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旅游安全防范学案
鲁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安全防范》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2.4旅游安全防范
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
2、了 解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应的防范措施。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旅游安全 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主备教案]
[导入新课] 2002年10月12日,印度尼西亚著名旅游胜地巴厘岛,连续发生了多起恐怖性爆炸事件,致使202人死亡,并给旅游者造成了极大的 心理恐慌。巴厘岛爆炸事件不仅使当地收入大幅下降,而且玷污了巴厘岛在世界旅游业内的声誉
组织学生讨论:在旅游过程中, 可能发生哪些安全问题?应该如何加强防范?
[讲授新课]第四节旅游安全防范
一、旅游安全
什么是旅游安全?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
旅游安全有何重要性?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进行组的资料,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列举,然后,根据案例进行分析,这些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影响因素是什么。最后阅读教材,完成投影上的表格填空。
原因K]
形成过程
对旅游环 境的不安全因素缺乏认识
旅游者自身的不安全行为
社会文化背景对旅游安全的影响
巩固练习:下列有关旅游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安全仅影响旅游者
B、战争是影响旅游安全的最大因素
C、自然灾害不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D、旅游安全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享有的人身和财产 不受外来因素侵犯的权利
[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 生掌握旅游安全事故的 主要类型,了解了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这样就为旅游安全防范措施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布置作业 ]新学案
[板书设计][
二次备课
教后记:
旅游安全防范-鲁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安全防范-鲁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和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识。
2.掌握旅游安全中的实用技巧和基本应对策略,提高旅游安全防范意识。
3.能够在旅游中自我防范和保护,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教学重点1.了解旅游安全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2.掌握旅游安全防范要点和常见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3.学会在旅游中自我保护和防范。
三、教学难点1.合理判断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有效规避旅游安全问题。
2.意识到旅游过程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学会及时求救和处理意外情况。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4.1 教学内容1.旅游安全意识教育。
2.旅游安全防范知识讲解。
3.旅游安全应对技巧和方法介绍。
4.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旅游安全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了解旅游安全的重要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2.互动法:通过与学生互动、问答等形式,促进学生思考和了解旅游安全应对的实用技能。
3.实践法:通过模拟实际旅游场景,让学生掌握实际应对策略和技巧。
五、教学步骤5.1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2.工具:多媒体投影仪,PPT等多媒体教学工具。
3.教具:发放相关的旅游安全知识手册、应急处理手册。
5.2 教学步骤1.宣传旅游安全知识:介绍旅游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向学生传达安全意识。
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旅游场合和环境中需要掌握哪些安全知识。
2.介绍旅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向学生讲解旅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在旅游过程中自身权益的保护。
3.分析旅游安全问题:讲解一些与旅游安全相关的常见问题,如交通安全、防盗防骗、健康安全等,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旅游安全问题的复杂性。
4.讲解旅游安全应对技巧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讲解旅游安全应对技巧和方法,如应急处理、结伴旅游、定期保险、规范出游等。
5.给学生分发旅游安全手册:发放相关旅游安全手册,提醒学生在旅游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和问题。
6.学生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模拟旅游、求救等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应对技巧和方法。
高二地理鲁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单元(章节)课题第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节课题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2、理解个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过程与方法1、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理解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采取的措施。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际事例来分析人地关系的发展状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组织学生经常收集新闻、影视、图片资料,以我们常发生的新闻事件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最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对以后的发展,更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我国现存的一些问题,协调人地关系,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提炼的课题可持续发展教学重难点1、结合中国国情,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结合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实例分析循环经济的意义。
3,我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必然性和唯一性。
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资源选择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和地图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通过前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了解了它的发展过程,也理解了作为人类的发展,可持续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具体到我们国家、我们周围的生产、生活情况又该如何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6.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承转)那么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又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呢?在今天这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这两大问题。
【板书】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1)庞大的人口压力(讲解)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源。
据统计,199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世界的3.4%,这意味着我国必须用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6倍的人口。
