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笔记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 重点笔记

发展心理学 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发展心理学的内涵和外延(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广义的发展心理学:考察种系演化发展,比如比较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考察个体从受精成胎到生命终结的心理发展变化,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重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解释、揭示、探究、帮助)A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通行为模式;B解释和测量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C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D探究不同的外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E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的具体方法三、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两个推动因素:a自然主义教育(夸美纽斯·洛克); b生物进化论(拉马克和达尔文)·儿童观的演化——现代的儿童观:1、拥有基本人权2、不等同于成人3、应当享有童年4、具有主体性5、拥有发展潜力6、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应当早开发)7、本质是积极的8、全面发展才能成分发展9、学习形式多种多样·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标志了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四、几个主要理论流派:A成熟实力说: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B精神分析理论:佛洛伊德/诶里克森/马勒;C行为主义观:华生——S-R、害怕实验;斯金纳——操作性强化,迷信的鸽子;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D相互作用论:皮亚杰·影响发展的四因素:成熟、自然、社会经验、平衡化·思维的本质是适应,包括格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化四个过程·认知发展四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E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ZDP)五、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访谈、问卷);测验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临床法(观察、谈话、实物操作)·横向设计:不足:世代效应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纵向设计(追踪研究):不足:练习效应、成本高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观察…………………………………………………·时序设计: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融合在一起……………………………………………·跨文化研究:马尔帕斯三种文化等值性:机能等值、概念等值、测量等值【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发展的六大特点】1、延续性与阶段性A 连续发展模型(growth model)B 发展的阶段模型(stage model)C 分化—层次模型(differentiation-hierarchization model)D 汇聚模型(canalization and funnel model)E 人本主义模型(humanistic model)2、方向性与不可逆性A 动作发展:头尾律、近远律、大小律B 生理系统:神经——运动——生殖C 大脑各区:枕叶——颞叶——顶叶——额叶D 脑细胞: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3、不平衡性·儿童发展两个加速期:幼儿期(3—6、7岁);青春发育期(11—16、18岁)4、个体差异性(白痴天才)5、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支持性例证:鸟类的印刻;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人类语言的习得;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狼孩卡马拉;坠机日本兵·关键期的神经生理基础(髓鞘化、神经元联网、大脑特定部位成熟)·关键期讨论(大器晚成、心理代偿)6、发展的年龄特征(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个体的心理年龄特征:指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1.生理发展:生理发展是指身体各系统和器官在婴儿期到成年期逐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这包括身高、体重、大脑发育、性征和运动技巧等方面的发展。

2.感知和认知: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关系到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和思考能力。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能感知和识别声音,并逐渐发展出对颜色、形状和物体的认知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逐渐提高。

3.社会和情感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主要关注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体验的变化。

婴儿最初对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还比较原始,随着成长,他们能够建立亲密的关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4.语言和交流发展:语言和交流发展是指个体从简单的声音和手势表达到能够使用语言来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婴儿从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发展出语言的能力,逐渐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

5.性别和身份发展:性别和身份发展是指个体对自己性别和性别角色的认同和理解。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成长,他们逐渐形成性别角色和性别身份。

6.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发展心理学着重研究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种族、性别、身高等特征,而环境因素则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和生活经历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7.受众和个体差异: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发展轨迹,因此个体之间可能在发展速度、认知能力、社交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8.社会化和身份认同: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适应规范、价值观和社会角色的过程。

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9.网络和数字时代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和青少年在网络和数字世界中的发展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关注个体在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学习和社交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发展。

10.跨文化发展:跨文化发展研究关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个体发展的异同。

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数据和文化差异,来分析文化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听课笔记(第一章 概述)

发展心理学听课笔记(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心理发展包括:①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②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③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即狭义的心理发展)2.心理发展的性质:①整体性、②社会性、③活动性▲皮亚杰(认识心理学)个性心理的发展是主客体之间通过动作和活动(桥梁或中介)相互作用的结果,④规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第一加速期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加速期少年期(青春期)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②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动因: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过程(第四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关系(第五单元)▲关键期(第六单元)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①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②发展心理学的特殊性发展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2.发展心理学的设计方式:横断研究、纵向研究、交叉研究①横断研究▲定义: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

