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题精做08 梦游天姥吟留别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3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3

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诗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支撑相互解释的。”读 至此,再体会1、2两段,我们心里豁然开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体 现了诗人所羡慕的人格形象吗?富丽堂皇,超脱尘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 正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吗?抒情主人公最后发出 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为梦中图景心旌激荡的结果吗?我们知道了,诗 人对壮丽奇伟的崇高美的向往,正是因为人生征和的激情的驱动,虽然有 苦闷,但洋溢着热情!诗歌也由此气势流注,奔放飘逸,形成了内在强大 的精神力量。
天空盛大之景——11至13句 烟霞如仙人 梦醒——14至15句 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梦(因) “飞、送、著、登、见、闻、连、倚、忽”

------急切 兴奋

“青云梯” “见海日” “闻天鸡” ------轻松愉快

梦(境) “熊咆 、龙吟、深林、云雨、霹雳、崩 摧、
疏通文意
解题,进入本诗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梦游:梦中 游历。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 但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 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 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佛洛意德认为文学家的创作是做白日梦,那本诗就是李白做的一 个白日梦。
将进酒(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 , 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
李贺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含答案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含答案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高亢的呼喊,使诗人郁积在胸中的苦闷和忧愤,如火山爆发,江涛怒吼,向当时的黑暗现实提出了挑战。

这是诗人对权贵的傲视,是对污浊社会的抗议,是对自己崇高人格的护卫,是对自己的人生愿望未能实现的充满愤懑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傲岸的性格和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旅游达人李白大部分古人,一辈子连自己的家乡都走不出去,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稍微走得远一点,至于能有机会遍游全国的人,凤毛麟角。

而李白一生,从25岁出蜀开始,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去过的地方比许多现代人都多。

我看到过一个统计数字:李白先后去过206个州县、80多座名山,能去的中国之地他差不多转了一个遍。

这种人不去给快递或者物流做代言,真是可惜了。

而李白没什么具体工作,也没什么明确目的,他四处游历,两句诗就表达清楚了:“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唐代的文人旅游风气很兴盛,他们四处干谒投献,结交官员,刷声望值。

没有什么KPI考核任务——悠游闲逛,没有日程,这才是旅游的心境。

杜甫说“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说明盛唐之时,社会治安尚好,也不用担心安全。

于是李白便玩得很疯,哪怕是他从长安黯然离开后的低谷时期,也没闲着。

别人郁闷,都是结个草庐或者僵卧孤村,就地郁闷,李白倒好,特地跑到东鲁去郁闷,还顺手写出了“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句子,给自己打气。

写完以后,李白笔一扔,又跑吴越玩去了。

所以《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有另外一个题目,叫做《别东鲁诸公》。

李白之所以写出那么多汪洋恣肆的想象力杰作,不仅是因为旅行能涨经验值,也因为旅行提供了足够多的空闲时间。

唐代交通要么靠腿,要么靠牲口或船,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赶路上。

那时候没随身听,也没手机电子书,那么长的时间,一个人干坐着实在太无聊了。

那么打发时间最好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开脑洞。

不要小看这些空闲,很多杰作都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诞生。

以李白的才华,再加上这么多空闲脑洞时间,能碰撞出何等杰作的作品,不问可知。

高中语文《古代散文诗歌欣赏》专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高中语文《古代散文诗歌欣赏》专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
爱好任侠之事, 轻视财货。他的一生,
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
(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
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
编辑版ppt
3
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 在京仅三年, 被“赐金放还”,仍然继 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 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琳的幕府。不幸, 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 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 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 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卒。
编辑版ppt
9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
• 近体诗(今体诗)出现在唐代,因此唐人把这新出 现的诗体,称为近体,把唐以前的各种诗体称为 古体.其实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其主要区别是古 体诗没有固定句数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句式,没 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
• 而近体诗则与之相反,有十分严格的格律.它可 分为绝句,律诗和排律.从字数上可分有五言和 七言两种.
15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 海日,空中闻天鸡。
思考
为何提到“谢公”?
1.人文景观,丰富内容,增添文学色彩。
2.遭遇相似,折射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辑版ppt
16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说李
白“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
月光, 余下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 就半个盛唐! ”
编辑版ppt
7
背景
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先 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 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 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 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 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这已是离开长安 后的第二年。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 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二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二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Word版含答案.doc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他喝起酒来“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起文章来“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是五岳寻仙,浪迹山水;他是“梦长庚星而诞”,死又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

