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耐受形成的机

合集下载

关于免疫耐受的叙述

关于免疫耐受的叙述

关于免疫耐受的叙述
免疫耐受是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系统不产生免疫应答的一种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攻击外来的病原体,同时避免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然而,有时免疫系统会出现失调,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而免疫耐受的破坏往往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免疫耐受包括中央免疫耐受和外周免疫耐受两种类型。

中央免疫耐受发生在胸腺和骨髓中,通过负选择和阳性选择的过程,排除自身抗原特异性T和B细胞。

外周免疫耐受则发生在淋巴组织中,包括淋巴结和脾脏,通过多种免疫调节机制维持免疫平衡,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免疫耐受的破坏可能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

研究表明,免疫耐受受到遗传、环境和免疫调节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免疫耐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揭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免疫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一种免疫耐
受状态,其破坏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对免疫耐受的研究对于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抗原知识点总结

抗原知识点总结

抗原知识点总结一、抗原的概念1. 抗原的定义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包括蛋白质、多肽、多糖、核酸、脂质、细胞表面分子等。

2. 抗原的特点(1)具有免疫原性,即能够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2)具有免疫原性,即能够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3)能与特异性抗体或T细胞受体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4)具有抗原决定簇(epitope),这是抗原分子上与抗体或T细胞受体结合的部位。

二、抗原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抗原可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根据来源分类(1)自身抗原:机体内源性蛋白质和其他分子,是机体免疫系统的自我识别对象;(2)异体抗原:来自其他生物体或外界环境的抗原,包括微生物、异种蛋白等。

2. 根据免疫原性分类(1)免疫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抗原;(2)半免疫原:需要与载体蛋白共价结合或与抗原提高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反应;(3)不免疫原:不能引起机体产生明显免疫反应的抗原。

3. 根据抗原的结构分类(1)多肽抗原:由氨基酸组成,通常是蛋白质片段;(2)糖抗原:由糖类物质组成;(3)脂质抗原:由脂类物质组成;(4)核酸抗原:由核酸物质组成。

三、抗原的识别与处理1. 抗原的识别(1)抗原的识别主要通过机体免疫系统中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完成;(2)抗原呈递细胞能够通过其表面的抗原提呈递分子(MHC分子)与抗原结合,并将抗原分子呈递给T细胞。

2. 抗原的处理(1)抗原通过内源性通路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然后将抗原呈递到细胞质溶酶体中进行降解和内源性途径的处理;(2)抗原通过外源性通路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然后将抗原呈递到内源性途径中。

四、抗原的免疫应答1. 免疫应答的类型免疫应答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2. 免疫应答的过程(1)抗原的识别和摄取:抗原呈递细胞通过其表面的抗原提呈递分子(MHC分子)与抗原结合,并将抗原分子呈递给T细胞;(2)免疫应答的激活:T细胞通过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MHC分子提呈递的抗原片段与其上的T细胞受体结合,从而激活T细胞;(3)免疫应答的增殖和分化:激活的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从而发挥其对抗原的免疫作用。

免疫耐受的名词解释

免疫耐受的名词解释

免疫耐受的名词解释免疫耐受是指一个物种具有自我免疫抗原并能够对它们产生正确的响应的能力。

免疫耐受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是人体抗病的一个自然机制。

它是一种身体自身的防守机制,使身体免受外来物质的侵害,也不会误杀有益的微生物。

免疫耐受的概念源于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医生和哲学家们。

他们提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机体会对之前暴露的外源物质产生耐受,并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不会受到其他物质的伤害。

在随后的几百年内,医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这一概念,并为其建立了自己的理论。

他们发现,机体能够在接触外源物质时产生一种耐受性,不再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可以增强机体对外界的抵抗力。

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免疫耐受是由机体自身抗原识别机制引起的,也就是所谓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通过一系列免疫反应,检测到机体内外的外源物质,分辨出对机体有效的外源物质与损害机体的外源物质,以及那些不能对机体产生影响的外源物质,从而发挥身体对他们的耐受性。

免疫耐受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抑制有害的外源物质的活动,而且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确保身体保持健康。

同时,免疫耐受也可以防止自身免疫抗原的发生,从而防止身体对自身的攻击,也就是所谓的自身免疫疾病。

此外,免疫耐受还可以促进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它们在正常情况下调节自身。

它还可以抑制某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避免感染,从而保持机体健康。

免疫耐受是人体防护自身免疫、抗病的重要机制。

只有当机体达到一定的免疫耐受度,它才能够抵抗疾病的侵害,也能够有效地抵抗外来物质的侵袭。

因此,有必要加强健康养生,增强机体的免疫耐受度,以提高机体对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的抵抗力,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