鲁教版高级中学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1.doc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1本单元知识结构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标要求】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重点与难点】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实例证明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的,了解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3、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学法指导】对比三种人地关系,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识拓展】主要环境问题【学习流程】☆合作探究1.合作讨论完成教材P29-P30活动题2.合作讨论完成教材P31活动题☆展示提升【课后检查】恩格斯曾有一段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1.恩格斯的论述说明了哪种环境观的具体事例() A .天命论B.地理环境决定论C.人类中心论D.人地伙伴关系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是我国的四大牧区,牧区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养牛、马、羊等多种牲畜。
据此回答2~3题。
() 2.牧区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 .雨水补给B.积雪融水补给C.冰雪融水补给D .地下水补给3.牧区许多湖泊面积缩小,水量减少,矿化度升高,造成牲畜饮水困难,湖泊变小最不可能成立的原因是() A .发展粮食生产,扩大灌溉面积B.大量泥沙沉积,河流改道C.蒸发损耗及入渗补给地下水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4.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类对环境认识的进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②采猎文明时期,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是强大的③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趋于和缓④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使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增加A .①②B.②③ C.①④D .③④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已扩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2930万平方千米),并首次延伸到一座有人居住的城市——智利南部城市彭塔阿纳斯上空,使当地居民处于强度极高的紫外线辐射下,该市及临近地区目前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4旅游安全防范教案设计鲁教版选修3
旅游安全防范【教学目标】1.掌握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
2.了解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应的防范措施。
3.知道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对旅游造成的安全隐患及消除隐患的对应措施。
4.学会简单的野外生存技能。
5.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减灾防灾能力。
【教学重点】旅游安全防范。
【教学难点】旅游防范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2002年10月12号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生多起恐怖性炸弹爆炸事件,致使202人死亡,给旅游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恐慌,使当地旅游收入大幅下降,而且玷污了巴厘岛在世界旅游业内的声誉,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哪些问题应该如何防范?”引出本节所学内容。
一、旅游安全。
提出问题:1.旅游安全的概念。
2.旅游安全的意义。
3.常见的旅游安全问题。
4.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自学课本相应内容完成上述问题。
归纳总结:旅游安全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享有的人身和财产不受外来因素侵犯的权利,旅游安全影响到旅游地的形象和信誉,也关系到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常见的旅游安全问题有交通事故、犯罪、疾病(中毒)、火灾与爆炸、自然灾害,还有战争、社会动荡、恐怖活动等,造成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对旅游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缺乏认识同时旅游者自身的不安全行为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会引起安全事故。
二、旅游安全防范。
提出问题:从哪些方面做好安全防范,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可能存在哪些旅游安全隐患。
学生活动:学生合作完成回答问题。
归纳总结:旅游必需增强旅游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思想上应该重视,还要加强预防和管理,也要做好自我防范。
三、野外生存技能。
任务安排:学生合作演示野外生存技能。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演示野外生存技能。
总结:让学生自评、互评,老师做适当的点评。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
本单元知识结构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标要求】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重点与难点】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实例证明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的,了解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3、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学法指导】对比三种人地关系,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识拓展】主要环境问题【学习流程】☆合作探究1.合作讨论完成教材P29-P30活动题2.合作讨论完成教材P31活动题☆展示提升【课后检查】恩格斯曾有一段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1 •恩格斯的论述说明了哪种环境观的具体事例()A. 天命论B •地理环境决定论C •人类中心论D •人地伙伴关系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是我国的四大牧区,牧区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养牛、马、羊等多种牲畜。
据此回答2〜3题。
()2 •牧区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雨水补给B.积雪融水补给C •冰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3 •牧区许多湖泊面积缩小,水量减少,矿化度升高,造成牲畜饮水困难,湖泊变小最不可能成立的原因是()A.发展粮食生产,扩大灌溉面积 B •大量泥沙沉积,河流改道C.蒸发损耗及入渗补给地下水 D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4•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类对环境认识的进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②采猎文明时期,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是强大的③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趋于和缓④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使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增加A.①②B.②③ C .①④ D.③④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已扩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2930万平方千米),并首次延伸到一座有人居住的城市一一智利南部城市彭塔阿纳斯上空,使当地居民处于强度极高的紫外线辐射下,该市及临近地区目前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高中地理旅游安全防范(2)鲁教版选修三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以下问题:
1、野外生存技能有哪些?