但政治上却屡屡受挫,他——就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这样的评价:“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

李白理解明月。

他的眼睛洞察苍穹,他的思绪在历史的天空飘荡,他知道这轮明月从远古时代就照耀着苍穹,他更知道明月的心中装满了历史感慨。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这轮明月照耀过厮杀的战场、将军的铁衣,可是征战的英,这轮明月曾经看到过汉朝的昭君出塞,只有李白理解它心中的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天姥.(mǔ)殷.岩泉(yǐn)漂.白(piāo)刨.床(páo)B.剡.溪(shàn)木屐.(jī)威吓.(xià)呼号.(háo)C.澹澹.(dàn)渌.水(lù)起哄.(hōnɡ)泡.货(pāo)D.恍.然(huǎnɡ)訇.然(hōnɡ)伎俩.(liǎnɡ)拘泥.(nì)解析:A项,“漂”应读piǎo,“刨”应读bào;B项,“吓”应读hè;C项,“哄”应读hònɡ。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实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澈B.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须.行即骑访名山须:等待C.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訇然:形容声音很大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于是D.恍.惊起而长嗟恍:恍然,猛然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夜晚解析:C项,“因”,依据。

答案:C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②一食或.尽粟一石B.①陈陈相因.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C.①且.放白鹿青崖间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②沛公安.在解析:A项,“或”,都为副词,或许。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单元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单元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厌恶。
3.诗的最后一段诗人直抒胸臆,抒发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感叹。“世间行
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这两句诗和上文中的“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相呼应,包含着诗 人的失意与深沉的感慨,梦醒之后对仙境的留恋及惋惜。
延伸探究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诗眼,点明了主题。人们对此有两种观点:一则认 为表现了其消极避世、向往自由的思想;一则认为表现了其蔑视权贵、 讥讽现实的思想。同学们怎么看呢? 答案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心灵平静的李白,行动浮躁的李白,举杯浇愁
的脊梁不能弯,处江湖之远也要昂扬阔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愁更愁徒以金樽之酒赶走失意之客,可乎哉?你成也金樽,败也金樽,金
樽定格了你的心声!
(高考优秀作文《走进李白》)
2.课外素材 李白醉写吓蛮书 有一次番国使臣持国书来唐,满朝文武都不认识番文,玄宗皇帝知道李白博 学多才,便命他以番文起诏回复。李白先豪饮一通,然后奏道:“臣前入试 春闱,被杨太师批落,高太尉赶逐。今日见二人在班,臣之神气不旺。乞皇 上吩咐杨国忠与臣捧砚磨墨,高力士与臣脱靴解袜,臣意气始得自豪,举笔 草诏,口代天言,方可不辱君命。”在这用人之际,玄宗生怕李白闹别扭, 但他们此时出于无奈,敢怒不敢言,只好乖乖地为李白磨墨脱靴。李白饱蘸 浓墨,一口气就写成一封气势非凡的吓蛮书,并在朝廷当堂朗读,番国使臣
⑤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澈 ____
⑥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 __________
⑦熊咆龙吟殷岩泉:动词,震响 __________
……战栗;使……震惊 ⑧栗深林兮惊层巅: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裂”,分裂;缺,指云的缝 ⑨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指闪电。列,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含答案解析)

高中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含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这种题型主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平时学习和阅读时要了解和准确掌握在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的名字、称号、籍贯、时代、经历、作品及主要成就等。C项,“唐以后的诗一般叫律诗”表述错误,“律诗”属于近体诗。近体诗分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近体诗指唐以后形成的律诗和绝句。故选C。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效仿他。
D.这是一首纪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不是完全虚构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的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5.下列对诗歌描绘的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有多高,却用衬托的手法,把它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和情感的变化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波动,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首联运用了倒装的语序,意思是说,群山高高低低恰好与我喜爱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契合。

