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高一10月月考(新课程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高一10月月考(新课程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高一10月月考(新课程模块考试)历史试题1. 根据考古,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4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

在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取代。

这与古籍中黄帝出生于曲阜并以曲阜为都和少昊以曲阜为都的记载相吻合。

这说明,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A.呈现多元一体发展特点B.存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C.是一种文化的不同阶段D.真伪需要古籍记载印证2. 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出土的玉器,造型、纹饰设计精美,数量多寡不一,处于中心的大墓唯玉为葬,而墓地越向边缘规格越低。

材料主要说明红山文化()A.玉器已应用于生活的多个方面B.出现了私有制以及阶级的分化C.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政权D.手工业的规模和技术十分高超3. 从唯物史观看,我国历史上,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变化的根源是()A.王权民主思想的加强B.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C.继承人的品德优良D.社会生产力的进步4. 电视剧《狂飙》中的主角高启强凭借《孙子兵法》叱咤京海市,被称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产生的背景是()①铁犁牛耕开始出现②君主专制集权形成③私学兴起学术下移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 孔子作《春秋》,认为周文化优越于其他文化,因而强调“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并认为夷狄是可以教化的,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孔子的这一主张有助于()A.消除地域间文化差异B.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C.构建众星捧月的局面D.促进民族之间的交融6. 商鞅变法中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同时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这些规定旨在()A.普及郡县制度B.增强兼并实力C.打击宗族势力D.限制土地私有7.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下列与材料相符的是()A.削弱相权B.提出重农抑商C.强化专制D.加强中央集权8.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高三历史自主学习效果评估2024.10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7000年的常州东滩头遗址发掘出陶鼎、石斧、纺轮等各类文物逾2000件。

其中石斧、石锛等多发现于男性墓葬中,纺轮多出自女性墓葬中。

这说明当时A.农耕技术先进B.出现社会分工C.阶级分化明显D.存在小农经济2.陈树镛在《汉官答问》中如此写道:“考大臣有罪,则尚书劾之,天子责问大臣,则尚书受辞。

选第中二千石,则使尚书定其高低。

吏追捕有功,则上名尚书,因录用之。

刺史奏事京师,则见尚书。

”这一叙述反映了两汉时期A.尚书省制得以确立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开始加强尚书职权D.皇权加强相权削弱3.东晋时期租调制下的户调征收品常为纺织品,到南朝时,南齐推出按比例折纳货币的制度,准许扬州、南徐州将当年户租的2/3纳布,1/3折换为钱。

上述变化A.减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B.说明南方商品经济有所发展C.推动了政府赋税收入的增加D.表明经济重心正在逐渐南移4.宋代学者李觏说:“古者锦文不粥(买卖)于市,不示民以袭也。

今业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绂罗毅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

工女机杼,交臂营作,争为织巧,以渔倍息。

”这反映出宋代A.奢侈品消费的市场化B.纺织品加工的机械化C.城镇化发展的广泛性D.农牧业生产的进步性5.1529 年,明朝嘉靖帝下诏,要求“每州县村落为会,每月朔日,社首社正率一会之人,捧读圣祖《教民榜文》,申致警戒,有抗拒者重则告官,轻则罚米入义仓,以备赈济”。

这反映了明代A.儒学士人投身于基层教化B.乡村教化具有浓厚国家色彩C.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确立D.百姓生活受到国家严密监控6.1878年,左宗棠上《复陈新疆情形折》,建议在新疆广设义塾,教授汉文,使民众“略识字义”,“征收所用券票,其户民数目,汉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户民易晓。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赵曲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赵曲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赵曲中学2024至2025学年第一学期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1.“新石器时代的技术革命,以食物生产取代食物采集,是一种在规模和意义上堪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相提并论的技术变革。

”这场技术革命在我国古代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特色,形成这一特色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差异B.生活方式的不同C.耕作技术的区别D.文化背景的差异2.《三字经》中写道:“禹传启,家天下。

