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大小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学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新课程教学目标十分强调“情景性”、“过程性”和“思考性”,在学习方式上强调“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本节课基于新课程的这些理念,设计并实施教学,总的看来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较好发展和延续。

学生从一开始的情景题产生疑问引发兴趣,虽然有学生说出正确答案,但许多学生的猜测是错误的,教师欲擒故纵,乘势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引领学生开展研究。

接着,学生自己创造分数,给分数分类,独立探究分数的大小,学习兴趣开始发展。

再进入小组交流与合作探讨,很多学生兴致勃勃介绍自己的“成果”,有疑问的学生流露的是迫切解惑的神情,小组互帮融在其中,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

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组织“说”、“画”、“议”、“看”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保持中延伸。

巩固练习也产用多种形式,通过“比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高潮。

最后回访“情景题”,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成就感”,用以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较好培养和发展。

学生自行创造学习材料,并对自己所创造的学习材料进行研究,从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

小组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其中,具体训练学生交流、互帮、合作探究的能力。

汇报讨论时,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看一看等多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多种学习能力。

最后,通过学生探究,总结出了比较分数大小的多种方法:同分子分数比较、同分母分数比较、通分把分数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比较、与1比较、与1/2比较、画图比较、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分数进行比较……感到存在的问题是个别学生对多个分数,尤其是其中既有同分母分数,又有同分子分数时的比较,思路上出现错误。

在下节课里,应展开研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课后教学反思范文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课后教学反思范文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课后教学反思范文
在本次课后教学中,我教授了学生有关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总结出以下的教学反思。

首先,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异分母分数的理解存在一些困难。

他们难以理解如何将不
同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并且还不清楚如何进行通分运算。

在下次教学中,我会更加
清晰地解释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并提供更多的例子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此外,我还
可以引入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或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从而加深他们对异分母分数比较的理解。

其次,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传统的讲解式教学,而缺少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这可
能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枯燥乏味,同时也难以找到适用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
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通过讨
论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还能增加他们
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和理解。

最后,我需要更加细致地安排课堂时间。

在本次课后教学中,我发现在解决一些难点
问题时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导致我无法进行课堂上其他内容的讲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能够全面地讲解课堂内容。

如果遇到了一些难点问题,
我可以适当地快速过渡,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自行学习和解决。

通过这次课后教学反思,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未来
的教学中,我会根据这次的反思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优秀4篇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优秀4篇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优秀4篇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篇一用了一周多的时间把第八单元学完了。

学习起来还真没那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关键是让孩子们理解分数的意义,比较中理解、计算中理解、应用中理解。

给出一个分数,能举例说明他所表示的意义,反复说,说完一个说第二个等,学生轮换着说。

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比较的是两种分数的大小:一种是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另一种是分母一样的分数。

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从分数的意义上分析,一个月饼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母越大,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同样大小的月饼,分的份数越少,其中的一份就越大。

所以分母是1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

其次是分母一样的分数(同分母分数),同样大小的物品,分成相同的份数,取出的份数越多,分子就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

分数的简单计算,主要学习了:同分母(本册没有说明是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运算,1减一个分数。

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是:结果的分子和分母都相等的时候化简成1。

1减去一个分数时,要把1看成是和这个分数的分母一样的分子、分母一样的分数,然后再计算。

最后一节是分数的简单应用。

主要是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作分子。

还有一些这样的题目:形如有15个苹果,其中三分之一是红苹果,三分之二是黄香蕉苹果,问题是红苹果有几个?黄苹果有几个?从分数的意义上分析,三分之一就表示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

15除以3等于5,每份是5个,1份就是5个,2份就是10个。

检验的过程是:10+5=15,和总数15一致,因此解答正确。

在讲这一节时,学生是在理解了分数表示的意义的情况下进行的,感觉做起来特别的顺,效果也挺好。

所以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以学生理解为前提,多说、多动手操作,这样在练习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难。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篇二本节课,我紧扣新课改的理念,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达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备学生、备生活、备教材,在这堂课教学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感悟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情感体验。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第【1】篇〗课后反思: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在学生在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通过对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得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反而越小的道理”的规律。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事物平均分的份数多,一份反而越小”的道理。