第0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

第0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

第二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宣泄寒暄渲染喧宾夺主B.门扉徘徊悱恻文采斐然C.青冥沧溟薄暝死不瞑目D.谛听孝悌啼哭涕泗横流【答案】C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聒噪括号甜美舔犊情深B.救济霁月伎俩跻身文坛C.折扣拆穿析居山崩地柝D.渲泄煊赫萱草喧宾夺主【答案】B【解析】A项,舔—舐;C项,柝—坼;D项,渲—宣。

3.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相信B.迷花倚石忽已暝暝:迷茫C.虎鼓瑟兮鸾回车回:回旋,运转D.须行即骑访名山须:必须【答案】C【解析】A项,信:确实。

B项,暝:天黑,夜晚。

D项,须:等待。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虎鼓瑟兮鸾回车B.栗深林兮惊层巅C.云青青兮欲雨D.对此欲倒东南倾【答案】D【解析】D项,倾,偏斜。

无词类活用现象。

A项,鼓,名词做动词,弹奏。

B项,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战栗。

C项,雨,名词做动词,下雨。

5.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列缺霹雳,丘峦崩摧B.栗深林兮惊层巅C.青冥浩荡不见底D.失向来之烟霞【答案】A【解析】“列”通“裂”,分裂。

6.下列各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B.且放白鹿青崖间C.我欲因之梦吴越D.脚著谢公屐【答案】C【解析】A项,海客谈瀛洲,(大海)烟涛微茫(瀛洲)信难求;B项,且放白鹿(于)青崖间;D项,(我)脚著谢公屐。

7.请结合李白其人及其诗歌,为李白写一则颁奖辞。

要求:语言有表现力,形象生动,不少于100字。

【答案】李白灿烂了整个盛唐星空。

他飘逸,人生得意须尽欢;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美酒挥洒自己的豪情,用诗歌抒发自己的胸怀!李白,在气势恢弘的大唐景象中舞动着洒脱浪漫、傲岸挺拔的动人身影!8.阅读下面的示例,选择屈原、李白两人,仿写两句话,使之与示例构成排比。

高二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

高二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进京
李白初到长安,一身傲骨,不肯与权 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 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 在长安仅住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 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 后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准备南游吴越,临行 作本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借以表白心情。 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题解
梦————说明内容的虚实
游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
留别———题材是送别诗
送别诗常见主旨
一别 二己 三友人
齐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内容。
全诗扣住诗题中的那一个词展开?
梦游
自读:疏通字词,理解内容,然后检测。
字词检测
信:_确__实_ 语:_说__,_谈_ 论 ① 或:_有__时_ 拔:_超__过_
情----景仰向往
2.用了什么手法写天姥山雄伟壮观:夸__张____衬__托__
3.有感情地朗诵本段(自己体会—展示—点评)
研读第二段:梦游过程 阅读,回答问题。
1.据梦游过程按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分为四个 层次,写出层意。 (1)____魂__飞_剡__溪__
(2)___著__屐__游__山__ (3)___洞__天__仙__境__ (4)___魂__归__枕__席__
送别诗常见主旨二:
3.有感情地朗诵本段
表明自己心志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 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 半个盛唐。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了解作品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抱负,但不屑于 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 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各地,结交名流, 广造声誉。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 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 安。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很大希望。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2单元 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2单元 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shàn剡.溪嬗.变讪.笑舢.板 B.jī木屐.赍.助及笄.跻.身C.mínɡ日暝.冥.思酩.酊香茗. D.zhé折.本谪.居海蜇.蛰.伏2.下面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瀛洲剡溪渌水荡漾青云梯 B.层颠列缺丘栾石扉水澹澹C.倚石青冥訇然魂悸忽已瞑 D.长嗟浩荡霹雳崩崔谢公屐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B.忽魂悸.以魄动(惊动) 失向来..之烟霞(先前)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 虎鼓瑟兮鸾回.车(回旋、运转)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 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响)4.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逐月华流照君逐:逐渐 B.月照花林皆似霰霰:雪珠C.青枫浦上不胜愁胜:承受 D.应照离人妆镜台离人:离家在外的人5.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云霞明灭或.可睹②一食或.尽粟一石B. 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②蒙旧业,因.遗策C.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②沛公安.在6.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A.云青青兮欲雨. B.栗.深林兮惊层巅 C.然而不王.者 D.虎鼓.瑟兮鸾回车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