▲优点:适用性、时效性▲缺点:人为的联结性(用不同年龄组的测试者来代表同一批个体在不同年龄的发展特征)、组群效应(受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造成的差异易被当做随年龄增长而引发的发展变化)②纵向研究▲定义: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叫追踪研究)▲优点:便于了解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缺点:样本少且易流失时效性差(耗费时间及人力物力)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因多次重复测试)③纵横交叉研究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优缺点的取长补短。

第七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1.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德国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2.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心理发展这一章的标题,确立了发展心理学的地位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1.遗传决定论高尔顿2.环境决定论华生3二因素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是主体相对于客体而作出的能动作用(人适应环境)。

自考发展心理学重点笔记

自考发展心理学重点笔记

⾃考发展⼼理学重点笔记发展⼼理学第⼀章绪论概念⼆因素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在⼼理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复演说:霍尔深受达尔⽂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童⼼理发展是对⼈类种族发展历史的重演,即所谓“复演说”;他说:“⼀两的遗传胜过⼀吨的教育。

”IQ简答论述1、⼼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答:⼼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命结束的整个⽣命历程中⼼理上的发展变化。

⼼理发展是在⽣理成熟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进⾏的,年龄或社会⾓⾊是⼼理发展的重要参照系。

2、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理发展中的作⽤?答:从遗传决定论到环境决定论,再到试图调和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的⼆因素论,始终存在着关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理发展中的作⽤争论,这个问题也⼀直是发展⼼理学中的⼀个重要理论问题,通常称之为“遗传与环境之争”或“⾃然与教养之争”遗传与环境之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相互作⽤才能⽣成⾏为。

⾸先,分⼦遗传学得研究表明,染⾊体并不是静态的结构,它始终与分⼦内的物质环境相互作⽤着,基因也存在着移位和变异等变化。

其次,基因的作⽤存在着⼀个时间表,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是影响时间表发挥作⽤的重要因素。

最后,遗传的作⽤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所决定的只是⼀种倾向性或易感性,⽽个体是否表现出遗传的性状或⼼理特征,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

因此,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在“遗传与环境之争”中,交互作⽤的观点已经成为当今发展⼼理学中的⼀种共识。

3、你如何看待⼼理发展的阶段论?、答:⼉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在不同阶段之间并不是截然不同的,前⼀个阶段的末期开始出现后以阶段的⼀些特点,后⼀阶段的初期还保留着前⼀阶段的⼀些特点。

因此,⼉童思维的发展既有⼀定的阶段性,⼜有连续性,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

⼉童⼼理作为⽣理成熟和社会影响之间互动的产物,它的发展⼀⽅⾯既遵循物质运动的⼀般规律,另⼀⽅⾯⼜是辩证的,因此,不应该将⼉童⼼理发展的阶段论绝对化。

发展心理学详细知识点笔记

发展心理学详细知识点笔记

发展心理学详细知识点笔记一、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狭义: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广义:研究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发展:个人从诞生到成年直至衰老的身心变化过程发展的基本性质:(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二、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发展的关系霍尔:个体心理发展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历史的过程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容: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相关理论:1、遗传决定论2、环境决定论3、二因素论4、相互作用论(1)遗传和生理成熟是个体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个体心理状态的发展(爬楼梯实验)(2)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3)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4)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5、生态系统理论:微系统:直接环境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相关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故省略详细记录)因与外因(由于本人极其厌恶马克思主义,故省略)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重点,切记)关键期:环境影响能起到最大作用的时期(由于废话太多,省略)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第一阶段:1882年以前——准备时期第二阶段:1882~一战——形成时期第三阶段:一战~二战——分化演变时期第四阶段:二战~——发展增新时期二、从儿童的发展到生命全程的发展的研究(一)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围扩大到了青春期(二)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荣格对人生的阶段划分(三)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在特之后美国的心理学家何林渥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第一部生命全程发展的心理学著作,1932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矛盾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重要)生态化原则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一)横断研究设计是在同一时间,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探究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心智和行为发展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发展阶段:
-婴儿期(0-2岁):主要发展身体和感知能力,建立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幼儿期(2-6岁):开始发展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自我意识。