此阶段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因而采用直观演示法和讨论总结法。

在教学中,我借助教具,学具创造实物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我是采取如下教学环节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第一环节由比较10○9○8大小改写比较110 ○19 ○18 预设疑问。

第二环节学生利用学具比较两组分数大小,采取教师先引导操作,学生在自主折叠,涂色、比较,汇报中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比较的,强调分数要“平均分”,结合操作深入理解每一个分数各部分的含义。

第三环节由学生自主操作同一学具体会平均分的份数与一份大小的关系,得出结论“同一事物,平均分的份数越多、一份越少。

”的结论。

第四环节通过练习验证结论,巩固方法。

通过这一系列动手活动,使学生由具体事物到得出抽象道理,归纳出比较方法。

整节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注重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练习设计由浅入深,进行梯度训练。

通过游戏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游戏中使学生更好地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中深感自己一些教学环节提前准备不充分,对教学突发事件处理应变能力不足,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欠缺。

课后自我反思,虚心听取各位听课老师和宋科长的点评,以下方面需改进:1、教学的导入如何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本节课我的教学导入后应让学生借比较110 ○19 ○18的大小谈谈自己的观点,以此确立本节课教学深度和广度。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范文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范文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范文一、教学背景分数的大小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第一次接触到的抽象概念。

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多次进行了分数的大小教学,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分数的大小概念。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的大小概念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比较。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讲故事、展示实物等方式,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字母表示、大小比较符号等,并解释分数的意义。

(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比较不同分子相同分母的分数大小,以及不同分母相同分子的分数大小。

让学生发现和总结分数大小的规律。

(3) 教师出示一些分数的大小比较例题,让学生按照规律进行比较。

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4)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问题中灵活运用分数的大小概念,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

3. 拓展活动利用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拓展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大小概念。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选择不合理在这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述和示范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增加学生的互动与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 学生理解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大小概念时,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选择更具体形象的示意物,如食物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大小概念。

3. 缺乏足够的练习机会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分数的大小概念掌握不够牢固,需要更多的练习来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增加分数大小的练习数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4. 情感培养不充分孩子在学习分数大小概念时,由于抽象性较强,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挫败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时认可和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五、改进措施1. 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沪教版

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分数的大小比较》是第七册教材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中的一个内容。

学生在第六册教材中已经学习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概念,会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的含义、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问题,具有整体与部分的初步概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探究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基于学校“关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微项目的课堂实践研究,《分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在教学时,我主要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吃披萨的情境贯穿始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情境,以及结合课堂评价,促使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始终在积极思维中学习数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应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引入新课时,我巧妙地选择了学生熟知的三个好朋友:小巧、小胖和小丁丁吃披萨的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吃披萨的场景学生们都经历过,我把它作为素材提供给学生,学生感到十分有趣,因此,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

二、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课标》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范文(二篇)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范文(二篇)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范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存在一些困惑和误解。

我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不够清晰,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以及对于比较大小的规则和方法不够熟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首先,我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示例和图形来帮助他们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

例如,我使用了一张分数的数轴,并在上面标注了几个常见的分数值,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我鼓励学生通过比较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来确定它们的大小,并引导他们总结出分数大小比较的一般规律。

其次,我通过实际操作来让学生加深对分数大小比较的理解。

我设计了一些互动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发一些分数卡片,然后按照大小顺序排列这些卡片。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分数的大小关系,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

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些有趣和实用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分数大小比较的知识。

例如,我让学生设计一个游戏,要求他们在游戏中比较分数的大小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这样的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一些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容易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为了帮助他们纠正这些错误,我采用了一些针对性的辅助措施。