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二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二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含答案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他喝起酒来“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起文章来“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是五岳寻仙,浪迹山水;他是“梦长庚星而诞”,死又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

但政治上却屡屡受挫,他——就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这样的评价:“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美字体赏美文李白的月亮李白热爱明月,犹如热爱自己的生命。

明月,已经在天空等待亿万年了,它不怕时间的消磨,它不怕风雨的侵蚀,它经受了酷暑严寒,它阅尽了人间沧桑。

一代又一代人过去了,一代又一代人兴起了,可是没有人抬起头来,对它进行不懈地追求,没有人能够理解它的清洁它的浪漫它的情怀。

它如一个痴情的女子孤独地等待,日复一日地等待,终于,在亿万年之后,它等来了多情的诗人李白。

李白理解明月。

他的眼睛洞察苍穹,他的思绪在历史的天空飘荡,他知道这轮明月从远古时代就照耀着苍穹,他更知道明月的心中装满了历史感慨。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

手中电击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这轮明月照耀过厮杀的战场、将军的铁衣,可是征战的英雄却不解明月的情怀,只有李白看到了它照耀的千古豪气和慷慨。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这轮明月曾经看到过汉朝的昭君出塞,只有李白理解它心中的怜惜和感叹;“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这轮明月照耀过多少志士热血,也只有李白道出了它的理想和豪迈。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这轮明月见证过多少英雄报国无门空自幽怨,也只有李白知道它的同情和悲凉。

明月成就了李白,使李白坎坷漂泊的人生化成了宛转悠扬的乐章。

这篇恢宏的乐章经过了千年磨洗,至今还有无数人不断传唱。

李白也成就了明月,使明月由一个在苍茫宇宙中渺小荒凉的星球,变成了一个比温暖繁茂的地球还要温馨的家园,这个家园至今还在安慰着无数失意的灵魂。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整体感知,把握层次。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梦游天姥山的过程, 那么诗中描写梦境的内容是哪些?
第二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 仙之人兮列如麻
虚写
层次一览
由 一、梦游之
(起)—— 叙述
景 二、梦游之
(见)—— 描写
吟 三、梦游之
(叹)—— 议论、抒情
四、逐层鉴赏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 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 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与前文相比,本段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1、节奏鲜明,铿锵有力
2、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者,形 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充分表现了打开 天门的雄伟气势,为下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本段写了哪几种意象?
光辉灿烂,
请你用四字词语来形容这个意境: 壮丽非凡。
天马行空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古今异义
信:的确、实在 灭:暗 拔:超出
东南: 方位名词“东南”用作 “倾”的状语,表示动 作的方向,向东南。
来自海外的客人谈起仙人居住的 瀛洲,烟雾、波涛迷茫无际,实 在难以寻求。 越地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 光中时隐时现有时还能看见 。 天姥山高耸入云,向天横亘着。 山势高峻超过五岳,盖过赤城山。 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对着天姥 山好像要向东南倾倒一样。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 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 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 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思考:为何从“瀛洲”谈起?
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
怎么体现?
使用什么写作和修辞手法?
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衬作用,表 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是诗 “神”的特色 凸显而出。(增添神秘色彩) 天姥山的特点:高大、巍峨

2018届高考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题精做:08梦游天姥吟留别含解析

2018届高考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题精做:08梦游天姥吟留别含解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答案】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答案】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解析】题干要求“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这是针对诗歌的尾联和尾句设题,是江苏卷的常考题型。