2、寻找藏身之处的技巧有哪些?
3、发出求救信号的技巧有哪些?
4、寻找食物的技巧有哪些?
5、寻找饮水的技巧有哪些?
6、辨别方向的技巧有哪些?
学生讨论,然后进行组间交流。
承转:在野外旅游时,如果遇到意外伤害,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组织学生阅读知识窗,讨论以上问题。
旅游安全防范
教学目标:1、旅游安全防范的措施
2、知道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对旅游造成的安全隐患及消除隐患的对应措施。
3、学会简单的野外生存技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减灾防灾能力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旅游安全防范。
教学难点:旅游安全防范。
教学过程:
主备教案
[复习]1、什么是旅游安全?旅游安全有何重要性?
2、旅游安全防范只是旅游者自身的事吗?旅游经营管理者在旅游安全防范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3、旅游安全防范的关键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然后进行组间交流。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增强旅游安全防范意识”是前提,而“加强预防与管理”和“做好自我防范”是保障。
组织学生阅读知识窗,了解以下知识:
1、旅游保险的定义、特点、意义
2、我国旅游保险现状
3、旅游保险类型简介
组织学生讨论活动。
提示1:应结合当地实际,从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暴风、暴雨、沙暴、中暑、冻伤、传染病、高山反应、洪水、海啸、交通事故隐患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2:略
承转:旅行中意外受伤、迷路或因自然灾害而被困野外,可能酿成悲剧,应沉着冷静并设法求救和自救。因此,掌握必要的野外生存技能,十分重要。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4 旅游安全防范学案 鲁教版选修3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四节旅游安全防范第一课时旅游安全防范【目标导航】1.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2.理解旅游安全的概念,掌握威胁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
3.理解确保旅游安全的防范工作。
【课堂互动】1.简要说明在当地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下,可能存在哪些旅游安全隐患。
提示: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说明旅游安全隐患。
如在山区要注意摔伤;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注意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水源丰富的地区要注意溺水等。
2.如在山区旅游,突然遭遇雷暴大雨,应采取哪些安全防范措施?如果在山区旅游时遇见暴雨,应立即停止旅游,尽快下山,下山时要尽量避开山体容易滑落的地区,千万不要在沟道内避雨,以免遭山洪或泥石流的袭击而造成人身伤害。
同时,山区降雨往往是上游下雨形成洪水,而下游并不知情,对这种情况尤其要警惕,通过观察做出准确判断,及时选择避险方式。
一旦因山洪暴发困在山中,要选一高处平地或山洞等离行洪道远的地方休息等待救援;无通讯工具的,可寻找一些树枝和其他可燃物点燃,同时在火堆旁放一些湿树枝或青草,使火堆升起大量浓烟,以引起搜救人的注意。
【自我评价】一、选择题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严重影响了南亚和东南亚的旅游业。
据此完成1~3题。
1.印度洋海啸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海底地震 B.台风C.风暴潮 D.洋流2.印度洋海啸对新加坡的影响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 )A.新加坡面积较小B.新加坡距海啸发生地较远C.新加坡的防御措施较完善D.新加坡西面有苏门答腊岛的阻挡3.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尽量少到东南亚和南亚旅游②自然灾害可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③自然灾害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④要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购买旅游保险可以使旅游者、旅游企业在旅游活动中遇到意外事故或危险时,得到经济补偿。
鲁教版选修3《旅游安全防范》学案
鲁教版选修3《旅游安全防范》学案旅游安全防范一、学习目标1.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2.应采取的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学习难点:应采取的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三、本节知识要点(一)、旅游安全1.定义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享有的人身和财产不受外来因素侵犯的权利。