1.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
胚胎期
自身或外来的抗原刺激
不成熟的T、B细胞 形成免疫耐受 出生后 对相同抗原不引起应答
6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2.动物新生期及胚胎期的耐受现象
Owen的观察: Owen于1945年首先报 道了在胚胎期接触同种 异型Ag所致的免疫耐 受现象
外周免疫耐受
成熟的T、B细胞遇内源、外源抗原,形成的耐受
其机制是克隆清除、克隆忽视、克隆失能和克隆抑 制(Treg)
绝大多数外周组织特异性抗原浓度太低,T细胞活化 第一信号不足,或B7表达量低致第二信号不足。 抗原与反应性淋巴细胞共存,却不应答:克隆忽视
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在生理条件下不致免疫应答如 脑、胎儿、眼的前房和睾丸
异卵双生的牛
7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新生期人工诱导免疫耐受
Medawar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二)免疫耐受诱导条件和形成机制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1.免疫耐受诱导条件
抗原 剂量 抗原的性质 免疫途径 口服抗原〉门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 机体 遗传背景(种属和品系) 机体免疫状态
B细胞耐受的诱导,需要较大剂量的抗原,耐受持 续时间短(数周),易于高带耐受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抗原类型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2. 免疫耐受机制
中枢耐受: T、B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遇自身 抗原形成的耐受。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免疫学名词解释及答题

免疫学名词解释及答题

免疫思考题4、淋巴细胞归巢:是指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的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淋巴细胞表面不同的粘附分子与特定组织HEV表面的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决定该细胞的去向。

5、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在于:①分布更加合理,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②增加与APC接触的机会,有利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产生③使机体所以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有利于动员各种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迁移至病原体、肿瘤或其他抗原性异物所在的部位,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因此,淋巴细胞再循环是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应答并发挥免疫功能的必要条件。

6、固有分子模式概念及其特点:是启动和诱导固有免疫应答的物质(具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在感染早期,位于机体皮肤粘膜表面的固有免疫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对IMP (固有分子模式)进行泛特异性识别,介导以炎症效应为主的固有免疫及吞噬杀菌效应。

或者清除衰老损伤细胞以维持生理平衡。

包括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

特征:①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②为微生物生存和致病性所必须③可被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

7、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一、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①异物性②化学属性③分子量④分子结构⑤分子构象⑥易接近性⑦物理性状二、宿主的特性:①遗传因素②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三、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皮内注射和皮下免疫途径荣誉诱导免疫应答,肌内注射次之,静脉注射效果较差,口服免疫则易诱导耐受。

8、比较不同的免疫刺激剂的区别:一、超抗原:某些抗原物质,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非特异性激活人体总T细胞库中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

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

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自身组织及其成分、外来异物及其抗原、病原微生物及其抗原等不产生或产生较弱的免疫反应的状态。

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I. 负选择负选择是指在胸腺和骨髓中,对自身T、B淋巴细胞进行筛选,将那些能够识别自身抗原的淋巴细胞消除掉,从而避免它们对自身组织造成损伤。

负选择主要包括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

1. 中枢性负选择中枢性负选择是指在胸腺和骨髓中,对那些能够识别自身抗原的淋巴细胞进行消除。

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T、B淋巴细胞与自身抗原结合后,是否与MHC分子结合紧密,以及是否接受到足够强度的信号等因素。

2. 周围性负选择周围性负选择是指在外周淋巴器官中,对那些能够识别自身抗原的淋巴细胞进行消除。

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外周组织中存在的调节性T细胞,它们能够通过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等方式,抑制自身反应性T、B细胞的活性。

II. 免疫耐受诱导免疫耐受诱导是指通过一系列特殊的免疫处理手段,使机体对某些特定抗原产生免疫耐受状态。

这种耐受状态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

1. 全身性免疫耐受全身性免疫耐受通常是通过给予高剂量、长时间、重复注射某种特定抗原来实现的。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使机体产生一种“无反应”的状态,即对该抗原不再产生明显的免疫反应。

2. 局部性免疫耐受局部性免疫耐受通常是通过在局部区域注射某种特定抗原来实现的。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使机体在该局部区域对该抗原不再产生明显的免疫反应,但在其他区域仍然能够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

III.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指通过一系列特殊的细胞和分子相互作用,调节机体对某些特定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

这种调节可以是抑制性的,也可以是促进性的。

1. 抑制性免疫调节抑制性免疫调节通常是通过一些特殊的细胞和分子来实现的。

例如,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能够通过分泌IL-10等细胞因子,抑制自身反应性T、B细胞的活性;PD-1等共刺激分子能够通过与其配体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等。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它起到守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侵害的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直接关系到它的有效性和机体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加深对该系统的认识。

一、免疫系统的结构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和细胞组成,它们相互协作,形成一条完整的防御线。

下面将详细介绍免疫系统的主要结构部分。

1. 脾脏脾脏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大的器官之一,它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

脾脏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淋巴细胞,这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消灭病原体。

