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分析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分析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突出困难和
问题分析
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1.产业上下游及配套设施不健全。

产业的配套性已经成为投资商衡量当地投资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县产业园区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部分产业无上游产业支撑,也没有下游就近销售渠道,加上配套产业不健全,导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困难。

如:贵州顺立达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的坯布仅为纺织行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上游原料线锭生产基地和下游印染工序均在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产业生存发展存在问题。

2.承接产业转移成本过高。

产业转移企业外购配件的运输成本在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中占了很大比重,贵州处于中国西南内陆省份,东部地区大部分产业需对外出口,虽然贵州对外交通设施日益改善,但廉价的海运、河运基本未享受,物流运输成本相对东部较高,抵消了转移过来后在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优势,客观上构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阻力。

3.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健全。

产业园区在污水处理、供电、供热、网管、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服务方面的配套条件未达到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使产业转移严重受限。

配套政策优惠不到位,影响东部产业转移的投资环境。

如产业园区部分企业对于出口退税政策条件掌握
- 1 -
不清,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销售。

二、意见和建议
建议国家进一步给予贵州省深化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更多政策支撑,大力支持贵州省承接东部全产业链转移力度。

- 2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对策____基于我国产业转移的特点及趋势的思考__________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对策____基于我国产业转移的特点及趋势的思考__________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第24卷第1期 2014年1月 Vol.24 No.1 Jan.2014DOI:10.3969/j.issn.1674 8131.2014.01.01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对策 ———基于我国产业转移的特点及趋势的思考张亨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230053)摘 要: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大规模从东部向中西部集中转移,且转移方式多元化,“抱团转移”趋势明显;转移产业的层次提高,技术资本转移的趋势加大,产业转移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政府对产业转移的宏观引导也得到加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正逢国内外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历史契机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越、自然资源和科教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市场条件和政策环境好等优势,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科学理性地承接产业转移;政府应强化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加强与东部地区政府间的有效合作;要积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通道,充分利用“长三角”平台,以产业优势为基础,加大产业链延伸,优化产业结构。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链转移;集群式转移;抱团转移;产业转移通道;产业结构升级中图分类号:F260;F127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8131(2014)01 0103 06一、引言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从全国视域而言,加快中部崛起,加快长三角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辐射,皖江城市带可起到中枢联动的作用;同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正逢国内外产业大规模转移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历史契机,可以预见将为安徽带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对安徽的经济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陈少侠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12期摘要: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无疑对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负面影响,我们要对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阻力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清醒的认识,理性的承接产业转移,并针对性的采取趋利避害的政策,才能使安徽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产业转移粘性;产业升级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188-02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跳跃发展。

若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正处于创新阶段,就会带来该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该地区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地区。

随着生命阶段的不断演化,处于创新阶段或发展阶段的产业会慢慢变成衰退产业,若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处于衰退阶段,则这个地区为经济发展的低梯度地区。

在我国,梯度转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各地发展条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平衡,国家投资能力有限,应优先发展高梯度区域,然后再向低梯度区域转移。

其表现形式为将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处于产业链较低端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甚至是按梯级顺序先转移到中部,再转移到西部。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凭借其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的倾斜,迅速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而安徽由于历史、地理、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一度“凹陷”于中国大地。

无论从总量、还是相对量来看,安徽与长三角的经济梯度已基本形成,安徽承接长三角的产业梯度转移势在必行。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产业转移粘性产业转移“粘性”通俗的讲就是指因各种原因而使转移产生阻力,从而使得产业转移不能按照区域经济梯度循序进行,其产生的原因,有出于机会成本考虑的市场因素,也有技术因素和行政挽留因素,出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即使能转移出去的产业,大多也是对本地发展不利的产业,对承接地也不可能造成持续有利的影响。

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关问题思考

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关问题思考

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关问题思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准。

这是中部地区获批的第四个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

更是首个获批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战略的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央对安徽省委、省政府致力于融入泛长、皖江城市带建设的充分肯定,是我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光荣政治任务,对于加快把安徽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基本内涵和目标任务是什么,承接哪些产业,如何进行产业的空间合理布局,如何深入推进等等都是需要明确和探讨的重大问题。