2.意义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既影响到旅游地的形象和信誉,也关系到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
(1)对旅游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缺乏认识。
(2)旅游者自身的不安全行为。
(3)社会文化背景对旅游安全的影响。
(二)、旅游安全防范1.增强旅游安全意识。
旅游必须增强旅游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高度重视旅游安全问题。
2.加强预防与管理为确保旅游安全,旅游经营管理者要做好旅游安全防范与管理工作。
3.做好自我防范阶段自我防范工作旅游前了解旅游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预先规划好旅游线路,准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旅游中出游时:尽可能选择安全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防止旅游交通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游览中:注意观察地形,选择合适的游览线路和观景位置,避免过于冒险的旅游活动,不擅自离队,注意防火和保护旅游区环境资源此外,注意饮食卫生、住宿、娱乐、购物等方面的安全四、自主预习知识点一旅游安全防范旅游安全防范⎩⎪⎨⎪⎧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交通事故;①;疾病或中毒;火灾与爆炸;② ;其他安 全问题战争、意外事故等旅游安全防范⎩⎨⎧增强旅游③加强④ 做好⑤知识点二 野外生存技能 1.内容五、探究学习旅游安全包括哪些内容?其影响因素是什么?六、课堂演练2008年5月22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四川汶川地震游客救助情况报告,受困于地震灾区的旅游团共506个、游客约11 000人。
地震共造成旅游团54名游客死亡,重伤游客10人,轻伤18人。
受伤游客已得到妥善救治,被困团队已全部撤离。
汶川地震给旅游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并给四川旅游业造成重创。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3课《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3课《中国的可连续发展之路》教案(2)高三上学期地理学科教案序号:31中国可连续发展之路编写:吕志飞审查:张纪宏时间:12/17/09考试说明:走可连续发展之路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为解决全世界性问题提出的行动大纲,意会走可连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定选择。
2、认识在可连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3、经过对四大战略可行性论证,提升运用图表剖析问题的能力。
4、形成可连续发展观点,并能用可连续发展的思想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考点一:行动大纲【自主学习】1.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全世界性问题的行动大纲是“控制人口,,、”。
提出的背景是什么?2.依据可连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我国可连续发展整体战略的详细要求,填写下表。
内涵详细要求可连续发展整体战略社会可连续发展经济可连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战略与对策、立法与实行、、、花费与资本体制卫生与健康、、、,人口、花费与社会服务经济政策、、能源生产与花费、、农业与乡村经济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废物无害化、保护【合作研究】我国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别(见步步高考点一深入研究)考点二:发展战略【自主学习】(一)人口战略1、存在问题存在问题具体要求人口数目2005年我国人口数已经超出亿,估计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达到亿。
1/5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3课《中国的可连续发展之路》教案(2)人口素质人口构造人均资源据有量2001年,我国有5000万人,15岁以上人口1亿多在经济基础相对单薄的状况下,人口问题日趋突出。
人均土地、耕地、水、丛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不及或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
2.详细战略(1)要严格控制·增强开发,提升,充足发挥人们的踊跃性和创建性。