-童年期(6-12岁):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开始建立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青少年期(12-18岁):身心发展迅速,面临身份认同、自我探索等挑战。

-成年期(18岁及以上):继续发展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追求事业和家庭平衡。

2. 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来建构认知结构。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思维和行为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形成的。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危机,强调个体身份认同的建立。

3. 情绪和社会发展:
-儿童情绪发展:从情绪表达到情绪调节的发展过程,如情绪认知、情绪表达方式等。

-社会认知发展:包括他人观察、社会角色认识、同理心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

4. 性别角色和身份认同:
-性别角色认知:儿童如何认识性别,形成性别角色认知和性别身份认同。

-性别发展:探讨性别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性别认同形成的过程。

5. 发展障碍和干预:
-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发展障碍的诊断和干预。

-重视早期干预和家庭支持,帮助儿童克服发展障碍,促进健康发展。

以上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指导实践中的教育、家庭和社会工作。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一节成熟势力观maturation一、代表人物:格赛尔二、基本观点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和学习,但成熟更为重要。

成熟:格塞尔把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

心理发展是由机体的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它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

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

发展的动力是成熟:发展取决于成熟,成熟取决于基因所决定的时间表。

格塞尔认为,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学习并不是不重要,但是,当个体还没有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学习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一、华生的观点(环境决定论)1、否认遗传的作用①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

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是决定于遗传,因此,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

②华生承认机体在构造上的差异来自遗传,但他认为,构造上的遗传并不能证明机能上的遗传。

由遗传而来的构造,其未来的形式如何,要决定于所处的环境。

③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遗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则越大。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①华生提出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

②华生提出了教育万能论。

③提出学习理论。

条件反射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3、对儿童情绪的研究华生指出:初生儿只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怕、怒、爱。

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使怕、怒、爱的情绪不断发展。

华生特别强调家庭环境在情发展中的作用。

(1)怕初生儿的惧怕表现为:呼吸加快,双手紧握或乱动等。

引起这种先天惧怕的原因是:突然的噪声和失恃。

其余惧怕都是此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反射,华生称之为习得性惧怕。

惧怕主要是一种条件反射性行为。

(2)怒最初的愤怒是身体运动受阻而引起的。

发怒的表现是整个身体僵硬,双手、双臂、双腿、乱舞、屏息、哭叫,脸色发青等。

(3)爱华生认为,产生爱的反应的刺激包括皮肤抚摸、挠痒、轻轻地摇晃,轻轻地拍打、通过刺激“性感带区域”,如嘴唇、乳头、性器官等特别容易唤起这种反应,这种爱的反应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如“亲密的”、“善良的”、“和蔼的”等。

发展心理学考研笔记精华版

发展心理学考研笔记精华版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林崇德第二版)(Chong-de lin The second edition )第一章绪论(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来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心理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即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笔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笔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笔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笔记:
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2.发展的概念:生物个体从孕育到死亡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着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也称为个体发展。

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4.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在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5.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儿童内在心理冲突对发展的影响,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6.艾里克·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衍对停滞、完善对绝望。

7.发展心理学的任务:描述发展过程、解释发展规律、预测发展结果、探究发展机制。

8.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倒返研究、群体内研究、追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9.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横剖研究和纵剖研究。