一、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与目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其载体就是皖江城市带,因而首先要明确皖江城市带基本情况,特别是战略定位与基本目标。

皖江城市带最早见于199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重大决策中提出“皖江城市带”的区域概念。

皖江城市带位于安徽省的中南部,八百里皖江规划区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50万左右,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621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2%、70%,实现工业增加值2661.4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5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76.3%、74.3%、64.78%,充分显示了其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皖江城市带处在长江经济带的国家东西发展轴线两侧,在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南北发展轴线的交汇处,长三角拓展的前沿复地。

在全国发展格局中起着中西部“桥头堡”的带动作用。

与其他中西部城市相比,皖江地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

皖江城市带紧邻我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承东启西,联南接北,是泛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进 人 2 世 纪 .随着经 济 全球化 进 程的 日益 加快 1
缺 乏地 区一体 化 发展 的整体 观 念 , 地市 地 方观 各
念 太强 . 市场 机 制 的作 用 尚未 得 到 充 分发 挥 , 种 行 各
和信息 技术 的迅 猛发 展 , 世界产 业结 构 和分工 体 系发 生 了深刻 变化 , 资本 、 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息和 人才 等生 产要 素跨 信
经济 发展趋 势 。在我 国 , 由东部 地 区 向中西部 地 区转
移是 主流 , 且 政府 发 挥 了积 极 的引 导作 用 ; 并 产业 转 移 的规 模扩 大和层 次提 高 . 并且产 业 集群式 转 移趋 势 明显 ; 部 沿海 产业 出现 向 “ 江 ” 移 的趋 势 . 东 沿 转 中部 地 区成 为产 业资 本最 重要 的聚集 地 。2 1 0 0年 1 1 月 2 日, 国务 院正 式批 复 《 皖江 城 市 带 承接 产 业 转移 示 范 区规划 》 ,安徽 沿 江城 市带 承接产 业转 移示 范 区建 设
关 键 词 : 江 城 市 带 ; 接 产 业 转 移 ; 接 模 式 ; 础 保 障 皖 承 承 基 中图 分 类 号 : 1 7 F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9 9 2 1 0 —0 7 — 3 1 7 —1 9 ( O 1)3 0 1 0
作者简介 : 朱能 飞 ( 9 3 ) 男 , 徽 望 江人 , 士 , 17 - , 安 硕 中共 安徽 望 江 县委 党校 ( 徽 望 江 2 6 0 ) 师 , 究方 向 为 区域 经 济 。 安 420讲 研 收 稿 日期 :0 O 1 1 2 1 -1 — 7
基 础设 施 相对较 落后 , 限制 了部分 产业 的转 移 。 ( ) 三 自主创 新 能力不 强 , 价值 获取 能力 缺乏 在 经济 全球 化过 程 中 , 决定 产业 竞 争优 势 的主要 因素 已从 过 去 的 自然 资 源 条件 和 廉 价 劳 动力 转 向 自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结合的对策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结合的对策
VO13 . . O NO 8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结合的对策
汪 陈 友
( 淮南师范学院 经 济管理 系 , 安徽 淮南 2 20 ) 3 0 1