例如,我制作了一份详细的错误分析表,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和整理,并给出相应的纠正方法。

我还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了一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

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我发现学生对于分数大小的比较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他们能够独立地比较大小,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能运用自如。

同时,学生的错误率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他们对分数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分数大小的概念时仍存在困惑,他们对于分数的实际含义不够清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次教学中增加一些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小学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小学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我教授小学生分数大小的比较。

通过这堂课,我发现了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难点,也对今后的教学做了一些思考。

以下是我对本次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清晰在教学开始之前,我并没有明确地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我认为学生已经学过了分数的概念,应该能够理解和比较分数的大小。

但是,当我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时,我发现他们并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因此,我意识到我在课前并没有明确地设定教学目标,并且没有对学生进行预备知识的检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应该在课堂开始之前,先对学生进行一次知识检测,了解他们对分数的理解程度,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样我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够灵活多样在本次课堂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解和讨论的教学方法。

我给学生简单地讲解了分数的概念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并举例说明。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应该设计一些更加具体和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

比如,我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两个分数,用大小关系符号(大于、小于、等于)将它们进行比较,并给出自己的回答和理由。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不够合理顺畅在本次课堂中,我在讲解的过程中往往喜欢把一些细节都讲得很清楚,有时候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在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上。

这样导致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不够合理顺畅,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我应该在课前充分准备,设定一个清晰的教学步骤,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另外,我还应该提供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应用。

分数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

分数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

分数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在这节课教学的时候,我按照如下的步骤完成了:情景导入,激发他们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分数,是一个与整数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好奇,无知,且感兴趣,引入了这个新的朋友,才能循序渐进,让孩子们探究新知。

我先扶着孩子们比较同分母分数的方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寻找同分子分数的比较方法,一节课下来,发现孩子们对于同分子和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已经非常迷糊。

于是第二节课,我从分数的意义出发,又进行了一次讲解,从分数分母的意义来说:分母代表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而分子表示选择了几份。

在对每一对分数比较大小的时候,把分数的意义分析清楚, 孩子便很容易把这两个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

最后,在多角度的分析过分数大小的比较之后,引导学生把所有方法进行了概括。

孩子掌握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方法。

在内容上,因为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所以我觉得还可以把教学的起点抬高,如果节约时间,让学生对不同分子,不同分母的比较进行探索,可以让学生对分数大小的比较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 .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度占全长的()5 r 5 1 1 rA. 7 米B. 7 c. 7 D. 7 米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

以它的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A. 75.36B. 150.72C. 56.52D. 226.08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比直线长B.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是方程C.甲、乙两人同走同一段路,所用时间的比是4: 5,他们的速度比是5: 4D. 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4.在等式(a+b) c=ac+bc中应用了乘法的()A.结合律B.分配律C.交换律5.如下图,任意转动转盘指针,结果指针()停在阴影部分。

B.不可能C.很可能6.如图所示,三角形ABC的周长为24厘米,P点为其内部一点,且点P到三边的距离均为2厘米,那么, 三角形ABC面积S ()平方厘米。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8篇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8篇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8篇《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8篇教学反思需要不断探索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效果,挖掘自己的教学潜力和特长。

需要个人反思、团队反思,也需要进行跨学科、跨教育阶段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借鉴,提高教学水平。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篇1新课程教学目标十分强调“情景性”、“过程性”和“思考性”,在学习方式上强调“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本节课基于新课程的这些理念,设计并实施教学,总的看来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较好发展和延续。

学生从一开始的情景题产生疑问引发兴趣,虽然有学生说出正确答案,但许多学生的猜测是错误的,教师欲擒故纵,乘势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引领学生开展研究。

接着,学生自己创造分数,给分数分类,独立探究分数的大小,学习兴趣开始发展。

再进入小组交流与合作探讨,懂的学生兴致勃勃介绍自己的“成果”,有疑问的学生流露的是迫切解惑的神情,小组互帮融在其中,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