2. 淋巴结淋巴结分布在全身,它们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淋巴结具有过滤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的功能,通过淋巴液的循环,它们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体内的病原体。

3. 骨髓骨髓是免疫系统中产生免疫细胞的关键器官,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负责产生各种免疫细胞,而黄骨髓主要负责储存这些细胞。

4. 胸腺胸腺位于胸腔中央,它是T细胞的主要产生地。

T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并消灭侵入机体的异常细胞。

胸腺的功能主要是筛选和调节产生的T细胞,确保它们的活性和稳定性。

5. 淋巴管系统淋巴管系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身的管道系统,它负责将淋巴液从组织中收集并运送到淋巴结。

淋巴管系统的畅通性对于有害物质的排出和免疫细胞的迁移具有重要作用。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免疫应答当机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入侵时,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免疫应答。

这种应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机体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它产生于病原体入侵后的几小时内。

先天免疫主要通过破坏病原体的生长环境、抑制其繁殖和扩散来保护机体。

获得性免疫是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高度特异性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需要时间来形成,但一旦形成,它能够提供长期的保护。

获得性免疫主要通过淋巴细胞的活化、分化和增殖来实现。

2. 免疫记忆免疫记忆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它使机体对先前感染过的病原体形成记忆,以便在再次感染时迅速做出反应。

12 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

12 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

免疫耐受与免疫缺陷、免疫抑制的差异
1、免疫缺陷:是由于遗传或疾病等因素造成的 机体免疫系统缺陷和功能障碍,导致机体对
多种抗原物质的不应答或应答低下。是非特
异的

2、免疫抑制: 使用免疫抑制使免疫系统的功
能受抑制,导致机体对多种抗原物质不应答, 停用抑制剂后可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是非 特异的。
二、 免疫耐受现象
T、B淋巴细胞,识别自身抗原的细胞克隆被清除而
形成的自身耐受。 A.胸腺内发育中的T细胞 阳性选择和阴性 选择 识别自身抗原的未成熟T细胞凋亡。 B.骨髓内发育中的B细胞(表达mIgM的未成熟B 细胞) 阴性选择 识别自身抗原的未成熟B细 胞克隆消除或处于无反应性(anergy)状态。
免疫耐受
(immune tolerance)
第一节 概述

一、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 是机 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形成的特异 性无应答状态 . 此时机体对其它抗原仍可
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
特点: 1、需要抗原的诱导,有一 定的潜伏期 2、具有特异性 和记忆性
3、机体免疫功能正常
口服最易诱导耐受;腹腔注射次之;皮下
注射最难 。
免疫应答
低区带 耐受
T细胞 TD-Ag
高区带耐受 T、B细胞 TD-Ag TI-Ag
抗原浓度
二、 机体方面的因素

1 、种系及发育程度:灵长类、有蹄类动物只 在胚胎期可诱导耐受,而小鼠和大鼠在胚胎期 和新生期都能诱导耐受。 2、免疫系统状态 :机体在胚胎期最易诱导耐 受,新生期次之,成年期较难。 免疫抑制状态易诱导耐受
.
第二节
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
一、抗原方面的因素 1、性质:小分子、可溶性的、单体蛋白质易诱导 耐受 2 、剂量: TI-Ag 需要高剂量才能诱导耐受; TDAg低剂量和高剂量均可诱导耐受。低剂量引起者 成为低区带耐受。高剂量引起者称为高区带耐受。 抗原剂量与耐受的维持和消退有关

医学基本概念: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

医学基本概念: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
30
人工诱导免疫耐受
31
获得性免疫耐受性
P.梅达沃等人(1953)用两个不同的近交系小 鼠进行实验,导致了人工获得性免疫耐受性的成 功,证明免疫耐受性是免疫系统“识别”和“记 忆”的结果,机体的免疫系统愈不成熟,就愈易 产生对某一特定抗原的免疫耐受性。
32
一、 概念
1、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针对该抗原的
23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
血清中产生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神经传导。
重症肌无力患者
2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IA)
血清中出现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
RA 患者手指关节实质性损伤 25
类风湿性关节损伤
抗感染:胞内感染的病原体 抗肿瘤:Tc细胞作用 免疫损伤:参与迟发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
自身免疫病
9
㈡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0
体液免疫
11
抗体的效应 P354
中和作用 调理作用 激活补体作用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12
2.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效应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个体发育中Ig产生的规律 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的规律
产生机制可归纳为六个方面: 1.克隆无反应性导致耐受; 2.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导致耐受; 3.克隆忽视导致耐受; 4.免疫调节细胞所致耐受; 5.独特型网络的致耐受作用; 6.新学说---危险模式假说的提出。
34
二、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形成
(一)、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意义 1.用于自身免疫病治疗 2. 用于超敏反应性疾病治疗 3. 器官移植预防与治疗