10.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

5 “发展心理学”笔记

5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 概念 1. 二因素理论 p10 2. 复演说 p18-p19+p187 3. 比率智商 p19 4.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普莱尔”《儿童心理》 简答、论述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P2-P4 2. 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P11 02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两个观点说一下,P12-P13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P16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P16-P17 第二章 1. 格式 P23 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01年名词 3. 平衡过程 P26 4. 客体永存 P30 5. 守恒 P32 02年名词 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年名词 7. 同一性 P217 8. 观察学习 P43 9.内化 P44-P45 10. 最近发展区 P46 简答、论述1.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24 2.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27-P34 3.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年简答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01年论述 4.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P45 5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P41 6.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P41-P43 第三章1. 组群效应 P49 02名词 2.序列研究 P51 01名词 3. ABAB 设计 P57 4. 跨文化研究 P52 5.文化公平测验P56-P53 简答论述 1 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P48 2.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P50 3.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P54 4.说明试验法和相关法的异同P56-P58 5.介绍几种主要的智力测验? P56 第四章1.同nuan 双生子P64 2.异nuan 双生子P64 3.伴性遗传P62 4.低体重儿P65 简答论述 1.产前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P63-P65 2. 产前发展存在哪些致畸因素?它们的作用方式?P65第一段概括 第五章 婴儿期(出生-1岁) 1.髓鞘化 P70 2.无条件定向发射 P71 3.视崖实验 P88 4.前语言思维P92 02年名 5.依恋P95 6 陌生情景 P98 7.A 非B 错误P93 8.抓握放射P72 9.双向性原则P100 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P95 简答论述 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P83-84 P85举例 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01论述 P96-98 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02年论述pp 3.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 01年简 78 4.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P100 5.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P100-P101 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P81 第六章 幼儿期(1-3岁) 1 第二信号系统 P105 2.模仿性游戏 P108 3.单词句 P110 4.直觉性行动思维 P117 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 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 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 简答论述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P105-P106 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P108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年简答 P132-P133 3.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16 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01简答 P112 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P122-P123 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 第七章 幼儿期(3-6.7岁) 1.平行游戏 P133 2.积极词汇P139 3.消极词汇P139 4.自我中心言语P141 5.内部言语P140 01、02名 6. LADP1467.他律道德 02年名词 P161 8.自律道德 P161简答论述1.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年简答 P132-P133 2.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 P134-P135 3.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P141-P143 4.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维果斯基”和‘行为主义’P142、P143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62第八章 童年期(6-12岁) 1. 中介缺失 P1732.α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P1653.θ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01选 P1665.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826发展心理学笔记

826发展心理学笔记

注意:标明了红色字体的很重要,没有标的简单看一下,这本书成年期以后的章节不考,所以不用看.“发展心理学”笔记概念1. 二因素理论p102.复演说p18-p19+p1873.比率智商p19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普莱尔”-《儿童心理》简答、论述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P2-P42. 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P11 02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两个观点说一下,P12-P13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P16P16-P171. 格式P232.同化和顺应P23 同化是01年名词3. 平衡过程P264. 客体永存P305.守恒P32 02年名词6. 心理社会危机P40 01年名词7.同一性P2178. 观察学习P439. 内化P44-P45 10. 最近发展区P46 简答、论述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24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27-P34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年简答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01年论述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P45 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P41 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P41-P431.组群效应P49 02名词2. 序列研究P51 01名词3. ABAB设计P574. 跨文化研究P525. 文化公平测验P56-P53 简答论述1.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P482. 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P503. 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P54P56-P58 5. 介绍几种主要的智力测验?P561. 同nuan双生子P642. 异nuan双生子P643. 伴性遗传P624. 低体重儿P65 简答论述1. 产前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P63-P652. 产前发展存在哪些致畸因素?它们的作用方式?P65第一段概括婴儿期(出生-1岁) 1. 髓鞘化P702. 无条件定向发射P713. 视崖实验P884.前语言思维P92 02年名5. 依恋P956. 陌生情景P987. A非B错误P938. 抓握放射P729. 双向性原则P100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P95 简答论述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P83-84 P85举例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01年论述P96-98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02年论述pp 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01年简78 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P100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P100-P101P81幼儿期(1-3岁)1. 第二信号系统P105 2. 模仿性游戏P108 3.单词句\电报句P110 4.直觉性行动思维P117 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A得独立行走的能力B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简答论述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P105-P106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P108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年简答P132-P133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116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01简答P112 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P122-P123 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幼儿期(3-6.7岁)1. 平行游戏P133 2. 积极词汇P139 3. 消极词汇P1394. 自我中心言语P1415. 内部言语P140 01、02名6. LAD P1467. 他律道德02年名词P161 8. 自律道德P161 简答论述1. 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年简答P132-P133 2. 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P134-P1353. 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P141-P1434. 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维果斯基”和…行为主义‟P142、P143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162童年期(6-12岁) 1. 中介缺失P1732. α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P1653. θ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 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01选P1665. 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6 发展心理学笔记