(2)要合理地利用减少人口对和的压力为可连续发展创建一个宽松的环境(二)资源战略1.资源欠缺(1)我国资源欠缺的原由是()A.我国各样自然资源困穷,总量低于世界均匀水平C.我国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B.我国人均资源据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均匀水平D.我国几乎全部的自然资源已经枯竭(2)资源欠缺的影响: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压力,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突出。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3课《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 3 课《中国的可连续发展之路》教学设计第三节中国可连续发展之路【课程标准】1.意会走可连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定选择。
2.认识在可连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学习目标】1.说出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主要问题,理解走可连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定选择。
2.熟记我国政府针对国情、为解决全世界性问题提出的行动大纲,理解拟订的一系列可连续发展的战略。
3.联合实例,运用可连续发展思想,剖析不一样的生产、生活行为产生的影响,理解可连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门路,提升综合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确定可连续发展的世界观,并认识到自己在可连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以规范和指导自己的实质行动。
【学习重难点】理解我国走可连续发展的行动大纲和四大战略。
【教案指导】1.联合课本,独立达成本案,认识基础知识。
2.关于基础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知识点一中国走可连续发展道路的必定性1.必需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最多的国家,深受、资源、等全世界性问题的困扰。
2.行动大纲控制,节俭,保护,实现可连续发展。
3.战略框架《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知识点二可连续发展战略1.人口战略(1)人口问题:人口众多、人口较低、人口不合理以及据有量少等问题。
(2)战略举措:①严格控制人口的,提升人口。
②合理利用,减少人口对和环境的压力。
2.资源战略(1)资源现状:我国人均资源据有量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短缺已开始限制我国的可连续发展。
(2)战略举措:①保护和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②依赖充足发掘潜力。
③逐渐成立资源型的经济系统。
3.环境战略(1)环境现状:当前,和严重限制着我国经济的可连续发展。
(2)战略举措:搞好,防治环境污染,成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系统。
4.稳固战略(1)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可连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实现可连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连续发展的、切入点和归宿点。
高中地理第2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3旅游活动的设计学案鲁教选修3120413
第三节旅游活动的设计第一课时制定旅游方案【目标导航】1.了解旅游活动设计的基本内容。
2. 理解制定旅游方案要注意的问题及制定步骤。
1.安排旅游线路时,是否应尽可能多地安排旅游景观?安排旅游线路时,要充分展现旅游地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在有限而集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欣赏到不同的旅游景观,感受到不同的旅游特色氛围。
但是,不能一味地堆砌和罗列某地的全部旅游景观,而应做到既要景观丰富,富于变化,又突出重点,避免雷同。
2.正常的旅游活动会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造成损坏吗?除了少数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会对自然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直接的破坏外,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也会使旅游资源尤其是文物古迹遭到损坏。
【自我评价】一、选择题收集旅游信息是出游前的准备工作。
据此完成1~2题。
1.收集旅游信息的渠道有( )①听亲戚介绍②通过媒体、杂志等的介绍③通过互联网查询④通过咨询旅行社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通过互联网查询的旅游信息具有的最主要特点是( )A.方便、快捷 B.易被采纳、接受C .直观、详尽 D.生动、形象选择合适的旅游地是实现旅游娱乐性的重要条件。
据此完成3~5题。