要 :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在于市场导向的内生因素和政府主导的外生因素 。皖江城市 带在承接产业 转移过程
中, 应通过提升现有产业集群优势 , 发展创新 型集 群 , 以工业 园区( 开发 区) 为载体 , 做足“ 、 精 ” “ , 专” “ 、 特” 依托产业 集群 专业镇发展“ 块状经济” 形成 吸引产业转移 的多样化平 台, , 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支撑体系完善等对策来实 现与产业 集群的结合。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产业 转移 ;产业集 群
刘易斯的劳 动密集型产业转 移理论 把劳动密 集型产业作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 并且把产业 转移
与比较优势 的变化相联 系。波特 的竞 争优势理 论 首先提 出了价值链 的概念 , 他认 为产业价值 链 的不同环节可 以拆分开来 , 价值链 的拆分使得
产业链 的不 同环 节可 以在不 同的地 区或 国家进 行, 于是国际产业转移成为跨 国公 司实现 由其主 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主要途径 。 然而 , 以上产业 转移 的动因研究基本 围绕 国 际间的产业转移 , 很少涉及一 国范 围内的不 同地 区之间的产业转移 问题 , 以及产业转移与产业集 聚的结合 问题。本文认为 , 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
化全 国的产业布局 , 避免重复建设 , 必然要求在产 业发展上体现差异性 、 层次性 , 这样就会形成 由政
府 主导 的外生 型产业 转移模 式 。 二 、 业转 移与产 业集 群 的相互 作用机 制 产
强集群 向心力与竞争力 。当前 , 皖江城市带 已经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分析研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分析研究

材产业。 由此可见 ,皖江城 市带 内产业同构化现象
较为突出,这不仅造成了重 复建设 ,3 o H  ̄ , 0 了区域 内 的无序竞争,而且也 阻碍着产业 的集 中、集群 、集
约发展和产业链 的延伸 。
2 .产业转移所面临的制约 虽然随着 社会经济 的不断发展 ,经济发达地 区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2 - 2 8
作者简介:魏 力 ( 1 9 8 2 一 J ,男,安徽风台 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主要研究经济应用数学、区域经济学

3 7 -

力 :皖 江 城 7 1 ' r 带承 接 产 业 转 移 的 分 析 研 究
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
时享 有皖江 城市带 承接产 业示 范区 的各 项政 策优 势 ,难 以形成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的产业结构 ,各 地产业同构 的现象十分严重 。如合肥、马鞍 山和芜 湖 同时发展汽车制造业;合肥 、芜湖和滁州均将下
二、皖江城 市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皖江城市带承 东启西 、连南接北 ,包括合肥 、 芜湖、马鞍 山、滁州、宣城 、巢湖 ( 2 0 1 1 年 7 月 1 4
出发展空间 ,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 的增长 。而中西部地区在经过多年发展后,基础 设施 不断完 善,
资源 丰富 ,要素成本低 ,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潜力 巨大 ,有发展传统产业的 良好条件 。为了缩 小东中西部 的经济发展差距 ,发挥 中西部地区 的资源、要素优势,避免东部沿海地区的成熟产业 向外转移 至东南亚 国 家 ,国家加大 了产 业在国 内转移的引导力度 ,帮助中西部地 区梯 次承接 东部沿海地 区的成熟产业 ,在全 国 范围 内形成 新的区域产业 分工格 局。 国务院在 2 0 1 0年 1 月批准了 《 皖江 城市带承接产 业转移 示范区规划 》 ,设立 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

产业聚集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产业聚集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业 区位 理 论和 跨 国公 司发展 战 略理 论 的基础 上 提 出 了产 业 转移 中 的战 略管 理 理论 【 6 J 。施 姆 兹勒 试 图 说
区域 间 的经济 差距 呈 现 出不 断 扩大 的趋 势 。产 业 跨 区域 转 移 有利 于 实现 中西部 地 区经 济 的快 速 发展 , 推动 沿海 地 区 的产业 升 级和 结构 调整 。 在 此 背景 下 , 《 皖 江 城 市 带 承接 产 业 转 移 示 范 区 规 划 》 ( 以下 简 称 《 规划》 )的批复 意义 重 大 ,是 国家实 施 区域协 调 发 展和 中部 崛起 战 略 的又 一重 大举 措 ,对 于 探索 中 西 部地 区承接 产 业转 移 的新途 径 和新 模式 、培育 壮 大 新 的经 济增 长具 有重 要意 义 。《 规 划 》的批 复给 安 徽 的经 济 发 展带 来 了难 得 的发 展 机遇 ,如何 做好 产 业 承接 、重 点承 接 哪些 产 业 的转 移 以及承 接 的依据 是 什 么 ,都 是 目前 迫切 需 要解 决 的重 要 问题 。鉴于 此 ,文 章 首 先对 皖江 城 市 带各 个 城市 产 业聚 集 程度 进 行 实证 研 究 , 以此 了解 各地 产 业 发展现 状 及 存在 的 问题 ,在 此基 础 上 ,结 合各 地 自身 的特 点 ,拟提
( C XZ Z1 20 1 3 0 ) ; 安徽财 经 大学 科研 重点 项 目( AC K YQ1 2 1 0 Z D ) .