6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笔记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2、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来尔(W. Preyer)。

他于1882年发表了他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识记)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5、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6、观察法(应用)7、访谈法和临床法(应用)8、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与连续论(理解)9、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识记)10、弗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发展阶段(识记)11、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应用)12、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是统一的(理解)13、年龄和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理解)14、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理解)15、遗传机制(识记)16、遗传机制缺陷(识记)17、第一个发育高峰期(识记)18、第二个发育高峰期(识记)19、儿童身体发展的非匀速性(理解)20、身体发展遵循“首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识记)21、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可变性(理解)22、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理解)23、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心理的发生(识记)24、婴儿早期动作的发展为心理发展创造条件,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并表现在活动中。

早期动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心理发展的水平。

早期动作的发展过于迟缓,可以预示以后智力发展上的障碍。

(识记)25、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识记)26、婴儿动作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性(识记)27、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

感知觉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婴儿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适应周围环境。

这一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有选择性的过程,是对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的察觉、组织、综合及对它的解释。

(识记)28、对婴儿感知觉能力的认识(理解)29、习惯化范式(识记)30、优先注视范式(理解)31、婴儿视觉的刺激偏爱(应用)32、婴儿知觉的发展(理解)33、视崖(识记)34、婴儿期动作的发展和感知觉的发展构成了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内容。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笔记
(二)能动性原则:研究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他们要作出自己的选择,接受外来的影响,并主动地加以反映。这种反映包括被试者积极地配合、努力地自我表现,也包括接受暗示或接受别人影响的从众心理。同时更要注意在研究过程中主试者和被试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三)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在研究心理发展和分析心理现象时需要考虑特殊现象与一般规律的关系、量的变化与质的变化的关系、静态现象与动态发展的关系、某一种心理因素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在分析结果时还要注意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关系。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性进展,也出现了某些新的发展趋势。
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传统的观点多认为新生儿是软弱无能、消极被动的生物个体。后来由于方法学上的突破,大量的研究揭示了新生儿就具有了不起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反应外界刺激的能力,例如,新生儿、婴儿具有惊人的感觉能力。
(四)教育性原则:发展心理学研究一定要符合教育的要求,不应该采取任何对被试者身心发展不利的措施;不允许向被试者出示跟教育目的和任务相矛盾的问题、作业和图片材料;更不允许有与道德教育相违背的各种形式的现象出现。因此选择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设计研究都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被试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被试者的心理发展、有利于教育这一重要原则。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心理学的内涵已经由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转变为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规律。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运用了系统思想。随后,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整体性、动态性、联系性和开放性等一切系统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接受。把心理发展作为自组织系统来分析已经渗透到发展心理的研究中。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定义:狭义: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一门分支。

广义: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和人类种系心理发展两方面。

2.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a.人的认知过程的发展年龄特征——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

b.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

人格的年龄特征是最重要的。

3. 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4. 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5. 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心理发展的关系——复演说提出者:霍尔【美】主要观点:个体心理发展或多或少可以看成是复演种系进化历史的过程。

人类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活动,在个体发展中最早表现出来,而基于意志的高级活动则要到年龄比较大时才出现。

6. 发展的年龄特征研究年龄特征的一致性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年龄特征的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发展心理学一般以横向研究为主要线索加以研究,研究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以纵向角度探索某种心理现象在生命全程中的发展趋势。

7.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8.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

《青少年心理》《衰老:人的后半生》9. 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重视“中年危机、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心理)10.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并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完整版)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笔记

(完整版)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对象–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目的–描述(是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过程、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解释(为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预测(会怎样: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控制(想怎样:通过培养和训练,促进正常的心理发展;通过有效干预,防止不良现象发生)–●研究内容–生理发展(遗传基础;身体的成长;运动、感官各系统的变化;健康,营养,睡眠,性功能 )–认知发展(感知、记忆、思维、判断,学习,问题解决,和交流等智慧过程中的所有变化)–情绪发展(依恋、信赖、安全、情爱、和关爱,以及一系列情绪、感情、和性情.包括了自我和自治,以及对压力、情绪异常,和不良行为的防止)–社会性发展(社会化过程,道德发展,以及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关系。