首先分析“尾联”所使用的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效果。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尾联主要是写景,“明朝”说明这是想象之景,诗人想象自己明朝在烟雨之中于桐江岸边把小船系在“枫树”上去垂钓,画面很悠闲,反映了作者的愿望——隐逸,但结合颔联和颈联可以知道,这一愿望是建立在国土沦丧、战事连年、自己壮志未酬又中年多病的基础之上,故这一愿望中就饱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怀,把一个中年多病、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二、【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 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答案】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诗歌之部 第2单元 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诗歌之部 第2单元 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含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本课话题——直面人生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李白认为,如同这场梦游一样,世间行乐,总是乐极生悲;古来万事,总是如流水那样转瞬即逝。

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表现了李白思想中消极的一面。

但是我们决不能只看到这一面,还要看到,在李白的思想中,和“人生无常”相伴而来,不是对人生的屈服,不是跟权臣贵族同流合污,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这也是他直面人生的表现。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史秋捡从出生起,就听不见任何声音了,到了上学的年龄,还不会叫一声妈妈。

12岁时,有一天,在电视里,他看到一个节目——交际舞比赛,那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的人,飞进了他孤独寂静的心灵,从此他爱上了舞蹈。

他参加了舞蹈培训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真正地涉足舞蹈世界,他才发现想要破茧而出,必须经历化蛹为蝶的痛苦。

同样是跳舞,在别人眼里只要跟着老师的动作,抓住音乐的节奏,表达出舞蹈与音乐共同传递的情感,就可以了。

可是,他不同,他比别人少了两样东西——嘴巴和耳朵。

下了课他借助懂哑语的老师跟教练交流。

听不到声音,他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感受音乐。

时间就在他无声的世界里静静流淌,他练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用心。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他成了班上进步最大的孩子。

后来,国际交际舞大赛在哈尔滨市举办。

他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前六强,冲进了最后的总决赛。

史秋捡敢于面对自己的生理缺陷,不向命运低头,最终破茧成蝶。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一个人总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人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

——郭沫若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夏衍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用书:诗歌之部 第二单元 梦游天姥吟留别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用书:诗歌之部 第二单元 梦游天姥吟留别 含答案

篇目二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字音认读1.瀛洲(yíng) 2.天姥(mǔ) 3.向天横(hénɡ) 4.剡溪(shàn) 5.渌水(lù) 6.谢公屐(jī) 7.倚石(yǐ) 8.殷岩泉(yǐn) 9.水澹澹(dàn) 10.霹雳(pī lì) 11.訇然(hōnɡ) 12.鸾回车(luán) 13.石扉(fēi) 14.鼓瑟(sè) 15.惊悸(jì)二、词语积累1.越人语天姥语:告诉2.天姥连天向天横横:遮蔽3.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4.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夜晚5.熊咆龙吟殷岩泉殷:震响6.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实在7.云霞明灭或可睹或:有时8.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依据三、佳句诵读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2.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3.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4.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5.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6.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说作者(一)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

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并与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后又徙家任城(今山东济宁)。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左右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

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

此后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

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

安史之乱爆发后,在宣城、庐山一带隐居。

第二年,因参与永王与肃宗争夺帝位的斗争获罪,被流放夜郎。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不是,从诗人经历(受排挤,没有被重用 )可以看出,诗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 行即骑访名山”,为了保持一种超脱世俗 的理想人格。
探究
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 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是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 对这种看法的理解。
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君要臣死,臣 不得不死”,所有人才都摆脱不了依附封 建王朝的屈辱地位,无所谓人的尊严。李 白却继承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 优良传统,敢于向权贵决绝,蔑视权贵, 追求自由。这是李白的高贵品格,是他的 伟大之处。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 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 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进谗言 ,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 一年多,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那由 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这是 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 、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 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 ,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 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 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 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 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 越的呼声。
(时间:夜 地点:镜湖。)诗人一夜 之间飞过镜糊,在湖光月色的照耀下又飞 到剡溪,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 地方,眼见绿水荡漾,耳闻清猿啼鸣。
清幽宁静
②山中日景
时间:天亮了。黎明时分,诗人著履登 山,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 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 (青云梯、红日、天鸡鸣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知人论世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 由科举登上仕途。因此他仗剑去国,辞 亲远游,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 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 ),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 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 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 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 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例赏鉴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例赏鉴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例赏鉴【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体悟独特韵味。