[ 作者 简介 ] 李 强 ( 1 9 8 1 一 )男 , 东南大 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博士 生 、安徽 财经 大 学经 济学 院教 师 ;徐康 宁 ( 1 9 5 6 一 ) 男,东 南大 学经 济管 理学 院教 授 、博 士生 导师 ;魏 巍 ( 1 9 8 1 一 )女 ,安 徽财 经大 学工 商 管理 学 院教师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一、皖江地区产业结构现状(一)产业结构分析现阶段皖江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表现在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

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不断下降,其比例与其他两大产业相比相对较低,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比较缓慢。

第三产业虽然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但其上升的趋势不太稳定。

总体来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皖江地区的主要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差距不断增大。

由此可见,皖江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但对产业结构调整起至关重要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二)产业结构特点1、产业结构调整层次低。

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与发达地区相比偏高,产业结构水平不高。

第二产业比重偏高,导致皖江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2、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

皖江地区仍需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皖并且以发展装备制造业、轻纺产业、原材料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重点培育汽车、建材、家电、冶金和石化化工等主导产业。

并以发展主导产业为主,同时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已有产业结构以及区位优势,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总体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失衡。

第一产业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地区同构化问题较严重。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分析(一)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劣势1、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1)战略区位优势。

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直接受益地区,是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并且皖江地区人口密集、消费需求大,市场广阔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

(2)产业基础好。

目前皖江地区冶金、、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化工、汽车、家电、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己有一定基础,产业集聚效益初步显现。

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探讨

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探讨

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探讨摘要:皖江城市带顺应当前产业转移的发展要求,其所受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承接载体初具规模,步伐明显加快,拉动效应日益显现。

与此同时,受产业转移区域粘性、配套产业体系优势不足、产业承接园建设中面临的挑战等因素制约,产业承接面临诸多问题。

为加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充分发掘比较优势,打造产业特色,构筑产业集群化;加快承接园区建设,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完善配套软环境。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长三角;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寻找比较优势、拓展消费市场,将部分或全部的产品生产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而发生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过程。

在推动中西部崛起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背景下,安徽省结合自身的物流和成本优势、资源和市场优势、政策和产业优势等一系列组合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提出了构建皖江城市带的战略构想。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简称《规划》),该规划是迄今为止我国首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振兴规划。

皖江城市带以芜马巢(江北产业集中区)、安池铜(江南产业集中区)两大核心并依托10大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整个皖江示范区的建设找寻突破口和着力点,肩负起推进中西部崛起而探索创新产业承接模式的重任。

一、皖江城市带建设现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三保”方针。

安徽省凭借自身独有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扎实的传统产业基础,无疑成为国家启动内需的重点区域,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承接点。

皖江城市带自古就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体系,自建设以来,其所受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承接载体初具规模,步伐明显加快,拉动效应日益显现。

(一) 承接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大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