免疫耐受名词解释

免疫耐受名词解释

免疫耐受名词解释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特定抗原或病原体的免疫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免疫反应的状态。

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抑制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时,称为自身免疫耐受;而当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或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被降低或抑制时,称为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功能,它能够保护机体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反应的侵害。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对抗抗原和病原体,以保护机体不被感染。

然而,有时免疫系统会出现错误,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此外,免疫系统也会对一些无害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如花粉症、哮喘等。

对于这些疾病,免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非常重要。

免疫耐受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实现。

一种机制是自身免疫耐受。

在胚胎发育和早期生命阶段,免疫系统会经历一系列的发育和教育过程,识别和删除自身T细胞和B细胞,从而防止它们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

如果这个过程出现了错误,误删除或误保留了自身免疫细胞,就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另一种机制是耐受性诱导。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移植器官移入、抗原投予等,通过控制免疫系统的激活和调节,可以诱导机体对特定抗原保持耐受状态。

这种通过外界干预诱导的免疫耐受可分为中央耐受和周边耐受。

中央耐受是指在胸腺和骨髓中诱导T细胞和B细胞对自身抗原产生耐受;而周边耐受是指在外周淋巴oid器官中诱导T细胞和B细胞对特定抗原产生耐受。

这种通过干预诱导的免疫耐受在移植器官移入和免疫疗法中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还有一种机制是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是指通过抑制或调节免疫系统的激活和功能,降低机体对抗原和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免疫耐受的目的。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这种通过药物干预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方法在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总之,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功能,可以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免疫耐受的诱导条件和形成机制

免疫耐受的诱导条件和形成机制

1. 中枢免疫耐受:克隆清除及克隆流产
A.胸腺内发育中的T细胞 阴性选择 识别 自身抗原的未成熟T细胞凋亡——克隆清除 (clonal deletion)。
B.骨髓内发育中的B细胞(表达mIgM的未成熟B 细胞) 阴性选择 识别自身抗原的未成 熟B细胞发育停止——克隆流产(clonal abortion)。
治疗一些临床疾病, 如肿瘤、慢性感染性疾病等。
(一)免疫耐受的诱导条件
诱导条件
1.抗原因素
抗原因素 + 机体因素
(1)抗原性质:遗传背景接近或分子结构小而简单的抗原。
(2)抗原剂量:小剂量TD-Ag T细胞耐受; 大剂量TD-Ag和TI-Ag T细胞和B细胞耐受
(3)抗原免疫途径:静脉 > 腹腔 > 肌肉,口服易诱导耐受
(4)其他因素:如低剂量抗原在体内持续存在、不添加佐 剂等。
机体对自身抗原所建立的天然耐受,在某些情况 下也可被终止,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疾病。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一.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意义 1. 用于自身免疫病治疗: 2. 用于超敏反应性疾病治疗:脱敏疗法治疗I型超敏反
应。 3. 器官移植排斥的预防与治疗: 单体抗原或免疫抑制剂(静脉) 受者(移植
前) 对移植物的耐受(一定程度)。 二、 人工终止免疫耐受的意义
外周耐受
启动凋亡信号导致细胞凋亡 独特型网络调节
T及B免疫细胞遇 到抗原后不产生免 疫应答。
1. 中枢免疫耐受:克隆清除及克隆流产
Burnet:克隆选择学说
1、胚胎期体内有许多免疫活性细胞克隆 2、每一细胞克隆都具有其抗原特异性受体 3、胚胎期或新生期未成熟T与B细胞接触抗原,
TCR/BCR分别与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呈高亲和力结 合时,则引发阴性选择,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致克 隆缺失。

免疫学大题

免疫学大题

免疫学1.简述免疫系统具有双重功能(防卫、致病)的理论基础?答: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对“自己”或“非己”抗原的识别并排除“非己”抗原的功能,也就是免疫系统对“自己”和“非己”抗原性异物具有差别性识别与应答,从而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并且负担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这三大功能。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非己”抗原产生排异效应,发挥免疫保护作用,比如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免疫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对自身抗原成分产生不应答状态,形成免疫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病的产生。

但是在免疫功能失调情况下,免疫应答可能造成机体损伤引发超敏反应,或破坏自身耐受而致自身免疫病。

如免疫应答过强造成功能与组织损害引发超敏反应,或破坏自身耐受而致自身免疫病;如机体免疫应答低下,使机体失去抗感染、抗肿瘤能力,导致机体持续或反复感染或肿瘤发生。

2.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凡是及其作用?答: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地进行着动态的更换。

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

其中,淋巴循环经胸导管及右淋巴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而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再循环是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应答并发挥免疫功能的必要条件。

使体内淋巴细胞能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中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3.简述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答:(1)理化性质:①抗原具有异物性:异物性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蛋白质类的抗原免疫原性最强。