涉及到婚姻生活,如何做父母,工作,就业与受雇)●年龄特征: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点。

–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概括–具有一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制约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不变的●社会化: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文艺复兴的积极推动–达尔文:1876 年用日记法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普莱尔的贡献–W。

Preyer ,1842 -1897 ,德国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二、发展心理学的形成●霍尔将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精神分析学派率先审视个体终生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形成最初,我们希望生活是浪漫的;随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忍受;最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理解。

发展心理学苏彦捷笔记

发展心理学苏彦捷笔记

苏彦捷《发展心理学》笔记苏彦捷的《发展心理学》是一本广泛使用的教科书,涵盖了发展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胎儿和婴儿的发展、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以及老年心理发展。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800字笔记。

一、导言和目录导言部分详细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并简要概述了这本书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通过阅读目录,可以了解到这本书共有21章,涵盖了发展心理学的各个领域。

二、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这一部分讨论了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对个体的身体特征、生理和心理机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环境因素则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和文化背景等。

这一部分还介绍了基因和环境对智力、情感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三、胎儿和婴儿的发展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胎儿和婴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

胎儿的发展阶段包括受精卵形成、胚胎期和胎儿期,婴儿的发展阶段则包括新生儿、婴儿早期和婴儿后期。

这一部分还介绍了胎儿和婴儿在子宫内和出生后的环境影响,以及早期干预和治疗方法对胎儿和婴儿发展的重要性。

四、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情感、社会和道德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则包括自主性、角色转变、自我认同和价值观的形成。

这一部分还讨论了儿童和青少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提供支持和帮助。

五、老年心理发展这一部分讨论了老年人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以及老年期的心理问题和挑战。

这一部分还介绍了老年人如何适应退休、健康状况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问题,以及如何提供支持和帮助。

六、结论和建议结论部分总结了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建议,包括重视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注胎儿和婴儿的发展、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同时,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包括加强跨文化研究、关注神经心理学的应用以及探索人工智能在发展心理学中的应用等。

发展心理学苏彦捷笔记

发展心理学苏彦捷笔记

发展心理学苏彦捷笔记一、发展心理学概述1.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所经历的身心发展过程的一门学科,它关注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以及这些特征和模式的形成原因。

1.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的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发展、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多个方面。

二、苏彦捷对发展心理学的贡献2.1 早期影响苏彦捷是中国优秀的心理学家,他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积极贡献备受推崇。

早期,他曾深入研究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工作。

2.2 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在其学术生涯的发展中,苏彦捷深入探讨了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以及在中国现代社会背景下,个体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困境和成长问题。

2.3 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问题苏彦捷在儿童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上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的研究成果为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儿童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心理学指导。

三、苏彦捷的研究成果3.1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通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和研究,苏彦捷对中国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后续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支持。

3.2 身心发展与社会环境苏彦捷的研究成果从身体发育和认知发展、感情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环境的反应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对心理学界对个体发展的整体性认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3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人格发展苏彦捷借鉴精神分析理论,深入研究了个体的人格发展问题,从早期的心理冲突到成年后的人格形成,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理论观点,并在中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四、苏彦捷对发展心理学的启示苏彦捷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贡献不仅在于积极推动了中国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更在于其对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对理论框架的深入理解。

发展心理学笔记(完整版)

发展心理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心理学的界定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及发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类型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定义: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简言之,它是研究毕生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广义的是指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广义上: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狭义上: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一)种系心理发展种系发展的进化进程(1)刺激感应性阶段(2)感觉阶段(3)知觉阶段(4)思维萌芽阶段2 人类心理的进化进程(1)人类心理的发展A 人类祖先演变为人类的三个前提条件B 社会(2)人类心理的特点A是有意识的心理;B是社会性心理;C是有语言功能的心理(二)个体心理的发展1 其过程:(是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2 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发展关系理论20世纪初霍尔的复演说:(儿童乃成人之父)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二)年龄特征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一)诞生: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儿童心理》是一部完整的儿童心理学,包括三部分: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的发展;儿童理智的发展(二)演变:西方心理学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2)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其形成时期(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其演变和增新时期第2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2 矛盾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右深层次与表层次之分)4 教育性原则;(要符合教育的原则,是否有利于被试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被试的心理发展、有利于教育这一问题)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发心研究的主要类型纵向研究(普莱尔最早运用系统追踪观察法纵向研究)1 定义:在较长时间内对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发展心理学读书文摘读书笔记