3.选择旅游地时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旅游目的 B.旅游动机C.旅游景观的经济价值 D.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4.下列根据旅游时间选择的旅游地,不合理的是( )A.夏季选择山地避暑B.冬季选择到北方滑雪、滑冰C.冬季选择南方度假D.冬季选择登山5.下列有关选择旅游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五一”“十一”一定要选择热点旅游地B.“五一”“十一”选择风景独特而游客相对较少的地方旅游C.暑假可以选择相对著名的旅游景点D.周末选择附近的旅游景点6.根据出游时间长短和交通状况选择的旅游活动,不正确的是 ( ) A.短假期安排中、远程旅游 B.长假期安排中、远程旅游C.短假期安排近程旅游 D.周末安排郊游7.黄山下列旅游线路中,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是( )A.南昌——井冈山——赣州——瑞金B.十三陵——避暑山庄——秦皇岛C.趵突泉——泰山——孔府、孔林、孔庙D.苏州园林——浙江西湖——上海8.武汉的王教授及其夫人,皆已年近花甲。
鲁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安全防范》word教案(2)
鲁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安全防范》word教案(2)2.4 旅行安全防范教案教学目标: 1、旅行安全防范的措施2、明白地势、气候、水文等因素对旅行造成的安全隐患及排除隐患的对应措施。
3、学会简单的野外生存技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减灾防灾能力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旅行安全防范。
教学难点:旅行安全防范。
主备教案[复习]1、什么是旅行安全?旅行安全有何重要性?2、阻碍旅行安全的要紧因素有哪些?3、旅行安全事故产生的要紧缘故[导入新课]阻碍旅行安全的要紧因素不仅有社会环境因素,而且还有自然环境因素和旅行者自身因素。
针对这些阻碍因素,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做好旅行安全工作[讲授新课]第四节旅行安全防范一、旅行安全防范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以下问题:1、旅行安全防范的措施有哪些?2、旅行安全防范只是旅行者自身的事吗?旅行经营治理者在旅行安全防范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3、旅行安全防范的关键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学生讨论,然后进行组间交流。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明白“增强旅行安全防范意识”是前提,而“加强预防与治理”和“做好自我防范”是保证。
组织学生阅读知识窗,了解以下知识:1、旅行保险的定义、特点、意义2、我国旅行保险现状3、旅行保险类型简介组织学生讨论活动。
提示1:应结合当地实际,从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暴风、暴雨、沙暴、中暑、冻伤、传染病、高山反应、洪水、海啸、交通事故隐患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2:略承转:旅行中意外受伤、迷路或因自然灾难而被困野外,可能酿成悲剧,应沉着平复并设法求救和自救。
因此,把握必要的野外生存技能,十分重要。
二、野外生存技能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以下问题二次备课1、野外生存技能有哪些?2、查找藏身之处的技巧有哪些?3、发出求救信号的技巧有哪些?4、查找食物的技巧有哪些?5、查找饮水的技巧有哪些?6、辨别方向的技巧有哪些?学生讨论,然后进行组间交流。
承转:在野外旅行时,假如遇到意外损害,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组织学生阅读知识窗,讨论以上问题[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把握旅行安全防范的措施,学会简单的野外生存技能,从而形成了一定的减灾防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旅游安全防范第一课时旅游安全防范【目标导航】1.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2.理解旅游安全的概念,掌握威胁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
3.理解确保旅游安全的防范工作。
【课堂互动】1.简要说明在当地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下,可能存在哪些旅游安全隐患。
提示: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说明旅游安全隐患。
如在山区要注意摔伤;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注意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水源丰富的地区要注意溺水等。
2.如在山区旅游,突然遭遇雷暴大雨,应采取哪些安全防范措施?如果在山区旅游时遇见暴雨,应立即停止旅游,尽快下山,下山时要尽量避开山体容易滑落的地区,千万不要在沟道内避雨,以免遭山洪或泥石流的袭击而造成人身伤害。
同时,山区降雨往往是上游下雨形成洪水,而下游并不知情,对这种情况尤其要警惕,通过观察做出准确判断,及时选择避险方式。
一旦因山洪暴发困在山中,要选一高处平地或山洞等离行洪道远的地方休息等待救援;无通讯工具的,可寻找一些树枝和其他可燃物点燃,同时在火堆旁放一些湿树枝或青草,使火堆升起大量浓烟,以引起搜救人的注意。