”此处的“家天下”指的是()A.王位世袭制B.土地私有制C.财产继承制D.中央集权制3.有学者认为,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

材料表明周代()A.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B.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D.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4.《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A.层层分封,等级森严B.嫡长子继承,血缘维系C.自下而上,选贤与能D.礼乐制度,防止僭越5.在殷人的眼中,只有通过虔诚的祭祀才能获得“上帝”的眷顾而得以维护长久统治,而以周公为代表的周族却认为,天神是无私的,以“道德”作为赏罚标准,君主必须“保民”才能“以德配天”。

这表明()A.治国理念发生变化B.神权王权实现结合C.德治传统已经确立D.神的地位发生动摇6.《左传》记载:“晋献公曾“娶二女於戎',鲁庄公也曾娶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为妾。

”这些现象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A.华夏族开始形成B.夏夷间普遍通婚C.华夏文化的先进D.民族交融的加强7.春秋时期的军队规模不大,很少进行大规模的动员,战争时间也比较短。

河北省高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河北省高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考试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 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早期国家的标志有: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的出现⑤礼制的初步形成()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从“传贤”到“传子”,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不利于社会进步B.是偶然出现的历史现象C.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D.在以后列朝列代没有被沿用3、如果你是西周的一个诸侯,下列你不能做的事情是()A.对周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B.按一定的礼乐仪节招待每一个来访的士以上的贵族C.临终前将权力传给自己正妻的长子D.在周天子面前以大宗自居4、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5、“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

疑(拟)生争,争生乱。

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C.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6、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7、下列关于秦朝郡县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②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④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宏志班)(含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宏志班)(含答案)

高一宏志第一次月考历史自主检测试题 2024.10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2分,共64分)1. 研究发现,关中渭河流域仰韶早期聚落发达,学者在陕西省临潼姜寨和半坡遗址揭露出较为要完整的聚落结构,规模较大,皆为经过精心规划的环壕聚落,在壕沟圈护的聚落内部功能分区明确,除聚落内部整齐的生活区外,环壕外墓葬区也多经过有意识的规划,墓葬依序排列。

这说明,该时期内()A. 已形成鲜明的社会等级B. 房屋建筑设计注重规模化C. 聚落内外部生活稳定有序D. 部落内部社会分工显著2、图为具有二里头文化风格的玉礼器——牙璋在各地出土的情况。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 已经进入万邦时代C. 具备早期国家特征D. 由多元向一体转型3、下图为甲骨文中“帝”字的几种写法。

有学者认为,“帝”为架木燃烧之形,象征对天神的大祭,代指天神。

商人认为,商王死后就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贞咸宾于帝”。

到商代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如帝甲、帝乙、帝辛。

这一现象表明()A.政治需求干涉宗教信仰 B.商王权威有所加强C.社会迷信思想逐步淡化 D.政权神权开始分离5. 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泛的族群。

这反映出()A. 诸侯变法B. 三家分晋C. 王室衰微D. 华夏认同6.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说明这些思想家都()A. 努力恢复西周制度 B. 代表旧贵族的利益C. 适应封建社会要求D. 追求理想社会秩序7. 秦统一后,秦政府实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如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后又向丽邑(今陕西临潼)、云阳(今陕西淳化)、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等地移民超十万户,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秦政府这些举措顺利实施主要是因为()A. 关中地区经济的繁荣B. 法律体系的完备C.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D. 驰道交通的发达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的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高一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卷

高一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卷

高一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3分,共78分)1.《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王位世袭制开始,“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B.禹直接将天子位传给子启C.禅让制作为政治权利传承的方式未被突破 D.益将王位禅让给启2.把族权、政权和神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具有维护政权的作用。

材料评述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3.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同姓诸侯多被分封在经济富庶地区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4.《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

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 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5.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6.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

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D.加强中央集权7.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

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

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城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

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A.呈现一体化趋势B.具有多元性特征C.依赖生产力发展D.体现兼容的特色2、盘庚之政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诸侯归附于商王朝的统治之下。