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组织“说”、“画”、“议”、“看”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保持中延伸。

巩固练习也产用多种形式,通过“比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高潮。

最后回访“情景题”,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成就感”,用以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较好培养和发展。

学生自行创造学习材料,并对自己所创造的学习材料进行研究,从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

小组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其中,具体训练学生交流、互帮、合作探究的能力。

汇报讨论时,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看一看等多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辩、看、手”等多种学习能力。

多种形式的巩固性练习,使学生不但明其理,而且成其能,把双基真正落到实处。

总结评价的过程,培养学生回顾、梳理知识的能力和对自己学习的评价能力。

数学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四篇)

数学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四篇)

数学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分数的大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的地方:一、巧设疑问,形成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标倡导:数学的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复习题,即同分数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复习题,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比较方法,在此基础上出示5/6和8/9,这两个分数谁大呢?能像刚才那样快速的比较出谁大吗?你遇到了什么问题?等.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

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这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欲.二、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探索的全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新课教学中,我采用了问题由学生提,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最后组织汇报交流得出比较的方法。

因为有复习旧知做铺垫,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比较出1/4和2/9谁大,学生的探索做到了有的放矢。

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他们一共想出了___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了1/4大于2/9。

同时学生在交流中。

三、关注教材,用活教材。

北师版的教材一向不主张学生的死记硬背,因而出现在数学书上的结语或概念是很少的,而书上在这节课中出现的关于通分的概念在我看来就十分珍贵了,于是一开始在设计教案时就安排学生在这里自学,期待学生能读懂些什么。

但是在试讲中我发现这段在我看来很简单的很简单的内容,学生读起来却十分绕口,难于理解。

我不禁彷徨了,心想这个概念既然这么难,是不是该由我来直接讲?但我确实又不想让学生们失去一个直面书本的机会,于是就把心中的疑问和同年级的数学老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通分的概念一定得由学生们自己读,但我们老师得引,这里却不是引导他们如何读,而是引发他们的讨论,让他们自己需要从这里概念中读出理由。

于是在这个读书的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两个活动来引发学生的讨论:一、从多种方法中找出哪一种是用通分的方法来比较大小的。

二、看老师正确的通分。

《分数的大小比较》数学教后反思

《分数的大小比较》数学教后反思

《分数的大小比较》数学教后反思分数的大小比较是数学中的基本内容,但有时候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问题上会出现一些错误或困惑。

通过反思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解决方法。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时经常把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搞混。

例如,当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他们只关注分子的大小,而忽视了分母的大小。

这导致了他们在最终比较结果上的错误。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提醒他们在比较分数大小时要同时考虑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

其次,我发现许多学生在比较带有相同分母的分数大小时,会自动认为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分母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分数大小也取决于分子的数值大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大小不仅取决于分母大小,还取决于分子的数值大小。

还有一个问题是,一些学生对于比较带有不同分母的分数大小感到困惑。

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比较这样的分数。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引导他们找到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将两个分数的分子进行相应比例的扩展,使得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

然后,再通过比较两个分数的分子大小来确定分数的大小。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锻炼比较分数大小的能力。

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总之,通过对分数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我明确了一些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容易出现的错误和困惑,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比较分数大小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概念。

分数比大小教学反思

分数比大小教学反思

分数比大小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优点:1、导入由整数比大小到小数比大小,自然引出分数比大小。

并且联系了生活。

2、通过学生折、涂动手操作的方法学习分数比大小,强调了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3、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生动有趣,课堂气氛好。