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1 0 0年 第 1 2期
黑 龙 江对 外 经 贸
HL oeg o o c R l o s& T a e JF rinEcn mi e ̄in rd
No 2, 01 .1 2 0
总 第 18期 9
s r l .9 ei a No 1 8
[ 区域 经济 ]
安徽皖江城 市带产业转移 存在 的主 要 问题及对策
带承 接 产 业 转 移 的 建议 策略 。
[ 关键 词】 皖江城市带; 产业转移 [ 中图分类号】 F2 17
产 业 转 移 的 内涵 及 (0 0 1 0 5 0 2— 80 2 1 )2— 07—0 3 终引致了产业 转移。随着市场狭小与生产 能力扩张之 间 矛盾的突显 、 生产要素成 本上 升与企 业追 求更多利 润之 间矛盾的加剧、 产业加快 发展 与资源 环境 瓶颈之 间矛盾 的上升 , 无不使产业 在地 区间 的转移成 为必然 。成 为产 业承接地的主要原 因正 是缘 于 自身 自然资 源的 良好基础 以及发展过程中形成 的后发 优势 。因此 , 地区差异 是产 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 3 .技术 转移是产业转移 的关键环节 产业的转移不 仅仅是 该产业 资产 、 设备 等生产 资料 的简单空间移动 , 更为 重要 的是技术 、 管理 、 观念等 无形 资产的价值转移 , 中的技 术转 移尤为关 键 。产业 承接 其
任的 , 其本质上都渗透着政府的宏观调控 。因此 , 政府介 入无疑是产业成功转移 的重要保证 。 二、 安徽皖江城市 带承接 产业转 移 比较 优势及 其存
在 问 题
的重要原 因, 也是地区产业结 构调整 和升级 的重要途径 。
( ) 业转移的动 因 二 产
1 .利益驱动是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 企业经营的最 根本 目的在 于对 利润 最大化 的追求 。 哪里有利益 , 企业 就会关 注哪 里 ; 哪里 的利益最 大 , 企业 就会奔 向哪里 , 产业 就会转 移到 哪里。企业这 种坚 持不 懈 的追求 , 不仅 着眼于当期利益 , 更着重 于长 远利益。因 此, 利益驱 动是 市场 经济 条件下产业转移 的根本动 因。 2 区差异是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 .地

产业集聚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产业集聚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态 ,并形成 区 内企业之 间 以地方 网络为 基础 的正式 和非 正 式协作 的产业 体 系。它是 一种 发生在 某一 特定地 理 区 域 内 的经 济现象 或过 程 , 是横 向的一 体化 、 产业 纵 向 区域 集中, 而不是 单个企业 一体化 发展 。 企业在 空间上 的局部 集 中有量 的规定 性 ,必 须达 到一定 的数 量才 能产生 外部 规模 经济 。 产业 集聚具有 产业属 性和地 理集 中的特性 , 可
段; 产业集 聚的成熟 阶段 ; 产业集 聚的衰亡 阶段 。 f -) 产业 转移 产业 转移 是指 在市场 经济条 件下 ,经济发 达区域 的 部分产业 顺应 比较优 势 的变化 ,以跨 区域 直接投 资 的方

产 业集聚与产 业转移概 述
卜 一 ) 产业 集聚
式, 将 部分产 业转移 到经 济相对 不发达 的 区域 进行 生产 。
的问题 。

产业 集 聚是 一个 具 有生 命力 的有 机 的产 业群 落 , 本
身有一个 演化 和形成 的过程 。产业 集聚 的形成都 要经历
从 低级 到高级 的发展过 程 。 一般 来说 , 产业集 聚划可 以分 为 四个 阶段 :产业集 聚 的形 成 阶段 ;产业 集聚 的成长 阶
产业集聚视 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 东部 产业 转移 中 的 问题 与对 策研 究
康 正 发 ,江 雯
( 上海师 范 大学 【 摘 商学 院 , 上海 2 0 0 2 3 4 )
要 】 在产业集聚视 角下, 皖江城 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面临着产业集聚 区 内分工协作水平及产业 配套 能力弱、 工业
【 关 键词 】 产业 集聚 ; 产业转移 ; 皖江城 市带 【 中图分 类 号】 F 0 2 6 . 9 【 文 献标 识 码】 B 以形成不 同 的产业 聚集 区。其 基本 特征是 产业领 域相对

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摘要: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序的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本文将主要以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将首先介绍皖江地区的现状,然后分析皖江地区同东部地区在产业转移方面的合作和产业升级。

旨在通过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提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注重自身产业的升级,为中部其他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借鉴。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一、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进行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