此后,随着商王祖甲改制的进行,以后的几代商王均竭力扩大王权,这极大地限制了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

这些现象表明,盘庚迁殷后的商代()A.出现专制集权体制B.内外服制达到鼎盛C.商王权威得到加强D.社会改革蔚然成风3、在受周王封赐之后,各地诸侯和贵族将自己所拥有的“臣”层层地分赐下去.使得“王臣”在社会阶层的范畴里向纵深不断地延伸,直到贵族社会的最底层。

这说明西周()A.中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B.分封制强化了等级秩序C.王室专制统治得到强化D.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4、春秋战国时期,“爽夏之防”已不再被强调,这一时期有关夷夏关系的记述也逐渐侧重言语、饮食、风俗等民族差异问题。

这一现象反映出()A.华夏认同观念日渐增强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中华文化呈现多元特色D.华夷间政治联系日益密切5、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史实。

这些史实能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C.诸侯国君重视商业贸易D.商业贸易网络逐步形成6、墨子冲说,“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日:“凡天下群百工,轮车、聩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

极五味之调,芳香之和”。

这些言论()A.旨在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否定了发展经济的必要性C.源于先秦小农经济的发达D.利于加快社会财富的积累7、法家认为人人都有“好利恶害”的“自为心”,历来强调“立公去私”“令尊于君”的法治观,强调赏善罚恶,主张用法来惩奸除恶,如韩非子就曾主张“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等。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邮市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邮市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 距今7000—5000年的龙虬庄遗址被誉为江淮文明之花。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稻米和古文字陶片,陶片上刻有八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如图),与该遗址同时期的长江流域的遗址为()A. 仰韶文化B. 龙山文化C. 河姆渡文化D. 大汶口文化2. “琮琮”是2023年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其创意灵感来自良渚古城遗址。

该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

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 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B. 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C. 多元化发展的特征明显D. 文明的中心在长江流域3. 商代的神灵世界犹如一张巨大无比的天网,商王之权在一定程度上被这张天网所束缚,也为商王提供了最高权力的保护伞。

由此可知,商朝()A. 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 王权臣服于神权之下C. 神权与王权统治相结合D. 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4. 有学者评价某一制度说:“在这种制度下,一方面,宗亲尽享封地之优渥贵族特权体现了“亲亲”之道;另一方面,则通过“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以“亲亲”维护“尊尊”,巩固了政权的基础。

”该制度为()A. 宗法制B. 分封制C. 内外服制D. 井田制5. 春秋战国时诸侯不再遵循祖制,八佾(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舞于庭,郑、卫、宋、赵、桑间、濮上新声(音乐)并起。

魏文侯发出感叹:“听郑卫之音(民间音乐),则不知倦”。

材料揭示的本质是()A. 宫廷生活奢靡B. 诸侯沉湎享乐C. 社会秩序崩坏D. 民乐开始产生6. 周初,周人用“夏”指夏商周三族的共同文化圈,周人以进入圈子为自豪,但夏、商两族对这个圈子不认同。

而到孔子作《春秋》时,则出现“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这侧面反映了()A. 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B. 民族矛盾不断消除C. 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D. 华夷文化冲突消失7. 商鞅变法中在赋税制度上进一步强调了关市之征和专设官吏,对官营山泽之利实行榷征制度,并提出“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的原则。

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月考试卷(10月份)带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月考试卷(10月份)带答案

高一(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题,总计48分))1. 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并且会使用火,以下哪个选项符合()A.元谋人B.大汶口文化C.河姆渡文化D.黄帝时代2.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C.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3. “(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材料体现的是()A.周初分封B.商鞅变法C.秦设郡县D.汉初郡国并行4.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材料及如图所反映的土地制度是()A.土地私有制B.井田制C.均田制D.租调制5. 中原各国认为自己比周边民族先进,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被称为“夷”,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这种现象开始于()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朝D.汉朝6. 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且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这项“了不起的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老子》D.甲骨文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C.国家按照军功大小封爵赐田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8.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具体指()A.诸子百家争鸣B.商人地位提高C.私田大量开垦D.诸侯重视教育9. 统治范围“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王朝是()A.西周B.商朝C.秦朝D.汉朝10.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是指()A.郡县制B.皇帝制度C.三公九卿制D.中外朝制11. 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4分,共68分)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加强B.宗法制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2.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