②分子量大小: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③化学组成和结构: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通常具有复杂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

④分子构象: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位置、空间结构均可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⑤物理状态:颗粒性或聚合体形式的抗原免疫原性较强,而可溶性或单体形式的抗原免疫原性较弱。

免疫耐受的名词解释

免疫耐受的名词解释

免疫耐受的名词解释免疫耐受是生物、植物甚至是细菌的一种自然免疫能力,它可以让生物或植物对某种病毒、细菌、真菌或其他外来病原体有一定的耐受性,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免疫耐受有多种形式,如哺乳动物和禽鱼的抗体耐受、动物和植物的细胞性耐受、肝细胞的代谢耐受以及器官间的细胞耐受。

免疫耐受是指一种机体对外来抗原(如病毒、细菌等)具有抗性的能力,而不是一种完全的病毒抵抗能力。

免疫耐受的发生是一种自然调节机制,它可以有效的帮助机体克服病原体的侵害,而不会引起过重的免疫反应。

它可以在没有传统免疫抗体的情况下,帮助生物对某种病原体具有耐受性,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

免疫耐受有很多种形式,可以归结为免疫抗体耐受、细胞性耐受、抗原靶向性耐受和抗原易化耐受等几大类。

免疫抗体耐受是指机体产生的抗体抗性,大多数动物和禽鱼可以被免疫抗体耐受。

在免疫抗体耐受过程中,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在继续产生抗体的同时,亦可能出现抗体抗性,从而达到有效抑制病原体的效果。

细胞性耐受是指细胞具有排斥或杀灭外来病原体的能力,大多数动物和植物都可以通过细胞性耐受来克服病原体的侵害。

细胞性耐受可以藉由多种方法减少病原体对机体的影响,如细胞粘附、细胞排斥、免疫去除和细胞凋亡等。

抗原靶向性耐受是指机体对某些特定病原体的抗原性耐受,在细胞内可以建立一定的抗原靶向性,使病原体被定向识别或抑制。

抗原易化耐受是指机体对某一种特定抗原的特异性易化耐受,在这种耐受过程中,机体制造的抗体可以被抗原病毒易化,并且抗体的功能可以被抗原影响,从而使病毒抗体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免疫耐受及其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可以有效帮助机体抵抗病原体所造成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病原体的扩散率,减少疾病的发病率。

它是一种自然的机制,可以有效的降低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侵害,因此,深入了解免疫耐受的本质和发生机制,并运用它们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促进健康发展和减少疾病发病率至关重要。

此外,免疫耐受也可以用于治疗人类和动植物的疾病。

免疫耐受形成机理分析

免疫耐受形成机理分析

免疫耐受形成机理分析摘要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产生的一种特异性不应答状态。

这种状态在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中起到重要作用,避免了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本文将分析免疫耐受的形成机理,包括中枢免疫耐受和周围免疫耐受两个方面,并探讨免疫耐受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 中枢免疫耐受中枢免疫耐受是指在免疫器官发育过程中,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的一种不应答状态。

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主要发生在胸腺和骨髓中,通过负选择和正选择两个过程实现。

1.1 负选择负选择是指免疫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对表达自身抗原的免疫细胞进行消除,以避免自身免疫反应。

在胸腺中,T细胞通过识别表达自身抗原的胸腺上皮细胞,如果T细胞与自身抗原有高亲和力,则会被诱导凋亡,从而消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

在骨髓中,B细胞通过识别表达自身抗原的细胞,如果B细胞与自身抗原有高亲和力,则会被诱导凋亡,从而消除自身反应性B细胞。

1.2 正选择正选择是指免疫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对表达适当亲和力自身抗原的免疫细胞进行选择,使其继续发育成熟。

在胸腺中,T细胞通过识别表达自身抗原的胸腺上皮细胞,如果T细胞与自身抗原具有适当的亲和力,则能够存活并继续发育成熟。

在骨髓中,B细胞通过识别表达自身抗原的细胞,如果B细胞与自身抗原具有适当的亲和力,则能够存活并继续发育成熟。

2. 周围免疫耐受周围免疫耐受是指在免疫器官发育成熟后,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的一种不应答状态。

周围免疫耐受的形成主要通过免疫调节细胞和免疫调节分子实现。

2.1 免疫调节细胞免疫调节细胞是指一类具有调节免疫反应功能的细胞,包括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B细胞和调节性自然杀伤细胞等。

调节性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如IL-10和TGF-β,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从而维持免疫耐受。

调节性B细胞通过分泌抗体,如自身抗体,中和自身抗原,从而维持免疫耐受。

调节性自然杀伤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从而维持免疫耐受。

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B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其在机体免疫防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B细胞的高度可塑性和多样性,其在免疫应答中也容易出现过度反应和自身攻击等问题。

为了保证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机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进行探讨。