4、最后的小结,使整个课完整,并且学生回答的非常完整。

设计、方法缺点:1、分数比大小练习密度不高,涂颜色拖的时间太久,练习得太少。

应该在借助图形比较抽象到理论后马上出示一些练习进行强答,巩固新知,熟练掌握。

2、在比较1/4和3/4时,可以把分数的意义渗透到教学中,如3/4是3个1/4,3个1/4当然比1个1/4要大。

1/4是一个分数单位,虽然在三年级中不要求掌握,但在教学中可以逐渐渗透这些知识。

3、看图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要强调两张纸即两个单位“1”是一样大小的。

4、分苹果教学中再次强调8个苹果是一个整体。

让单位1的概念渗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

5、学生涂色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涂色方法,不至于浪费过多的时间。

6、分子是1的情况下,联系生活实际意义理解,更能让孩子们接受。

如分西瓜,同一个西瓜分给2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到的多,还是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到的西瓜多?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分数这一课非常强调的是分数意义的理解,重过程,轻背诵。

规律之类的绝对不能*死记硬背。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表示12比x的3倍少8的式子是()A.3x+8=12 B.3x-8=12 C.12-3x=82.把90.060化简,可以去掉的零有()个。

A.1 B.2 C.3 D.03.用一枚硬币连续抛20次,落地后面值的图案分别向上、向上、向下…第20次硬币面值的图案.()A.向上B.向下C.向上、向下都有可能4.某品牌手机打“九折”出售,后又涨价10%,与原价相比较,()。

A.比原价贵B.与原价相等C.比原价便宜D.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差是50cm2,则黑色部分的面积为()cm2。

《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课堂及时评价语言反思及修改意见

《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课堂及时评价语言反思及修改意见

《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课堂及时评价语言反思及修改意见学习了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郑卫红老师的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研究》,感受颇深。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元的评价,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获得大量教学所需要的信息,以便及时对教学作出恰当地调整。

回想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自己在运用评价时存在的一些误区,在此稍作简单的评析。

教师们对学生的回答一味作简单性的肯定评价(“对”、“好”、“是的”),或者倾向于作简单性的否定评价(“错的!”“你再想一想!”);在学生回答之后不置与否,不说对错;教师在学生回答正确后叫小手响起来:棒棒棒!你真棒!或者:行行行!你真行!过早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代替学生思维等等;评价含糊其辞,叫学生摸不清头脑;教师根据自己预设的框架教学,千方百计将学生虽不太规范,但极具创造性的见解,按照自己的既定标准加以“格式化”,套住学生的思路,迫使其“就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人格平等的主体,教学是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

师生间,学生间进行着动态的对话,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和学生平等的对话进行引导评价。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即时评价呢?案例描述及及时评价语言反思案例1:“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片段师:小华家买了一款新式蛋糕,小华吃了其中的一部分,(图片显示)小华吃了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断断续续地说)1/4 ,把一个蛋糕分成了4份,小华吃了其中的1份。

师:谁能说得更流利些!生2:小华把蛋糕分成了4份,吃了其中的1份,吃了整个蛋糕的1/4。

师:你怎么知道刚好是1/4呢?生3:哦,首先要平均分。

师:你能说吗?生3:小华把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吃了其中的1份,吃了整个蛋糕的1/4。

师:小明也有这样的一个蛋糕,但是他想比小华吃得多,你会建议他吃几分之几呢?生1:2/4师:很好!您真行!还有不同的吗?生2:3/4师:好的,你真棒!还有吗?生3:(得意地)干吗那么罗嗦,把整一块都吃掉不就可以了!师:你的意思吃掉的就是“单位1”,这是一个整数,刚才我们要求给出的是分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分数的大小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分数的大小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分数的大小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分数的大小〔通分〕:吴菊花(学校数学甘肃酒泉二期学校数学一班)北师大版课标学校数学五班级北师大版五班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请从单元内任选一节课完成作业〕分数的大小〔通分〕必修作业模版内容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2.所在班级状况,同学特点分析3.教学内容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难点分析6.教学课时7.教学过程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1.自我问答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版五班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大小比较2.所在班级状况,同学特点分析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主要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去比较,或者是把分子变成相同的,比分母。