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A. 西周B. 秦C. 唐D. 清3.如图,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4.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5.在伯利克里统治时代,23岁的雅典公民萨克尼娶了18岁的玛雅丽。

他们很幸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他们可以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B.萨克尼当年有成为法官的可能C.萨克尼有权担任一切官职D.萨克尼可以享受“观剧津贴”6.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利益和地位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7.《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是一部成文法典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8.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

15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

15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

浙江省东阳中学14—15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80分)1.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C.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3.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右下图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A.分封制B.行省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4.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5.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中国古代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6.老周王已70岁高龄,他决定在去世前将王位传给下一代,依据当时的制度他应将王位传给7. 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而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的是A.专制皇权B. 重视人才C. 尊崇自然D. 宗法观念8.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泱雄风的大国。

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就开始归入中央版图的是①云贵地区②西藏地区③岭南地区④东北地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 下列是有关加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①设置参知政事②废丞相、设内阁③设立军机处④创立三省六部制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10.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军机大臣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11.《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2014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卷有答案

2014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卷有答案

)
A
.


B
.
-——二

C
三——三

D


4.
西










:
A.








B.










C.


西







D.










5.




:












°

宀 宗
















/、
/宁





!






/、
/宁





:
A.



















——
西

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10月月考历史(附答案)

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10月月考历史(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3.据史载:微子开(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启”为“开”),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

纣王即位后,统治黑暗、残暴。

……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拿着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

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

……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公元前286年,宋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宋氏。

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有:①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可能已确立②只有王族才能分封建国,诸侯国对中国百家姓的形成影响巨大③避讳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④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 ①③④4.《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C.消除诸子矛盾D.实现中央集权5.“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中,“礼”主要指A.礼仪B.制度C.风俗D.贡赋6.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皇权至上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③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③④7.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8.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9.《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

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

1、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话: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生产中占有的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的极端落后2、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说: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垦山垄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引远谷水以灌溉,中途必为之铠(碾米用的石磨盘),材料反映了宋代福建①土地制度以小农经济私有制为主②向山要田,山区梯田多③能将低海拔处的水引向高海拔处④已经懂得综合利用水资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治瓷纺织等行业,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上乘,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B、国家权力的支持C、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D、生产不计成本4、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

上述诗文反映了产品用途主要是A、出售B、自我消费C、向政府缴纳赋税D、捐赠礼品5、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业曾经十分辉煌,如果你向外国参观者介绍青铜器时,展示我们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你应该介绍A、新石器时代晚期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宋朝的黄金时代是说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着重要意义。

下列属于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流通铜贝B、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大量商业市镇的兴起D、生产领域出现手工业工场7、电视剧《乔家大院》向我们生动展示了晋商的传奇一生,这一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不包括A、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B、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C、商业市镇的兴起,城镇经济繁荣D、货币经济占据主导,白银使用广泛8、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上述文字反映出①主张重农抑商②倡导以法立国③力求社会稳定④维护农民利益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9、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皆为夷狄,无非藩属,悉我仆从。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十月份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十月份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十月份月考试题高一历史(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所选的答项填到答题卡上。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分封制与井田制之间纽带是()A 土地和义务 B贡赋 C 工具 D王位和权利2、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它们是()①禅让制②王位世袭制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A 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3、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所带来的深远的历史影响是()①建立了秦朝的封建专制统治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利于郡县制度的推行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4、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嫡长子继承制B.民主选举首领C.世袭制D.分封制5、《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这反映了当时()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6、汉初实行的治国措施中动机与效果发生了明显矛盾甚至尖锐对抗的是()A 休养生息政策B 沿用秦朝的郡县制C分封同姓子弟为王 D 对匈奴的“和亲”政策7、秦统一中国后颁布秦律()A奴隶主贵族意志 B 小生产者利益C 秦始皇意志 D地主阶级意志8、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首要措施是()A 集中军权B 集中行政权C 集中财权D 集中司法权9、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A 陕西B 湖北C 河北D 河南10、“廷寄”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中央政府机构行政运作的重要制度,该制度始自()A明太祖 B明宣宗 C康熙帝 D 雍正帝11、下列制度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的是()A 郡县制B 三省六部制C 行省制D 三司制12、1376年,明政府废行省,设三司。