在此背景下,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形成,这是国家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个重要立足点。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黄金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区位优势明显;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文化相近,产业分工互补,合作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基础良好,配套能力较强。

①二、皖江城市带的现状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

区内水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在gdp方面。

安徽省2000年gdp为3038.24亿元,2009年则增加为10191.48亿元,增长了235.44%。

皖江城市带的gdp总和由2000年1641.7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5975.37亿元,增长了263.97%。

2009年其对于全省的贡献率也达到了58.63%。

在产业结构方面。

皖江地区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73:53.20:36.07,发展到2010年的9.71:56.11:34.18。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_问题与对策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_问题与对策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HU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2010年第4期季刊(第1卷·总第4期)No.4,2010Quarterly(Vol.1,Serial No.4)●安徽纵横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程霞珍1,2(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39;2.安徽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安徽合肥230059)摘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幕已正式拉开,其所受政策支持力度正不断加大,载体逐步成形,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日益显现。

但与此同时,受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产业综合配套不足、两大省管集中区建设中面临挑战等因素制约,产业承接也面临诸多问题。

为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必须用足先行先试的权利,坚持自主探索与政策支持相结合;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培育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加大宣传推介,改善产业承接软环境。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省管集中区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638(2010)04-0069-06收稿日期:2010-10-25基金项目:安徽省2010年度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安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支持研究”(2010SK622)和安徽经济管理学院2009-2010年课题“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YJKT0910YB06)作者简介:程霞珍(1971-),女,在读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振兴规划。

该《规划》确立了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不仅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而且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点燃了助推器。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对策分析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对策分析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对策分析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意义2010 年1 月12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作为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组织了22 个部委、80 多名专家,深入皖江地区10 个市的146 个调研点,实地考察企业、园区、港口的重点建设项目,其意义主要表现在:1、是国家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试验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

它立足安徽,依托皖江,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探索科学发展新途径,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具体包括“四大战略定位”:即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这些战略定位,与国家关于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定位非常契合。

2、安徽经济发展将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首先,获得中央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

示范区不仅要承接产业转移,而且要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并将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发展有机结合,目标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突出产业链承接,培育壮大战略性主导产业;突出错位发展,积极承接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功能转型,打造生态安全农业基地。

其次,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强化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联动发展。

如建立泛长三角五大基地,推进与长三角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信息平台及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和政府服务等方面进行对接。

在全省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如带动皖北发展现代农业、能源、化工、机械、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推进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互动,加快与各区域的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促进全省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朱能飞
【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目前面临的问题,从体制机制、承接模式、基础保障等方面,探讨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朱能飞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望江县委党校,安徽望江,246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承接产业转移视角下的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对策──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 [J], 徐春林
2.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与转出地的环境影响研究--基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分析 [J], 李梦洁;杜威剑
3.论面向承接产业转移需求的EOP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 [J], 田南竹
4.金融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 [J], 冯静生;刘慧宇;章进
5.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验做法系列报道之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特点、问题及对策

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特点、问题及对策

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特点、问题及对策刘晨【期刊名称】《铜陵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12)2【摘要】To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o create the center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luster, promoting healthy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is the Wanjiang City belt to undertake the transfer of industry,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this pap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cluster in the research of Wanjiang City,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alyzes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Wanjiang City belt industrial cluster faces currently, puts forwar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Wanjiang City belt industrial cluster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 ord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anjiang City belt industry cluster reference.% 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组织变革的背景下,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集聚中心,促进产业集群良性竞争和协同创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聚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 在产业集聚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着产业集聚区内分工协作水平及产业配套能力弱、工业园区建设滞后、产业集聚的具体规划和政策缺乏、现有集聚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恶性竞争等一些具体问题。

皖江城市带要提高其产业承接能力,应发挥各级政府在培育产业集聚和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领作用,扩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集聚,建设工业园区,以吸引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持续转移和投资,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聚;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皖江城市带是由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滁州、安庆、宣城八个地级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组成,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左右。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省的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这是我国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一个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作出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