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同学已有了初步的理解,对同学而言,作为构成比较大小的方法的两个重要成份都已学过,在这节课中,主要是引导同学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并在此同时理解通分并学会通分的方法。

3、教材的分析北师版五班级上册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是安排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的,并在比较过程中,引出“通分”的概念。

教材创设了“学校面积”比较的情境,引出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提供了三种思路:第一种是数形结合,依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比较大小;第二种是依据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依据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概念。

第三种思路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教学时,要鼓舞同学自主探究,表达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4、教学目标:1.探究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究通分的方法,会正确通分。

3.经受多种方法的讨论,提高同学探究知识的技能.5.教学难点分析:掌控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在比较中掌控通分这一概念。

分数教学反思

分数教学反思

分数教学反思标题:分数教学反思引言概述: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存在困难,因此需要对分数教学进行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一、分数概念的引入1.1 分数的定义分数是表示整体被分成若干等分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的部分,分母表示分成的总数。

1.2 分数的意义分数可以表示不完整的部分,比如1/2表示整体被分成两等分中的一部分。

1.3 分数的运用分数在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计算比例、求平均值等。

二、分数运算的困难2.1 分数运算规则的理解学生常常混淆分数的加减乘除规则,无法准确应用。

2.2 分数运算的概念理解学生缺乏对分数运算的概念理解,只是机械地套用公式。

2.3 分数运算的实际应用学生难以将分数运算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无法理解运算的意义和应用。

三、分数教学策略的反思3.1 引入具体例子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3.2 强调分数运算规则在教学中重点强调分数的加减乘除规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3.3 实践与理论结合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数运算,帮助他们理解运算的意义和应用。

四、分数教学方法的改进4.1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能力,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分数概念。

4.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有趣的分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分数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五、分数教学效果的评估5.1 定期测验定期进行分数知识的测验,检查学生对分数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5.2 课堂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及时进行调整。

5.3 教学反思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寻找提高分数教学效果的途径,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大小》课后反思
——曹宝会
分数的大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的地方:
一、巧设疑问,形成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标倡导:数学的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复习题,即同分数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复习题,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比较方法,在此基础上出示5/6和8/9,这两个分数谁大呢?能像刚才那样快速的比较出谁大吗?你遇到了什么问题?等.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

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这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欲.
二、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探索的全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新课教学中,我采用了问题由学生提,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最后组织汇报交流得出比较的方法。

因为有复习旧知做铺垫,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比较出1/4和2/9谁大,学生的探索做到了有的放矢。

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他们一共想出了3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了1/4大于2/9。

同时学生在交流中。

三、关注教材,用活教材。

北师版的教材一向不主张学生的死记硬背,因而出现在数学书上的结语或概念是很少的,而书上在这节课中出现的关于通分的概念在我看来就十分珍贵了,于是一开始在设计教案时就安排学生在这里自学,期待学生能读懂些什么。

但是在试讲中我发现这段在我看来很简
单的很简单的内容,学生读起来却十分绕口,难于理解。

我不禁彷徨了,心想这个概念既然这么难,是不是该由我来直接讲?但我确实又不想让学生们失去一个直面书本的机会,于是就把心中的疑问和同年级的数学老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通分的概念一定得由学生们自己读,但我们老师得引,这里却不是引导他们如何读,而是引发他们的讨论,让他们自己需要从这里概念中读出理由。

于是在这个读书的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两个活动来引发学生的讨论:一、从多种方法中找出哪一种是用通分的方法来比较大小的。

二、看老师正确的通分。

果然学生的思维被我引爆了,围绕通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如教学中对学生的了解不是很透彻,导致部分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

另外,因为本节课的内容多,某些环节处理得比较粗糙等问题。

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的。

从这次对新教材深入的研读,我感受到要真正读懂新教材很难,需要我们前后联系,认真思考,最重要的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纲,心中有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