一、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的概念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是指在机体发育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产生的一种自身抗原特异性负选择机制,使得具有高亲和力、可能对自身组织发生攻击的自身抗原特异性B细胞被消除或失活,从而保证机体对自身组织的正常保护功能。

二、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的途径1. 骨髓早期负选择在骨髓中,B细胞在经历了一系列分化和选择过程后最终成熟。

在这个过程中,自身抗原特异性高亲和力的B细胞会被消除或失活,这是一种早期的负选择机制。

2. 骨髓晚期负选择在骨髓中,B细胞还会经历一次晚期负选择。

这个过程发生在B细胞已经完成V(D)J基因重组并表达出完整的B细胞受体(BCR)之后。

此时,如果BCR与自身抗原结合亲和力过高,则会触发负选择机制。

3. 中枢耐受中枢耐受是指通过Thymus依赖性抑制性T细胞(tTreg)介导的免疫耐受形成机制。

tTreg可以识别并抑制自身抗原特异性高亲和力的B 细胞,从而起到保护机体免疫系统不攻击自身组织的作用。

三、影响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可以影响B细胞对自身抗原的识别和反应能力,从而影响B 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影响自身抗原的表达、B细胞的活化和分化等途径影响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

3.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免疫调节因子等,都可能会影响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

四、临床意义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都与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形成失调有关。

免疫系统与机体耐受免疫耐受的维持与失调

免疫系统与机体耐受免疫耐受的维持与失调

免疫系统与机体耐受免疫耐受的维持与失调免疫系统与机体耐受:免疫耐受的维持与失调免疫系统是机体内的一套复杂的生物系统,具有识别、攻击和消除外来入侵物质的能力。

然而,免疫系统也需要保持对机体自身组织的耐受,以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对自身组织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沉默”状态,从而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一、免疫耐受的维持1. 中枢耐受中枢耐受是指免疫系统中的T和B淋巴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受到自身抗原的唤醒和删除,以防止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胸腺和骨髓中,其中胸腺主要负责T细胞的发育,骨髓主要负责B细胞的发育。

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系统会识别并删除具有高自身亲和力的T和B细胞,保证只有能与外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细胞被留下来。

2. 外周耐受外周耐受主要通过调节性T细胞(Treg)发挥作用。

Treg细胞能够抑制和调节免疫反应,防止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Treg细胞通过分泌某些免疫抑制性分子,如TGF-β和IL-10,来抑制其他T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活性,从而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状态。

二、免疫耐受的失调免疫耐受的失调可导致机体对自身的组织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基因、环境和免疫系统的失调等。

1.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的异常是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相关基因突变、表达异常或功能缺陷等都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地对自身组织产生耐受,从而引发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免疫系统耐受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感染、药物、化学物质等外界因素都可能干扰免疫系统的平衡,导致免疫系统的失调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3. 免疫耐受机制缺陷免疫耐受机制的缺陷也是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例如,Treg细胞的数量或功能异常,无法有效地抑制其他T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活性,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三、免疫耐受的调节和治疗针对免疫耐受的调节和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策略之一。

免疫疾病治疗中的细胞耐受性研究

免疫疾病治疗中的细胞耐受性研究

免疫疾病治疗中的细胞耐受性研究细胞耐受性是免疫治疗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机体对于外源抗原的免疫响应程度降低或消失。

而在免疫治疗中,细胞耐受性的发挥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免疫治疗中细胞耐受性的相关研究。

一、细胞耐受性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细胞耐受性在免疫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调节机体对于外源抗原的反应水平,细胞耐受性可以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免疫反应,并保持机体内稳态。

此外,细胞耐受性还能够增强机体对于特定抗原产生长期保护效果。

二、细胞耐受性的调控机制1. 允许性突变: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会通过负选择来删除自身对抗原的识别能力较高的淋巴细胞。

然而,当外源抗原经过处理后被主要抗原呈递细胞(APC)展示在MHC分子上时,如果与自身大量重叠,便可能导致免疫耐受性的发生。

这种现象被称为允许性突变。

2. 免疫调节细胞的作用:免疫调节细胞是一类能够抑制机体免疫反应的细胞类型。

通过释放抑制因子或直接与其他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免疫调节细胞可以有效地控制机体对于特定抗原的反应程度,从而发挥其耐受性的作用。

三、细胞耐受性在常见免疫疾病治疗中的实践1. 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于自身组织产生不良免疫反应导致器官和组织损害的一类疾病。

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的细胞耐受性,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轻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并达到改善患者症状的目的。

2. 移植排斥反应移植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后由于免疫系统对于移植物组织产生攻击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通过引入允许性突变或增强免疫调节细胞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受体对于移植物耐受性,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3.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机体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突变率和免疫逃逸能力,肿瘤治愈效果有限。

因此,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引入细胞耐受性的调节机制,可以提高抗肿瘤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四、细胞耐受性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前景细胞耐受性在免疫治疗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生物学中的免疫反应原理