【自我评价】一、选择题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严重影响了南亚和东南亚的旅游业。
据此完成1~3题。
1.印度洋海啸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海底地震 B.台风C.风暴潮 D.洋流2.印度洋海啸对新加坡的影响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 )A.新加坡面积较小B.新加坡距海啸发生地较远C.新加坡的防御措施较完善D.新加坡西面有苏门答腊岛的阻挡3.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尽量少到东南亚和南亚旅游②自然灾害可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③自然灾害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④要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购买旅游保险可以使旅游者、旅游企业在旅游活动中遇到意外事故或危险时,得到经济补偿。
下列有关旅游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游时,所有旅游者或旅游企业都必须购买旅游保险B.旅游保险具有长期性的特点C.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旅游保险体系D.参加旅游保险时要缴纳保险金,签订保险契约5.下列哪一突发性意外事故发生后,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续反应,如旅游基础设施破坏、财产损失等,甚至导致整个旅游系统运营紊乱?( )A.火灾与爆炸 B.自然灾害C.疾病 D.旅游者冒险造成的意外伤害加强旅游防范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可有效减少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据此完成6~7题。
6.搞好旅游安全工作需要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努力,以下做法不属于旅游管理者所作的旅游安全防范工作是 ( )A.设置旅游警示牌和旅游安全保护设施 B.建立旅游安全联动设施C.完善救援机制 D.旅游者自带生活用品,避免上当受骗7.下列关于旅游安全防范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高度重视旅游安全问题B.旅游经营管理者要做好旅游安全防范与管理工作C.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给保险公司负责D.自我防范是确保旅游安全的关键8.在旅游中常常遇到旅游安全的问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A、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B、旅游硬件设施情况C、社会文化环境D、以上都包括二、综合题9.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成为民俗风情的大观园。
境内地势高低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山川河谷相间,形成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如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湖面广阔的滇池等。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云南省简称_________,位于我国西南边疆。
气候以_______为主,分布于广泛的_____地貌。
(2)为了确保旅游安全,到云南旅游要注意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10.(2008年山东高考卷)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
图11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
(6分)(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4分)第二课时野外生存技能【目标导航】掌握必要的野外生存技能。
【课堂互动】假日旅游安全防范常识在假日和旅游季节,同学们都喜欢外出观光旅行,一方面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方面也增加社会实践能力。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旅游安全防范常识。
一、旅游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选择好旅行社或旅游团体组织,以免上当受骗;其次要选择轻便、合适的衣服和鞋等,特别是登山旅游;再次要准备好随身携带物品,尽量少带东西,遵从适度够用原则。
此外,千万别忘了带上学生证、身份证和一些应急药品。
二、旅游中的注意事项1.乘车船时的人身安全防范。
乘车船出现意外事故,应充分利用出事前短短几分钟或几秒钟时间,使自己身体处于较为安全的姿势,采取一些自防自救措施,同时还要寻找机会,寻求外援。
2.钱物保存。
盗窃分子在车船上的主要作案手段有偷梁换柱、浑水摸鱼、窗外黑手、抛砖引玉、瞒天过海、顺手牵羊等。
外出旅行,要时刻提高警惕,尽量把物品集中放在经常照看得到的地方,事先备好零用钱,不要频繁打开钱包。