皖江城市带的经济总量占安徽省经济总量的66%左右,代表了安徽经济的主要部分。

这几年安徽经济的增长率都在两位数,在全国排名也在前十位,可见皖江城市带的作用是明显的。

这种通过政策推动的发展,如果没有市场力量的跟进,动力也有可能衰竭。

目前安徽人均GDP在全国还是靠后的,因而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如何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的持续发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概述(一)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指特定领域内的关联企业、专业化供应企业、服务供应商、关联机构(大学、产业协会、中介机构等)集中于特定的区域,相互间既合作又竞争的一种状态,并形成区内企业之间以地方网络为基础的正式和非正式协作的产业体系。

它是一种发生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经济现象或过程,是横向的一体化、产业纵向区域集中,而不是单个企业一体化发展。

企业在空间上的局部集中有量的规定性,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产生外部规模经济。

产业集聚具有产业属性和地理集中的特性,可以形成不同的产业聚集区。

其基本特征是产业领域相对集中,产业聚集区内的企业是属于同一特定产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或具有其他密切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人才和相关从业人员集中,市场信息和产业技术知识集中,中间投入品和产成品相对集中,购买者意向集中,配套的服务组织(如研究开发、企业咨询、教育和职业培训、资产评估、法律援助以及保险、金融、广告策划、维修保养、测试等各种服务性组织或企业)和设施集中等。

产业集聚是特定区域、行业文化、同业交往、产业技术和产业价值链等的集合,体现出聚集体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

产业集聚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的产业群落,本身有一个演化和形成的过程。

产业集聚的形成都要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一般来说,产业集聚划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产业集聚的形成阶段;产业集聚的成长阶段;产业集聚的成熟阶段;产业集聚的衰亡阶段。

(二)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达区域的部分产业顺应比较优势的变化,以跨区域直接投资的方式,将部分产业转移到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区域进行生产。

该产业在空间分布的表现就是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相对不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只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或者一国内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就有可能出现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的研究最早散见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古典贸易理论体系中,比如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论,赫克歇尔的要素禀赋学。

其研究大多基于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中国与国间贸易地位的相对变化阐释产业转移的出现和发生过程,探究国与国层面的产业转移。

比较经典有概括性与代表性的产业转移理论有:“雁行模式”理论、梯度理论等。

产业转移有三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具有综合性。

即产业转移是跨区域直接投资下技术、资本、劳动力及其它生产要素的集体流动,是生产方式的整体转移,具有单个生产要素流动所不具有的特征和功能。

二是产业转移具有阶段性。

即产业转移是分层次渐进式实施的。

从国内外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产业转入与转出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很强一致性。

随着转出区域产业结构沿着自然资源密集、普通劳动密集、技能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的方向升级,产业转移也从以普通劳动密集产业为内容,逐步向着以技能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为内容的方向演化。

三是产业转移具有梯度性。

即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的发展梯度,这种经济梯度是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一般来说,产业转移往往是由经济梯度较高的经济发达区域向梯度较低的经济欠发达区域运动。

发生产业转移,一般来说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原因。

产业转移的经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现有产业的优势;继续获取产业带来的利益;获得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获得企业发展的整合优势。

产业转移能给转入地区经济带来以下效应:要素注入效应、关联带动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优势升级效应、观念更新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

除此以外,产业转移对转入区一般会提高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和产业配套能力,从而形成集聚经济效应。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在区位选择时,已经从关注低成本的劳动力向寻求产业集聚优势这一目标转变。

这是因为产业集聚区域具有较好的投资环境,可以从协作配套条件、熟练的劳动力供给、市场服务等多方面为转移企业带来便利并使其经营成本得到节约。

通过对皖江城市带产业集聚现状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产业集聚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如下一些具体问题:(一)产业集聚数量不多,集聚“吸纳”效应弱目前,皖江城市带产业集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产业集聚的数量不够多,规模也比较小,且分布比较分散。

尽管有的地方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但是规模效应并不明显,产业集聚“吸纳”效应较弱,对吸引东部转移产业作用不是很明显。