三司不包括()A市舶司 B布政司 C都指挥司 D按察司13、秦朝推行“书同文”的措施()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B用隶书代替其他文字C 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D 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14、秦朝统一后,为革除东周以来的政治弊端所采取的重要决策是()A 建立皇帝制度B 确立三公九卿制C 在全国实行郡县制D 用法家思想治国15、下列各项中,揭示明清两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A 官僚机构不断膨胀B 皇帝专权达到顶峰C 官场腐败之风盛行D 君臣关系变成主奴关系16、辽朝“因俗而治”,指的是实行()A郡县、王国并行体制 B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C 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制D 北面官、南面官行政体制17、西汉与秦朝有直接继承关系的重要制度是()A 地方监察制度B 地方行政制度C 选官制度D 户籍制度18、唐朝将秦汉以来的一相制变为多相制的实质是()A 强化君主专制B 减少决策失误C 提高行政效率D 笼络科举世子19、宋太祖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A 设立特务机构B 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利C 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D改变选官制度20、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④明太祖在地方设“设三司”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1、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历史10月联考试卷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4学年第一学期历史10月联考试卷

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陕西西安姜寨遗址分为居住区、窑厂和墓地三部分。

其中墓地部分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

这反映了A.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社会生活特征B.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状况C.原始人群时期没有明显贫富差距D.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2.《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这说明A.禹建立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B.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C.夏朝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嫡长子继承制的实行3.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下列关于华夏认同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华夏族吸收新鲜血液发展壮大B.战国时期出现了华夏认同观念C.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春秋战国时期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4.《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

”作者认为A.大道之行,天下为公B.统治者要与民休息C.统一有利于结束战争D.物极必反,柔能克刚5.对于汉朝的制度建设,后人概括为“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意为汉朝在建立自己的政治制度时,既保留了秦朝的一些制度,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下列措施中属于汉朝改革创新的有①实行郡国并行制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刺史制度④实行皇帝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某部医药学著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将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被历代医家所珍视。

该著作是A.《黄帝内经》B.《千金方》C.《神农本草经》D.《唐本草》7.观察下图,这一对峙局面结束于A.公元前3世纪末期B.公元3世纪末期C.公元2世纪初期D.公元2世纪末期8.《新编中国史·魏晋南北朝史》记载:尽管分裂是这个时期的整体特点,但是社会并没有停滞不前,还表现出发展的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1. 距今约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居民以粟等为主要作物,并使用彩绘陶瓷: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造成两地居民生活方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地理环境B.文化习俗C.国家形态D.政治制度2. 学者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圏”,又叫做“最初的中国”。

由此可见,中国早期文明A.形成部落联盟B.呈现多元一体C.生产力发达D.阶级分化明显3. 下面是某考古遗存有关信息。

与此相符的文化是()考古遗存年代:距今约5300—4300年地域:长江下游地区遗存:①大型墓葬群②大规模祭坛、神庙③大量玉器A.红山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4.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5.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6. 《韩非子》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据此推断,该时期()A.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B.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结合C.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D.实行有原始民主色彩的禅让制7.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

这反映了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8. 商代许多文告、策命、法典铸刻在青铜器上,被称为金文档案;西周时期重要档案都“藏于宗庙,放之天府”,以备查阅和求得祖先、神灵的保佑。