尽量别到人多拥挤的地方,遇到可疑人员或作案者,及时大胆向公安人员或乘务员报告、检举。
万一不幸遇到抢劫,要胆大心细,勇敢机智,想法调动和团结身边的群众,同犯罪分子作斗争。
3.住旅馆时的注意事项。
外出旅游,千万别忘了带上身份证或学生证,以备住旅店时用。
选择旅店时要谨慎,不要住“路边店”或“黑店”,以防敲诈勒索。
住店时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如同不相识的人同住一室,要提高警惕。
不轻信人言。
4.登山注意事项。
首先要根据个人体质,量力而行,结伴而行;雨雾天不要冒失走险路;要注意山林防火;要防毒虫(蛇)咬及野兽袭击;在深山、树林中行走,要注意防止迷路。
5.旅行中易发生的疾病及简易预防和治疗。
常见疾病有:晕车、急性胃炎、感冒、中暑等,要及时预防、治疗。
【自我评价】一、选择题掌握必要的野外生存技巧是应对野外特殊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据此完成1~3题。
1.在野外寻找藏身之地的原则是 ( ) A.避风雨,防寒暑 B.平坦整洁C.选择高地,避免野兽 D.选择大树,减轻危险2.遇险时,可以发出求救信号,下列发出求救的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 A.点燃烟火作为联络信号 B.利用现代通信工具求救C.利用反光镜进行呼救 D.保持体力,不作求救,等候救援3.SOS是国际上通用的呼救信号,其具体操作是 ( )A.两长两短的信号并不断重复 B.三长三短的信号并不断重复C.三长两短的信号并不断重复 D.两短三长的信号并不断重复4.在野外遇险时,关于运用各种方式发出求救信号,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B.点燃烟火作为联络信号C.脱下自己的白衬衣,不停向空中挥舞进行求救D.在地面标示SOS字样5.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事故,对此我们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
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利用身体自身的免疫力,任其自然 B.多喝些饮料或盐水C.多吃食物,降低毒性 D.尽量少运动,降低血液循环6.在野外寻找饮用水,做法正确的是( )A.森林茂密的山区,多为死水,要烧开后再煮10分钟才能饮用B.平川找到的水,一般都可直接饮用C.在雪地,可将冰雪融化、烧开后饮用D.如果水源不洁或有毒,可将水烧开,再煮上10分钟后饮用7.2005年暑假海南省某高三学生李华等5人准备参观岛上热带森林景观,下列物品中,他们需要携带的是 ( )①长袖衫②指南针③打火机或火柴④救生药品⑤砍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8.在野外辨别方向,有助于走出困境。
其中看树木年轮是辨别方向常用的方法,下图是我国北方的一截树桩,表示北方向的是( )二、综合题9.2008年暑假期间,某探险旅游团在不携带手机等现代化通信工具的情况下,深入大兴安岭探险旅游,进行野外生存训练,但他们在茫茫林海中不幸迷路,请你为他们设计几种不同的求救方式。
10、写出下列辨别方向的依据。
(1)太阳定向________。
(2)北极星定向_________。
(3)树木年轮定向_________。
(4)山岩苔藓定向________。
(5)建筑物门窗定向________。
第四节旅游安全防范第一课时旅游安全防范【课堂互动】知识点一、旅游安全合作探究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旅游安全的重要因素,自然灾害如风灾、洪水、泥石流、地震、海啸等不仅影响旅游者的安全,而且对旅游业产生较大的危害。
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就对东南亚、南亚的旅游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地震、滑坡、泥石流、暴雨、洪水、中暑等。
变式训练1.D知识点二、旅游安全防范合作探究有关,旅游安全防范不仅需要旅游者增强旅游安全意识,做好自我防范,而且需要旅游经营管理者做好旅游安全防范与管理工作,以减少旅游安全隐患,保障旅游安全。
变式训练1.D【自我评价】一、选择题1.A 2.D 3.C 4.D 5.A 6.D 7.C 8.D二、综合题9.(1)云或滇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喀斯特(2)增强旅游安全意识加强自然防范尊重旅游地的文化习俗10.(1)优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
(2)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第二课时野外生存技能【课堂互动】知识点一野外生存技能图表导读1.①利用手边的石块摆出求救信号S0S 的字样;②点燃周围的烟火;③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吸引注意。
合作探究1.不一定,独立的大树朝阳的一侧接受阳光多,枝叶生长快,相对茂盛;背阴的一侧,接受阳光少,生长较慢,相对稀疏。
因此,在北半球尤其是温带地区,独立的大树枝叶茂密的一侧一般是南,而在南半球温带地区,枝叶茂盛的一侧则是北。
变式训练1.D【自我评价】一、选择题1.A 2.D 3.B 4.C 5. B 6.C 7.D 8.C二、综合题9. (1)点燃烟火;(2)利用声音求救(哨音等);(3)利用反光信号;(4)利用国际求救信号;(5)在地面上显示SOS字样或用鲜艳的衣物求救等。
10.(1)太阳东升西落(2)北极星位于正北方向(3)树木向阳一侧生长快,年轮稀疏(4)山岩上苔藓生长在背阴一侧(5)建筑物门窗多向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