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九)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A. 批评学生的错误B. 教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C. 传授知识并让学生记忆D. 监督学生的行为纪律答案:B解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或监督行为纪律。
2. 中学教育学中的“师道”是指()。
A. 老师的作为和行为B. 老师传授给学生的道理C. 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D. 学生对老师的模仿和崇拜答案:A解析:师道是指教师的作为和行为,它包括了教师的道德品质、教育意识和职业操守等方面。
3. 中学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
A. 教育学生掌握学科知识B.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C. 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D.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答案:B解析:中学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
4. 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A. 以教师为中心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B解析: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5.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
A. 记忆能力B. 推理能力C. 独立思考能力D. 听讲能力答案:C解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仅仅培养记忆能力或听讲能力。
二、解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中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学教育,即以青少年为主要受教育对象的阶段性教育。
它研究的是中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
研究内容:中学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中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中学教育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中学教育的评价和改革等。
它关注的是中学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问题。
2. 请解释中学教育学中的“课堂教学活动的三位一体”。
“课堂教学活动的三位一体”是指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的有机统一。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及解析)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综合测试题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1. A解析:根据题意,选项A“智能”最贴切地描述了人的心理过程。
2. C解析:根据第一段第二句,“心理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人的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可知选项C“人的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是心理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3. B解析:根据第二段,“情感是心理发展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对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可知情感发展对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 D解析:根据第四段,“学习态度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待学习情感态度和学习态度倾向。
”,可知学习态度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对待学习情感态度和学习态度倾向。
5. C解析:根据倒数第三段,“尊重学生,就是从教师自身对学生的爱护、关心和支持起点……”和最后一段,“尊敬是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态度。
”可知尊重学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态度。
第二部分:问答题1. 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
主要包括智力特点、情感特点和志向方向。
2. 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策略:(1)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4)设立情感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3. 学习态度的培养:(1)教师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典范,影响学生。
(2)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养成主动、自觉、坚持的学习习惯。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情绪。
4. 教师的尊重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爱护、关心和支持的态度对待学生。
这种尊重体现在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可和包容,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意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九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九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只是事业开始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路你需要更加努力,下面我们来看看由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而出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九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希望考生们都能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第九章德育一、填空题1、德育是____、____、____的总称。
2、德育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
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即____、____、____。
4、德育过程通常由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
6、德育过程的基础是________。
7、我国班主任老师总结出的德育经验是"晓之以理,____,____,____"。
8、我国德育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名词解释1、学校德育2、陶冶法3、说服法三、选择题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性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3、提出德育的认知模式的学者是()A、科尔伯格B、彼得·麦克费尔C、班杜拉D、皮亚杰4、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A、科尔伯格B、彼得·麦克费尔C、班杜拉D、皮亚杰5、提出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的学者是()A、科尔伯格B、彼得·麦克费尔C、班杜拉D、皮亚杰6、教育者利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A、说理教育B、榜样示范C、陶冶教育D、指导自我教育7、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政治课和其他各科教学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C、劳动D、班主任工作四、简述题1、简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综合测试试卷(附答案)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综合测试试卷(附答案)《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综合测试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教师工作的首要原则?A. 客观公正B. 教学独立C. 学生主导D. 教与学一体答案:A. 客观公正2. 师德研究的对象是指:A. 教育法律规定的师德B. 教师从业行为准则C. 教师个人行为特点D. 教师专业行为规范答案:D. 教师专业行为规范3. 教师的语言表达应具备的条件是:A. 意义特定性、表达准确性和美感性B. 笼统性、模糊性和文化性 C. 强烈感情色彩和夸张 D. 贫乏和平淡答案:A. 意义特定性、表达准确性和美感性4. 游戏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下列关于游戏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游戏是教育的唯一手段B. 游戏是教育的附加手段C. 游戏是教育的重要手段D. 游戏是教育的替代手段答案:C. 游戏是教育的重要手段第二部分:简答题1. 简要解释“个体差异”对教育的影响。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对教育而言,个体差异对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和内容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个体差异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发展,教师需要根据这些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解释“诊断性评价”的概念和作用。
诊断性评价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问题和需求,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诊断性评价的作用包括: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教师进行教学调整和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根据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回答以下问题:1. 解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的概念,并比较二者的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方微信:【zjjsks】 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九)
第九章德育
第一节德育意义、目标和内容
1、德育是________。
(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
2、德育是相当于体育、智育而言,是____、____和____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3、德育包括____、____、____等形式。
(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4、德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
5、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6、____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
7、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8、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总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
9、____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德育内容)
10、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1)德育目标。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
(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11、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2、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社会科学教育)
13、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14、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____、____和____。
(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第二节德育过程
官方微信:【zjjsks】
1、____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
2、德育要素:____、____、____、____。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
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德育过程的规律有:(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5、____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____,情即____,意即____,行即____。
(知、情、意、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6、____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道德行为)
7、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8、知、情、意、行四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____是基础,____是关键。
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____,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知、行,多种开端)
第三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1、____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3、前苏联教育家____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马卡连柯)
4、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5、____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6、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
(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7、德育方法是________。
(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
8、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____和受教育者的____。
(施教传道方式,受教修养方式)
9、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第四节德育模式
官方微信:【zjjsks】
1、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____、____、____等。
(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
2、道德教育的____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____提出,后由____进一步深化的。
(认知模式,皮亚杰,科尔伯格)
3、认知模式是:(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
(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
(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4、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____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
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____置于中心地位。
(彼得·麦克费尔,道德情感的培养)
4、体谅模式是:(1)理论假设:a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b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c 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d教育即学会关心。
(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a设身处地。
b证明规则。
c付诸行动。
(3)简要评论:a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
b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5、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____创立的。
(班杜拉)
6、社会模仿模式是:(1)理论假设。
(2)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a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b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c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d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e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3)简要的评论:a社会模仿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
b社会模仿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
更多教师信息贴心资讯尽在中公浙江教师考试网。