13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13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B.乙同学是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大功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3.“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一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一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一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一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4.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①君臣关系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③等级从属关系④兄终弟及的关系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5.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 ) A.权力高度集中B.王权与神权结合C.严格的等级差别D.君主专制独裁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发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下属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7.奏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指( )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管理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辖8.右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9.秦朝形成了宰相制度,秦朝的丞相( )①“掌丞天子,助理万机”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④名义上掌握兵权,实际由太尉“掌武事”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10.“汉书”载:“中朝,内朝也。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
选择题
1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察右图,按照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
王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这说明周朝政治的的本质特点之一是
A.神权政治 B.分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
3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4 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传位于第四子胤祯(即后的雍正帝)。

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
5《华阳国志蜀志》载“(秦)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据此判断,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
A.楚是第一个被灭掉的诸侯国 B.黔中郡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C.司马错是秦朝的第一任太尉 D.秦统一前郡县制已得以施行6著名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013年10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 分封制B.郡县制C. 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山东、山西 C.湖南、湖北 D.广东、广西3.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辖 D.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管理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宰相数量逐渐增加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汉代宰相位高权重D.皇权不断加强6.2011年10月,温总理谈辛亥百年:“今天最好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就是发扬其‘天下为公’精神”,“天下为公”原指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后被“家天下”取代。

这一变局出现于A.大禹——禅让B.周武王——分封C.秦始皇——皇帝D.夏启——世袭7.《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应是指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B.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C.唐实行三省六部制D.元朝在全国设置行省8.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

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

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B.御史大夫C.尚书令D.刺史9、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决策与执行机构分开,防止权臣违规,有关重大国计民生问题,按照三省的工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户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户部1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11.元朝行使宰相职权的政府机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枢密院D.宣政院12、“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与皇帝“共治国事”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13.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他指的制度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唐代三省制度C.明代的内阁制度D.清代的军机处14.下列四幅是关于中国古代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15.下令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的是A.明太祖B.明成祖C.宋太祖D.宋太宗16、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

那么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是A.君主制的盛行 B.小国寡民C公民政治的盛行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17.希腊城邦在民主制出现后,体现最高治权的机构是:A.元老院B.贵族会议 C.公民大会D.民众法庭18.对雅典民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非公民群体没有民主权利B.妇女没有民主权利C.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一种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D.与西方各国现行的民主制度基本相同19.公元前5世纪,谁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期间,鼓励公民积极参政,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利克里D.查士丁尼20.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B.《罗马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21.从古罗马法谚语:“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可以看出罗马法的特点是A.强调诉讼是必须环节B.强调遵循法律程序C.强调判决以证据为准D.强调审判的实用有效性22.如果你作为公元3世纪的罗马的一名法官,审理一位罗马公民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的案子,你将用那一部法律作为你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是A.《十二铜表法》B.习惯法 C.《万民法》D.公民法23.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24、以下三张图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现了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C.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D.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25.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A.人人精通法律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C.法律至上的原则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26题24分27题26分,共50分26.(2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材料四材料五(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及其特点。

(4分)⑵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8分)⑶根据材料四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4分)⑷根据材料五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⑸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

通常用举手表决。

……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

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世界通史》⑴依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

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8分)材料二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

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

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⑵与材料一相比较,罗马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4分)材料三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

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⑶《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为什么?(8分)材料四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

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

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巴法。

——引自《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⑷根据材料四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有哪些影响。

(6分)2013-2014学年上学期阶段性测验高一历史答卷页2013.10一、选择题:【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26题24分27题26分,共50分26.27.高一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5)皇权不断强化(或相权逐渐削弱;或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27、(1)直接民主、轮流执政;(4分)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答妇女、奴隶、外国人没有民主权利同样给分。

)(2分)影响:古希腊民主政治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分)(2)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比较开明,享有一定的公民权。

(4分)(3)《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这些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部分条文体现了不平等,如“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就是明显的不平等。

(也可以举其它例证)(8分)(4)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以罗马法为基础;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源于罗马法。

(6分)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