生物学中的免疫反应原理

生物学中的免疫反应原理免疫反应是机体对外来病原体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它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机体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分子、细胞和组织的互动反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抗体和免疫细胞系统,为生命的延续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由许多细胞、组织和分子组成。

在免疫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细胞,称为免疫细胞,它们可以分为两类:T细胞和B细胞。

T细胞和B细胞都有很高的特异性,它们会分别与不同的抗原结构发生反应,但都可以识别特定的病原体。

B细胞主要负责分泌抗体,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与其特异性相对应的病原体,从而消灭它们。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形成一种复合体,这种复合体可以促进病原体的吞噬和破坏。

T细胞则可以分为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辅助T细胞主要负责激活免疫系统中的其他细胞,起到助推作用。

细胞毒性T细胞主要负责直接杀死已感染的细胞和病原体。

2. 免疫反应的基本流程免疫反应由两个阶段组成:初始免疫反应和次生免疫反应。

初始免疫反应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抗原的识别、抗原的处理和呈递、T细胞与抗原的结合和激活、激活后的T细胞激发B细胞产生抗体。

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系统会产生一些介导物质,比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它们可以调节免疫反应的程度和方向。

次生免疫反应是指体内曾经接触过抗原后再次接触同样的抗原时,产生的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不需要显著的时间和能量,通常比初始免疫反应快、强和更为持久。

3. 免疫反应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可以识别和结合特定的病原体,而不会与自身的细胞和物质发生反应。

这是因为免疫系统中存在大量不同的抗体和T细胞受体,每一个受体都能识别和结合不同的抗原,这种结合是基于分子的配对原理,即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是由它们物理性质的匹配而形成的。

免疫系统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它对不同的病原体具有不同的免疫反应,这是因为不同的病原体抗原分子的结构和性质都不相同,因此对它们的免疫反应也是不同的。

免疫耐受与免疫疾病的关系

免疫耐受与免疫疾病的关系

免疫耐受与免疫疾病的关系引言免疫系统是人体抵抗疾病和维持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识别并清除入侵体内的病原体,并调节机体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应答。

然而,免疫系统有时也会出现失调,导致免疫疾病的发生。

与免疫疾病相反的是免疫耐受,即机体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应答的抑制。

免疫耐受与免疫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对这一关系进行详细探讨。

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自身组织和从外界进入的无害抗原表现出的免疫无应答或免疫抑制的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具有辨别自身和异物的能力,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然而,有时免疫系统会出现错误,对自身组织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疾病的发生。

为了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机体会通过多种机制来维持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的主要类型根据免疫耐受的机制,可以将其分为中央耐受和外周耐受两种类型。

中央耐受中央耐受是指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在胸腺和骨髓等中枢淋巴器官中发生。

它通过负选择(negative selection)和消除(deletion)的方式,清除发生自我抗原识别的自体反应性T细胞和B细胞。

这一过程可以防止自身免疫应答的发生,从而维持免疫耐受。

外周耐受外周耐受是指对自身或外界抗原的免疫耐受在淋巴器官以外的组织中发生。

外周耐受的机制包括免疫刺激的抑制、免疫细胞的死亡、免疫抑制细胞的产生等。

通过这些机制,机体可以限制自身和非自身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维持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过度免疫应答的一类疾病。

免疫系统本身的异常活化或调节功能失调,往往是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原因。

与免疫耐受相关的遗传因素和免疫调节紊乱被认为是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病因。

自身耐受破坏免疫耐受的破坏是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关键环节。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中有多种机制来防止自身免疫应答的发生。

然而,当这些机制出现缺陷时,自身免疫反应将不受限制地发生,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免疫调节紊乱在自身免疫疾病中,机体对抗自身组织产生过度免疫应答。

口服免疫耐受的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口服免疫耐受的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口服免疫耐受的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戴敏;陈颖;马萍【摘要】口服免疫耐受(oral tolerance)是指口服可溶性蛋白抗原刺激机体后形成的对该抗原无免疫的应答,对其它抗原仍能应答,这不同于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造成的抑制状态,不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口服耐受可阻止机体对肠腔内共栖的正常菌群产生免疫应答,而这些菌群乃机体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所必需的,同时应用口服耐受这一原理,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1]。

从W ells和Osbom e于1911年报道给动物喂卵清蛋白(OVA)抗原后,能减轻再次注射OVA所发生的变态反应,已有近100年的历史。

人们对口服耐受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取得不错的成果。

现就口服耐受的机理及其应用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口服免疫耐受产生的结构基础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指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细胞,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

与口服耐受密切相关的是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

GALT由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固有层淋巴细胞(LPL)、派氏集合淋巴结(Pey er’s Patch,PP)和肠系膜淋巴结组成。