2.涵泳语言,深味诗人思想。

【教学重难点】分析梦境的内涵,深味诗人思想。

【课堂实录】一、导入师: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谈及诗歌,“诗仙”李白是绝对不能回避的。

他用自己的笔墨、自己的才情演绎了一个意外的精彩,用自己的绣口吐露了半个盛唐,将诗歌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杜甫说他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去感受他的诗风,体会他的情感,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板书课题。

)二、诵读师: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

”下面我们一起把全诗朗读一遍,在诵读时要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投影)诵读要求:1.读准字音。

2.把握节奏。

师: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我们来齐读一下诗歌中的重点字词。

(投影)正字音天姥()瀛洲()天台()剡溪()谢公屐()渌水()訇然()魂悸()水澹澹()殷岩泉()(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把读错的字音标在课本上,以加强记忆。

把握节奏,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在诵读时应该在什么地方停顿,什么地方该快,什么地方该慢,什么地方该重读,什么地方该轻读。

这是一首古体诗,我们在诵读时应该读出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味道来。

比如,“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应该读作“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应该读作“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一万八”需要重读,“倒”要重读。

师:同学们带着这个感觉来齐读这首诗歌。

(生有节奏地齐读诗歌。

)师:读完这首诗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字词或者难以理解的诗句?(生提问,老师指导其他学生释疑。

)师:通过解释想必同学们对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师给同学们找了几个重要的字词,那我来考考同学们。

(投影)析词义烟涛微茫信难求云霞明灭或可睹我欲因之梦吴越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须行即骑访名山师:我们诵读诗歌,只有疏通文意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进而体悟作者的情感。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8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共27页)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8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共27页)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配人教版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于中亚碎叶城,后迁居四川绵州彰明青莲乡。在二十五六岁时出 生 蜀东游。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后又徙家 平 任城(今山东济宁)。开元十八年(730年)左右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 但失意而归。

天姥 吟 留梦 天游 姥高 山 洞 神山 中 天 仙见 世 仙 世闻 界 境 界— — — —— — — —阔 迷 神 雍大 离 奇 穆追求自由——幻想↓
别惊梦长叹——不得开心颜
现实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配人教版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配人教版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配人教版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配人教版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知识链接 游仙诗
本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源于汉代以前的歌赋,作为一种成熟的 体裁,游仙诗的流行则是在汉代以后。魏晋时,文人开始相继创作游仙 诗,蔚然成一代诗风。游仙诗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和社会局限 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用夸张、拟人、象征 等多种修辞手法;而道家神仙典故的运用,则使游仙诗更具浪漫的色调。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诗歌之部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诗歌之部梦游天姥吟留别

[基础巩固层次(A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导学号:46162029】天姥.(mǔ) 殷.岩泉(yǐn) 漂.白(piāo) 刨.床(páo) 剡.溪(shàn) 木屐.(jī) 威吓.(xià) 呼号.(háo) 澹澹.(dàn) 渌.水(lù) 起哄.(hōnɡ) 泡.货(pāo)【答案】 “漂”应读piǎo ,“刨”应读bào ,“吓”应读hè,“哄”应读hòn 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 B .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待 C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于是 D .恍.惊起而长嗟 恍:恍然,猛然 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夜晚【解析】 C 项,“因”,依据。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云霞明灭或.可睹一食或.尽粟一石 B.⎩⎨⎧陈陈相因.践华为城,因.河为池C.⎩⎨⎧且.放白鹿青崖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沛公安.在 【解析】 A 项,“或”,都为副词,或许。