发展心理学读书文摘读书笔记

发展心理学一、概述婴儿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春发育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婴幼儿期属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童年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缓慢发展期;少年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年龄阶段的根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认知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其内在机制是起主导作用的认知过程的更替。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动因: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心理发展的过程:连续性和阶段性的作用○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关键期和敏感期2. 心理发展的动因Ⅰ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被称为遗传决定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2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3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Ⅱ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华生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Ⅲ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心里发展二因素论:对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折中观点,其主要观点如下:1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2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3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Ⅳ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班都拉),该理论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Ⅴ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他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①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维果茨基对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标志做出明确的论述,归纳为四个指标:●随意化;概括—抽象化;整体化;个性化②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任何学习都存在着最佳期限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如下:○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即成熟是训练的前提○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重要的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成成熟的地步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Ⅵ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①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摆脱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②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4个基本概念来阐述●图式:即认知结构,是指心理组织。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种系:动物种系演进过程比较心理学或动物心理学种族: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民族心理学(狭义)个体:人个体整个生命历程个体发展心理学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1、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儿童动作的发展严格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心到四周的原则)2、不平衡性(两个加速期:第一发展加速期是从出生到幼儿期;第二发展加速期是青春发育期)3、普遍性和差异性(各种特殊性统称为差异性)4、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辨证统一5、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二)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四)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每一学派都必须对以下问题进行阐述:遗传和环境之争;连续性和阶段性辩证;内动力和外动力平衡;“关键期”问题)第二单元发展心里学简史一、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1、欧洲文艺复兴前:“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特殊的重要阶段来看待,只被视为“具体而微”的成人而已。

2、文艺复兴后:强调儿童天性在其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

福禄培尔的恩物、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 Preyer)。

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以他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价值为依据。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形成和发展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研究途径丰富,涌现出一批先驱人物。

演变和增新时期:20世纪中期:研究的深化、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心理发展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心理发展基本理论的增新及研究方法的创新,集中反映在各学派的分化和学科概念的革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1)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2)狭义: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3)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的问题:1.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作用2. 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涉及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3. 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5)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 年龄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划分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情况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将人的一生分为:(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4)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期(6岁——11、12岁)(6)少年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8)青年晚期(成年初期)(17、18岁——35岁)(9)中年期(成年中期)(35岁——60岁)(10)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死亡)2、人生的阶段依据:(1)以心理性欲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弗洛伊德;(2)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柏曼;(3)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4)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

三、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6)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7)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四.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遗传与环境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麦独孤,弗洛伊德} (2)内因与外因 {华生(环境决定论),纽曼}(3)连续性与阶段性 {斯特恩,吴伟士,格赛尔}(4)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收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理论。

弗洛伊德:A: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B: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本我(Id)——快乐原则自我(ego)——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至善原则性本能(泛性论)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以动欲区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之相联系的动欲区,它是发展的每一个特殊阶段刺激和快感的最大的源泉。

C: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一、口唇期(0—1岁):动欲区是嘴。

二、肛门期(1—3岁):动欲区在肛门区域,这一阶段儿童接受排便训练。

三、前生殖器期(性器期)(3—6岁):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

四、潜伏期(6—11岁):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活动(如学习、体育和同辈团体的活动),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

五、青春期(生殖期)(12—20岁):如果前几个阶段发展得正常,个体从自私的、只追求个人快感的孩子,转变成有选择异性配偶能力的、有能力抚养子女的现实的、社会化的成人。

* 对弗洛伊德人格发展观的评价:1. 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

2. 人格的三个部分:伊底、自我和超我,它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发展中人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斗争。

3. 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致使其在观察中发现的许多重要的心理事实在上升到理论时变成了谬误。