PP是小肠的黏膜滤泡组织,主要由膜细胞(m emb...【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09(035)002【总页数】2页(P85-86)【作者】戴敏;陈颖;马萍【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2口服免疫耐受(oral tolerance)是指口服可溶性蛋白抗原刺激机体后形成的对该抗原无免疫的应答,对其它抗原仍能应答,这不同于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造成的抑制状态,不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口服耐受可阻止机体对肠腔内共栖的正常菌群产生免疫应答,而这些菌群乃机体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所必需的,同时应用口服耐受这一原理,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性T细胞 (Tr)经细胞-细胞间的直按接触, 抑制CD4+及CD8+ T细胞的免疫应答。其他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分泌TGF-β抑制 Th1和CTL功能。
2、B细胞克隆无能 B细胞克隆无能可由低浓度多价抗原与未成熟B细胞结合引 起。Vitetta(1975)提出,B细胞发育早期,膜表面只表达SmlgM,而不表达 其他类型表面抗原受体。这种幼稚B细胞对低浓度多价抗原敏感,若与这种抗 原结合,则细胞发育受阻,表面抗原受体不能表达,从而丧失对相应抗原的应 答能力。但这种对特异性抗原产生耐受的B细胞并未死亡,它们可接受B细胞多 克隆有丝分裂原如细菌脂多糖(脂多糖受体与抗原受体无关)的刺激而活化。 B细胞因表面抗原受体广泛交联而呈“冻结”状态是B细胞形成克隆无能的又一 重要原因。适量TI抗原与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结合,发生有限交联,可激活B细 胞产生免疫应答。大剂量TI抗原与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结合,可使受体广泛交联 而将细胞“冻结”。此时液态镶嵌的细胞膜不能流动、B细胞处于耐受状态。 (图11—4)。 图11—4 B细胞抗原受体交联示意
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1.免疫耐受根据形成时期不同分为 中枢免疫耐受:
①克隆无能/不活化 ②克隆清除 ②克隆清除 外周免疫耐受 ④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 ⑤细胞因子的作用 ⑥信号转导障碍 ⑦免疫隔离
(1)中枢耐受:主要与克隆消除有关。克隆消 除是T、B淋巴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通过阴性 选择诱导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凋亡而被 清除的方式。
克隆清除 经APC提呈的导致T细胞克隆清除。
自身应答性T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特异性抗原并存,通常情况下, 不致自身免疫病的状态。
抑制性T细胞(Ts细胞)对成年动物免疫耐受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这种Ts细胞是 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可以在实验动物体内诱导产生。Gershon(1970)发现,给小鼠大 量、反复注射绵羊红细胞使这产生免疫耐受后,将耐受小鼠的脾细胞转输到正常同系小鼠 体内,则该受体小鼠对绵关红细胞也出现同样的免疫耐受状态。但是,如果在转输前将耐 受小鼠脾细胞用Lyt-2抗(Lyt-2抗原是小鼠Ts细胞重要的表面标志)和补体处理,去除其 中的Ts细胞,则耐受现象的转移也消失。这表明Ts细胞与免疫耐受的形成有关。 Ts细胞的作用通常是抗原特异性的,它可能是通过阴止抗原呈递、阴断TH细胞功能表达 或抑制B细胞分化等环节发挥作用。 B
(2)外周耐受:指成熟的T、B细胞在外周遇到 自身或非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主要机制 有克隆无能、克降清除、免疫忽视、调节性T 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细胞因子的作用、信 号转导障得及免疫隔离等。
指T、B免疫活性细胞识别抗原,只产生第—信号,而无第二信号,导致 细胞内活化转导途径在早期被中断,细胞不能充分活化,呈现克隆无能状 态。 克隆无能(clonal anergy)可发生于T细胞,也可发生于B细胞。 1、T细胞克隆无能 T细胞激活至少需要两种信号:①通过表面TCR— CD3复合受体分子与APC或靶细胞携带的抗原肽—MHCⅡ类或Ⅰ类分子 复合物结合获得活化第一信号;②通过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与APC或靶 细胞表面相应配体结合获得协同刺激信号,即活化第二信号。两个信号中 的任何一个缺乏都可导致了细胞克隆无能,不产生免疫应答。 目前已知,某些组织器官特异性抗原在胸腺内不表达,因此识别这些自身 抗原的CD4+自身反应T细胞克隆存在于正常体内。但具有该类自身抗原的 组织细胞通常不能表达MHCⅡ类抗原,所以不能激活相应自身反应性T细 胞克隆,而使之处于克隆无能状态。 体外实验发现,小鼠CD4+T细胞克隆可与存在于人工合成脂质膜上的抗原 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结合,但不被激活。其原因可能就是该种人工 合成的脂质膜上缺乏协同刺激分子,它们与CD4+T细胞结合后不能刺激T 细胞产生协同刺激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