B 项,“因”,动词,因袭;副词,凭借。

C 项,“且”,副词,暂且;连词,并且。

D 项,“安”,代词,怎么;代词,哪里。

【答案】 A4.名句默写。

(1)海客谈瀛洲,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飞度镜湖月。

____________________,渌水荡漾清猿啼。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冥浩荡不见底,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答案】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答案】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解析】题干要求“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这是针对诗歌的尾联和尾句设题,是江苏卷的常考题型。

首先分析“尾联”所使用的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效果。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尾联主要是写景,“明朝”说明这是想象之景,诗人想象自己明朝在烟雨之中于桐江岸边把小船系在“枫树”上去垂钓,画面很悠闲,反映了作者的愿望——隐逸,但结合颔联和颈联可以知道,这一愿望是建立在国土沦丧、战事连年、自己壮志未酬又中年多病的基础之上,故这一愿望中就饱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怀,把一个中年多病、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二、【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答案】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题目要求对诗歌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在全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具体思考时,可以围绕作者的身份以及当时的环境进行。

面对那种荒凉的环境,作者仍然是满怀报国之志的,这是作者英雄的一面;而对家乡的思念,又是人之常情。

报国情怀重于思乡之愁,使诗歌多了一份豪迈,不至流于感伤,这种舍小为大的情怀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明确了这些,便可以得到准确的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烟雨桃花潭桃花潭早在神往之中。

每每由凝思进入幻境,将自己化成汪伦、李白,或岸上,或舟中,送人或被人送着,一样的难分难舍、别情依依。

真到桃花潭来了。

一个暮春的雨天。

雨是江南独有的,似雨似雾,丝丝缕缕;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烟细雨和莽莽苍苍的历史之中。

穿过水东翟村,出踏歌岸阁。

面前是墨青色无声的青弋江,背后是青青的生满益母草的踏歌古岸。

我知道,在另外的时间,在另外一个桃花盛开的暮春,李白立在船头,就是那种江南特有的小小的梭子船,他的眼睛里有一滴雨一样亮的泪水。

汪伦在岸上,踏着江南特有的节奏,唱一首据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送别歌。

在他们身上,江水悠悠地流淌,桃花灿烂地盛开,小雨牵肠挂肚地下着。

李白再也忍不住了,那首《赠汪伦》的诗就顺口流出来,而且就那样平平仄仄脍炙人口地流传千载。

不见有潭,只有联袂而来、一版墨青的江水,原来春夏水涨,将对岸那潭与青弋江连为一体了。

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地濡染着生命的嫣红。

我突然想起,江水和桃花和谐组合的桃花潭,似乎是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是等待我呢,还是等待大唐的李白?李白当时住在宣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但他忽然收到汪伦顺着青弋江漂来的书信。

信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就欣然溯江而来。

到翟村一看,并不似信中所言。

汪伦说他的信没错。

离此十里有个桃花渡,岂非“十里桃花”?对岸的万村有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家,募不是“万家酒店”?李白大笑,不仅笑中国文字机巧无穷,也笑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

细雨霏霏,如小猫舌头凉凉地舔着面颊。

江水墨青地静,偶尔贴一朵无声的小旋涡。

江南的蒙烟细雨最是缠缠绵绵地难以招架。

那古意盎盎的水村山廓和许多心绪,也都湿漉漉让人难以招架了罢!雨丝子密密的,漫下轻丝罗帐。

翟村、万村和不远处的魁星阁都成了淡淡的影子,那雨莫不真个就是江南的情,江南的韵?此时,汪伦和李白都隐进乳白色的厚厚的帘幕,只有那潮湿的渡船苍黑着,在原来的地方,静静地,静静地若有所思。

乘船渡过江,上岸,于那一截老街中寻万家酒店,不见当日那酒垆和飘摇招展的牙边小酒旗,就寻在细雨之中飘逸千年的诗酒气氛吧。

酒能酣畅肝胆,亦可消解愁闷。

在长安城大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是不是依然那样狂醉?然而,此时的李白老矣,他胸中的激情,已经化作更多的忧郁,他的人生或许已经短缺了许多诗意的东西了。