4. 弗的资料主要来自他本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1. 婴儿期基本的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2岁)如果养育者能以慈爱的和贯常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否则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基本的信任>基本的不信任,则危机得到解决,形成希望的品质(merit);反之,危机没有得到解决,则导致恐惧和绝望。

2. 儿童早期自主对羞怯和疑虑(2—4岁)儿童形成各种技能(走、爬、推、拉和交谈),儿童将这些能力用之于各种物体,也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

如果父母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精心控制儿童的行为而又不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如果自主性>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反之就形成自我疑虑。

3. 学前期主动对内疚(4—7岁)儿童更多地进行各种运动,更精确地使用语言,想象力更加丰富,这些技能使儿童能够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

儿童检验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哪些是允许做的,哪些是不允许做的。

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形成健康的独创性意识,形成主动性;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并由于缺乏自主性而容易产生内疚感。

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超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自卑感。

4. 学龄期勤奋对自卑(7—12岁)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必需的专业技能。

学校特别重要,社交技能的习得特别重要。

儿童如果在这一阶段“体验到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就可以获得勤奋感,即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为寻求各种劳动职业作准备。

生活中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充满爱意的关注和鼓励,是儿童获得勤奋感的必要条件。

如果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同伴)嘲笑他或对他漠不关心,儿童就不会获得勤奋感,就会产生自卑感,就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成员丧失信心。

在这个阶段,儿童如果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而忽视生活其他重要的方面,也不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

如果在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超过自卑感,儿童就会形成能力这一品质。

5. 青年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阶段。

在前四个阶段,儿童懂得了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

在这一阶段,儿童必须仔细思考所积累的所有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种生活策略,如果这样做了,就获得了同一性(identity),就长大成人了。

但这个阶段是寻求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

这一阶段是“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如果个体在这个阶段获得了积极同一性,个体就会形成忠实的品质。

否则就形成不确定性。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它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体未来的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Erikson, 1959,p.118)指个体对自身及自己的生活目标的意识。

如果没有形成自我同一性,就会导致同一性混乱(identity confusion)或形成消极同一性。

同一性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消极同一性:形成与社会目标相背离的同一性。

6. 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18—25岁):只有建立了牢固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地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爱就是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没有同一性的人,就会担心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丧失自我。

这种人就会离群索居中,不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而产生孤独感。

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亲密感超过孤独感,就会形成爱情的品质。

7. 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25—50岁)如果个体形成了积极同一性,并且过上了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就会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进行交往,或生产和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财富。

“繁殖”包含有“生产”与“创造”的含义,体验关怀的实现。

没有产生繁殖感的人就会产生停滞感。

8. 老年期自我完善对失望(50岁—死亡)如果个体顺利地度过了前面七个阶段,回顾一生,感到自己的一生丰富而充实,富有创造性,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圆满的(自我完整感),因而不会惧怕死亡。

反之,个体就会惧怕死亡,因为感到自己一生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目标,因而产生绝望感。

如果个体获得自我完整超过绝望,就会形成智慧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失望和无意义感。

八个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1. 这八个发展阶段的次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逾越,次序也不能颠倒。

2. 每一个阶段就有其必须解决的危机,危机解决得好,就会形成增强自我力量的积极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削弱自我力量的消极的品质。

3. 前面阶段发展的好坏会影响到后面阶段发展。

艾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心理发展观的区别:1.弗特别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只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艾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

2.弗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囿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而艾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3.弗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艾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八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

4.弗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艾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二、其他人的核心观点。

(皮亚杰是重点)1、华生(J. B. Watson)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 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2. 在怕、怒、爱三种非习得性情绪反应基础上的条件反射2、斯金纳(B. B. Skinner)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3、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自我增强,主动学习观察与模仿4、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文化—历史发展理论1.强调工具和社会环境的作用,明确提出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 最近发展区思想:3.. 提出内化学说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发展的实质与原因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适应的本质是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是同化,另一是顺应。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得到迁移和概括。

图式最先来源于先天遗传。

动作。

顺应: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成熟* 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 平衡(四) 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凭感知运动手段反映外界刺激,直辖市直辖市并适应外界环境,其智力处于感知运动水平;* 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具有表象思维,有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摆脱知觉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