(二)产业集聚区内分工协作水平及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如果某一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好,那么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就会有很强的竞争力,并具有突出持久的优势,不仅可留住已转入的产业,同时可吸引发达地区产业继续向该地区转移。

目前,皖江城市带形成的产业集聚中大多属于横向产业集聚,集聚区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还不是很明显,产业关联度较低,累积循环效应差。

具体表现为大量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区域聚集,集聚区内企业间的关系以相互竞争为主,相反企业间为了共同利益而分工协作的良性关系尚未形成。

这样的产业集聚难以形成合力,竞争优势也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致使转入产业的配套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因此许多东部转入企业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配套企业,所需的配套产品仍需从其他地区获得,这样增加了转入企业的经营成本,抵消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在政策方面存在的优势。

(三)作为承接产业转移载体的工业园区建设滞后皖江城市带发展产业集聚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需要功能齐全的工业园区作为主要载体。

但目前皖江城市带区域的工业园区还没有成为带动和辐射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无论是规模、效益和档次,还是吸引外商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工业园区建设依然不尽合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条件也不太理想。

这种结果可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没有明确的建立园区目的,仅仅是为了吸引资金与企业入园,而忽视地区特点和优势,同时还存在着工业园区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统一的园区建设与人口导入规划,产业园区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四)缺乏产业集聚的具体规划和政策纵观安徽省各级政府为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而制定的一些相关政策,主要还是围绕税收优惠和土地供给这两个方面展开,在吸引企业落户上更多的是关注转移企业能马上给本地区带来多少利税,从而导致皖江城市带各地引入的产业趋同、企业间恶性竞争和互相拆台现象严重,有的地方甚至提出“什么都好说,只要愿意来”。

很少有地区能根据本地区现有的集聚条件和产业基础来制定产业集聚化承接的具体规划,从促进该地区产业集聚发展和为转入产业提供良好配套能力出发来制定相关的具体政策,更没有地区从全局出发考虑地区间的合作和区域间产业配套问题。

因此,导致目前皖江城市带产业集聚发展路径比较单一,集聚化发展仍然比较缓慢,相关的体制和政策法规还很不完善,集聚化产业转移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诸多障碍,这都会严重影响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及速度。

(五)现有集聚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恶性竞争现象由于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域限制较为严重,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相互攀比现象严重,为了提高功绩往往只考虑眼前利益,急功近利,不惜后果。

皖江城市带内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市各有千秋,优劣势差别并不大,这对部分投资者来说区别不大。

这种情况容易诱使地方政府争夺有限资源,承接过程中缺乏统一有力的产业规划和管理,导致产业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培育地方产业集聚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皖江城市带要实现经济持续的发展,提高其产业承接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培育和发展产业集聚。

皖江城市带应从战略高度提出培育优势产业集聚,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工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以具有地方竞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为基础培育优势的主导产业集聚和相应的优势品牌。

(一)发挥各级政府在培育产业集聚和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领作用企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但是产业升级发展却还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

适当的政府行为对促进产业集聚化发展有积极作用,不适当的政府行为对产业转移起着阻碍作用甚至会影响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对于皖江城市带这样一个投入产出水平还比较低,对生产要素吸引力还不强,同时又需要加快发展的区域而言,要快速有效地进行产业聚集,吸引东部产业持续投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大可能实现的,还是需要有政府强有力的推动。

1.皖江城市带地区的各级政府要运用有关产业集聚的理论制定行之有效的产业集聚的相关具体政策,有效改善当地的产业集聚条件,从而充分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促使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并提升本地区的产业承接力,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各级政府要出台支持产业集聚发展的具体服务措施,对发展产业集聚和建立特色工业园区的布局规划、税费减免、土地使用、信贷支持、资金引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鼓励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积极参与产业集聚化发展,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与劳动力资源、管理等要素围绕集聚产业群积极集聚;加强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营造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硬环境,为企业家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创造合理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研究与制定促进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法律法规、金融、人力资源服务、产权保护等公共政策,引导相关企业与机构聚集,促进产业集聚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