他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感恩,那样的脚踏实地地感受着真实的人间烟火。

所以他才真正地体味到了桃花潭和汪伦对于他的比桃花潭水更深的真情。

我总以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就像迥然有异的石头和水。

岁月太能改变一个人,而且是从外到里深刻地改变。

有谁能风流倜傥一辈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毕竟不比长安,人到老年的李白毕竟也不比年轻气盛的李白啊!蒙蒙烟雨依然无声无息,无声无息地编织着暮春的江南。

风有酒的气味,雨有酒的气味,青弋江有酒的气味,桃花潭那墨黑色的嶙峋的崖岸有酒的气味。

江水不倦地流,小旋涡似一朵朵水青色的小莲花,开在多少有些禅意的墨青色的江面上。

似乎有一叶小舟,倏地滑进烟雨,滑进迷蒙中的别离,从古到今,由远而近,招招手,惜别古人,惜别那诗意的陈年旧事。

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

是谁在吟咏那首古诗呢?我听见水面上有些声音,平平仄仄,殷殷切切。

(原文有删改)1.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在桃花潭缠缠绵绵的蒙烟细雨中,在江南特有的景致感染下,李白的诗《赠汪伦》就顺口流了出来。

B.江南的细雨、江水和桃花和谐组成的烟雨迷蒙的意境,曾经让李白隐醉,现在也让作者心动。

C.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年老的李白,已没有了曾经的激情,他感受更多的是真实的人间烟火,生活中短缺了诗意。

D.这篇散文抓住了江南雨的特点,将自然与人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烟雨江南的美妙图景。

E.这篇散文笔调淡雅而又饱含深情,在细致入微的描写中勾勒出了江南的情韵和独有的文化气息。

【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

A项,“李白的诗《赠汪伦》就顺口流了出来”除了“在江南特有的景致感染下”,还有“汪伦在岸上,踏着江南特有的节奏,唱一首据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送别歌”,此情此景,让李白忍不住了,顺口流出了《赠汪伦》。

C项,“生活中短缺了诗意”不正确,原文中说“或许已经短缺了许多诗意的东西了”。

2.结合文意看,为什么说“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答案】(1)因为青弋江上的蒙烟细雨是江南独有的,而桃花潭正在青弋江上。

(2)因为桃花潭留下了汪伦送李白的文坛佳话。

3.作者认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

请根据文意分别说明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各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1)青年李白激情四溢,胸怀壮志,渴望建功立业。

(2)老年李白激情减退,心存忧郁,渴盼人间真情。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找到画线句子所在段落,再从本段中抓住关键句子品析其特点,归纳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的不同之处。

从“在长安城大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是不是依然那样狂醉”,可看出青年李白富有激情,满腔热情,渴望建功立业,狂放不羁。

从“此时的李白老矣,他胸中的激情,已经化作更多的忧郁,他的人生或许已经短缺了许多诗意的东西了。

他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感恩,那样的脚踏实地地感受着真实的人间烟火”可概括出老年李白激情消退,内心忧郁,渴盼人间真情。

4.文章倒数第二段的“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照应了前面的那句话?这种照应有什么作用?【答案】(1)它照应了“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地濡染着生命的嫣红”这句话。

(2)作用:强调了汪伦送李白的文坛佳话所体现出的情韵之美,使文章的结构呈现出既疏朗又紧凑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第一问先从文中找到与之照应的句子,解题难度不大。

第二问关注“照应的作用”,要考虑到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从结构上看,照应上文,使文章结构更紧致。

内容上体现了汪伦送李白的文坛佳话所体现出的情谊之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不见①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②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①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知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②世人:统治集团中的人。

③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杜甫对他有怎样的感情?【答案】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但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诗人。

“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敏捷诗千首”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答案】①对比手法。

颔联通过“世人”与“吾”,“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表现出杜甫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

②直抒胸臆。

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达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

【解析】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

杜甫往往打破律诗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的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沉着,句律天然”,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

他将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

诗歌语言看似平常,却情真意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