 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
展示万案
1■默读课文。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 读完全文。
初 步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 来。
⑥号概括发言
感 知
3.整理字词
学生板演 齐读字词

累 字 词
我觉得这几个字的字形要注意:
⑤号展示或补
这几个字的字音要读准:
这几个词的意思要明白:

1.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请再次默读
认真阅读写作
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本文与作于1925年,是郑振铎

《猫》导学案

《猫》导学案
2、写作背景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点;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快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形近字组词
性()忧()职()凝()
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里,有这么一户的普通老百姓家里。 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 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巴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燕巢早已铸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 ,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
赏析
五.我为什么会认为是养的第三只猫咬死了鸟?如果是以前第1、2只猫咬了鸟,你认为作者会是什么态度?
六.语句“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个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中加点的“似乎、好象”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学后反思】
作者在以非常沉痛的懊悔的语气来诉说第三只猫亡失的经过,其实就是以自己的这种亲自经历,来表达一个非常鲜明的道理:对待生命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呢?
《猫》导学案
《猫》导学案
课型:讲读
备课组:七年级语文组
【使用说明】
1、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快速阅读并反复熟读课文,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循序解决学习问题。
2、自主学习,限时完成;相互对学,援疑质理;合作探究,求同存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水平: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3、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RJ)16 猫

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RJ)16 猫
拟人。把用于人身上的词语用在猫身上,生动形象。
4.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比喻。强调我的悔恨和遗憾程度之深,生动形象。
三、探究写法
1.结构巧妙。作者善于设置伏笔,首尾响应,三个故事三起三落,层层推进,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而严谨。
2.抓住特征,描写生动。
不活泼,忧郁,懒惰。“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地位
很受喜爱。“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5.“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愧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二、语言赏析
2.对三只猫,作者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用生动细致的细节加以表现。学习时要反复阅读有关段落,学习作者高超的描写手法。
3.学习时可以结合文中具体描写第三只猫的文字和作者的心理活动,分析作者当时的心情,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
第三只猫。这只猫被冤枉并遭受暴打,最终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我”明白自己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死亡让“我”刻骨铭心。
3.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得猫—养猫—()—再()—再()—再()—复()—复()—复()—最后()

猫导学案

猫导学案

《猫》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来历、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1、作品简介《猫》发表于1925年,是郑振铎创作的早期作品。

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剧的制造者。

这样,作者可以很自然的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即使是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也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

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品中的主人公“我”有知错求改和实事求是之心,也表明了作者受到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观念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污sâ红绫. sǒng yǒng 怅.然蜷.伏惩.jiâ安xiáng zǔ骂虐.待 wàng 下断语畏罪qián 逃2.解释词语怅然:怂恿:妄下断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完成下表三、品读课文,集体探究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

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2、我对待第三只猫的态度与前面两只猫有何区别?能不能把三只猫的写作顺序互换一下,为什么?3、真相大白后,我的良心受伤了,是什么使我的良心受伤了?说说你的理解。

最后作者的良心找回来了么?4、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四、拓展延伸1、对于课文主题,有人认为,是借“我”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或者是做人的道理,也有人认为,是借猫揭示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你觉得是怎样的?2、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猫》导学案(李文峰)

《猫》导学案(李文峰)
导学案
科目/教材语文年级:五课题《猫》第2课时
设计者:李文峰
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4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内容。找出表现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的句子。
3.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难点: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
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蜘蛛)
这几个谜语的谜底都是动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写动物的课文。请大家放开声音,齐读课题。
指名接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找,哪些句子能概括文的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合作探究,学习交流。
环节(任务)三:赏析词句,品味含义
1、默读课文,思考: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2、小组合作探究
3、有感情朗读课文
环节(任务)四: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同学们,我们玩个猜迷游戏吧!出示谜语: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褂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鹅)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设计意图
听课记录评价
学生学习事项
教师导控事项
环节(任务)一
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环节(任务)二
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环节(任务)三
赏析词句,品味含义
环节(任务)四
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环节(任务)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齐读课题

《猫》导学案

《猫》导学案
城厢镇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李佳蔚复备人:审核人:课题:26《猫》
班级:小组:姓名: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分钟)
2、自学(分钟)
3、共学(分钟)
4、展示(分钟)
5、小结(分钟)
6、检测(分钟)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1、掌握字词的音形义。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及结局。
一、化:
()——()——()
2、归纳主题。
3、分析并归纳写作方法。
二、展示。
三、小结。
四、检测
1、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污涩wūsè红绫hónglíng怂恿sǒngyǒng怅然chàngrán
B疆域jiāngyù悲楚bēichǔ惩戒chěngjiè妄wàng下断语
2、关于文章的体裁和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中的“我”并非作者本人(即使他有过类似的经历)。而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这一点作者在小说集的《自序》中曾特地作了如下说明:“他们(指集子中的故事)并不是我自己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决不是旧事的纪实。”本文虽是小说,但风格上却有点近似记叙性散文,它的叙事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体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第199期上。它是郑振铎从事小说创作的早期作品,表明了作者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观念。这些观念,不妨认为是五四前后西方国家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等思想,在我国知识青年中日益渗透的具体表现。
C建树jiànshù阴霾yīnlí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
D蜷伏quǎnfú孜孜不倦zīzībújuàn刚毅不屈gāngyìbùq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导学案
教学目标及重点: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况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预习检查
1、字音、字形
污涩红绫懒惰怂恿怅然蜷伏畏罪潜逃惩戒衔着妄下断语虐待屋脊
2、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请概括回答)
二、默读归纳
快速默读课文,直接筛选摘录或者归纳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三、各抒己见
1、抓住细节描写,谈一谈你最喜欢哪只猫?
2、比较这三只猫,你觉得哪一只猫是作者描写的重心?为什么?
3、那么,另外两只猫的描写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
四、小组探究
文中三只猫或失踪或死亡,造成不幸的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五、写作交流
借鉴《猫》的写法,从来历、外形、性情、结局等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只自家养过的小动物,写出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然后交流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